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屆 奧林匹克文化節 時間 地點
第一屆奧林匹克文化節
2003年9月29日,北京2008首屆奧林匹克文化節落下帷幕。此次文化節包括會徽展覽、奧林匹克論壇、文化廣場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充分展示了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普及發展的良好基礎。
第二屆奧林匹克文化節
2004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奧成功三周年之際,中華世紀壇廣場再現歡樂場景。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發布儀式暨第二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閉幕式在此隆重舉行。
第三屆奧林匹克文化節
第三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於2005年6月23日拉開帷幕。在為期三周多的時間里,舉辦了奧運文化廣場、奧運節拍、國際體育電影節、奧運主題藝術展、奧運論壇等文化體育活動。
第四屆奧林匹克文化節
2006年6月23日,文化節將在八達嶺長城拉開帷幕,舉行開幕式和其他活動。
第五屆奧林匹克文化節
2007年7月15日晚,標志著第五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圓滿落幕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文藝演出在北京天橋劇場舉行。
第六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將於今晚在北京21世紀劇院舉行盛大的開幕晚會,本屆奧林匹克文化節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前的最後一屆。
❷ 中國第一次舉辦文化節(文化年文化周)是在哪一年什麼地方舉辦的
中秋「祭孔」不約而同的文化追思
2004-9-30
9月27日至29日,孔子誕辰2555周年之際,在孔子嫡裔聚居了870多年的衢州市,第一屆中國衢州國際孔子文化節隆重舉辦。衢城10多萬群眾歡聚一起,參與、觀看祭祀典禮、舞龍舞燈等各種紀念活動。而與此同時,在中國的曲阜和香港、台灣,在國外的一些地方,都舉行了紀念活動。對一個2000多年前人物的隆重紀念,實際上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一個潮流:對文化傳統的追思。
「東南闕里」
紀念孔子變成全城節日
孔子,是中國人的孔子。孔子的文化精華,幾乎滲透到中華大地的每一個地方。但孔氏家廟,普天之下,卻只有兩處,一在山東曲阜,一在浙江衢州。
12世紀初,金兵入關,宋室南遷,山東曲阜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衍聖公端友率部分族人離開曲阜,南遷至江浙,在衢州住下來,衢州便成了孔子後裔的第二故鄉,史稱「東南闕里」。孔氏南北兩宗由此正式形成,計算至今已有870餘年。
9月26日到28日,衢州市舉辦了中國衢州國際孔子文化節,熱烈而隆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是衢州市此次祭孔活動的主旨。衢州國際孔子文化節主要由三塊內容組成:祭孔大典、經貿旅遊洽談和文化系列活動。9月28日的祭孔活動,不沿襲仿古的祭祀形式,而是衢州各界代表以現代的形式和內容,紀念這位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為什麼今天還要祭孔?在衢州市荷三路創業大廈,市政府辦公室徐利水說,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創始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佔有突出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孔子嫡裔南遷後就繁衍生息在衢州,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江南的思想文化、道德倫理、民情風俗乃至政治、經濟諸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祭祀先哲的最好「貢品」,就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中的好東西,提高衢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對外開放,促進旅遊經貿,推動衢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事實上,這次祭孔,對當地民眾來說,也成為發展地方經濟,豐富精神生活的一個喜事。在27日的孔子誕辰2555周年紀念晚會上,帷幕拉開,觀眾眼睛領略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北京青年藝術劇院院長石維堅、電影藝術家謝芳、知名藝術家林中華、馬子躍……為了弘揚中華文化,他們不要出場費
❸ 「法國文化節」於2004年10月起在中國各地展開,請問法國人民帶給我們哪些傳統的文化精品
法國文化年於2004年10月10日開幕。屆時法國總統希拉克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與胡錦濤主席進行會晤。開幕當天不僅有法國音樂家雅爾的紫禁城激光音樂會和法國空軍「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的精彩表演,「法國時尚100年」大型設計展和「印象派」繪畫珍品展也將同期開幕。幾百場各種演出、展覽、聯歡活動將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及其它中國城市陸續展開,多種視聽媒體也將對此次活動進行長期廣泛的報道。
這是官方網站
http://cul.sina.com.cn/cfcy/france/
❹ 中法文化年的主要活動
中國文化年
中國中央民族樂團演出:2004年10月6日,作為中國文化年的啟動音樂會,中央民族樂團在巴黎摩嘎鐸爾劇院舉行首場音樂會。之後該樂團又在法國各地巡迴演出,共舉行了11場中國民樂演出。
四川三星堆文物展:2004年10月8日至2004年1月4日在巴黎市政廳舉行,由四川省文化廳、中國國家文物局和巴黎市博物館協會共同承辦,展出了1986年至2001年期間中國考古專家在四川三星堆所發現的上百件青銅時代的文物,據考證這些文物的年代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間。展覽中最受到關注的是青銅面具和青銅立人像。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演出:10月8日在里昂舉行了首場演出,之後連演5場全部爆滿,獲得巨大反響。《紅色娘子軍》是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的經典曲目,結合了西方芭蕾舞與中國民族文化特色,並且反應了中國特定的一段歷史背景。當時正在法國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陳至立與里昂市長也共同觀看了首場演出。
東方既白——20世紀中國繪畫展:2003年10月至12月在法國國立非洲博物館和大洋洲博物館舉行,共展出80多位中國當代畫家的140多件作品,其中包括了油畫、中國畫等多種不同類型的畫作。徐悲鴻、齊白石等多位大師作品也獲選展出,而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則是第一次在北京以外地區公開展出。
時尚中華2004春夏時裝作品發布會:10月13日在巴黎盧浮宮的勒諾特廳舉行,6位中國年輕時裝設計師的90件女裝作品得以在時裝之都巴黎公開展示。這也是中國首次大規模地參與法國的時尚流行發布活動。
中國棋類表演與交流活動:10月由6名中國棋界頂尖高手組成的中國文化年棋類代表團訪問法國,參加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圍棋三大類棋藝表演和友好比賽。參加的棋手包括了中國象棋全國冠軍、特級大師胡榮華、前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謝軍和圍棋八段華以剛等。展示活動在巴黎中國城舉行,除了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圍棋外,還展出了飛行棋、軍棋、跳棋等中國民間的多種棋類游戲。棋手們還與法國青少年進行了友好比賽。
中國飲食文化節:2003年11月10日至2003年11月20日在法國巴黎的多個賓館、飯店舉行,活動包括了中國國宴「釣魚台菜」,精選了20品國宴菜點,由包括釣魚台國賓館總廚師長在內的4位中國烹飪大師主廚。此外還有中國名廚的專題講座、中國茶酒文化展示和中法廚藝對抗賽等。
中國的世界遺產攝影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選稿的300多幅中國世界遺產攝影作品。
鐵塔映紅:在2004年1月22日春節期間,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首次用紅色燈光打照;此外在大年初三,巴黎的5000多名華人在香榭麗舍大街舉行遊行活動,中國方面則派出了陣容有700人的演出團參加遊行並進行現場表演。這是中國文化年的最高潮。該活動同時也是慶祝中法兩國建交40周年。
中國圖書展:3月18日,以「中國文學」為主題的24屆法國圖書沙龍在巴黎開幕,中國以賓主的身份參加書展,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等多家中國出版企業帶來了2000多種3萬餘冊的圖書,26位中國作家也出席了沙龍,他們在沙龍舉行期間舉辦了15場報告會和38場讀者見面會。此外法國出版社也在沙龍舉行前翻譯了70多種中國圖書介紹給法國讀者。法國總統赫拉克與中國駐法大使參觀了中國展台,中國大使還向喜歡李白詩詞的赫拉克贈送了一套30卷本的影頌刻本《李翰林集》和一套分別刻有赫拉克中文和法文名字的印章。
❺ 中國文化節在法國開幕是在哪天
二00三年十月至二00四年七月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二00四年十月至二00五年七月,在中國舉辦法國文化年.
❻ 中法文化節的意義
「文化年」活動會進一步凈化和提升兩國人民的相互認識。從法國的視角來看,雖然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在許多西方國家,對遙遠中國的隔膜和輿論有意無意的誤導,使得公眾對中國和中國人固有的觀念和看法遠遠落後於現實。「中國文化年」使中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受到法國輿論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報道非但量多而且客觀公正。各種展覽,尤其是有關中國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展示,向法國民眾打開了了解今日中國的窗口。許多觀眾在展台前流連忘返,由衷感嘆:「簡直不能相信中國發展成了這個樣子!」
「法國文化年」無疑也將使中國人對法國的認識趨於全面。中法互辦文化年混委會法方主席昂格魯米對「法國文化年」寄予很高期望,他對記者說,「法國文化年」以「人文與革新、浪漫與創新的法國」為主題,不但要使中國公眾看到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法蘭西,而且將重點展示具有創新精神、科技發展的現代法國。從已經確定的重點項目上看,「新潮流」、「法國工業設計展」、「法國視野」、現代音樂節、激光音樂會、科技論壇等無不打上「現代法國」的印記。
此外,中法互辦文化年必將播下中法文化長期交流的種子。通過「文化年」活動,兩國文化交流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兩國人民對於文化相互融合和發展的熱情也會越發高漲。雖然「中國文化年」在法國已告結束,從首都巴黎到盧瓦河谷的城堡,從北方的博物館到南方的電影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法文化活動依然在法國廣泛地開展。
在以中國為題材和以中國人的作品為主的一系列展覽中,巴黎盧森堡公園舉辦的法國藝術家「巨龍108像」攝影展和拉德芳斯新凱旋門上舉辦的「中國風——中國當代藝術家巴黎聯展」最具代表性。前者展出的是法國攝影師閻雷從其20多年間在中國拍攝的60多萬張照片中精選出來的,展覽的目的是在中國和西方之間架起一座直觀的橋梁;後者是21位旅居法國的華人畫家和雕塑家用各具特色的作品,展示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給他們帶來的創作靈感。
同樣重要的是,文化年為兩國各個領域的合作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的香榭麗舍大街春節盛裝遊行、在外省友好城市舉行的「文化周」等參與人數眾多的活動,使兩國人民有了直接的接觸。中國人的待人熱情、充滿活力、講求效率等作風贏得了法國合作者的贊賞,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所產生的無法抵禦的吸引力,使得法國的許多地方機構、企業、學校等負責人都有了到中國探求發展合作關系的願望和行動。法國企業界已被廣泛動員起來,一方面資助「文化年」活動的順利開展,一方面努力擴大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系,使其與兩國間良好的政治和文化關系相適應。
對這一歷史性的「文化年」交流活動,法國總統希拉克在訪華前夕說,法中互辦「文化年」活動定將產生全方位的影響,使源遠流長的法中關繫上升到新的高度,使兩國百姓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使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夥伴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
❼ 面相21世紀的中國文化以及如何弘揚中國文化
二、21世紀如何弘揚中國文化
進入21世紀後的中國,一個平的地球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市場的國際化和公平的競爭平台不斷吸引著我國眾多的企業。但新的競爭環境,新的軟實力對我國很多的企業來說還是陌生的。在28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摸索與磨練中,中國的很多企業其實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紛紛將眼光投降海外。隨著企業"走出去"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的品牌日漸踏入國際市場。但如何使中國的品牌被認可、被推崇,在我們企業不斷強化高效發展,建立硬實力的同時,文化因素的地位日趨突出。文化,是支撐民族發展壯大的根基,讓文化走出去,利用文化來提高本國國際地位合影響力,業已成為中國發展重要的戰略抉擇。
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的文明也是人類文明最優秀的一支,但是我們的文化弱勢在世界上明顯地表現出來。我們知識生產的總量趕不上發達國家,中文信息在世界上占的比重很小很小,到國外一看幾乎看不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有多少,這與我們當前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日趨重要的大國地位相比是極不相稱的,我們老是消極防禦別人的文化滲透,為什麼不走出去滲透他人呢?因此,我們要積極弘揚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出去!
一、整合國內文化資源,展示中國文化的新面貌
我們倡導中國文化走出去,首先應當確定的是什麼樣的中國文化走出去。我們在以往對外文化交流中,往往偏重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四大發明、琴棋書畫、武術氣功在世界上已眾所周知,甚至廣為流傳。但我國文化創新成果的宣傳和弘揚缺極度缺乏,許多國家對改革開放的中國尚存有偏見或片面了解甚至不了解。許多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還停留在物資饋缺、社會保守動盪的舊社會時代。每每來旅遊的外國遊客,為中國鱗次櫛比的一片繁榮而驚訝感嘆之時,我們除了驕傲之外,還應感到慚愧。我們辛辛苦苦創造的新世紀新文明並未被世界有目共睹。因而,向世界全面推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要重視介紹中國文化的繁榮與創新,樹立當代中國新形象。為了使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進而更充分地了解當代中國的真實面貌,我們必須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與當代文化成果,介紹和傳播我國人民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更多地推出題材擴展、技法創新、風格新穎、內涵豐富的當代優秀文藝作品,既要讓人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更要讓人體會到當代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全面介紹中國的文化創新來反映當代中國的繁榮與進步,進而塑造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新形象。
二、要加強政府、企業與民間對外的文化交流
中國的文化企業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明顯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創新意識不夠,資金實力與融資渠道明顯不足,管理水平落後,缺乏實戰經驗,不了解國際市場的運作規律,缺乏既懂文化貿易又懂藝術的雙料人才等。代表們認為,政府在"走出去"戰略中擔任的角色不僅是強心針,還應是推動器。政府應當從政策上,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創造一切便利條件。減少審批步驟,放寬審批條件,在工商稅務方面都給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業與個人以最大的優惠。
為了深入與群眾的文化交流,中國政府應大力鼓勵和支持設立公共和民間、私人文化推廣基金會,以增強文化推廣的資金投入和文化推廣項目的具體實施。為民間文化的發揚廣大,為政府、企業與民間的密切交流,給予最大的支持。
三、加強文化外交,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
1999年和2000年,中法兩國元首在互訪時作出互辦文化年的重要決定。隨後,兩國互有邀約:從2003年至2005年,在長達3年的時間里,先後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在中國舉辦法國文化年,這兩個文化盛會統稱中法文化年。如今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年剛剛在法國人民的驚嘆與掌聲中落下帷幕。10個月內,我國一批又一批演員、畫家、學者、作家,懷著誠意,激情豐盈,飛赴法蘭西。以巴黎為中心、輻射法國全境的370多項中國文化展示活動深深地震撼了法國。從中國傳統孔子文化熏陶,一數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燦爛,再到新世紀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涉及教育、科技、廣電、傳媒、時尚、體育、宗教、建築、旅遊等廣泛領域。從內容上看,"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現代的中國"三個主題並重;從形式上看,音樂、舞蹈、時裝表演,書畫展、圖書展、文物展、服飾展……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從風格上看,即展示了古老中國風采神韻,也宣揚出現代中國的勃勃生機。除此之外,北京、上海、重慶、廣東、廣州和武漢分別在其法國友城巴黎、馬賽、圖盧茲、普阿蘭大區、里昂和波爾多舉辦文化周活動,鞏固和加深了姊妹城市間的交往和友誼,為今後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奠定了基礎。
中國文化的魅力,在法國公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除巴黎外,許多中小城市、甚至海外省都積極參與中國文化年活動,在法國掀起一股"中國熱潮",這股熱潮又隨著法國文化年在中國的揭幕而持續下去。2005年,法國人同樣帶來了他們民族文化的精粹,即將在中華大地上一展雄風!如今,我們又有了義大利文化年,俄羅斯文化年,這種文化年的形式得到了弘揚,但我認為不單單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內容上,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上!
文化外交,是務實外交很重要的表現方式之一。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和進行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使相似文化相得益彰,兼續並進,更可以使相異文化經過沖擊、接納、吸收、觀摩、反芻、消化、內化相互理解包容,從而更利於解決國際事務中矛盾糾紛。
四、中國文化有組織有系統有計劃地走出去
中國文化琳琅滿目、豐富多彩,中國文化走出去工程必須是有組織、有系統、有計劃的長期工程,而不能是零散的游擊戰。每年都應當確定一個面向國際市場的推廣主題,有系統地推廣中華文化。圍繞主題,各地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歷史和資源優勢,設計豐富多彩的推廣活動。有助於國際人士系統了解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華。
在中國文化的組織協調工作中,除了中央的政策與調控,還應加強文化產業中各協會內部與協會之間的聯系與配合,促進中國文化有組織地向海外發展。各地區的文化機構之間,各專業的文化機構之間應開展有序的競爭,這樣才可以全面地將中國文化展現給國際社會。作為各個文化產業的核心機構,各文化協會還肩負著發掘民間文化藝術、保持文化傳統、創新文化藝術新概念的重任,將中國文化保持、繁榮、光大。
五、穩步推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建立對外文化宣傳陣地
在異國他鄉的華人心中,與祖國最親切的聯系就是中國駐外各種使館與機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建設任務之一就是要給這些中國文化在海外的代表們提供交流與發展的平台。中國駐外文化中心肩負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推廣和普及漢語、展示我國悠久文明和當代文化建設成就作為。現在全世界已經有6千多萬人在學習漢語,進行漢語水平的考試,這一數字還在飛速劇增,意味著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西方發達國家的海外文化中心與其外交機構緊密配合,在世界各地傳播本國文化和價值觀念,塑造國家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同樣要善於利用文化中心這一重要渠道,在世界上構築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前沿陣地。中國駐外文化中心要加強與該國文化機構的合作。定期舉辦漢語教學、文藝演出、藝術展覽、電影招待會、學術研討會、文化講座等文化活動,普及和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盡可能擴大文化中心在該國的影響,創立中國文化中心品牌。中國文化中心更要重視對高新技術手段的運用,與國內文化的發展保持緊密聯系。每個文化中心都應設立自己的互聯網站,通過網路與國內有關部門合作開展遠程漢語教學,與中國數字圖書館鏈接,豐富文化中心的信息傳播手段。再通過利用出借圖書、期刊、音像製品等手段為海外世界提供接觸中國文化的途徑。
六、鼓勵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
文化產品走出去關鍵是企業走出去,要制定鼓勵文化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性文件。政府應加強對走出去文化企業的支持,放寬行政審批。一方面扶持國有文化事業單位立足海外市場,另一方面更應鼓勵民間從事文化事業的私營民營企業走出去。這些企業自負盈虧,不吃國有的大鍋飯,在國外的成活率高,應放寬對這些企業的政策。同時,就像在全國各省市設立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一樣,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中國企業走出去或出口服務中心,幫助中小文化企業加強走出去的業務。除了政府領導之外,全社會各行各業都應當給予走出去的文化企業以最大的扶持。應象美國和加拿大一樣,加強和加大進出口銀行和進出口保險對走出去企業的服務,以幫助解決走出去企業的所面臨的資金不足的問題。還應加強走出去企業與所在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駐外使領館和商務處的直接聯系,以便及時獲取本國的文化發展信息,並可幫助中國駐外機構獲悉海外市場文化最新動態,積極促進互動交流。
七、鼓勵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
無論是中外文化交流,還是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目的都在於要將中國文化產品推向海外,為國際市場所認可。除了通過音樂、舞蹈、表演、展覽等各種藝術形態,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進程中,還應當充分利用通信、網路、軟體、直播衛星、影視等技術和產品,通過這些當代文化傳播的新載體,來推廣中國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的領頭羊,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已經在124個國家落地。國際頻道以新聞類節目為主導,以文化類節目為支撐,以對台灣報道為重點。國內應該加強電視對外的傳播。不僅中央電視台可以對外,各省的電視台也可以對外。同時,還應當大量聘用外國人來幫中國做在國外的傳播。就像跨國公司到中國來大量聘用中國人一樣,中國在國外的工作為什麼不可以大量聘外國人。我認為中國還應該加強其他語種的對外宣傳,特別是法語,德語,日語,俄語,葡萄牙等大語種全天候的宣傳。
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中國的新聞和圖書出版業也應加大對外傳播的力度。在全球化時代,各種新聞出版之間的市場競爭已不再局限於一國或一個地區的范圍之內,而是被推到了國際平台上進行激烈角逐。國際上的一些強勢品牌通過多年研究中國讀者的閱讀需求,基於自身成熟市場運作經驗,已經以各種方式滲透到中國的新聞和出版市場,並且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和經濟利益。中國的新聞圖書出版業生存與發展的生態格局已全然改變。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是新聞圖書出版大國卻不是強國。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份其發行量達到上千萬份的報刊雜志,其品牌影響力和經濟效益與國外強勢品牌相比更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在海外讀者中的認同度也偏低。因此新聞出版的走出去戰略刻不容緩。我們國內的品牌惟有主動深入到海外出版市場的前沿,主動到海外尋覓讀者尋找知音,通過國外的傳播渠道、國外專家把中國文化的精品譯成外文,才能在合作和競爭中學習、成長、壯大。目前中國在國外建立的新聞出版機構對其主流社會的影響還很小,但隨著我國新聞出版業界重視開拓國際市場,我相信中國文化的聲音將開始傳遍世界。在中國新聞圖書出版"走出去"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通過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目前的新聞出版,無論從內容、深度還是裝幀設計理念上,都與國際化水準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應當先尋求與當地出版商實現版權合作,從內容到形式上都實現充分的本土化,逐步熟悉國際期刊業的游戲規則,積累開拓海外市場的經驗,以期完全打入世界新聞出版的主流市場。一直以注重品牌的發展為核心,最終實現規模化、國際化發展。
八、讓中國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
除了中外交流、企業產品走出去之外,我們還應鼓勵中國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中國已經是一個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的貿易大國,正在向世界貿易強國邁進。中國目前有國外來華的留學生10萬人。單看2005年到中國觀光旅遊的入境人數就達1000多萬人次。海外友人的紛紛光臨,為中國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創造了無限良機。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傳,環境條件都很成熟,可謂天時地利。目前,中國各省市都開始興辦文化節、藝術節,但是參與的人數與涉及的區域,局限性都很強,缺乏廣泛的參與與宣傳。可以確立一個中國本土的、年度性的、國際性的文化推廣傳統節日,每年輪流在某一個城市作為舉辦核心,輻射全國31省市自治區,共同慶祝與推廣。其間即要大力宣傳中國文化,還要引進國外優秀的文化產品,吸引中國本土文化產業與外國藝術的互動,使其成為權威的、國家級的年度文化盛事,逐步在全球享有聲譽。讓中國文化在本土上走出去!
九、重視留學人員,新華人和國際化文化人才
人,是經濟文化的靈魂。社會的發展最終在於人才的發展。中國文化走出去,必然急需一大批國際化文化人才,具有領先國際意識的新華人。
全世界的華人目前有5000萬人之多,是一個龐大的網路。他們中的新一代,受過中外文化的教育與熏陶,具有國際化的觀念,洞悉中外市場經濟和新經濟,在國內國外都有很好的基礎,可以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梁和紐帶。中國文化今天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則需要很好地重視和利用好這些國際化文化人才資源。中國的留學人員已接近100萬人,目前尚有60多萬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再加上最近這些年移民國外的中國人,目前在海外有幾百萬熟悉中國大陸的華人,這些人正是中國走向國際的寶貴財富。另外再加上中國國內改革開放以來大量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華人和一大批歸國留學人員,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新華人群體,在國際舞台上大顯身手。他們可以說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橋梁,是新生文化的傳接者,他們中間有許多是帶領中國文化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國際化文化人才。這些國際化文化人才在國際間不停地交流與傳播最新的資訊,他們是中國文化的使者,更是宣揚中國文化的佈道士。同時,他們還能帶來外國文化在發展中的特色與成果,以供我們學習、借鑒。
❽ 中國文化藝術節
還沒發現政府主辦的「中國文化藝術節」;各地政府、民間或相關學術組織、協會,都有些相關的「文化節」和「藝術節」。看到有一篇博文轉載如下,供你提問的「幾年一屆」問題做參考:
《中國文化藝術節薈萃》
藝術節是在某一特定時間舉辦的文化藝術活動的統稱。一般由政府或相關學術機構、協會;國際組織和機構主辦或承辦,也有民間組織、社會團體、公司或私人等承辦或協辦的。內容包括音樂、戲劇、戲曲、舞蹈、雜技綜合藝術晚會等的文藝演出;各種美術展覽、藝術品博覽會及拍賣會;電影、電視、服裝、茶藝、圖書等專項文化活動、各種藝術交流活動和學術活動等等。節日期間除了舉辦文藝演出和展覽,也舉辦各種學術活動和藝術品交易、拍賣等商業活動時間由數日到數月不等。有的地方會設置一些藝術節常設機構,負責藝術節的籌辦和組織工作。
藝術節是文藝工作者及藝術家、藝術愛好者之間學術交流與學習的重要渠道。是當地政府和組織為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欣賞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主要舉措。也是促進當地文化藝術消費,繁榮藝術品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提高自身形象的重要措施之一。
藝術節的種類可以按主題、專項、地域等不同標准分類。按主題分類,可分為戲曲藝術節,雜技藝術節,歌舞藝術節,電影藝術節,電視藝術節等綜合藝術節。按專項分類,有威尼斯雙年展,嘎納電影節,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藝術節等。按地域分類,則有愛丁堡藝術節,香港藝術節,亞洲藝術節,湖南藝術節等。
世界主要藝術節有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卡賽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愛丁堡藝術節、嘎納國際電影節(法國)、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印度國際電影節、亞洲藝術節、香港藝術節等。我國主要藝術節有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地方藝術節有:湖南藝術節、哈爾濱國際冰雪藝術節、北京通州宋庄文化藝術節等。
【中國各種藝術節】一覽:
中國藝術節(9月,兩年一屆)、世界華人藝術節;
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
(兩年一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10月;
上海國際電影節(兩年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兩年一屆)、中國珠海電影節(兩年一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兩年一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舉辦一次);
上海電視節(兩年一屆)、四川電視節(兩年一屆)、中國金鷹電視節(每年一次,第四季度舉行)、北京國際電視周(每年一度);
中國戲劇節、北京青年戲劇節、大學生戲劇節、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8月)、中國京劇藝術節(11月)、中國昆劇藝術節
(蘇州,三年一屆)、中國評劇藝術節(9月)、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北京喜劇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哈爾濱兒童劇藝術節、中外相聲小品藝術節(1月)、蘇州話劇藝術節、中國舞蹈節(兩年一屆);
鼓浪嶼國際鋼琴藝術節(兩年一屆)、長春國際鋼琴藝術節、北京國際鋼琴藝術節,9月、北京國際雙簧管藝術節、西安國際雙簧管藝術節;
中國國際合唱節(兩年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每年一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每年10月舉辦一次)、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每年舉辦一次)、西湖音樂節,
北京燈光藝術節、國際沙雕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中國·嘉祥石雕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中國常山石文化藝術節(不定期)、中國·洛陽賞石文化藝術節、798國際紋身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中國(芮城)國際書畫藝術節(每年一次)、中國國際動漫節、長春國際動漫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9月、中國攝影藝術節,9月、北京大學生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上海國際少兒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北京學生藝術節、中國翠玉文化節、中國道教文化節、中國清真美食文化節、中國彭山長壽養生文化節,中國都江堰長壽文化節,中國南山長壽文化節、中國道教文化節、中國秧歌節(二年一屆,在膠州舉行);
北京市藝術節、香港藝術節、澳門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台北藝術節,12月、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鎮遠藝術節、布拉格藝術節(9月)、北京房山區大地文化藝術節,9月、北京798藝術節(9月)、中國宋庄文化藝術節,10月、中國河套文化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北京櫻花文化節、北京鬱金香文化節、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北京性文化節;
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相約北京」大型藝術節、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四川少數民族藝術節、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藝術節(1.5-2.5)、「2011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10月;
海南迎新藝術節,1月、中國農民藝術節,2月、五四國際青年藝術節,5月、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6-7月)、浙江文化藝術節,6月、暑期藝術節,8月、康巴藝術節暨迪慶民族團結節,9月;
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9月)、重慶亞洲藝術節(10月)、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10月、藝欣國際文化藝術節,10月、廣州華人文化藝術節,11月;
科技文化藝術節、中國老年文化藝術節、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中國民間藝術節、、中國雲岡文化藝術節、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中國大學生DV文化藝術節、中國搖滾柏林前衛文化藝術節、中國洛陽國際賞石文化藝術節、中國懷寧孔雀東南飛文化藝術節;
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包頭鹿城文化節、巴彥淖爾河套文化節、鄂爾多斯文化節和第11屆亞洲藝術節、阿拉善胡楊生態旅遊節、烏蘭察布察哈爾文化節、錫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節、赤峰的紅山文化節、通遼的科爾沁藝術節、呼倫貝爾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三少民族」風情節、滿洲里的中俄蒙三國旅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