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黎巴嫩總統任命新總理,新總理的任命誰起到了關鍵作用
黎巴嫩的新總理是曾經的駐德國大使穆斯塔法阿卜迪。這位新總理的任命讓很多人猜測究竟是什麼原因總統米歇爾奧恩才選這樣一個人出任總理。根據媒體的說法,推動黎巴嫩新總統任命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大國總統馬克龍。因為黎巴嫩在8月時貝魯特港口發生了大爆炸,當時的總統就在之後宣布政府集體辭職。後來在8月期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兩度來訪黎巴嫩,估計是一直在讓黎巴嫩加快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恢復工作。所以說換總理是必須要進行的,只是馬克龍兩度訪問黎巴嫩縮短了新總統任命的時間。新總理阿卜迪的政績在黎巴嫩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雖然只從他的經歷上看他只有大學任教這件事與法國能有一些聯系,但具體馬克龍是否對黎巴嫩總理的人選做出了干涉現在還不好說。
2. 法國總統為什麼親自去黎巴嫩爆炸地點看望群眾
因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直到黎巴嫩獨立,除去被軸心國集團控制的時間外,黎巴嫩一直是法國的委任統治地。雙方關系相互交織,錯綜復雜。法國在黎巴嫩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投資,也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因為歷史悠久、城市繁榮、風景優美,素有“中東小巴黎”之稱。
2017年11月4日,黎巴嫩時任總理小哈里里在出訪沙特時突然宣布辭職,外界風傳其遭沙特軟禁。嗅到火葯味的馬克龍立即在9日出訪沙特,表達了法國的擔憂,並通過一系列外交行動開展調停,最終哈里里回到貝魯特,並在12月宣布撤回辭呈。此事也被看作是法國相當成功的外交行動之一,進一步提升了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威望與傳統影響力。
3. 在爆炸發生後,為何馬克龍去黎巴嫩訪問卻遭到圍攻和指責
在黎巴嫩首都發生爆炸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冒著疫情的風險,親自來到黎巴嫩慰問。很多人都不清楚,法國總統為什麼要這么做。其實法國總統的做法很簡單,那就是希望通過這次事件,奪回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權。中東作為世界的政治中心,是很多大國看重的地方。美國和英國不用說,俄羅斯有敘利亞。而當前的法國,卻什麼都沒有。而他來到黎巴嫩之後,明顯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這是人民無法接受的。
3、政府的排斥其實不僅僅是群眾排斥,黎巴嫩政府也是排斥的。現在黎巴嫩首都群眾大舉開展示威活動,政府本身就很頭疼。而馬克龍卻會見了示威的群眾,這無疑是在排斥黎巴嫩政府。不過法國帶來的是物資和救援,這正是人們當前所需要的。
4. 黎巴嫩首都發生大規模示威行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黎巴嫩首都出現大規模的示威活動,跟這次黎巴嫩首都發生的重大爆炸事件有關。爆炸發生之後,黎巴嫩首都傷亡參照,已經有幾百人死亡,幾千人受傷。而在爆炸之後的采訪中,人們得知政府早就知曉黎巴嫩可能發生爆炸,而政府的不公開,直接導致了民眾憤怒。不少人感覺,政府不在乎人民的生死,加上其他事件的影響,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3、一系列事件的引發黎巴嫩首都發生爆炸之後,人們本來就心存不滿,加上種種事件的影響,讓示威活動徹底爆發。然而在示威的過程中,民眾和警察互有受傷,讓示威變得更加激烈。
5. 聯合國要向黎巴嫩運糧,黎巴嫩為何又缺糧食了
黎巴嫩的貝魯特港口在本月4日傍晚的時候發生了大爆炸,由於黎巴嫩國家本身比較小,所以糧食能源都是靠進口的,而巨大多數都停放在貝魯特港口,於是隨著大爆炸很多的物資都被炸毀了。據當局的統計,發現國內百分之八十五的儲量都被消耗盡了,雖然剩下的糧食還能保證國內民眾吃上一兩個月,但是造成民眾恐慌搶糧使得存量立刻就見底了。
所以民眾對這樣的政府普遍不信任,於是大夥兒紛紛搶糧,在貝魯特的一家麵包店已經被搶售一空,因為在飢荒年代對窮人來說,麵包是唯一能救命的東西。聯合國也在貝魯特港爆炸後第一時間援助了黎巴嫩,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第一時間出訪了黎巴嫩,對於黎巴嫩的糧食問題也是提出了幫助,當然世界其他國家也會竭盡全力幫助黎巴嫩度過此次危機。
6. 馬克龍做了啥,為何有人說他在黎巴嫩扮演「拯救者」
法國媒體稱馬克龍為黎巴嫩的拯救者,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黎巴嫩發生大爆炸之後,作為法國總統的馬克龍,第一時間就趕赴了黎巴嫩,對人們進行慰問,並且主動的承諾,將會派遣大筆的物資來到黎巴嫩,幫助他們進行災後重建,同時也以馬克龍牽頭組織起了一場國際電話會議,來商討怎麼對黎巴嫩進行救援,你說馬克龍是不是在扮演黎巴嫩的救援者?
那麼你可能就會疑惑了,為什麼馬克龍要這么盡心盡力的幫助黎巴嫩?為什麼黎巴嫩的人們這么歡迎馬克龍呢?是由於在一戰之後,法國曾經掌管了黎巴嫩將近20年,所以兩者之間是有很深的感情,他們之間還有宗教之間的牽扯,有40%的黎巴嫩人民都可以使用法語,所以你可以看出是不是黎巴嫩的人們對於法國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並且法國憑借著這一次幫助,黎巴嫩非常大方的就介入了中東事務,大大方方的提升了一次存在感,所以馬克龍這種方法既是為了安撫黎巴嫩民眾,同時也是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說白了是一件商標而已。
7. 大爆炸發生後,黎巴嫩人為什麼從震驚轉變為了憤怒
最近一場巨大的爆炸震撼了黎巴嫩的首都,這一場爆炸不僅炸了港口,也震驚了世界,更引起了黎巴嫩的社會危機。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民眾希望曾經的宗主國法國統治。
截止到目前為止,這一場爆炸造成死亡人數上升到220人,並且有7000多人受傷,30多萬人無家可歸,而且大爆炸造成大量的失蹤人員,在未來死亡人數還是不斷的上升。
如很少黎巴嫩政客就會說自己是黎巴嫩人,為黎巴嫩服務這些話。這些政治只會說我是基督教徒、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我為我的族人爭取權利的話。
所以,這一次大爆炸表面是一場天災,實際上也是一場人禍,徹徹底底的腐敗無能與不作為造成的人禍。
現在黎巴嫩民眾希望曾經殖民過他們的法國統治,可以看出民眾對政府不作為的極其失望。
8. 拉菲克·哈里里的成就和爭議
就從那時起,哈里里開始公開顯示對政治的興趣。有人對他的從政之路頗有微詞。有媒體報道說,他為進入政壇不惜血本,用金錢收買政壇要人。據說,他為了與敘利亞建立關系,曾為敘利亞總統在大馬士革修建了一座總統府。但已故總統哈菲茲·阿薩德並不喜歡這個總統府,把它變成了會議中心。此外,哈里里於1990年回到黎巴嫩,參與戰後重建,捐贈了一座大宅子給當時的黎巴嫩總統埃利亞斯·赫拉維,還塞錢給政壇上最重要的一些人物。
哈里里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令他成為領導黎巴嫩內戰後重建的理想人選,基於這種考慮,1992年時任黎巴嫩總統赫拉維任命哈里里為總理。 哈里里上任後採取了削減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至10%的措施,並貸款數十億美元用於黎巴嫩重建,特別是首都貝魯特的重建。但有人批評他任人唯親,任用了一些自己公司里的熟人擔任內閣部長。
盡管對哈里里曾有過非議,但自1992年以來,他5次出任黎巴嫩總理,對黎戰後重建、經濟發展以及擴大黎在國際上的影響等方面所作貢獻有口皆碑。 哈里里及其政府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友好關系。為拯救黎巴嫩經濟,哈里里四處奔忙斡旋,為黎巴嫩爭取到了44億美元的援助,這些工作把黎從經濟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 哈里里以其政治家的風度和個人魅力,同阿拉伯國家以及世界許多國家領導人建立了友好關系,尤其是他同沙特王室、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之間關系最為密切。
哈里里及其政府的努力為黎贏得了許多發展機會,為振興經濟創造了條件。 2002年,當黎巴嫩面臨一次金融危機時,哈里里說服法國主辦了一次國際峰會,會上各國領導許諾為黎巴嫩注入足夠資金,防止黎金融系統崩潰。 近幾年來,黎巴嫩在旅遊、貿易以及吸引外國投資等方面成就十分顯著,金融業發展也十分平穩、匯率穩定。黎巴嫩鎊自1992年哈里里擔任總理後一直穩定在1美元兌換1500黎鎊水平上。 這就是為什麼作為一位已辭職的前總理,哈里里遇刺身亡會在黎巴嫩國內以及國際社會掀起巨大波瀾、葬禮日20多萬黎巴嫩民眾走上街頭的原因之一。
9. 貝魯特港口區爆炸事件過去了,為何會引發政治颶風
雖然貝魯特港口爆炸事件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了但是人們的怒火並沒有平息,人們一直都在嘲諷政治的無能,所以說為了穩定人們的情緒,現在已經有10多名高官以及議員宣布辭職了,可即使是這樣,人們的情緒還是非常的亢奮。
並且這10多名高官在辭職之後,由於人們的心情還沒有得到平復,並且一直在街頭進行抗議,說政府的無能和腐敗,並且希望政府能夠早日查清真相,然後將事故責任人繩之以法,迫於群眾的壓力,黎巴嫩的那個採用了集體辭職的方式來向人們表示歉意。
但其實我說實話,人民現在的這些做法對於災後重建根本沒有任何的作用,反而會讓政府疲於應對,本來應該將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進行災後重建,可是現在卻要讓那麼多的部長進行辭職,那麼政府就會出現很大一部分空缺,並且災後重建也不是政府一個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全國上下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如果人民和政府分離開來,那我覺得黎巴嫩的社會會陷入持續的混亂之中。
10. 貝魯特民眾遭受苦難,為何盼馬克龍援助
因為在貝魯特大爆炸發生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馬上就前往了黎巴嫩進行視察,親自對這些貝魯特人民表示哀悼,親自踏上了黎巴嫩的土地,並且表示自己將為黎巴嫩進行最大的援助。所謂有錢的就是爸爸這件事情也可以放到馬克龍和黎巴嫩人民這里。
並且在黎巴嫩發生了大爆炸之後,馬克龍的行為也值得黎巴嫩對他的熱情,因為在爆炸之後,身處法國的馬克龍馬上就趕到了黎巴嫩,親自踏上了黎巴嫩的土地,並且對於那些受災群眾進行了關照,並對外表示自己將提供非常大的援助給黎巴嫩。說完了誰會把金主爸爸推開呢,因為歐元即時不像美元那樣是全球的硬貨,可是其在世界上的流通力也是很高的,並且現在黎巴嫩已經處在了破產的狀況,現在急需國際社會的援助,既然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說的話,那麼肯定是要算數的,誰會對金主霸霸過意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