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聞中提到過中國有一種用卡車搭載的自行火炮,求該炮資料.
卡車搭載的?是不是和法國愷撒類似?
如果是的話那應該是155毫米的SH-1型車載加榴炮和122毫米的SH-2型車載榴彈炮.
下面是相關資料:
核心提示:近年來,中國先後研製出2款國產新型車載自行火炮,分別為155毫米的SH-1型車載加榴炮和122毫米的SH-2型車載榴彈炮。這兩種中國輪式車載炮代表了中國最新的國防工業水平,具有不錯的性價比,已吸引多國軍方產生購買興趣。
按照傳統的火炮設計發展思路來看,以155mm加榴炮(榴彈炮)為代表的大口徑壓制火炮應當按照牽引和自行兩條主線的模式發展。牽引火炮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廉適於大批量裝備,但是自動化程度較低而且完全沒有防護能力。自行火炮採用履帶式底盤(極少數為輪式底盤)和裝甲炮塔,火力強大、自動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越野機動性能和防護性能,但是重量龐大、技術復雜、成本高昂,只有少數國傢具備設計生產和大批量裝備的能力。幾十年來,雖然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是大口徑壓制火炮的這一基本格局從未被打破過,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大口徑自行火炮的發展浪潮中湧出另一朵浪花——155mm車載炮,這朵自行火炮中的奇葩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短時間風靡全球軍火市場,而中國也成為受其影響的主要國家之一。
德國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性能優越,但戰斗全重高達55噸,使它成為自行火炮中重量龐大、技術復雜、成本高昂的典型代表。
這些90年代以來出現的155mm車載炮幾乎全部用標准6X6輪式軍用卡車做底盤,搭載45或者52倍口徑155mm長身管牽引加榴炮再輔以自動供彈機構和數字化火控設備構成,因此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卡車炮」。由於火炮搖架以上的部分幾乎可以完全借用牽引火炮的設計,因而車載炮無論研製成本還是技術難度都遠較履帶式底盤的裝甲自行火炮低廉。但是,車載炮已經脫離了牽引火炮的概念,歸為自行火炮范疇。和同樣能夠自主運動的自走炮(帶APU系統的牽引火炮)相比,車載炮完全擺脫了牽引車的限制,能夠實現快速行軍戰斗轉換,地面機動性遠優於牽引火炮和自走炮。車載炮底盤的駕駛室因為經過改造已經具備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因而炮手和駕駛員的安全性(大部分先進的車載炮駕駛室都擁有兩排座椅,可以搭載炮班全部人員)也較牽引火炮有明顯改觀。
法國「凱撒」52倍口徑155毫米車載自行火炮,該炮是上世紀90年代很有代表性的一款車載炮。
可以說,車載炮巧妙的結合了自行火炮「自己行動」和牽引火炮「簡單實用」的優點,在大口徑壓制火炮戰技性能和列裝成本的天平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正是得益於這個明顯的優勢,車載炮一經出現就受到廣大中小軍事國家的廣泛關注出口,現有型號的前景一路看好,由於研製門檻相對較低,向瑞典、波蘭等以前沒有大口徑自行火炮研製經驗的國家也紛紛開發自己的155/152mm車載炮,力圖博得國內外潛在用戶的青睞。短短十幾年來,輪式車載炮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大有和傳統履帶式自行火炮分庭抗禮的勢頭。
車載炮的出現,使自行火炮的研製門檻降低。圖為以色列研製的ATMOS2000型155毫米榴彈炮。
第一種國產車載加榴炮研製計劃始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2002年前已有至少一門樣炮問世。國產車載加榴炮的底盤採用WS2250型6×6特種專用卡車底盤,三軸均布設計,這種底盤採用176千瓦柴油機動力,相對於22噸的車重來說發動機功率較為強勁,底盤原有機動能力基本沒有降低,並且能夠用大中型運輸機進行空運。底盤前部駕駛室的結構沒有改變,雖然增加了一定的裝甲防護,但是只能乘坐三名乘員,半數炮班人員仍然需要乘坐彈葯運送車跟隨火炮機動。
這種車載加榴炮的火炮部分直接借用PLL01型45倍口徑155mm加榴炮,性能和原牽引火炮完全一致。火炮除發射國產155mm系列全膛彈葯外,還可以兼容北約制式155mm彈葯,發射國產遠程全膛底排榴彈的最大射程為39千米,火炮的射擊精度液與國產155mm牽引加榴炮相當。在炮尾氣動輸彈機的幫助下,最大射速可以達到4~6發/分。炮車攜彈量為20發,存儲在火炮前部的兩個盒型裝甲彈艙內。因為炮車只有一個尾部大型駐鋤,因此方向射界較小,僅為左右各20度。國產車載加榴炮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火炮回轉機構配備了電液自動瞄準機,能夠控制火炮自動或半自動指向目標。駐鋤和火炮行軍固定器液都在電液驅動下實現了自動收放。火炮的行軍戰斗轉換和戰斗行軍轉換都可以在1分鍾內完成。考慮到火炮的實驗目的和節約成本,這門車載炮並未配備自主導航/定位系統和火控系統。
中國PLL01型45倍口徑155mm加榴炮,中國第1代車載炮火炮部分直接借用了該炮。
配備有輔助動力的中國PLL01型45倍口徑155mm加榴炮,這使該炮可以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轉移,只是速度較慢。
這種車載炮由於火炮性能已經落後(採用45倍口徑身管和螺式炮尾結構)而且系統配套並不完整,因此不具備實戰意義。但是作為第一種國產155mm車載加榴炮,它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國產車載炮項目論證和可行性研究,為後續52倍口徑車載加榴炮的研製打下良好基礎。
採用萬山汽車公司WS2250型6×6特種專用卡車底盤的中國第1代車載炮。
在45倍口徑155mm車載炮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國緊接著研製了新一代52倍口徑155mm車載加榴炮。通常情況下,國外車載炮的火炮部分幾乎都直接採用同口徑牽引火炮的設計,但是由於中國沒有真正立項的45倍口徑以上長身管牽引155mm火炮項目(僅在8、90年代利用老式國產牽引火炮炮架改造過幾門52倍口徑彈道試驗炮),國產新型車載炮使用的是國產155mm自行加榴炮的身管。新型車載炮的平衡機結構與國產155mm牽引火炮類似,但是安裝方向恰好相反。方向機和平衡機手柄由輪盤式變為轉矩更大,佔用空間更少的曲柄式。火炮反後座裝置的變化非常大,安裝位置移動到火炮身管下方,外形結構和PLZ-45自行火炮非常類似,特別是與PLZ-45火炮相同的橫楔自動炮閂炮尾結構直接說明了這種火炮的淵源。此外,火炮自動輸彈機為了適應新型炮尾,結構也做了調整。
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SH-1型車載炮使用的是國產155mm自行加榴炮的身管。
國產新型車載炮採用鐵馬XC2030 型6×6通用越野車底盤,和前作相比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讓人一眼望去很有「東方凱撒」的味道。首先發動機功率更為強勁,位置也移動到車首,這樣檢修時就不用像45倍徑車載炮那樣需要搖起整個駕駛室了。動力艙及後部的乘員艙採用框架加強結構,都得到了良好的裝甲防護,鋼裝甲厚度為2.4毫米,防護等級達到了裝甲運兵車的級別,車頂還有一個機槍轉塔用於自衛。駕駛室有兩排座椅,可以為全部5名乘員提供保護。由於駕駛室位置後移,火炮在正前方無法直接降低至水平位置,為了方便空運,車頂正中開有一個艙門,打開它就能讓火炮穿過駕駛室,搖至水平位置。無獨有偶,「凱撒」車載炮的駕駛艙也採用了這一有趣的設計。其次,由於火炮結構重量和發射後坐力有較大提高,車軸變為重型卡車的兩軸後置結構,後部駐鋤的結構隨研製進度的不同有所變化,但是同樣經過了加強,火炮在射界邊緣區域進行直瞄射擊時仍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最後,國產新型車載炮底盤後部各種搭載設備的布置更加井然有序。從前往後一次是火炮行軍固定器,左右兩排共4組彈艙(攜帶炮彈20發)和火控電子設備。液壓驅動機構布置在車體中線,各種工具則固定在彈箱上部。上述大部分設備都得到了裝甲盒的保護。
SH-1型155mm車載加榴炮採用鐵馬XC2030 型6×6通用越野車底盤,與法國「凱撒」車載炮頗為神似。
國產新型車載炮火力性能有了明顯提升,其內彈道設計經過優化後符合《北約彈道諒解備忘錄》的要求,採用國產彈葯時全膛底排彈最大射程超過40千米,全膛底排火箭復合增程彈最大射程超過53千米,同時能夠發射國產155mm制導炮彈,火炮射擊精度優於國產45倍口徑155mm火炮。新型車載炮還配備了完善的火控、定位系統和炮口初速測定雷達,自主作戰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數字化炮兵武器裝備。
下面是中國SH-1型155mm車載加榴炮與世界其他幾款典型車載炮的性能對比:
新型車載加榴炮2006年參加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時以SH-1的編號首度公開,很快就引起國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多個國家軍方對其產生了濃厚購買興趣。它一方面代表了新世紀初中國長身管155mm火炮武器優異的研製水平;另一方面也成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繼PLZ-45火炮系統後又一個大口徑壓制火炮拳頭產品,准備向競爭激烈的國際軍貿市場進軍。
SH-1型155車載炮發射底排火箭復合增程彈時最大射程能超過53千米。
由於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SH-1型155mm車載加榴炮可以實現0度平射。
SH-2型122毫米車載炮
除研製155mm車載加榴炮外,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也在積極探索122mm車載自行火炮技術。2006年,和SH-1式155mm車載加榴炮一同亮相的就有SH-2式輕型122mm車載榴彈炮。與SH-1火炮來源於國產155自行火炮不同的是,SH-2式122mm車載炮更接近現代車載炮典型設計,它的火炮和架體部分直接借用了國產PL-96式122mm牽引榴彈炮,彈道特性與國產新型牽引122mm榴彈炮完全相同。該炮發射122毫米制式彈葯,可發射底凹彈時最大射程達18千米,發射底排彈最大射程為22千米,發射底排火箭增程彈的最大射程可達27千米,雖然沒有自動裝彈設備,但是因為122mm分裝炮彈重量遠輕於155mm火炮炮彈,其最大射速仍然可以達到6-8發/分。
SH-2型122毫米車載炮的火炮和架體部分直接借用了國產PL-96式122mm牽引榴彈炮。圖為PL-96式122mm牽引榴彈炮炮群。
SH-2作為一種自行火炮,和原來的牽引火炮相比,雖然火炮本身結構變化不大,但是火控自動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火炮裝備了定位定向導航裝置,具有自主作戰能力,配置炮長終端、數傳電台等綜合信息系統,配有火控計算機、伺服控制系統等。火控系統具體由炮長終端、火控計算機、火控操控台、配電箱、捷聯慣導裝置、炮控箱、交流驅動設備、方位/高低電機、方位/高低感測器、射角限制器、半自動操縱台、傾角感測器、數傳電台、通信控制器、車通設備等組成,並可根據需要重新選配,滿足各層次信息化作戰需求。有自動、半自動和人工三種作戰模式。在自動模式下,炮長只需通過火控終端接受前觀或指揮所發來的射擊諸元,按下瞄準按鈕後炮控設備將自動瞄準目標,火炮射擊後還能快速自動復瞄,讓高速持續射擊成為可能。因為實現了火控、操瞄的全自動化,SH-2作戰使用變得及其方便快捷,其行軍/戰斗轉換時間僅為45-50秒,典型作戰模式下:行軍轉戰斗-發射6發炮彈-戰斗轉行軍全過程可在2分鍾以內完成,打了就跑,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中國國產SH-2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發射瞬間。雖然沒有自動裝彈設備,但是因為122mm分裝炮彈重量遠輕於155mm火炮炮彈,其最大射速仍然可以達到6-8發/分。
SH-2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發射不同彈葯的射程。
SH-2型122mm車載榴彈炮底盤系統以「梟龍」輕型高機動越野車為基礎,以底盤與火炮系統一體化設計方法設計製造,非獨立懸掛的前、中、後三橋均為門式橋,全時6x6驅動,最小離地間隙400毫米,發動機功率160千瓦,傳動箱是變速、分動一體式結構。採用對開式車輪,中央充放氣系統,前後軸四輪轉向,讓其具備了類似坦克的小半徑轉向掉頭能力,最小轉彎直徑不大於13米。SH-2底盤採用一體化設計的高端面框型車架,因為是三橋等間距布置,SH-2的火炮上架通過座圈直接安裝在中央車橋上方,形成獨特的射擊支撐結構,有效承受火炮發射時的後坐載荷,火炮射擊穩定性優良,這種設計讓SH-2具備了360度全向射擊能力,而且可以在正前方向進行0度角平射,具備了極佳的火力轉移能力。SH-2底盤具有寬敞舒適的駕駛室,早期樣車駕駛室採用平頭設計,後期樣車為了適應火炮平射炮口沖擊波,對駕駛室結構做了重點強化,更換為一種漂亮的前置發動機駕駛艙。駕駛室內部儀錶板、火控設備、控制面板等根據室內空間進行了合理布置和優化設計。駕駛室左右各設置兩個側門,前面兩個供駕駛員和炮長出入,後面兩個供三位炮手出入,乘員進出方便。車窗玻璃均可防火炮射擊時產生的沖擊波。駕駛室內部裝有暖通和空調,具有良好的熱區和寒區乘員舒適性。SH-2的戰斗全重小於11.5噸,可攜帶24發彈葯,乘員4-5人,可實現零度角射擊,全炮高度2.95米。該炮公路最大行駛速度可達9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續駛里程達到600千米。
從各方面來看,SH-2都是一種性能成熟先進的現代化輕型車載榴彈炮,可以認為是中國輪式車載炮技術發展十餘年來獲得技術經驗的結晶,是對車載炮技術特性的一次完美展示。
SH-2型122毫米車載炮的平射和最大仰角狀態。獨特的射擊支撐結構讓SH-2具備了360度全向射擊能力,而且可以在正前方向進行0度角平射。
可以預見,SH-1和SH-2這兩種外貿車載炮必定能夠贏得屬於自己的訂單份額,有了這些先進裝備實物做見證,中國陸軍在即將舉行的國慶60周年大閱兵上無論公開何種先進車載自行火炮都是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Ⅱ 二戰時法國的25mm火炮是怎麼回事,反坦克還是防空
哈其開斯〔Hotchkiss〕,
學名「Canon léger de 25 antichar modèle 1934 L/72」,
英語通稱「SA-L 34 L/72 25mm Anti-Tank Gun」。是法國陸軍第一款專門設計的反坦克炮。
早在一九二一年法軍就提出研製一種介乎於十五毫米~三十七毫米之間的輕型反坦克武器,主要用於步兵分隊,並要求能在必要是移植到飛機上作航炮。到了一九二四年,取消了兼作航炮的要求並把設計目標名確為口徑三十毫米和有效射程四百米。
一九二六年哈其開斯和APX分別提交了他們的樣炮,最後在一九二八年哈其開斯的設計通過了評審,主要原因是哈其開斯炮四十毫米的穿甲深度和一千米的有效射程。但法軍後來尋求更大口徑的反坦克炮時,選中了APX的四十七毫米炮。
最後定型的是二十五毫米口徑的,法國軍方都認為這一口徑是威力和機動性的最優結合點。一九三四年,該炮列裝法國陸軍,是一九四○年時法國陸軍在役最多的反坦克炮。
法國戰役時因為英國遠征軍反坦克武器的不足,所以英軍大量引進裝備了二十五毫米哈其開斯反坦克炮。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英軍很快發現,雖然該炮設計上是可以牽引,但在行進較快的卡車牽引下該炮很容易損壞,於是英軍只好把它們扛上車。
在戰斗中該炮和其它類似的武器一樣,因為有效射程太近而招致到嚴重的損失。不過該炮性能良好,對付一九四○年時的三號及以下的德國戰車完全沒問題,四號在較近的距離上也能擊穿。
跟英國兩磅炮一樣,德國在法國戰役繳獲了大量的哈其開斯,並給予標號「PaK 112(f)」,除少部分用來補充三六型反坦克炮〔Pak 36〕的損失並在東線充當二線裝備外,多數賣給了盟國,如芬蘭和羅馬尼亞。火炬行動時維希法國裝備的哈其開斯在北非參加了抗擊美軍登陸的戰斗。
除步兵用牽引型號外,該炮還有車載型,廣泛用於法國的裝甲車輛,如 AMD Panhard 178 裝甲車和 AMR ZT3 坦克殲擊車等。
主要性能
口徑:25mm
重量:496kg
炮全長:3.71m
炮全寬:1.05m
射速:15 發/分
水平射界:60°
高低射角:-5°~+21°
初速:918m/s
彈丸重:320g
穿甲能力〔 30°/400m 〕:40mm
有效射程:1000m
Ⅲ 什麼是車載炮
車載炮是輪式自行火炮家族中最年輕的一員,也是目前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大家族。車載炮產生的初衷是:傳統履帶式裝甲自行火炮隨著性能的提升,戰斗全重越來越大,有些型號甚至已經突破50噸大關,超過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重量。
這樣大的車重嚴重限制了自行火炮戰略機動運輸能力,而重量較輕的牽引火炮在性能上又不能完全滿足現在戰爭的需要。以輪式裝甲車為底盤的常規輪式自行火炮雖然重量輕,機動性好,但是因為此類裝甲底盤高度較大,安裝炮塔時對火炮口徑和身管長度都有所限制,而且帶有封閉式裝甲炮塔的全防護自行火炮成本較高。
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法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開始嘗試一種輪式自行火炮發展的新思路——將原有牽引火炮的大架和運動體取消,上架以上的火炮主體部分通過座圈直接安裝到火炮牽引車(多為6×6中型戰術卡車或4×4輕型高機動車)後部承重車橋上。這種「車加炮」的設計思路就構成了前所未有的輪式車載自行火炮。
因為車載炮的主要部分直接源自現有的牽引火炮和戰術卡車,有沒有復雜的炮塔旋轉連接機構,所以研製改裝成本極低。但是,車載炮卻又使本來行動不便的牽引火炮具備了和常規輪式自行火炮不相上下的戰術機動能力;20噸左右的車重又讓它能夠直接通過中型戰術運輸機進行空中戰略投送。
同時,車載炮也並不是車與炮的簡單組合,通常還配備有完善的數字化火控系統、定位定向系統和自動化操瞄系統以及半自動彈葯裝填系統等牽引火炮所不具備的「性能倍增器」。
這樣,車載炮在保持輪式自行火炮絕大部分性能優勢的同時還保有了出色的性價比優勢,因而一經誕生立刻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不但受到傳統自行火炮強國的推崇,就連一些裝備研製實力較弱的國家,如:以色列、波蘭、新加坡、印度等也能藉助車載炮較低的技術門檻搭上順風車,從而進一步促使輪式自行火炮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普及。
現在,車載炮的發展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最初的大口徑榴彈炮領域,迫擊炮、高炮等各種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新型車載炮均已紛紛現世。
目前世界上典型的車載炮主要有:法國的「凱撒」155mm車載榴彈炮,以色列的ATMOS2000式155mm車載榴彈炮,英國的LWSP式155mm車載高機動火炮,瑞典的FH-77BW「弓箭手」式155mm車載榴彈炮,南非的T5-52式155mm車載加榴炮,中國台灣的新型155mm車載榴彈炮,以色列的Semser式122mm車載榴彈炮,荷蘭的MOBAT式105mm車載榴彈炮,印度的新型105mm車載榴彈炮,新加坡的SRAMS式120mm車載高機動迫擊炮,瑞典的「特里登」L/70式40mm車載自行高炮,波蘭的ZSU-23-2K式雙管23mm車載自行高炮等。
「凱撒」155mm車載榴彈炮是車載炮的開山鼻祖,由法國陸軍軍械工業公司自籌資金研製,勞爾工業集團提供底盤,是一種沒有炮塔、卡車搭載的自行火炮,1994年初完成樣炮的試驗工作,並於同年6月在巴黎「薩多里武器裝備展覽會」上展出。
1999年法國陸軍訂購1個連(5套)的「愷撒」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原本預計2002年年底可以交貨,但是後來因為底盤問題延遲到2008年7月才完成首批交付,目前「開撒」已經進入法國陸軍快速反應部隊服役,泰國和另一個亞洲國家也已決定購買。
全炮由一門52倍口徑炮身(也可以安裝40倍口徑和45倍口徑155毫米身管)、法國現裝備的TrF1式155毫米榴彈炮的炮架和賓士「烏莫尼克」U2450L型6×6卡車組成,火控系統安裝在駕駛艙內,公路最大時速90km,越野時速50km,公路最大行程600km。由於「烏莫尼克」底盤綜合性能不能滿足法軍方要求,「凱撒」後來又更換了本國雷諾公司生產的「夏爾巴人」6×6戰術卡車底盤,底盤的變故在很大程度上推遲了「凱撒」服役進程。
由於沒有炮塔,火炮和彈葯艙處於完全暴露狀態,射擊時,部分射手也要暴露在外。車上裝有半自動裝填機、中央高壓裝置、駕駛艙內配有PR4G無線電台、身管測溫器及溫度報警器,炮上配有炮手用顯示器,可顯示方位角、射角、彈種、引信及裝葯等信息,還可顯示火炮與彈葯的狀況。
自動數據傳輸系統還可以接收上級火力單位、炮位偵察雷達和偵察機發出的信息。「愷撒」自行炮的另一大優點是採用了模塊結構的火控系統,其中包括CS2002-G型火控計算機、自動瞄準裝置、「西格瑪」30型導航定位系統、GPS全球定位接收機、RBD4型初速測定雷達、保密的實時數據傳輸設備,以及備用的手動光學瞄準鏡、液壓方向機和高低機,因而全炮行進間的系統反應時間僅50秒鍾。
「愷撒」自行加榴炮可以配用北約制式炮彈、遠程全膛彈底排氣彈、底凹彈、子母彈、布雷彈、制導炮彈,制式葯包裝葯、可燃葯包裝葯及模塊裝葯,其中底排彈最大射程達42km,火炮高低射界+17度~+6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17度,最大射速6發/分,持續射速3發/分。
「凱撒「的炮架、駕駛艙、彈葯艙及射擊穩定器大量選用鋁合金和復合材料製作,使全炮戰斗全重18.5噸,空運時可進一步降至16噸。一架C130型運輸機一次即可運送一門炮和彈葯及6人的炮班,與此相比,現行裝備的TrF1式155式155mm牽引榴彈炮卻需要2架C130,一架運送火炮,另一架運送牽引車、彈葯和炮班人員。
由於重量輕,所以公路行進速度較高,進出陣地較快,便於快速作出射擊反應,據說從轉入戰斗狀態開始,發射6發炮彈,至撤離陣地為止共費時不足3分鍾。鑒於「愷撒」自行炮的這一優點,法國陸軍打算用它來取代現行的TrF1155式牽引炮。
雖然由於車載炮自身特點造成「凱撒「綜合防護性能較低,但是作為二線壓制武器來說,火力和機動性顯然更加重要,「凱撒」及其所開創的輪式車載炮新形式最終還是為各國軍隊所廣泛接受。
Ⅳ 兼顧射擊穩定性和越野性,PCL-181型車載加榴炮憑啥「傲視群雄」
因為這一款車載炮的機動性非常強,而且在行駛的過程當中也具有特別強的破壞性能。車載炮的底盤設計非常特殊,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滿足不同的行駛環境。想要運輸這一款車載炮的話也非常簡單,因為火車運輸或者是其他的運輸方式都可以滿足。
所以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車載炮的速度也不一樣,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滿足各種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到達了規定的地方之後,車載炮也非常容易固定。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讓有關人員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而且車載炮可以完成自動化的裝置,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節省時間,同時又可以找到很好的進攻機會。而且181可以發射的導彈有很多,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完成不同的作戰方案。
Ⅳ sh1車載榴彈炮和sh15區別
SH1車載榴彈炮是一種輕型、高機動的車載榴彈炮武器,SH15型是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Sh1採用52倍口徑155毫米身管,發射底排火箭復合增程彈射程可達50千米,最大射速6發/分,射界0~70度,次武器包括在駕駛室頂上安裝的12.7mmQJC88防空機槍。Sh15火炮採用可旋轉的52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可以左右旋轉各25度,俯仰角為0度至67.5度。其最大射速為4至6度,可以保持射速,並在炮口後部上方安裝有初速測量儀。
SH-15型更接近中國自用版本的155毫米卡車炮,而與最早推出的SH-1型差別很大,應該也更為成熟。
Ⅵ MOBAT自行榴彈炮的作戰裝置結構是什麼樣的
MOBAT自行榴彈炮是荷蘭RDM技術公司於1996年開始研製的,MOBAT是「卡車式火炮」(MobileArtillery)的縮寫。它實際上就是一門簡單而且成本低廉的牽引式火炮與卡車巧妙結合的產物。火炮、驅動裝置、乘員工作台、彈葯架、穩定系統和導航、定位系統集成在一個平台上。這個平台可以安裝在幾乎任何類型的4×4(4噸或5噸)卡車上。
MOBAT的火炮口徑為105毫米,身管長為33倍口徑,有36條膛線,在身管前方有一個多室炮口制退器,炮尾是橫楔式炮閂。火炮可以發射所有的105毫米常規炮彈或者底排彈,最大射程為20千米,射擊精度也非常好。火炮整體看上去非常簡潔,其耳軸和平衡機的位置設計得很獨特,炮身向前伸,讓人感覺到火炮似乎有些頭重腳輕,但這樣給炮手留出了足夠大的空間,以便在卡車上操炮。在炮尾右側有火控系統和彈道諸元顯示器,炮身左側是手動用的高低機和方向機。
火炮在行軍時炮口向前(與卡車前進方向一致),縮短了行軍尺寸,罩上炮衣後就像一輛普通的運輸卡車,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迷惑敵方的前哨觀察員或者其它的偵察系統。射擊時,火炮的高低射界為-5°~+71°。火炮的高低機和方向機為電驅動,另外還有手動備份。當採用電驅動時,火炮的方向射界為±45°,手動時為±191°。
卡車駕駛室後方是自備電源,底盤上還有兩個可折疊的乘員座椅。座椅左側是待發彈彈架,儲彈20發。另外,在車體後部還存有20發備用彈。火炮處於作戰狀態時,車體兩側的廂板(俗稱馬槽)可以放下來,和車廂地板處於同一平面。這增大了炮手操炮時的活動空間,為火炮在方向射界內以各個射擊角度射擊時提供了便利。從這一點即可看出該炮在設計時考慮到了許多細節。在底盤前輪軸稍靠後一點的位置上有兩個支撐座盤,行軍時收起,射擊時呈倒「V」字形落至地面,以增加火炮射擊時的穩定性。
MOBAT在陸地行軍時的外形尺寸為長7.2米,寬2.5米,高3.3米;由C-130運輸機空運時長5.4米,寬2.7米,高2.7米。炮車空載時的重量為8.9噸,滿載時為10.8噸。火炮對炮手數量要求很低,只需3~5名炮手即可完成戰斗任務。由此也可看出該炮的自動化程度很高,操作也非常簡便。
現代戰爭中,隨著反炮兵偵察和火力能力的增強,炮兵的生存能力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為完成作戰使命,炮兵被要求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准確打擊能力和較強的生存能力。據國外資料顯示,這種能力主要指的是:在3分鍾內,火炮可以進入陣地並發射5~6發炮彈,准確命中目標後能快速撤出陣地。顯然,牽引式火炮是無力達成上述要求的。雖然牽引式火炮在壓制火炮家族中仍佔有一席之地並能在某些戰斗中發揮作用,但人們早已將目光轉向了自行式榴彈炮的發展。
長期以來,履帶式自行榴彈炮一直受到關注並得到了蓬勃發展,現在,一種以卡車為底盤的自行榴彈炮露出了頭角。這種火炮也被稱作車載炮,比如法國1994年推出的「愷撒」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以及瑞典FH77AD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等。與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相比,這類火炮除了防護能力較差之外,在戰術機動性、快速反應能力和自主作戰能力方面僅稍遜於前者,而在戰略機動性、列裝成本和操作維修性方面要優於前者,在行軍戰斗轉換方面兩者相當。相比之下,車載炮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它的出現開創了火炮發展的新局面,引起了世人矚目。荷蘭更是推出了一款堪稱火炮「另類」的「卡車式火炮」-MOBAT-目前世界上第一門也是唯一的105毫米卡車車載式榴彈炮。它沒有追求155毫米的口徑潮流和遠射程,似乎更加強調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以及精確打擊能力。
在一條崎嶇不平的簡易公路上,6輛4輪卡車隆隆的急弛,帶起了陣陣黃色的煙塵。每輛卡車的車廂上罩著綠色的帆布,這6輛車似乎是一個運輸某種貨物的民用運輸車隊。突然間,這6輛車分別駛向並停在了路邊的開闊地上,緊接著車上的乘員將車廂上的帆布掀開,啊?那帆布原來是炮衣,下面露出的是黑乎乎的炮口。這6輛運輸卡車居然是有著很大殺傷力的6門火炮。不一會兒,6門炮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聲。每門炮大約發射了10發炮彈後,又匆匆罩上炮衣撤出了陣地,駛上了簡易公路。這是虛擬的一個6門制MOBAT炮連打擊目標的一個場景,只想說明這種炮在作戰時的靈活和迅速。
MOBAT自行榴彈炮是荷蘭ROM技術公司於1996年開始研製的,MOBAT是「卡車式火炮」的縮寫。它實際上就是一門簡單而且成本低廉的牽引式火炮與卡車巧妙結合的產物。火炮、驅動裝置、乘員工作台、彈葯架、穩定系統和導航、定位系統集成在一個平台上。這個平台可以安裝在幾乎任何類型的4×4(4噸或5噸)卡車上。
火炮可以發射所有的105毫米常規炮彈或者底排彈,最大射程為20千米,射擊精度也非常好。火炮整體看上去非常簡潔,其耳軸和平衡機的位置設計得很獨特,炮身向前伸,讓人感覺到火炮似乎有些頭重腳輕,但這樣給炮手留出了足夠大的空間,以便在卡車上操炮。在炮尾右側有火控系統和彈道諸元顯示器,炮身左側是手動用的高低機和方向機。火炮在行軍時炮口向前(與卡車前進方向一致),縮短了行軍尺寸,罩上炮衣後就像一輛普通的運輸卡車,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迷惑敵方的前哨觀察員或者其它的偵察系統。
MOBAT榴彈炮的優點很多,比如初期采購成本和全壽命周期費用都很低,便於一些經濟實力不強的國家裝備,維修簡便、駕駛容易等等。MOBAT和155毫米口徑牽引榴彈炮的重量相當,甚至更輕,很容易由C-130之類的運輸機實行空運以便迅速展開,因此戰術和戰略機動性很高,尤其是戰略機動性。出於商業考慮的目的,荷蘭ROM公司還極力宣傳MOBAT的火炮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安裝在各種4噸或5噸的全地形卡車底盤上,以適應一些國家現有的卡車底盤,並達到推廣這種火炮的目的。但從作戰性能來看,MOBAT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具有「打了就跑」的能力。
根據現代戰爭的特點,當火炮在作戰陣地停留3分鍾時,其生存概率是100%;當停留時間達到10分鍾時,其生存概率下降到58%。因此,減少在陣地的停留時間,將進入陣地、完成射擊到撤離陣地的時間控制在3分鍾之內,對於提高火炮的生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打了就跑」的戰術。
1999年,MOBAT在荷蘭進行了幾次成功的火力試驗。發展計劃的最後階段是在泰國進行的強化操作試驗。在這次試驗中,MOBAT發射了大約300發炮彈,證明了它的可靠性和精確度,而且也驗證它的「打了就跑」的能力。MOBAT在接到火力呼叫後,在3分鍾內完成了從行軍到停止、佔領發射陣地、測出射擊諸元、展開火炮、發射12發炮彈並轉移的動作。從接到火力呼叫到發射第一發炮彈的時間為90秒,發射完最後一發炮彈到轉移的時間為30秒。
MOBAT「打了就跑」的能力有賴於其較好的機動能力、先進的導航、火控系統和電子炮瞄系統,而且由於自動化程度很高,它的爆發射速可達12發/分,持續射速達5發/分。MOBAT榴彈炮的行軍戰斗轉換時間為90秒,戰斗行軍轉換時間為30秒。因此,其「打了就跑」的完整戰術在3分鍾內就能全部完成,在這段時間中還包括發射12發炮彈准確的命中目標,這一能力使MOBAT能夠很好的迴避敵方的反炮兵火力。
不過,MOBAT也不是完美無缺。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防護能力差,這在現代戰爭火力密度很高的戰場上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它的口徑是105毫米,射程和彈丸威力都略顯不足,雖然它發射底排彈或火箭增程彈的最大射程可達20千米,但它發射普通的M1榴彈時,最大射程只有11.9千米。當然,如果滿足了射程和威力的要求,那麼MOBAT的其它方面指標可能就會下降。而且,事物都是發展的,105毫米口徑的彈丸威力目前正在接近或超過155毫米口徑的彈丸,比如南非為其G7牽引式榴彈炮研製的一種105毫米預制破片全膛底排彈的殺傷威力就優於美國的M107型155毫米榴彈。
Ⅶ 法國坦克B1的車體炮 是多大口徑的 叫什麼型號
車體前方安裝一門L18型75毫米榴彈炮,鑄造炮塔上安裝的是一門L35型47毫米火炮。
Ⅷ 法國「愷撒」式自行火炮有什麼樣的裝置特點
法國「愷撒」式155毫米自行火炮,採用了52倍口徑長的身管,使發射遠程全膛底部排氣彈時,最大射程達到42千米;炮架採用法軍現役TRF1式155毫米牽引榴彈炮的炮架。火炮裝在車體後部,炮身左側儲存18發彈丸,右側為18發裝葯。由於採用了新設計的快速送彈裝置,使開始射擊的15秒內發射3發彈,然後以6發/分的速度持續射擊。火炮的方向射界為30°,高低射界為66°。「愷撒」的運載車由德國賓士U2450L型6輪式卡車改裝而成。火炮戰斗全重只有18.5噸,可以方便地駛入3-130運輸機的後部貨艙,進行長途戰略運輸,快速投入使用。
Ⅸ 二戰時法國的25mm火炮是怎麼回事啊,反坦克
哈其開斯〔Hotchkiss〕,
學名「Canon léger de 25 antichar modèle 1934 L/72」,
英語通稱「SA-L 34 L/72 25mm Anti-Tank Gun」。是法國陸軍第一款專門設計的反坦克炮。
早在一九二一年法軍就提出研製一種介乎於十五毫米~三十七毫米之間的輕型反坦克武器,主要用於步兵分隊,並要求能在必要是移植到飛機上作航炮。到了一九二四年,取消了兼作航炮的要求並把設計目標名確為口徑三十毫米和有效射程四百米。
一九二六年哈其開斯和APX分別提交了他們的樣炮,最後在一九二八年哈其開斯的設計通過了評審,主要原因是哈其開斯炮四十毫米的穿甲深度和一千米的有效射程。但法軍後來尋求更大口徑的反坦克炮時,選中了APX的四十七毫米炮。
最後定型的是二十五毫米口徑的,法國軍方都認為這一口徑是威力和機動性的最優結合點。一九三四年,該炮列裝法國陸軍,是一九四○年時法國陸軍在役最多的反坦克炮。
法國戰役時因為英國遠征軍反坦克武器的不足,所以英軍大量引進裝備了二十五毫米哈其開斯反坦克炮。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英軍很快發現,雖然該炮設計上是可以牽引,但在行進較快的卡車牽引下該炮很容易損壞,於是英軍只好把它們扛上車。
在戰斗中該炮和其它類似的武器一樣,因為有效射程太近而招致到嚴重的損失。不過該炮性能良好,對付一九四○年時的三號及以下的德國戰車完全沒問題,四號在較近的距離上也能擊穿。
跟英國兩磅炮一樣,德國在法國戰役繳獲了大量的哈其開斯,並給予標號「PaK 112(f)」,除少部分用來補充三六型反坦克炮〔Pak 36〕的損失並在東線充當二線裝備外,多數賣給了盟國,如芬蘭和羅馬尼亞。火炬行動時維希法國裝備的哈其開斯在北非參加了抗擊美軍登陸的戰斗。
除步兵用牽引型號外,該炮還有車載型,廣泛用於法國的裝甲車輛,如 AMD Panhard 178 裝甲車和 AMR ZT3 坦克殲擊車等。
主要性能
口徑:25mm
重量:496kg
炮全長:3.71m
炮全寬:1.05m
射速:15 發/分
水平射界:60°
高低射角:-5°~+21°
初速:918m/s
彈丸重:320g
穿甲能力〔 30°/400m 〕:40mm
有效射程: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