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8世紀英國為什麼在七年時間里擊敗法國還有在英荷戰爭中為什麼英國能取得勝利
一方面是英國自己國力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是對手的衰弱。法國在七年戰爭中是處在路易十五的統治下。此君的名言是「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他一味的追求享樂,不顧國家政務,不僅遠不能和他的曾祖父偉大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相比,還為路易十六時期的法國大革命埋下了伏筆。至於荷蘭則受制於他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雖然擁有強大的海軍,但無法進行持久戰。而且個人感覺荷蘭有些像古代的迦太基,國民過份重視商業,結果像迦太基被尚武的羅馬擊敗一樣被英國終結了強國的地位。與走向衰敗的法荷兩國相反,此時的英國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家們急需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採集地,所以積極支持政府的炮艦政策。兩相一比較,法國和荷蘭哪有不敗的道理。
B. 英國為什麼在七年戰爭中打敗法國
在七年戰爭中,英法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爭奪,初期(1756年-1757年)是法國取得了勝利。在巴利阿里群島的梅諾卡島戰役(1756)中,5月20日法國艦隊戰勝了英國艦隊。但是,隨著1758年戰局的開始,被歐洲戰場拖住的法國,在海上和各殖民地開始遭到失敗。英國只給普魯士以財力援助,因此逐漸在各殖民地積蓄了力量,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760年佔領了加拿大、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佛羅里達和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1763年初,七年戰爭結束。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訂巴黎和約
C. 七年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英法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沖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歐洲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賓群島。
這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蘭西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同時普魯士,這個日益崛起的強國與奧地利正同時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歐洲列強間進行了「夥伴交換」,被稱為「外交革命」。普魯士與英國建立了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蘭西和奧地利締結了同盟關系。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起初與奧地利結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了立場,並同瑞典一起與普魯士單獨締結了合約。
1763年法蘭西,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標志著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戰爭起源
從1748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到1756年,歐洲已享有8年的和平,但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並沒有解決任何爭執;僅僅造成奧地利在波西米亞和義大利的地位不穩;普魯士在西里西亞的不穩;英國在漢諾威的不穩;而法國在印度,美洲及在萊茵河的地位不穩。
《亞琛條約》的穩定性比不上一個世紀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所達到的程度。昔日權利均衡的局面,已被普魯士陸軍和英國海軍的興起而擾亂。與日俱增的民族主義情緒,在英國是由於在望的商業利益和遠景,在普魯士是因為打勝仗,在法國是因為文化優越感。
英國企圖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壟斷整個制海權;普魯士企圖吞並薩克森,變波蘭為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爭奪中歐霸權的對手普魯士,收復1740年被侵佔的西里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並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法國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魯士的勢力,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俄國力圖阻止普魯士東侵,並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
奧地利准備帶頭擲下第一把命運的骰子。39歲的瑪麗婭·特蕾莎仍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後,具備了哈布斯堡家族祖先所有的驕傲,她不能容忍西里西亞從她祖傳的領土上分割出去。
奧地利皇後:瑪麗婭·特蕾莎
上一次戰爭她答應割讓西里西亞,以作為和平的代價,但她卻使和平成為一項停戰,並全神貫注進行改革,贏得強有力的同盟以及恢復近於解體的軍隊,她時常巡視軍隊營地,旅行到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奧爾米茨;她用報酬、官階,甚至更多時候用皇家,用女性現身於人前,鼓勵軍隊的士氣,將軍們勿需向她宣布效忠,因為這是他們血液中,以及騎士精神中,原本就有的;因此列支敦斯登親王花費20萬的財產,無償為她組建一支裝備齊全的炮兵部隊。她在維也納近郊設立以她名字命名的戰爭學院,用以訓練年輕的貴族,並為她的參謀准備有關幾何、地理、防禦工事和歷史的最佳老師。
腓特烈二世贊嘆道:「這位年輕的統治者,能迅速掌握政府精神所在,並使自己成為御前會議的靈魂,在她的治理下,奧地利的軍事達到前人所未曾有的完善地步,至於將這位女人所實行的計劃,視為偉大的男人所為,也不為過。」
逆轉聯盟
外交是這一計劃的另外一面,她派遣密使,遠赴各地,以激起對腓特烈的敵意,並為奧地利爭取盟友。她注意到俄羅斯日漸壯大的力量,這力量是由彼得一世締造,而當時由伊麗莎白一世統帥;她已看出,腓特烈對這位女沙皇的戀情所做出的尖刻品論;她內心也樂意重新與英國結盟,但這個協議已受到英國片面承認西里西亞歸普魯士所有而遭到破壞。英國為了取得波羅的海的木材,還和俄羅斯簽訂一項補助協議,要求俄羅斯在立沃尼亞保留5.5萬的駐軍,以阻止腓特烈採取任何向西的冒險行動。
英國幾百年來和法國一向是敵人,三番兩次的,法國鼓動並且支持蘇格蘭與英國對立,不斷准備侵入英國本土,當時,法國是唯一能在海上,在殖民地世界向英國挑戰的國家了。決定性的擊敗法國,贏得其在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英國將成為世界的霸主,所以老皮特天天在議會發表演說,鼓吹戰爭,當時英國和奧地利、俄羅斯是盟友,皮特的說法是只要把法國的同盟者普魯士拉過來,組成英、奧、普、俄對法大同盟,英國就可以贏得半個世界了。英國議會被他說服,遂向普魯士提出共同防禦的建議。
腓特烈非接受這項建議不可,因為形勢的發展,已經使他的勝利顯得黯淡無光了。面臨奧地利的威脅,更壞的是,俄奧聯盟,他是招架不住的;面對如此困境,只有英國,可以施以援手,如果他在英國所提出的盟約上簽字,那他就可以利用英國來阻止俄國對他的攻擊;而一旦俄國退縮了,那奧地利也不會貿然挑起戰爭。1756年1月16日,他和英國簽訂《威斯敏斯特協定》,規定英國和普魯士將共同抗擊入侵德國的外國軍隊,他希望這協定將可防止俄羅斯攻擊普魯士,英國卻希望這協定能保護漢諾威。
法國、奧地利和俄羅斯無不覺得這條約的簽訂,等於被他們的盟國給出賣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的英奧同盟和法普同盟並沒有被正式廢止。瑪麗婭·特蕾莎通知英國大使,說他獲知英國竟然與「我個人及我家族永久的敵人」簽訂協定,深為震驚。路易十五抱怨普魯士欺騙了他;而腓特烈辯解說,這條約完全是防禦性的。蓬帕杜夫人想起腓特烈曾戲稱她為裙子陛下,路易想起腓特烈曾嘲弄法國國王的道德。
當時法國國庫空虛,陸軍疲憊,海軍能在大洋上航線的船隻只有45艘,而英國卻有130艘。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法國卻為盟國所拋棄,如今,法國找哪一個結盟好呢,找俄羅斯嗎?英國已經用金錢將其擺平,找奧地利嗎?那也是法國幾百年的世仇了,就在不遠以前,法國還違背誓言,加入普魯士一方對他進行攻擊。
正好在這時,奧地利不失時機的向法國提出了 「逆轉聯盟」,這個天才的設想出自考尼茨-里特貝格親王的心中,他是十八世紀歐洲所產生的一位最能幹、最深入和最堅決的外交家。七年戰爭將是一場腓特烈大帝與道恩元帥間的軍事決斗,也是一場考尼茨和老皮特之間的智力較量。
考尼茨
腓特烈說:「考尼茨有一顆全歐洲最聰明的腦袋。」當1749年,他將與法國聯盟的計劃呈獻給女王的時候,女王以她的睿智理解了這一和她家族幾百年敵人和解的謀略。女王的心思是放在收復西里西亞上面,考尼茨認為和英國結盟,無論如何也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為英國的力量是在海上;至於和法國和俄國聯手則是必須的,因為他們的力量是在陸上。一旦和這些國家聯手,則擊潰腓特烈並非不可能。他分析法國和普魯士聯盟將會有什麼結果,結論是一個新的陸上強權將會挑戰法國的陸上霸權,腓特烈不是常常在只顧自己的情況下,出爾反爾的出賣盟友嗎?
當瑪麗婭·特蕾莎1753年任命考尼茨為首相時,他依靠女王的支持,說服了維也納宮廷那些德高望重的反對派,1755年8月21日終於使聯和法國的提議成為國策,他給駐法大使下達正式指令,要求他運用一切力量爭取路易十五和蓬巴杜夫人。路易十五指定首相貝爾尼主教和蓬巴杜夫人全權負責秘密談判。
奧地利大使以女王的名義提出建議,認為法國應該放棄和普魯士的盟約,而且和奧地利結盟並在戰爭中資助它,他辯稱腓特烈二世是一個不可靠的盟國;路易注意到這樣的協定,可能使他捲入奧地利挑起的對普魯士的戰爭,但是不能保證奧地利在對抗英國的戰爭中有所幫助;而且,明顯看出普魯士的軍隊要比奧地利更善戰。他指示首相貝爾尼主教回復奧地利大使,說法國沒有明顯證據證實腓特烈和英國有勾結,所以暫時不打算改變法國和普魯士的聯盟關系。
考尼茨就在等待,等他得到英普簽訂防禦同盟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計劃已經實現了。無論腓特烈怎麼解釋,路易十五已經不大相信他的誠意。作為對應,1756年5月1日《凡爾賽協定》簽署,法奧形成防禦同盟,歐洲傳統的聯盟關系完美逆轉,史稱「外交革命」。簽約國聲稱,他們只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奧地利沒有承諾反英,法國也沒有答應反普,除非普魯士有明顯的侵略行為。路易十五認為普魯士除非瘋了,才會打第一槍,所以他心安理得的認為他簽這個條約是百分百的和平行為。
考尼茨的目的還沒有完全達成,因為法國當時還沒有同意參加對普戰爭。他現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腓特烈自己跳出來進攻奧地利。同時,他輕而易舉說服俄國的女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參加這個新的聯盟,她早就想除去普魯士這個西進陸上的絆腳石了。另一方面,考尼茨又不得不避免她熱情過火,因為奧地利的軍隊在1757年之前還沒有完全准備妥當從事大規模戰爭。
當時,英國自信她和腓特烈簽署的同盟,足以保衛漢諾威,於是放任一群好戰之徒在大洋上四處搜捕法國船隻,但沒有宣戰的表示。法國也准備攻擊英倫三島作為報復,並派遣一支包括15艘戰艦的艦隊,由路易·弗朗索瓦·阿爾芒·黎塞留公爵元帥率領下,攻打地中海的梅諾卡島。這個島是英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取得的。為了增援島上薄弱的駐軍,英國派出海軍上將賓率領的十條戰船赴援,在直布羅陀又有三條英艦加入。
1756年5月20日,雙方在梅諾卡島附近相遇,梅諾卡島之戰法軍被擊退,但英艦受損較大,以至賓海軍上將放棄援救梅諾卡島的行動,率隊退回直布羅陀,島上守軍因孤立無援而投降。法國獲得在地中海的一個戰略據點,黎塞留公爵在巴黎被視為英雄人物而受到歡呼致敬,而賓海軍上將則在朴茨茅次基地他的旗艦上被弔死示眾,因為他被不公正的指責為玩忽職守。
1756年5月17日,英國對法宣戰,但是找那個是啟動七年戰爭序幕的人,自然是腓特烈二世莫屬了。
(以上有關各國聯盟逆轉和天才外交家考尼茨縱橫捭闔的情況,是世界歷史上非常有趣和精彩的內
D. 法國在七年戰爭中為什麼會失敗
樓主 啊
評論不看字數多少,而是看準確和深刻!!!!!!!!!
英國法國我都去過,還參加國兩國的學生交流,我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巴黎高師的政治學和國際貿易的學生交流過,請樓主注意了,不要被一些看法誤導。
綜合實力表面看,英國和法國差不多,但英國私下裡有暗招,法國在明處,分析如下:
英國法國我都去過,還參加國兩國的學生交流,我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巴黎高師的政治學和國際貿易的學生交流過,請樓主注意了,不要被一些看法誤導。
首先,英國是美國最為親密的盟友,這個世人皆知,有人把英國和日本來比較,這個英國人也是同意的,從地緣政治來看,以英語為主導的,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有在意識形態上有驚人的一致。有人認為,現在的美國霸權是英國在二十世紀親手交給美國的,因此,兩國情同手足。
法國有著特殊的政治資源,實際上控制這歐盟,而德國的作用卻沒有完全發揮,簡而言之,英美在歐洲利益是統一的,美國支持英國對抗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實現美國主導的歐洲,這是美國單邊主義的表現。
英國人把自己稱為「歐洲的平衡之手」,他們很會利用合縱連橫,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都不主動參與到歐洲事務中,都是利用法國擋在前面,防止歐洲一國特別強大,法國強了就聯合德國,德國強了就聯合法國,防止自己的國力在歐洲中和某個大國去拼耗。二戰後,英國把美國引進歐洲,主動把主導權讓與美國,美國強不會對英國產生威脅,因為價值觀一樣,但對法國就不一樣了,英國拿美國去和德法競爭,自己獲利,這是英國務實的體現。
法國和英國其實是勢均力敵的,在經濟上最近幾年英法兩國交替上升,但是個人覺得法國的實力很強,但是實體要虛點,因為它的整體實力還是不如英國的,但表面上看不出來,實際上競爭力稍遜英國,但是英法兩國整體上都是在走下坡路,但可能英國走的快了點,所以給人有法國強的概念,根據我在英國政府的統計局網站上的數據,英國的gdp比法國稍高。
英國的政治影響稍大,對於國際熱點積極參與,比較惹眼,加上歷史原因,英國有人為被抬高的因素,但總的來說,英國略占優勢,在關鍵時刻美國會保英國的,在從二戰到現在的歷史可以看出,一旦英法有矛盾,美國肯定在背後支持英國對抗法國,英國是美國歐洲戰略的工具,法國很難撼動。
從綜合實力上英國在歐洲是領先的,據英國學生說,英國在十九世紀最強的時候,gdp也有一段時間是落後與法國的,但英國的工業潛力是超常的。
E. 法國為何老吃敗仗
自羅馬帝國滅亡後,9至10世紀法國的雛形就產生了,法國歷來號稱歐陸霸主,其地位無人能挑戰,不過仔細來看,似乎千年之間法國的領土並無明顯變化,原來多大,現在還是多大。如果法國如其稱號般強大,那估計早就再次建立羅馬帝國了。法國基本上都是走向輝煌時突然慘敗,慘敗後磐涅重生的歷史循環中。
1066年黑斯廷斯戰役、諾曼征服英格蘭之後,法國的諾曼底公爵稱為英格蘭國王。法國仗著國力強盛,不斷出兵幫著打十字軍東征,好不威風。
轉眼到了1377年,英國人來了,發動了英法百年戰爭。在這場以十年為計時單位的戰爭中,神勇的法國騎兵被英國長弓兵打的片甲不留,且法國內戰頻發,幾乎被英國吞並。最終奇跡出現了,聖女貞德力挽狂瀾,法國沒有倒下,還把英國推下了海。
15世紀文藝復興後,法國國力在路易十四統治期間達到頂峰,法語稱為歐洲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擁有加拿大魁北克、新法蘭西和美國的路易斯安娜地區。
但到了路易十五就不行了,1754年爆發七年戰爭,法國大敗,丟了絕大部分殖民地,英國的日不落帝國開始成型。
幸運的是,法國每次大敗都能浴火重生。隨後的路易十六時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國內動亂不斷,以英國為首的歐洲聯軍大軍壓境。這時,拿破崙出現了,橫掃歐洲君主國,但被俄國及隨後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擊敗。
雖然拿破崙戰敗了,法國的革命狂潮已經席捲歐洲大陸,到了一戰後,法國已經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
後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英國人眼睜睜的看著這個歐陸頭號強國被德國一拳擊潰。這次法國雖然全面淪陷,但聖女貞德和拿破崙也不是後繼無人,輪到了美國人來光復故土,並在戰後力助法國成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
其實老吃敗仗也不是法國的鍋,隔條海峽就是日不落的英國,隔座山就是德國的閃電裝甲,可謂強鄰環伺。不過即使如此,歐陸首強的表現還是令人大跌眼鏡。
F. 英法百年戰爭、英法七年戰爭都是為什麼而戰
英法百年戰爭
http://military.china.com/dljl/yingfa/
一場戰爭從一種性質轉變到另一種性質,即一場戰爭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各有兩種性質,這在戰爭史上並不多見。公元1337—1453年,英法兩國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戰爭性質從封建王朝混戰變化到侵略與反侵略,其結果可謂完全違背了英法王朝統治者的預料。
中世紀,英國諸王通過與法一系列聯姻,均成了法國諸王大片領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愛德華三世終於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蘭西王國的繼承權。 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支裔華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國王腓力四世外孫的資格,爭奪卡佩王朝繼承權。1337年愛德華三世稱王法蘭西,腓力六世則宣布收回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派兵佔領耶訥,戰爭遂起。
這場戰爭除王位繼承原因外,還為了爭奪在法境內的富庶的佛蘭德爾和阿基坦地區。這個地區與英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法國於1328年佔領該地,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佛蘭德爾地區為了保持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為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使英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這也是導致戰爭發生的一個基本原因。這次戰爭分四個階段:
戰爭的第一階段(1337—1360年),英法雙方爭奪佛蘭德爾和基恩。在斯呂斯海戰(1340年)中,英海軍重創法海軍,奪得制海權。在1346年8 月的克勒西會戰中,英軍又取得了陸上的優勢,並經11個月的圍攻佔領了海岸要塞加來港(1347年)。將近10年的休戰之後,在普瓦提埃戰役(1356 年)中法軍再次被擊敗。英國人無限度地徵收苛捐雜稅和法國內部經濟陷於完全破壞的狀態,從而導致了法國人民的起義——馬賽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 1358年)和扎克雷起義(1358年)。法國被迫於1360年在布勒丁尼簽訂和約,和約條款極為苛刻,其中規定把從盧瓦爾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領土割讓給英國。
戰爭的第二階段(1369—1380年),為了奪回英佔領區,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編了軍隊,整頓了稅制。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民團,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久格克連被任命為軍隊總司令(元帥),並擁有很大的權力。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一帶。為了保住在法國的幾個沿海港埠和波爾多與巴榮訥間的部分地區,並鑒於國內形勢惡化,英國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
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年),法國因國內矛盾加劇(勃根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兩個封建主集團發生內訌;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而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啟戰端。1415年,英軍在阿金庫爾戰役中擊敗法軍,並在與其結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從而迫使法國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年)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戰爭的第四階段(1424—1453年),隨著人民群眾的參戰,游擊戰更加廣泛地展開(特別是在諾曼底)。領導這場斗爭的是貞德。戰爭的性質變了:就法國方面來說,是反抗英國侵略的正義戰爭,而英國方面則是進行侵略性的非正義戰爭。
貞德出生在法國北部香檳與洛林交界處的杜列米村,從小就開始了牧女的生活。艱苦的生活使她逐漸成為一個性格堅強、不怕困難、敢於斗爭的少女。1428 年,她3次求見王太子,陳述她的救國大計。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貞德以「戰爭總指揮」的頭銜。她全身甲胄,腰懸寶劍,捧著一面大旗,上面綉著 「耶穌馬利亞」字樣,跨上戰馬,率領3000—4000人,向奧爾良進發。奧爾良已被英軍包圍達半年之久。貞德先從英軍圍城的薄弱環節發動猛烈進攻,英軍難以抵擋,四散逃竄。4月29日晚8時,貞德騎著一匹白馬,在錦旗的前導下進入了奧爾良,全城軍民燃著火炬來歡迎她。奧爾良解放之鍾聲敲響了!貞德率領士氣高昂的法軍,迅速攻克了聖羅普要塞、奧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敵人聞風喪膽,聽到貞德的名字就嚇得發抖。人們高唱贊美詩,歌頌貞德的戰功,稱她為「奧爾良姑娘」。5月8日,被英軍包圍209天的奧爾良終於解了圍。奧爾良戰役的勝利,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面,從此戰爭朝著有利於法國的方向發展。接著,貞德又率軍收復了許多北方領土。貞德已經變成了「天使」,人們到處都在歌頌她,稱她是「聖人」。國王賜給她大量財帛和「貴族」稱號,她都拒絕接受,決心繼續完成解放法國的事業。
但是,宮廷貴族和查理七世的將軍們卻不滿意這位「平凡的農民丫頭」影響的擴大,他們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國人還厲害,便蓄意謀害貞德。1430年在康邊城附近的戰斗中,當貞德及其部隊被英軍所逼、撤退回城時,這些封建主把她關在城外,最後竟以4萬法郎將她賣給了英國人。貞德寧死不屈,她說:「為了法蘭西,我視死如歸!」1431年5月29日上午,貞德備受酷刑之後在盧昂城下被活活燒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納河中。死時,貞德還不滿20歲。貞德之死激起了法國人民極大義憤和高度愛國熱情,在人民運動的壓力下,法國當局對軍隊進行了整頓。1437年法軍攻取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1450年奪回曼恩和諾曼底, 1453年又收復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軍在波爾多投降,戰爭至此結束。
百年戰爭從1337—1453年,持續了116年,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促進了法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國王聯姻不僅不能解決長治久安問題,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繼承權爭奪和戰爭。民族女英雄貞德姑娘勇敢地捍衛民族利益,為了民族解放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喚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識,振奮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不僅使法國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而且還使法國人民團結起來,民族感情迅速增強了,國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體演變成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王權進一步加強了。戰後的英國,在經歷了一段內部的政治紛爭後,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
在這次戰爭中,英國的僱傭軍優於法國的封建騎士民團,這促使法國第一次建立了常備僱傭軍。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一同作戰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火器在當時雖還抵不上弓和弩,但卻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種作戰中去。這些對英法軍隊乃至西歐國家軍隊的建設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七年戰爭里發生的戰役
http://ke..com/view/22441.htm
1756年5月20日—梅諾卡戰役
1756年10月1日—羅布西茨戰役
1757年4月21日—萊亨堡戰役
1757年5月6日—布拉格戰役
1757年6月18日—科林戰役
1757年6月23日—普拉西戰役
1757年7月26日—Battle of Hastenbeck
1757年8月3日-8月6日—Battle of Fort William Henry
1757年8月30日—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
1757年9月7日—Battle of Moys
1757年11月5日—羅斯巴赫會戰
1757年11月22日—布雷斯勞戰役
1757年12月5日—洛伊滕會戰
1758年4月29日—古德洛爾戰役
1758年6月30日—Battle of Domstadtl
1758年7月7日-7月8日—卡里永戰役
1758年8月3日—尼加巴丹戰役
1758年8月25日—曹恩道夫戰役
1758年10月14日—霍克齊戰役
1759年4月13日—卑爾根戰役
1759年7月23日—Battle of Kay
1759年8月1日—明登戰役
1759年8月12日—庫勒斯道夫戰役
1759年8月19日—拉哥斯戰役
1759年9月10日—本地治里戰役
1759年9月13日—魁北克戰役 亦稱為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1759年9月25日—霍耶斯韋達戰役
1759年11月20日—基伯龍灣戰役
1759年11月21日—Battle of Maxen
1759年12月4日—邁森戰役
1760年6月23日—蘭茨胡特戰役
1760年8月1日—瓦爾堡戰役
1760年8月15日—李格尼茨戰役
1760年11月3日—托爾高戰役
1761年7月15日-7月16日—Battle of Villinghausen
1762年7月21日—博克施道夫戰役
1762年7月23日—Second Battle of Lutterberg
1762年9月24日—馬尼拉戰役
1762年10月29日—弗賴堡戰役
G. 「七年戰爭」中英國是怎麼贏的法國有實力打贏這場戰爭嗎
英國基本上是「躺贏」,但是英國通過七年戰爭獲(qiang)得(o)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英國參戰原因一是法奧俄聯盟威脅到了英王喬治二世的老家——漢諾威,二是如果普魯士戰敗,奧地利法國,俄羅斯會變得更加強大這無疑會對英國構成嚴重威脅。所以英國選擇與普魯士結盟,但在喬治二世死後,繼任者喬治三世(喬二的孫子,其長子弗里德里克,幼子坎博蘭公爵都死的早)甚至想放棄普魯士。英國獲得的勝利基本全是靠普魯士苦苦支撐和彼得三世沙皇的反水。(但是英國確實在殖民地的戰爭分散了法國的注意力)
還有當時歐洲奉行的是「有限戰爭」,即使法奧俄聯盟勝利,法國無非是削弱了普魯士,而自己的老冤家奧地利會獲得比自己更大的利益。所以,打夠了,打窮了,打沒人了停戰就好,沒什麼丟臉的。
H. 法國為何能在百年戰爭中打敗英國在七年戰爭中敗於英國
百年戰爭民眾不堪壓迫奮起反抗所以英國在百年戰爭後不但一無所獲,還喪失了幾乎所有在法國的領地,迫使其放棄大陸制霸,轉而向海上發展,七年戰爭前英國正處於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世界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加產業革命,促使英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獲得長足的進展。簡而言之是工業革命的功勞
I. 「七年戰爭」中英國是怎麼贏的法國有實力打贏這場戰爭嗎
戰爭進程:開戰之初,普魯士軍隊利用法國、奧地利、俄羅斯同盟不夠協調的戰略弱點,連續擊敗奧地利、法國。即使是到了1757年,普魯士軍隊總體上也是占據優勢的。到了1758年,法奧俄聯軍兵力已經遠遠超過普魯士,雖然由於協調的問題,在捷克、西里西亞的一系列戰役中聯軍並沒有取得顯著的戰果,但聯軍特別是俄羅斯軍隊將普魯士拖入了消耗戰,而這是對人數較少的普魯士不利的。1759年,由於俄國將軍薩爾科夫的優秀指揮和戰役籌劃,俄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並且奪取了東普魯士。但是由於聯盟內奧地利和法國同俄國出現裂痕,因此沒有能進一步擴大戰果並且錯失了攻克柏林的機會。經過1760年的僵持,1761年俄國在那個時代的一流名將魯緬采夫(會在以後專門寫到他)的指揮下,攻克了當時被普魯士占據的波蘭和普魯士多個重要的軍事要塞,普魯士一下子陷入困境。然而,1762年發生了極為戲劇性的事件,俄國女皇病死,繼任者彼得三世和普魯士皇帝腓特烈二世的關系甚為親密,之後俄國迅速退出戰爭。反普魯士聯盟的主力退出了,於是局面就呈現出了一邊倒。很快戰爭以普魯士的勝利結束了。歐洲主戰場以普魯士為主力(也有部分英軍與之一起),而在加拿大、印度、太平洋的廣大領域,戰爭是以英國和法國為主進行的。當然,英帝國繼打敗荷蘭、西班牙之後,又打敗了法國,奪得了包括加拿大和印度在內的廣大殖民地。 戰爭評論:英國、普魯士、法國、奧地利、俄國,捲入七年戰爭的國家都是歐洲最主要的強國,戰場遍及歐亞大陸和美洲,丘吉爾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我總體上也是贊同這個看法的。不過從戰爭藝術本身來說,七年戰爭所引起的變化還不足以和兩次世界大戰媲美。當然,也不能說沒有,那就是線式戰術的鼎盛和沒落的開始。相信大多數人一定都看過歐洲轉型時期的戰爭片、油畫或者圖片。其中常常會有步兵排成一個一個不大的方陣,每個方陣相距一段距離,方陣中間有馬拉的大炮,方陣兩側有騎兵賓士。這個場景就是典型的線式戰術。線式戰術與早期的滑膛槍相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滑膛槍的火力——通過方陣各排輪流開槍,可以達到火力持續的效果;通過方陣士兵滑膛槍附帶的刺刀,可以阻止騎兵沖陣;通過大炮轟擊,可以掩護步兵前進;通過騎兵機動,可以突襲對方側翼。這種陣型的優勢在於兵種配合默契時可以發揮出各兵種的優勢並且形成互補。而它的限制條件有三點,第一對地形限制比較大,通常只適用於平原地形;第二對軍隊訓練要求很高,如有步調或者節奏不一致就難以奏效;第三因為以步兵為核心並且非常強調一致性,因此總體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就比較低。在七年戰爭的主戰場西歐,雙方廣泛使用了這一戰術,但是,也暴露出了這一戰術的上述問題。很明顯,線式戰術能量的發揮上述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在西歐戰場上,地形總體來說不是問題;而普魯士軍隊更加訓練有素,因此總能以少敵多;而因為西歐各國領土有限,必須固守的戰略要地很集中,因此機動靈活性不高的問題也不是很嚴重。但是情況總在變化。不久之後,美利堅大陸上,依靠更加復雜的地形,更加廣闊的戰略空間和更加靈活分散的民兵,美國人打贏了超級大國英國;而再之後,身負戰敗之恥的法國人在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領導下用炮騎結合、步兵分散的三線戰術打遍了歐洲。小時候讀到北美戰爭中英國人排成方陣前進,就覺得英國人真笨,排的那麼密豈不是給人當靶子?長大些以後了解了滑膛槍的歷史和特性,才知道過去的人是很聰明的,不管今天看來多不合理的戰術,能在戰場上存在,必有其道理。只不過,時代總是在變化,武器的革新和戰術思想的轉變必然帶來舊戰法的淘汰。 歷史評論:本來行將戰敗的普魯士因為一個巧合,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從此之後,普魯士能夠與列強平起平坐,開始了統一德意志的夢想。腓特烈二世則因此被稱為「腓特烈大帝」(可見關系不在多,有幾個關鍵的就行,彼得三世這個小兄弟一上台,腓特烈二世就從亡國之君的邊緣咸魚翻身了)奧地利丟掉了西里西亞,本來就不算非常強盛的國力又受到打擊,在軍事上更是再無力與軍國普魯士爭雄。而高傲的法國則輸得一塌糊塗,徹底丟掉了印度和加拿大。跟英國幾世紀的仇又添了一筆,直到一戰才解開;跟普魯士的仇則幾個來回,到了二戰之後通過戴高樂之手才算慢慢解開。俄羅斯則在普魯士的明暗配合下向西擴張,瓜分波蘭。法奧耍盡心思手段,打不過普魯士都白搭,怎麼也還是敵不過俄羅斯的肌肉分得的贓物多——打贏才是硬道理,這話一點不錯。要說最大的贏家,恐怕就是英國了,雖然在西歐大陸參與不多,但是利用普魯士這個盟友拴住了法國,自己悶聲發大財,拿到了加拿大和印度;另一邊還在西歐大陸製造了更多的仇恨以維持均勢。但諷刺的是,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為了轉嫁軍費,無意中在新大陸製造了對自己的不滿。要說不滿,殖民地的不滿多了,也不差這一個。可是新大陸這幫新教徒的不滿十幾年後竟然真的開花結果,造出了一個美國。再過一百餘年,這個新生兒將徹底取代英國的位置。「任何事物產生的時候都已經同時孕育了滅亡它自身的因素。」——看看日不落帝國的誕生,歷史真是辨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