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畫家米樂哪裡人

法國畫家米樂哪裡人

發布時間:2022-10-03 19:30:12

㈠ 知識考場:2-人稱「農民畫家」的米勒是哪國人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0.4-1875.1.20),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他那純朴親切的藝術語言,尤其被廣大法國農民所喜愛。

米勒是法國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的代表畫家。巴比松畫派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國興起的鄉村風景畫派。因此畫派的主要畫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約50公里,楓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1840年後這些畫家的作品被合稱為巴比松畫派。巴比松派的主要畫家是強調科學風景畫法的西奧多?盧梭、柯洛、讓?弗朗索瓦?米勒和查理?法蘭斯瓦?杜比尼。其中盧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終老。巴比松派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一個起點。過去法國藝術界對風景畫的評價都很低,認為畫風景畫的畫家是比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使世人被鄉村中的優雅感動,同時也因當時巴黎和歐洲都保受戰亂,人心趨向於隱居,所以巴比松畫派成功的為風景畫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替後來1860年開展的印象派奠定了相當好的道路。

米勒的曾祖母是一個簡·奧斯汀的超級粉絲,將小說《勸導》人物「Captain Wentworth」作兒子(米勒爺爺)的名字,米勒的爸爸是二世,到了米勒,自然變成了三世。米勒的全名因此成為: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

米勒的混血家族更是強大到無以復加,從維基網路查到,其父親擁有美國黑人、牙買加人、英國、德國和猶太人血統,母親則是俄羅斯、法國、荷蘭、敘利亞、黎巴嫩血統。傳聞十種血統混合使得米勒雙瞳顏色不同,一隻綠色,一隻是淡褐色,不得不戴隱形眼鏡來遮蓋。

父親是牛津高材生,母親是教師,導致米勒從小就是班上的「尖子生」,考上全美在錄取上第二嚴格的學校普林斯頓大學,修英國文學。學習好,但性格卻很乖張,在大學里因為一幅漫畫被批「種族歧視」,而本身擁有黑人血統的米勒選擇了沉默,參加校內的男生合唱團「虎咆」,去歐洲演出賺錢。

㈡ 米勒是哪個國家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

法國
讓·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0.4-1875.1.20),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們愛戴的畫家。
讓-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諾曼底省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種過田。 23歲時到巴黎師從於畫家德拉羅什,畫室里的同學都瞧不起米勒,說他是「土氣的山裡人」。老師也看不慣米勒,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盧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盧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為了迎合資產者的感官刺激,米勒還畫過庸俗低級的裸女。有一次米勒聽到人們議論他說:「這就是那個除了畫下流裸體、別的什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使他傷透了心。從此他下決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堅決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從靠賣畫艱難地糊口開始,貶筆洛可可風格的香艷繪畫,這期間,無疑也給米勒的藝術生涯打下飽含凄涼、辛酸而又扎實的藝術功底。直至畫家寄居楓丹白露的巴比松村,用寫實的鄉村風景畫,開啟法國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繪出了鄉村中的樹木、田野,以及勞動者的敦厚、朴實,使世人被畫家筆下鄉村中的優雅而感動,被畫家神來的油墨表現所折服。
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米勒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這時米勒已35歲。在巴比松村米勒結識了柯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米勒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米勒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穗者》和《晚鍾》等名作。

㈢ 米勒:農民畫家是誰

生平簡介年10月4日,米勒出生在法國諾曼底海岸不遠的格魯西村莊里。

當他12歲的時候,父親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把米勒送到離村不遠的格拉委利城的一個牧師那裡學拉丁文。四五個月後,正逢歲暮,米勒跑了回來,他不願拿父親血汗換來的錢去啃那些拉丁字母!他開始自修,並一個人悄悄地學畫。他畫祖母,畫村莊,畫田野。凡是他見到的,構成他生活那部分的,他都有把它們畫下來的願望。沒有老師,沒有人教,一隻炭筆,按照一個農村孩子純朴的心思任意塗抹著。17歲,他終於畫出了一幅大畫《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第二年,他又畫了《駝背的人》。這兩幅畫,震驚了父母,震驚了全村。尤其那幅《駝背的人》,人世的辛酸,歲月的風雨,心靈的呼喊,全都刻在了他那被摧殘的身體上。在他爸爸的支持下,米勒啟程去啟爾堡學畫畫。

啟爾堡的畫師穆君爾看到米勒的那兩幅畫後,感到很滿意,收留了他。後又學畫於古典主義畫家郎洛瓦。

年,經郎洛瓦推薦,米勒獲啟爾堡市政府600法郎的獎學金去首都巴黎深造。從此,米勒開始一步一步接近繪畫藝術的頂峰。

歷史業績年,米勒的兩幅作品——《運牛奶的女人》和《乘馬演習》終於在沙龍展出了。畫家狄亞茲和特羅容看後深為贊賞。1848年,在雄壯的《馬賽曲》聲中,米勒的新作《篩谷的人》問世了。

《篩谷的人》描繪的是一個中年農民勞動的場面,他雙手吃力地端著一個巨大的簸箕在篩谷,身體彎成了弓形。他太疲勞了,不得不用右腿抵住簸箕的底部。他兩眼看著簸箕中一年的收獲,臉上卻是一片愁容,身旁還有幾袋沒篩的穀子……年,米勒創作出了到巴比松村後的第一件作品《播種者》。畫面上那個體魄健壯的農民,跨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行進在剛剛翻過的田野上。他左手毫不費力地抱著一袋種籽,右手熟練地撒出一把把谷種。晨曦中,他那毫無表現欲的漠然的面孔告訴人們,農民就是這樣終年累月地勞動著,把希望撒向土地。「這是一曲勞動者的贊歌;一首勞動的詩篇。」

年,他43歲的時候,創作出了他的巔峰之作——《拾穗者》。秋天的陽光下,三個農婦正彎腰拾揀田裡遺落的麥穗。兩個人面朝地面,左手在麥桿中挑揀,右手拿著幾根拾得的麥穗。另一個人剛剛直起腰來,似乎想稍稍休息一下,眼睛卻在麥地里不舍地搜尋著。

米勒的三個拾穗者就像三個貧窮的女神,她們在用自己的沉默鼓動著人們對生活的抗爭。

年,他的又一幅傑作《晚鍾》問世了。這幅畫和他1863年創作的《扶鋤的人》引起了他一生中遇到的最狂熱的喝采和最猛烈的攻擊。

米勒以他的朴實和崇高登上了藝術的巔峰,而被人們稱之為「鄉下佬中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開朗基羅」。

㈣ 關於法國畫家米勒,你了解多少呢

畫家米勒被譽為叛逆畫家、自由畫家、人民畫家,也可以說他是繪畫藝術的革命家。米勒的畫擺脫了當代傳統繪畫理念,他的畫筆所描繪的都是農村的勞動者,而不是貴族。米勒的畫不效力於教會,他只畫自己家鄉的勞動人民,因為米勒認為只有勞動者才是最美的,只有這些與他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相符合的,最真實最朴實的人民才值得他去描繪與贊美,而不是作為的貴族,與那些教會中的虛有天使。

法國畫家米勒還被譽為「農民畫家」,也是最偉大的田園畫家,這是為什麼呢?米勒是第一個法國農民畫家。這是因為米勒繪畫的題材都是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要題材,他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自然,欣賞自然,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米勒的畫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

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他起早摸黑,早上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雖然米勒的生活十分困苦,但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米勒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

㈤ 法國名畫家米勒出身何種家庭

讓·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他那純朴親切的藝術語言,尤其被廣大法國農民所喜愛。他出身於農民世家,幼年時便顯露出繪畫的天才,受到老師的鼓勵而立志學習繪畫。

後來到巴黎從師特拉羅虛學習。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畫一些模仿蒲珊和佛拉貢納的羅可可風格的香艷體繪畫,放在畫店裡出售。但是,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 他時刻希望著能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法國農民純朴而勤勞的形象。1848年,他畫了一幅《簸穀子的女人》,賣了500法郎。他同他的朋友、動物畫家夏爾·雅克商量,用這筆錢到巴比仲去定居。當時,畫家盧梭和狄亞茲已經在那裡安家,米勒十分嚮往他們的生活。於是, 米勒毅然邁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1849年7月的一個晴朗的早晨,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5個孩子,同夏爾·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輛笨重的日式釋車,駛向離巴黎90公里的楓丹白露,然後,背著簡單的行囊,步行來到巴比仲村。這個農民的兒子終於又回到了農村,望著那兒的樹木和田野,他高興地喊著:「阿,上帝,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聽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時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現在眼前。於是,以盧梭、狄亞紀要普勒、科羅和米勒為主要成員的、在歐洲美術史上聲名卓著的「巴比仲畫派」就這樣形成了。

此後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創作最為豐富的時期。許多法國人民家喻戶曉的名畫作品《播種者》( 1850 )、 《牧羊女》 (1852)、《拾穗》 (1857)、 《晚鍾》(1859)、《扶鋤的男子》 (1863)、 《餵食》 (1872)、 《春》 (1873)等等,都是在這里完成的。他從不虛構畫面的情景,每一幅畫都是從耕耘著、放牧、勞動著、生活著的法國農民的真實生活中來的。

在60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國畫壇引起極大的反響,他的作品一次次地被拒絕。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博覽會上獲得了社會的第一次承認,人們逐漸認識了米勒藝術的真正價值。 他的一生,物質生活極為不幸,有時甚至幾幅作品僅換得一雙小孩子的鞋。而他死後,法國為購回《晚鍾》一畫,竟花了80多萬法郎。

天才和不幸往往在人的命運中伴生。1875年12月22日,畫家在巴比松逝世。

如同盧梭、科羅等風景畫家發現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詩情畫意一般,米勒也發現了平凡的勞動者的詩情畫意。不過,他筆下的農夫並不是天國中的亞當和夏娃,他們是疲憊、窮苦、終日操勞的貧困者,衣衫檻樓,肌膚黝黑,佝樓的身軀,粗大的手掌,這便是米勒的美學,這便是米勒要為之嘔心瀝血地贊美歌頌的法蘭西農民的形象。正如羅曼·羅蘭所言「他們日復一日地勞動,來養育這偉大的民族,他們日復一日地勞動,來締造這美麗的國家。」。

㈥ 米勒生平(簡單記述)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
生於法國格魯什村。曾去巴黎美術學院跟德拉羅什學畫。1840年,他的「肖像畫」入選沙龍,正式躋身巴黎畫壇。1874年,法國政府委託他繪制萬神殿大壁畫,但不久後在巴比松病逝。是巴比松派畫家,畫有《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拾枯草的人》、《拾穗》等。

㈦ 米勒 簡介

雷吉米勒 Reggie Miller 位置:後衛 生日:8/24/65 高度:2.01M 體重:88.5kg 畢業學校: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87年畢業
職業生涯
2000年3月18日,對薩拉門托國王隊,成為NBA歷史上第21位得分超過21000分的球員 1999-2000賽季,罰球命中率0.919,列NBA第2位;投中165個三分球,列NBA第4位;三分球命中率0.408,列NBA第15位 參加2000年與洛杉磯湖人隊的NBA總決賽,平均每場得分24.3 參加2000年「全明星大賽」(第5次) 參加100場NBA季後賽,平均每場得分23.2,三分球命中率0.406 1999年4月5日,對底特律活塞隊,得到職業生涯的第18000分 1999年,罰球命中率0.915,列NBA第1位 至1999賽季,投中1702個三分球,列NBA歷史上第一位 連續9個賽季投中100個以上三分球(1988-89至1997-98),NBA歷史上第一人 入選1994-95賽季、1995-96賽季、1997-98賽季NBA「第三陣容」 參加1998年「全明星大賽」,得18分;在總共參加的4次「全明星大賽」上,平均得分8.8 參加1995年「全明星大賽」,成為步行者隊歷史上首位在 「全明星大賽」 上首發出場的球員 1998年1月28日,對費城76人隊,投中職業生涯的第1500個三分球 獲得1996年奧運會籃球比賽冠軍 1994年6月1日,對紐約尼克斯隊,單節投中5個三分球,創NBA季後賽最高紀錄 榮獲「本周最佳球員」稱號(1996年1月29日和1991年2月25日) 入選1987-88賽季NBA「第二新秀陣容
編輯本段米勒時刻
提起米勒的三分球,就讓人想起「米勒時刻」,比賽的最後幾秒往往是米勒的專有時刻。 最早的「米勒時刻」是1994年步行者與紐約的東部決賽第五場。步行者落後12分進入第四節,紐約忠實球迷斯派克李對米勒瘋狂說垃圾話,結果米勒單節25分,包括五記三分球,投完最後一記三分後,米勒沖斯派克李做出了著名的鎖喉動作來示威。 最為經典的「米勒時刻」是在1995年5月7日這一天誕生,當時是1995年東部半決賽第一場,步行者與尼克斯殺得正起勁,當時步行者隊落後尼克斯隊6分,並且比賽只剩下8.9秒鍾,根據常人來判斷步行者隊必死無疑,但米勒卻打破了這一常規,他首先投中一個三分球,然後又在前場從尼克斯隊手中斷球,遠投得分,此時步行者驚奇的將比分扳成105-105平,此時米勒又迫使尼克斯隊犯規,他兩罰全部命中幫助步行者隊以2分險勝對手。 另外,1998年東部決賽第4場,米勒在最後時刻奮力推開了喬丹,米勒在僅剩0.7秒鍾時,原地起跳命中三分球,率步行者反敗為勝。 進球後的米勒像個孩子樣原地不停的跳著。 在比賽還剩0.4秒時MJ(喬丹)三分線干拔出手,球刷框而出。

㈧ 法國名畫家米勒出身於何種家庭

讓-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國諾曼底人,於1814年10月4日出生在柯唐坦半島北部瑟堡附近的格雷維耶教區的格魯齊村。這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偏僻荒涼的村莊。米勒是八個孩子中的老二。他名字中的「讓」是隨父名取的,「弗朗索瓦」則為紀念阿西西的聖徒弗朗西斯而取的。 他的家族是那些保留著道德力量和崇高思想的家族中的典範,這樣的家族經常存在於比較貧窮的法國人民中間。托爾斯泰在論及某部當代著名的法國現實主義小說時說過「如果法國人都像這本書中所描寫的那樣的話,那麼對我來說,整個法國歷史就肯定變得難於理解了。」是呵,怎麼可能讓缺少理想的人們,去解讀一部經常和明顯地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歷史書呢?而米勒的生活則肯定能更好地滿足托爾斯泰的品位,他一定能從米勒的生平中認識到某種類型的人,這些人給國家、民族創造了真正偉大的奇跡,並還經常把英雄主義的特徵貫穿到這些奇跡中去。 米勒的身體壯碩,精神煥發,行為絕對純凈,宗教信念堅定,思想嚴肅。這些都使他有別於他周圍的人。他的父親讓·路易·尼古拉任教區教堂唱詩班的指揮。他粗通音樂,還指揮農民合唱隊。我們很不解地注意到,大自然在成功地開啟這位天才的畫家之前,卻把手先伸向了他的父親,而天才最終還是在兒子身上體現了。讓·路易·尼古拉是個文雅、愛沉思,藝術愛好不太明確的人。他試著製作泥塑和木雕,也喜歡觀察動物、植物和人。是他第一次向小弗朗索瓦指出了鄉間的美麗,也把自己嚴肅的道德觀、純潔朴實的思想,以及自己對吹牛胡扯和戲德打趣的厭惡都灌輸給了兒子。 米勒的母親埃梅·昂莉耶特·阿德萊德·昂利又叫杜·貝隆,出身於一個被認為是高貴人家的富農家庭。她的叔伯輩當中有一個人當過神父,在法國大革命中由於高傲地拒絕對憲法宣誓,並拒絕放棄自己的堅定信仰而差點喪命;他身強力壯,對於農活很感興趣。另一位顯貴的叔伯是個化學家。還有一個叔伯是個磨坊主,經常閱讀帕斯卡爾、尼柯萊、蒙田和夏龍的作品。不過,家中最早對米勒產生很大影響的是他的祖母路易莎·朱梅琳。她是一位老態龍鍾、篤信宗教的農村婦女。這位虔誠的天主教老太太清心寡慾,在上帝身上看到了一切,並且把上帝同大自然中的每一個場景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聯系起來看待。米勒最早的回憶之一,是當他還是一個小小孩的時候,祖母把他叫醒並對他說:「我的小弗朗索瓦,起來吧!如果你知道鳥兒歌頌聖地的光榮有多長時間該有多好!」

㈨ 畫家米勒的簡介

米勒(1814-1875年)讓·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他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自然,反對當時學院派一些人認為高貴的繪畫必須表現高貴人物的錯誤觀念。

米勒出生在諾曼底省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種過田。23歲時到巴黎師從於畫家德拉羅什,畫室里的同學都瞧不起他,說他是「土氣的山裡人」。老師也看不慣他,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盧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盧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為了迎合資產者的感官刺激,他還畫過庸俗低級的裸女。有一次他聽到人們議論他說:「這就是那個除了畫下流裸體、別的什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使他傷透了心。從此他下決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堅決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他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這時他已35歲。在巴比松村他結識了科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他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他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麥穗》 和《晚禱》 等名作。

閱讀全文

與法國畫家米樂哪裡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