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中法國對德國的投降協議在在哪裡簽署的
1940年6月22日,德法在法國貢比涅森林中的雷通簽署了
法國向德國投降書。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也是在這節車廂
里,1918年11月11日德國曾向法國及其盟軍簽署了投降書
1940年6月22日,在法國小鎮貢比涅,法、德兩國簽署停戰協定。希特勒決定不在鎮上著名的城堡舉行簽字儀式。儀式是在一節火車車廂里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就是在這節車廂內,德國向協約國投降,希特勒認為德國曾在此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也必須讓法國人嘗到這個滋味。
⑵ 貢比涅停戰協定的事件簡介
第一次世界進行至1918年時,德國軍隊在美國軍隊主力抵歐前,對英國、法國軍隊多次發動攻勢,未取得重大突破。美軍主力抵歐後,協同英法軍實施反攻和總攻,德軍全線崩潰。同盟國中的保加利亞、土耳其、奧匈帝國等國先後投降。德國各地爆發革命,11月上旬,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1月11日,協約國同德國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一譯《康邊停戰協定》),亦稱《協約國對德停戰協定》。協定簽訂當日即生效。該協定包括對德停戰條款及兩個附件,主要內容是:雙方停止軍事行動;德軍在15天內撤出所侵佔的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及阿爾薩斯——洛林;德軍在31天內撤出萊茵河左岸地區連同右岸的橋頭堡,由協約國軍佔領;凡仍駐留在戰爭前屬於奧匈帝國、羅馬尼亞、土耳其領土上及在東非作戰的全部德軍應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國疆界以內;駐在戰前俄國領土上的全部德軍,在協約國認為時機適當時也應返回德國境內;協約國軍隊戰俘應立即遣返,德軍戰俘由協約國以其認為適宜的辦法進行安置;廢除《布加勒斯特條約》和《布列斯特和約》;德軍應完整地交出其陸海空軍主要裝備和運輸工具。該協定的簽訂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⑶ 1940年6月22日德軍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的內容是什麼
投降書的條款,法國領土被分為兩部分:在北部和中部各省建立法西斯德國佔領制度,南部留給反民族的貝當政府管轄,這個政府代表著投靠法西斯德國的那部分最反動的資產階級的利益。
⑷ 二戰中,法國是哪一年投降的
1940年6月22日,法國在貢比涅森林中的向德國遞交投降書。這是世界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向軸心國投降的國家。
在二戰期間,德國自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法國,6月10日法國政府就撤出了首都巴黎遷往圖爾,此時戰爭剛剛開始一個月。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6月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6月22日,法德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戰役結束。
(4)法國是在哪裡簽署停戰協議的擴展閱讀:
二戰的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
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
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⑸ 「停戰車廂」的屈辱條約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貝當為了達到停戰的目的,竟然答應了納粹德國對於停戰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條件。6月22日,雙方在法國東北部的貢比涅森林裡——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簽署投降書的地方,法國代表查理·亨茨格將軍在貝當授意下,同德國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元帥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根據該協議,法國必須割讓包括:
巴黎在內的1/3的國土;
法國政府必須每天為德國佔領軍支付3億法郎的佔領費;
法國的空軍、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
法國政府必須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與德國保持一致,不得有任何與德國相違背之處。
1940年7月1日,德國軍隊佔領法國後,法國政府遷都至維希。參、眾議院決定憲法暫停實施,並選出亨利·菲利浦·貝當為國家元首,是為維希政府。另外,阿爾伯特·勒布倫也辭去法國總統職位。於是,第三共和國變成了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中,敵視共和國民主成了主導政治的強大力量,而貝當則成為納粹的傀儡。
10月30日,貝當公開發表講話,表示願意同納粹德國進行真誠的合作。
隨即,以貝當為首的維希政府頒布了反猶太人的法律,規定:
猶太人在法國必須佩帶黃色的大衛之星標志,否則法國政府可以隨時將他們拘留或逮捕;
猶太人不得在法國擔任公職,不能從事新聞、工商等眾多職業。
在經濟方面,貝當政府則將法國在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擁有的銅礦讓與德國。
⑹ 巴黎停戰協定 名詞解釋
《巴黎停戰協定》為1885年中法戰爭時,清政府乘勝求和,與法國簽訂的停戰協定,使得中國不敗而敗,而法國卻不勝而勝。
⑺ 二戰時,法國到底是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停戰還是投降投降協議
這是德國為盡快結束西線戰事與法國達成的莫種意義上的妥協,事實上,在貝當元帥正式投降德國前,英國人就先下手為強,趁機偷襲了法國大西洋艦隊,世界第四大艦隊全軍覆沒,這件事在丘吉爾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也有提到,面對英國佬的背信棄義,再加上法國自阿登戰役後本已無力回天,希特勒向其拋出橄欖枝,只要法國停戰,德軍佔領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約佔法國三分之二的地區,法國留有南部以及海外屬地的主權。值得注意的是,貢比涅停戰協議明確地說是德法停戰,而不是投降,這是有很大區別的,德國要求法國不得從事一切反納粹的活動,也並未將法國納入軸心國集團,41年法泰戰爭就是個例子,日本出面調停,後來法日在涼山爆發軍事沖突,法國落敗,期間,法國也從未表態加入軸心國或同盟國一方,事實上更多的扮演的像是一個搖擺不定的「中立者」
⑻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8)法國是在哪裡簽署停戰協議的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⑼ 二戰中法國投降是幾號
老元帥出山似乎對戰勝德軍毫無打算,總統總理求了老元帥還不夠,接著去求先賢,希望聖女貞德能夠庇佑法蘭西,百姓們冷眼旁觀這一場場鬧劇,就在此時政府又臨陣換將導致軍心大亂!
6月9日,德軍逼近巴黎,這個巴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亂,翌日,總理雷諾在內憂外患之下不得不宣布政府撤離巴黎,國防部長魏剛竟然擅自決定巴黎為不設防城市。這個浪漫之都在哭泣,她開始了她建城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總統逃了,總理帶著內閣逃了,議長帶著議員逃了,於是從法國北部向南逃得百姓就有200萬之眾。第三共和國也許不知道,這一走第三共和國就再也沒能回到首都。
道路上擠滿著難民,法軍的調動開始受阻,本就喪失信心的法軍這下連最後一搏的勇氣都逃沒了,四處傳來德軍到來的消息,法軍官兵們不是困在原地罵賣國賊,要不就是成了逃兵做了劫匪,官非官,軍非軍,匪非匪!兩個德國人此時就可以輕而易舉的佔領一座人口上萬的法國城鎮,法軍因為害怕被人們指責而不敢向德軍開槍,南部甚至發生了整個城市的婦女出來阻止守城將軍的炸橋行動,橋是保住了,可是通向南法國的門戶洞開!法國的一些城市的市民自發的去迎接侵略軍,法蘭西的地方官們抓緊時間巴結新來的「友好軍」。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法國政府逃到了康熱古古堡,但是在法國人民的幫助下德軍迅速逼近他們的政府。雖然英國首相丘吉爾不斷的周旋於法國的政府的總統、總理和部長之中。可是混入政府中的投降派早就決定了法國走向滅亡不可逆轉的趨勢。6月14日,政府被迫退到西南部的波爾多市,法軍敗績,本應人不責而自責,可法軍到好,敗軍之將照舊礦物驕橫,公開對抗政府。灰心喪氣的雷諾總理不得不在6月16日向總統勒倫布請辭。總統只能任命貝當為總理,貝當立即拿出了一份內閣名單,這可能是第三共和國歷史上組閣最快的一屆內閣,同時也是最後一屆了。這表明貝當早就在窺伺時機,上台秉政。
清一色投降派的貝當內閣迅速的開始向希特勒乞降,貝當在廣播中要求全國軍民「必須停止戰斗」。一些愛國將軍仍然堅持抗戰,戰斗到最後一個人,波爾多的男人們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痛苦的眼淚,那是亡國的哭泣!在幾番接觸之後,6月21日,法國代表魏剛來到了停在貢比涅森林中的福煦的專列,1918年11月正是在這里,德國簽署了一戰的投降書,如今,歷史和法國人開了個玩笑,這位投降派魏剛當年正是他奉福煦元帥之命,在這輛卧車上向德國人宣讀了協約國的停戰條件。6月25日,法德停戰協定正式生效,法蘭西淪於納粹德國的鐵蹄之下了,「新秩序」的建設者貝當把這一天定為法國哀悼日。法蘭西這個世界上響當當的大國在短短46天里就投降了,使世界各國震驚!
接著,投降派們加緊了顛覆共和國陰謀的實施,7月10日,在參議院議長的主持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眾兩院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規定製憲權、立法權和行政權統統由貝當一人行使,這樣赤裸裸的埋葬共和的議案竟然在此次會議上以569票贊成、80票反對、17票棄權壓倒多數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剖腹自殺」!!魏剛的一句話道破天津「我沒有戰勝德國人,但我們戰勝了共和國」。既然共和國也沒了,那麼總統就成了前朝遺老,7月13日,勒倫布總統也在無聲無息中伴隨著第三共和國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一個一百多年來以自由、平等、博愛的文明共和國竟會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結束自己,一個居世界第二位的殖民大帝國,就這么在短短46天內毀於一旦,落入了獨裁者之手。法國歷史學家讓·皮埃爾·阿澤馬和米歇爾·維諾克認為「與其說第三共和國亡於敵人的打擊,不如說亡於缺乏足夠數量的堅定戰士;與其說亡於陰謀,不如說它早已患有痛苦絕症的垂危病人」。
黑暗的帷幕從此拉開,但是法蘭西人民慢慢認識了納粹的真實面目,他們開始渴望英雄的到來,就像800多年前聖女貞德一樣拯救法蘭西!
⑽ 義大利戰爭中法西撕毀停戰協議在歷史上有哪些記載
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在尼察訂立了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
但前去覲見土耳其蘇丹的兩名法國使者在米蘭公國境內被殺,又導致了1542~1544年的戰爭。查理五世與英國國王結盟。法國的同盟者是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
1543年,法土聯合分艦隊佔領尼察。
1544年,法軍圍攻卡林亞諾要塞,在切列佐列附近取得了輝煌勝利。
盡管如此,法國由於羅馬帝國和英國軍隊攻入其境內被迫在克列彼簽訂了承認堪布來條約基本條款的和約。
1551年,在義大利再次爆發戰爭,戰爭一直延續到1559年法西雙方簽訂卡托-堪布來齊和約為止。這一和約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擴張,鞏固了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地位,並使義大利仍處於政治上分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