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定義和區別
個人主義定義:
個人主義是一種強調個人自由、個人利益,強調自我支配的政治、倫理學說和社會哲學。實質上,是一種從個人至上出發,以個人為中心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和人際關系的世界觀。
利己主義定義:
利己主義,是指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利己主義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個人利益看作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和行為准則。
區別:
1、傾向不同
利已主義在總傾向上同個人主義一樣,也強調個人至上、個人本位,但在表現形式上,利已主義則更加露骨地強調一己私利的至上性,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視為道德上善惡與否的唯一標准,甚至不惜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
2、生活方式不同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說一般個人主義往往表現為「溫和的利已主義」,那麼,極端個人主義則往往表現為極端利己主義。因此在個人主義與利已主義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3、追求不同
利己主義者往往既可以表現為追求個人快樂的快樂主義者,又可以表現為追求個人最大幸福的功利主義者,甚至還可以表現為以「愛他的鄰人」為一己快樂的手段的利他主義者。嚴肅的個人主義理論家往往十分注重個人的良心、美德甚至一定的犧牲精神,往往強調個人的活力對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B. 利己主義,和利他精神,哪個要好一點兒
己主義與利他主義 一對形式上相對立、實質上相
一致的道德原則和道德理論。利己主義是把個人利
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理論,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
以個人利益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准,把
追求個人利益和滿足私慾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
宿,把個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動的規范和道德基礎。利己主
義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物,隨著私有制的發展有其不
同的表現形式,如集團利己主義、合理利己主義、絕對平
均利己主義等。在資產階級處於上升時期時,利己主義者
鼓吹追求個人利益、個人幸福、個人自由和人權,在確立
現實人的權利和尊嚴、反對宗教禁慾主義和封建特權方
面曾起過進步作用。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為資產階
級的道德原則,利己主義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實際上
成了損人利己的理論工具。利他主義最早由法國學者孔
德提出,英國學者斯賓塞等人採用並予以發揮,它是以利
己為目的、以利他為手段的道德原則。在理論上,它把復
雜的社會關系簡單看作是孤立的個人與人個之間的關
系,認為人在本質上都有利己心,因而產生了利益上的根
本對立,為了消除對立,必須提倡利他,愛人如己,從而消
除個人利益的沖突,求得自我完善。利他主義的具體表現
形式主要有仁愛利他主義和利己利他主義。仁愛利他主
義認為,利他人的仁愛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其作為
道德的基礎和標准,要求人無私地去利他人和促進人類
的共同福利,它帶有明顯的宗教和超階級的色彩;利己利
他主義則認為,人在本性上是利己的,同時又有同情心,
有與其他社會成員結為一體的情感和為他人的社會本
能。這兩種形式的利他主義都掩蓋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
矛盾,掩蓋道德的階級本質,實質上是對廣大勞動群眾的
欺騙,名為利他,實際利己,至多不過是為緩和資本主義
社會的矛盾表示一下私人的仁慈而已。它與利己主義道
德原則殊道同歸,而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所提倡
的互助友愛、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揚集體
主義精神等在本質上是根本不同的。
C. 利己主義的詳細解釋
一種從個人利益出發,企圖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結合起來的資產階級利己主義倫理學說。產生於18、19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主要代表是法國的C.A.愛爾維修和德國的L.費爾巴哈。合理利己主義從抽象人性論出發,認為趨樂避苦、自愛自保是人的本性,利己心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人在自己的行為中,能夠遵循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因此,不能放棄利己主義,而是要使人們「合理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合理利己主義反對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立起來,認為追求自己的利益本身就包含著社會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任何為他人利益的活動,實際上也是從利己出發的。人們只要按照這種「合理」理解的自己利益去組織社會,個人利益就可以和社會公共利益協調起來。照合理利己主義的觀點,現實生活中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不協調,是不良的封建制度造成的,新的資本主義制度將使兩者統一起來,人人可以合乎道德地追求個人利益。
合理利己主義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理論武器,在歷史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存在著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對抗,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無法解決的。所以,合理利己主義歸根結柢是對剝削關系的一種美化,是為維護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
D. 利己主義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利己主義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屬於不同概念,不存在隸屬關系。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而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可以從利己的唯心和唯物分支上講,沒有必然的利己主義的唯物與唯心性。
利己主義,是指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其特徵是:從極端自私的個人目的出發,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個人名利,歷來是一切利己主義者的人生目的。
利己主義是個人主義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准。
E. 什麼是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
是指把利己看作
人的天性
,把個人利益看作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和行為准則.其特徵是:從極端自私的個人目的出發,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個人名利,歷來是一切
利己主義者
的人生目的。
F. 什麼是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就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切身利益所考慮的一種錯誤的心態吧?
G. 談談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利他主義,並說說應該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利他主義是倫理學的一種學說。一般泛指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社會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的原則。19世紀法國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孔德首先把這個概念引進道德理論,並以它作為他的倫理學體系的基礎。以後又為英國的斯賓塞等所採用。孔德認為,人類既有利己的沖動,又有利他的沖動。所謂道德,就是使前者從屬於後者。又說,利他又必然以利己為基礎。利他主義,只局限於超階級的個人之間的關系,而迴避了道德的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沒有也不可能規定個人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因此,利他主義實質上仍然是從利己主義出發的資產階級道德理論。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已經包含並遠遠超過了利他主義的道德內涵,因此,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不再使用利他主義的概念。
所謂利他主義,就是一個個體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以犧牲自己的適應性來增加、促進和提高另一個個體適應性的表現。
利他主義,不管是在動物界,還是在人類社會,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這已被許多事實所證明。產生原因可能是多重的。
對於一般動物而言,產生利他主義情結的原因可能更多地是出於本能和遺傳,當然也不排除它們通過一些簡單的計算和推理而導致利他的可能性。從總體上看,動物沒有人類所具有的發達理性和計算能力;所以,動物中的利他主義更多體現為一種自然屬性,而非社會屬性。
但對於人類社會而言,情況並非如此。一方面,人類不可能脫離自然屬性,所以,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利他主義,並不排除來自本能和遺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類又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人類社會的利他主義,又帶有強烈的社會屬性。由於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性,所以,人類利他主義的本質屬性應在人的社會屬性方面,而非在人的自然屬性方面。
H. 利己主義的定義是什麼阿諛奉承嗎
這是一種狹隘 的個人主義人生觀,沒有把握個人與社會的正確關系,忽視或否認社會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動的本質屬性,把討論和思考人生問題或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一己私利出發。從而沒有大局觀念和集體的精神,更談不上奉獻精神,是不受社會歡迎和認可的,也沒有多大人生發展機會和空間。
I. 什麼是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是個人主義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准。
利己主義一詞源於拉丁語ego,意為「我」。利己主義思想產生於私有制社會,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先秦時期的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主張,是古代利己主義思想的典型。近代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利己主義被發展成為一種系統完整的道德學說。資產階級的思想家T.霍布斯、B.孟德維爾、C.A.愛爾維修等人,從抽象的人性論出發,把幾千年來剝削階級信奉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德觀念,看作是人的不變的利己本性,並作為一種普遍的道德原則。
J. 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是什麼關系
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 一對形式上相對立、實質上相
一致的道德原則和道德理論。利己主義是把個人利
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理論,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
以個人利益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准,把
追求個人利益和滿足私慾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
宿,把個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動的規范和道德基礎。利己主
義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物,隨著私有制的發展有其不
同的表現形式,如集團利己主義、合理利己主義、絕對平
均利己主義等。在資產階級處於上升時期時,利己主義者
鼓吹追求個人利益、個人幸福、個人自由和人權,在確立
現實人的權利和尊嚴、反對宗教禁慾主義和封建特權方
面曾起過進步作用。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為資產階
級的道德原則,利己主義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實際上
成了損人利己的理論工具。利他主義最早由法國學者孔
德提出,英國學者斯賓塞等人採用並予以發揮,它是以利
己為目的、以利他為手段的道德原則。在理論上,它把復
雜的社會關系簡單看作是孤立的個人與人個之間的關
系,認為人在本質上都有利己心,因而產生了利益上的根
本對立,為了消除對立,必須提倡利他,愛人如己,從而消
除個人利益的沖突,求得自我完善。利他主義的具體表現
形式主要有仁愛利他主義和利己利他主義。仁愛利他主
義認為,利他人的仁愛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其作為
道德的基礎和標准,要求人無私地去利他人和促進人類
的共同福利,它帶有明顯的宗教和超階級的色彩;利己利
他主義則認為,人在本性上是利己的,同時又有同情心,
有與其他社會成員結為一體的情感和為他人的社會本
能。這兩種形式的利他主義都掩蓋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
矛盾,掩蓋道德的階級本質,實質上是對廣大勞動群眾的
欺騙,名為利他,實際利己,至多不過是為緩和資本主義
社會的矛盾表示一下私人的仁慈而已。它與利己主義道
德原則殊道同歸,而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所提倡
的互助友愛、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揚集體
主義精神等在本質上是根本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