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是什麼時候誰發起的
德國。
德國閃擊波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德國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10月6日,佔領波蘭全國領土。
法西斯德國為侵略和佔領波蘭而發動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標志,是大戰在西方的第一戰。德波戰爭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經過這次戰爭,原本一個獨立的波蘭成為了一塊任人宰割的蛋糕,而一直執行綏靖政策的英法等國卻並沒有由此而真正認識到自己面臨的危險,直到戰爭在歐洲全面爆發。
(1)法國二戰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二戰的主要戰役介紹:
1、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又稱法蘭西戰役,法語: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從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法國及比利時、荷蘭等低地國家。
德國最終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在戰爭歷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便被納粹德國擊敗。戰爭最後,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成功地從敦刻爾克撤退至英國本土。
法國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不列顛戰役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巨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
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英聯邦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
許多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歐洲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
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與英國並肩作戰。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與德國空軍一起戰斗。
戰爭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倫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
❷ 一戰和二戰的時間分別是什麼
一戰的時間是1914年8月——1918年11月
二戰的時間是1939年9 月——1945年9月
❸ 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二戰為世界第二次大戰的簡稱,起始於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WarII),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時間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羅斯法定結束日期為1945年9月3日),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戰爭最後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❹ 二戰什麼時候開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1945年期間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的序幕與爆發」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到亞洲、歐洲和非洲,參戰國家多達61個,捲入戰爭的人口達17億,動員的武裝力量總人數超過1.1億。參戰國軍隊傷亡總數為5000萬人以上,再加上平民,傷亡總數達9000萬。參戰國軍費消耗總額為13520萬美元,再加上財政消耗和物資損失,損失總數達40000億美元。
直接參戰的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方面的代價。戰爭期間,蘇聯、美國、英國軍隊傷亡總人數達1860萬人,蘇聯軍民傷亡達2000萬人,中國軍民傷亡達2000萬人以上;美國財產損失3500億美元,蘇聯財產損失2000億美元,英國財產損失1500億美元,中國財產損失1000億美元以上。
法西斯國家本身在大戰中也遭受重創。戰爭期間,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1.5%,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經濟損失達3000億美元;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2.8%軍隊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通常分為軸心國的戰略進攻與同盟國的戰略防禦,戰略相持與戰略轉折,以及同盟國的戰略進攻與軸心國的戰敗三個階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先後在各自的戰場上展開全面戰略進攻,在遭到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後,其進攻銳勢逐漸減弱,終於在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地區、非洲戰場的阿拉曼地區和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域到達戰略進攻的終點。
在戰爭形勢發生根本轉折之前,各主要戰場均有著各自的戰略相持階段。1942年11月前後,盟軍在三個主要戰場先後進行的斯林格勒會戰、阿拉曼戰役和瓜達卡拉爾島戰役,標志著大戰戰略轉折的實現。
1944年,同盟國在歐亞戰場先後轉入全面戰略進攻。歐洲戰場方面,蘇軍率先在東線發動強大攻勢,美英等國盟軍隨後在法國登陸,形成對德國的東西夾擊。亞洲與太平洋戰場方面,盟軍通過島嶼登陸作戰和海空作戰對日軍展開戰略進攻。歐亞各國的抵抗運動和游擊戰爭則配合著盟軍的進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蘇聯、美國、英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共商最後打敗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大計。1945年4月1日,盟軍在魯爾地區合圍西線德軍主力,下旬即進抵易北河一線。蘇軍於4月16日發起柏林戰役,25日與美軍會師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代表正式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投降後,蘇、美、英三國首腦於7月17日至8月2日舉行波茨坦會議,商討如何處置德國、對日作戰和戰後處置日本等問題。會議期間,中國、美國、英國簽署並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公告內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絕。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9日兵分三路向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在中國軍民協助下,蘇軍解除關東軍武裝,11日進入朝鮮北部地區,25日佔領南薩哈林島,9月1日進佔千島群島。8月9日,毛澤東號召中國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面反攻。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各抗日游擊隊立即向華北、華中、華南敵占區發動進攻,並抽調大量兵力進軍東北,會同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取得反攻的重大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28日,盟軍開始在東京附近和其他地區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9月2日,日本代表在駐泊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代表在南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即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現代化的戰爭。交戰雙方大量使用坦克、裝甲車、飛機、火炮、軍艦等現代武器裝備,並首次使用雷達、火箭炮、導彈、原子彈等新式武器和技術,導致作戰形式和方法的重大變革,出現了閃擊戰、大縱深作戰、登陸與抗登陸作戰、潛艇戰與反潛戰、航空母艦編隊作戰、戰略轟炸與防空作戰、空降與反空降作戰等新的作戰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在戰爭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對軍事思想和戰略理論的影響深遠,為各國國防建設提供了歷史借鑒。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歷史的又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及其奠定的「雅爾塔體制」,為戰後世界的相對和平創造了條件。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削弱了資本主義世界,改變了資本主義世界諸強並立、相互爭霸的格局,出現了美國獨霸的一統天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亞歐一系列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道路。
❺ 二戰中法國從戰爭開始到投降經歷多長時間
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對德國宣戰,納粹德國從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法國及低地國家,1940年6月22日投降。
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英文為World War II;1937年或1939年-1945年),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英國、法國、蘇聯、美國、中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斗。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
盡管在1939年9月前,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起始於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普遍持有歐洲中心觀的學者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庄、鐵路和橋梁,則難以估計。(資料引自維基網路)
❼ 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時間是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7)法國二戰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雙方陣營:
1,軸心國陣營
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傀儡政府)。
2,同盟國陣營
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
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❽ 請列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表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9月,波蘭覆亡。 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4月9日攻擊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義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 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命令(海獅計劃)。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 企圖迫使英國屈服。 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德國遭到了發動侵略戰爭以來的首次失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德國軍隊以550多萬人、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分為三路,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的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軍隊猝不及防,節節失利,蘇聯大片領土淪陷,蘇聯軍隊和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
1941年9月6日,德軍進攻莫斯科,蘇聯軍隊在斯大 林的 領 導 下 奮 力 抵 抗 ,粉碎了德國軍隊迅速佔領莫斯科的企圖。1942年初,蘇軍展開反擊,殲滅德國軍隊50萬人,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際,日本法西斯進一步向東南亞擴 展,企圖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
日本的政策嚴重損害了美、英兩國的利益,美國不得不做出反應,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增加對中國的援助,英國等國也同樣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這對戰略物資依賴進口的日本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日本軍部決定趁美國戰爭尚未准備就緒,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主動權。
1941年11月,德國軍隊已經佔領蘇聯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控制了蘇聯大約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業區。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同時,日軍還在東南亞各地對英美兩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軍侵佔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 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升到最大規模。
轉折階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
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 。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並決心共同打敗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國 無條件投降,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
《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2年6月,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發生轉折,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禦,美軍則由防禦轉變為進攻。
在蘇德戰場,莫斯科戰役之後,受到重大損失的德國軍隊無力再發動大規模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糧食、石油產區,進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7月17日,德國軍隊集中150多萬兵力和大批飛機、坦克,對蘇聯進行南北夾擊,向斯大林格勒發動猛烈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駐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聯軍隊拚死反抗,使德國軍隊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國軍隊大量的有生力量。
蘇軍集中兵力,對德國軍隊發動大規模的反攻,分割包圍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到1943年2月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從此,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更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後, 1943年7月德軍發動庫爾斯克戰役企圖奪回戰場主動權,但沒有成功。
在北非戰場,1942年夏天,德意軍隊近逼阿拉曼,開羅告急。1942年1月,英國軍隊在阿拉曼一帶發動反攻,德意軍隊損失慘重,倉皇西逃,北非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1943年4月,北非德意軍隊投降。1943年7月,美英軍隊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反攻階段: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及其隨從人員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簽署了《開羅宣言》。聲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將堅持對日本作戰,直到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明確規定日本侵佔的包括東北三省、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給中國。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通過了三國首腦在對德國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後合作的宣言。 會議決定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代號「 霸王計劃」以盡快打敗納粹德國。
1944年6月6日,280萬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從此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8月,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
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解決戰後的重大問題,在蘇聯召開雅爾塔會議。
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實現戰後民主化,准備在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結束三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等。
1945年4月,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同時,蘇軍猛攻柏林。最終,以損失了40餘萬人的代價攻克柏林。
結束階段: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時任副總統杜魯門接替總統職位。
1945年4月30日,蘇軍攻佔柏林,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身亡。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展開猛烈的進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國等國家的抗日武裝也在亞洲各地展開了反攻。
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精神,規定該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為確定戰後東北亞秩序的基礎性文件。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軍圍殲了中國東北的日本軍隊-關東軍,同時,中國的抗日武裝向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8)法國二戰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文: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
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