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和法國關系好不好
美國與法國有近似的政治、歷史和文化背景,都稱得上最古老的現代化國家,但也正是這種近似之處讓兩個國家都懷有推廣自己「完美」社會制度的全球抱負,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法國仍然陶醉於自己文雅的文明模式,不屑於美國所代表的現代化、資本主義和猶太主義;而美國則看不起法國對恐怖主義的懦弱態度,更憤怒於法國居然不顧與美國國力上的巨大差距,出來阻礙其全球戰略。美法矛盾對雙方都有傷害,但法國所立足的國內和歐洲基礎還在,而美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失去一個重要盟友的損失要大得多。戰後,法美既能合作,又有爭斗,而法國是西歐國家中唯一長期不畏於同美國直接爭取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盟國。法美最重要的矛盾焦點事件包括美國反對法、英、以發動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提出填補中東力量真空的「艾森豪威爾主義」;戴高樂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1966年),提出「緩和、理解、合作」、「從大西洋到鳥拉爾的歐洲」的東方政策;法國公開反對美國里根總統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1983年)等,貫穿整個冷戰時期。
二戰後以維護法國大國地位為核心的戴高樂主義始終是法國外交的基本特徵。
Ⅱ 現在法國與美國關系怎麼樣
因為特朗普的關系,變得不大好。
但是總體而言,法美關系比較穩定。
.
法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而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對恩仇很重視--------或者說,除了央格魯撒克遜文明的國家,普遍重視報恩也普遍記仇。
眾所周知,因為二戰的原因,法國實際上是被美國從納粹手中救出來的,美國為此付出巨大犧牲,而法國人,絕大多數法國人,也深深記住了此事。
二戰後,法國與美國多次有矛盾,讓很多憎惡美國的人看到了在法國美國之間挑撥離間的可能性。
實際上,這僅僅是個假象。
因為有矛盾的,是法國和美國的政客,是國際政治領導權之爭,是西方世界領導權之爭。法國自認為是歐洲領袖(德國不敢出頭),認為整個歐洲擁有和美國相提並論的地位。而美國的政客們也對爭奪領導權很熱衷,自然顯得法美矛盾重重。
這里舉一個例子,你看美國總統大選斗的熱火朝天,這時你中國或者俄羅斯覺得美國已經處在內戰邊緣了,出兵攻擊美國,這時斗得你死我活的兩派一定會聯手狠狠揍你。這是民主政體的特點之一,即將矛盾和沖突擺在檯面上,讓那些最惡劣的陰謀詭計無所遁形---------今天的特朗普,即使當選了美國總統,不依然被通俄問題糾纏不休?以至於非常喜歡普京的特朗普,上台後不得不用比奧巴馬更嚴格的手段制裁俄羅斯?
.
法國,或者說整個歐洲,或許會在領導權問題上、經濟上、各種各樣問題上和美國不斷發生矛盾,但是在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上,法國(或者說整個歐洲)絕對是美國堅定的盟友。
不要說法國和美國擁有基本相同的價值觀,單單二戰中美國對法國的恩惠,就足以讓法國人再記住100年。
在小問題上,法國會不斷和美國鬧意見、鬧矛盾。但是任何關系國家安全的事情上(比如向中國開放武器禁運),只要美國提出懇切的要求,法國(或者說整個歐洲)絕對不會和美國對著來。
順便,法國會利用中國急於對抗美國的心理,表面上做出一些反對美國的姿態,然後從中國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而實質性的,關乎法國價值觀、世界觀的事情上,法國絕對不會讓一點點步。事實上,法國的反華態度之強硬,遠遠高於美國------自始至終,法國對胎毒、藏獨、疆獨的支持,遠遠超過美國。
美國,反的是中國執政黨;
法國,反的是華夏文明。
.
最後,回答樓主的問題:法國是美國堅定的盟友。
Ⅲ 美國為什麼討厭法國
法國從二戰結束就一直奉行「戴高樂主義」,謀求在國際政治中的獨立自主和世界大國地位,總想擺脫美國對法國及歐洲事務的干預,對美國來說就屬於「不聽話的小弟」,並且於60年代就與中國建交,所以美國煩透了他。
Ⅳ 美國和英國,法國,義大利怎麼如何和諧他們之間沒矛盾么
美國和英國沒矛盾是真的。
美國和法國的話得分情況了。主要原因在於德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兩大強國法國和德國,之間的關系向來比較對立。多數情況都是競爭對抗的。歷史上也爆發過多次戰爭,拿破崙,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等等。而英國作為一大島國,對於歐洲的局勢向來保持高度關注,英國的唯一目的就是決不允許存在一個強大而統一的歐洲大陸,以免威脅到自己的利益。英國的戰略就是保持歐陸均勢,誰強大了我就收拾誰,誰弱了我幫誰。美國在這一點上和英國的利益一樣。
知道了這層關系,那麼就很好理解了:當德國比較強硬的時候,美英就會拉攏法國,反之亦然。舉個例子。法國總統希拉克在位的時候,法國對歐洲一體化很熱心,也很積極的牽頭要甩脫美國對歐洲的影響,這時期的美國就拉攏德國總理科爾,美德關系很好美法關系一般;到後來德國總理施羅德上位後,此人是反美人士,政策比希拉克還激進。在伊拉克阿富汗問題上積極和美國唱反調。美國就開始拉攏法國,在各方面限制德國。直到現在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台後回到親美戰略,兩國關系才開始回暖。
義大利的話,因為地處南歐,和美國沒有切身利益相關,所以比較靠邊站。
Ⅳ 法國被認為是和美國關系最好的國家,為何法國還要脫離北約
雖然美國和法國的關系不錯,但是當時的美國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法國的利益了,所以法國為了自己國家人民的利益,必須起來反抗美國,所以決定脫離北約。因為當時美國和蘇聯進行冷戰,而法國和蘇聯也在進行貿易,為了能夠和蘇聯繼續私下的交易,就退出了北約。
為了不讓北約限制的自己的軍事發展,戴高樂毅然退出北約,而且他退出北約以後第一時間就是去訪問蘇聯,這就讓美國非常生氣了,通過一系列手段讓戴高樂簽訂一系列的條約,條約的大致內容就是一旦爆發戰爭,法國都必須加入北約。
Ⅵ 美國總統和法國總統,從「蜜月」到互嘲,鬧翻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總統和法國總統,從「蜜月」到互嘲,鬧翻歸根結底是因為兩個人代表的利益團體不一樣,他們兩個人都是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根本利益標准。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在之所以從「蜜月期」到現在的「冷戰期」這是實屬正常。他們兩個人本來就是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團體,當面對一件都符合彼此的利益事件時,他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是肯定的,但是當某一件事涉及到自身利益時,他們肯定優先為自己考慮。而且法國民眾大多數是不喜歡美國總統的,法國總統站在自己國家民眾的陣營實屬正常。
Ⅶ 法國和美國的關系怎麼樣
法國在表面上是親美的 但是它決不像日本 或 英國那樣沒有「尊嚴」 法國的的外交可以說和中國差不多 都是不卑不亢 頗有尊嚴
Ⅷ 東京奧運會美國籃球爆冷輸給法國隊,對此你怎麼看
今天美國可能真是流年不順呀,在熱身賽的時間就出乎意料的連敗,這次又敗給了世界排名第七的法國隊,更是叫人大跌眼鏡。這可是世界排名第一個的」夢之隊「呀,是什麼狀況讓這位昔日的大哥在這個賽事變成如名的萎靡不振。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下,這看似簡單,其實還有點復雜的這背後故事。
小的失敗對於剛組建好的美國隊來說並不是壞事,暫時放棄NBA的光環,讓大家都融入集體中。仔細想想小組賽的失敗總要比淘汰賽中的失敗好的太多了。
Ⅸ 法國為什麼總和美國對著干
1、法國種族跟美國不一樣,民族跟美國不一樣,宗教不一樣,所以想法就不一樣。
法國是古拉丁人的後代。
美國按人口來算,德國後裔佔15%、愛爾蘭後裔佔10%,英國後裔佔8.7%,法國後裔佔3%。
而德裔、愛爾蘭裔、英裔,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後裔。而法國人不是。
2、法國是天主教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是新教國家。
3、另外,法國也曾闊過,世界上有50個國家是說法語的,也就是世界三大語音中,法語排在中文、英語之後,名列第三位,它自然在文化上對美國不屑一顧。
法國是歐盟大陸上唯一一個五常,歐盟核心,所以對美國經常不屑一顧!
Ⅹ 自由法國與美國之間的關系是怎麼樣的,羅斯福對戴高樂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1941年5月19日,戴高樂委派勒內·普利文作為自由法國的全權代表到達華盛頓,爭取同美國建立經常性聯系,要求美國總統羅斯福及時向喀麥隆、查德和剛果派駐空軍,自由法國控制下的太平洋屬地也可以為美國提供便利。因為美國一旦參戰,它必須以非洲為基地,才能向歐洲進攻。但是,普利文6月到達華盛頓後,卻受到冷遇。羅斯福認為,貝當出任法國總理無非是政府領導人的更迭,這無礙於對希特勒的斗爭。相反,對於流亡國外堅持抵抗斗爭的戴高樂,卻認為不可信任。在總統羅斯福、國務卿赫爾等人的眼裡,戴高樂不過是一個「暴發戶」,自由法國是一個沒有代表性的「非法團體」,在涉及法國利益的問題上就不能同它打交道。
一次,美國國務院准備同普利文和英國駐美使節討論美國支援英法抗德戰爭的問題。美國國務院提出,普利文只能以「專家」名義,而不能以自由法國代表身份參加。普利文向戴高樂報告了此事後,戴高樂當即復電普利文,指示他堅持原則,一定要以自由法國代表的資格參加會談,否則就拒絕出席。戴高樂指出,自由法國需要的是作戰物資,而不是醫療用品之類的救濟品。
經過斗爭,美國終於作了一些讓步。9月,赫爾宣布美國和自由法國之間有共同的利益。10月,羅斯福也不得不轉變對自由法國的態度,他致函斯退丁紐斯,決定把租借法案的受惠范圍擴大到自由法國。
至此,美國和自由法國總算建立了某種關系,戴高樂終於可以在租借法案范圍內得到一些美國提供的作戰物資。
戴高樂感到,自從美國在戰爭舞台上正式登場以來,盟國間的關系更復雜了。每當自由法國同英國或美國發生摩擦時,英美總是站在一起。戴高樂不可能擺脫「一對二」的局面。
1942年5月21日,美國新任駐倫敦大使約翰·懷南特拜會了戴高樂。事後,艾登向戴高樂透露,美國可能正在考慮對自由法國全國委員會的態度。7月9日,美國果然發表公報,承認自由法國是法國抗戰力量的象徵,美英兩國政府認為,法國政治前途將在自由和沒有強制的條件下決定。公報雖然措辭含糊,但也能表明羅斯福不能再完全忽視戴高樂的存在了。
7月中旬,戴高樂決定把自由法國改名為「戰鬥法國」。這時法國國內的抵抗運動已開始承認戴高樂,願意接受他的領導。
在以後的幾個月里,羅斯福一直在玩著排斥戴高樂的把戲,11月8日,艾森豪威爾指揮的英美聯軍背著戴高樂攻入北非,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於是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的維希政府駐軍被擊潰。11月11日,正在阿爾及爾的維希政府外交部長弗朗索瓦·達爾朗與美國的克拉克將軍簽署了停戰協定。
令人不解的是,羅斯福居然讓達爾朗留下來繼續擔任在北非的法國代表,原來維希政府派駐的總督諾蓋斯等軍政人員也一概留任。同時,把來到阿爾及爾的法國五星上將吉羅安排為達爾朗的第二把手。顯然,羅斯福根本不想讓准備到阿爾及爾來的戴高樂插手。
聖誕節前夜,達爾朗突然被暗殺。吉羅立即接任。在羅斯福支持下,吉羅准備成為法國海外抵抗運動的總代表。
本來,羅斯福在阿爾及爾親自導演的事件就是對戴高樂的極大冒犯。現在又想讓吉羅出來取代戴高樂。這對戴高樂來說,將是更大的挑戰。
戴高樂認為,戰鬥法國的力量已經布滿赤道非洲和地中海東部地區,要打回歐洲,解放法國,就必須進入北非,而且這是他1940年6月出走倫敦以來一直為之奮斗的。為此目的,他可以和吉羅合作。吉羅到達阿爾及爾後,戴高樂多次主動寫信給他,建議為建立一個統一的抗德運動進行磋商,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把戰鬥法國湮沒在吉羅領導的運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