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歐美發達國家的老人是什麼樣子的
發達國家正常上班也是干一半休一半,也沒有養大了兒子女兒,再抱孫子孫女,所謂發達國家,老人退休後福利非常可觀,不同發達國家,對待贍養老人的問題也不盡相同。社會福利院、敬老院應是主流。
『貳』 法國獨特的「多軌制」養老金體系具體指的是什麼
法國的多軌制養老金是繳費年限短,退休年齡低,待遇高。
由於法國現代養老金制度存在許多不同的類別,其中許多已經過時。如果這些由特殊退休制度覆蓋的公司和雇員能夠在養老金中承擔自己的損益,那麼如今法國政府也不會改革。由於在特別養恤金計劃下許多工業的養恤金繳款率不足,這些特殊工業部門不僅受益於遠遠超過法國社會平均水平的大規模養恤金福利。為了維持這一特別福利,他們還必須依靠法國政府的資金來彌補養恤金的短缺。
『叄』 法國人如何養老
大多數會選擇在養老院養老。 據調查,約有70%的法國男性和60%的法國女性在醫院中走向死亡,死於家中或養老院里的人在人群中的佔比極少。死亡前選擇出院重新回到家中或養老院里生活的人僅占調查者中的4%,其中2.3%的人選擇回到自己家,1.3%的人選擇回到養老院。然而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僅有0.6%的人會選擇在死亡前幾周這么做.
『肆』 法國的老人一般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老年人的活動很多,聚會、出遊、參觀、會餐、收藏、閱讀,都是老年人最喜歡的活動。法國老人無論是選擇獨立生活,還是進駐老人村,都體現了現代法國老人的一種「人老心不老」的精神狀態。盡管人到晚年,但是他們不會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不依賴子女,獨立生活,是法國老年人推崇的,但是他們也不會放過享受親情的機會。每當孩子來探訪時,老人們喜悅的心情都難以言表。這就是法國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
『伍』 法國養老模式有什麼特點
看看歐葆庭吧,一家高端養老中心,他家對文化養老很重視,平時還會辦些老年大學的課程,學學書法,唱歌,定期辦匯演,豐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真心不錯
『陸』 法國人在國外養老,法國福利還有嗎
法國人在國外養老,還是有福利的。法國人在國外養老還是可以繼續領取法國的退休金;在歐盟國和一些規定的國家醫療費是可以報銷的;享受法國退休金的外國人擁有法國的退休者居留證。
所以法國人在外國養老也有很多的退休福利的!
『柒』 為什麼法國民眾這么反對政府的養老金改革
因為養老金的改革會使法國民眾的養老金減少,老年生活沒有保障,同時也增加了年輕人的壓力。法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有兩種,普通人的養老金是依據個人職業生涯中的25年最高基數來決定的,而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國營企業員工則是根據員工離職前最後半年的工資水平來計算。
而延遲退休的辦法,在法國基本上行不通,即便馬克龍提出彈性的退休制度,將退休年齡延長到64歲,即便如此,也沒有多少人支持他,同時也增加了年輕人的壓力。馬克龍想要改革法國養老金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法國的養老金已經占據了法國GDP總額的14%,而年輕的總統馬克龍在希拉里改革養老金體系失敗後,時隔20年後,馬克龍便想要嘗試改革,從而令法國的經濟。
不過,即便馬克龍想要改革,但是因為民眾的反抗激烈,所以馬克龍的改革還未實行的時候,就遭到了民眾的抗議和否決。
『捌』 法國的養老金制度
法國政府公布養老金制度改革方案,要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2歲;富人也須支付更高的稅率。政府希望通過改革來降低預算赤字,但預料將面對工會的強烈反彈。
法國勞工部長沃爾特說,在這項改革方案下,退休年齡將從今年的60歲逐步提高到2018年的62歲。他說:「工作年限的延長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所有的歐洲夥伴都已延長了。我們不可能不加入這個大趨勢。」
法國總統薩科齊希望,這場改革能使緊張不安的投資者相信,他關於清理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使法國公債回到AAA等級的計劃是認真的。法國退休年齡發達國家中偏低
即使按照該計劃改變退休年限,法國在發達國家中退休年齡仍然是最低之一。德國打算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英國和義大利正在把退休年齡統一在65歲。
『玖』 為何國人不能接受將父母送進養老院
怎麼說呢,據了解,不僅中國,歐洲比較傳統的家庭也是很排斥把老人送到養老院這個行為的。美洲我不清楚,沒有發言權。我說說外面的情況,大家再綜合內部矛盾來理解吧
我先後有兩任房東都跟養老這個話題有密切關系,於是恰好有所了解。
在法國,養老形式大致分五種:
其實就是所謂臨終關懷醫院,說難聽直白點,就是患有不治之症和各種非常麻煩的重大疾病完全沒有任何康復的希望,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人,人生最後一程等死的地方。
眾所周知,法國是個極度老齡化的社會,貌似日本第一,接下來就是法國,所以,很多年前法國就開始面對這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所以對這種醫院的需求量巨大,幾乎每個小的行政區域(那邊的區域劃分非常細,市規模普遍極小,其實說是鎮更合理),都會有一個這樣的醫院。這種醫院大規模興起與20年前左右,現在已經基本飽和,甚至沒辦法再新辦相關執照,如果想要獲得經營權,只能購買已經存在的醫院。
這些醫院,都必須具備基本醫療設施和急救設備,也會聘用全科醫生以全職或者兼職的狀態當班。護士和護工都必須持有執照。
雖然有一定的醫療能力,但是,一旦出現嚴重的醫療突發問題,病患還是要被轉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搶救。但優勢是,24小時巡房監控,醫護人員專業的經驗可以及時發現一些細微的問題。而且,能夠處理大部分常見問題,比如,出現放射性傷口的跌倒。
再比如,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病患,很容易走丟,家屬根本不可能做到24小時緊迫盯人,可是在養老醫院就能有這樣的預防措施。
而這所有,是再孝順的的子女也無法做到的。
我後任房東自己就是開養老醫院的,由於我跟這對夫婦關系非常好,所以我有去溜達過,很?擰?/p>
他們夫妻經營的這一間算是比較有規模的,有80個床位的中型養老醫院,員工50人(包括兼職),24小時監護。據說幾年前還賣掉了另外一間規模較小的同類型醫院。老爺子是個很會做生意的人,跟老婆兩個人白手起家,看準商機,一下掛了兩個執照。現在不僅他們,連子女都可以完全一世無憂了,任何行業蕭條,這種跟社會醫療保險掛鉤的養老產業在法國也不太可能受到沖擊。
醫院的居住條件是相當好,都是單人間,結構類似與經濟型酒店。廚師定的食譜都是針對沒有牙,消化能力很弱的老年人的營養餐,反正看上去都是糊狀物。每周都有娛樂活動,神馬義工團,小孩來義務表演,也有花錢請來的各種show,甚至不知道哪裡搞來一群名貓,弄了個小型貓展,老頭老太太們都好開心,一人一隻抱著摸。
費用可以參與醫保的報銷,具體報銷多少要看具體情況。(這個我專門問過,貌似是醫葯的部分報銷,食宿的部分不參與)
來這里的,不一定都是不會動的,但是肯定都是有病的,他們中間,不乏有兒有女的,有的配偶還健在,有的是夫妻一起住進來。但是,裡面最年輕的妹子已經83了,她女兒也60多了;最老的已經快100歲了,又一戰又二戰的,子女是極有可能住在她隔壁的年齡。
有的老人是自願來的,有的是已經神志不清了,還有的是不願意,硬被塞來的。只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客觀上講,如果有了重大疾病,這種專業監護,比起孝順,也許對延續生命是更有幫助的。
我跟其中一個老爺子還有段小故事,話說我剛剛搬到那,遇到小鎮的慶典,房東夫妻邀請我一起去看煙花,他們帶了個爺爺,這個爺爺快90歲,在那住了四年了,子女在國外,老婆從來不來看他,很孤獨。他是醫院里為數不多的可以自己走路的人,那晚,他拒絕乘坐輪椅,步履蹣跚的拖著自己的氧氣瓶,原本15分鍾的路程,他一路跟著我們用了40分鍾才走到大廣場。他表情嚴肅話不多,對我卻很和善,不停的誇我是他見過最愛笑的姑娘,我則誇他是我見過最英俊的爺爺,然後煙花升起時,我看到他渾濁的眼睛竟然清澈的亮了起來。
次年我開始讀博,搬走時,還特地去看了看他,他精神差了好多,僅僅一年光景,人卻彷彿瞬間枯萎了,我很難過,他卻很高興,臨走時偷偷塞給我一塊巧克力,沖我擠了擠眼睛,那瞬間我視線有點模糊。
第三年我回去探望房東夫妻,問到這個爺爺的情況,房東夫妻愣了一下,說,你走沒多久,他就去世了。他們經歷了太多死亡,已經麻木,而我卻有種莫可名狀的情緒卡在喉嚨和心口之間,久久無法釋懷。我清楚的記得他的名字叫Monsieur Chevalier---騎士先生。
就是我們傳統觀念里老年人聚集的,有統一膳食安排和人員照顧的老人院。
入住的都是沒病的,有最起碼生活自理能力的。居住條件跟老年醫院類似,但是沒有醫療設備,只有服務人員。
這個沒什麼可特別介紹的。
這個一般是老人有病或不太能自理而子女很忙,根本沒辦法時時刻刻照顧的,於是請私人看護,有長期駐家的,也有每天來幾個小時的。
一般由專門的私人看護中介機構負責聯系有執照的護士和有需求的病患。我的之前開醫院的房東的妹妹,就在巴黎開這樣的中介機構。
我的醫院房東之前的房東自己是個家庭醫生(不曉得我為啥和法國的醫療系統如此有緣分),在家開工,母親幾乎就是植物人狀態,就只是單純的維持生命。
房東很傳統,堅持不把母親送到養老醫院,白天由太太和護工照顧,晚上大部分由護工照顧,這個護工是駐家的。
我們聊到這個問題,他言辭很激烈,說:「把父母送到養老醫院簡直就是遺棄。」因為他的觀點和態度,和我國廣大人民類似,沒啥好描述的。
這樣的很多,就算有子女也堅持一個人生活。
法國人很硬骨頭,感覺的已經老態龍鍾到不行了,依然精神矍鑠的出門曬太陽喝咖啡調戲服務生。他們並不享受把兒女拴在褲腰帶上來凸顯自己的重要性,被照顧反而是一種負擔。
在這方面來看,中國人的依賴性整體比較強,無論是子女對父母,還是父母對子女。
這個法國最少,中國很多,你們自己清楚情況。
情況大抵如此。
但是,無論哪種情況,法國人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家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合理以及大家都舒適的生活方式,而非用道德標准來約束生活。
有些盆友把養老院類比為孤兒院,說,「父母沒有把你丟在孤兒院於是你沒資格送他們去養老院」。暫且不說你家的決定,這個與我們的討論來說無關,單從這個類比來說,我覺得是不合理的,非要類比,托兒所更合適吧?我小時候就是全托,也不是「被遺棄」吧......
我覺得,中國大部分人都是看著別人的臉色過日子,按照別人的評價來確定自己的價值,而不真的了解自己,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最終做出最合適與自己的選擇。
無論婚姻也好,生兒育女也好,甚至養老,都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把各種枷鎖和標准強加給別人同時折磨自己。在別人眼裡或者口中的你,就真的那麼重要麼?我絲毫沒覺的我周圍那些已婚帶娃每天看老公跟看賊一樣的女士幸福到哪裡去,可她們依然要用一副同情的嘴臉看待我。
所謂的「孝」,是孝的一個「心」字,而非形式,更不是別人嘴裡的贊揚。
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愛,也必然不是從鄰居的嘴裡。
就回答題目而言,認為主要原因在於
一、養老院不完善,子女很難放心把老人交給養老院。
目前中國養老院公立和民營各佔一半左右,公辦的養老院很難進去,民辦的養老院住不起。床位緊張、護理人員缺乏,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想要住進去得排隊十年。普通的民辦養老院兩級分化嚴重,要麼是七八千上萬的高端養老院,養老金無法覆蓋,普通家庭承擔不起,而低端的養老院條件又太差,要麼是看護人員不專業、沒耐心,要麼是很多人睡一間房,差點的養老院還會把失智老人綁在床上,毫無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可言。更不用談養老院人性化、智能化的設備和環境,子女不放心把老人送到低端養老院去,還是只能在身邊帶著。
二、從儒家孝道文化上,心裡關過不去,還怕鄰里間丟面子。
子女想到把老人送養老院去,從一貫的文化教育來說,會自責自己是不是太不孝了,也害怕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會遭左右人的非議,中國人愛面子,不希望自己落人口舌,所以即使親自照顧老人更累些,還是覺得老人在身邊心裡好過點。
三、父母也不太願意去養老院。
有些父母嘴上說,去養老院也沒事,其實心裡還是想著跟子女住在一起。悉心的子女也能察覺到父母沒說出口的這點心思,所以也會希望把父母放在身邊,共享天倫之樂。
所以說啊,養老院成為普遍養老方式的那一天,需要政府,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等到優秀的養老資源能更加普及,大家也更加人格獨立的時候,這一天就不遠了!
『拾』 馬克龍剛開始力推養老金改革制度,為何就引起法國的軒然大波
主要是這一計劃,直接就傷害到了民眾利益,所以才會激起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