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有什麼特色藝術演出

法國有什麼特色藝術演出

發布時間:2022-10-16 14:26:53

『壹』 我們想表演一個具有法國特色的節目 什麼為好

那就表演美食吧,可以嗎?

『貳』 法國有哪些特色的節目

阿維尼翁戲劇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

一月6日:帝王節

二月2日:聖蠟節

四月1日:愚人節
五月1日:勞動節和鈴蘭花節
七月14日,法國國慶節

十一月1日,是冥節

11月25日,是聖-喀德琳節

十二月25日:聖誕節

6月13日聖靈降臨節

6月2日耶穌升天

4月25日復活節

11月11日一戰停戰日

諸聖瞻禮節: 假期為10月23-11月2日

『叄』 現代法國各個方面藝術的特點

法國是一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的國度,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藝術的歷史氛圍自古流傳到了今天,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文化古跡,比如說巴黎聖母院,凱旋門,埃菲爾鐵塔,香榭里舍大街,盧浮宮等旅遊勝地。
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家,充滿了浪漫的色彩。法國的文化是很有多元化的,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下法國的文化。從文化方面了解一下法國。
法國是一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的國度,中世紀以來,一直是在歐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悠久的歷史為法國留下了非常多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文化古跡,比如說巴黎聖母院、凱旋門等等好多。法國的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藝術的歷史氛圍自古流傳到了今天,可以說法國就是因為游覽這么悠久的歷史,這么多令人神往的風景,這么多古樸典雅的建築還有法國人從小受到的藝術的熏陶,才讓這個美麗的國度充滿了浪漫的色彩。
戲劇與歌劇
法國的國家劇院、國家戲劇中心、國家舞台和其它私營劇場每年總計演出5萬多場節目,吸引8百多萬定期觀眾。除了巴黎市及其郊區和外省城市的戲院外,還有諸如阿維儂(Avignon)等地的著名戲劇節,全國各種規模的獨立劇團有一千多家。法國的大城市都有一個歌劇院,用於演出舞蹈、音樂會、古典和現代歌劇。
戲劇演出的票價因劇目和場內座位的不同而差異極大,可以從10至60歐元不等。所有劇院都對大學生實行優待價,並有各種預定優惠形式。許多城市還對同一天內看兩場演出者提供半價優惠。相關的信息可與當地城市的旅遊觀光服務處聯系。
音樂
法國全國共有16200名音樂和歌唱藝術家,250個音樂、抒情藝術與舞蹈節以及8700名綜合文藝藝術家。除那些最著名的藝術家在大型演出場所和知名俱樂部演出外,各種音樂藝術節、小型俱樂部甚至咖啡館則安排接待各類樂隊作輪回演出。每年夏季的第一天為法國的音樂節(FêtedelaMusique),各類專業和業余樂隊和音樂愛好者都會紛紛走上各大城市的街頭,以各種風格的音樂和歌聲迎接夏季的到來。
電視
電視是法國人的首選娛樂活動。法國人每人每天平均收看電視的時間為3小時15分。法國的電視業隨著近幾年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發展而發92To.COM生了很大的變化。全法國目前共有130多個電視台。
廣播電台
法國廣播公司旗下集中了所有法國國營電台,如:FRANCEINTER法國國內台、FRANCEINFO法國連續新聞台、FRANCECULTURE法國文化台、RADIOBLEUE藍色台、FIP台、LEMOUV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
新聞報刊
法國的報亭和新聞書刊店裡共出售2300多種不同類型的新聞報刊雜志,其中包括全國性或地區性日報、周刊和專門雜志。地區性新聞報刊很受歡迎,因為從中可以獲得與當地生活相關的各類必不可少的信息。在大學校園里一般設有大學新聞報刊亭(OFUP),可按優惠價格辦理報刊雜志的訂閱。
法國人普遍喜歡閱讀。無論在上下班乘坐地鐵,還是在出門旅行乘火車、飛機或其它公共交通工具時,經常會隨身攜帶書刊,隨時抽空閱讀。據調查統計,36%的法國人每天購買閱讀一種日報。法國共有七大全國性日報-例如:《世界報》、《解放報》、《費加羅報》等;此外還有160份地區性日報和周報,全國每年的報刊發行量為90億份。
法國文化代表有哪些
埃菲爾鐵塔
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它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埃菲爾鐵塔2011年約有698萬人參觀,在2010年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25億人,每年為巴黎帶來15億歐元的旅遊收入。
巴黎聖母院
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香榭里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一條著名的大街,聞名世界,她橫貫首都巴黎的東西主幹道,全長1800米,最寬處約120米,為雙向八車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東段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氏草坪,恬靜安寧;西段是高級商業區,世界一流品牌、服裝店、香水店都集中在這里,火樹銀花、雍容華貴。因此這里被稱為世界上美麗的大街每年七月十四號的法國國慶大閱兵都在這條大道上舉行。
盧浮宮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肆』 法國戲劇的20世紀法國戲劇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戲劇狀況基本上是19世紀的延續。以上演文學性劇作著稱的劇院有安托萬劇院、藝術劇院,還有J.科波(1879~1949)於1913年創建的老鴿巢劇院。
1919~1939年這20年裡,J.科波的老鴿巢劇院的藝術實踐對當代法國導演表演藝術有深遠影響。C.杜蘭(1885~1949)於1919年創建作坊劇院,L.茹維(1887~1951)於1922年成為香榭麗舍喜劇院院長,G.巴蒂(1885~1952)於1922年創建幻影劇院,還有著名演員兼導演皮托也夫(1884~1939)從日內瓦來到了巴黎。這 4位最傑出的導演兼表演藝術家各有特點,又都具備創新精神,是反對戲劇商品化的社會中堅。1926年7月6日,他們組成卡特爾,和商業戲劇展開激烈競爭。他們既演出本國和外國優秀古典劇目,又上演當代著名劇作家如P.克洛代爾(1868~1955)、J.季洛杜(1882~1944)、科克托(1889~1963)和J.羅曼(1885~1972)等的戲劇。此外,導演兼演員F.熱米埃(1869~1933)深受人民戲劇運動影響,於1921年建立國家人民劇院。一些實驗性小劇院亦紛紛出現,其中由維德拉克和An.阿爾托(1896~1948)於 1927年創建的阿爾弗雷德·雅里劇院以先鋒派演出聞名一時。
從生命哲學,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到荒誕哲學貫穿著對人的本題的探究與表現,把人防在社會的中心位置從不同側面去審視,從人的本題出發去研究人與客觀世界的關系,關注人的生存處境,這是20世紀法國文學藝術的一個特點。以為本世紀的大部分時間法國社會處於強烈的震動之中,思想文化界長期躁動不安,缺少深思熟慮的航標,與標新立異為時尚,前後出現的幾個文化思潮都從反文化傳統反理性傳統走向否定傳統文化否定人生價值,這是本世紀法國文學藝術的另一特點。這個概括性的認識是從法國現代主義文學這條主線說的,並非說這個歷史時期法國不存在傳統意義的文學藝術,還應該說明,馬克思主義在這個時期對法國的思想文化也產生過有益的影響,但它沒有孕育出一個獨立的文學思潮,畢竟資產階級文化在法蘭西的知識界是根深蒂固的。法國社會經理了大半個實際的動盪後,80年代起出現了文化傳統復歸的趨向,我們預期這將是法國文學藝術走向一個新階段的前奏。
荒誕劇思辯色彩很濃,缺少戲劇情節的豐富性,舞台行動很少,這是知識分子追求的一種哲理劇,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是它的致命弱點。
戲劇是時代的忠實兒子,古典主義戲劇是的,荒誕戲劇也是,我們不能因為荒誕戲劇對(祖宗)不敬就鄙視它,甚至把它逐出(戲劇宗祠)。那不是唯物主義者之所為。戲劇發展從滿著辯證法,形象醜陋的(荒誕派)不是一無是出,後來智者也能從中收益,但要分辨取捨。
殘酷戲劇首要任務就是恢復戲劇的神聖性和儀式性,依靠音響,燈光,音樂,舞蹈,動作等符號來刺激觀眾的神經,震撼觀眾的心靈,使觀眾產生精神上,道德上的劇變,從而純凈心靈。
流派種類繁多是這20年的又一重要特點。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神秘主義對法國戲劇影響最為突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引人矚目的戲劇創作傾向是存在主義戲劇。J.-P.薩特的《蒼蠅》借古喻今,諷刺德國侵略者沒有好下場;《禁閉》提出「他人就是地獄」,從理論上闡釋了人的存在的荒誕性。他的其他名劇還有《死無葬身之地》、《恭順的妓女》等等。A.加繆(1913~1960)的《誤會》、《卡利古拉》也是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存在主義名劇。
戲劇理論家、劇作家兼演員阿爾托是超現實主義者。他是「殘酷戲劇」理論創始人,《戲劇及其兩重性》為其代表作。他的戲劇理論對50年代以後一些戲劇家,諸如法國的E.尤內斯庫、S.貝克特、J.熱內,英國的P.布魯克(1926~ ),波蘭的J.格洛托夫斯基(1935~ )以及60年代出現的機遇劇都有程度不等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50年代在法國出現的荒誕派戲劇擯棄傳統戲劇創作手法,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特色。代表作家有S.貝克特(1906~ )、E.尤內斯庫(1912~ )、A.阿達莫夫,(1908~1970)、J.熱內(1910~1986)。特點是藉助舞台場景和人物形象表現存在的荒誕性,而不是通過合乎邏輯的語言達到這個目的。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最後一局》、《美好的日子》,尤內斯庫的《禿頭歌女》、《椅子》、《犀牛》,J.熱內的《女僕》、《黑人》、《屏風》,是荒誕派戲劇代表作。這些作品曲折地反映了戰後人們的精神空虛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與虛無的感受。
J.阿努伊(1910~1987)、M.埃梅(1902~1967)、比耶杜(1927~ )、薩拉克魯(1899~ )等戲劇家的創作各有特色,以諷刺幽默等手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現實生活。阿拉巴里(1932~ )、杜比雅爾(1923~ )、杜拉斯(1914~ )、奧巴迪亞(1918)、謝哈德(1910~ )、維恩加坦(1926~ )等劇作家曾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被稱為荒誕派第二次浪潮代表,他們的劇作從各種角度表現對西方當代社會的感受,又被統稱為先鋒派戲劇。A.加蒂(1924~ )是法國著名政治戲劇家,60年代為其創作旺盛時期。塔迪厄(1903~ )是風格獨特的先鋒派獨幕劇、室內劇代表作家,又因創作廣播劇聞名。維納維(1927~ )是創作從批判現實主義戲劇轉向描寫日常生活瑣事的稱作日常戲劇的劇作家。他們在戲劇創作上各有建樹,在當代劇壇上均有一定影響和地位。
J.維拉爾(1912~1971)在兩次大戰間嶄露頭角,是優秀的表演導演家和戲劇活動家。他遵循人民戲劇運動宗旨,於1947年在阿維尼翁首創戲劇藝術節活動,於1951年被任命為國家人民劇院院長兼總導演。
J.-L.巴羅(1910~ )是與維拉爾齊名的著名導演表演藝術家和戲劇活動家,擅長啞劇表演,是公認的先鋒派大師。他與妻子著名演員M.勒諾(1903~ )曾率領自己組織的勒諾-巴羅劇團奔赴世界各地演出。
50年代後,法國戲劇出現了以導演為中心的傾向。其中的優秀者有兼導演、演員、劇作家於一身的R.普朗雄(1931~ )、P.謝羅(1944~ ),他們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擅長導演歌劇、創造撼人心魄的大場面即所謂圖象戲劇;國家人民劇院院長、導演維泰茲(1930~ )崇尚В.Э.梅耶荷德,導演傳統及當代劇目時多賦予新意;A.姆努什金(1939~ )創建的太陽劇院是受60年代風行一時的美國生活劇院影響和五月風暴法國大學生戲劇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還有以導演荒誕派戲劇聞名於世的先鋒派導演R.布蘭(1907~1984)等等。他們都為當代法國戲劇舞台實踐做出了貢獻。
20世紀著名演員有皮托也夫演員世家。女演員有馬利·貝里(1900~ )、馬利亞·卡薩列斯(1922~ )、查姆阿(1901~1964)、波貝斯庫(1896~ )、M.勒諾、黛芬·西莉(1932~ )。優秀男演員首推表演大師G.菲利普(1922~1959),此外尚有吉特里(1885~1957)、索蘭諾(1920~1962)、維托德(1915~)、威爾松(1921~ )等。著名啞劇家為M.馬爾索(1923~)。所有這些優秀表演藝術家都以各自所長為法國戲劇舞台增色生輝。
縱觀法國戲劇1000餘年的發展演變,法蘭西民族特色極為鮮明。古典主義戲劇展示了法蘭西封建文化的輝煌燦爛;啟蒙時期的戲劇奠定了資產階級戲劇的基礎;19世紀以後,流派紛呈,競相爭艷。法國戲劇對歐美戲劇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戲劇大家庭中的佼佼者。

『伍』 法國人的藝術是什麼

法國人以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自豪,這是毋庸置疑的。法國相當重視教育藝術和知識性討論被認為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羅馬時代(公元前56—公元476)
羅馬人首次為法國帶來文明。這個時期的建築以稱頌羅馬帝國為主。現存的建築有阿爾勒(Arles)和尼姆的圓形競技場、尼姆和維埃納(Vienne)的神殿,以及嘉赫渠(aquect of Pont Gard)。

羅馬時期(11—12世紀)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敗,法國進入黑暗時期,這個時期一直延續到公元8世紀的加洛林王朝。這個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非常少,多數是11世紀羅馬教會建築。這類建築以石材代替木材做圓頂,使用厚重的拱壁,裝飾也增多了。羅馬式建築風行法國各地,並發展了地方特色,尤其在勃艮第的維熱雷(Vezelay),人們可以看到許多令人驚嘆的美麗建築。

這個時期所遺留的另一種主要建築是堡壘,不過絕大多數不是成為廢墟,就是被整修或重建過。昂熱(Angers)仍保存了巨大的圍牆(見184—185頁);朗基亞(Langeais)依然保留著具有中世紀外貌的建築。

本時期的文學作品,目前流傳下來的多為韻文,以歌頌忠誠和騎士精神為主。最主要的是歌頌英雄的武功詩(Chansons de geste),最有名的是《羅蘭之歌》(Chansons de Roland,約1098年),敘述加洛林英雄,在查理曼大帝對抗異教徒的戰爭中,於龍塞斯瓦列斯(Roncesvalles)之役犧牲的故事。

宮廷浪漫故事於12世紀首度出現並盛行。描述性的詩歌詠頌理想式的騎士之愛。這類傳奇故事受古人影響很大,著名的傳奇作家特魯瓦(Chretien de Troyes,約卒於1183年)就認為自己和同時代的人都是希臘及羅馬文學的繼承人。到了13世紀,傳奇故事被亞瑟王傳奇(Arthurian legend)取代。這種文學形式對中世紀的影響相當大,像《玫瑰傳奇》(Roman de la Rose)就是夢幻式的宮廷愛情寓言故事。同樣的主題對普羅旺斯的游吟詩人(Provencal troubadours)也有重大影響,這些游吟詩人對法國的音樂有相當大的貢獻。

哥特時期(12—15世紀)
哥特式建築有催人向上的精神(見114—115頁),哥特式的大小教堂都有著高聳的尖塔和飛拱柱、鑲著彩色玻璃的大型花飾窗格。位於沙特爾(Chartres)的大教堂(見98—99頁)即為典型代表。建築內部的裝潢日趨繁復華麗,擁有聖壇隔屏(Rood-and-Choir-Screen),祭壇後方有圖畫等裝飾物,還有許多雕塑品。

書籍的裝飾和圖片也越來越多,最出名的代表就是祈禱書(Books of hours)——記載教徒祈禱時所說的話。這種風氣在14世紀達到顛峰。與此同時,出現了架上繪畫(easel painting),從對細節的注意和完美的空間表現,可知法國藝術受到藝術前輩義大利和佛蘭芒學派(Flemish school)的影響很大。主要的代表人物為富凱(Jean Fouquet,生於1420年,卒於1481年),他是法王路易十一的御用畫家。

修道院對法國中世紀的音樂發展貢獻最大。修道院將單旋律的聖歌改編為復音音樂。勃艮第宮廷在音樂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僱傭了許多音樂家和作曲家,各自均有優異的成就。代表人物為迪費(Guillaume Dufay,約1400—1474年)。中世紀法國最傑出的詩人當首推15世紀的維永(Francois Villon),他用傳統的詩歌形式,加入「韻文故事」(fabliaux)的精髓,生動地描繪了15世紀巴黎下層人民的生活。

本時期最值得一提的散文作家首推編年史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傅華薩(Jean Froissart),他是百年戰爭史的主要撰述者。更特別的是,他本人曾經歷了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ecy)。

文藝復興(16—17世紀)
法國在15世紀末進攻義大利,使得法國的藝術家、建築家和老百姓注意到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最明顯的影響可以在皇家和貴族的城堡建築上看到。此時的城堡已從防衛的功能,變成精緻華麗的居所。起居空間變寬,窗戶加大,護城河、城堡主樓、塔樓變成純粹的裝飾建築,不再有防禦的功能。城堡不再依山而建,而是傍水矗立,水景將景緻裝點得更豪華。原本應該與自然環境條件協調,但越來越多的建築因設計的需求而改變地貌。本來城堡有許多不同的建築形式,但受到了文藝復興的影響,建築變得規則,多了幾何味。1634年的雪佛尼(Cheverny),線條的單純之美展現無遺。對照興建於13至17世紀的布盧瓦(Blois,見167頁)可以清楚地看見法國的建築風格從封建主義轉變為古典主義。尚博爾(Chambord,見168—169頁)是盧瓦爾谷(Loire)最大的城堡,最能代表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

16世紀起,法國文學開始受文藝復興影響,學者重新研究古希臘和拉丁文作品。這股風潮使人民視野更加廣闊,並開始置疑中世紀末以來穩固的宗教思想。1470年,巴黎首度出現出版社;到了1515年時,已有100多家出版社同時在運轉。方言文學興起,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最擅長表達方言文學中的自由、活力和熱情。他的《巨人傳》(Gargantua and Pantagruel)雖然是騎士傳奇模仿文(parodies),但也表達了嚴肅的哲理。

文藝復興者,同時也是方法學家和理性主義者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著有《隨筆者》(Essais)三部曲,他認為「人都一樣」,為文藝復興所提倡的人文主義做了最完美的詮釋。

16世紀最重要的詩人,首推七星詩社(Pleiade)的領導者龍薩德(Pierre de Ronsard,1524—1584年)。七星詩社揚棄中古時期的詩歌形式,提倡回歸古希臘羅馬的詩風。有12音節的亞歷山大詩體(the Alexandrine),成為法國是詩壇的主流。

古典主義(17世紀)
古典主義(Classicism)興起於路易十三統治時期,而於路易十四時達到顛峰。專制時期的建築強調誇大和對稱,藉以反映出古希臘和羅馬的光榮錄事。路易十四早期的顛峰代表作為沃勒維康特宮(Chateau of Vaux-le-Vicomte),這座建築於1656年至1661年興建,是為馬薩林(Mazarin)時期的財務大臣富凱(Nicolas Fouquet)所建。路易十四十分眼紅這座華麗的城堡,於是邀請原設計人馬(由拉旺Louis le Vau 領導),另外蓋了一座比沃勒維康特宮大一百倍的建築凡爾賽宮。1648年皇家美術於雕塑學院(Royal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成立,這里畢業的學生,都符合正統的標准和品味。此學院發揚了古典主義,將藝術創作和欣賞視為理性的活動,藝術不再只是教條和規則,而是可以被教導和學習的。

義大利的影響
義大利的美術風格主宰全歐洲。重要的畫家像卡拉瓦喬(Caravaggio),其作品深淺分明、構圖誇張且色彩絢麗。他將寫實主義融入傳統的宗教主題,作品有現藏於羅浮宮的《聖母之死》(Death of Virgin)。17世紀的法國畫家像瓦倫廷(Moise Valentin)、拉圖爾(Georges de LaTour)和武埃(Simon Vouet),明顯地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另外,將古典主義精神表達得最完美的兩位法國畫家分別為洛林(Claude Lorraine)和普桑(Nicolas Poussin)。洛林出身阿卡迪亞(Arcadia),描繪出沐浴在黃金時代光輝里的寧靜田園。武埃的繪畫作品給人以單純、清澈和平靜之感。

在宮廷里,精緻的芭蕾舞表演是最主要的音樂娛樂。來自佛羅倫斯的呂里(Lully),是當時重要的舞者和作曲者。義大利戲劇並不流行;悲劇抒情詩(tragledies lyriques,一種以芭蕾形式演出的歌曲)顯然更適合法國人的品味。呂里寫了大量的悲劇抒情詩,並深深影響了當時的教會音樂。他為王室禮拜堂寫了庄嚴的聖歌,其中包括獨唱曲、合唱曲和交響樂。接下來的夏龐第埃(Gustave Charpentier)、庫伯蘭(Francois Couperin)、德拉朗德(Michel-Richard Delalande)將此樂風發揚光大,並為嚴謹的對位音加上宏亮的合音。

法國文學
法國的古典文學是以蒙田的作品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蒙田認為文學不但可以啟發人類的自然天性,也可以發掘宇宙的本質,並將文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笛卡兒(Descartes)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造物者賦予人類追求真理的天性,對於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很大的促動。繼承這類學說的文學創作者,則以單純的語言和風格,並使用戲劇性的手法聯接時間場景,用來表現文學。他們還將文學分門別類,像喜劇(comedy)和悲劇(tragedy),並於1643年創辦法蘭西學院(Academie Francaise),捍衛法國語文和文學。這個時期所謂的「沙龍」(Salon)開始流行,這些沙龍由上流社會仕女主持,像著名的朗布依埃(the Marquise de Rambouillet),並時常進行文學討論。

許多有趣的文學作家創作非小說類的文體。例如拉羅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的著名作品《詞話》(Maximes)里說道:「虛偽和道德不過是一體兩面。」以及「對於別人家的不幸,我們都能堅強地承受。」流露濃厚的犬儒主義和道德悲觀主義。塞維尼夫人(Madame de Sevigne)的《書信集》生動地描繪當時的日常生活,已經她自己的感想。巴斯噶(Blaise Pascal)的《鄉巴佬書信集》(Lettres Provinciales)以及《思考》(Pensees),為17世紀狹隘、過度嚴謹和自信的理性主義思想,帶來一帖清涼的解葯。他的名言:「『心靈』有許多東西,是『理性』不能理解的。」顯示出他是一位古典主義者。

戲劇
17世紀的詩大多以戲劇表現。當然,也不要忘記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既狡詐陰險,又譏諷嘲弄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多數取材於希臘的伊索寓言(fabulist Aesop)。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和拉辛(Jean Racine)的戲劇表明悲劇是當時的戲劇主流。高乃依的作品《勒熙德》(Le Cid)和《波力厄科特》(Polyeucte)都是相當悲壯的悲劇故事,強調感情和道德責任的對比,劇中的人物具有「超人性」,性格平板且缺乏心理特點,有的只是貴族和英雄主義的象徵罷了。拉辛也同樣使用「責任對抗慾望」為主題,但他的作品《安德羅瑪克》(Andromaque)和《菲德拉》(Phedre),表達的境界更高。拉辛也創作了其他古典勵志戲劇作品。除此之外,拉辛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塑造的人物都是充滿感情的無名小卒,使用的語言有難以形容的魅力,戲劇的誇張效果極佳。

喜劇
在此同時,喜劇亦非常盛行,這要歸功於莫里哀(Jean-Baptiste Moliere)。莫里哀是首位採取社會評論為題材的法國戲劇家。他和莎士比亞(Willianm Shakespeare)以及瓊森(Ben Jonson)同是歐洲喜劇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莫里哀的作品融合了鬧劇(farce)、芭蕾和喜劇的特點,嬉笑怒罵中的冷嘲熱諷常常引起當局的不滿。他攻擊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之作《矯揉造作》(Les Precieuses ridicules),觸犯了當時的沙龍分子,成為眾矢之的。〈〈達爾杜弗〉〉(Tartuffe,又名〈〈騙子〉〉)除了批判教會里的偽君子,同時也攻擊了宗教,結果被查禁了五年。從莫里哀的巨作〈〈憤世嫉俗〉〉(Le Misanthrope)中可以看出,他不僅是技巧高超的諷刺家,同時也是偉大的喜劇作家。從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的是,喜劇和悲劇的差別其實是相當微小的。

洛可可時代(18世紀)
不可避免的,路易十四極度壯麗豪華的風格給社會帶來了影響。就建築的風格而言,內部變得較小,但也較隱密;裝潢繁復華麗,並搭配精緻的傢具。大量使用曲線,如進口的木材、上漆的鑲嵌板、花卉圖案的鑲嵌、金邊的鑲嵌。
畫家華托(Antoine Watteau)、布歇(Francois Boucher)及弗拉戈納爾(Jean-Honore Fragonard)是最能表達洛可可精神的人物。華托也許曾受到魯本斯(Rubens)的影響,但他仍是典型的18世紀法國人。華托用色豐富,但色彩柔和清淡,作品〈〈快樂青春〉〉(fetes galantes)以田園為背景,以細致的工筆,描繪夢幻般的寧靜景象。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最喜歡的畫家布歇,其最著名的作品是路易十五的情婦畫像。18世紀中葉的法國宮廷,是相當膚淺輕佻的。布歇的學生弗拉戈納爾也畫過一些色情作品,像才華洋溢、色彩明亮絢麗的生動作品〈〈愛的行進〉〉(The Progress of Love),是為路易十四的情婦巴瑞夫人(Madame Barry)而作,充分反映了洛可可的特點

『陸』 法國街頭表演藝術有哪些

法國是一個文化氛圍非常濃厚的國家,所以無論你在任何一個城市,你都能在城市的街頭領略到一番不一樣的精彩,這是一個開放式國家才獨有的文化。不如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吧,相信一定會有你感興趣的:演出:在城市的街頭,有著這些活力四射的演出,各式各樣的精彩表演、雜耍、小丑、魔術,精彩紛呈的表演以各種形式的盡力的表現著,他們渲染著這個城市的文化色彩,渲染了一份熱鬧,去處了城市死氣沉沉的味道,這是在法國隨處可見的場景。街頭表演藝術節:法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所以每年這里都有著眾多的藝術節日,例如古典音樂節、世界音樂風等等,而這些特色各異的藝術節自然就成為了街頭藝術家們的狂歡節日,大家紛紛在這樣的節日上,賣力的展現自己的風采,為法國藝術節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街頭表演夜晚:一旦夜幕降臨,法國各個城市的節奏就會加快。從安排演出的餐廳內發出的燈光到夜總會表演的音響,從音樂咖啡廳的熱情到吃角子老虎機前的興奮,請您做好准備體驗夢幻夜晚。大部分街區都擁有一些熱鬧的夜生活地點,這些地方具有「時髦」、「拉丁熱情」的氛圍。一些地方成為不容錯過的經典之地,它們的氛圍令其成為「必須」造訪之地。街頭表演燈光秀:在法國眾多的名勝建築中,有始終有那些文化氛圍濃厚而且始終深受歡迎的聲光表演,它們展現恢弘的背景、數百位人物形象、焰火以及勇敢的騎士。非常的壯觀和時尚,相信你也一定會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街頭表演 這樣一個熱情奔放的城市,你能使自己不感興趣嘛,只有來到這里,你才會發覺你的定力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柒』 法國有哪個大劇院最有名

法國的各種劇院不計其數,按其所屬關系可劃分為三類:一類是國家劇院,如巴黎歌劇院、法蘭西喜劇院、夏樂宮劇院等,這些劇院直接由文化部領導;一類是地方劇院,如巴黎沙特萊劇院、里昂音樂廳、里昂歌劇院、波爾多歌劇院等,後兩家也被稱為國家歌劇院,但實際上由當地市政府直接領導;一類是私人劇院,如巴黎的香榭麗舍劇院、國際會議中心劇場、奧林匹亞劇院、里昂舞蹈之家等,這類劇院所有權歸政府、企業、協會或個人,由企業或個人承包經營。按上演節目的類型,這些劇院又各有所側重,如巴黎歌劇院、里昂歌劇院以上演歌劇、芭蕾舞為主;里昂音樂廳、香榭麗舍劇院以交響樂、室內樂為主;奧林匹亞劇院、國際會議中心劇場以演出法國民歌、流行歌曲和音樂劇為主;里昂舞蹈之家以上演世界各國的舞蹈節目為主;法蘭西喜劇院、夏樂宮劇院以話劇為主。這些劇院隸屬關系不同,經營的藝術品種各異,規模大小不等,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高質量的節目、適當的票價,最大限度地滿足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所以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各級政府酌財政補貼。
上述劇院;中大部分只是出租劇場,真正具有獨立製作能力、場團合一的歌劇院僅有13家,其中以巴黎歌劇院、里昂歌劇院、萊茵歌劇院和波爾多歌劇院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水平最高。這里我們介紹三家在隸屬關系、劇院性質和經營方式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劇院和劇場:巴黎歌劇院、里昂歌劇院和里昂舞蹈之家。
巴黎歌劇院是國家劇院、政府文化機構,受文化部直接領導。巴黎歌劇院不僅擁有全國最好的劇場,而且還有龐大的演職員隊伍,集中了全國乃至世界上最優秀的藝術精英,代表了法國舞台藝術的最高水平。歌劇院包括兩個劇場:巴黎老歌劇院和巴士底歌劇院。巴黎老歌劇院(建築)始建於1862年,1875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是著名建築設計師夏爾·加尼埃的成名作。該劇院佔地11237平方米,長172米,寬125米,高81米,其外部造型宏偉壯觀,內部裝飾金碧輝煌,具有典型的第二帝國時期的建築風格,是巴黎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旅遊景點,也是世界上公認的迄今最完美的歌劇院之一。從入口大廳到演出大廳,是兩行悠長而開闊的大理石階梯。觀眾進入劇院,拾級而上,視野逐步開闊,大堂四周美輪美奐的各色大理石雕塑一覽無余,在進入演出大廳之前就開始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劇場內觀眾席面積992平方米,共有5層包廂,1979個座位;舞檯面積1350平方米,主舞台寬48.5米、高60米、深27米,是當時超大型的劇院、義大利式劇院的精品,台上、台下的設備非常先進,直到現在仍可繼續使用。隨著新的巴士底歌劇院的投入使用,現在這里以演出古典芭蕾舞為主。巴士底歌劇院始建於1985年,1989年7月14日即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二百周年之際投入使用,由加拿大著名建築師卡洛斯設計,工程造價27億法郎,全部由中央政府投資,是密特朗時期的重要工程。劇院佔地22000平方米,高80米,擁有三個劇場,即一個可容納2700人的大劇場、一個可使座位從600個調到1000個的多功能廳和一個可容納200人左右的小劇場,此外各種排練廳以及布景製作、服裝製作、道具製作等技術用房一應俱全,可以滿足多個大型歌劇同時製作和同時上演的所有需要。大尉場舞台規模和技術含量堪稱世界之最,主舞台750平方米,由3塊30X8.3m可獨立和同時升降的台板組成,可作360度旋轉,此外還有與主舞檯面積相等的8塊側台和後台。主舞台、側台、後台之間可以自由移動和更換,這樣就使多檯布景之間的切換變得非常便捷,也使輪換演出的形式成為可能(同一時間段輪換上演多台節目)。演出的節目以本院製作的歌劇為主,基本上不接待外來劇團的演出。
里昂歌劇院也是場團合一的劇院,位於法國第二大城市裡昂市,其規模遠遜於巴黎歌劇院,甚至小於萊茵歌劇院和波爾多歌劇院,但它卻是法國外省最有影響和最有代表性的歌劇院。雖然它在稱呼上也叫國家歌劇院,但實際上由里昂市政府直接領導。里昂歌劇院成立於1693年,建築幾經改造。1985年裡昂市政府投資,由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讓·努韋勒設計,對老劇院進行全面改造。為了與周圍街區的建築風格保持協調,劇院只保留了原有的四面外牆,其餘全部拆掉重建。重建後的里昂歌劇院高80米,地上40米,地下40米,有一個1200座的主劇場、一個200座的多功能廳和多個排練廳,盡管佔地面積不大,但設計巧妙合理,空間利用充分,功能齊全。舞台寬20米、深14米,幾乎沒有側台和後台,所以無法上演超大型歌劇,也不能像巴士底歌劇院那樣採取多個節目輪換演出的形式,只能採取單一演出季的形式(一個時間段內只演出一台節目)。上演的節目以中小型歌劇和現代芭蕾舞為主,基本上是自己製作,也有少量與其它劇院聯合製作,這樣既可以分擔經費開支,也可以共享藝術資源。
里昂舞蹈之家是單純接團演出的劇院,不帶劇團,所以貼切地說應是劇場。該劇院原是里昂市政府舉辦各種群眾活動和大型慶典的一個多功能廳,後根據市政府「向市民推廣舞蹈藝術」的宗旨改造成以演出各國舞蹈為主、兼可舉辦音樂會的劇場。劇場不大,只有1100個座位,但其演出活動之活躍、管理方式之獨特和經營者對文化公益事業的執著精神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劇院的所有權歸市政府,通過租賃合同交給個人經營,屬私人劇院。但其演出經營活動並不單純以盈利為目的,而是把向市民介紹各國傳統的、民間的、前衛的、高質量的舞蹈節目,為市民提供高雅的精神享受和樹立劇院良好形象放在第一位。所以,盡管它是一家私人劇院,但仍然保留著公益性質,每年得到里昂市政府40%以上的財政補貼。

『捌』 法國特色



古典文學、藝術設計、戛納國際電影節、遺產日、飲食等。
1、古典文學:17世紀以來,法國古典文學先後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杜馬、雨果、福樓拜、杜馬、左拉、羅蘭等文學巨擘。
2、藝術設計:自17世紀以來,法國已成為世界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領域的領頭羊。實用藝術、建築和時裝設計學校以「法國製造」聞名海外。阿維尼翁戲劇節由法國戲劇導演讓·維拉爾於1947年創立。
3、戛納國際電影節:它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五月在法國東南部沿海小城戛納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持續約兩周。1956年最高獎是金鴨獎,1957年改為金棕櫚獎。
4、遺產日:1984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正式開始。最初的活動是在9月的第三個星期天舉行的。在時任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許多深宮的歷史文化遺產向公眾開放,讓更多的人知道如何熱愛和保護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原名「全國文物開放日」。
5、飲食:法式食物新鮮而新穎。法國菜主要喜歡牛肉、烤蝸牛、松露、蘑菇、龍蝦、鵝肝、魚子醬、葡萄酒、橄欖油、鮮奶油。提供標准法國餐的順序是冷盤、湯、主菜和甜點。

『玖』 法國各地都有那些藝術節,都在每年的什麼時間

一般來說,巴黎的藝術活動肯定是最多了,剛過去的10月初的Nuit blanche,就是一個很好的活動,然後夏季有音樂節。versailles也有JAZZ節,和6月的音樂夜。波爾多11月有藝術節。在Bourgogne地區,有個地方叫Chalon-sur-Saone村鎮每年都會舉行著名的街道藝術節。Deauville也有很多活動,給你個網址(http://www.revefrance.com/article/2007/0906/article_147.html)

好多好多呢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藝術節,音樂啊美術啊亂七八糟的展覽很多,也各具特色,每個地方的Mairie網站上面都有公告,而且到了一個地方也可以先去office de tourisme拿地圖和資料,有助於更好的了解當地。bon voyage!

『拾』 求法國的特色文化。

法國的特色文化有古典文學、藝術設計、戛納國際電影節、遺產日、飲食等方面。

1、古典文學。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維克多·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

閱讀全文

與法國有什麼特色藝術演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