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小說《紅與黑》的主要內容和主要人物
【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就希望藉助個人的努力與奮斗躋身上流社會。
在法國與瑞士接壤的維立葉爾城,坐落在山坡上,美麗的杜伯河繞城而過,河岸上矗立著許多鋸木廠。 市長德瑞那是個出身貴族,在扣上掛滿勛章的人。
他五十歲左右,他的房子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園,他的妻子是最有錢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他只能辦到嚴格地收討他人的欠債,當他自己欠人家的債時,他愈遲還愈好」。在這座城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貧民寄養所所長——哇列諾先生。他花了一萬到一萬兩千法郎才弄到這個職位,他體格強壯棕紅色的臉,黑而精粗的小鬍子,在別人眼中他是個美男子,連市長都懼他三分。但市長為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決心請一個家庭教師。
木匠索黑爾的兒子於連,由於精通拉丁文,被選作市長家的家庭教師。他約十八九歲,長得文弱清秀,兩只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寧靜時,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輝,又象是熟思和探尋的樣子,但一瞬間,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由於他整天抱著書本不放,不願做力氣活,因而遭到全家的嫌棄與怨恨,經常被父親和兩個哥哥毒打。他小時瘋狂地崇拜拿破倫,渴望像拿破崙那樣身佩長劍,做世界的主人。認為拿破崙「由一個既卑微又窮困的下級軍官,只靠他身佩的長劍,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但後來他又想當神甫,因為「如今我們眼見四十歲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萬法郎的薪俸。這就是說他們能拿到十萬法郎,三倍於拿破崙當時手下的著名的大將的收入。」於是,他投拜在神甫西朗的門下,鑽研起神學來。他仗著驚人的好記性把一本拉丁文《聖經》全背下來,這事轟動了全城。
市長的年輕漂亮的妻子是在修道院長大的,對像她丈夫那樣庸俗粗魯的男人,打心底里感到厭惡。由於沒有愛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養3 個孩子身上。她認為男人「除了金錢、權勢、勛章的貪欲以外,對於一切都是麻木不仁」。最初,她把於連想像為一個滿面污垢的鄉下佬,誰知見面時卻大出她的意料:面前這個年輕人竟是這樣白皙,眼睛又這樣溫柔動人。以為他「實際上是一個少女」故意假扮男裝。她對於連產生好感,甚至覺得「只有在這個少年教士的心裡,才有慷慨、高尚、仁愛」。瑞那夫人的女僕愛麗沙也愛上了於連,愛麗沙得到了一筆遺產,要西郎神父轉達她對於連的愛慕,於連拒絕了女僕愛麗沙的愛情。瑞那夫人得知此事心裡異常高興,一股幸福的流泉瀉落在她的心海里,她發覺自己對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感情。
夏天市長一家搬到凡尼鎮鄉下花園別墅居住,晚上乘涼的時候,全家聚在一株菩提樹下,於連無意間觸到了瑞那夫人的手,她一下子縮回去了,於連以為瑞那夫人看不起他,便決心必須握住這只手。第二天晚上他果然做了,瑞那夫人的手被於連偷偷地緊握著,滿足了他的自尊心。瑞那夫人被愛情與道德責任折騰得一夜未合眼。她決定用冷淡的態度去對待於連。可是當於連不在家時,她又忍不住對他的思念。而於連也變得更大膽,他在心裡暗想:「我應該再進一步,務必要在這個女人身上達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後發了財,有人恥笑我當家庭教師低賤,我就讓大家了解,是愛情使我接受這位置的」。
深夜2 點闖進了她的房裡。開始,她對於連的無禮行為很生氣,但當她看到「他兩眼充滿眼淚」時,便同情起他來。她暗想,如果在10年前能愛上於連該多好。不過,在於連的心裡則完全沒有這種想法,他的愛完全是出於一種野心,一種因佔有欲而產生的狂熱。他那樣貧窮,能夠得到這么高貴、這么美麗的婦人,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
不久,皇帝駕臨維立葉爾,在瑞那夫人的安排下,於連被聘當上了儀仗隊隊員,使他有在公眾面前大出風頭的機會。迎駕期間,於連作為陪祭教士參加瞻拜聖骸典禮。之後,他對木爾侯爵的侄子、年輕的安倍主教十分崇敬。心想,安倍主教如此年輕就有顯赫的地位,而且倍受女人的青睞,暗下決心「寧願受宗教的制裁,也要達到令美人羨慕的境界」。
瑞那夫人心愛的兒子病危,她認為這是上帝對自己不道德行為的一種懲罰,她陷入了可怕的懺悔里。這時,愛麗沙又把夫人的事暗中告訴了哇列諾先生,他早先曾貪戀瑞那夫人的美色碰了一鼻子灰,便趁機給市長寫了一封告密信。但市長擔心如果把妻子趕出家門,自己將失去一大筆遺產,而且也有損於自己的名譽,採取「只懷疑而不證實」的辦法。但在這座城市裡,街談巷議對瑞那夫人和於連卻越來越不利。一次愛麗沙向西朗神父懺悔時,又談出於連與瑞那夫人的秘密關系。關心於連的神父要他到省城貝尚松神學院進修。告別後的第三天夜裡,於連又冒險趕回維立葉爾,與瑞那夫人見面,此時的瑞那夫人由於思念的痛苦,已憔悴得不像人樣了。
貝尚松是法國一座古城,城牆高大。初到神學院,那門上的鐵十字架,修士的黑色道袍,和他們麻木不仁的面孔都使於連感到恐怖。院長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相識,因此對於連特別關照。他對於連說:「嘻笑就是虛偽的舞台」。
在321個學生中,絕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由此於連自信會迅速獲得成功。他悄悄對自己說:「在拿破崙統治下,我會是個軍曹,在未來的神父當中,我將是個主教。」由於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院長竟讓他當新舊約全書課程的輔導教師。
但神學院是個偽善的地方,他很快就墮入了憂郁之中。彼拉院長受到排擠辭職不幹了,並介紹於連為木爾侯爵的秘書。彼拉神父專門給他介紹侯爵一家他說「你要十分注意,一個象我們這種行業的人,只有靠這些大人先生們才有前途……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如果你得不到人家的尊敬,你的不幸是註定的了」。
侯爵瘦削而矮小,有一對十分靈活的眼睛,頭上帶有金色假發。他是個極端保皇黨人,法國大革命時,他逃亡國外,王朝復辟後,他在朝中取得了顯赫的地位。於連每天的工作就是為他抄寫稿件和公文,侯爵對於連十分滿意,派他去管理自己兩個省的田莊,還負責自己與貝尚松代理主教福力列之間的訴訟通訊,後又派他到倫敦去搞外交,贈給他一枚十字勛章,這使於連感到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於連在貴族社會的熏陶下,很快學會了巴黎上流社會的藝術,成了一個花花公子,甚至在木爾小姐的眼裡,他也已脫了外省青年的土氣。木爾小姐名叫瑪特兒,是一個有金栗色頭發,體態勻稱,非常秀麗的姑娘,但「這雙眼睛透露出一種內心可怕的冷酷」。她讀過許多浪漫主義愛情小說,並被3 世紀前一段家史所激動:她的祖先木爾是皇後瑪嘉瑞特的情夫,被國王處死後,皇後向劊子手買下了他的頭,在深夜裡親自把它埋葬在蒙馬特山腳下。她十分崇拜皇後的這種為愛情而敢冒大不韙的精神,她的名字瑪特兒就是皇後的愛稱。
起初,於連並不愛瑪特兒那清高傲慢的性格,但想到「她卻能夠把社會上的好地位帶給她丈夫」時,便熱烈地追求起她來。瑪特兒也知道於連出身低微,但她懷著一種「我敢於戀愛一個社會地位離我那樣遙遠的人,已算是偉大和勇敢了」的浪漫主義感情,因此,她在花園里主動挽著於連的胳膊,還主動給他寫信宣布愛情。為了考驗於連的膽量,她要於連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間去。於連照樣做了,當晚她就委身於他了,過後瑪特兒很快就後悔了 。
一次,他們在圖書室相遇,她邊哭邊對於連說:「我恨我委身於第一個來到的人」於連感到痛苦,他摘下掛在牆上的一把古劍要殺死她,瑪特兒一點都不害怕反而驕傲地走到於連面前,她認為於連愛她已經愛到要殺了她的程度,便又與他好起來。夜裡於連再次爬進她的房間,她請求於連做她的「主人」,自己將永遠做他的奴隸,表示要永遠服從他。可是,只要於連稍許表露出愛慕的意思,她又轉為憤怒,毫不掩飾的侮辱他,並公開宣布不再愛他。
因為於連的記憶力很好,木爾侯爵讓他列席一次保王黨人的秘密會議,會上有政府首相、紅衣主教、將軍。會後,木爾侯爵讓於連把記在心裡的會議記錄冒著生命危險帶到國外去。在驛站換馬時,差點被敵方殺害,幸好他機警地逃脫了,與外國使節接上了頭,然後留在那等回信。在那兒他遇到俄國柯哈莎夫王子,他是個情場老手,於連便把自己的愛情苦惱講給他聽,他建議於連假裝去追求另一個女性,以達到降伏瑪特兒的目的,並把自己的五十三封情書交給她,「把這些信轉抄一份寄給你所選定的女性,這個女性必須是瞧你不起的對方的熟人。」
於連回到巴黎後,將這些情書一封封寄給元帥夫人,元帥夫人受了感動,給於連回信,瑪特兒再也忍耐不住了,跪倒在於連的腳下,求他愛她,於連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看呀!這個驕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腳下了!」。不久,瑪特兒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寫信告訴父親,要他原諒於連,並成全他們的婚事。侯爵在愛女堅持下,一再讓步。先是給了他們一份田產,准備讓他們結婚後搬到田莊去住。隨後,又給於連寄去一張驃騎兵中尉的委任狀,授予貴族稱號。
於連在驃騎兵駐地穿上軍官制服,陶醉在個人野心滿足的快樂中,「由於恩寵,剛剛才作了二天的中尉,他已經在盤算好至遲有象過去的大將軍一樣,在三十歲上,就能做到司令,那麼到二十三歲,就應該在中尉以上。他只想到他的榮譽和他的兒子。」這時,他突然收到了瑪特兒寄來的急信。信中說:一切都完了。於連急忙回去,原來瑞那夫人給木爾侯爵寫信揭露了他們原先的關系。這時惱羞成怒的於連立即跳上去維拉葉爾的馬車,買了一支手槍,隨即趕到教堂,向正在禱告的瑞那夫人連發兩槍,夫人當場中槍倒地。 於連因開槍殺人被捕了。
入獄後,他頭腦冷靜下來,對自己行為感到悔恨和恥辱。他意識到野心已經破滅,但死對他並不可怕。瑞那夫人受了槍傷並沒有死。稍愈後,她買通獄吏,免得於連受虐待。於連知道後痛哭流涕。瑪特兒也從巴黎趕來探監,為營救於連四處奔走,於連對此並不感動,只覺得憤怒。公審的時候,於連當眾宣稱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賜,他說:「我決不是被我的同階級的人審判,我在陪審官的席上,沒有看見一個富有的農民,而只是些令人氣憤的資產階級的人。」結果法庭宣布於連犯了蓄謀殺人罪,判處死刑。 瑞那夫人不顧一切前去探監。
於連這才知道,她給侯爵的那封信,是由聽她懺悔的教士起草並強迫她寫的。於連和瑞那夫人彼此饒恕了,他拒絕上訴,也拒絕做臨終禱告,以示對封建貴族階級專制的抗議。
在一個晴和的日子裡,於連走上了斷頭台。瑪特兒買下了他的頭顱,按照她敬仰的瑪嘉瑞特皇後的方式,親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頭顱。至於瑞那夫人,在於連死後的第三天,抱吻著她的兒子,也離開了人間。
《紅與黑》裡面主要講了於連和得雷納爾夫人的故事,主人公於連是個復雜而矛盾的個人奮斗者形象,通過他的悲劇概括了王朝復辟時期一代青年的苦悶與追求,反抗與妥協,探索也失敗,具有極大的典型意義。作者通過於連的生活道路,給人們所展示的並不是一幅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瑰麗畫卷,而只是一頁復辟時期青年人個人奮斗慘遭失敗的痛苦記錄,具有不容忽視的認識價值。 小說雖以於連的愛情生活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
2. 法國大革命前貴族生活是什麼樣的
用什麼來界定「大革命之前」呢?如果嚴格界定的話,應該算是路易十五時代吧(1715-1775)?畢竟路易十五死後十四年大革命就爆發了。
提起「貴族」這個詞,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印象——在宏偉華麗的宮殿當中,一群衣著華貴鮮艷的男男女女要麼翩翩起舞,要麼傲慢無比地互相說著無聊的客套話,視賤民如無物(狄更斯在《雙城記》裡面描寫的厄弗里蒙第侯爵就是這樣的典型形象)。
無疑很大一部分貴族確實是這樣,但是用這樣典型刻板的印象去描述一個人數眾多的群體顯然是偏頗的(即使這個群體只佔當時法國2%不到的人口也有數十萬之多)。
首先,我們要確定,什麼算貴族?
當時的法國已經告別了中世紀嚴格的血統藩籬,已經實現了中央集權初步走向了近代化,成為了一個官僚制國家——路易十四最偉大的功績就是這一點,他將全國變成了一個個省,讓中央任命的地方官員來管理,廢除了地方領主的大部分統治權力。
同時,法國因為政府時常陷入到財政困難當中,所以賣官鬻爵乘風,哪怕是法律界也是如此,所以一大批資產階級和官僚,也隨之加入到了貴族的行列當中。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大部分原本的地方領主要麼是融合到了這個全新的國家當中,要麼是在之前就已經消失。
無論是「穿袍貴族」還是「佩劍貴族」,他們都是新東西,於是在那時候的法國,「貴族」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大部分路易十五時代的貴族,血統頂多也只能追溯兩三個世紀,早期的貴族,已經在一次次的外戰和內戰當中消磨殆盡了(英國也是如此,如今英國存世的幾乎所有貴族,爵位傳承都只能追溯到都鐸王朝之後,之前的貴族世系已經在多次戰爭當中基本上滅絕了)。
同時,經過歷史的演化,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相比於中世紀那種對農奴生殺予奪的領主,權力已經萎縮了很多,大部分的統治和司法權力已經被轉移到了政府手裡。他們所擁有的法定主要特權也只剩下了幾項:不用繳納人頭稅,同時可以對原本領地內的土地交易收稅(哪怕這些土地已經被他們賣給別人了,在以後的土地交易當中還是可以收稅。)
雖然這確實是不公平的特權,但是相比於當時的歐洲其他國家,甚至相比於英格蘭,法國貴族的特權並不是很大,也並沒有更加胡作非為,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最迷惑不解憤憤不平的也就是這一點——「我們法國的貴族,封建權力和封建壓迫是最少的,暴民卻起來造反了!」
大革命是啟蒙運動的碩果,當人民身上背負的特權壓迫越少,他們就越發意識到特權的可惡和難以忍受。
可以說,在波旁王朝的末期,貴族完成了一個大分化,大致可以分為好幾個群體,他們當然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不在一個世界裡面:
第一,顯貴群體,這個群體就是王室貴族,和一些出入凡爾賽、享有國王特別恩寵的高等級貴族。
這個群體是國家最為龐大既得利益群體,也是最為奢靡、揮霍成性的群體,他們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開銷龐大,他們就是我們常在歐美電影和動畫裡面看到的貴族形象。
在路易十五時代,這些人組成的宮廷,開銷經常占國家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一,他們也是法國政府債台高築的主要原因之一。
後面的路易十六為自己的弟弟阿圖瓦伯爵一次就償還了兩千萬利佛爾的債務。
而在大革命之後,這群貴族也面臨著最嚴厲的清算,包括國王和王後,留在法國的幾乎都上了斷頭台。
第二,地方領主。
法國的中央集權雖然大體上實現,但是在一些邊緣地區則還有古老的中世紀殘留(沒錯,對1775年的法國人來說,哪怕1475年也是古代了,雖然我們時常忘了這一點)。
比如西部的旺岱和西北部的諾曼底、布列塔尼地區,這些地方殘留著一些仍舊擁有封建權力的地方貴族,這些貴族對領民仍舊施以嚴格的封建統治,捐稅和地租遠高於國內的平均水平。
他們過著的正是中世紀似的生活,居住在城堡當中,並且視自己的封建權力為理所當然。
(然而,當時封建權力和封建壓迫最厲害的西北部,反對革命也就最為激烈,因為農民越是被壓迫到一無所有,就越是極端虔誠於宗教,服從領主,聽從貴族和教士們的命令。)
而這些地方因為在大革命之後激烈保王,反對共和國政府,因此和共和國打了多年的平叛戰爭,(某些地方甚至發生了滅絕性的殺戮),在平叛過程當中,大部分領主也死於交戰,或者上了斷頭台。
第三,鄉村小貴族群體
在法國各地的鄉村,也有許多地方小貴族,這些要麼是大貴族家庭的小分支,要麼是官僚貴族的後代,他們負擔不起住在凡爾賽的開支,也從不奢望王上能聽到自己的名字、給予自己恩寵,一心只想著經營自己的田莊。
他們一般都是出色的地主,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而且節儉,吃自己田莊裡面出產的東西,喝自釀的酒,極少進行奢侈品消費,這群人也沒有擁有什麼太大的特權,過著類似於鄉紳的相當簡朴的生活,和一般的富農地主沒有多大的區別。
在大革命最開始疾風暴雨的幾年當中,這群人也受到了嚴重沖擊,有些地方發生了針對貴族的大規模屠殺,而且根據共和國的法令,貴族一旦逃離國家即可被視為叛國,財產和土地將被國家直接沒收,所以他們的財產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不過在躲過了最初風暴之後,在共和國末期和拿破崙時代,他們的生活又重新歸於了平靜。
第四,城市的官僚貴族
這些人是世代的官吏和法官,一般也居住在城市裡面,當然他們一般也在鄉下購置地產,說他們是城市貴族只是方便區分而已。
他們的生活和當時有錢的中產階級或者富商沒有多大區別。
這群人收入頗豐,而且地位較高,關鍵是和其他貴族群體相比,他們更加能夠感受時代的激盪變化,大部分人老早地就投身到了革命當中,因而他們的倖存率比以上貴族群體都要高,有些人甚至歷經共和國、拿破崙時代、復辟王朝而不倒。
第五,落魄的貴族群體
毫無疑問,經過了世代的繁衍生息,嚴格執行長子繼承製的貴族家庭一定會產出不少窮困的幼子,而這些幼子們繼續繁衍,就會帶來一個雖然屬於貴族卻窮困潦倒的群體,同時,貴族家庭也有可能因為本人的揮霍而陷於破產的境地。
這個群體是貴族當中生活最為艱難的群體,他們因為有一定的貴族身份,少有人肯去從事他們所蔑視的賤業,結果要麼從軍要麼游手好閑。
而這個群體因為和貧民接觸最多,而且個人前途也受到壓制,因而對王國的體制也心懷怨憤,很多人參與到了大革命當中,不少人還成為了共和國軍隊的中堅。
總體來說,在大革命之前,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制度性的問題,法國的貴族群體已經空前膨脹,其中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分化,他們已經變成了不同的群體,生活也各有不同,他們並非是一個模樣,也沒有共同的訴求,本質上除了貴族身份,他們之間幾乎沒有多少共同之處。
最後,那時候的貴婦們已經經常洗澡了……
友情提醒一下排名最高的答案,大革命前法國貴族沒有幾十萬,所有貴族男女老幼一共7萬人,也沒有法國人口的2%,法國當時人口2600萬,貴族只佔0.27%,這樣貴族中,真正的權貴,也就是有公侯伯子男騎士爵位的也就三千家,這在歐洲還算高的了,英國人口當時近千萬,貴族只有500餘家,差一點就是萬中無一。
金字塔模式的封建社會就是這樣,高居社會頂端的永遠是極少數極少數人(其實所有的人類社會都這樣)
英國貴族也普遍比法國貴族富裕,法國最有錢的貴族是後來七月革命篡位的奧爾良家,他家是波旁王朝的旁支,路易十三的後代,路易十四老弟的子孫,大革命前有1億1400萬法郎的財產,相當於三十多噸黃金,或者我韃清的兩千萬兩銀子,可是這位老兄比較奔放,欠了一屁股債,達到7000多萬法郎,最有意思的是他是個啟蒙思想信徒,很多錢都是資助了革命宣傳活動,用來推翻他祖宗亨利第四的波旁正統江山,(也有人說他是奧爾良家的篡位病發作,另有所圖)大革命時期這位爺波旁家的卡佩姓氏都不要了,改名路易.平等(對,這位哥們就真改姓平等了),結果他家那位後來當了國王的兒子不認同,腳底抹油開溜到國外,結果奧爾良的路易.平等公民被革命法庭送上了斷頭台
這是最有錢的,普通貴族就沒這么滋潤了,鄉下貴族像《人間喜劇.高老頭》裡面主角拉斯蒂涅他們家那樣,"多喝栗子湯,少吃白麵包"的,不在少數,他們家還是男爵呢,沒爵位的,比如拿破崙手底下最能打的元帥達武就是貴族出身,他就繼承了匹馬和一把劍,所以這種貴族很多都投了共,no,投了革命黨,比如大革命高潮部分雅各賓公安委員會的利劍和煞神,聖鞠斯特,就是個貴族
英國貴族就有錢得多,雨果《笑面人》裡面專門有一章描寫英國貴族的豪富,主角他老爹家裡有八萬個佃戶和家臣,十幾座宮堡和宅邸。後來即使某些英國貴族家衰落了他們還有一個絕招,那就是找美國暴發戶的女兒做媳婦賺陪嫁錢,丘吉爾就是這么來的,他祖上是英國名將馬爾波羅公爵,他老媽就是美國富二代白富美,英劇《唐頓庄園》裡面伯爵老爺太太也是這種組合
我上歷史課也沒有怎麼學到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們過這怎麼樣的生活。只知道跟貧民比,那叫一個天一個地:聖職者和貴族不需要交稅,而貧民要交各種稅和保護費。而且前兩者做多不過是法國百姓的5%,卻掌握了所有的錢財權利。至於他們生活的如何,倒是對於凡爾賽宮時代的貴族們有些了解。
中世紀:法國貴族的來源
墨洛溫王朝:法蘭克國王保留了羅馬時期的貴族制度。簡單來說,此制度有兩大特點:一、想成為貴族必須成為公務員;二、此權利不能傳給下一代。
卡洛林王朝:九世紀,有了世襲。
卡佩王朝:很多在本地混的不咋地,都打仗去了(十字軍東征)
16世紀:依然在打仗(義大利戰爭,宗教戰爭)。文藝復興的開始。不同時代的貴族都是為了權利崛起衰敗。也有了來自資產階級的貴族。
17世紀至18世紀的貴族
投石黨亂:貴族力量被推翻,導致君主專制政體的建立路易十四:針對當時各地貴族的大查詢(1666-1727),之後有了各種各樣的貴族(國王賞賜的,首都外省的,等等)。簡單來說,路易十四的貴族盆友們算是做牛的時代,連他國都對路易十四羨慕嫉妒恨。
凡爾賽:凡爾賽的禮儀制度保留到路易十六。
異味:馬的味道,母牛和山羊的味道,人的味道(不洗澡,因為那個時候說你洗澡的越多,感冒生病的越快。不過不是完全不洗澡哈,還是會用毛巾洗洗干凈。)。加為了掩蓋這些異味的各種香草香料香水。
時尚:因為路易14的關系,男人的fashion更替比女人的fashion還要快。什麼高跟鞋啊,假發啊,都是從這位國王開始流行的。至於女人的fashion,開始的設計師都是男人所以花樣也不多,不過以後有了女設計師,花樣也就多了(從佩戴到衣料)。不過最主要是路易14的小三小四們(好像應該說「情婦」 不確定,中文成都有限,請諒解)將女人的fashion發揚光大:各種扇子,發型啥的,當時的女人們都是根據路易14的情婦們的喜好而成為時尚流行。
化妝:白色=純潔。所以當時喜歡白皮膚。女人們為了突出她們白色的皮膚(其實是白粉厚成牆),會畫美人痣,紅色也流行了(此顏色代表貴族的權利)因為女人為了吸引別人都會用紅色(特別是1673年以後,所有的女人都會用紅色)。從此也有了各種紅色的胭脂水粉(也苦逼了色盲的盆友們)
宴會:當時的貴族們也真會享受,也深刻影響到了凡爾賽宮的歷史和藝術歷史。路易14也支持特別多的大royal party。就連現在法國共和國,要舉辦什麼party都會在凡爾賽宮舉辦。若是想更詳細了解當時的宴會,以後會回來寫的。
Les plaîsirs de l'Ile enchantée (1664年5月7日至13日):路易14第一大宴會,為了慶祝他與他第一位情婦的重逢,並且正式想貴族們介紹她是他的情婦。(好像跟中國的小妾沒啥區別了…)
吃喝玩樂啥都有:芭蕾、莫里哀的劇場、等等
次征服,看莫里哀的劇場。
依然吃喝玩樂啥都有。雖然依然演莫里哀的劇場,但是他在去年死了。
1789:法國大革命
其實到底有多少貴族家庭歷史學家也不清楚。有的說是9000貴族,有的說是2,5萬貴族。
8月4日:廢除所有特權。
1790年6月19日:貴族制度和封號啥的都徹底廢除。
之後貴族的地位就更加微妙復雜了。
這個宴會是路易14第一次在凡爾賽宮李舉辦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活動。有騎兵競技表演,各種比賽,芭蕾,劇場(主要都是莫里哀的),各種參觀(凡爾賽宮李的花園啊,擺在宮里的雕刻畫像等等),抽獎,閱兵,煙火,等等(自然這些宴會也是貴族們泡妞的最佳機會)
此宴會也是第一次和莫里哀合作,也是因為這個宴會後來凡爾賽的名氣那麼大。
明面上是為了慶祝路易14的媽媽和他王後。不過其實是為了介紹他第一位情婦。呵呵(國王就這么任性)
是路易14 第二個在凡爾賽宮的宴會。也特別隆重。此開銷是1668年的三分之一!
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但是還是有各種活動:參觀凡爾賽宮的最新的創造(bassin dragon),盛大的午後便餐(有酒有肉有水果),看莫里哀的最新的劇場(地方布置的特別精緻,以至於後來人們認為此劇場最能代表巴洛克風格的宴會),煙火。
各種活動依然盛大,此宴會依然燒錢。不過怕啥,國王就這么任性!有午後便餐,莫里哀的最新劇場,在最新布置好的花園散步(順便泡妞),煙火,音樂等等。
3. 普魯士的普魯士道路
在德意志諸邦中,唯一能與奧地利相抗衡的力量是普魯士。
普魯士是德意志諸國中領土最廣、力量最強、地位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從17世紀起,它一直影響著整個德意志的歷史。
普魯士國家是靠不斷擴張領土而發展起來的。
普魯士的統治者是霍亨索倫家族。早在10世紀,霍亨索倫家族就統治了瑞士北方的索倫山上一個城堡。到12世紀,這個家族的代表又成為紐倫堡城的城主。1415年這個家族的代表腓特烈一世從神聖羅馬皇帝那裡取得了勃蘭登堡領地和選帝侯的稱號。勃蘭登堡位於德意志東北邊境,經常與鄰近的斯拉夫人發生戰爭,因而它的軍隊取得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在16世紀宗教改革中,勃蘭登堡選帝侯接受了路德教,並且攫取了天主教教會的土地財產,由是勃蘭登堡遂成為一個重要的新教國家。到16世紀初,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德以他妻子的名義取得了萊茵河下游的克列夫茲公爵領地和馬爾克、拉文斯堡兩個侯爵領地。1618年選帝侯又取得了波蘭的附庸國——東普魯士,因而他就從勃蘭登堡選帝候一躍而成為勃蘭登堡一普魯士選帝候。為了取得東普魯士,他不惜向波蘭國王稱臣納貢。三十年戰爭結束時(1648年),選帝候腓特烈·威廉兼並了東部波美拉尼亞及威悉河流域和易北河流域的幾個小領地。同一年,他又趁波蘭新王即位的機會,擺脫了對波蘭的臣屬關系。到1701年,選帝侯腓特烈一世又以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為條件,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那裡取得了普魯士國王的稱號。由是,勃蘭登堡一普魯士選帝侯就變成普魯士國王。在七年戰爭中,普魯士又從奧地利奪取了西里西亞。1772年瓜分波蘭時,又分到西普魯士(格但斯克和托倫除外),這樣就把勃蘭登堡和東普魯士連接起來。勃蘭登堡原來領地的面積僅有23751平方公里,到1772年,普魯士王國的領土就增加到194891平方公里了。
普魯士之崛起,是有其經濟前提的。正是在17世紀以後經濟繁榮的基礎上,這個國家才能強盛起來。普魯士經濟繁榮的原因有二:
第一,勃蘭登堡的地理位置對經濟發展有利。貿易航路之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雖然引起整個德意志經濟衰落及停滯,但是卻促進了勃蘭登堡的經濟繁榮。貿易航路的轉移,使南德和中德的個別地區不得不向北海海岸尋找貿易出口,而勃蘭登堡就成為必經之路。
第二,霍亨索倫王朝實行的保護工商業的政策促進了普魯士經濟的發展。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早在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在位時期(1640-1688)就開始獎勵工商業發展。1685年法國政府取消南特敕令後,胡格諾教徒紛紛逃往國外。腓特烈·威廉下令收容法國流亡者並給予優待。至1703年大約有2萬名法國胡格諾教徒和13000名其他國家的新教徒定居到蘭登堡。他們主要是手藝高強的手工業者和能乾的商人,因而把資本和技術帶到這里。這些新來的移民建立了毛織和棉織手工工場,對絲進行加工,並生產天鵝絨、蠟燭、絹帶等物品。但是在農奴制存在的條件下,自由勞動力來源非常有限。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腓特烈·威廉利用刑事犯及獄囚、流浪漢以及乞丐充當新工業的勞動力。其孫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繼續實行這個政策,他特別獎勵軍事工業,如毛呢工業。
普魯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強,還因為它推行軍國主義政策。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即位時正值三十年戰爭,勃蘭登堡被瑞典軍佔領。他親身體會到軍隊為立國之本,因此他決定向瑞典學習,建立一支常備軍。年,他與容克貴族達成協議:允許容克對農民行使警察權和裁判權;容克則同意選帝侯徵收「軍事稅」,以便創立常備軍。在這個協議中,選帝侯也同意讓容克擔任常備軍的軍官。從此以後,容克就與普魯士軍隊結成不解之緣。從腓特烈·威廉以來,普魯士國家就變成一架強大的軍事機器。到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時期,普魯士軍隊的數目幾乎增加了一倍,達85460人,相當於全國居民的 4%。在全歐,普魯士在人口方面占第13位,但是其軍隊的數目卻占第4位,國家財政收入的3/4都用在軍事上。在軍隊中實行盲目服從,容克出身的軍官可以任意鞭撻士卒,有些士卒往往因不堪軍官的虐待而自殺。平時軍紀甚嚴,但是一到戰時,軍官卻縱容士兵燒殺掠奪。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是與容克階級緊密相聯的。容克階級積極支持軍國主義政策,這是因為這個政策給他們帶來許多利益:第一,實行軍國主義及侵略擴張,他們就可以獲得新的地產。第二,隨著國家領士的擴張,行政管理機構也就擴充起來,這就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當官機會。第三,加強軍事力量,也相應地增加了軍官的數目從而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軍官職位。
容克階級擁有雄厚的經濟力量,他們的經濟力量是建立在農奴制上面的。德意志的「農奴制第二版」在普魯士表現得最為突出。從16世紀到17世紀上半期,普魯士,特別是易北河以東地區的農民又農牧化了。他們完全被束縛在土地上,並且被迫向地主提供勞役地租及代役租。農奴每周要在領主的土地上勞動4~6天。1710年一個官員在報告中寫道:「地租、勞役、租稅、士兵駐扎和貢賦等經常增加,人民很難維持下去;農奴一直很窮而且越來越窮,一如既往,最後他們無可奈何只好逃跑……」
普魯士的官僚系統也是靠軍隊的力量建立起來的。本來普魯士一些地區的征稅權掌握在各領地的等級會議手中,但是腓特烈,威廉卻靠武力征稅。他曾派軍隊以武力相威脅,迫使克列夫茲和馬爾克接受了新稅。接著,他把這種新稅變成事實上的永久性稅收,從而剝奪等級會議最主要的職權——收稅權。最後,由於各地稅款主要用於軍隊開支,他就把稅收事務交給軍方去辦,為此組建軍事總部,下面設軍事財務處,向各地派遣軍官,負責征稅。這些軍官用軍事命令的方式進行工作,很快把工作范圍擴展到整個經濟領域,並把各地原有的行政機構排擠到一邊,其中包括各領地等級會議和市鎮自治當局。通過軍事總部,腓特烈·威廉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官僚行政系統,而這個系統的靈魂是軍隊。1723年他設立直屬國王的「財政、軍事與王室領地最高總管理處」,作為管理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這位「軍曹國王」用管理軍隊的方法管理國家,認為專制君主最懂得他的人民需要什麼。他曾說:「朕乃君主,故可為所欲為。」在他的統治下普魯士發展成高度集權的專制國家,軍營式的紀律與等級制度支配整個社會生活。所謂的「普魯士精神」到這時已完全成形了,它的公式是專制主義加上軍國主義。 德意志是一個民族分合無定的國家。神聖羅馬帝國系一個徒具虛名的鬆散諸侯聯盟,最多時全國竟分有上千個邦國;經過幾百年的苦苦奮斗,德意志終於在1871年由普魯士實現了首次民族大統一,然而卻又因兩次大戰的失敗,國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年才重新實現統一。可以說,一部德國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問題(或曰謀求國家統一)就成為了貫穿整個德意志近現代史的一條主線。為什麼我們講普魯士王國的興起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就因為德國的統一大業最終是由普魯士完成的。那麼,身處在一個列強環伺的歐洲和一個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間,人口和領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魯士,又究竟是憑借何種「神奇的力量」逐漸由弱變強,一步步壯大發展起來的呢?
從1618-1648年,歐洲大陸的封建君主們在德意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使英國資產階級逃脫了歐洲封建君主們的干預而獲得了勝利,卻使德意志徹底衰落。作為這場殘酷戰爭的主戰場,德意志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滅,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農民變得一無所有,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戰爭結束後,德意志仍然只是一個四分五裂、殘破不堪、諸侯林立的名義上的「國家」。根據威斯特法里亞和約,三十年戰爭的勝利者法國和瑞典有權保證德意志各邦內政和外交上的獨立,各邦有充分權利同歐洲任何國家簽定條約。這樣,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最後確定下來。三十年戰爭後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種程度,有這樣一組數據很能夠說明問題:當時在德意志境內,共有360個獨立的邦國和1500個半獨立的領地。絕大部分的邦國版圖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亞地區,每個邦國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這些邦國的君主卻都很自負,無論其邦土大小都一樣建立起自己整套的專制制度,國家機構健全,也擁有軍隊。一支軍隊有時只有12個士兵組成。
在這種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個社會有秩序、中央有權威、政府有效率、軍隊有戰力的普魯士顯得十分與眾不同。須知近代歐洲,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是溫情脈脈、和風細雨的曼妙之旅,在那個弱肉強食血雨腥風的動盪年代,普魯士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火與劍來鋪就它的王者之路。 (一)奉行先軍政治,重視國防建設
新興的普魯士王國是個家底薄弱的小國,被列強戲稱為「鐵罐堆中的一隻陶罐」,隨時都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危險。因此從1701年普魯士王國建國伊始,歷代統治者就把強化軍隊作為自己生存發展的主要手段。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非常突出,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鐵腕統治下,普軍人數由原先的7萬人激增至20萬,佔全國人口9.4%,軍費開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預算的4/5。當時的普魯士面積在歐洲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軍隊卻排到了全歐第四的位置。而且這一數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後繼者威廉二世那裡又增加到了23.5萬人。曾有人這樣描述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性質是如此的鮮明,它的好戰性直接促成了後來俾斯麥「鐵血政策」的出台,並進而成為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二)容克長期把持國家政權,並成為唯一能夠擔負起領導民族統一大業的階級
普魯士是一個容克國家,市民階級在這里的力量非常微弱。這一方面是由於戰爭的破壞使工場手工業發展緩慢,其在國家整個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還不到10%,而且它們的市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封建王公貴族的生活消費和政府軍隊的開支;另一方面,當18世紀末英法早已克服行會的傳統束縛時,德意志的手工業卻仍為行會所控制,古老的法規和條例還在嚴格的執行,一切能夠促進競爭和創新的路徑都被封建桎梏無情的堵塞。經濟上的這種依賴性以及自身實力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德意志資產者在政治上對封建權力的怯懦性和卑躬屈膝。
農民也無力反抗強大的封建專制王權。1625年德國曾爆發了偉大的農民戰爭,但最終被殘酷鎮壓下去,而三十年戰爭則徹底摧毀了農民階級最後的反抗力量,地主成為農村唯一的主人,強迫農民服勞役的農奴制度變成了德意志的普遍制度,而這種狀況在普魯士表現的尤為突出。
馬克思、恩格斯曾打算把德意志各地分散的工人團體聯合成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以便推進革命。但經濟上落後、政治上分散的德意志不存在這種條件。當時德意志工人階級還很不成熟,他們中大部分人仍是手工業者,而且基本上是跟著資產階級走的。而且由於封建勢力的強大,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背叛,1848年革命在整個德意志都被鎮壓下去,工人運動長期處於低潮。
既然資產階級和農民都無力完成德國的統一大業,而力量尚十分弱小的無產階級又在政治上遠沒有成熟,那麼這一任務便歷史的落在了普魯士貴族地主階級(容克)的身上。
(三)王權強大,同時在保留容克封建特權的前提下發展資本主義
容克經濟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容克地主壟斷了糧食出口,同時還免付出口關稅。在普魯士軍隊中,容克則占據了所有的軍官職位。普魯士的農奴制與早期農奴制不同,它是商品生產發展的結果。隨著糧食和各種農產品日益成為重要的商品以及價格上揚,農業生產變得有利可圖。於是容克地主便開始搶占農民土地,合並成大田莊,面向市場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生產。
農奴制體現的只是普魯士國家制度的一個方面,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則在於凸顯了普魯士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特色。而這一政治體制保證,對於任何一個近代歐洲強國的崛起都是必不可少的。彼得一世治下的俄國如此,路易十四統轄的法國亦然,普魯士也不例外。
1848年革命失敗後,盡管普魯士沒有像奧地利那樣恢復純粹的君主制,而是維持了地主階級與大資產階級的聯盟,但貴族仍在這個聯盟中保持了領導地位,國王則依舊擁有無上的權威。雖然存在議會,但上院(貴族院)是由國王指定的顯貴組成,而下院(眾議院)又藉助不平等的三級選舉制保證了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多數地位,因此,普魯士的君主專制就打著民主的幌子得以延續,甚至還有所鞏固。 (一)農奴制強化了容克的政治統治地位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農奴制是一種野蠻的、落後的生產方式。農奴不僅無償的為地主服勞役,還要自備牲畜和農具,他們的財產任意被剝奪,完全沒有人身自由,被禁錮在地主的田莊里不許遷徙。通常認為,農奴制的存在會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一制度置於普魯士崛起的歷史大背景下來看的話,卻會發現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今人可以批評腓特烈二世在普魯士「強化軍事容克地主的專制制度,以及向其臣民推行奴性教育」是歷史的倒退,但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當時普魯士王國的柱石是貴族,而貴族的實力就在於佔有廣大的地產和對農奴的剝削。從這個角度講,沒有農奴制就沒有容克,而沒有容克的支持,強大的普魯士王權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二)推行重商主義,注重發展經濟
德意志向北出海的主要河流如萊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奧得河都流經勃蘭登堡的領地,這就使普魯士擁有了一個發展經濟的有利地理位置。而普魯士的歷代統治者也把工商業看成是一種重要財富,他們開鑿運河、修橋築路、統一幣制、實行保護關稅的措施來發展經濟。同時普魯士還注重開拓海外市場,在1788年它就已向英國出口了1萬1千多噸生鐵。到18世紀80年代,普魯士建立起三個貿易公司:地中海東部貿易公司、中國貿易公司和孟加拉貿易公司。
(三)鼓勵移民,收容新教徒。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及三十年戰爭中德意志新教聯盟的獲勝,使得普魯士成為當時歐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間樂土。到1703年,大約有二萬名胡格諾教徒從法國遷到勃蘭登堡定居,占當時這座城市居民的1/9。這些人都是熟練的手工業者或擁有一定資本的商人,結果法國工商業因此遭受嚴重損失,而普魯士卻得到了好處。除法國移民外,還有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大量進入普國。據統計,到1740年普魯士有人口240萬,其中光外國移民就佔去1/4,多達60萬。勃蘭登堡是三十年戰爭的重災區,移民對它的復興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魯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國更早的實現經濟復甦與高漲。
(四)統治者憂患意識強烈,較少陷入腐化墮落
與當時歐洲王室盛行的奢靡之風迥異,幾代普魯士統治者都近乎自虐的過著清教徒式的節儉生活,以便節省下寶貴的軍費與政府開支。比如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父親威廉一世(與後來同名的普皇是兩個人)在位時,普魯士的外交使臣以寒酸齷齪「馳名」歐洲。而顯赫的王室成員們,無論王子公主,亦或是王妃乃至國王本人,其飲食烹調拙劣,飯菜簡單菲薄,幾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於節儉已到了慳吝的地步,以致人們在背後叫威廉一世為「乞丐國王」。
他的後繼者腓特烈二世,則更具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般的堅韌與刻苦,他以過人的精力躬身勤政,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他還號召國民勤儉節約並以身作則,絕對禁止宮廷的奢華排場。他本人平時只穿士兵服,畢生只有一件禮服。在腓特烈二世逝世20年後,拿破崙在耶拿大敗普軍,來到位於波茨坦的腓特烈二世的墓前。拿破崙用馬鞭指著墓碑對手下的將領們說:「要是他還活著,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站在這里了」。
(五)統治階級能夠順應潮流,及時推進各項改革
普魯士的統治階級,並非像其他歐洲國家的封建貴族那樣一味的因循守舊,頑固拒絕一切變革。他們善於審時度勢的自上而下推進改革(當然也迫於形勢),並牢牢的掌控著改革的領導地位,從而既順應了歷史潮流,又免於使自己大權旁落。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走過場的改革不同,普魯士歷代君王大多能夠把改革堅持下去,而不是將前人成果半途而廢,這樣就既保證了普魯士大政方針的連貫性,又使整個國家始終保持著向上的勢頭。
以普魯士的農奴制改革為例,拿破崙戰爭期間普魯士接連慘敗,幾近亡國。戰爭的慘敗和屈辱和約的簽訂,使普魯士人從封建的德意志與資本主義的法蘭西的較量中,愈來愈看清農奴制社會的衰敗。一批深受英法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對舊有的封建秩序進行改革。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普魯士開始艱難的改革。1807年10月,主持國家事務的施泰因男爵頒布了解放農民的「十月敕令」,使得普魯士終於在從封建農奴制向資產階級社會轉變的道路上,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但第一輪改革並不徹底,這使得普魯士的資產階級自由派,對於容克繼續霸佔大量土地和人力十分不滿,於是他們在歐洲1848革命中曾一度倒向共和反對帝制。為了互相勾結,協調利益以便鞏固政權,容克地主階級政府於1850年3月頒布了《調整地主與農民關系法》,從而最終完成了始於1807年的農奴制改革。改革的結果,資本家得到了發展大工業所必需的廉價勞動力,資產階級對君主制感到滿意;通過收取農奴的高額贖金,大量被割讓的份地和財富迅速積聚到容克手中,地主階級也發了橫財;而只有農民卻紛紛破產,喪失了土地和牲畜,大批的淪為半無產者,進而變成了資本家工廠和容克庄園中的雇傭工人。普魯士統治階級的這一「經驗」,為後來的1861年沙俄農奴制改革提供了絕佳的效仿「樣板」。
(六)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
普魯士的崛起,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從16世紀以來,由於分裂,德意志在歐洲人眼裡不是一個政治實體,而德意志民族也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活力的民族。正是這種長期受屈辱、受輕視的狀況激發了德國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並使之內化為普魯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也由於這種精神,促使他們向外國學習先進的事物,大力興辦教育。這方面普魯士王國的成就最被後人所稱道――為貫徹民族主義教育,從1717年普魯士就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腓特烈二世頒布《學校法規》,強制5-14歲的兒童必須上學,並任命老兵為校長,對學生進行准軍事訓練。這一切都為日後普魯士組建紀律嚴明的高素質軍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1809年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文化發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則作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學,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各國的高等教育發展。
在普魯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視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據統計,在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國人無論在讀、寫、計算能力上,還是科學理論的實際運用方面都要領先於歐洲各國。
(七)善於利用外交手段,最大限度的為本國謀求利益
無論是早期的普王腓特烈二世,還是後來的首相俾斯麥,他們都被公認為是當時最機敏的外交家之一。雖然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人可謂是「背信棄義、貪狠奸詐」,但不可否認,如果沒有他們高超的外交手腕,很難想像普魯士能在列強環伺的歐洲得以生存和壯大。
團結盟友,孤立對手,是普魯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比如,1834年開始運行的關稅同盟是普魯士的一個巨大成就――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使整個德意志在政治上開始向它靠攏,既增強了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能力和決心,又逐漸從政治經濟上把奧地利排擠出德意志,可謂是一箭雙雕。關稅同盟有點類似於1993年成立的歐盟,各(邦)國通過政治經濟的一體化,來最終向統一的國家共同體邁進。普魯士善於籠絡德意志各邦國,作為關稅同盟的成員,這些邦國從中得到物質上的好處,加上它們的發展程度都沒有達到哪怕是接近普魯士的水平,於是普魯士成了這些邦國資產階級嚮往的中心。這些資產者把普魯士看作是自己在經濟上的前衛和將來在政治上的靠山。這樣,普魯士就開始躍居德意志的領導地位。
(八)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外力推動。
1805-1807年的軍事勝利使拿破崙占據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普魯士王國充當了了法國反英反俄的附庸。為維護和實現法國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崙在對普魯士實行軍事佔領,政治統治和外交操縱的同時,也按照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模式,在當地強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廢除農奴制,解除農民對地主的封建義務;革除古老的典章制度,取消行會法規等等。
雖然由於戰爭的頻繁,以及反法勢力的極力阻撓,拿破崙在德意志的資產階級改革最終沒能堅持下去,但此舉已經對德意志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是由於拿破崙猛烈盪滌著封建割據勢力,扶植正在生長中的資本主義關系,才使德意志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工業,也使德意志民族資產階級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因此恩格斯曾說過:「德國資產階級的創造者是拿破崙……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掘墓人」。
綜上所述,正是經由這樣一條特殊的發展道路,普魯士才能在短短百年內迅速崛起並完成了近代德國的統一,所以普魯士有時就成為了德國人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詞,而一部「普魯士道路」的演進史,也在某種意義上不斷給予著我們警示和啟迪。
4. 法國國歌《馬賽曲》產生在什麼時期
《馬賽曲》產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大革命與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密不可分的。
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馬賽人支持法國的大革命,500名馬賽人組成志願者奔赴巴黎保衛革命政府,他們在行進的路上高唱《萊茵河戰歌》。激昂的歌聲和強烈的感染力鼓舞著他們為他們的國家戰斗,這首歌後來成為法國國歌,被稱為《馬賽曲》。
創作背景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部隊的工兵上尉。他經常到阿爾薩斯著名的愛國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長迪特里希的家裡作客。迪特里希夫人和女兒們同市長一樣,都懷有滿腔愛國和革命的熱忱。
她們喜歡這位年輕的軍官,欣賞他的勇氣、詩和音樂。她們總是他新作的第一批鑒賞者,也是他的知音者。1792年4月,飢荒籠罩著斯特拉斯堡。市長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貧苦。
一天,飯桌上只有戰時配給的麵包和幾片火腿了,迪特里希安詳地望著德·利爾說:「只要市民們節日里不缺少熱鬧的氣氛,只要士兵們不缺乏勇氣,我們吃的雖不豐富,也算不了什麼!」他接著對女兒說:「酒窖里還有最後一瓶酒,拿來讓我們為自由為祖國乾杯吧。
斯特拉斯堡要舉行一個愛國主義的盛典,德·利爾應該喝幾杯酒,寫出一首能鼓舞人民鬥志的歌曲來!」女兒們齊聲鼓掌喝彩,取來了酒,為父親和年輕的軍官斟滿酒杯,直至酒被喝完。
5. 田莊台在什麼地方
田莊台屬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 地處305(庄河-林西)國道,連接遼南與遼西的關卡,以大遼河大橋與營口相連.自古便有:"先有田台,後有營口"之說.鎮政府駐遼河大橋北約一公里,人口2.95萬人,面積36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南大、北大、久遠、碼頭、勝利;9個村委會:龐家、中央鋪、吉家、高家、李揚、白家、馬蓮、大碾房、鹽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