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歷史上法國有多少位公爵

歷史上法國有多少位公爵

發布時間:2022-09-25 02:25:16

Ⅰ 波旁公爵的歷代列表

(1279-1342)
路易一世 (1311年—1342年在位) Louis Ier de Bourbon,波旁公爵一世(1279年—1342年1月29日在世)法國波旁家族的始祖。在1317年—1327年,他的封號是克萊蒙伯爵。 路易一世·德·波旁的父親是法國國王路易九世之子克萊蒙伯爵法蘭西的羅貝爾,因此,從血統來看,他和他的後代是法國的親王。他的母親是勃艮第公爵於格四世的女兒勃艮第的比阿特麗絲,她也是波旁領地的繼承人。路易一世從母親那裡繼承了波旁。1327年,路易一世由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封為波旁公爵。 路易一世參加了卡佩王朝的幾次著名戰役。包括1302年的庫特賴戰役、1304年的蒙桑賠維爾戰役。早在1310年,他被任命為國王的侍衛長。同年,他與埃諾伯爵讓二世的女兒瑪麗結婚。 (1342–1356)
皮埃爾一世·德·波旁,第二代波旁公爵 Pierre I de Bourbon,2me c de Bourbon (1311年—1356年9月19日在世)法國貴族。1342年被封為公爵。他是路易一世公爵與埃諾的瑪麗之子。 皮埃爾一世·德·波旁在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和約翰二世時代擔任內政大臣和外交官;1341到1343年在布列塔尼征戰後,任朗格多克總督。他談判締結了一些條約,升任中將。1356年他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的普瓦捷會戰中陣亡 (1337–1410)
(善良的)路易二世·德·波旁,Louis II de Bourbon le Bon ,3me Duc de Bourbon (1337年—1410年) 法國貴族和政治家,波旁公爵(1356年起)。他是百年戰爭第一階段法國方面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路易原封克萊蒙伯爵,1356年其父皮埃爾一世公爵陣亡於普瓦捷戰役後,他承襲了波旁公爵的爵位。路易二世是法蘭西民族英雄貝特朗·杜·蓋克蘭元帥的密友。在1356年法國國王約翰二世於普瓦捷戰役中被俘後,王太子查理(即日後的查理五世)與英國人簽訂和約,規定以巨額贖金贖回約翰二世。波旁公爵路易二世是確保法國交付贖金而被扣押的人質之一。1367年返回法國,在普瓦圖和吉耶納再度與英軍作戰(1368-1370)。 路易二世與奧弗涅公爵的女兒奧弗涅的安妮結婚後,福雷領地並入了波旁家族的領地。 (1380-1434)
讓一世·德·波旁,第四代波旁公爵Jean Ier de Bourbon,4me Duc de Bourbon (1381年~1434年)法國軍人,波旁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奧弗涅公爵(1416年起)。
讓一世·德·波旁為第三代波旁公爵路易二世·德·波旁與奧弗涅的安妮的長子,1410年繼承波旁公爵爵位。1400年,他與奧弗涅領地的繼承人奧弗涅的瑪麗結婚,因而於1416年兼領了奧弗涅公國。讓一世·德·波旁在百年戰爭時期屬於阿馬尼亞克派(即奧爾良派)的陣營。1415年,法軍在阿金庫爾戰役中被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以弱勢兵力擊敗。讓一世·德·波旁於是役被俘並被帶往英國,雖然交付了贖金,但並沒有被釋放。後在監禁中死於倫敦。 (1401-1456)
波旁公爵夏爾一世Bourbon, Charles I c de (1401-1456).夏爾一世出生於1401年,他的父親約翰一世在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被英國俘虜,1433年死於英國, 他成為波旁公爵。查理之前為克萊蒙伯爵,波旁的夏爾為第五代波旁公爵,是支持法王查理七世的阿馬尼亞克派的首領,性格好鬥,他成為朗格道克、吉耶納、多菲內、波旁、奧弗涅和福雷等省的總督。他在青魚之戰負了傷,因此退出了1429年的奧爾良保衛戰,後來他參加了在特魯瓦的盧瓦爾河地區的戰役,也參加了查理七世在蘭斯的加冕(1429年7月),他一直與聖女貞德在一起,直到她1429年9月的巴黎圍攻失敗。
1432年,波旁的夏爾也參加了把聲名狼藉的查理七世的顧問拉特雷穆伊趕走的行動,但由於曼恩伯爵查茹的查理成為國王的顧問,地位僅次於國王,安茹派的影響增加,阿馬尼亞克派起了嫉妒之心,加上查理七世對軍隊的改革在年輕的貴族中產生了不滿情緒,波旁公爵領導了1439到1440年反對國王的布拉格黨反叛。這次叛亂為時甚短,名義上是未來的國王路易十一領導。結果是波旁公爵丟掉了幾處城堡及在宮廷的尊榮地位。而他的兒子約翰二世則因他軍事能力仍受到查理七世的高度重視。波旁的夏爾與勃艮第的阿涅絲結婚,她是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的女兒,好人腓力的妹妹他們的兒子有約翰二世,波旁紅衣主教查理二世,列日主教路易;皮埃爾二世(博熱的皮埃爾),他死於1456年。 (1427-1488)

波旁的約翰,克萊蒙伯爵(波旁公爵約翰二世)Clermont, Jean II 'le Bon', comte de, and later c de Bourbon (1426-88)波旁的約翰二世出生於1426年,自1433到1456年擁有克萊蒙伯爵的稱號,參與了百年戰爭最後時期的戰役。母親是勃艮第的阿涅絲。波旁的約翰二世成為查理七世最出色的軍事將領之一,他因1450年的庫米尼戰役而聞名,該役他與王室統帥里奇蒙共享了勝利的榮譽,擊敗了在諾曼底的英軍。他也是1451到1453年吉耶納大反攻戰役的首領之一。路易十一給予他奧爾良、貝利、朗格多克、利穆桑和佩利戈爾的治理權。他是法國王的積極擁護者。
約翰二世與查理七世的女兒讓娜於1447年結婚,1484年與凱瑟琳·德·阿馬尼亞克結婚,1487年與波旁的讓娜結婚,他僅有的孩子都是一位不知名的情婦所生,他們是:馬修(死於1504),查理(死於1502)和赫克托(死於1502) (1427-1488)
夏爾二世·德·波旁,第七代波旁公爵(Charles II de Bourbon,7me Duc de Bourbon,1434年~1488年9月13日),法國貴族和教士,里昂大主教。夏爾·德·波旁於1488年兄長讓二世去世後繼承了波旁公爵和奧弗涅公爵的頭銜,但不久就去世了。他沒有男性後代,公爵稱號由弟弟皮埃爾繼承。 (1438-1503)
皮埃爾二世 (1488 年–1503年) ,1474年為博熱領主,1488年繼承波旁公爵。1474年的時候他娶了路易十一的長女法蘭西的安妮為妻,路易十一死時,將13歲的小國王查理八世託孤給他,1483-1491年他們夫妻實際上是法國的攝政王。對於曾遭受路易十一無情壓迫的人們所作出的反應,他們竭力使用機智的讓步或軍事行動來增加國王的權威,如1484在圖爾召開會議,發動「愚蠢的戰爭」征討布列塔尼。 (1503–1525)
皮埃爾二世 和安娜·波旁公主的獨女,法律上的第九代波旁公爵,她嫁給了他的堂兄夏爾三世,並使丈夫成為第十代公爵。所生三個子女均死於她之前,由於沒有繼承人,她死後公爵領地收歸國有。 (1490-1527)
夏爾三世·德·波旁—蒙龐西埃 (1505年–1527年)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時的陸軍統帥,後來成為弗朗索瓦一世的主要敵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手下的主將,波旁家族地位較低的一支蒙龐西埃伯爵吉爾伯特的次子,通過聯姻很快就繼承了波旁和蒙龐西埃兩個家族的領地。1505年15歲時,已經成為法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從此開始他光輝的軍事生涯,1507年參加熱那亞包圍戰,1509年參加阿尼亞代洛戰役,1515年弗朗索瓦一世即位後,任命他為法國王室統帥。他對馬里亞諾大捷做出了很大貢獻,使他的幼主獲得米蘭。25歲時任米蘭總督,後來失寵,主要原因似乎是國王的母後反對他。國王曾向巴黎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從他手中收回波旁家族的遺產,由於國王的訴訟法理無據,法院未作判決。此時,他開始和英王亨利八世和德皇查理五世談判,企圖瓜分法國。法蘭西斯對此有所風聞,但沒能阻止他逃走。他投奔查理五世,率領德意志僱傭軍擊退法國對義大利的進攻(1524年4月)。然後入侵普羅斯旺,攻克土倫,在1525年2月4日的帕維亞戰役中俘獲弗朗索瓦一世。1526年簽訂馬德里和約,恢復了弗朗索瓦一世的自由,法蘭西斯保證發還波旁家族的產業,但事後沒有踐約,查理五世雖然任命他為米蘭總督,但沒有為他提供糧餉,因此,他於1527年春率部前往羅馬搶劫,在一次攻城戰中陣亡 。

Ⅱ 法蘭西帝國一共有幾個

法蘭西帝國包括法蘭西第一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 France,First Empire of 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君主專制國家。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宣布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歷史上稱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12月2日法西第一帝國登基皇帝——拿破崙一世 在執政府(1799~1804)的基礎上,拿破崙一世進一步加強中央政府和他個人的權力,建立新的貴族等級,封親王4個,公爵30個,伯爵388個,男爵1090個,榮譽軍團騎士數千名。1811年法蘭西帝國面積達75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400萬,全國劃分為130個郡,包括荷蘭9個郡 ,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個郡,東南瓦萊、皮埃蒙特、熱那亞、帕爾馬、托斯卡納和教皇屬地10個郡。此外,拿破崙一世及其家庭還統治和控制了義大利王國、萊茵邦聯、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在帝國范圍內拿破崙一世力圖統一關稅,統一法制。帝國的無限制擴張導致英、俄、普、奧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1814年3月31日聯盟軍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 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復位,史稱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被第七次反法聯軍擊潰。6 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覆滅。 法國控制下的國家 法國皇帝和法蘭西帝國殖民地領主:拿破崙一世 法國皇後:約瑟芬(1804——1809)與皇帝離婚之後仍保有皇後稱號 瑪麗·路易絲(1810——1815)奧地利皇帝的長公主 荷蘭國王:路易·波拿巴(拿破崙的弟弟) 荷蘭王後:奧爾唐娜·德·博阿爾內(約瑟芬皇後和她前夫所生的女兒) 西班牙國王:約瑟夫·波拿巴(拿破崙長兄) 義大利國王:拿破崙·波拿巴 義大利副國王:歐仁·德·博阿爾內(約瑟芬和她前夫所生的兒子) 威斯特法利亞國王:熱羅姆·波拿巴(拿破崙最小的弟弟) 托斯卡納總督:埃利娜·波拿巴(拿破崙的大妹妹) 那不勒斯國王:繆拉(拿破崙的元帥) 那布勒斯王後:卡羅萊娜·波拿巴(拿破崙最小的妹妹) 瑞典國王:貝爾納多特(拿破崙的元帥) 瑞典王後:歐仁妮·德西蕾(曾為拿破崙的未婚妻) 曾和法國訂立和約的國家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三世 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二世(拿破崙的岳父) 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 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崙三世建立的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二帝國,以別於拿破崙一世建立的法蘭西帝國(1804~1814)。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翌年1月14日 頒布憲法,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的立法權。1852年11月7日,元老院頒布法令建議恢復帝制。隨即舉行公民投票,絕大多數表示贊成。12月2日宣布恢復帝國,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根據多次補充的帝國憲法,皇帝是國家元首,統率軍隊,有宣戰、媾和、結盟、訂立商約和特赦,任命政府與地方官員,批准公共建設工程,決定是否將法案送 交立法團討論等權力。帝國立法體制分成 3部分:參政院由皇帝任命,約50人組成,任務是維護憲法與保證皇帝統治,它准備法案和審查法令修正案;凡年滿21歲並在某地居住超過半年的法國男子皆有選舉權,立法團由 選舉產生的 200多名議員組成,它的主席和副主席由皇帝任命,立法團僅有權討論和表決法案;元老院由皇帝任命,由約100名親王、元帥、主教組成,批准立法團通過的法令。大臣們執行皇帝命令,各自對皇帝負責。參政院對省長實行監督。地方政權掌握在省長手中,他們領導全省警察,控制社會輿論。帝國時期重要官員有內 政大臣c.-a.-l.-j.de莫爾尼,財政大臣a.-m.富爾德,軍 事大臣a.j.l.de聖阿爾諾,後期有e.魯埃和□.奧利維埃。 第二帝國經歷了由專制統治向自由主義、議會政治演變的過程。帝國初期,拿破崙三世實行個人專權,致力於鞏固資產階級秩序。政府在一些省內實行戒嚴,封閉共和派俱樂部,解散工人組織,查禁進步報刊,利用天主教會加強控制學校。1852年後,法國工人運動一直處於低潮。60年代,人民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反動專制制度難於繼續維持。因此帝國後期開始實行改革,逐漸向自由主義政策演變,以求緩和國內矛盾,例如議員可得到請願權利,官方「公報」公布議會辯論記錄,皇帝經立法團同意方可批准追加撥款,廢除禁止工人罷工和結社的《列霞白利法》等。1870年初,奧利維埃奉命組織自由主義內閣。 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變為普通上院,議會權利有所擴大。 經濟方面,帝國實行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建立了大工業,重工業中機器生產普遍代替手工勞動,生產不斷集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法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金融資本的發展尤為突出、巴黎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g.-e.奧斯曼領導下,巴黎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為了改變1815年以來法國的孤立狀態,爭奪歐洲大陸優勢和進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崙三世進行多次對外戰爭。法國在 1853~ 1856年的克里木戰爭中聯合英國、土耳其與撒丁反對俄國,擊敗俄國後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後又聯合義大利反對奧地利,得到薩瓦和尼斯。1860年簽訂《法英商約》,實行自由貿易。50~60年代第二帝國還派遣軍隊侵略中國、敘利亞、墨西哥、印度支那和非洲,掠奪大量財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 克里木戰爭後至 60 年代初是第二帝國發展的頂點。但是,勞動人民深受剝削壓迫,工人運動重新高漲,共和派加強斗爭。第二帝國支持羅馬教皇阻撓義大利統一、 武裝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等一系列問題上失策,使法國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國內危機和重奪歐陸優勢,1870年 7月19日法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為借口對普魯士宣戰,法軍戰敗,9月2日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4日巴黎發生革命,宣布推翻帝國,成立共和國。

Ⅲ 中世紀法國的世系表

一 。 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是由雨果*卡佩的男性繼承者所形成的法蘭西王國王室,卡佩王室從987年-1792年,和1814-1848年一直統治著法蘭西王國,1328年後,其王室轉移到了卡佩的旁系家族,分別稱為瓦盧瓦王朝(1328-1589)和波旁王朝(1589-1792,1814-1848),1498年後,又分別由瓦盧瓦王室的旁系所統治,分別稱為瓦盧瓦-奧爾良王朝(1498-1515)和瓦盧瓦-昂古萊姆王朝(1515-1598)。以下的王朝劃分按照以上的稱謂,但注意這些王朝更迭和墨洛溫王朝與卡洛林王朝的更迭、卡洛林王朝和卡佩王朝的王室世系更迭完全不同,其王室世系始終沒有中斷,是同一支王室世系的合法延續。 
卡佩王朝(987- 1328) 
1.雨果*卡佩(987-996), 其名字Hugh Capet,也被翻譯成休*卡佩,但這是錯誤的,法語中的H不發音。巴黎伯爵,法蘭西國王。法蘭西公爵,巴黎伯爵大雨果*卡佩的長子。而大雨果是被選舉為西法蘭克國王的羅貝爾一世的兒子和厄德的侄子(見《法蘭克王國世系》)。雨果在繼承了其父大雨果的巨額財產後,成為了當時法蘭克最有權勢的貴族。 在978-986年間,他和東法蘭克的奧托二世和奧托三世結盟,並和朗斯大主教聯合,支配了卡洛林王朝的洛泰爾國王,成為西法蘭克的實際統治者,在洛泰爾和其子懶王路易先後去世後,朗斯大主教組織法蘭克貴族選舉雨果*卡佩為法蘭西國王,987年7月3日,雨果*卡佩加冕,成為了卡佩王朝的第一代國王。雨果*卡佩在位期間,法國王室直接控制的領地極其狹小,僅包括從巴黎到奧爾良之間的狹長地區(被稱為法蘭西島,也就是他法蘭西公爵老爸的領地),其面積大約只有1000平方公里。當時的法蘭西王權暗弱,國力不振。 
2.羅內爾二世(996-1031),也稱虔誠者羅貝爾,法蘭西國王,勃艮第公爵,雨果卡佩和阿基坦公主阿德萊德(阿基坦公爵威廉三世的女兒)的長子,羅貝爾二世繼承的領地非常狹小,為了恢復法蘭西國王的權勢,羅貝爾不斷和那些不願效忠的領主發生摩擦,甚至導致戰爭,1003年他入侵勃艮第領地,但被擊敗,直到1016年,羅貝爾終於合並了勃艮第的領地,領有了勃艮第公爵的頭銜,王室領地擴大了一倍以上。996年,他娶了他表妹,勃艮第公主貝莎,教皇格里高利五世拒絕批准他們的婚姻,並對羅貝爾施以絕罰(開除教籍)的處分,經過和新教皇西爾維斯特的長期談判,教皇恢復了羅貝爾的教籍,並同時宣布羅貝爾和貝莎的婚姻非法。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2樓2011-1-19
操作
3.亨利一世(1031-1060),法蘭西國王,勃艮第公爵。羅貝爾二世的次子。 羅貝爾在位期間出兵幫助其外甥、年輕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平定諾曼底貴族的反叛,而這位受其保護的諾曼底的威廉日後成為了英格蘭的征服者,英格蘭諾曼王朝的開創者,著名的「征服者威廉」。但隨著此後威廉權勢的擴張,尤其是威廉和佛蘭德斯伯爵的女兒成親後,亨利一世愈發感到了威脅, 於1054年和1058年亨利兩次入侵威廉的諾曼底,但均被擊敗,從此諾曼底和法蘭西王室關系破裂,威廉征服英格蘭後,曾舉國征伐法蘭西,若非威廉意外墜馬,卡佩王朝幾乎滅國。雖然亨利一世加強王權的努力大多失敗,但畢竟走出了卡佩王朝恢復王權的第一步。亨利一世自1016年-1032年同時領有勃艮第公爵頭銜。1032年他將勃艮第分給了他的弟弟羅貝爾*卡佩。此後長期影響法國政壇的勃艮第派,即自勃艮第公爵羅貝爾*卡佩始。 
4.腓力一世(1060-1108),法蘭西國王,亨利一世和基輔羅斯公主安妮的長子,(當時的法國國王只能娶到本國諸侯的公主,或者是像亨利一世那樣,娶遙遠的外國小邦的公主,可見當時卡佩王室地位之低。)或稱公正的腓力。Philippe 這個名字當時在西歐非常少見,因為這是個東方希臘化的名字,這也可以反映出她母親的東方情調。亨利一世去世時,腓力年僅八歲,其母安妮攝政到1066年,這是法國歷史上第一位攝政的王太後。1092年,腓力和其荷蘭公主貝莎離婚,並娶了安茹伯爵的夫人貝特德,遭到教皇烏爾班二世的絕罰處分。 此後腓力雖然放棄了和貝特德的婚姻,但依然屢屢幽會貝特德,成為了法國第一個和教會直接對抗的君主。 1077年腓力一世和諾曼底公爵、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講和。此後腓力一世繼續致力於擴大王室領地,小有收獲,王室領地分別向南北方向稍稍拉長了一點。 在腓力一世期間,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腓力由於不滿教皇對他的處分,拒絕參加十字軍,遭到教皇的再次絕罰處分。法蘭西王室沒有參加第一次十字軍,但腓力一世的弟弟佛蒙達伯爵雨果是主要的參加者之一。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3樓2011-1-19
操作
5.路易六世(1108-1137)法蘭西國王,腓力一世和荷蘭(伯國)公主貝莎之子,也稱胖子路易。路易六世致力於鞏固法國的王權。1109年—1112年,他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作 戰。在法國國內,他一直在和那些被稱為「強盜男爵」的貴族們進行斗爭。路易六世給城市居民以自治權,使他們能夠在他與貴族的斗爭中站在他的一邊。依賴市民和教會的支 持,路易逐一拆毀諸侯的城堡,並強制在他們的領地上駐扎忠於王室的衛隊。至路易六世去世時。卡佩王朝在法國的封君地位已經基本穩固。 
6.路易七世(1137-1180)法蘭西國王,阿基坦公爵,普瓦都伯爵。路易六世與曼恩(伯國)公主阿德萊德的次子。也稱年輕的路易。1136年,他與阿基坦公爵威廉十世之女埃利諾結婚,阿基坦和普瓦都因此並入王室領地。王室領地一下子擴大了三倍,1142年他又企圖吞並香檳伯爵領地,未成。1147年,路易七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拉德三世一起領導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1149年).這次東征並無成果。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此次東征導致了他和埃莉諾王後的矛盾,由於東征開支浩大,王室入不敷出,埃莉諾堅決反對該次行動,最終導致兩人在1152年離婚。(埃莉諾和路易七世離婚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和路易一直沒有生下男孩,但埃莉諾改嫁英王亨利二世後,居然五年生了四個兒子。)埃利諾轉嫁給安茹伯爵亨利,當亨利於1154年成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時,阿基坦等埃莉諾的領地也一道落入英格蘭安茹王室手中。英格蘭安茹王室一舉占據了法蘭西80%以上的領地,路易曾兩次與亨利作戰,未能奪回領地。此後法蘭西卡佩王朝與英格蘭安茹王朝為了法蘭西領地的爭斗就從未終止過。英法世仇越結越深。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4樓2011-1-19
操作
7.腓力二世(1180-1223)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和其第三任妻子香檳(伯國)公主阿黛爾之子。也稱腓力*奧古斯都,即腓力大帝,但他並未獲得皇帝尊號。作為法蘭西國王他是卡佩王朝中對鞏固王權和統一法蘭西王國事業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君主。 腓力在位期間,大力加強了王權,他沒收了安茹家族的曼恩伯國,安茹伯國和屠棱伯國的領地,並吞了布列塔尼伯國,1213年,在著名的布汶會戰中擊敗了英格蘭國王約翰和德意志皇帝奧托四世的聯軍,一舉收復了除了加來以外所有的諾曼底公國領地,幾乎統一了盧瓦爾河以北的整個法蘭西,英格蘭王室僅能保住法國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領地。腓力還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這次十字軍行動匯集了法蘭西的腓力二世,英格蘭的獅心王理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三大名王,堪稱中世紀一次規模空前的盛妝舞會。腓力二世在政治和文化上也建樹頗多, 他首先創建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和財稅制度,從此法蘭西不可阻擋地走向了統一。 他還在1200年創建了中世紀西歐的第一所大學——巴黎大學。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5樓2011-1-19
操作
8.路易八世(1223-1226)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與漢納(伯國)公主伊莎貝拉之子,1216年英國貴族發起大憲章運動反對約翰國王,路易與英國貴族聯合,並出兵英國,意圖染指英格蘭王位。約翰國王死後,他又反對約翰的繼承人亨利三世。但1217年多佛戰役失敗後放棄了對英國王位的要求,返回法國。1223年即法國王位。路易八世即位後,陸續奪占普瓦都伯國、 利摩日伯國、佩里格伯國及其他英格蘭王室在法國的領地。路易八世繼續腓力二世授予城市自治權的政策以對抗貴族,擴大王權。1226年11月,路易八世因患痢疾英年早逝。路易八世的妻子是卡斯提亞王國(西班牙的前身之一)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女兒布蘭奇,他是卡佩王室中第一個和歐洲其他王室聯姻的君主,可見當時卡佩王室的地位已經大大提高了。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7樓2011-1-19
操作
10.腓力三世(1270-1285),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和普羅旺斯公主瑪格麗特的次子,也被稱為大膽腓力。1284年,腓力三世並吞了香檳伯國,這樣盧瓦爾河以北除了佛蘭德斯伯國和勃艮第公國以外,均處於法蘭西王室的直接統治之下。1285年,腓力三世大膽發動了吞並阿拉貢王國(今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戰爭,被他小舅子、阿拉貢國王彼得三世擊敗。(腓力三世的妻子是阿拉貢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兒伊莎貝拉,伊莎貝拉是繼任阿拉貢國王彼得三世的姐姐) 撤退途中腓力三世去世。 
11.腓力四世(1285-1314),法蘭西國王,腓力三世和阿拉貢公主伊莎貝拉的次子,也稱英俊的腓力。腓力四世時代,卡佩王室的權勢達到了巔峰,他發動了征服法國北部唯一獨立的諸侯佛蘭德斯伯國(今天的比利時佛蘭德斯地區)的戰爭,在屢遭挫敗後,終於在1305年迫使佛蘭德人簽訂了屈辱的割地賠款條約。為了支持他的征服戰爭,他沒收法國教會和聖騎士團的財產,強征教士的什一稅,拘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並在1302年召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類似於英格蘭議會,但作用不能相提並論)打算廢黜教皇,這一系列反對羅馬教廷的行為,標志著法國王權的極端膨脹。 1309年,腓力四世索性將羅馬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強行遷到法國的阿維尼翁,從此歷任教皇匍匐於法國國王之下長達70年之久,史稱「阿維尼翁之囚」,教皇權威對於世俗事務的影響力從此式微。(需要提一下的是,在「阿維尼翁之囚」期間,義大利的貴族和騎士們失去了保護,於是他們紛紛逃出了義大利,義大利各城市的商人和有勢平民得以順利地掌握政權,沒有了教皇權力制約,文藝復興運動得以從14世紀初開始從義大利噴薄而出。) 
12.路易十世(1314-1316),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香檳伯爵。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長子。(納瓦拉是在西班牙北部、法國南部,地跨比利牛斯山的古老王國,胡安娜是香檳伯爵亨利三世的女兒,香檳伯爵亨利三世同時又是納瓦拉國王,在納瓦拉世系中稱亨利一世,1274年,亨利三是去世後,胡安娜繼承了納瓦拉王位和香檳伯爵稱號,1284年,13歲的胡安娜,根據和腓力三世的和約被迫嫁給了法王之子腓力四世,並規定她和腓力的子女將繼承香檳和納瓦拉)1305年,其母胡安娜一世去世,路易繼承了香檳伯爵和納瓦拉國王的稱號。1314年繼承了其父法國國王稱號,1315年, 他娶了第二任妻子安茹公主克萊門絲,但在其去世前,其子尚未出生,在其子尚在腹中時,由其弟腓力攝政。 
推廣 最懂你的手機助手

立即下載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8樓2011-1-19
操作
13.約翰一世(1316),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路易十世的遺腹子。 他出生後被證明是男孩,因而立刻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但他僅存活了五天(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短命的正式君主。)但依然被列入法蘭西和納瓦拉王室世系。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9樓2011-1-19
操作
14.腓力五世(1316-1322)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次子,路易十世的弟弟,也被稱為高大的腓力。路易十世死後,成為攝政,約翰一世僅存活了幾天而夭折後,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由於其兄子約翰一世死因不明,許多人懷疑腓力五世和小約翰的死亡有關。腓力五世娶了法蘭西最後一支有勢力的諸侯勃艮第公爵奧托四世的女兒兼女性繼承人讓娜,本可以靠這次聯姻一舉統一整個法國,但由於他們無子,這樁聯姻沒有起到效果。腓力五世死後無嗣,王位傳給了其弟查理四世。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10樓2011-1-19
操作
15.查理四世(1322-1328)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三子,也稱英俊的查理。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幫助他的姐姐伊莎貝拉(在英國被稱為「法國母狼」),反對她的丈夫英王愛德華二世,伊莎貝拉得到查理四世的資助後,入侵英格蘭,打敗並囚禁了愛德華二世,並對愛二施行了穿肛的酷刑。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加稅,加關稅,沒收不動產,干涉英國內政,得罪了國內國際上的大多數人,法蘭西王室由此走向了衰弱。查理四世一生三娶,除了四個女兒,沒有留下子嗣。卡佩王室直系繼承人中斷,王位轉到了旁系瓦盧瓦世系中。而合並了近三十年的納瓦拉,也因為查理沒有繼承人,而永久性地脫離了法國。由此,直系卡佩王朝告一個段落。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11樓2011-1-19
操作
13.約翰一世(1316),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路易十世的遺腹子。 他出生後被證明是男孩,因而立刻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但他僅存活了五天(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短命的正式君主。)但依然被列入法蘭西和納瓦拉王室世系。 
14.腓力五世(1316-1322)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次子,路易十世的弟弟,也被稱為高大的腓力。路易十世死後,成為攝政,約翰一世僅存活了幾天而夭折後,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由於其兄子約翰一世死因不明,許多人懷疑腓力五世和小約翰的死亡有關。腓力五世娶了法蘭西最後一支有勢力的諸侯勃艮第公爵奧托四世的女兒兼女性繼承人讓娜,本可以靠這次聯姻一舉統一整個法國,但由於他們無子,這樁聯姻沒有起到效果。腓力五世死後無嗣,王位傳給了其弟查理四世。 
15.查理四世(1322-1328)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三子,也稱英俊的查理。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幫助他的姐姐伊莎貝拉(在英國被稱為「法國母狼」),反對她的丈夫英王愛德華二世,伊莎貝拉得到查理四世的資助後,入侵英格蘭,打敗並囚禁了愛德華二世,並對愛二施行了穿肛的酷刑。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加稅,加關稅,沒收不動產,干涉英國內政,得罪了國內國際上的大多數人,法蘭西王室由此走向了衰弱。查理四世一生三娶,除了四個女兒,沒有留下子嗣。卡佩王室直系繼承人中斷,王位轉到了旁系瓦盧瓦世系中。而合並了近三十年的納瓦拉,也因為查理沒有繼承人,而永久性地脫離了法國。由此,直系卡佩王朝告一個段落。 

Ⅳ 法國歷史上的四位擁有大元帥稱號的分別是誰

法國歷史上有6位大元帥,分別是夏爾·德貢托、萊迪吉耶爾公爵、杜倫尼、維拉爾、薩克斯和蘇爾特。

1、夏爾·德貢托

夏爾·德貢托,比隆公爵(法語:Charles de Gontaut,Duc de Biron;1562年-1602年7月31日),阿爾芒·德貢托之子。

因卓越的戰功而在1594年獲法國元帥銜,是法國歷史上的六位大元帥之一。1595年成為勃艮第統治者,但因為意圖讓勃艮地脫離法國而獨立,1602年以叛亂罪在義大利米蘭被斬首。

2、萊迪吉耶爾公爵

萊迪吉耶爾公爵,弗朗索瓦·德·本內(c de Lesdiguières,François de Bonne;1543年4月1日-1626年9月21日),法國宗教戰爭軍事首領和政治人物。法國騎士統帥(Constable of France)和法國歷史上的六位大元帥之一。

3、杜倫尼

杜倫尼,全稱亨利·德·拉圖爾·奧弗涅,蒂雷納子爵(Henri de La Tour d'Auvergne,Viscount de Turenne;1611年9月11日—1675年7月27日),法國著名軍事家,法國歷史上的六位大元帥之一,被譽為路易十四時期法蘭西最鋒利的寶劍。

4、維拉爾

肖德·路易·赫克托爾·德·維拉爾(Claude Louis Hector de Villars,Prince de Martigues,Marquis and Duc de Villars and Vicomte de Melun;年5月8日-1734年6月17日)。

法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名將,軍事統帥。是法國路易十四時期的主要將領之一,也是法國歷史上的六位大元帥之一,在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屢立戰功。

他和奧地利的歐根親王、英國的約翰·丘吉爾,並稱為歐洲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將領。

5、薩克斯

赫爾曼·莫里斯·薩克斯(法語:Maurice comte de Saxe,德語:Moritz Graf von Sachsen;1696年10月28日 – 1750年11月20日),薩克森人。

是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和情婦奧羅拉·柯尼希斯馬克(Aurora Königsmarck)的私生子。

12歲開始在歐根親王底下服役。13歲授步兵上尉。17歲時就已指揮自己的騎頭團並以要求總戰同名。1719年轉入法軍,任上校團長。

在1733至1736年戰爭中因表現傑出而晉中將,受到法王路易十五信任與賞識。1745年擢升法國元帥,並任駐荷蘭法軍總司令。1747年晉升大元帥,成為法國歷史上的六位大元帥之一。

從1725年到1749年退役,薩克森一直夢想並追求擁有自己的王國,但直到1750年11月去世,這一夢想也未實現。其所著的《夢想》(又譯《我的沉思》)是18世紀的重要軍事理論著作。

6、蘇爾特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達爾馬提亞公爵(Nicolas Jean de Dieu Soult,c de Dalmatie;1769年3月29日-1851年11月26日)。

法國軍事首領和政治人物,綽號鐵手,以作戰英勇和政治投機而聞名。1804年5月19日晉升法蘭西第一帝國元帥,時年35歲。

多次在戰斗中戰勝敵軍,為拿破崙立下赫赫戰功,後為波旁王朝的官員,又被封為大元帥,是法國歷史上的六位大元帥之一。還擔任過三次法國總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元帥

Ⅳ 19世紀法國爵位

歐洲爵位制度

爵位是歐洲封建君主國內分封貴族的等級制度。它最早出現於中世紀,在近代的一些國家中仍然繼續沿用。一般以佔有土地的多少來確定分封爵銜之高低,主要可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五等。

公爵: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這個爵名的由來有三:一是歐洲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日耳曼部落的軍事首長;二是古代羅馬部落的軍事首長;三是古羅馬時代的邊省將領,後指地方軍政長官,其拉丁文原意為\"統帥\"。隨著封建關系的發展,王權的日益強化,公爵成了統治階級中的上層人物。在英國,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紀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分封的,被封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員。十五世紀後才打破這慣例,少數非王室人員也被封為公爵。

侯爵:侯爵是貴族的第二等級。查理大帝在位時它是指具有特別全權的邊區長官,相當於藩侯,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獨立的大封建領主。封建王權加強後,侯爵成為公爵與伯爵之間的爵銜,其地位與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紀後,才確認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後來,其地位漸次低落,介於侯爵與子爵之間,為貴族的第三等級。在英國,伯爵之銜歷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愛德華被封為公爵之前,它是英國最高的爵位。這一爵名,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

子爵:子爵原系法蘭克王國的國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國王查理曼於八世紀時封的,後來傳到歐洲其他大陸國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後來獨立存在,也可世襲。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紀才傳入英國,博蒙德·約翰於一四四○年第一個被封為英國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貴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級。在十一至十二世紀時,它是歐洲君主國國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語中,男爵(Baron)一詞,是諾曼人在征服歐洲大陸時引進來的,本義為\"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後來演變為\"強有力的人\"。當時,英國的那些直接從國王那兒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稱為男爵,但這並非由國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約翰·比徹姆為男爵後,男爵才成為英國貴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這五個貴族爵位中,又根據其能否傳給後代,分為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兩類。世襲貴族死後可由長子繼承,終身貴族僅限本人活著時擔任,死後其子不能承襲。英國的詩人拜倫的伯父是世襲貴族,他去世後,侄子拜倫獲得了世襲的爵位。《威尼斯商人》中的少年男爵福根勃琪也屬於這一類。

Ⅵ 法國封建時期爵位的大小是怎麼分的

在法國爵位是如下劃分的
第一等級是公爵和公爵夫人
第二等級是侯爵和侯爵夫人
以上為大貴族,爵位由國主冊封,另外公爵也有可能自有公國,自為一國之主.在中央集權不強時,侯爵也可能自有侯國,例如普魯士在早期就是一個侯國,國主為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之一.類似我國春秋時期的諸侯.
第三等級是伯爵和伯爵夫人,為中級貴族,爵位也由國主冊封.
第四等級是子爵和子爵夫人
第五等級是男爵和男爵夫人
以上兩級為小貴族,爵位可有國主,公爵,侯爵冊封.由公爵,侯爵冊封的子爵和男爵地位類似於大貴族的家臣.
上述五個等級的貴族爵位都可以世襲.世襲辦法是爵位由長子繼承,如果長子去世就由次子繼承,若無次子就由長女繼承。當然了,也可以由貴族自己指定的親屬繼承.
第六等級是騎士和勛爵,屬於不入流的貴族,一般適合於中小貴族的非長子,一般騎士授予有軍功者,勛爵授予對王室或國家有貢獻者.這個等級也適用於有理想有報復的平民,算是進入貴族階層的第一步,等再有機會好向上爬,雖然這對於平民來說很難.這個等級的爵位不可以世襲.

最後我要說一點就是,歷史上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的親源關系很復雜,繼承范圍也很廣,導致了各國之間的從屬關系,領土范圍經常有大的變動,就像一堆纏在一起的藤蔓,很難單獨拿出一個國家來研究他的歷史,所以你最好還是將歐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

Ⅶ 法國歷史上幾個政權形式的基本情況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
First Empire of France
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君主專制國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為帝國皇帝,稱拿破崙一世。這就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12月2日法西第一帝國登基皇帝——拿破崙一世.12月2日羅馬教皇庇護七世在巴黎聖母院為拿破崙加冕。
在執政府(1799~1804)的基礎上,拿破崙一世進一步加強中央政府和他個人的權力,建立新的貴族等級,封親王4個,公爵30個,伯爵388個,男爵1090個,榮譽軍團騎士數千名。1811年法蘭西帝國面積達75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400萬,全國劃分為130個郡,包括荷蘭9個郡 ,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個郡,東南瓦萊、皮埃蒙特、熱那亞、帕爾馬、托斯卡納和教皇屬地10個郡。此外,拿破崙一世及其家庭還統治和控制了義大利王國、萊茵邦聯、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在帝國范圍內拿破崙一世力圖統一關稅,統一法制。帝國的無限制擴張導致英、俄、普、奧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1814年3月31日聯盟軍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 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復位,史稱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被第七次反法聯軍擊潰。6 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覆滅。

拿破崙三世建立的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二帝國,以別於拿破崙一世建立的法蘭西帝國(1804~1814)。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翌年1月14日 頒布憲法,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的立法權。1852年 11月 7日,元老院頒布法令建議恢復帝制。隨即舉行公民投票,絕大多數表示贊成。12月2日宣布恢復帝國,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根據多次補充的帝國憲法,皇帝是國家元首,統率軍隊,有宣戰、媾和、結盟、訂立商約和特赦,任命政府與地方官員,批准公共建設工程,決定是否將法案送 交立法團討論等權力。帝國立法體制分成 3部分:參政院由皇帝任命,約50人組成,任務是維護憲法與保證皇帝統治,它准備法案和審查法令修正案;凡年滿21歲並在某地居住超過半年的法國男子皆有選舉權,立法團由 選舉產生的 200多名議員組成,它的主席和副主席由皇帝任命,立法團僅有權討論和表決法案;元老院由皇帝任命,由約100名親王、元帥、主教組成,批准立法團通過的法令。大臣們執行皇帝命令,各自對皇帝負責。參政院對省長實行監督。地方政權掌握在省長手中,他們領導全省警察,控制社會輿論。帝國時期重要官員有內 政大臣c.-a.-l.-j.de莫爾尼,財政大臣a.-m.富爾德,軍 事大臣a.j.l.de聖阿爾諾,後期有e.魯埃和□.奧利維埃。
第二帝國經歷了由專制統治向自由主義、議會政治演變的過程。帝國初期,拿破崙三世實行個人專權,致力於鞏固資產階級秩序。政府在一些省內實行戒嚴,封閉共和派俱樂部,解散工人組織,查禁進步報刊,利用天主教會加強控制學校。1852年後,法國工人運動一直處於低潮。60年代,人民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反動專制制度難於繼續維持。因此帝國後期開始實行改革,逐漸向自由主義政策演變,以求緩和國內矛盾,例如議員可得到請願權利,官方「公報」公布議會辯論記錄,皇帝經立法團同意方可批准追加撥款,廢除禁止工人罷工和結社的《勒霞白列法》等。1870年初,奧利維埃奉命組織自由主義內閣。 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變為普通上院,議會權利有所擴大。
經濟方面,帝國實行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建立了大工業,重工業中機器生產普遍代替手工勞動,生產不斷集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法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金融資本的發展尤為突出、巴黎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g.-e.奧斯曼領導下,巴黎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為了改變1815年以來法國的孤立狀態,爭奪歐洲大陸優勢和進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崙三世進行多次對外戰爭。法國在 1853~ 1856年的克里木戰爭中聯合英國、土耳其與撒丁反對俄國,擊敗俄國後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後又聯合義大利反對奧地利,得到薩瓦和尼斯。1860年簽訂《法英商約》,實行自由貿易。50~60年代第二帝國還派遣軍隊侵略中國、敘利亞、墨西哥、印度支那和非洲,掠奪大量財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
克里木戰爭後至 60 年代初是第二帝國發展的頂點。但是,勞動人民深受剝削壓迫,工人運動重新高漲,共和派加強斗爭。第二帝國支持羅馬教皇阻撓義大利統一、 武裝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等一系列問題上失 策,使法國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國內危機和重奪歐陸優勢,1870年 7月19日法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為借口對普魯士宣戰,法軍戰敗,9月2日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4日巴黎發生革命,宣布推翻帝國,成立共和國。

沒有法蘭西第三帝國,歷史上的第三帝國指的是德意志的納粹帝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年)
—國民公會(1792-95年)
—法國督政府(1795-99年)
—法國執政府(1799-1804年)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國民公會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稱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經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掌權和雅各賓派的專政。熱月政變後,又相繼有熱月黨人、督政府和執政府時期。1804年5月為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所代替。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 ~1804年法國曾建立共和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故稱1848 年建立的共和國為第二共和國。 1848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臨時政府。2 月25日共和國宣布成立。4月23日選舉制憲議會,這是法國歷史上一個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選產生的議會,溫和共和派佔多數。5月9日成立執行委員會代替臨時政府。6 月22日執行委員會下令解散國家工場,引起工人不滿,23 日工人起義。24日l.-e.卡芬雅克將軍被授予獨裁權,殘酷鎮壓起義。卡芬雅克於28日擔任共和國的行政首腦。
11月,制憲議會制定共和國憲法,確立立法和行政分立原則。由750名議員組成立法議會,任期3年。總統任期4年,掌管行政權,任免部長與頒布法律,支配武裝力量,但不親自指揮部隊,也無權解散或延長議會。議會和總統皆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選產生。參政院由議會任命,它預先審定政府的法案,並監督行政機構。12月10 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見拿破崙三世)當選總統。 1849年5月13日選舉立法議會,以保王派和天主教教士為核心的秩序黨獲多數席位。憲法規定總統不能直接連任,波拿巴要求修改憲法,立法議會多數反對。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解散議會,建立專政體制。 1852年12月2日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二帝國,波拿巴被封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第二共和國告終。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0年9月4日巴黎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後建立共和國。史稱第三共和國。新政權開始時,由資產階級共和派與保王派聯合組成國防政府,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選出由保王黨人占絕大多數的國民議會,L.-A.梯也爾被選為政府首腦,後任總統,他與德國正式簽訂了《法蘭克福條約》,並聯合德國鎮壓了巴黎公社起義。
《1875年憲法》內容:
內容: 實行議會制內閣制,規定內閣由議會產生,a行政權:行政權力歸於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參議院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
b立法權: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選民實際上受財產資格和在法國居住時期的限制。
意義: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各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得到最終確立。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這種效率低下的議會內閣制度,差一點在一戰中葬送了法蘭西。二戰的爆發使議會內閣制葬送法蘭西的可能成了現實.至此法蘭西第三共和過滅亡,法蘭西亡國了。
巴黎公社成立(如圖)
梯也爾力圖建立保守共和國,但遭保王派與共和派的反對 ,1873年5月 ,梯也爾被迫辭職,極端保王派人M.-E.-P.-M.de麥克-馬洪當選總統。右翼勢力繼續加強,建立合乎天主教規范的「道德秩序」。正統派與奧爾良派加緊勾結,圖謀恢復王朝體制,以L.甘必大為首的共和派為確立共和制進行長期而激烈的斗爭。國民議會終於通過1875年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 1876 年眾議院選舉和1879年1月參議院選舉中,共和派取得穩定多數,在人民群眾支持下,甘必大迫使麥克-馬洪辭職,共和派F.-P.-J.格雷維當選總統,終於確立共和派的共和國。
共和派分為溫和與激進兩派,從格雷維當選總統到19世紀末,為溫和派執政時期。他們進行一系列改革:實行世俗的義務免費教育,宣布新聞自由與組織工會自由,以及大赦巴黎公社人員等。普法戰爭後,法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工業產量居世界第四位,但金融資本的增長迅速,80年代法國繼續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在非洲、印度支那、中國等地發動侵略戰爭,其中有1883~1885 年的中法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掠奪土地和資源。到1899年,法國已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殖民帝國。80~90年代,法國相繼出現布朗熱事件、巴拿馬丑聞和德雷福斯案件,溫和派威信掃地,被迫下台。
1899~1914年為激進派執政時期,法國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迅速發展,金融資本高度集中。1914年前,法國資本輸出僅次於英國,佔世界第二位,其資本輸出主要採取高利貸形式,V.I.列寧稱之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激進派反對教會干預政治,1905年通過《政教分離法》。激進派多次鎮壓工人運動。對外繼續進行侵略擴張,准備戰爭,先後與俄國、英國結盟,成立法、英、俄協約國,以對抗德、意、奧三國同盟。1913年R.普恩加萊當選總統後,繼續擴軍備戰,企圖重新瓜分世界。1914年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法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大戰開始後,法國成為西線的主要戰場。1917年11月,激進派G.克列蒙梭再度執政,動員一切力量進行戰爭。1918年9月,F.福煦率領盟軍對德國發起總攻擊。11月11日,雙方在貢比涅附近的雷東車站簽署停戰協定。1919年1~6月,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和約。
戰後,克列蒙梭政府和國民聯盟右派內閣的反動政策引起廣大人民的憤慨和反抗。20年代中期由社會黨等組成左翼聯盟內閣,執行民主主義的改良政策。後來,普恩加萊又重組國民聯盟內閣,整頓財政,穩定法郎幣值,使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政局亦漸趨穩定。但法國於1930年底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法西斯勢力趁機抬頭。1934年2月6日,右翼分子和法西斯組織火十字團在巴黎發動騷亂,包圍波旁宮,企圖推翻議會。1936年,由共產黨、社會黨、激進社會黨等黨派團體組成人民陣線。同年6月,L.布魯姆組成第一屆人民陣線政府,簽訂了馬蒂尼翁協定,實施一系列社會改革。1937年2月,布魯姆宣布「暫停」實施人民陣線綱領。1938年,由於激進社會黨退出,人民陣線瓦解。此後,達拉第政府對內執行反動政策,對外依靠英國,推行縱容德國侵略的綏靖政策,簽訂了慕尼黑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侵犯波蘭。3日 ,法國向德國宣戰,實際是宣而不戰,史稱奇怪戰爭。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全面進攻,突破色當防線,法軍節節敗退,不久巴黎陷落。6月22日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 ,成立維希政府,第三共和國宣告終結。

Ⅷ 法國歷代君王及國王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偉大的國王,在繼位之初,為了獲得國內天主教民眾的支持,於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順利進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擊敗天主教派領袖馬延公爵,摧毀了天主教聯盟,結束了內斗。1598年,將西班牙干涉軍逐出法國,同年頒布南特敕令,給予新教徒相當大的自主權,結束了宗教戰爭。1609年,亨利四世與英國、荷蘭、義大利結盟,准備再次與西班牙開戰,但一年後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繼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瑪利亞攝政,1614年親政。後與其母發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內戰,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戰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親信律因病死,瑪利亞及其親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權。黎塞留勵精圖治,努力加強王權。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後一個堡壘拉羅舍爾,自此法國新教徒不再擁有軍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敗了太後瑪利亞企圖推翻他的陰謀,迫使太後及反對派首領逃往國外。後黎塞留使法國加入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反對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沒能等到戰爭結束就於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繼黎塞留之後死去,幼子路易繼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歐洲著名帝王,號「太陽王」,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繼位後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攝政。法國繼續參與三十年戰爭,並多有勝利。1648年,戰爭結束,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凡爾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滿首相馬薩林統治的巴黎法官發動了第一次投石黨運動,但不久即與王室妥協。1651年,發生了以大貴族為首的第二次投石黨運動,其領袖是三十年戰爭中的名將孔代親王。最終迫使安娜罷免馬薩林。但在後來的權力角逐中,孔代喪失了民心,被迫於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馬薩林東山再起。隨後,孔代率西班牙軍攻入法國,戰爭持續到1655年,最後法西議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國。1661年,馬薩林死,路易十四親政,任命柯貝爾為財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後法國與荷蘭、西班牙、帝國發生了多次戰爭,法軍屢戰屢勝,獲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離法國。1686年,帝國、西班牙、荷蘭、瑞典等國組織大聯盟共同反法,戰爭持續了十一年之久,法軍雖佔有優勢,但在戰後簽訂的和約中獲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國王病死,遺命其外孫即路易十四之孫菲利浦繼位,引起了各國的極大不滿,戰事再起,英國加入反法聯盟,西班牙則支持法國。但由於缺乏良將,法西軍屢敗,西班牙在尼德蘭和義大利的領地喪失殆盡,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國奪走。1713年雙方達成和約,菲利浦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承諾法西永不合並,自此波旁家族進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義大利的領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孫路易繼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奧爾良公爵攝政。1717年,為解決財政困難,任用蘇格蘭冒險家約翰建立銀行、公司多家,約翰的金融業曾輝煌一時,但終於三年後失敗,使很多中小市民傾家當產。1726年路易十五親政,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但均遭失敗,造成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為英國奪走。1768年,從熱那亞購入科西嘉島。1774年死後由其孫路易繼位,此時的法國已是危機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繼位時法國財政問題十分嚴重,所以立刻著手解決,但連續撤換了多位財政大臣,都無法解決問題。又於1778年加入美國獨立戰爭,耗費了大量經費。1789年,被迫召開三級會議,以尋求解決財政問題的辦法。 但資產階級提出的條件無法為國王接受,路易十六試圖逮捕其首領人物,但遭到失敗。巴黎人民隨即發動起義,建立了共和國。1791年,路易十六試圖逃出法國,但遭到失敗。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攻下杜伊勒里宮,國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其正在獄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黨人擁立為國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並沒有繼位就死在了監獄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路易遂成為王位繼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聯盟擁立復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幫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國王復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繼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極端反動,1825年頒布賠償法,要求賠償法國貴族在大革命時期的損失,引起全國上下極大不滿。1827年又解散國民自衛軍。1830年頒布敕令五條,妄圖進一步加強專制,巴黎人民隨之發動起義,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繼任為攝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較傾向資產階級,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佔領了安特衛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佔了多處殖民地。1847年,全歐爆發了經濟危機,法國國內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國外。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共計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結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屬於波旁家族,並一直延續至今,這恐怕是當初路易十四沒有想到的。

Ⅸ 法國國王列表

http://ke..com/view/1247919.htm

這里有。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法國有多少位公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