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有哪些橋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
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
2. 法國十大著名建築 法國著名建築有哪些 法
楓丹白露宮
1137年路易六世始建城堡,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從12世紀起作為法國國王狩獵的行宮。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
V7北湖壹號
面對這些歷經數百年時光淬煉,依舊綻放著璀璨與優雅光芒的藝術品,怎能不令全世界為之傾倒。
V7北湖壹號純法式臨湖獨棟,6000畝大湖盡收眼底,傳承法式建築風格的奢華情節,純粹的法式風格貫穿每處細節,典型的法式風格的檐口、煙囪和高低錯落的屋脊線,工藝考究,法國文化精髓淋漓盡顯!
3. 法國有哪些高科技成果
法國的高科技產業
法國科學技術發展總體較為均衡,構成其比較優勢的高新和傳統產業競爭力的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核電、高速鐵路、高端製造業、汽車、醫葯以及環保領域等,而競爭力的核心在於其關鍵環節技術。
(一)航空
法國航空工業領域技術非常系統和全面,主要構成包括大型民用客機、運輸機、軍用戰機、軍用直升機等整機系統以及包括飛機發動機在內的關鍵零部件。
其中,民用航空領域的空中客車公司雖系法、德、英、西班牙聯合體,但是在原法國飛機公司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法國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除了整機設計、製造和集成組裝外,關鍵環節技術方面的復雜電子系統和關鍵部件的飛機發動機均由法國製造或集成製造。
成立於1992年的歐洲直升機公司,是世界上負載較重的直升機製造商,目前以占據世界市場的50%而位居全球第一位。
達索(DASSAULT)飛機製造公司曾以生產幻影戰斗機聞名遐邇,目前他還是歐洲唯一的小型噴氣式商務客機製造商,在該領域內分得世界市場的半壁江山。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航空發動機,這是飛機最核心的部件,也將是制約我國大飛機發展的瓶頸。法國賽峰集團旗下的斯奈克瑪(SNECMA)公司為發動機專業製造商,產品包括民用發動機、軍用發動機以及航天發動機。在民用飛機發動機領域,賽峰集團居世界第一,是空客、波音等公司的主要供應商,約占空客70%和美國波音50%的發動機市場。
(二)航天
法國航天工業發展一方面融合於歐洲空間局,另一方面則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前者側重於運載火箭研製、生產和發射以及空間探測等,後者側重於衛星研製、生產以及空間通信研究。
由歐盟14個成員國參與並以法國空間研究中心總承包的阿麗亞娜火箭技術發展非常成熟。系列中最具優勢的為阿麗亞娜5型大推力火箭,2002年首次發射失敗後,投入5.5億歐元進行了的技術研究與改進並完全獲得成功,兩個固體燃料推進器連接的密封性提高,推進器的自身重量大大降低,使運載能力達到10噸,但推進器製造成本卻降低了10%。2005年11月和12月,阿麗亞娜5型大推力火箭先後兩次通過一箭雙星方式,進行成功發射,從而表明,阿麗亞娜火箭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已趨於成熟。
在衛星研製領域,需要提及的是其微小衛星,其關鍵環節技術是精確度高,是我國在該領域能夠合作的主要夥伴。
(三)民用核能
法國在民用核電領域優勢位居世界領先地位,既擁有從鈾礦開采、提煉,核電站整體設計、建造,到核廢料處理等全過程系統技術,又具有強大的產業化能力。
民用核電站關鍵環節技術在於核島大型設備的設計和生產以及整個系統的集成。正在芬蘭建設的世界首座第三代壓水核反應堆(EPR)電站已完全突破了技術障礙;法國在本土的首台EPR電站建設也在加緊。兩個計劃的成功實施,將使法國在核電領域本已強勢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EPR技術是壓水堆式核電技術的發展,它是在符合法國和德國安全委員會制定的標准上設計的。EPR是先進的第三代壓水式反應堆,比其它反應堆的安全性高10倍,費用低10%,核廢料減少15%-30%。特別是如果在出現嚴重事故的情況下,EPR技術可使排放在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為0。
EPR的電功率約為1600兆瓦。具有大規模電網的地區適於建設這種大容量機組。另外,人口密度大、場址少的地區也適於採用大容量機組。EPR的技術壽命為60年,目前在運行的反應堆的技術壽期為40年。由於設備方面的改進,EPR運行40年無需更換重型設備。
EPR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堆芯設計有利於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減少鈾的使用量,降低鈈和長壽命廢物的產量;有利於控制和降低鈈的儲量;由於EPR的技術壽命將達到60年,在生產同等電力的情況下,EPR退役後的最終廢物數量將減少。
此外,法國在與民用核電站發展相配套的服務也具有極強的技術優勢,主要包括原料供給、核廢料處理。
(四)高速火車
法國輪軌高速鐵路完全可以稱為世界的領頭羊,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發的法國高鐵,經過約20年的努力,第一列高速火車於1981年便投入商業化運行。
目前,法國阿爾斯通運輸公司自主開發的第四代高速列車AGV(Automotrice à Grande Vitesse),與TGV相比,AGV的動力更加強勁。兩邊動力車頭比普通的TGV動力增強68%,中間車廂比普通TGV動力增強40%。AGV繼承了TGV使用的也是當今世界高速列車唯一採用的鉸接式車體連接方式,相連車廂間以半剛性橫向機械連接,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列車惡性運行情況下,如列車脫軌,列車的解體。
阿爾斯通公司預測在今後5-6年內其高速列車商業運行速度將達到350-360公里/時。這個速度將可與磁懸浮列車的商業運行速度(400公里/時)匹敵。
(五)高端製造業
法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約為20%,高於美、日、德、加等相近水平競爭性國家,整個製造業生產能力相對平衡,規模基本穩定。在製造業的優勢領域都完全擁有全套的核心技術,且基本是自主創新的成果。
除了航空航天、汽車、高鐵、機械等外,電子元器件是高端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大的製造商ST Microelectronics公司是世界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領域的主要領導者之一,3000個大類產品供應約1500多個國際大型用戶,其中包括:IBM、Thomson、Motorola、Sony-Ericsson、Philips、Siemens、Nokia、Northern Telecom、Gemplus、Alcatel等。
高端製造業方面,法國阿爾斯通的發電設備具有最經濟、最環保、最先進的技術。其產品包括高達 900 MW水輪機組及各式輪機發電機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核電汽輪機發電機世界第一,製造,調試和銷售600兆瓦級亞臨界、超臨界、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和機組(空冷、濕冷)。世界最大、效率最高的核電汽輪機「阿拉貝拉」(Arabelle)涵蓋100萬千瓦至180萬千瓦級,可與各類核反應堆配套,是第三代核電項目的理想選擇。
阿爾斯通的潔凈煤燃燒技術及環保系統也是領先技術之一,超臨界鍋爐,循環硫化床(CFB)鍋爐技術全球領先。環境保護系統(ECS)提供系列全面的大氣污染控制方案:為電力市場提供的脫硫、脫硝和除塵設備與系統,為各個工業領域提供環保解決方案,如鋁業、水泥、玻璃製造、鋼鐵、有色金屬製造、石油化工、紙槳及造紙和垃圾焚燒發電。
(六)汽車製造業
法國汽車生產商標致雪鐵龍、雷諾是世界知名汽車製造商。兩大公司主要在汽車產品類型、發動機、汽車安全性能以及節能環保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標致雪鐵龍公司的直噴型發動機(HDI)在業界知名,與之配套的微粒過濾系統(FAP)是其有益的補充。與此同時,集團還在研究柴油電力混合動力汽車,希望在2010年開始投放市場。雷諾公司則加強在汽車設計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投入,每年投資1000萬歐元提高汽車的主動和被動安全性能。同時在能源領域,公司研製的燃料電池,可以使得汽車在電子發動機的帶動下行駛。雷諾公司將對此在法國進行進一步的測試,盡早將產品推向市場。
以瓦雷奧(Valeo)、佛吉亞(Faurecia)為代表的法國汽車零配件製造商是法國乃至歐洲汽車行業的重要支柱,在整個汽車行業低迷的大環境下,他們積極加大研發力度,不斷適應市場需求,並且不斷擴展第三國業務,取得了不錯的銷售結果。瓦雷奧公司在汽車恆溫系統、助駕系統、推進系統效率、電子電器傳輸系統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佛吉亞也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配件集團,在汽車安全系統、舒適系統、汽車設計以及環保等多項創新業得到了市場的認同。
(七)醫葯產業
法國醫葯產業在世界佔有重要位置,其代表性的企業是2004年合並而成的賽諾菲-安萬特集團,該公司是世界第三大制葯公司,在歐洲排名第一,其業務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現擁有約11000名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分布在三大洲的20多個研發中心以及擁有10萬名員工。賽諾菲-安萬特集團依靠其世界級的研發組織,開發創新的治療方案,在七大治療領域居領先地位: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腫瘤學、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內科學和疫苗。賽諾菲-安萬特上市的產品在各自的治療范圍都屬世界領先的葯物,如在治療血栓、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癲癇、糖尿病和癌症等領域。
(八)環保產業
以威利雅(Veolia)和蘇伊士(Suez)公司為代表的法國環境集團在全球以及中國市場上非常活躍,簽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合同。其中法國威利雅公司為全球環境領域的領先企業,共有雇員27萬人。在水處理、垃圾處理、能源管理以及交通管理方面成績斐然,在水系統管理、節省原材料、污水回收利用、處理生物固體廢料、工業和市政污水、發展可替代能源、優化城市交通等方面進行研發。集團每年研發預算為1億1000萬歐元,在法國安茹(Anjou)以及北歐、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都設有研究中心。
蘇伊士集團在能源以及工業服務方面為歐洲第一,在環境服務上位居歐洲第二,共向世界上9100萬人提供水務和環衛服務,向6400萬人提供廢物處理服務。集團高度重視研發,在能源方面主要有兩個研發中心,分別設在布魯塞爾和法國里昂。在環境方面有3個研究中心,其中2個在巴黎大區、1個在美國的瑞奇蒙(Richmond)。
4. 法國有什麼標志性的建築物
1、埃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是一座於1889年建成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艾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志。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標志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它和紐約的帝國大廈、東京的電視塔同被譽為西方三大著名建築。
拓展資料: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5. 現在法國最有名的建築是什麼
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埃菲爾鐵塔
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
(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6. 法國都有哪些著名景觀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 「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 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 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 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 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
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 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 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 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 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 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 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 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 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 占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 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 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 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 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 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 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 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 「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 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世界著名步行街,據說,只有走在香榭麗舍大街上,才能真正了解巴黎。也是世界著名的商業區,這條大道東由協和廣場向西伸展至凱旋門止,長約2.5公里,兩 道8線行車的大馬路。每年的國慶,都是在這條大道上慶祝。而一流的服裝店、香水店、紅磨坊等也集中在這里。靠凱旋門的一段店鋪最多。
交通:建議抽一個鍾頭由協和廣場步行至凱旋門,這個區域是巴黎名勝之處。
聖心大教堂
聖心大教堂色彩渾凝,雄偉地聳立在巴黎北部的蒙瑪特爾山上,在樹叢中看它,真像童話世界裡的天堂一樣聖潔美麗。該教堂是巴黎建成最晚的大教堂,其風格奇 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它的四圓屋頂和一個大圓屋頂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築風格。聖心教堂不僅是個著名的教堂,也是個游覽勝地。由於地勢高,人們喜歡 來這里,站在教堂門口,俯瞰巴黎市的全景。教堂周圍是古老狹窄的小街道,法國歷史上有名的"蒙瑪特爾"高地即指這里,當時有許多作家、藝人曾居住在這里。 至今還保持著傳統習慣,許多畫家來這里當眾作畫並公開出售他們的作品。
楓丹白露
楓丹白露位於巴黎東南60公里的遠郊,有火車通達。這里的森林面積達16855公頃,主要有橡樹、山毛櫸等。森林中的楓丹白露宮,是法國有名的古跡,這里最初是國王打獵的落腳處,後來逐漸擴大,建成宮殿。
早在1137年之前,大路易六世時,在一個白露的泉旁,就建了一個行宮,供國王打獵休息之用。
16世紀弗朗索瓦一世時建成楓丹白露學校,亨利二世時又建一城堡,17世紀時建成亨利四世宮。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常到楓丹白露打獵,對一些建築裝飾作了 不少調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古堡仍得到保存,只是傢具被弄走了。拿破崙很喜歡來此,並稱之為"世紀堂"。他還叫人進行了整理。到共和國時,這古堡改 變為博物館。
在這里可參觀法國國王、王後住過的卧室,用過的東西,花園,大森林,鯉魚塘。還有古堡歷史館。這里有一中國館,是第二帝國時期歐仁妮王建造的。館內陳列了一些中國明、清時代的繪畫、雕刻和瓷器等。
傳說,塘中的亭子是舊時國王與情人幽會的地方。國王怕人看見,只得從水下的通道走過去。
參觀楓丹白露別忘了順便到附近當年有名的巴比松畫村一看,或上路旁石頭山一玩。
開放時間:9:30-12:30;14:00-17:00
交通:從Gare de Lyon站乘火車或坐專車走A6或N7公路。
電話:01-60-71-50-70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建於十二至十四世紀(1163年至1345年),由MauricedeSul-ly所設計,是法國哥特式教堂經典之作,而且一直是法國的歷史舞 台,重要的國家慶典都在此舉行,如拿破崙1804年即在此登基。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曾被改編為「鍾樓怪人」拍攝成電影,看過的人耳邊仍可聽 到鍾聲在響——巴黎聖母院的鍾聲。
巴黎聖母院,從哪個角度看都美麗無比,特別是從塞納河的橋上斜眺,其威嚴與優雅並存,更是美不勝收。
從巴黎聖母院塔上可觀賞到塞納河(La Seine)上的風光及龐比度假中心。星期天晚上聖母院內還有風琴演奏。
7. 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有什麼重要發明
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發明了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
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7)法國有哪些重大工程擴展閱讀
古代通信方式
1、烽火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
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2、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3、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8. 法國著名的建築物有哪些
1、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楓丹白露」由張愛玲女士譯得,而徐志摩將它譯為「芳丹薄羅」。楓丹白露與毗鄰的4個市鎮組成了擁有36,713名居民的市區,是巴黎的衛星城之一。
9. 當代法國有哪些領先世界的工業成就
六,法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與美國並列的軍事工業體系完備的國家。從坦克到大炮,從飛機到艦艇,從常規武器到核武,法國均具備先進的生產系統和很強的生產能力。法國是目前世界上除美國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
10. 現代世界七大奇跡是哪七大
所謂七工程大奇跡,是對近代世界工程的美譽,分別是巴拿馬運河,荷蘭北海保護工程,美國帝國大廈,美國金門大橋,巴西伊泰普水電站,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英吉利海底隧道!廢話不多說,下面有小編一一說明!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於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
英吉利海峽隧道(英語:The Channel Tunnel、法語:le tunnel sous la
Manche)也稱為英法海底隧道、歐洲隧道,是一條把英國英倫三島連接往歐洲法國的鐵路隧道,於1994年5月6日開通。它由三條長51km的平行隧洞組成,總長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長度為3×38km,是世界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兩條鐵路洞襯砌後的直徑為7.6m,開挖洞徑為8.36~8.78m;中間一條後勤服務洞襯砌後的直徑為4.8m,開挖洞徑為5.38~5.77m。從1986年2月12日法、英兩國簽訂關於隧道連接的坎特布利條約(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車,歷時8年多,耗資約100億英鎊(約150億美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資本建造的工程項目。
隧道橫跨英吉利海峽,使由歐洲往返英國的時間大大縮短。隧道長度50千米,僅次於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長度39千米。單程需35分鍾。通過隧道的火車有長途火車、專載公路貨車的區間火車、載運其他公路車輛(像是大客車、一般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區間火車。隧道由歐洲隧道技術公司經營,但因為隧道建造費用極高,所以債務沉重。
以上就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跡的內容啦!
原文鏈接:世界7大工程奇跡分別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