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共有多少人登上珠峰
截止到2020年2月共有4469人成功登頂7646次。穆朗瑪峰自從1853年被發現以來,後來陸續的就有登山隊前來攀登,1921年英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了珠峰,但是他們並沒有成功登頂,而是到了海拔6985米的地方,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登頂是在1953年,由兩名登山隊友完成,後續幾乎每年都有人想挑戰登頂珠穆朗瑪峰,直到現在為止,一共有4469人成功登頂了珠峰。
(1)法國登山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非常復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k㎡,平均厚度達7260米。
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
㈡ 目前為止,有多少國家多少人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3、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台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4、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後來他又僱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後,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6、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7、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後而返[註: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9、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僱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後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後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僱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後,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1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後,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於天氣變壞而失敗。
1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紐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埃·施米特,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於5月23日,先後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後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並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後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這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於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2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採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後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於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後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2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後,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2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後,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2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岩壁(也稱岩石牆)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於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岩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 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日本隊之所以兵分兩路,而且敢於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岩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後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後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2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於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後,宣告失敗。
2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2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後,由於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29、1973年春(2~5月)義大利軍事登山隊,在義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義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於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義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僱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義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後還是採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於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岩壁,結果被迫採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於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3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於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3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成,僱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製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准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於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於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鍾。
日本女隊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難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後,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後表示,「以後再也不幹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餘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後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後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後,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
3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岩壁上失敗了,後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岩石大峭壁,英國人採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岩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據外電稱,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後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1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36、2008年5月8日,中國北京奧運火炬成功登頂珠峰。
37、2009年5月18日,20名中國業余登山者成功登頂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至此,今年春季攀登珠峰的所有24名中國業余登山者中20人登頂成功,約83%的登頂率創造了歷年中國業余登山者攀登珠峰的最高紀錄,其中來自江蘇鹽城的隊友吳文洪在下撤過程中突發高山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9日凌晨4時許在海拔8750米處不幸罹難。 [編輯本段]中國隊員13次征服珠峰49年前,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勝利登上珠峰。他們譜寫了中國人第一次征服「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的歷史詩篇。他們的勝利激勵著億萬人民戰勝自然災害,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和熱情。 劉連滿,與三人同行。但他在「第二台階」時自願支撐隊友搭人梯,導致體力透支,並沒有登珠峰。但他把氧氣留給隊友的行為體現了,他是中國式英雄!
79年前,英國人豪伍德·布里率領一支登山隊,從中國境內開始了首次攀登珠峰的活動。在此後的數年裡,英國人八度挑戰,有10餘人遇難,卻沒取得一次成功。「珠峰北側不可逾越」被喻為神話。
取得第一攀登珠峰的成功經驗後,中國人的足跡一代又一代地留在珠峰頂上。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隊員成為世界珠峰登山運動的主導力量。
1975年,中國第二支龐大的登山隊進駐珠峰腳下。經過艱苦的攀登,付出了多人遇難或凍傷致殘等代價,最後9名勇士再臨巔峰,藏族女性潘多成為第一個從北側登頂的女性。登山隊同時把科學考察工作帶到珠峰,完成了測定珠峰高度、高海拔地區人體技能測試等一系列科考活動,震驚了世界。
1988年春季,由中國發起,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個國家的登山家聯手挑戰珠峰。在這次充滿人類智慧和奇想的壯舉中,聯合登山隊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次仁多吉創造了在頂峰無氧停留99分鍾的世界紀錄。
時過兩年,中國、前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在珠峰腳下。他們以登山這種獨特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在這次活動中,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相繼站到了珠峰頂尖上。
1993年,海峽兩岸的登山運動員首次攜手挑戰珠峰並獲得成功,他們將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團結奮進的精神鐫刻在了世界屋脊之巔。
1996年,中國和斯洛伐克開展聯合攀登活動,盡管中國的幾名專業隊員因生病等原因未能登頂,但大學生次洛卻創造奇跡,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學生。次年,中國和友鄰國家巴基斯坦的登山界聯合登山,3名藏族隊員登頂,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之人。
1999年,為了從地球的最高點上採集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聖火火種,西藏自治區組織了一支實力強大的登山探險隊攀登珠峰。結果包括兩名女性在內的10名藏族隊員同時勝利登頂,從珠峰頂上成功採集火種。桂桑成為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攀登珠峰成為國際登山界的熱門行動,不甘落伍的中國登山界亦有兩支隊伍挑戰珠峰。在與惡劣的天氣進行了頑強的搏鬥後,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人閻庚華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他在下山途中失蹤。
2008年5月8日,中國36人成功登頂珠峰並且把奧運火炬在珠峰點燃。也是世界舉辦奧運會以來第一次珠峰點燃奧運火炬。
2009年5月18日,20名中國業余登山者成功登頂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其中來自江蘇鹽城的登山愛好者吳文洪在5月18日上午登頂珠穆朗瑪峰後,在下撤途中突發嚴重高山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5月19日凌晨4時許在海拔8750米處不幸罹難。
㈢ 哪一年法國登山隊首次登上馬卡魯峰
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瑪峰24公里,沿西北——東南山脊為界,北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南側在尼泊爾境內。峰體上終年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著巨大的冰川,冰川上有許多深淵般的巨大冰裂縫,冰崩雪崩都十分頻繁。1955年法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首次登上峰頂。
㈣ 世界上最權威的登山組織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登山的人多了,於是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團體。到了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20世紀,先後誕生了兩個全球性權威登山組織UIAA和IFMGA。作為登山者,你很有必要了解它們。以下是我整理的最權威的登山組織,歡迎參考閱讀。
國際登山協會聯盟
UIAA是法語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Associations d’Alpinisme,即國際登山協會聯盟的縮寫。
68個國家的92個登山協會組成
1932年在法國霞慕尼成立的UIAA,現在由來自68個國家的92個登山協會組成,全球會員總計超過300萬人。在大多數國家,登山協會是登山愛好者們共同組建的民間團體,在交納會費後享受登山協會提供的便利和優惠。
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登山協會是德國登山協會DAV,會員多達110餘萬人。奧地利登山協會OEAV則在人口比例上高居榜首,全國總人口的5%是登山協會會員。1985年,中國正式加入UIAA。
為登山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當人數達到一定規模,登山協會就有更大的力量為登山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例如戶外店或者攀岩館的優惠,以及包含在會員費內的救援保險。發生事故尋求救援的時候,只需出示登山協會會員證,便無需承擔可能非常昂貴(視國家而定)的救援費用。
登山協會同時為會員提供了一套培訓機制。以德國登山協會為例,具備一定經驗和技術能力的愛好者可以申請參加全國總會的登山、徒步、攀岩、滑雪教練培訓,獲得資格後可在本地分會向愛好者們提供各類培訓課程。雖然在專業程度上無法與專業高山向導相比,但是在戶外運動健康有序發展的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阿爾卑斯地區,各國登山協會修建、運營或維護了近千個大小不等的高山旅館和庇護所(Hut),其中大部分提供住宿和膳食。作為登山和各種山地戶外運動的大本營,這些Hut構建了阿爾卑斯戶外運動無以倫比的硬體基礎,讓登山者和徒步者們免去了攜帶帳篷以及補給的負擔,同時也有效地減少對山地環境的影響。
瑞士登山協會SAC所屬的Hut每年接待90萬人次住宿,德國登山協會DAV的Hut每年接待大約70萬人次。無論哪個國家登山協會會員,在任何其它國家登山協會所屬Hut住宿都享受半價優惠。
登山協會定期出版期刊,最著名的當屬美國登山協會AAC出版的美國登山年鑒American Alpine Journal,簡稱AAJ。每年出版的AAJ匯總了上一年世界各地值得記錄的攀登,長久以來樹立了其權威地位,完成首登或者開辟了新路線的登山者們把向AAJ匯報當作攀登的一部分。
核心任務
當各國登山協會結成聯盟,UIAA的責任就包含了所有登山者們都關注的議題,例如:登山安全、登山運動可持續化、競技攀登運動等。
關注安全是UIAA的核心任務。為此,UIAA建立起一整套安全標准,例如我們熟悉的主鎖20kN的縱向強度、動力繩沖墜系數及其測試方法。在產品上註明了UIAA標識,代表通過其安全標准測試。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廠商未經許可,在其產品標示了UIAA。對這類品牌UIAA同樣設立了黑名單制度,現在黑名單上的三家廠商有兩家來自中國。
有全球300萬登山者為數據基礎,高山醫學也是UIAA的重點研究內容。通過對高山病,以及登山或其它山地戶外運動中可能出現的疾病創傷進行研究,培養專業高山醫學或攀登運動醫學專家,為登山者或徒步者們提供醫療咨詢和救治。
推動競技攀登運動也是UIAA的一項工作。近些年,競技攀岩發展迅猛,甚至進入了奧運會。2007年,國際運動攀岩聯合會IFSC正式從UIAA中分離出來。目前,競技攀冰比賽依然由UIAA運作。
國際高山向導協會聯盟
IFMGA英文全稱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Mountain Guide Associations, 是國際高山向導協會聯盟。它還有法語和德語的名字,縮寫分別是UIAGM和IVBV。
絕對的專業性地位
相對於UIAA的廣泛性,成立於1965年的IFMGA通過嚴格的准入標准,確立了絕對的專業性地位。
高山向導是一門特殊的職業,他們的工作地點通常是具有高度風險的高山之上,他們要為客戶的生命安全負責。很顯然,如果沒有實際水準而自稱高山向導,則有可能置客戶於危險境地,造成生命危險。於是,在一些國家形成了高山向導協會這樣的行業組織,一方面這些協會制訂了培訓和考核標准,另一方面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橫亘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地跨數個國家,高山向導們越過邊境攀登也是尋常之事。1965年,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奧斯塔山谷)這四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山向導協會組建了國際高山向導協會聯盟,對其高山向導的水平資質標准化。2012年,尼泊爾成為第22個會員國,也是亞洲地區僅有的兩個會員國之一(另一個是日本)。雖然尼泊爾有著悠久的攀登歷史和人數眾多的夏爾巴人,但目前符合IFMGA資質標準的僅24人。
加入IFMGA有多難?
首先該國家和地區的高山向導協會,會員不得少於20人。這個向導協會需要有一套完備的訓練考核機制,內容覆蓋冰、岩、山、(滑)雪,並且達到IFMGA認可的標准(某些情況下可以免去滑雪這項),同時這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然條件能夠適合開展其中至少兩項。最後,高山向導協會的培訓和考核受到政府和法律機構的認可。
達到這樣的條件,還需IFMGA的審核和考察,才能成為正式成員,該國家和地區高山向導協會的會員才有資格佩戴IFMGA的徽章,整個過程需要5~10年。
高山向導培訓不是登山培訓。參加報名考試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能力全面,沒有明顯短板的登山者,5.10d以上的攀岩水平,20條以上難度達到D的登山路線,15條以上滑雪登山路線。在法國國家滑雪登山學校(ENSA)報名參加向導培訓的考生大約有150~180人,能通過入學考試的比例在20~30%,約35~50人。
通過考試後,再參加攀岩、攀冰、夏季登山、冬季滑雪登山、安全及裝備器材等多個模塊的學習。在完成第一階段大約60天的培訓後,獲得見習向導的資格,可以帶客戶攀登一些難度不是很高的路線。在進行第二階段學習之前,見習向導必須先帶客戶完成40次攀登。第三階段的學習也是最終考核,淘汰率在10%左右。通過了最終的向導考試,才能成為一名IFMGA國際高山向導。
在阿爾卑斯地區,IFMGA向導資質是帶客戶攀登的必需條件,否則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例如呼叫救援,涉及事故調查的情況下),美國則有更復雜的法律法規。嚴格的標准,確保了高山向導的水平,也是商業客戶攀登的安全保障。
UIAA和IFMGA的異同
UIAA和IFMGA都是由各國和地區的協會組成的聯盟,不同之處在於:UIAA的成員是各國及地區登山協會,愛好者們根據意願自由入會,通常不設置能力或者經驗方面的要求,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IFMGA是專業人員的行業協會,必須通過嚴格考核才能獲得會員資格,之後還必須接受復核,確保其資格的有效性。
UIAA和IFMGA,從廣和精兩個方面覆蓋了登山者們的需求。登山愛好者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是否加入登山協會,在尋找高山向導的時候,則可以把IFMGA作為考慮標准。
㈤ 世界全部山脈高度排名
1、喜馬拉雅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7000以上;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與印度等國間。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一個影響空氣和水的大循環系統的氣候大分界線,對於南面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喀喇昆侖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6000-7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西部與多國邊境線上。
喀喇昆侖山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亞洲著名山脈之一。喀喇昆侖山是世界中、低緯山嶽冰川最發育的地區,山勢高大、寬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眾多,冰川規模巨大,雪線海拔5000米左右。
3、唐古拉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6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唐古拉山脈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條近東西走向的山脈,山峰上發育有小型冰川,為長江、瀾滄江、怒江等河流的發源地。
4、昆侖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500-6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昆侖山脈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該山脈幾乎完全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的氣候影響。相反,其卻處於大陸氣團的持續影響之下,引起年氣溫和日氣溫的巨大波動。
5、岡底斯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500-6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岡底斯藏語意為眾山之主,又被稱作「世界之軸」。岡底斯山脈是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線,西藏印度洋外流水系與藏北內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嶺。這里空氣中的含氧量很低,氣候變化反復無常,湖泊雖然很多,但都是鹽鹼水。
6、念青唐古拉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000-55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念青唐古拉山脈橫貫西藏中東部,為岡底斯山向東的延續,東南延伸與橫斷山脈西南部的伯舒拉嶺相接,中部略為向北凸出,同時將西藏劃分成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大區域。
7、興都庫什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興都庫什山脈,亞洲中部的高大山脈,發源於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印度河和發源於帕米爾高原的阿姆河的分水嶺。山口自古為交通要道。興都庫什山脈在東面與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點附近直抵帕米爾山脈後走向西南,穿越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境內,而在阿富汗西部逐漸化為低矮的山嶺。
8、天山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等。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平均寬250—350千米,最寬處達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9、祁連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4000-5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祁連」系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祁連山即「天山」之意。因位於河西走廊之南,歷史上亦曾叫南山,還有雪山、白山等名稱。祁連山素有「萬寶山」之稱,蘊藏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礦藏,有石棉礦,黃鐵礦、鉻鐵礦及銅、鉛、鋅等多種礦產,八寶山的石棉為國內稀有的「濕紡」原料。
10、大高加索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4000;
歸屬主權國家:俄羅斯聯邦、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大高加索山脈為亞歐分界線的其中一段山脈。高加索中部年輕的褶皺山系。在黑海和裏海之間,自西北向東南延伸於俄羅斯與喬治亞、亞塞拜然的邊界上,全長1100公里以上,最寬180公里,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
(5)法國登山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
它為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名聖母峰,藏語名:Qomolangma) ,是藏語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達8844.43米。據最新測定數據表明,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㈥ 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是怎樣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中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中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3、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中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台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4、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中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後來他又僱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後,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6、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中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7、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後而返[註: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中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9、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僱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中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後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中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後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僱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後,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1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後,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於天氣變壞而失敗。
1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紐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埃·施米特,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於5月23日,先後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後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並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後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
在這次登山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於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2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採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後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於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後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2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後,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2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後,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2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岩壁(也稱岩石牆)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於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岩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日本隊之所以兵分兩路,而且敢於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岩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後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後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2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於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後,宣告失敗。
2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2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後,由於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29、1973年春(2~5月)義大利軍事登山隊,在義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義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於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義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僱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義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後還是採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於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岩壁,結果被迫採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於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3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於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3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成,僱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製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准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於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於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鍾。
日本女隊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難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後,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後表示,「以後再也不幹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餘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後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後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後,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
3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岩壁上失敗了,後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岩石大峭壁,英國人採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岩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據外電稱,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後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1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36、2008年5月8日,中國北京奧運火炬成功登頂珠峰。
37、2009年5月18日,20名中國業余登山者成功登頂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至此,今年春季攀登珠峰的所有24名中國業余登山者中20人登頂成功,約83%的登頂率創造了歷年中國業余登山者攀登珠峰的最高紀錄,其中來自江蘇鹽城的隊友吳文洪在下撤過程中突發高山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9日凌晨4時許在海拔8750米處不幸罹難。
㈦ 歷史上共有幾批人曾經登上珠穆朗瑪峰頂
、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3、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台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4、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後來他又僱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後,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6、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7、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後而返[註: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9、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僱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後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後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僱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後,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1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後,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於天氣變壞而失敗。 1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紐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埃·施米特,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於5月23日,先後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後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並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後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這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於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2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採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後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於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後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㈧ 10座世界最高峰排名.
14、希夏邦瑪峰:海拔8012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境內。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的許競、王富洲、張俊岩、鄔宗岳、陳山、索南多吉、成天亮、尼瑪扎西、多吉、雲登10人首次登上頂峰。這也是人類攀登的最後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13、迦舒布魯姆Ⅱ峰:海拔8034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1956年7月7日,奧地利登山隊的F.莫拉維克、S.拉爾赫和G.維勒3人首次登上頂峰。
12、布洛阿特峰:海拔8047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1957年6月9日,奧地利登山隊的M.舒木卡、K.迪木貝格爾、H.比爾、F.溫滕特勒4人首次登上頂峰。
11、迦舒布魯姆Ⅰ峰:海拔8068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1958年7月5日,美國登山隊的A.考夫曼一人首次登上頂峰
10、安納普爾那峰:海拔8091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1950年6月3日,法國登山隊的M.埃爾佐和L.拉什納爾兩人首次登上頂峰。這也是人類首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頂峰。
9、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基斯坦境內。1953年7月3日,西德和奧地利聯合登山隊的H.比爾一人首次登上頂峰。
8、馬納斯魯峰:海拔8156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1956年5月9日,日本登山隊的今西壽雄和夏爾巴人吉阿爾兩人首次登上頂峰。
7、道拉吉利峰:海拔8172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1960年5月13日,瑞士、波蘭、美國聯合登山隊的希爾伯特、福瑞、迪埃姆博格、尼瑪多吉和那旺多吉5人首次登頂。
6、卓奧友峰:海拔8201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1954年10月19日,奧地利登山隊的約奧赫利爾和夏爾巴人巴桑、達娃拉瑪3人首次登頂。
5、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線上。1955年5月15日,法國登山隊的L.泰雷和J.庫茲首次登上頂峰。
4、洛子峰:海拔8516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1955年5月8日,瑞士登山隊的E.賴斯和E.盧赫辛格爾兩人首次登上頂峰。
3、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里塞爾4人首次登上頂峰。
2、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L.拉切捷和A.康攀尼奧尼首次登上頂峰。
1、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1953年5月29日,英國登山隊的紐西蘭人希拉里和印度籍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兩人從南坡首次登上頂峰。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的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從北坡首次登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