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後,法國憑什麼也能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在二戰時期,法國作為反法西斯國家,也參加了二戰。當時的法國,作為世界第五大強國,應該是反法西斯國家裡面的中流砥柱。但是結果卻是,法國才和德國接觸一次,就被德國給打趴下了,國家也被德國給佔領了。雖然法國在二戰中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但是它依然成為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因為法國的本身實力還是非常的強大。
所以在二戰中,法國的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並沒有受到戰爭帶來的巨大影響,法國仍然在繼續向前發展。二戰時期,其他國家為了領土打的頭破血流,而法國人卻發展經濟發展得不亦樂乎,所以當二戰結束時,各國基本上都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問題,反而法國人的實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❷ 二戰投降的法國,憑什麼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1944年8月26日巴黎解放,歷經4年屈辱的法國人終於獲得了新生,他們將掌聲和歡呼聲送給了堅持斗爭,並領導解放法國的戴高樂。盡管巴黎幾乎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但大片的國土還未解放,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維希政府的垮台,讓戴高樂的臨時政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交通停運、上千座橋梁被炸毀,工廠的開工率僅為戰前的1/3。勞動力缺乏,物資短缺,物價飛漲。戴高樂不僅要穩定國內的混亂,而且其躋身大國行列的慾望愈加強烈。
法國如果沒有戴高樂這樣的「強硬分子」,二戰後法國的結局會怎樣?
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戴高樂》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❸ 法國能夠入選聯合國五常靠的僅僅是運氣嗎
日常“乳法”,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所以綜上所述,法國能入選五常,不僅僅是靠運氣,主要還是靠實力。
❹ 法國是憑什麼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
二戰時,法國作為軍事強國二戰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法國作為經濟發達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有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
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籠罩在世界上空的二戰陰影終於散去。隨後,同一年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的成立是為了加強世界各國的緊密聯系,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此外,為了更好的處理國際事務,聯合國下設了以英、法、中、美、蘇五國為代表的常任理事國。在這其中法國格外引人注目,畢竟法國是二戰中唯一一個投降的國家。那麼它有什麼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
隨後,在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中,英國為了自身利益考慮,決定讓法國擔任新的常任理事國。美國也為了權衡蘇聯,同意了這個提議。至此法國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也確定了二戰之後世界的政治格局。
❺ 二戰中投降德國的法國,憑啥能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呢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日本在1945年9月2日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為標志宣告結束的。這年的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標志著新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成立。
起初,籌劃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的國家中根本沒有法國,這說明二戰的投降對法國的負面影響確實不小,戰後法國地位確實在下降,這更使法國對參與世界政治,提升自身地位有很強的願望。
1944年,戴高樂受蘇聯邀請訪蘇,雙方簽訂了互助條約,戴高樂藉此提高了法國的國際地位,並得到了斯大林支持法國的承諾。
在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聯合國建立的初步方案形成,之後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對聯合國核心成員國再次商討,法國的世界地位問題再次成為爭論的焦點。而三國對此各有考量。英國想拉著法國,就提議法國進入五常任理事國,而美國要抗衡蘇聯,就同意了英國的意見。為此從利益分配和戰後世界格局均衡來考慮,英國的意見被採納,雅爾塔會議最終同意法國加入,並成為聯合國大會的發起國之一。
這樣,在英國的提議下,法國憑戰績、實力、世界政治局勢的作用和自身的努力,成功重回世界政治舞台,擁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成為二戰後世界格局中重要政治勢力。
❻ 二戰法國戰功那麼少但是為什麼能進入聯合國五常
聯合國創立時,美蘇英中四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確定後,美英蘇三強對剩下的最後一個席位產生了爭議。由於巴西是二戰中,唯一出兵歐洲的南美國家,對巴西在戰爭中的表現,美國深表贊賞,因此提名巴西入常。然而這個提議又遭到了蘇聯和英國的反對,他們支持法國入常。他們的理由是法國的實力和它在二戰中的貢獻遠勝巴西,法國入常更有代表性,更能體現世界格局。
6、美國以一敵三,無奈讓步。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如果堅持己見,就必然同時得罪英國、蘇聯、法國這三個世界強國,而安理會處理國際事務時遵循的是大國一致原則,如果這三個影響力巨大的國家今後在安理會中處處作梗,美國是無法順利領導和控制國際秩序的,因此美國只能做出讓步,於是法國成功登上常任理事國席位。
❼ 二戰時期,寸功未建的法國是憑借什麼擠進五常的
聯合國常任安理會是有五個國家組建的,分別為英國、中國、美國、俄國、法國。其中人們對於前四者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會的的意見是肯定的,而二戰時期,法國並未作出特大貢獻卻也名列其中,這與當時法國的位置、國際作用有一定關系。
美蘇在二戰後持續矛盾加重,美國在歐洲大陸需要拉攏法國作為盟友。以防止蘇聯在歐洲的擴張。對英國來說,法國是阻擋蘇聯鋼鐵洪流的最好緩沖區。也是兩個老牌殖民帝國抱團取暖的必要條件。蘇聯在當時也是看中了法國的地理位置,若是能夠將法國與自己結為同盟,順勢拿下英國,北上美國就容易的多。所以法國借著自己的地理優勢,一舉進入聯合國五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❽ 法國是怎樣進入聯合國的
法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是與中國、美國、俄羅斯(前蘇聯)和美國一起創立的。
五大常任理事國正式確立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蘇、中各國的代表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座古老莊園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會議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主要問題。
會議在討論安理會的組成時,美國最初的方案是由4個常任理事國和7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後來又提出吸收法國作第五個常任理事國,接著又補充說,晚些時候還可能建議增加一個拉美國家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經蘇聯代表詢問,美國代表說,拉美代表是巴西。美國堅持認為,巴西的人口、面積和資源使它有充分的理由加入常任理事國。此外,巴西在二戰中為反法西斯盟國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蘇聯代表葛羅米柯說,蘇方認為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暫時限定為四大國,以後法國加入後限定為五大國。英國代表也表示,希望理事會還是不要有第六個常任席位,並補充說,只要一突破增加法國作為第五個常任理事國這個框框,理事會就會受到強大壓力,就會有提出進一步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要求。後來,美國代表又提出,應該將以後如何增加常任理事國的條款列入基本文件,但英國和蘇聯代表對此均持否定態度。最後三方一致同意,除法國之外不再增加常任理事國。
在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塔會議上,與會各國作出在舊金山召開制憲會議的決定時,建議中國和法國同蘇美英一起,共同作為舊金山會議的發起國(當時法國已成立臨時政府)。中國政府接受了這一建議。法國同意參加會議,但決定不擔任發起國,因為法國認為它沒有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的協商,不能要求其他國家在沒有自己參與制定的憲章上簽字。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蘇、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❾ 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是各自憑借什麼本事進入的
各種各樣的因素。
都知道聯合國,也都知道5常,其中也包括我國。聯合國5常擁有特權,有國家想加入常理,比如印度、日本等國,但沒有成功,世界上5常還是只有5個。那麼,5常是怎麼選的?都是各自憑借什麼本事進入的?
蘇:德打歐洲,發現英法不經打。英沒有英吉利海峽屏障,估計會被德國佔領。歐洲戰場打的是蘇聯人。被德打個半死,憑著體量和人口撐了過來。把德國逼入相持階段,通過外部援助開最終佔領柏林。沒有蘇,光靠美也不是德的對手。
英: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二戰時,憑借海軍空軍堅持抵抗。英國投降,沒有牽制德國。德國壓在蘇德戰場,蘇聯人真的頂不住。後來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反攻。英沒有美蘇厲害,貢獻還是不少。
法:早早投降了。以戴高樂為代表的法沒有放棄抵抗。跟美殺回歐洲。做了奉獻。中國
二戰中,中國和日本人死磕,經過抗戰,最終勝利。
❿ 二戰後的法國似乎實力一般,那它憑什麼成為常任理事國
一、法國在二戰中也是有貢獻的。
在貝當政府宣布投降後,1940年6月18日,以戴高樂將軍為首的法軍將領通過英國廣播公司(BBC)號召繼續抵抗——「自由法國」開始出現。雖然法國本土投降,法國在其他地方的基本實力仍在,畢竟,法國在亞洲、非洲、拉美都擁有廣大的殖民地。總體來看,在法國貝當政府宣布投降後,國內仍有大量的有生力量有組織地抵抗侵略者。
不僅如此,法國在非洲(如查德、喀麥隆、剛果、加彭等國)一直在對德作戰,在亞洲(如法屬印度和印度支那等)一直在對日作戰,這些法國的海外殖民地達到20多個。在近2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抵抗力量依舊通過各種方式參加或支援盟國的作戰任務。
二、法國的加入也是當時幾大巨頭的妥協。
聯合國是由美蘇英三國主導成立的,這三大巨頭的加入毫無異議。重點在於,二戰期間,蘇聯由於英美的援助,變得非常強大,以致於可以與美國相抗衡。而美國為了保護在亞洲的利益,就必須選擇當時與自己關系較好的中國用來牽制蘇聯和日本。於是,在美國的推動下,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
但英國和蘇聯是不願美國在東亞有個強大的盟友,於是,便引入了一個相對「中立」的法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從英國角度來看,英法相鄰,總體利益一致,而且,法國可以監督德國的發展。蘇聯的考慮與英國一致,不過,它本身是不希望西歐有太多國家聯合在一起的——這也促使了後來東西半球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10)法國憑什麼進聯合國擴展閱讀:
法國其實很有實力,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於17~18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達到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之後,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先後經歷兩次帝國和三次共和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20倍,成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二戰後,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被夏爾·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所取代。
法國國土是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現在的法國同樣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它不僅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