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球唱片的發展歷程
環球唱片是現今世界最大的唱片公司。公司成立於1912年,原本只是環球影業旗下的一個部門。1998年,環球影業購入專門出版古典音樂及流行音樂唱片的寶麗金唱片公司(PolyGram),合並改組成為今日的環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Group),成為一座規模龐大的「唱片帝國」,在全球幾十個國家設有子公司發行各種類型的音像製品。
自1998年以來,環球唱片與索尼唱片(SONY)、百代唱片(EMI)和華納唱片(Warner)並稱為全球四大唱片公司。
2011年,環球唱片以12億英鎊(約合121.1億元人民幣)收購了陷入經濟困難的百代唱片,其出價是另一競價者華納唱片的5倍。而世界唱片業格局也就此正式從「四大」縮減成了「三大」。在吞下對手的資產之後,環球在世界大多數音樂市場上的佔有率都接近和超過了當地反壟斷法規定的上限,歐委會擔心該交易將給環球以過度的市場權力,使音樂產品價格上漲,顯著惡化百代向數字平台提供的許可條款,減少消費者的選擇以及文化多樣性。因此,為使該收購通過歐盟和美國監管部門的反壟斷調查,環球不得不提出一系列整改方案,最終放棄了百代旗下的著名廠牌Parlophone,Chrysalis,Ensign和Mute,而百代的古典廠牌EMI Classics和歐洲的兩個小爵士廠牌以及環球本來的一個分廠牌Sanctuary在英國的業務也都在被剝離的范圍。環球同時放棄了百代在法國,比利時,捷克,挪威,波蘭,葡萄牙和瑞典等歐洲國家的業務。
在具體的有形資產上,環球得到了百代旗下的爵士廠牌Blue Note,以及嫡系的分廠牌Capitol和著名的Virgin唱片公司。同時,環球拿到了最偉大的搖滾樂隊——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和英國巨星羅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的唱片出版發行權。
環球唱片公司擁有眾多世界著名的藝術家以及藝術團隊的唱片出版發行權,包括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流行歌手如Taylor Swift、Eminem、Lady Gaga、Justin Bieber、Rihanna;華語流行歌手包括張學友、孫燕姿、梁靜茹、陳奕迅、莫文蔚、潘瑋柏等;古典音樂家如霍洛維茨、波利尼、齊默爾曼、阿格里奇、李雲迪、王羽佳等;指揮家卡拉揚、伯恩斯坦、小澤征爾等;樂團如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管弦樂團等。
2. 請問「唱片機」流行的年代是哪個時期
19世紀90年代,留聲機開始在歐美等國投入應用。與此同時,唱片也很快傳入中國。1897年,位於南京路上的英商謀得利洋行最先將蠟筒留聲機和圓柱形蠟筒唱片引進上海。
這種可以留住聲音的機器被上海人叫作留聲機,會自己唱歌的碟片則被稱作唱片。由於謀得利的最先引進之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唱片被統稱為「謀得利唱片」,猶如報紙當時在上海灘上被統稱為「申報紙」一樣。
當時進口的唱片內容多為外國音樂,一般人難以聽懂,洋商們便想法迎合中國老百姓的喜好。20世紀初,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設攤收費播放《洋人大笑》唱片,其廣告語為:「十文錢即可聽一次洋人大笑,使你忍俊不禁,為之捧腹。凡聽而不笑者,分文不取。」
這張片長2分32秒,以各種笑聲組合起來的唱片在當時大受歡迎,銷路奇暢,在很多人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今天,人們還把這張《洋人大笑》作為傳入中國的第一代唱片。
(2)法國唱片什麼時候出的擴展閱讀
誕生故事
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世界上發明留聲機的人就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生與他所發明的早期留聲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根據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1877年8月15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
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與剛才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
在一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崙·波拿巴」,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
3. 世界上有哪些音樂之最~~~^_^~~~謝謝!!!!!
中國音樂史之最
1、中國創辦的第一支軍樂隊
1899年,袁世凱在天津接受了德籍顧問的建議而組建。這個樂隊大概二十個人,所用的樂器和外國行伍中的銅管樂隊一樣,曾為慈禧演奏。
2、中國現存的最早的軍樂隊
清華大學軍樂隊,始創於1916年,至今仍活躍在業余管樂界。
3、中國最早的小提琴製造廠
1949年6月1日,我國建起了第一家小提琴廠——新中國樂器廠(即北京提琴廠)。後來,上海、天津、廣州、營口和蘇州等城市也相繼建立了小提琴廠。現在,樂器科研部門已開始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已使我國的小提琴生產水平大大提高。
4、中國第一座本民族音樂家銅像
1982年11月27日,上海音樂學院塑立的該院創建人蕭友梅的半身銅像。蕭友梅,1884年生在廣東中山縣;1901年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師范附中,兼讀於東京音樂學校;1912年赴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1920年回國後,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藝專任教;1927年在上海籌建國立音樂學院(即現在的上海音樂學院),並任教授、教務主任、院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後,蕭友梅組織了「抗日救國會」,鼓勵全校師生創作愛國歌曲。他創作的《國恥歌》、《國難歌》等在當時都有一定的影響。
5、中國最早的說唱音樂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的《成相篇》。《成相篇》的音樂形式取材於民間說唱和歌謠,共分三個樂章。「相」是一種由舂米或築堤的勞動工具發展而成的打擊樂器,用以擊節說唱。「成相」是當時民間流傳的一種說唱、歌謠形式,後來發展成詩歌形式。全篇四句一韻,按一定的節奏朗讀,無固定的曲調,其節奏類似快板。作品大多宣傳為君治國之道,間雜有歷史故事,對當時的現實也有所批判。
6、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音樂機構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所設立的樂府。「樂府」如同現代的歌詠團,協律都尉是該機構的最高業務領導人。樂府專業工作者將從趙、秦、楚等地區收集來的地方民歌進行整理、加工,然後由協律都尉譜成新曲,教給樂人歌唱,供宮遷帝後王妃、公伐將相等人觀賞。「樂府」最繁盛時人員達800多人,他們大多是一流的音樂家、文學家和民間藝人。這種音樂機構是漢代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高度的背景下,文化相隨發展的產物。
7、中國最早的對外音樂文化交流
西周周穆王十三年(約公元前989年)。當時,周穆王親自率領一支龐大的歌樂隊西行,一直到達與黑海相連的黑湖,全程往返約35000多里。這支樂隊每到一處,就與當地的部落首領互贈禮品並舉行盛大的演出。現在的傀儡戲、皮影戲、雜技等,就是那時傳入我國的。在交通很不發達的情況下,周穆王率隊不辭辛勞,跋山涉水,為發展中西方音樂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率領的這支龐大的歌樂隊成為我國最早出國訪問的音樂團體。
8、中國最早的器樂演奏比賽
唐朝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在京城長安舉行的琵琶比賽。當時,長安的東街和西街搭起了兩座綵樓,在東街綵樓上的琵琶手是來自西域的康國人康昆侖,他是宮廷琵琶演奏家,號稱「琵琶第一手」;在西街綵樓上的是化妝成少女的琵琶演奏家段善本。據《憶樂府雜錄》中記載,比賽開始後,康昆侖彈了一曲《羽調錄要》後,段善本立即移到「楓香調」彈奏,結果康昆侖為段善本的彈奏所傾倒,乃拜段為師。
9、中國古代最早的音樂學校
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前8世紀)的「大司樂」,它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時統治階級很重視音樂,把音樂看作是統治國家的重要工具。「大司樂」作為周朝的音樂機構,掌握著音樂教育和執行禮樂的職能,它的培養對象主要是王室和貴族的子弟,也有一些是從民間選拔出來的優秀音樂人才。學習內容主要為音樂美學、演唱和舞蹈;學時為7年,從13歲開始學習,20歲畢業;學生人數達1400餘人,其中音樂教師(樂工)有600多人,可稱得上是一所師資雄厚、機構完備的音樂學校。
10、最早傳入中國的古鋼琴
1600年來中國傳教的義大利學者利瑪竇(1552—1610)獻給萬曆皇帝的貢品。這架鋼琴是17世紀義大利製造的一種長方形琴身的慶巴羅古鋼琴,進貢時名為「鐵弦琴」,又稱西琴、雅琴或72弦琴。與此同時,利瑪竇還向我國樂師介紹了8首用古鋼琴演奏的歐洲教會樂曲。
中國音樂家之最
1、獲奧斯卡音樂獎的第一位中國作曲家
1988年,經過激烈的角逐後,31歲的中國青年作曲家蘇聰,因在影片《末代皇帝》中的出色配樂,獲得了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這在中國作曲家還是第一次。
蘇聰於198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隨後赴德國西柏林自由大學攻讀比較音樂學博士學位。1985年,蘇聰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參加李斯特逝世100周年國際音樂大賽,他創作的《鋼琴幻想曲》獲得第二名。此後,極負盛名的彼得音樂出版公司特聘他為該公司成員。
2、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音樂家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優秀的音樂家是不計其數的。其中夔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音樂家。夔生活的年代,相當於我國傳說中黃帝和堯舜禹時代的後期。據《尚書》記載,夔曾擔任舜的樂官。夔原是生活在荒僻邊緣地方的有音樂特長的平民百姓,後被舜破格提拔重用。夔擔任樂官之後,曾親自參與著名樂舞《韶樂》的創作和指揮。相傳這部樂舞一直流傳到1000多年後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孔子聽後贊嘆曰「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可見夔的音樂技能之高超。
3、最早創立十二平均律的音樂理論家
我國明代傑出的科學家、音樂理論家朱載育,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理論創立「十二平均律」的人。他的律學著作達17部之多,完整、系統地創造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朱載育考證的律制,在音高上的誤差小,其精確程度使西方的一些音樂理論家也嘆為觀止。
4、世界上登台最少的演奏家
1950年深秋的一個夜晚,在中國江蘇無錫的一次文藝晚會上,一位雙目失明、年近花甲的老人,在舞台上演奏了一首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博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演奏者也激動得熱淚盈眶,又加演了一曲《聽松》。
他就是聞名中外的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
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從小酷愛音樂,隨養父華清和道士學習各種樂器,能唱會奏,還能即興編詞創作。
因生活所迫阿炳流落街頭,後又不幸患上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手中的二胡琴弦較粗,且綳得很緊,其他人一般是按不動的。他的琴聲高亢而悠遠,演奏別具一格,他可以站著拉或邊走邊拉,將二胡琴筒夾在兩膝間是他常用的演奏姿勢。
雖然阿炳技藝卓絕,但卻從來無緣登台。這次文藝晚會,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登台。演出後不久,阿炳就與世長辭了。
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首次播送了華彥鈞的代表作《二泉映月》,1954年又出版了《阿炳曲集》。國慶10周年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將《二泉映月》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作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華彥鈞的作品在國外廣泛流傳,並得到很高的評價。
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了《二泉映月》後潸然淚下,伸為感慨:「斷腸之感,這句話太合適了」。
唱片之最
1、世界上最早的唱片
世界上第一張唱片是由美國工程師埃米爾·別爾利赫爾於1888年錄制而成。這張唱片現存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博物館里。早期的唱片中間有兩個孔,唱針由里向外轉動。唱片只錄一面,背面貼有文字說明卡。
2、最早的揚聲器和電動留聲機
1898年英國倫敦的霍雷斯·肖特獲得專利的「奧格澤特弗恩」揚聲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揚聲器。這個揚聲器利用了壓縮空氣的裝置。最早用揚聲器放大裝置來代替耳機的電動留聲機,是1925年美國俄亥俄州達比由克的布朗茲維克公司製造的布朗茲維克·帕納特羅普的留聲機。
3、最早的爵士樂唱片
世界上最早的爵士樂唱片是1917年3月7日開始銷售的。這張唱片一面錄有《新奧爾良爵士樂隊歌曲》,另一面錄有《緊張、堅定的一瞬》。演奏者是尼克·拉羅卡的原新奧爾良爵士樂隊,由美國新澤西州卡姆登的皮克塔公司出版。
4、最早的歌劇唱片
1896年,法國帕台·弗雷貝公司開始銷售世界上最早的歌劇唱片,這是一種圓筒型唱片,灌制錄音的均是當時著名的歌劇演員。1903年,格拉莫馮公司的弗雷德·蓋斯巴格,在義大利米蘭錄制的《丑角》,是世界上最早的歌劇全曲唱片,由歌劇作者列昂卡瓦洛親自擔任指揮。
5、最早的鍍金唱片
美國的格倫·米拉樂團演奏的歌曲《卡達努加·秋·秋》,在1941年攝制的美國電影《桑·巴雷小夜曲》中曾使用過。同年,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銷售這首歌曲的唱片,僅出售幾個月就達到了100萬張。為此,美國無線電公司特別製作了一張鍍金的唱片贈給格倫·米拉樂團,以資慶賀。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張鍍金唱片。
6、最早的金唱片
金唱片是西方國家專門為了獎賞灌制唱片的歌唱家而設制的。某張唱片只要賣出了100萬張,那麼第100萬張就稱為「金唱片」。當然,歌唱者所獲的這張「金唱片」並非金質,只是一種榮譽。世界上第一張金唱片錄制的是列昂卡瓦洛(1858—1919)所作的歌劇《丑角》中的一段詠嘆調,這是義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魯索(1873—1921)演唱的。
7、最早的唱片圖書館
1914年,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城圖書館開設了世界上最早的唱片圖書館。開館伊始,只有當地婦女俱樂部寄贈的25張唱片,到1919年,圖書館所收藏的唱片已近600張,借出次數達3505次。
8、最暢銷的唱片
個人唱片銷售數最高紀錄,是邁克爾·傑克遜創造的。他灌制的唱片集在全世界共銷售出了數千萬張,由於他在歌壇久盛不衰,所以他的這一記錄還在不斷地直線上升。第一張破100萬大關的古典密紋慢轉唱片,是鋼琴家哈維·拉凡·小克立本傑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奏鳴曲第一號》。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歌曲唱片,是由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所寫的作品《我願光明再生》,這是一首聖誕節頌歌,作品問世後的數十年間,售出的唱片數竟達5000萬張。
9、最耐用的唱片
1977年8月20日,美國「旅行者1號」太空船,從美國肯尼迪角出發。太空船周圍用幾枚鈦制螺栓固定著一個鋁盒,盒裡有一個瓷唱頭,一個鑽石唱針和一張噴金的銅唱片,唱片內錄入了兩個小時的音響節目,全是地球上的各種聲音。其中自然界的聲響有35種,可以播入12分鍾,如風雨雷電、鳥鳴獸叫等等。除此之外,唱片中還收錄了世界上60多種不同語言的問候語。整張唱片有四分之三錄下了地球上各時代、各地區不同民族的音樂,共有27首之多,其中有一首是中國的古琴曲《流水》。這張唱片即使使用10億年,音色也將嘹亮如新,堪稱世界上最耐用的唱片。
10、最小的唱片
世界上最小的唱片,直徑只有35毫米。該唱片所錄制的是英國國歌。這種唱片是1924年由英國的一家唱片公司出品的,前後總共只製作了250張。今天,這種微型唱片已成為收藏家的寵物和博物館的珍品。
音樂會之最
1、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
1969年8月15日,在美國紐約市郊胡士托私人農場,舉行過一次舉世無雙的大型音樂節,來自各州的參加者多達45萬人以上,起先規定買票入場,後因人多票少無法控制,乾脆免費開放。這次活動的口號是「和平與音樂」,歷時三天三夜,沒有發生暴力事件,還在現場誕生了幾個嬰兒。農場主人麥斯·雅斯卡一夜之間成了名人。
2、最大規模的幾場流行音樂會
1980年9月13日,在紐約中央公園舉行埃爾頓·約翰的音樂會,約有40萬人參加。一年後在同一地點,有50萬人參加了西蒙和格芬克的聯合音樂會。1973年7月29日,紐約瓦特斯·格蘭舉辦了搖擺音樂節,在這個音樂節上,有60萬人參加,但只有15萬人購買了入場券。
3、音樂會演員、觀眾之最
最大的合唱隊是出現在1937年8月2日德國布魯勞的一次大合唱,在有16萬人參加的合唱比賽的結尾中,有6萬人齊聲演唱。參加人數最多的古典音樂會,是1986年7月5日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大草坪上,由紐約愛樂樂團演奏的一場免費的露天音樂會,估計有80萬人參加。觀眾之最的紀錄,是1986年4月5日在得克薩斯的休斯敦市中心創造的,人們看見了照射在建築物表面的激光圖,估計有130萬人前來觀賞這一激光表演,並造成了休斯敦歷史上最大的交通阻塞事故。
4、最早的音樂比賽
約公元六世紀在特耳菲城為紀念阿波羅神斬巨蟒的大型比賽。比賽的項目除了體育外,還有音樂與詩歌。古希臘人相信:公開的比賽不僅可以刺激演奏者的才能,也將提高一般聽眾的欣賞水平。
5、最早的公演音樂會
世界上最早舉辦收費憑票入場的音樂會,是1672年由英國的小提琴家約翰.巴世斯特舉辦的。音樂會的場子是一個大房間,裡面擺著一些椅子和桌子,像一家啤酒店。票價一先令。巴尼斯特組織了幾個樂師,在搭起的小台上演奏,每晚六時開始,一連演奏了6年之久。
6、音量最大的音樂會
1976年5月31日,英國倫敦的查爾頓足球場的一場舉世無雙的大音量音樂會。舞台上放置了80台800瓦超級DC30A擴音機、20台600瓦高音200型分頻器,擴音設備的輸出總功率高達76000瓦的超大音量,靠舞台前50米觀眾席的噪音達120分貝。盡管如此,仍有成千上萬的人甘願冒終生耳聾之險而前去赴會。
7、最多的謝幕次數
1983年7月5日,奧地利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拉契多·多明戈(Placidl Domingo)的表演特別出色。當他的領唱結束後,雷鳴般的掌聲長達一個半小時,多明戈謝幕達83次,成為歌劇史上歌唱演員所獲得的最高殊榮。
8、最長時間的重演
1844年,在英國的一場音樂會中,亨德爾的一首歌受到沒完沒了的歡迎,弄得其它節目上不了台,只得宣布散場了事。世界上最長時間的重演,是1792年首次上演的西馬羅沙的歌劇《塞格雷多的婚禮》,在當時奧匈帝國皇帝里奧布爾德二世的命令下,全劇重演。
9、票價最貴的幾場音樂會
1985年1月17日,義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夏威夷州府檀香山音樂廳舉辦過一場演出,這個音樂會的最低票價竟達125美元,而且早在半年之前就已全部預訂完畢。 不過,據當地報紙報道,檀香山的票價,僅為帕瓦羅蒂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城(著名的「賭城」)演出時票價的一半。在「賭城」演出時,每張票的價格高達250美元。 19世紀末,被譽為「瑞典夜鶯」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詹尼·琳德(1820-1887)的音樂會票價則更為昂貴。音樂迷為了聆聽她的演唱,不惜血本地付出了653美元去購得一張票。
10、音樂氣氛最濃厚的城市
維也納堪稱世界音樂之都。全市共有五個大的交響樂團,不計其數的小樂團,劇院二十三個,還有大量的音樂廳。每天晚上,各個劇院座無虛席,觀眾穿上最新穎、最漂亮的服裝來觀看演出,聆聽音樂。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飯店、咖啡館,維也納到處洋溢著音樂之聲。甚至撳一下電話機上的按鈕,也能聽到動人的音樂。
4. 大西洋唱片的發展簡史
大西洋唱片成立於1947年,創始人是Ahmet Ertegun和Herb Abramson,唱片製造公司則由Abramson的妻子Miriam負責。1949年公司僱傭了第一名職員,簿記員Francine Wakschal。公司最早的辦公地點在紐約曼哈頓的Ritz酒店裡,之後由於租金過高,搬到了Jefferson賓館中,這後來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地址。
大西洋唱片的第一批唱片產品是在1948年1月推出的,包括Tiny Grimes的《That Old Black Magic》以及 Joe Morris的《The Spider》。在創辦之初,大西洋唱片主要關注現代爵士樂,但也出版了一些鄉村和誦讀唱片。
40年代末,50年代初,兩位創始人Ertegun和Abramson長期出入於酒吧夜店,發掘有才華的音樂人。Ertegun還以「A. Nugetre」的筆名創作了許多歌曲,包括Big Joe Turner的熱單《Chains of Love》。 1949年初,一位經銷商找到Ertegun,想得到Stick McGhee的唱片《Drinking Wine, Spo-Dee-O-Dee》,因為Stick的唱片公司倒閉,這個唱片找不到了。Ertegun聯系了Stick,對這張唱片進行了重新灌錄並發行,發行後銷售出400000張,在Billboard R&B榜上排到第三位,成為了大西洋公司的第一首成功的單曲。此次告捷後,公司業務開始飛速上漲,僅1949年一年的發行唱片數量就超過了前兩年之和的三倍。
在播音員Willis Conover的推薦下,兩位創始人拜訪了音樂人Ruth Brown,她當時正因車禍住院,大西洋唱片照顧了她9個月並最終與她簽約。她於1949年5月在發行了在大西洋的第一張唱片《So Long》,獲得Billboard R&B榜第6名的成績。之後又連續發行了8張唱片,成為這一時期大西洋公司最多產的歌手。而大西洋公司也因此為人們稱為「一座由Ruth建立起來的房子」。
1950年,旗下藝人Joe Morris發行的唱片《Anytime, Anyplace, Anywhere》是大西洋公司發行的第一張45轉唱片。1951年,The Clovers的《Don't You Know I Love You》是公司第一張在R&B榜上奪得冠軍的唱片。隨後,Ruth的《Teardrops from my Eyes》成為公司史上第一個超過百萬銷量的唱片。
1953年,當得知歌手Clyde McPhatter從原組合中單飛並正在籌建自己的組合的時候,Ertegun立即簽下了這個新組合(The Drifters),他們的單曲《Money Honey》成為了年度最流行的R&B歌曲。此後盡管因為歌曲含有暗諷意味遭到一些電台抵制,但他們還是連續推出了幾張登上R&B榜冠軍的唱片。 唱片工程師Tom Dowd在公司的成功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西洋唱片是最早使用立體聲錄音設備的獨立音樂公司之一,Dowd使用了一個攜帶型的立體聲錄音機,與單聲道錄音機同時使用。1953年,大西洋公司使用一種試驗性的立體聲設備製作發行了密紋唱片。公司在紐約的錄音室也是美國最早安裝多軌錄音系統的錄音室,而直到60年代中期,多軌錄音系統才成為唱片製作的標准設備配置。
Herb Abramson在1953年應征入伍,但在服役期間仍然保留著公司總裁的職位。Ertegun聘用了R&B名稱的定義者Jerry Wexler作為代理總裁。他們發行了許多黑人R&B唱片,取得了很好的商業成績。1954年,當搖滾樂開始興起,大西洋發行了第一支「跨界」單曲,The Clovers的《Sh-Boom》,拿到了流行榜的第5名。
Ahmet Ertegun的兄長Nesuhi Ertegun於1955年加入公司,主要致力於爵士樂的開發,簽下了Shorty Rogers、Jimmy Giuffre、Herbie Mann和Les McCann等等西海岸爵士音樂人,發行了20張專輯,到1958年成為了美國第二大獨立爵士音樂公司。同時Nesuhi還負責密紋唱片的生產,在唱片的包裝上做了很大的改進工作。
1955年Herb Abramson回到公司,他發現他的位置已經事實上被Wexler所取代了,公司內漸漸地發生了矛盾。1958年,一份股權買斷協議實施,他離開了公司。Ahmet Ertegun繼任總裁。 大西洋公司在推動R&B音樂的流行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公司越來越多的R&B音樂產品進入了主流聽眾市場。在公司10周年慶典之際,Billboard雜志撰文稱,以前一個非常成功的R&B唱片可以賣出25萬張,但從現在起,能夠見到一個又一個的百萬銷售記錄了。
1954年以降,大西洋唱片創立和兼並了若乾子公司,最早有Cat Records等。50年代中葉,又與法國Barclay唱片達成非正式合作協議。同時公司也開始在英國開始業務,1955年與英國Decca唱片簽訂了分銷合同。
1955年,成立子公司Atco唱片。1957年成立eastwest唱片,包納流行、搖滾、R&B等多個領域。不久,Atco唱片靠著The Coasters和Bobby Darin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60年代,大西洋還成立了Dial、Rosemart等若乾地方性的小型廠牌。 1961年的一天,歌手Solomon Burke不期而至地來訪問了Wexler,表示他與前一個公司的合約已經期滿。Wexler當即決定簽下了他,並為他製作了第一支單曲《Just Out of Reach》,成為了當年熱門。1962年,民謠受到人們歡迎,公司很快簽約了Peter, Paul & Mary三重唱。
1967-68是大西洋唱片的巔峰時期。1966年公司簽下了靈魂歌手Aretha Franklin,之後連續發行了七首單曲,都名列流行和靈魂榜單前10位。
60年代中期的「英國入侵」使得大西洋更換了它的英國代理商,66年與Polydor唱片簽訂了一個新的互惠協議。英國團體Cream的專輯當年就在Atco發行,次年他們來到大西洋在紐約的錄音室錄制了專輯《Disraeli Gears》,在英美兩國都拿到了前5的名次,單曲《Sunshine of Your Love》在Billboard單曲榜排到第5名。這也標志著大西洋唱片成功進入了搖滾音樂界。 1967年,大西洋唱片被華納旗下的Seven Arts以17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
在收購以後,Wexler在公司里的地位迅速下降,與新一代的藝人漸漸疏遠,最終選擇離開紐約去往佛羅里達居住。Ertegun於是成為了接下來公司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物。1968年大西洋建立了一個新的子公司Cotillion唱片,起初出版藍調和靈魂樂,而不久就擴展到前衛搖滾、民謠搖滾、福音、爵士、喜劇等等。1976年,這個公司開始關注迪斯科和R&B,旗下擁有Johnny Gill、Slave等藝人。 1968年大西洋唱片簽下了英國搖滾樂隊Led Zeppelin,被稱為是公司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Led Zeppelin的到來標志著大西洋即將轉型為一個搖滾音樂廠牌。同年,Cream在倫敦舉行了他們的告別演出。
同一年,Crosby, Stills & Nash樂隊來到大西洋唱片,次年5月發行同名專輯,獲得專輯榜第6名的成績以及多白金認證,並且被滾石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500張專輯之一。這次成功之後,樂隊補充了包括Neil Young在內的新成員,花了幾百小時錄制了新專輯《Déjà Vu》,在1970年成為大熱門,拿到專輯榜冠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樂隊各成員都製作了他們的獨唱專輯。
Led Zeppelin也在這個時候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樂隊之一,他們1969年發行的專輯迅速獲得成功,在美國和英國排行榜上分別占據了73周和79周之久,僅在美國就獲得了8白金認證。第二張專輯更為成功,獲得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西班牙專輯榜冠軍,並榮獲了格萊美最佳專輯提名,美國銷量總計超過1200萬張。與此同時,英國樂隊Yes也作為前衛搖滾的先驅成立了。
1978年,大西洋唱片在新澤西的磁帶倉庫失火,5至6千卷磁帶付之一炬,許多早期立體聲錄音資料丟失。
1988年,大西洋舉行了40周年慶典,通過HBO電視台播放。 華納公司與時代公司於1990年合並組建為時代華納,同一年,Interscope唱片公司成立,大西洋是其投資者。
大西洋唱片的鄉村音樂部在2001年關閉,2008年又因Zac Brown Band等的成功而得到復生。
2004年,將Elektra唱片合並。
2007年,公司舉行60周年慶典,通過PBS電視台播放。
5. 世界的音樂之最有什麼
1、世界上最早的唱片
世界上第一張唱片是由美國工程師埃米爾·別爾利赫爾於1888年錄制而成。這張唱片現存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博物館里。早期的唱片中間有兩個孔,唱針由里向外轉動。唱片只錄一面,背面貼有文字說明卡。
2、最早的揚聲器和電動留聲機
1898年英國倫敦的霍雷斯·肖特獲得專利的「奧格澤特弗恩」揚聲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揚聲器。這個揚聲器利用了壓縮空氣的裝置。最早用揚聲器放大裝置來代替耳機的電動留聲機,是1925年美國俄亥俄州達比由克的布朗茲維克公司製造的布朗茲維克·帕納特羅普的留聲機。
3、最早的爵士樂唱片
世界上最早的爵士樂唱片是1917年3月7日開始銷售的。這張唱片一面錄有《新奧爾良爵士樂隊歌曲》,另一面錄有《緊張、堅定的一瞬》。演奏者是尼克·拉羅卡的原新奧爾良爵士樂隊,由美國新澤西州卡姆登的皮克塔公司出版。
4、最早的歌劇唱片
1896年,法國帕台·弗雷貝公司開始銷售世界上最早的歌劇唱片,這是一種圓筒型唱片,灌制錄音的均是當時著名的歌劇演員。1903年,格拉莫馮公司的弗雷德·蓋斯巴格,在義大利米蘭錄制的《丑角》,是世界上最早的歌劇全曲唱片,由歌劇作者列昂卡瓦洛親自擔任指揮。
5、最早的鍍金唱片
美國的格倫·米拉樂團演奏的歌曲《卡達努加·秋·秋》,在1941年攝制的美國電影《桑·巴雷小夜曲》中曾使用過。同年,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銷售這首歌曲的唱片,僅出售幾個月就達到了100萬張。為此,美國無線電公司特別製作了一張鍍金的唱片贈給格倫·米拉樂團,以資慶賀。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張鍍金唱片。
6、最早的金唱片
金唱片是西方國家專門為了獎賞灌制唱片的歌唱家而設制的。某張唱片只要賣出了100萬張,那麼第100萬張就稱為「金唱片」。當然,歌唱者所獲的這張「金唱片」並非金質,只是一種榮譽。世界上第一張金唱片錄制的是列昂卡瓦洛(1858—1919)所作的歌劇《丑角》中的一段詠嘆調,這是義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魯索(1873—1921)演唱的。
7、最早的唱片圖書館
1914年,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城圖書館開設了世界上最早的唱片圖書館。開館伊始,只有當地婦女俱樂部寄贈的25張唱片,到1919年,圖書館所收藏的唱片已近600張,借出次數達3505次。
8、最暢銷的唱片
個人唱片銷售數最高紀錄,是邁克爾·傑克遜創造的。他灌制的唱片集在全世界共銷售出了數千萬張,由於他在歌壇久盛不衰,所以他的這一記錄還在不斷地直線上升。第一張破100萬大關的古典密紋慢轉唱片,是鋼琴家哈維·拉凡·小克立本傑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奏鳴曲第一號》。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歌曲唱片,是由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所寫的作品《我願光明再生》,這是一首聖誕節頌歌,作品問世後的數十年間,售出的唱片數竟達5000萬張。
9、最耐用的唱片
1977年8月20日,美國「旅行者1號」太空船,從美國肯尼迪角出發。太空船周圍用幾枚鈦制螺栓固定著一個鋁盒,盒裡有一個瓷唱頭,一個鑽石唱針和一張噴金的銅唱片,唱片內錄入了兩個小時的音響節目,全是地球上的各種聲音。其中自然界的聲響有35種,可以播入12分鍾,如風雨雷電、鳥鳴獸叫等等。除此之外,唱片中還收錄了世界上60多種不同語言的問候語。整張唱片有四分之三錄下了地球上各時代、各地區不同民族的音樂,共有27首之多,其中有一首是中國的古琴曲《流水》。這張唱片即使使用10億年,音色也將嘹亮如新,堪稱世界上最耐用的唱片。
10、最小的唱片
世界上最小的唱片,直徑只有35毫米。該唱片所錄制的是英國國歌。這種唱片是1924年由英國的一家唱片公司出品的,前後總共只製作了250張。今天,這種微型唱片已成為收藏家的寵物和博物館的珍品。
音樂會之最
1、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
1969年8月15日,在美國紐約市郊胡士托私人農場,舉行過一次舉世無雙的大型音樂節,來自各州的參加者多達45萬人以上,起先規定買票入場,後因人多票少無法控制,乾脆免費開放。這次活動的口號是「和平與音樂」,歷時三天三夜,沒有發生暴力事件,還在現場誕生了幾個嬰兒。農場主人麥斯·雅斯卡一夜之間成了名人。
2、最大規模的幾場流行音樂會
1980年9月13日,在紐約中央公園舉行埃爾頓·約翰的音樂會,約有40萬人參加。一年後在同一地點,有50萬人參加了西蒙和格芬克的聯合音樂會。1973年7月29日,紐約瓦特斯·格蘭舉辦了搖擺音樂節,在這個音樂節上,有60萬人參加,但只有15萬人購買了入場券。
3、音樂會演員、觀眾之最
最大的合唱隊是出現在1937年8月2日德國布魯勞的一次大合唱,在有16萬人參加的合唱比賽的結尾中,有6萬人齊聲演唱。參加人數最多的古典音樂會,是1986年7月5日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大草坪上,由紐約愛樂樂團演奏的一場免費的露天音樂會,估計有80萬人參加。觀眾之最的紀錄,是1986年4月5日在得克薩斯的休斯敦市中心創造的,人們看見了照射在建築物表面的激光圖,估計有130萬人前來觀賞這一激光表演,並造成了休斯敦歷史上最大的交通阻塞事故。
4、最早的音樂比賽
約公元六世紀在特耳菲城為紀念阿波羅神斬巨蟒的大型比賽。比賽的項目除了體育外,還有音樂與詩歌。古希臘人相信:公開的比賽不僅可以刺激演奏者的才能,也將提高一般聽眾的欣賞水平。
5、最早的公演音樂會
世界上最早舉辦收費憑票入場的音樂會,是1672年由英國的小提琴家約翰.巴世斯特舉辦的。音樂會的場子是一個大房間,裡面擺著一些椅子和桌子,像一家啤酒店。票價一先令。巴尼斯特組織了幾個樂師,在搭起的小台上演奏,每晚六時開始,一連演奏了6年之久。
6、音量最大的音樂會
1976年5月31日,英國倫敦的查爾頓足球場的一場舉世無雙的大音量音樂會。舞台上放置了80台800瓦超級DC30A擴音機、20台600瓦高音200型分頻器,擴音設備的輸出總功率高達76000瓦的超大音量,靠舞台前50米觀眾席的噪音達120分貝。盡管如此,仍有成千上萬的人甘願冒終生耳聾之險而前去赴會。
7、最多的謝幕次數
1983年7月5日,奧地利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拉契多·多明戈(Placidl Domingo)的表演特別出色。當他的領唱結束後,雷鳴般的掌聲長達一個半小時,多明戈謝幕達83次,成為歌劇史上歌唱演員所獲得的最高殊榮。
8、最長時間的重演
1844年,在英國的一場音樂會中,亨德爾的一首歌受到沒完沒了的歡迎,弄得其它節目上不了台,只得宣布散場了事。世界上最長時間的重演,是1792年首次上演的西馬羅沙的歌劇《塞格雷多的婚禮》,在當時奧匈帝國皇帝里奧布爾德二世的命令下,全劇重演。
9、票價最貴的幾場音樂會
1985年1月17日,義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夏威夷州府檀香山音樂廳舉辦過一場演出,這個音樂會的最低票價竟達125美元,而且早在半年之前就已全部預訂完畢。 不過,據當地報紙報道,檀香山的票價,僅為帕瓦羅蒂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城(著名的「賭城」)演出時票價的一半。在「賭城」演出時,每張票的價格高達250美元。 19世紀末,被譽為「瑞典夜鶯」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詹尼·琳德(1820-1887)的音樂會票價則更為昂貴。音樂迷為了聆聽她的演唱,不惜血本地付出了653美元去購得一張票。
10、音樂氣氛最濃厚的城市
維也納堪稱世界音樂之都。全市共有五個大的交響樂團,不計其數的小樂團,劇院二十三個,還有大量的音樂廳。每天晚上,各個劇院座無虛席,觀眾穿上最新穎、最漂亮的服裝來觀看演出,聆聽音樂。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飯店、咖啡館,維也納到處洋溢著音樂之聲。甚至撳一下電話機上的按鈕,也能聽到動人的音樂。
6. 法國音樂的問題
香頌chanson,其他的樓上說了
推薦一首,具有代表的-法國香頌on a tous le droit http://dearxxx.cdd.cn/upload/49645/339AB6E3-0EC6-48BE-BFD9-73A71FC5A9E4.mp3
Chansons,在法語中是歌曲的意思,就象歐萊雅、夢特嬌、香奈爾這些極富韻致的名字一樣,Chansons的漢語諧音同樣充滿法蘭西式的浪漫氣息——「香頌」
在世界各國的流行歌曲中,要找到像法國香頌這般講究歌詞意境描寫的,實在寥寥無幾。
說道『香頌』—chanson,一般人的腦海里馬上就會浮現『枯葉』、『玫瑰人生』、『海』,或是『巴黎的天空下』…等等歌曲的旋律。這些都屬於比較老式的法國流行歌曲, 他們就像一張張泛黃的老舊照片,不過卻令人回味無窮,歷久而彌新。
香頌=歌曲
其實『香頌』在法文的原意,就是『歌曲』。她是法國世俗歌曲的泛稱,也是法國流行歌曲的代名詞。 他的歷史文獻,既古老又源遠流長。
就世俗歌曲方面而言,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之間,由敘事詩人與抒情詩人所寫的單旋律音樂,乃至19世紀末期的藝術歌曲(就法語而言,並沒有「藝術歌曲」這一名詞,而是直接引用了德語Lied ----意即歌曲,特指舒伯特舒曼等人的德國浪漫歌曲)全都屬於這個范疇。至於法國的流行歌曲,由於受到傳統世俗歌曲的影響,因此,在歌詞意境的描寫上,也就跟著格外講究起來。 樂曲的特色是由敘事部分的樂段與樂曲的反復部分架構而成,其形式之確立大約是在1900年前後,也就是一般人認為的『法國美好時代』。後來經過時間的變遷,再加上外來流行音樂要素的融入,終於形成今天這種多姿多彩、風華絕代的法國香頌新貌。 她的形式結構和主題描寫當中,包含了大眾歌曲、地方小調、民謠、情歌、哀歌、幻想、寫實、文學、政治,以及抗議歌…等,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當代法國『香頌』的興起
當代法國『香頌』的興起,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參雜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首推唱片工業與傳播事業的普及,以及有聲電影的發明。
1930年前後,是法國香頌發展最具關鍵性的時期,那段期間,法國最具權威的ACC唱片大獎創設。接著由羅西妮·鮑華耶—Lucienne Boyer所唱的『香頌』名曲『對我細訴愛語』—Parlez-moi D'amour,在1931年5月所舉辦的第一屆ACC唱片大獎上奪魁,這首歌曲除了促進了法國唱片工業的蓬勃發展,也因為詞曲優美,而被改編成14種語言風靡全球,正式揭開法國『香頌』迷人的風華史。
1952年,法國唱片協會所設立的唱片大獎也開始運作。第一屆的得主是擁有「香頌王」美譽的伊迪絲·比雅芙Edith Piaf所唱的『心跳的聲音』—Padam Padam。
這些極具權威性的唱片大獎,除了捧紅了許多法國香頌歌星,同時也促進了音樂媒體的興盛,只要歌曲一得獎,報紙電台便競相報導與播放,使得『香頌』成為了法國人每天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隨著有聲電影的發明,法國『香頌』的傳播與發展,更是得以發揚光大,許許多多的法國電影主題曲,因為全球放映而名聞國際。其中,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1946年由已故男歌星兼影星尤維·蒙頓Yves Montand所主演的電影『夜之門』—Les portes de la Nuit。在那部電影里, 尤維·蒙頓所唱的主題曲『秋葉』—Les Feuilles Mortes一夕之間成為了一首家喻戶曉的『香頌』名曲。另外,有「性感小貓」之稱的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在60年代所演唱的一系列電影主題曲,也借著電影在全球上映風靡一時。
世界音樂影響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另外一個促使法國『香頌』逐漸轉型的重要因素,便是外來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上世紀30年代以後,美國的爵士樂與拉丁音樂相繼傳入法國,接著,50和60年代盛極一時的搖滾樂與布魯斯音樂,也相繼跨海登陸法國, 使得現代法國『香頌』的本質也跟著起了變化。音樂的風格不僅更為豐富多彩,而且充滿現代感,同時,年輕優秀的新生代歌手也紛紛崛起。其中比較著名的巨星有:賽瓦特洛·阿達姆Salvatore Adamo、密雪爾·瑪蒂Mireille Mathieu、塞爾薇·瓦丹Sylvie Vartan、密雪爾·波納雷夫 Michel Polnareff、約翰尼·哈勒黛Johnny Hallyday 、 克勞德·弗朗索瓦Claude Francois,以及塞吉·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等。其中最為才華橫溢,並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便是塞吉·甘斯堡。他的樂風浪漫性感,而略顯頹廢感,歌曲常常以夢囈般的口白搭配強勁的節奏,獨具時尚氣息。他除了一手捧紅許多女明星, 華麗而具視覺效果的前衛裝扮更是獨領風騷,被認為是首開了視覺系藝術的大門;直到他去世為止,他的音樂風格都一直左右著法國流行樂壇的潮流。
上世紀80年代之後,世界音樂,尤其是非洲音樂隨著移民文化在法國樂壇又掀起熱潮,使得法國流行歌曲的形態又經歷了一次革命性變化。同時,因為當時執政的密特朗政府宣布開放『法國的天空』,許多標榜專門播放某種特定類型音樂的小型電台,開始紛紛設立, 讓法國的廣播業頓時熱鬧非凡,百樂齊鳴。這種現象一直持續至今,方興未艾。其中,最讓人訝異的是,黑人的『說唱音樂』Rap也悄悄地融入了法國流行歌曲的血液之中。
盡管時代不停地變遷,法國『香頌』也不免因為新鮮血液的注入而改變原來的面貌。但是,法國『香頌』,或者說法國流行歌曲,並沒有喪失它獨特、雅緻的風格。老式的法國『香頌』依然是風華絕代,韻味十足;而現代的法國流行歌曲,在經過多次與外來元素的融合之後, 時代感中依然可見優美的旋律,浪漫情調一如往昔。這就是法國『香頌』特有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