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的英法戰爭
「七年戰爭」(1756-1763年)是英法爭奪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後較量,結果,法國喪失在北美的加拿大、新法蘭西等大片殖民地,在印度也僅留存本地治理等據點。至此,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地位,並雄霸歐洲。
這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蘭西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同時普魯士,這個日益崛起的強國與奧地利正同時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
(1)七年戰爭法國丟了哪些殖民地擴展閱讀
在七年戰爭中,英法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爭奪,初期(1756年~1757年)是法國取得了勝利。在巴利阿里群島的梅諾卡島戰役(1756)中,5月20日法國艦隊戰勝了英國艦隊。但是,隨著1758年戰局的開始,被歐洲戰場拖住的法國,在海上和各殖民地開始遭到失敗。
英國只給普魯士以財力援助,因此逐漸在各殖民地積蓄了力量,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760年佔領了加拿大、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佛羅里達和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1763年初,七年戰爭結束。
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訂《巴黎和約》(1761年參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入了該和約。西班牙站在法國一方,葡萄牙站在英國一方)。
1763年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以奧地利和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結束七年戰爭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和約確認普魯士對西里西亞和格拉茨伯爵領地的領有權。
2. 拿破崙從1799年霧月政變到1815年流放這段時間法國的殖民地是什麼情況,講具體所佔殖民地的變化
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戰爭.法國慘敗給英國.被迫讓出了整個加拿大.以及從印度撤軍.將英國推向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拿破崙時期的法國殖民地主要只包括美洲大路 路易斯安娜和新奧爾良殖民地.
拿破崙前期對埃及的遠征讓法國取得了埃及暫時的統治權.拿破崙回國後.埃及及被英國佔領.
1799年,拿破崙上台。次年,拿破崙迫使西班牙與其簽署密約,將在"七年戰爭"中交給西班牙的路易斯安娜和新奧爾良歸還法國。
1801年,美國人得知此事後認為,路易斯安娜一旦落入軍事強國法國手中,對美國後患無窮。
1802年,美國與拿破崙政府商談購買路易斯安娜事宜。出乎美國人的意料,談判非常順利。此時的拿破崙政權,剛剛派出鎮壓海地革命的兩萬精兵全軍覆沒,法國政府在短時間內既沒有精力也沒有財力去管遠離本土的美洲殖民地。
1803年.拿破崙與美國達成協議.將法屬北美的路易斯安娜和新奧爾良殖民地以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美國國土瞬間增大.自此.法國殖民地進一步縮小.
3. 當年拿破崙為啥那麼急著把到手三周的路易斯安那賣掉呢
大家都知道,1867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720萬美元把171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而比這個交易早了60多年,在1803年到1804年,法國的拿破崙以1500萬美元把214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賣給了美國。如此讓美國的領土一下子增加了一倍還多。
而美國成了最大的贏家,海地的獨立、路易斯安那的並入都對美國後來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海地的獨立,大量原來的奴隸主逃到美國,而其中許多人就逃到了路易斯安那。美國的領土擴大了一倍多,大量種植園主帶著自己的奴隸遷入了新領土定居。這都使美國的奴隸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壯大。
而法國也沒有損失啥,路易斯安那主權歸屬本就含糊,離法國本土隔山吊遠,統治管理起來十分艱難,加上海地的失控,重新打造北美殖民帝國的計劃已不現實,又有美國與英國的從中作梗,所以將路易斯安那轉手甩給美國並換來1500萬美元,對於法國也是劃算的。
4. 普法戰爭法國失去的殖民地
普法戰爭後,兩國簽訂《法蘭克福和約》,法國將重要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連同梅斯要塞割讓給德國。
5. 歐洲七年爭奪殖民地戰爭發生的經過是怎樣的
1756~1763年的歐洲戰爭。歐洲戰爭發生於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是由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瑞典、薩克森、俄國等國參加的,旨在爭奪殖民地或領地,這場戰爭導致了歐洲勢力大幅度調整。
英國的目的是奪取法國的殖民地,確立完整的制海權;普魯士打算吞並薩克森,並把波蘭變成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自己在爭奪中歐霸權斗爭的對手普魯士,奪回1740年被侵佔的西里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並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自己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魯士勢力的加強;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而俄國竭力想阻止普魯士向東方的侵略,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各種矛盾和利害關系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兩個對立同盟的建立:一個是有漢諾威、黑森一卡塞爾、不倫瑞克和其他一些德意志諸侯國參加的英普同盟;另一個是有瑞典、薩克森和大多數加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諸侯國參加的法奧俄同盟。
戰爭以普魯士進攻薩克森開始。1756年8月28日,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軍隊(9.5萬人)突然侵入薩克森,包圍了薩克森軍隊(1.8萬人),迫其於10月15日投降。在1757年的戰爭中,弗里德里希二世利用法奧俄同盟計劃不一致(法國於春天開始戰斗行動,而俄國於夏天才開始行動),以及軍隊(30餘萬人)展開緩慢的弱點,首先對奧開戰。普軍(19.2萬人)從四面對布拉格展開向心進攻。但是,前來增援的奧軍道恩元帥的部隊(5萬餘人)於6月18日在科林附近擊潰了普軍,迫使普軍放棄捷克。4月,埃斯特列元帥的法軍(7萬人)佔領了黑森一卡塞爾和漢諾威。蘇比茲親王的法軍(5.7萬人)於8月抵近埃森納赫,威逼普魯士。弗里德里希二世抽調了主力部隊迎擊法軍,11月5日在羅斯巴赫會戰(1757年)中將法軍擊潰。隨後,他又調遣部隊(4萬人)以強行軍進入西里西亞。萊瓦爾德元帥的普軍(3萬人)對在東普魯士展開進攻的俄軍(7萬人)採取行動。7月5日,阿普拉克辛元帥指揮下的部分俄軍(2.4萬人)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下,打開了進入東普魯士的道路。但是,阿普拉克辛認為,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不久將成為俄國皇帝(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患病),遂命令部隊撤回梅梅爾。為此,他被又皇送交法庭審判,其職務由弗爾莫爾將軍接替。瑞軍(2.3萬人)於9月向波美拉尼亞的斯德丁(什切青)展開進攻,但在俄軍撤回梅梅爾後,也撤到斯特拉爾松。這樣,普軍獲得了1757年戰爭的勝利。
在1758年的戰爭中,反普同盟發動軍隊達31.6萬人,而費里德里希二世的軍隊只有14.5萬人。反普同盟雖擁有兩倍於敵的優勢兵力,但因行動缺乏統一、互不配合,而未能發揮其優勢。1757年12月在東普魯士展開進攻的俄軍於1758年1月佔領了東普魯士,並把它劃為俄羅斯國家的領地。1758年夏,俄軍(5.8萬人)包圍了庫斯特林(科斯欽)。奧地利和法國由於擔心俄國取勝,在西里西亞和薩克森採取了消極防禦的行動。弗里德里希二世集中兵力,企圖一一擊潰奧俄這兩個主要敵人,結果交戰雙方均未獲勝。
1759年初,反普同盟軍隊已達35.2萬人,英普同盟軍隊約有22.2萬人。4月,4萬俄軍開始向奧得河推進。韋德爾將軍的普魯士軍團(3萬人)企圖阻截俄軍,但7月23日,在帕利茨戰役(1759)中被俄軍擊潰。8月12日,在庫內爾菲多爾弗附近的會戰中,普軍(4.8萬人)遭到失敗。但是,由於奧軍統帥部的失策,業已展現了的攻佔普魯士首都柏林而結束戰爭的機遇,未能實現。俄軍撤到維斯瓦河以東。在西方,法國的聯軍為保住黑森一卡塞爾在漢諾威展開戰斗行動,但8月1日在漢諾威包圍明登要塞時遭到失敗。因此,在1759年的戰爭中,俄軍雖然取得了輝煌勝利,但由於害怕普魯士徹底潰敗而使俄國勢力加強的奧地利奉行的政策,俄軍沒有取得重大戰果。在1759年的戰爭中,反普同盟各國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國反對俄國兼並東普魯士,而准備與英國簽訂和約,但和談以失敗告終。
176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勉強使兵增加到10~12萬人,而反普同盟的軍隊有22萬人。同盟計劃採取協同行動:俄奧軍在西里西亞,帝國軍隊在薩克森,法軍則對漢諾威採取行動。弗里德里希二世為保障自己的補給線的軍需庫的安全而轉入防禦。俄奧軍隊在敵交通線上採取行動,企圖迫使普軍放棄其佔領的要塞和城市。由於道恩沒有參加協同行動,弗里德里希二世率領7萬普軍抵近柏林,使1760年的戰爭以交戰雙方的局勢都未發生根本變化而結束。
1761年戰爭中的重大事件發生於12月16日。俄軍攻佔了南西里西亞等大片地域,使普軍形勢異常嚴峻。但是,1761年1月5日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病死,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即位。他使俄國退出戰爭,且把俄國佔領的全部土地歸還給普魯士,並於5月5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從而把普魯士從徹底滅亡的險境中拯救出來。繼俄國之後,瑞典也於1762年5月22日退出戰爭。
在1762年的戰爭中,普軍在俄國切爾內紹夫軍團(曾臨時編入普軍)的援助下,把奧軍從西里西亞和薩克森逐出,並在弗萊堡附近的交戰(1762年10月)中戰勝了帝國軍隊。但是,戰爭已把交戰各方拖得精疲力竭,普法於11月3日簽訂初步和約,普奧於11月24日訂立停戰協定。
在七年戰爭中,英法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戰事中,初期(1756年和1757年)是法國取得了勝利。但是,隨著1758年戰爭的開始,陷於歐洲戰場的法國,在海上和各殖民地開始遭到失敗。僅僅給普魯士以財力援助的英國,逐漸在各殖民地積蓄了力量,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760年佔領了加拿大、路易斯安娜的一部分、佛羅里達和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1763年初,七年戰爭結束。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訂巴黎和約(1761年參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入了該和約。西班牙站在法國一方,葡萄牙站在英國一方)。1763年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以奧地利和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胡貝爾茨堡和約,七年戰爭至此結束。和約確認了普魯士對西里西亞和格拉茨伯爵領地的權力。
七年戰爭的重要結局是改變了歐洲的力量格局。英國在戰爭中獲得了大部分法國殖民地,一躍成為最強大的海上強國,為其日後的殖民帝國奠定了基礎。普魯士地位更為鞏固,法國遭到削弱,俄國勢力得以加強。
七年戰爭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它暴露了警戒線戰略和線式戰術的缺點,顯示了在野戰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優越性,也出現了新的戰斗方式和方法。
6. 英法之間的哪一場戰爭使法國在印度的勢力被擠出去,並喪失了大量美洲的殖民地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沖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歐洲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
這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大英帝國與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帝國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同時普魯士王國,這個日益崛起的強國與奧地利帝國正同時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了「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王國與大英帝國建立了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蘭西王國和奧地利帝國締結了同盟關系。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帝國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帝國。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帝國結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了立場,並同瑞典一起與普魯士王國單獨締結了合約。
1763年法蘭西王國,西班牙帝國與大英帝國簽訂的《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薩克森,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標志著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7. 法國在哪些國家建立過殖民地
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馬里、剛果、敘利亞等。
1、茅利塔尼亞
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英語:The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簡稱茅利塔尼亞,位於非洲西北部,地處北緯15~27度之間,面積103.07萬平方公里。
茅利塔尼亞西瀕大西洋,北部與西撒哈拉和阿爾及利亞接壤,東南部與馬里為鄰,南與塞內加爾相望。地區屬熱帶沙漠性氣候,全境地勢平坦。有2/3的地區是沙漠。
茅利塔尼亞最早的居民是巴富爾黑人民族,後北非柏柏爾人遷入茅利塔尼亞北部。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茅利塔尼亞。1912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20年成為法屬西非洲管轄下的殖民地。
1956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9月加入法蘭西共同體,11月「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宣布成立。1960年11月28日獨立。
2、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negal),簡稱塞內加爾,位於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首都達喀爾。北接茅利塔尼亞,東鄰馬里,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西臨維德角群島。海岸線長約700公里。
公元9世紀建立泰克魯王國,13世紀被馬里帝國征服。14世紀中葉建卓洛夫王國,16世紀前後屬桑海帝國。1444年起遭葡萄牙入侵,17—18世紀遭荷蘭、法國和英國爭奪。
1677年法國組建塞內加爾殖民地,1895年劃歸法屬西非管轄。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省。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自治共和國。1959年與馬里結成聯邦,1960年退出,成為獨立共和國。
3、馬里
馬利共和國(République Mali),簡稱馬里,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向北與阿爾及利亞、向東與尼日、向南與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向西南與幾內亞、向西與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接壤,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數人集中在南部,塞內加爾河源於這里。馬里國家面積的2%是農用地,同時80%的勞動力在農業工作。
曾是迦納帝國、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的中心地區。1895年淪為法國殖民地,稱法屬蘇丹。1904年並入法屬西非洲。
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自治共和國,定名蘇丹共和國。1959年與塞內加爾結成馬里聯邦。1960年9月22日獨立為共和國。1979年成立第二共和國,1992年成立第三共和國。
4、剛果
剛果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Congo;法語:République Congo),簡稱為剛果(布),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總面積為34.2萬平方公里。
13—14世紀建立剛果王國。15世紀起被葡萄牙、英國和法國先後入侵。1884年被劃為法國殖民地。
1958年成為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5日完全獨立,定名剛果共和國。1969年改名剛果人民共和國,1991年改回現名。
5、敘利亞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英語:The Syrian Arab Republic;法語:La République arabe syrienne),簡稱敘利亞。
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國土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馬士革。
敘利亞在公元前3000年時就有原始城邦國家存在, 公元前8世紀起,先後被亞述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歐洲十字軍、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46年4月17日獲得獨立。1963年起由阿薩德家族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茅利塔尼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塞內加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剛果共和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敘利亞
8. 歐洲 法國
路易十四的專制主義
1642年黎塞留死去後,年僅5歲的路易十四(1643—1715年)即位,但國家大權則由首相馬扎然掌握。
1648年,法國爆發了反對專制主義的「福隆德」運動。該年5月,巴黎高等法院聯合各地法院通過決議,要求國王撤回派往各地的監督官,國王如要公布新稅和其它財政法令時,須由法院審查登記,廢除人頭稅和包稅制,懲辦貪官污吏與不法銀行家,未經宣布罪狀,不得任意捕人,被捕者需在24小時內交法庭審訊。馬扎然下令逮捕高等法院中倡議福隆德運動的領袖。8月28日巴黎爆發了起義。法王與廷臣逃往聖日耳曼,而後調兵圍攻巴黎。1649年3月起義被孔德親王指揮的官兵鎮壓下去。1650年,又爆發了投石黨運動,該運動堅持了兩年,於1652年也被鎮壓。
1661年3月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親政。法國專制主義進入鼎盛時期。路易十四凡事親躬,把國家權力集中於自己手中。宣稱「朕即國家」,「法出於我」,聲明不再需要首相,自己單獨行使王權。路易十四每周3—4天召開僅由3—5人組成的最高委員會處理國政。路易十四還建立了內政、外交、財政、陸軍與宗教委員會等機構,但這些機構只起咨詢作用,決定權仍操於路易十四之手。路易十四宣布教士會議必須聽命於國王,各大臣未經國王同意不得發出任何政令。1665年又宣布,高等法院和地方高等法院不得討論和表決國王的敕令。1664年他派出官員到各郡整肅地方官吏,完善監督官制度以加強對各郡的控制。到路易十四親政的後期,監督官成為代表中央政府常駐各郡的行政官員。
路易十四針對當時法律混亂的狀況,頒布了一系列新法律,即《民法》(1667年)、《水利森林法》(1669年)、《刑法》(1670年)、《商法》(1673年)、《海運法》(1687年),以及關於殖民地奴隸的《黑人法》(1685年)。路易十四憑借法治的手段有效地維持了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秩序。
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路易十四加快了軍隊建設。法國軍隊的人數由其執政初年的8萬增至統治末年的38萬人。將軍中大批平民出身的有才幹者提升為將軍,既而又封為貴族。對一些具有反叛傾向的貴族則採用削弱軍權的辦法,並將他們置於負責陸軍的國務大臣和他任命的監督官的監視之下。軍隊因此完全置於國王的控制之下。路易十四為了與英國海軍對抗,在布列斯特、羅什福爾等地建立5個海軍兵工廠。1681年,法國已有戰艦近200艘,海軍1.1萬人。路易十四還開辦了幾所炮兵學校,培養炮兵指揮人才,並在軍隊中建立炮兵團。
路易十四採取了重商主義經濟政策。這一政策的堅決推行者是其財政總監讓·巴蒂斯塔·柯爾伯(1619—1683年)。柯爾伯首先整頓財政,監督收稅官吏,力求收支平衡,一年之內就使國庫從虧空轉為盈餘。柯爾伯主張,要使法國富強,必須使對外貿易順差,以增加國家的黃金儲備,為此必須鼓勵國家工商業的發展。柯爾伯推行保護關稅政策,以保護本國工業。他鼓勵在法國生產威尼斯式的鏡子和花邊,英國式的長襪,荷蘭式的呢絨,德國式的銅器。他招聘外國工匠,給企業主以專利和各種補助。在柯爾伯執政時期,開辦了45家手工工場,使手工工場增加到113家。柯爾伯制定手工工場條例,對不合格產品給以懲罰。他取消國內關卡,改善道路,開鑿運河。他創辦壟斷公司,包括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利凡特公司、北方公司,給這些公司以貿易壟斷權,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柯爾伯竭力擴大海軍,爭奪海上霸權,以期建立一個法蘭西世界帝國。他修造了1000多艘軍艦和商船,並改造了馬賽、羅什福爾、勒阿佛爾等港口設備。在柯爾伯執政時期,法國擴大了海外殖民地,在印度佔領本地治理,在北美佔領了路易斯安納,在非洲佔領了馬達加斯加沿海、塞內加爾河口一帶。
這個時期也是法國頻繁進行對外擴張戰爭的時期。由於法國工商業在路易十四時期得到飛速發展,從而為法國的對外戰爭准備了充分的物質基礎。路易乘德意志和義大利處於四分五裂狀態,西班牙與葡萄牙開始衰落,英荷相互交戰之機,先後發動了對西班牙的戰爭、與奧格斯堡同盟(荷蘭、奧地利、勃蘭登堡)的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等。
持續的對外戰爭消耗了法國的大量財力和人力,臃腫的官僚機構開支浩大,貴族生活奢侈,國力不斷消耗,國民的賦稅負擔越來越重,專制主義的法國開始迅速衰落。
路易十五時代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其曾孫路易十五(1715—1774年)即位,年僅 5歲,由奧爾良公爵攝政。路易十五時期法國專制主義的危機公開暴露出來。路易十四去世時留下24億鋰國債,其中1/3已經到期,1715年國家財政純收入只有6900萬鋰,財政支出達到1.447億鋰,國家財政處於極大困難之中。1716年國家的財政赤字接近1億鋰。政府企圖以打擊投機與高利貸為名收取罰款,但只得到1000餘萬鋰。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奧爾良公爵起用約翰·勞進行財政改革。約翰·勞是位蘇格蘭銀行家。在1716年他創辦一所私人銀行,發行銀行券,這種銀行券在繳納國家賦稅時同現金一樣有效。1718年,約翰·勞的銀行,被宣布為國家銀行,信譽大為提高。政府和貴族們都用這種銀行券來清還自己的債務。約翰·勞還發行西印度公司股票,該公司享有對美洲進行貿易、殖民和種植銷售煙草的權利。這在法國引起投機的狂潮,由此成為暴發戶者大有人在。約翰·勞從此官運亨通,1720年升任為財政大臣。但是,這一改革由於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結果使法國的財政陷入了更大的混亂。1720年底,約翰·勞銀行發行的銀行券達30億鋰,而銀行的儲備僅有7億鋰。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兌換金銀的狂潮,約翰·勞出逃它國,銀行倒閉。許多持有銀行券的貴族、富商紛紛破產。盡管政府利用銀行券償還了大部債務,但在這種情況下,只好又恢復了舊的財政制度,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不滿。
1723年,路易十五親政,但國家財政未見好轉。路易十五荒淫無度,每年的宮廷開支占國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貴族集團效法宮廷生活奢侈。首相弗勒里曾一度改革財政,但終究無力挽救危機。下層群眾生活貧困,社會階級矛盾尖銳化。
路易十五繼承了路易十四的擴張政策,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並退出所佔領的比利時、荷蘭等地。在七年戰爭(1756—1763年)中,法國遭到慘敗,失去了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路易斯安娜、塞內加爾的商站。它在印度也丟掉了大片殖民地,僅留下了5個商站。七年戰爭使英國確立了殖民霸權,而法國的強國地位受到嚴重損害。長期的對外戰爭大量消耗了法國的國力,使法國陷入了專制主義的危機。
18世紀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關系
18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的農業國家。全國絕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國王為首的貴族以及僧侶手中。佔全國人口 95%以上的農民基本上是佃農,耕種地主的土地。雖然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像英國那樣深入農村。
18世紀初,法國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在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如里昂、奧爾良、阿爾薩斯—洛林等,出現了大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其中僱傭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和僱傭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場也不為罕見。到18世紀中葉,一些工業部門如采礦、冶煉等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機器。在貿易方面,盧昂、愛克斯、亞眠、波爾多等許多城市都是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法國對外主要出口酒類和各種奢侈品。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於工商業發達,法國集中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
但是,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受到封建生產關系的重重阻礙。在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從16世紀開始實行的包稅制和國債制度是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通過包收國家各種捐稅、向國家放債,法國的金融資本家獲得了巨額收入,成為法國社會最為富有的階層。但是,自路易十六即位後,為了緩和其財政危機,用各種手段從金融資本家手中獲取金錢,使路易十一以來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合作關系遭到破壞,迫使金融資本家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也走上了反對封建專制的道路。在工業部門中,由於封建行會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業作坊無法過渡到手工工場。因為受到封建制度保護的行會制度,對於工匠和學徒的數目、生產規模以及技術等都有嚴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時代制訂的一系列工業法規,到18世紀不僅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使法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舉步維艱,加之封建割據殘余的存在,使各省之間的法律、度量衡、幣制等都有不同,從而導致各地商業聯系的困難。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處於赤貧狀態,購買力水平極為低下,使國內市場日益縮小。18世紀以來,法國在對外戰爭中迭遭敗績,不僅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且丟失了許多海外市場。僅七年戰爭中,法國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國佔領。以法國王室為首的各級貴族,視法國工商業為斂財的重要來源,徵收極重的工商業稅,使工場主和商人所獲利潤大部分流入他們的手中,從而大大地限制了資本的積累。這一切,使法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舊的封建生產關系之間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國,仍保持著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根據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城市貧民以及手工工場的僱工等構成了第三等級。
天主教會是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竭力向人民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們守天知命,不做絲毫反抗。對於一切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異端」,則實行殘酷的迫害。天主教會反對科學,扼殺知識,拚命地推行蒙昧主義。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須鏟除天主教會。天主教會也是法國最大的封建主。教會土地佔全國土地的1/10,僧侶也和其他的封建貴族一樣,剝削雇農,榨取封建地租。高級教士大多出身貴族,主要集中在城市裡,過著與貴族一樣奢華的生活。但第一等級中的低級僧侶則大都出身於貧苦之家,他們收入菲薄,生活拮據,對高級僧侶抱有敵視態度,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分為兩個階層,一為「佩劍貴族」,一為「穿袍貴族」。所謂佩劍貴族主要指的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他們中的大貴族大多遠離自己的領地,住在凡爾賽,靠領取年金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由於特權,他們壟斷了軍隊、政府和教會中的要職。「佩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長年居住在鄉間,盡管不能享受大貴族那樣的奢侈生活,但由於直接剝削農民,成為農村中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他們的貴族頭銜主要是靠錢買來的。因此,大多出身於資產階級。「穿袍貴族」主要任各級法院中的法官,並可父子相傳。他們通過包攬訴訟榨取民財,同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劍貴族」歧視他們,也不允許他們出入宮廷。因此,他們也對「佩劍貴族」心懷不滿。
第三等級的成分較為復雜。其中資產階級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資產階級主要是包稅商、軍火商人、專賣商、銀行家等。這些人與封建專制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時他們還花錢購買爵位,成為「穿袍貴族」。因此,他們不願意推翻專制政府。但是,由於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權力,財產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實保證,經濟活動經常受到貴族或國王的干擾,因此他們反對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過在不觸及他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國王權力,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中產階級主要是手工工場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們深受封建專制政府的欺壓和勒索,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願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他們極力要求消滅封建制度,建立保護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些人構成了資產階級中的共和派。
小資產階級主要是城市居民。這些人主要是小商販和小作坊主等。這些人既反對大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又痛恨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無窮盤剝。但他們也反對無產者,害怕革命會使無產者擺脫舊日政治經濟地位,從而危害他們的利益。
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是農民。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不僅要向地主繳納地租,而且還要向地主交納各種苛捐雜稅。此外,他們還必須向國王交納所得稅(收入 1/20的土地稅)、人頭稅、土地稅;向教會交納什一稅。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農民所剩無幾,很難維持溫飽。18世紀後期,法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封建反動」時期。國王又恢復了農民修築道路和建造營房的徭役。地主則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時還強占農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廣大農民更加貧窮困苦。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夜,法國2300萬農民中,競有150萬人淪為乞丐。因此,在第三等級中,農民階級最痛恨封建專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盡管第三等級內部各階層之間也存在著矛盾,但在反對封建制度這一問題上,則是一致的。因此,第三等級與國王為首的僧侶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暴力革命才能解決。
啟蒙運動
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是適應資產階級和廣大下層勞動人民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需要而開展起來的。這是一些資產階級的思想家,為使人們從封建專制的禁錮和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而發動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他們激烈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以及教會的腐朽和反動性,指責國王為首的封建貴族佔有了社會的全部財富,而別人卻呻吟在極端的貧困之中。他們反對宗教迷信,指出上帝是不存在的,《聖經》是編造出來的,顯聖奇跡則是教士隨意編造出來的謊言。他們宣揚個性解放,要求人所應有的全部自由。同時,啟蒙思想家論證了摧毀封建制度的必要性,主張社會改革,並勾畫出未來社會的美好圖景。
啟蒙運動是在17世紀唯理主義思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唯理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是笛卡,盡管他的哲學思想是唯心主義的,但他所提出的用人的理性,代替神的啟示,用人的分析論證來代替對神的盲目崇拜的思想,對於打破天主教會的精神和文化壟斷,有著重大的進步意義。思想家提出以理性原則代替權威和傳統的原則,提出對過去的一切,包括舊的傳統宗教和國家政體都要用理智加以研究和批判。這種理智和批判的精神,就是啟蒙運動最突出的特點。此外,啟蒙運動的發生,還受到18世紀在歐洲發展起來的自然權力說、社會契約說以及分權理論的影響。啟蒙運動在推動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和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革命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也使法國革命不同於英國革命,完全拋掉了宗教的外衣,採取了公開的政治斗爭的形式。
啟蒙運動的先驅和創始者是伏爾泰(1694—1778年)和孟德斯鳩(1689—1775年)。他們的學說反映了大資產階級的要求,屬於資產階級的溫和派,成為大革命時期大資產階級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指導思想。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他的著作浩豐,涉及政治、哲學、文學、歷史以及自然科學等多方面。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哲學辭典》、《路易十四時代》、《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等。伏爾泰無情地批判了作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會,提出了「消滅醜行」的口號,公開反對教會所造成的宗教迷信、宗教迫害和人們的愚昧無知,以及社會上的種種弊病,指出這一切弊病的根源就在於天主教會的欺騙。他痛斥天主教會是「九頭鳥」,羅馬教皇是「騙子」。天主教教士是「文明的惡棍」。他在政治上主張仿效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主張將天賦人權交與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取消特權,限制王權。但是,由於他站在大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思想上又經常處於矛盾之中。他一方面批判天主教會,但又認為社會不平等是不可改變的現象,一方面主張將「天賦人權」歸還人民,但又認為人民是「群氓」,沒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需要「聰明人」的監護。伏爾泰的社會政治觀點的兩重性,反映出大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制度斗爭中的曖昧和妥協的態度。
孟德斯鳩出身貴族,曾擔任過地方高等法院的法官。他的主要著作有《論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羅馬盛衰原因論》等。孟德斯鳩與伏爾泰一樣,在反對天主教會的思想專制方面極為堅決。在其著作中,無情地批判和嘲諷了天主教會和教會的殘忍和無能。同時,他也強烈反對特權階層的專制和殘暴。但是,他並不主張廢除王權,認為法國應該效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他的全部政治主張都體現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在這部著作中,孟德斯鳩認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便可限制王權,因此,沒有必要進行一場革命來達到這一目的。這一思想,後來被大革命中的君主立憲派所利用,並體現在《人權宣言》和1791年的憲法中。
在啟蒙運動中,代表中產階級的思想家是網路全書派和重農學派中的經濟學家魁奈。網路全書派的主要代表有狄德羅(1713—1784年)、霍爾巴赫(1723—1789年)、愛爾維修(1715—1771年)等人。由狄德羅主編的《科學、藝術與工藝網路全書》反映了他們的全部政治思想觀點,因此他們被人稱為「網路全書派」。網路全書派是16世紀法國革命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唯物論和無神論的代表。但是,他們的唯物論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的。他們認為自然世界是物質的,沒有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他們通過出版網路全書,向人們傳授自然科學文化知識,以揭露宗教封建迷信的荒謬,抨擊天主教會和教士的愚昧和殘暴,並指出宗教是用來抬高國王身價壓迫人民的。在論述社會現象時,他們運用機械唯物論的觀點,認為封建制度是不合人性的,而資本主義制度才是人類合理的政治制度。從這一觀點出發,他們提出應該將王許可權制到最小的限度,換言之,也就是實行君主立憲,但不必要採取革命的手段。魁奈(1694—1774年)是經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經濟表》等。他是第一個系統的理解和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剩餘價值問題的經濟學家。他極力推崇資產階級的經濟自由的思想,並創造性地論述了再生產的理論。
啟蒙運動中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家是盧梭(1712—1778年)。盧梭出生於日內瓦的一個鍾表匠的家中,早年由於家境貧寒,過著到處流浪的生活,深刻體驗了下層人民的疾苦和心情。因此,他的思想較為激進和革命。其代表作主要有《愛彌爾》、《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礎》、《懺悔錄》等。盧梭認為,私有財產是人類不平等及一切罪惡和不幸的根源。因此,在其著作中,他激烈地抨擊了社會上存在的貧富不均的現象。但是盧梭又不主張鏟除私有制,而希望通過保留小私有制達到經濟上人人平等的目的。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主權在民」的理論。他認為,為了維護人類社會的自由平等,應按社會契約的原則建立國家。他針對路易十六提出的「朕即國家」的謬論,提出國王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僕人,對不稱職的僕人,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撤換他。「主權在民」的理論是盧梭政治思想中的基本原則。盧梭與伏爾泰和孟德斯鳩不同,他極力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盧梭的思想對於後來大革命中的雅各賓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啟蒙運動中,還出現了一批反映下層人民群眾革命要求的思想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梅里葉( 1664—1729年)、瑪布里(1700—1785年)和摩萊里(生卒年不詳)等人。這批思想家的思想中都帶有明顯的機械唯物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色彩。梅葉里在其代表作《遺書》中,痛斥了私有制,指出私有制和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是萬惡之源,並將教士、投機商人、官吏統統稱為「富足的懶蟲」,稱封建地主是「魔鬼」。他主張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應做有益社會的事,社會財富應由大眾共同享受。號召人民起來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摩萊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出應該消滅私有制,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但是他並不主張通過革命來達到這一目的,而是認為只要消滅社會上的偏見和謬誤,就可以實現他的主張。瑪布里的觀點與梅里葉的觀點大致相同。他認為只有消除社會不平等才能消除暴政和罪惡。在其著作《論法制或法的原則》和《論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中,瑪布里描繪了他的理想共和國的圖景:在這個共和國里「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一切人皆為兄弟,禁止佔有財產是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法律」。但是,他又不切實際地提出,這一理想的國家,不能建立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只能建立在荒無人煙的海島上。這種空想共產主義思想,正是當時社會上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對現實絕望心情的一個側面反映。
由於啟蒙運動,18世紀被稱為「啟蒙時代」。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而且是在更高的理性主義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理性主義的旗幟下,啟蒙思想家們將封建專制制度的神聖外衣—天主教和天主教會,以及在這一神聖外衣掩蓋之下,封建統治階級所進行的一切活動,統統放在理性主義的天平上讓人們自己去思考和評斷,從而暴露出它的虛偽和欺騙性。啟蒙運動的哲學前提是社會應建立在自然法則之上。啟蒙思想家們提出既然根本不存在神授的特權,那麼人就是生而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幸福、生存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是任何人不可剝奪的。這種以人的自然權利來對抗和否定封建特權的思想,是啟蒙主義運動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啟蒙運動在提倡科學,反對蒙昧主義方面,也起了重大的作用。伏爾泰、狄德羅等人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的同時,也是自然科學的狂熱的倡導者和宣傳者。啟蒙主義思想家對於第三等級的勝利滿懷信心,為未來的新的社會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從而為法國大革命的到來,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動員人民投身於革命,推動法國革命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盡管他們的思想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和階級派別的要求,但就整個法國革命的過程來說,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找到啟蒙思想家影響的痕跡。同時,法國的啟蒙運動,對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也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