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號在音樂藝術中的特色是什麼
圓號,又稱法國號,是一種中音銅管樂器,管身捲曲成圓形。音域較廣,包含三個半八度。音色柔和,富於表現力。它既可以吹旋律,又可以吹和聲,可以和木管樂器和弦樂器配合得很好,是用處最廣的銅管樂器。
圓號吹奏者把右手伸進圓號的喇叭口,可以使音降低,稱為「阻塞音」。如把右手完全塞進,則音色朦朧而有金屬聲,稱為「閉塞音」。還可以把梨形的「弱音器」放進喇叭口,可以獲得類似「閉塞音」的音色。各種銅管樂器都可以加「弱音器」。除了圓號之外,最常用弱音器的是小號。
㈡ 被稱作"法國號"的樂器是什麼
被稱作"法國號"的樂器是圓號。
圓號,唇振動氣鳴樂器。又稱法國號。廣泛用於交響樂隊、軍樂隊中的銅管樂器。銅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狀號嘴,喇叭口較大。古典的圓號音高為F或降B調,有4個閥鍵(有直立式和旋轉式兩種),用增加管子長度的辦法降低圓號自然泛音的音高。閥鍵使得演奏者能夠吹奏從低音B到高音F之間的所有半音。圓號是移調樂器,記譜用高音譜表,比實際音響高五度。現代最常用的是F調圓號,有許多演奏家使用雙調圓號,這種圓號有一個由左手拇指控制的F附管的閥鍵,用以增加長度,使圓號從降B調轉入較低音域的F調。圓號演奏者可將手插入喇叭口,這樣既可減弱音量又可改變音色,形成阻塞音,也可使用梨形的弱音器,但不改變音高。
用阻塞音和弱音器後音量減小,弱奏時音色溫柔、暗淡,有遠距離的效果,強奏時發出粗獷破裂般的音質。現代圓號是由1650年前後法國的獵人號角發展而來,為了能在一個號上吹出各種調來,演奏家曾在號嘴下裝有可插接的管,德國的A.J.漢佩爾改進了這種裝置。17世紀進入管弦樂隊,19世紀初直升式閥鍵由F.布呂默爾和H.施特爾策爾發明,被眾多製作家採用。大約在1900年新近發明的雙調圓號替代了人們所喜歡的F調閥鍵圓號。圓號聲音柔和、豐滿,和木管、弦樂器的聲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響樂隊中 ,通常使用4支圓號。
㈢ 法國HK416F步槍用的刺刀是什麼型號的
法軍現役的FAMAS步槍被戲稱為「法國小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該槍已經老舊,壽命即將耗盡,而法國又沒有製造新型步槍的能力,於是開始進行國際招標。被戲稱為「95魔改」的克羅埃西亞VHS-2步槍也來進行投標,希望分得一杯羹。
最終結果,德國黑克勒-科赫HK416F步槍贏得合同,成為法軍下一代步槍。讓高傲的法國人使用德國步槍實在是有點挫傷他們的自尊心,相比這也是法軍推出官方視頻的原因
法國陸軍推出官方視頻,介紹新一代步槍HK416F。
根據合同規定,2017年黑克勒-科赫公司將交付法軍首批5000支HK416F步槍,從目前最新消息來看,第一批已經送到法軍手中。根據合同,法軍購買93080支HK416F步槍(標准型38 505支,短槍管型54575支),10767支HK269F榴彈發射器(40×46mm),總價1.68億歐元(約1.77億美元,12.3億元人民幣)。
㈣ 小號的小號歷史
小號最初的形狀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長可達數公尺。這是一種裝有杯形吹嘴的高音銅管樂器,它在同類樂器之中 占據著領導地位。小號的音色慷慨嘹亮,作曲家經常用它來描寫戰爭。聖經上說:「傑里科城牆之堅,不足以抵擋其音」,小號聲音鏗鏘之程度,由此可見。然而小號加上弱音器時,又會發生一種近似詼諧的意味。
小號的起源無從考究,在數百年前出土的古埃及法老墓里就出土過小號。現代的小號則起源於十八世紀的德國,德國作曲家海頓1796年就寫了一首至今仍廣泛流傳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並在他的「軍隊進行曲」中充分發揮了小號的性能。
十五世紀起,小號就有了S型的捲曲形狀,到了十六世紀後才改成與現代小號形狀相近的橢圓型捲曲形狀。在大約1770年曾出現了伸縮小號,後來又試製成帶鍵的小號。1780年由德國樂器製造師約翰.安德麗亞.斯坦圖和約蓋利造出插管小號。1790年左右發明了一個活塞能夠變成兩個調的小號,1862,短號,至此小號已經基本定型完善。
小號是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首次記載是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人和日爾曼部落的圖畫中被提及。這把史前的小號號長56厘米,它的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厘米,將其擴展開有26厘米。這把小號設計簡單,其造型長久不變,直到18世紀中期,鍵閥被作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號的歷史上,它通常被軍事部門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啞和粗暴來描述古羅馬軍用小號的聲音。當時只有羅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師才允許吹奏小號。聖經的譯本中曾提到過這種樂器,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繫到一起。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號。撒拉遜人的西班牙入侵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樂器,象基督教使用的樂器,專門用來使敵人受到驚恐的樂器。文藝復興帶來了小號的進步,如提高了它們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作為「音樂的」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小號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除了18世紀初的衰落。18世紀中葉活塞和按鍵的增加給小號帶來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樂作品中被頻繁使用。1827年德國出現了活塞式小號。它們的發展和改革是在歐洲完成的,小號主要是在德國,而短號是法國的一種名為郵號(cornet de poste)發展而來的。
傳統的小號音樂傳達的是節慶或戰爭的情感,諸如在巴赫和亨德爾這樣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採用。古典作曲家海頓的的作品中也特別用到了小號,他的降E調小號協奏曲一直是器樂曲中的經典。總而言之,在過去的歲月中小號經歷了眾多的變革,顯然已是所有時期最重要的樂器。它已成為少數經過時代檢驗的樂器之一,並正隨著新的音樂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斷變革。
㈤ 小號最早的起源在那
小號最初的形狀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長可達數公尺。這是一種裝有杯形吹嘴
小號
的高音銅管樂器,它在同類樂器之中 占據著領導地位。小號的音色慷慨嘹亮,作曲家經常用它來描寫戰爭。聖經上說:「傑里科城牆之堅,不足以抵擋其音」,小號聲音鏗鏘之程度,由此可見。然而小號加上弱音器時,又會發生一種近似詼諧的意味。
小號的起源無從考究,在數百年前出土的古埃及法老墓里就出土過小號。現代的小號則起源於十八世紀的德國,德國作曲家海頓1796年就寫了一首至今仍廣泛流傳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並在他的「軍隊進行曲」中充分發揮了小號的性能。
十五世紀起,小號就有了S型的捲曲形狀,到了十六世紀後才改成與現代小號形狀相近的橢圓型捲曲形狀。在大約1770年曾出現了伸縮小號,後來又試製成帶鍵的小號。1780年由德國樂器製造師約翰.安德麗亞.斯坦圖和約蓋利造出插管小號。1790年左右發明了一個活塞能夠變成兩個調的小號,1862,英格蘭人安迪爾(Andir)在活塞和按鍵上進行改革,才逐步形成這種帶有三個活塞,能演奏半音階的小號和短號,至此小號已經基本定型完善。
小號是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首次記載是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人和日爾曼部落的圖畫中被提及。這把史前的小號號長56厘米,它的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厘米,將其擴展開有26厘米。這把小號設計簡單,其造型長久不變,直到18世紀中期,鍵閥被作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號的歷史上,它通常被軍事部門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啞和粗暴來描述古羅馬軍用小號的聲音。當時只有羅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師才允許吹奏小號。聖經的譯本中曾提到過這種樂器,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繫到一起。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號。撒拉遜人的西班牙入侵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樂器,象基督教使用的樂器,專門用來使敵人受到驚恐的樂器。文藝復興帶來了小號的進步,如提高了它們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作為「音樂的」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小號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除了18世紀初的衰落。18世紀中葉活塞和按鍵的增加給小號帶來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樂作品中被頻繁使用。1827年德國出現了活塞式小號,直到1862,英格蘭人安迪爾(Andir)在活塞和按鍵上進行改革,才逐步形成這種帶有三個活塞,能演奏半音階的小號和短號。它們的發展和改革是在歐洲完成的,小號主要是在德國,而短號是法國的一種名為郵號(cornet de poste)發展而來的。
傳統的小號音樂傳達的是節慶或戰爭的情感,諸如在巴赫和亨德爾這樣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採用。古典作曲家海頓的的作品中也特別用到了小號,他的降E調小號協奏曲一直是器樂曲中的經典。總而言之,在過去的歲月中小號經歷了眾多的變革,顯然已是所有時期最重要的樂器。它已成為少數經過時代檢驗的樂器之一,並正隨著新的音樂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斷
㈥ 法國號又稱為什麼
也稱為大號,俗稱為土巴號
法國號是中音銅管樂器,外型是長管盤成的圓圈型,尾部則擴大成漏斗狀的喇叭口的樂器。其音域比小號低,在銅管樂器中是音域最廣的,它也是木管與弦樂音色的橋梁。法國號是移調樂器,一般定在F調,其音色溫和、淳厚而高雅,而泛音也是所有樂器中最多的。法國號有三個活瓣。吹奏時用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案活瓣,右手協助支持樂器。大多以高音譜號記譜,有時也會採用低音譜號。
也稱為大號,俗稱為土巴號,兼有小號及長號二者的特點,它不是移調樂器,以F調為基調。大號外型呈圓錐狀,底端是一個很大的喇叭型開口,發音管租而長,發音稍遲鈍,吹奏時耗氣量很大。在吹奏樂中擔任最低音部,與長號聯合起來形成堅固的低音,是樂團合奏時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音色飽滿、穩重,音域比小號低二個八度,其本身有三個八度的音域。採用低音譜表記譜,采實音。
㈦ 那種圓形的號是小號嗎叫什麼
綜述:圓號。常見的圓號分幾種,不同調。聲音圓潤高昂,非常有魅力。佔主奏地位。
圓號是一種唇振動氣鳴樂器。又稱法國號(英語:French Horn)。一種銅管樂器,銅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狀號嘴,喇叭口較大,有時可拆卸。通常有4個鍵,其中一個鍵用來轉換指法調性。雖然圓號屬於銅管樂器,但其不僅能吹出銅管嘹亮的聲音還能吹出木管柔和的聲音,可用於木管五重奏。
特色
圓號現在多半含有兩種調性,稱為Double Horn,同時具降B和F調,但也有單純只有一種調性的Single Horn,兩種調性的法國號具有不同的聲音特質,降B調法國號具有銅管的音質,較為明亮,有力,適合進行曲,而F調的法國號則有木管的屬性,溫柔,渾厚,相當適於抒情的樂句。
Double Horn藉著左手拇指的按鍵轉換兩種調號。除了有Double Horn和Single Horn之外,亦有例如Triple Horn等更復雜的法國號。
㈧ 小號的簡介。50字。
小號簡介
小號是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小號在歷史上早先用於軍事和宗教,《聖經》中曾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系在一起來描述。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式小號,文藝復興時期它更多地表現音樂的東西。巴洛克時期小號得到普及,19世紀初活塞系統的發明給小號帶來了新的生命,也為演奏技術的提升和完善創造了可能。伴隨著不斷的技術革新,小號的表現早已超出傳統的演繹風格,在眾多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正向著更廣泛的領域邁進。
小號屬於高音樂器,音域從低音#4—倍高音3,音色強烈、明亮而銳利,極富光輝感,是銅管家族中的寵兒。小號既可奏出嘹亮的號角,也能表現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弱音器恰到的使用又可增添出別樣的神秘色彩。
小號由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組成。降B調小號管長約133厘米,號管直徑約10毫米,活塞分為直升式和迴旋式兩種。小號使用五線譜高音譜表移高大二度記譜,用固定音高概念進行演奏。
當今世界流行的小號分降B、降E、高八度降B、C調幾種,其它調的小號已逐漸被淘汰,近些年來,降B調小號被公認為是最理想的演奏用樂器。
小號的簡介:
小號是一種古老的高音銅管樂器,由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組成;其音色強烈,明亮而銳利,極富光輝感,主要用於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軍樂和爵士樂等的演奏。
-------------------------------------------------------------------
再附一段詳細一點的小號的介紹:
小號是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首次記載是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人和日爾曼部落的圖畫中被提及。這把史前的小號長120厘米,它的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厘米,將其擴展開有26厘米。這把小號設計簡單,其造型長久不變,直到18世紀中期,鍵閥被作為附件加入其中。
在小號的歷史上,它通常被軍事部門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啞和粗暴來描述古羅馬軍用小號的聲音。當時只有羅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師才允許吹奏小號。聖經的譯本中曾提到過這種樂器,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繫到一起。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號。撒拉遜人的西班牙入侵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樂器,象基督教使用的樂器,專門用來使敵人受到驚恐的樂器。文藝復興帶來了小號的進步,如提高了它們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作為「音樂的」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小號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除了18世紀初的衰落。18世紀中葉活塞和按鍵的增加給小號帶來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樂作品中被頻繁使用。1827年德國出現了活塞式小號。直到18世紀末,才逐步形成現在這種帶有三個活塞,能演奏半音階的小號和短號。它們的發展和改革是在歐洲完成的,(小號主要是在德國,而短號是法國的一種名為郵號(cornet de poste)發展而來的。)
傳統的小號音樂傳達的是節慶或戰爭的情感,諸如在巴赫和亨德爾這樣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採用。古典作曲家海頓的的作品中也特別用到了小號,他的降E調小號協奏曲一直是器樂曲中的經典。總而言之,在過去的歲月中小號經歷了眾多的變革,顯然已是所有時期最重要的樂器。它已成為少數經過時代檢驗的樂器之一,並正隨著新的音樂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斷變革。
小號音色強烈,明亮而銳利,極富光輝感,是銅管族中的高音樂器,既可奏出嘹亮的號角聲,也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號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因此小號在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和軍樂中都有很豐富的演出節目。此外,小號在爵士樂中的演出也很豐富。
小號有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1.355米,機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組成,通過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目的。活塞分為直升式和迴旋式兩種。
小號使用五線譜高音譜表記譜。用固定唱名法,即固定高音概念進行演奏。當今世界上有降B,E,D,降E,F,G,A,高八度降B等多種調的小號,這些調是根據演奏第一泛音列的高音來確定的。我們通常使用的小號是降B調的。如果小號同鋼琴,電子琴等這些C調樂器在一起演奏同一旋律時,小號必須提高大二度,也就是C調樂器演奏C音時,小號則演奏D音。
小號有用的附件
1捅拉清潔刷
在清潔號體內部時,捅拉清潔刷非常有用。兩頭都有刷子的長一點的清潔刷極為好用,這種刷子可以通過樂器的主管,特別是可以清潔樂器中最容易堆積「雜物」的導管。 也可以購買金屬把手的小刷子:非常小,用於清潔號嘴勃管和內管的刷子,略微大一點的可以用來清潔活塞閥以及活塞閥套管的內部。在清潔活塞套管內部時,要盡量使用軟布,防止劃傷內部,影響活塞的使用。清潔活塞時,最好使用柔軟的布,也可以用這種布清潔活塞的洞口。這些洞口也是灰塵污物容易堆積的部位。
2 活塞油
再每次清潔完樂器或感覺到樂器活塞有點粘時,都應加點活塞油。一定要使用專用的活塞油。大多數樂器生產廠家都生產自己專用的油,不難買到。
3 拉管潤滑油
在清洗樂器之後或者感覺樂器的拉管有點發緊時,應該上一點拉管潤滑油。每次上油不要太多,上多了潤滑油就會流到樂器主管中。拉管潤滑油不難買到,實在不行也可以使用凡士林油。
4 軟布或黃色塵布
清潔樂器外部可以使用軟布或黃色塵布。
5 音叉
音叉最好買A=440 相當於Bb小號的B音。
6 節拍器
節拍器拍點的聲響要大一點,要能夠聽見。電子節拍器聲音有時太小,不容易聽見,這一點不如機械節拍器好。
㈨ 急啊!!!famar這把步槍是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啊
沒猜錯的話你問的應該是FAMAS。
FAMAS在我國稱為「法瑪斯」,於1967年開始研製,主設計師是輕武器專家保羅·泰爾。法國研製該槍的指導思想是既能取代MAT49式9mm沖鋒槍和MAS 49/56式7.5mm步槍,又能取代一部分輕機槍。二戰後,法國人認為把他們的7.5×54mm步槍彈改進一下就可以現代化了,因此在小口徑步槍熱時,法國最初研究的FAMAS仍是7.5×54mm口徑的。可是到了1970年,法國終於還是決定和其他北約國家看齊,將FAMAS改為發射雷明頓M193槍彈。1971年St. Etienne提交了10支樣槍供法國步兵團試驗,經過兩年的試驗後對某些部件做了修改,並增加了3發點射控制裝置後,於1979年向法國陸軍提交了第一批的FAMAS F1,並首先裝備傘兵部隊。按原定計劃,法國軍方共需采購40萬支,但後因軍費不足,結果縮減至28萬支。只是此時北約各國都將小口徑槍彈改為SS109槍彈,但法國軍隊的FAMAS仍然使用M193槍彈。FAMAS最初的型號為FAMAS F1,隨法軍參加過查德和海灣戰爭,表現尚可(即不是表現特別的好,也沒有致命的缺點)。除法國軍隊外,加彭、吉布地、黎巴嫩、塞內加爾、阿聯酋等國的軍隊也有裝備FAMAS。
㈩ 小號簡介
小號
小號—Trumpet
小號最初的形狀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長可達數公尺。
十五世紀起,小號就有了S型的捲曲形狀,到了十六世紀後才改成與現代小號形狀相近的橢圓型捲曲形狀。在大約1770年曾出現了伸縮小號,後來又試製成帶鍵的小號。1780年由德國樂器製造師約翰.安德麗亞.斯坦圖和約蓋利造出插管小號。1790年左右發明了一個活塞能夠變成兩個調的小號,後來由兩個活塞增至三個活塞,至此小號已經基本定型完善。
小號音色明朗響亮,非常銳利。不僅可以演奏振奮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夠演奏抒情的優美樂段。因此無論是交響樂團還是軍樂團或者爵士樂團,它都是常見樂器。小號的中音區與高音區是最有表現力的音區,中音區力度變化幅度最大,低音區發音軟弱,強奏較難,高音區效果最好,但音量不恨大。
一般小號是降B調樂器,還有C調和D調等。用高音譜號記譜,記譜比實音高大二度。
樂器本調:降B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移調高大二度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組F-小字二組C。
結構組成: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1.355米,機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組成,通過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目的。活塞分為直升式和回轉式兩種。
使用材質:磷銅管。
樂器特色:音色強烈,明亮而銳利,極富光輝感,是銅管族中的高音樂器,既可奏出嘹亮的號角聲,也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號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小號最早是在軍隊中用來傳遞信號,17世紀以後成為管弦樂隊和獨奏的樂器。19世紀以前,小號僅 限於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時代,許多小號則長於高音區的演奏。基音的音高可以通過 安裝不 同長度的接管(若干節號管)來改變。大約1830年,小號又加上了閥鍵,以便更容易演奏。 小號是軍 樂隊的重要樂器,也大量用於爵士樂隊。除降B調,另外還有C、降E、A等多種調的小號, 但使用很少。 小號音色嘹亮,富於英雄氣概,多用於吹奏號角之音和進行曲式的旋律。如威爾第的《阿伊達》中的 小號齊奏,氣勢恢弘,極富煽動性。 小號演奏時,還可以在號口塞梨狀弱音器,堵住排氣量的百分之七十,達到改變音色的目的, 以表現抒情、夢幻與神秘。
現代小號在管弦樂隊中的運用
一、進行曲樂段
在現代小號誕生之後的浪漫主義時期以及其後的二十世紀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中,進行曲性格的樂段佔有顯著地位。作曲家們非常喜歡運用現代小號來表現輝煌燦爛、勝利凱旋、剛毅雄壯的音樂形象。
首先我們可以從法國作曲家柏遼茲(Berlioz 1803— 1869)創作的《幻想交響曲》第四樂章(赴刑)中,聽到作者使用四支小號與銅管聲部的合奏來演奏時而陰森殘酷,時而燦爛庄嚴的進行曲樂段。這個樂段使用了級進式的附點音符進行,沒有很高的音域,作曲家所追求的是整個銅管聲部的和聲效果。用小號與整個銅管組的合奏形式和它產生的效果,為後來的作曲家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為了使小號不僅在聽覺上,而且在視覺上達到更具有戲劇性的效果,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曾在1871年開羅上演歌劇《阿伊達》時,特意製造了一種長達 150厘米的 bA調小號,具有較長的錐型管、末端帶有一個漂亮的小喇叭口的「埃及小號」。第二幕的凱旋進行曲,是在小號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泛音之間進行的,而旋律中自然泛音所空缺的re和fa音,只用一個下降的M度活塞即可。用以表現埃及軍隊戰勝衣索比亞後,勝利返國時萬眾歡騰,威武豪邁的壯觀場面。這一創舉使觀眾耳目為之一新。後來,世界許多著名歌劇院在上演《阿伊達》時,仍常常使用這一「埃及小號」。
如果說柏遼茲《幻響交響曲》銅管組通過強奏,演奏出非常明亮、飽滿的音響效果;那麼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第三樂則使用銅管聲部的輕聲合奏,奏出暗淡、短促的音響效果,表現出軍隊在遠方的行進。
在非典型的帶有進行曲性格的創作上,理查·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交響詩中對現代小號的運用可以說是一個範例,它在速度的變化、強弱的對比以及調性的轉換等幾個方面,充分發揮了現代小號的演奏性能。由現代小號庄嚴奏出的「大自然的主題」,使人感到宇宙無所不包的偉大,同時在和聲上由小和弦到大和弦的進行,暗示出一種神秘的意境。
二、號角性樂段
早在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時期,作曲家們就已開始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小號來演奏號角式的樂段。這是小號最容易演奏、最適合樂器本身特點的表現手段。到十九世紀現代小號誕生之後,隨著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與樂器自身構造上的進步,號角式的樂段獲得了新的發展,無論在調性上、技巧上都已遠遠超出了現代小號誕生之前的任何一個時期。浪漫主義以後的作曲家們,在歌劇、交響樂、交響詩、以及室內樂等形式和體裁中普遍運用現代小號演奏號角性樂段。在形式上更加多樣化,既有短小動機式的,也有大段歌唱性的Z既有單一聲部的,也有多聲部的。
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Chaikovsky 1840—1893)在他創作的《義大利隨想曲》中,一開始就運用現代小號,以強烈的音響奏出一段沉雄的號角性音調。可以明顯地看出作曲家是以自然音列來創作這一段音樂的,這與作者要表現的音樂形象直接相關。這段音樂是根據柴可夫斯基滯留羅馬期間,觀看義大利王室騎兵隊於黃昏時通過廣場,並聽到頭戴羽毛軍帽、身穿鮮艷軍服的喇叭手所奏的曲調時獲得的靈感而創作的。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Verdi 1813-1901)的歌劇《奧瑟羅》第三幕中,為了表現威尼斯貴賓到來的宏大場面,使用六支C調小號的合奏,吹奏出以自然音列構成的號角式音調,聲部的交錯此起彼伏,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以上兩個樂段雖然都是用自然音列寫成的,但是使用現代活塞小號來演奏這些樂段卻會產生出更加輝煌的效果,因為演奏者可以根據音樂的需要和適合自己的吹奏習慣,任意挑選相應調性的小號來演奏。
俄羅斯作曲家裡姆斯基一科薩可夫(Rimsky—Korsakov 1844—1908)在他創作的《西班牙隨想曲》第四樂章中,使用小號與圓號、小軍鼓合奏並帶有安達盧契亞特性的號角性音調。這段號角式樂段已打破了以往的自然音列的寫法,使用了變化音。為了獲得更豐滿的音響效果,作曲家用現代小號與圓號同時吹奏這一以三連音為特徵的樂段,生動地描繪出色彩鮮艷的大自然景象和西班牙人民富有詩意的生活風貌。
使用現代小號吹奏號角式音凋,並使它在一個樂章中多次出現,用以表現不同的感情色彩,可能要數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馬勒(Mahier 1860—19if)所創作的《第五交響曲》了。在第一樂章(送葬進行曲)中,出現的這個號角式樂段,第一次是表現葬禮的行進,第二次是表現對死亡的預感,第三次是表現對過去往事的回憶。使用同一個音樂動機來表現如此復雜的思想感情,可以說在現代小號演奏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它同時也給現代小號的演奏藝術提出了新的挑戰。至今這一段音樂仍然是世界各大交響樂團人團考試的必奏文獻之一。
使用現代小號吹奏的號角式音調表現英雄性的主題、揭示英雄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冒險精神,在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Strauss·Richard 1864—1949)所創作的《英雄生涯》交響詩第四部分(戰場上的英雄)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號角性音調中,使用(譜10)以前從來沒有的大跳音程、一系列的變化音以及持續的強奏音,充分發揮了現代小號的強大威力。
使用現代小號的號角性特點用於歌唱性樂段,來呈示樂章的主要內容,可以說是一個獨創。奧地利作曲家馬勒在《第三交響曲》第三樂章中,三次使用這一具有號角性特點的歌唱性樂段,表現出森林的神秘氣氛,把人的想像力引向連綿不斷的山巒和奔流不息的河邊。從這里不難看出馬勒對現代小號的偏愛,在藝術表現和演奏技巧上都作出了前人沒有作過的探索和實踐。這一歌唱性樂段在演奏法上與馬勒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