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採取了什麼措施進行環境保護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污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徵收的排污費用於污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
——投資方向稅優惠:建設污水處理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零稅率;
——增值稅優惠:對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廢渣為原料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及利用廢液、廢渣提煉黃金、白銀等免徵增值稅;
——建築稅優惠:建設污染源治理項目,在可以申請優惠貸款的同時,該項目免交建築稅;
——關稅優惠:對城市污水和造紙廢水部分處理設備等實行進口商品暫定稅率,享受關稅優惠;
——消費稅優惠:對生產、銷售達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標準的小轎車、越野車和小客車減征30%的消費稅。
——農業特產稅優惠: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而產出的農業特產收入,在10年內免徵農業特產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於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採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採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環境保護產業政策強調,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促進環保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環保產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進環保產業社會化、環保產業營運市場化、產品標准化等。在環境國際合作政策方面,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環境國際合作交流,強調在認真做好本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環境事務;以新的夥伴關系共同推進區域和全球環境合作,加快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進程;堅持環境國際合作應該尊重國家主權,處理環境問題應兼顧各國現實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
⑵ 各國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保護環境的
人類早期的環境問題,主要是農業生產活動引起的自然環境的破壞。古代文明國家早已有了關於保護自然環境的法律規定。2000多年前,我國秦朝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環境法《田律》。《田律》規定春天不準到山林里砍伐林木,不準堵塞水道;不到夏天不準燒草作肥料,不準採挖剛發芽的植物,不準捕捉幼獸、幼鳥等等。
產業革命後,隨著工業的發展,出現了大規模的工業污染。從19世紀中葉開始,美、英、法、日、俄等國家陸續制定了防治污染和保護自然的法規。
20世紀50~60年代,環境污染、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的破壞日益嚴重,甚至發展成災難性的公害,迫使各國政府不得不認真對待並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其中包括制定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環境法就是從這時候得到壯大發展,迅速地從傳統的法律中分離出來,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內容廣泛的,新的法律。
經過10年試行,我國於1989年正式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法的制定,使人們能依據法律調整同環境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限制在最小限度內,以維護生態平衡,達到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最早提出要保護環境的是美國女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
卡森1907年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一個風光秀麗的小鎮,她從小就十分熱愛大自然。青年時代她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開始,她的專業是英文,大學三年級時,她選修了生物課,並對森林、海洋產野生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改學生態學,1929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獲得生態學碩士學位。此後,她在馬里蘭州州立大學教授生態學,並利用暑假時間從事海洋生態的研究工作。從40年代起,卡森陸續撰寫了《在海風下》《我們周圍的海洋》《海洋邊緣》等有關海洋和海洋生物的著作,這些著作先後出版,其中《我們周圍的海洋》一書獲得國家圖書獎,並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售出20萬冊。
40年代,卡森和幾位同事注意到政府濫用DDT等新型殺蟲劑的情況,並對此發出警告。從1955年起,她花了4年時間研究化學殺蟲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她不辭辛勞地奔走於大面積施用過化學殺蟲劑的地區,親自觀察、采樣、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寫成了《寂靜的春天》一書。
《寂靜的春天》生動地描寫了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的景象,闡明了人類同大氣、海洋、河流、土壤、生物之間的密切關系,揭示了有機氯農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它告誡人們,人類的活動已污染了環境,不僅威脅著許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類自己。書中明確提出了20世紀人類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環境污染。
《寂靜的春天》出版後,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轟動,很快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並在群眾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久,環境保護運動便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
60年代初,卡森繼續從事研究工作。由於勞累過度,並因長期接觸化學葯劑,她受到污染,患了癌症。1964年,卡森告別了人世。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拯救環境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