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法國失敗的原因
馬奇諾防線
拿破崙曾經說過:「躲在塹壕後面的人終究會被擊敗。」但法國人似乎忘記了自己這位前輩的經驗之談,過高地估計了馬奇諾防線的價值,以致事與願違,開戰不久就重蹈了一戰初期的覆轍。
相比法國人,德國人對拿破崙的理論反倒用的得心應手,蒂佩爾斯基希寫道:
拿破崙的理論是使大部隊由於靈活機動而成倍增加其威力,而希特勒的裝甲部隊和俯沖轟炸機則賦予這個理論以二十世紀的內容。他巧妙地發揮這一思想,在不到四十天的時間內粉碎了法國在軍事方面唯我獨尊的神話,同時暴露了輕信馬其諾防線是大錯而特錯。
與德國靈活機動的裝甲部隊相比,法國缺乏這樣的裝甲部隊。法國並非沒有坦克,它不但有而且數量還不少,盡管這些坦克的速度比德軍的坦克慢,但裝甲厚,抗打擊能力強,如果組成坦克部隊不見得比德軍的差。但法國的高級將領們還用一戰時的眼光來看待坦克,仍然把坦克當做支援步兵的工具,把它們分散在步兵師裡面。而德國在古德里安的倡導之下,已經把裝甲戰的理論和思想發展得相當完整,僅從思想上比較法國已然落了下風。
陸軍的落伍又因為缺乏有效的空軍支援而變得更加嚴重。前面已經說過,空軍的計劃是生產1000架飛機,已經遠遠不能與德國空軍相比,可就這點計劃還不能完成。法國無論是經濟還是工業基礎都不差,差的是那些思想落伍的陸軍將領們,他們根本不清楚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但在國防體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又恰恰是他們,這就使本應給予空軍的一部分軍事預算被陸軍強佔了,妨礙了空軍的發展。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總而言之,從軍事上講,造成法國失敗的並不是馬奇諾防線,而是比馬其諾防線還要僵化的法國將領們的頭腦。
┃法國將領們的頭腦為什麼會這樣僵化?
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讓他們驕傲自滿,於是所有的軍事思想都停留在了那個年代。他們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把動員制度作為國防的惟一基礎。陸軍平時只是訓練預備人員,如遇戰爭再把他們召集起來組織軍隊,這就造成遇到國際突發事件無法立即採取軍事行動。
希特勒進軍萊茵蘭時,法國政府當即威脅說要採取軍事行動,但落後的動員制度讓這一威脅成了一句空話。德軍沒等法國開始動員集結就已經完成了他們的計劃,法國人只能無可奈何地面對既成事實。
事後,希特勒這樣說道:
進兵萊茵蘭之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假使法國此時出兵則我們只好夾著尾巴就跑,因為我們的軍事能力是連輕微的抵抗都不夠資格的。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人本來准備在9月17日向德國發動大規模攻擊以支援波蘭,可是到了那天波蘭已經崩潰,只能放棄這一計劃。為什麼法國不能早點出兵支援波蘭?原因有兩個:一是被落伍的動員制度所限制;二是法軍統帥部堅持使用一戰時的戰術——發動攻勢必須有重炮支持,重炮從倉庫提出後還得先進行維護然後才能使用,把這些程序完成則需要16天的時間,從而貽誤了戰機。
更要命的是,盡管有情報顯示大量的德國裝甲部隊已經集中在阿登防區的對面有六個月之久,但是頑固不化的法國總參謀部的將領們仍然堅持認為這是德國人在虛張聲勢,德國裝甲部隊根本無法穿過地形陡峭、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區前來進攻。可是,德國裝甲部隊恰恰在他們認為不可能進攻的地方,給了法國致命的一擊。
從表面上看,是德國的奇襲造成了法國的失敗,其實,政客的無良,黨派的紛爭,政治的混亂,行政效率的低下,軍事思想的落伍,這些才是導致法國失敗的深層次原因。
也可以說,是法國人自己奠定了讓德國人打敗自己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 ﹝英﹞ 阿諾德·湯因比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省思》 鈕先鍾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德﹞ 馮·蒂佩爾斯基希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英﹞ 李德·哈特
B. 五四運動中的先鋒是
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先鋒,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起主力決定作用。
從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看,在五四時期,已涌現出一批擁護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成為運動的領導力量。如李大釗、陳獨秀,他們指導運動的武器,已經不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而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從領導力量看,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為運動的主力軍。中國工人階級以中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罷工參加運動,表現出高度自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堅定性和徹底性,對五四運動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從此,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導者,已經不屬於中國資產階級,而是屬於中國無產階級了。
(2)法國什麼時候成為反美先鋒擴展閱讀:
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在運動後期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
3、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准備。
C. 法國,德國到底是反美還是親美,他們與中俄關系如何
誰都不想自己頭上有個太上皇,美國在德國駐軍德國真的甘心?所以法國和德國在心中是反對美國的,不然歐元區怎麼建立起來的,德法中俄現在是有一起反美的默契,但彼此之間又有著競爭關系。
D. 以1800年前後法國為例分析歐洲均勢
一.何謂「均勢」?
「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的思想源於古典歐洲政治,在馬基雅弗利時代,它只是一個被用來描述維持城邦之間和平局面的政治術語。⑴
均勢思想在歷史長河中一直被很多傑出的外交家所推崇,當今的基辛格和小約瑟夫·奈更是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這一思想進行闡述和分析。
基辛格是歷史上極力推崇「均勢」思想的現代大外交家之一,在他的博士畢業論文《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爾累與和平問題,1812-1822年》中已經清晰可見他對均勢思想的認知。他說,「當任何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把和平(其概念為避免戰爭)作為首要目標的時候,國際體系就處在國際社會中那個最霸道的成員的擺布之下。而每當國際秩序認識到即使為了和平也不能犧牲某些原則的情況時,至少還可以設想求得在力量均衡基礎上得穩定。這種穩定有賴於「一種能普遍接受的合法性」,有賴於「有關各種切實可行的安排的性質以及外交政策所容許的目標與方法」的國際協議。穩定的局面通常不是從謀求和平,而是由普遍接受正統而產生的。這里所指的『正統』,不應該與公正混同起來。它只是意味著具有行得通的安排的性質和在外交政策上能夠容許的目標於方法上的一種國際協議。它包含著這樣的意思,就是所有主要強國都能接受國際秩序的基本安排,至少是沒有一個國家對它感到如此不滿,像凡爾賽和約以後的德國那樣。」 ⑵基辛格曾這樣評價維也納體系維持歐洲的百年和平局面:「令人驚奇的不是解決辦法如何欠妥,而是這種方法是多麼的明智;也不在於解決方法如何『反動』,而在於如何取得均衡。」 ⑶
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對均勢思想也有獨到的見解。在他的著作《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一書中,小約瑟夫·奈教授提出理解「均勢」,就首先要理解「權力」(power)。他形容權力就像愛情,比較容易感受到,但卻很難被界定和衡量。如同他把一個國家的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一樣,小約瑟夫·奈教授同樣把權力分為「硬權力」和「軟權力」。「硬權力」即直接地或是強制性地使用權力,迫使他國改變行為,即可以依靠獎勵(胡蘿卜),也可以依賴威脅(大棒)。「軟權力」指一個國家可能因為其他國家願意效仿自己或者接受體系的規則,而在世界政治中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⑷
而在小約瑟夫·奈教授看來,均勢的第一個含義就是權力分布。⑸權力均衡也可以指一系列特別的(或稀有的)情勢,其中的權力分布是均等的。這種均勢的作用是主要國家間不均等的權力分布狀況的變化是揭示戰爭和不穩定局面的一個因素。
均勢的第二種用法是一種平衡政策。均勢預示著其他國家會採取行動阻止一國發展成為主導國家。⑹均勢政策並不一定意味著國家採取行動,是自己的權力最大化,而是可以選擇搭便車(bandwagon),也就是加入較強大的一方並分享勝利者的成果,國家會加入處於下風的一方,以阻止任何一個國家獲得主導地位。
小約瑟夫·奈教授給均勢這個詞賦予的第三種用法是,它被用來描述歷史上的多極體系。均勢要求幾個國家遵循一套被普遍認可的游戲規則。⑺如描述18世紀的「經典的均勢」的歐洲體系(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19世紀被稱為溫和的多極均勢體系模式(the model of a maderate multipolar balance of power) 的歐洲.
二. 由大一統到勢均力敵——近代歐洲「均勢」體系的形成
關於「均勢體系」的形成,也可以套用小約瑟夫·奈教授的關於三個分析層次的結構來構架,即大時代背景層面、體系內的層面和體系中個人發揮的作用。
(一)歐洲一統美夢幻滅後——均勢思想起源的時代背景
基辛格認為歐洲各國從未主動選擇均勢思想,這種思想是歐洲外交在嚴酷的打擊下所形成的。
中世紀的歐洲一統的美夢幻滅後,遺留下一群實力相去不遠的國家。當這一群國家不得不互相打交道時,僅有兩種可能的結果:要麼是有一國變得異常強大,得益控制其它國家,最後形成帝國;要麼是沒有一國有足夠的國力能夠一統天下。在後一種情形下,最具侵略性成員的言行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聯合抵制,取得一種權力的均衡。⑻十五世紀的歐洲,哈布斯堡王朝幾近永久地保有皇位,在十六世紀前半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將帝國的權威恢復到有希望建立歐洲中央帝國的程度,但是,宗教改革恰恰在那時發生了,歐洲統一帝國的希望破滅。終結隨後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威斯特伐利亞和會成為了近代國際關系史和近代歐洲外交史的開端,它顯示了一項重要的原則,各國無論大小,都能以主權國家的身份派出代表參加國際會議,解決國際爭端。⑼隨著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上《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形成,推動了近代民族國家的發展,短暫結束了三十年戰爭的混亂,在歐洲建立了一個相對均勢狀態的格局。但是,隨後各國從自身的實力與利益出發,企圖改變原有的狀態。法國的擴張是這一時期最為突出的現象。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中的成員是一批實力不等、相互制衡的國家。到17世紀即將結束時,各國君主都在為增強自身的實力而絞盡腦汁。於是,17世紀中葉以後,西歐開始擴張。這一擴張一方使得世界各地的財富開始向西歐集中,形成了以西歐為中心的經濟秩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他們之間無休止的紛爭。⑽1700年——1740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北方大戰後,《烏德勒支和約》誕生(1713年),《烏德勒支和約》之所以著名,也就是因為它將「勢力均衡」(balance of the power)這一概念正式寫進了條約。
(二)「同盟」與「均勢」——均勢體系構成的格局內層面的因素
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繫到維也納體系得發展過程中,「結盟」「同盟」這些詞是出現最頻繁的。「同盟」是指主權國家為了確保共同安全而相互之間建立起來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⑾從西歐各國相互制衡的崛起過程中可以看出,尋求均勢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單方面增加軍備或者與其他國家結盟、藉助他人的權力資源在追求均勢的目標。⑿
結盟運動最為突出的就是反法同盟的出現。十七世紀路易十四的擴張和十八世紀拿破崙的擴張,以及隨之出現的反法同盟維持著歐洲的均勢體系,而其中,英國功不可沒。
英國的外交政策是衡量情勢,然後站在較弱或受威脅較大的一方,以為制衡。⒀英國是歐洲各國當中唯一不需要在歐洲擴張便可維持國際最高利益的國家。有鑒於歐洲的軍事對英國有利,他成為對歐洲大陸僅求其不出現獨霸的強權,此外別無他求的唯一一國。為達成這個目標,英國願加入任何反對獨大勢力的組合。經由在英國領導下頻頻變換的各種對抗法國野心的組合,歐洲的均勢漸次成形。如瑞典、西班牙、薩瓦、奧國皇帝、薩克森、荷蘭共和國與英國結成的大同盟(the grand alliance),這是近代歐洲史上,針對單一強權所形成的規模最大的結盟。再如拿破崙戰爭期間的六次反法聯盟,雖然多次慘遭挫敗,卻一次次地再次結盟,終於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中退敗法國,英、俄、普、奧四國相互簽署《肖蒙條約》(1814年),簽約國保證絕不單獨與法國議和。《肖蒙條約》進一步發揮了「均勢」思想,條款中寫道:「同盟締約國以維持歐洲均勢為目標,以此來保障各國的安寧與獨立並反對多年來蹂躪這一世界的侵略戰爭。」《肖蒙條約》以這一維持均勢的原則也主導了後來的維也納會議和巴黎條約的實踐。⒁
丘吉爾曾說;「英國保住了歐洲的自由。」如果沒有英國執著地扮演著歐洲均勢保持者的角色,法國幾乎無疑地會在十八或十九世紀成為歐洲的霸主,德國也會在之後登上歐洲盟主的地位。」英國的原則是抵制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大國力量過分強大。
拿破崙戰爭的敗局促成了維也納會議。《最後議定書》(1815年)的簽署使得歐洲大陸均勢格局更加深化了一步。一個新名詞誕生:「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即各國定期舉行外交大臣會晤,互通信息,達成整體協調。⒂但結盟依然是各國維持均勢或是協調的最好方式。維也納會議後,均勢及正統觀之間的關系表現在兩份文件中:四國同盟(英、普、奧、俄)和神聖同盟(普、奧、俄)(1815年)。這兩個針對法國大革命引起的歐洲革命的同盟組織正是歐洲的君主們設計的對付歐洲國際政治中的新局面和新問題的同盟體系。
維也納和會後19世紀的歐洲有五個主要大國,他們經常改變結盟對象,以此阻止任何一個國家主導歐洲大陸。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逐漸被崛起的德國取代。代表道德約束力的維也納體系也開始被代表純講實力的俾斯麥的均勢政策搶了風頭。「大陸政策」是「俾斯麥時代」德意志帝國總的對外政策,其核心內容是建立以德國為中心的大陸聯盟體系,孤立和打擊法國,避免法、俄兩國夾擊德國,集中全力鞏固和保障德國在歐洲大陸業已取得的霸權地位。其外交戰略布局即聯奧、拉俄、親英、反法,集中精力對付法國,其中聯奧是建立其體系的關鍵。
因此就出現了十九世紀末由德國首相俾斯麥一手組織的三個三國同盟(德奧俄1881年、德奧意1882年、德奧羅1883年);兩個地中海協定1887年2月和12月(英意奧)和一個再保險條約1887年6月(德俄)。
俾斯麥同盟體系的靈活性使得歐洲均勢體系得以穩定,德國處於該體系的中心。然而之後,俾斯麥的繼任者卻沒有將這個同盟體系維持下去,同盟體系的復雜性也逐漸顯露,德皇沒有同俄國續訂協約,讓俄國和法國,連同後來的英國結成了同盟。這就促使了俾斯麥同盟體系的消亡和緊張局勢的出現。⒃然而,法國的崛起引起了英國的不安,1907年,英國外交大臣艾爾·克羅寫了一個很長的備忘錄,得出的結論是:德國的政策是含糊不清和令人混淆的,英國一定不能允許一個國家主導歐洲大陸。由此,英國背離了其扮演歐洲大陸外的均衡者角色的半孤立政策,與法、俄結成了「三國協約」。與此同時,德、意、奧組成的「三國同盟」也出現了(1907年)。兩大對立同盟的出現破壞了歐洲原有的均勢,導致為了維持均勢格局而建立的同盟體系僵化了。這也成為了一戰爆發的深層次的原因。歐洲的均勢惡化為兩個敵對的聯盟,彼此勢不兩立,對可能的後果毫不在意。
(三)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麥——歐洲均勢體系形成的個人層面的因素
十七世紀的法國在黎塞留的領導下引進了以民族國家為基礎,以追求國家利益為終極目標的近代國際關系的作風。十八世紀,大英帝國將「均勢觀念」發揚光大,使這個觀念主宰了後兩個世紀的歐洲外交。十九世紀,梅特涅領導的奧地利重新建構了「歐洲協調」,而俾斯麥主政下的德國又使歐洲協調瓦解,使歐洲外交成為冷酷無情的政治權力斗爭。⒄縱觀歐洲近代的均勢外交,這些傑出的領袖的確為構建這一均勢格局發揮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黎塞留是現代國家制度之父,他提倡國家至上的觀念,而他的初衷是著眼於防止哈布斯堡王朝獨霸歐洲。在黎塞留的領導下,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的國家。他對中歐的統一深具戒心,他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三百餘個政治實體,他使德國的統一延後了約二百年。
身為對抗法國路易十四的先鋒的英王威廉一世曾說過:「如果我生在十六世紀五十年代,眼看著哈布斯堡王朝有一國獨大的危險,我也會是個反奧德法國人,就如同我現在是個反法的西班牙人。」因而,有了威廉的對抗,法國雖然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無法獨霸。
有「歐洲首相」之稱的梅特涅在維也納體系的構建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梅特涅是被迫擔負這個責任的,因為奧地利強敵環伺。梅特涅明白,一旦允許這些危機演變為實力的角力,不論最後是輸是贏,奧地利必落得民窮財盡。因此他的政策是建立道德共識以避免危機,對不可避免者則設法借力使力,支持願站在沖突第一線的國家,這就是著名的「歐洲協調」。
而俾斯麥的均勢外交卻形成了對梅特涅道德均勢體系的反叛,俾斯麥只用實力說話,他終日辛勞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平衡普魯士之實力和理想。⒅俾斯麥曾說:「德國所注意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權力。」因而,這種思想成就了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以務實的、現實主義的強權外交打造了從道德約束到實力說話的均勢格局。
三. 近代歐洲百年「均勢」的毀譽參半
1.近代歐洲最初的均勢幾乎完全是偶然的結果,不是國際政治預設的目標。黎塞留的國家至上的觀念可作為個別國家的行為准則,但對如何面對國際秩序的挑戰卻未提供任何答案。它可能導致某些國家有稱霸的野心,或是形成國際間的均勢。⒆然而均勢很少是來自刻意的安排,反而常是為了阻止某一國擴張的野心而形成的結果,比如,一開始歐洲的均勢便是因圍堵法國而產生。
2.均勢體系也維持了歐洲百年的和平,給予了歐洲一代人一個沒有大的戰爭,沒有不斷革命的情況下實現其願望的穩定時期。均勢體系雖不能避免戰爭或是危機,但如能做妥善安排,其作用則在於使一國控制他國的能力及發生沖突的規模受到限制。它所追求的是穩定緩和。均勢無法讓國際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感到滿意,但它最能發揮功效的情形是在對其不滿的程度尚未超過受害一方已忍無可忍而力圖推翻國際秩序的極限之時。
3.均勢外交的推行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維護本國的利益。「均勢」本身只是一種政治家們設計的國際關系狀態。它們往往格局本國利益或求得一時的和平玩弄「均勢游戲」。對小國與弱國來說則很難有「均勢」原則可言。⒇如18世紀,曾是歐洲大國的波蘭三次被俄普奧瓜分(1793-1795),就是歐洲強國在擴張中玩弄強權政治和秘密外交,犧牲弱國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
4.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在著名的「十四點原則」中告訴歐洲人,「歐洲平衡」或是「均勢」這一古老的原則恰恰是一戰爆發的根源,解決國際爭端必須另闢新的途徑。歐洲國家把均勢扭轉為武器競賽,卻未能意識到現代科技與大規模徵兵,已使爆發全面性戰爭成為國家安全以及整個歐洲文明最大的威脅。俾斯麥曾極力壓抑德國實力的展現,利用他復雜的同盟大局約束眾多的盟國,以避免各國間潛在的不和演變成戰爭。但是他的繼任者卻對均勢懷有戒心,也未意識到德國越是擴大其實力,越會鼓勵歐洲均勢體系下不可避免的反德同盟及武器競賽的生成,最終導致兩個敵對聯盟的誕生。因而,威爾遜認為,國際體系不應建立在均勢上,而應以民族自決為基礎,歐洲的安全不應仰賴軍事結盟,而應建立集體安全,其外交不應再由專家秘密進行,而應「以公開達成的公開協議」為准。
5.縱觀近代歐洲直到當今社會,霸權和均勢,哪一條是通往和平穩定之路?「均勢」與「霸權」是兩種相對立的國際體系。基辛格認為,世界上只有兩條道路通向穩定,一是霸權,一是均勢。與霸權相比,均勢則更為可靠,在他看來,構成世界秩序的權力均勢應該是多極的。因而,古老的歐洲均勢思想在當今國際格局中依然有存在的基礎。
結語:
從十八世紀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到十九世紀的維也納體系和二十世紀初的兩大軍事集團的最終形成,無疑都張揚均勢原則,這個原則曾在一定程度上迎得暫時和平安定,但卻付出了犧牲小國的代價。幾百年後,中世紀幻滅的歐洲大一統的夢想如今已在某種程度上由歐盟的團結和協調實現了。仍活躍在國際政壇上的基辛格依然揮舞著「均勢」的大旗,他看到了只有在基於相同理念而達成的協議為後盾,均勢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有實力而無合理的安排的協議會引起測試實力的爭戰,而有合理安排卻無實力為後盾,則只是虛有其表。國際均勢的成敗在於各國是否能扮演好各自在整體大局中所擔負的角色。權力的均衡與外交的藝術塑造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格局。
E. 歷史上,結局非常慘,同時得罪聯合國五常的是哪個國家
如今的世界是一超多強的格局,一些實力比較弱的國家往往沒有什麼發言權,他們主要還是依靠聯合國來發出自己的意見,而聯合國的安理會是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它由10個理事國再加由中美英法俄組成的5個常任理事國組成。
而5個常任理事國作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保留著最強的軍事實力,有一票否決權,但是偏偏有一個國家政府,同時得罪聯合國五常,結果下場也是凄慘到了極點,原因讓人無語。
因此在2011年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上,五大常任理事國難得出奇一致同意通過制裁卡扎菲政權的1970號決議,凍結其相關財產。
在歐美國家支持下,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很快就推翻了卡扎菲政權,2011年11月20日,卡扎菲在最後一個據點舒爾特被拘捕並且遭到了槍殺,期間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幫助他,下場可以說是非常凄慘了。
F. 世界上唯一不怕美國的國家
美國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霸主,大多數國家都多多少少會對其有幾分忌憚,但是同時也有很多國家因為各種理由對美國絲毫不懼。近日,外媒就對這樣的國家進行了一個盤點,共有5個國家上榜,他們之中有的是因為真的硬氣,而有的卻是因為窮,拿出了「誰也不怕」的膽識。
伊朗:美國制裁的主要對象
伊朗與美國之間的「戰爭」持續已久,自從1979年伊朗與美國鬧掰後,時至今日落得了個反目成仇的局面。多年來,美國不斷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不讓伊朗從他國購買武器,也不讓伊朗將國內的石油售出。
但伊朗非但沒有屈服與美國的制裁手段,反而表現出了極度強硬的態度,多次在公開場合稱將與美軍戰斗到底,要將美軍趕出中東。
委內瑞拉:標準的反美先鋒
除了伊朗,委內瑞拉也是一個著名的「反美先鋒」,這個占據了世界石油儲量4%的國家,本該富得流油,但卻在美國的制裁下,成為了經濟危機最嚴重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貧窮,才讓委內瑞拉更加堅定了「反美」的決心。
古巴:美國的老對手
提起古巴這個國家,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當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這是人類距離毀滅最近的一次,而從那之後古巴就顯得有些尷尬,德黑蘭大學教授更是表示,如今的古美關系已經處在破裂的邊緣。
【古巴導彈危機:由於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引起的,蘇聯為了扳回一城,而在古巴部署導彈,差點釀成熱核戰爭。】
中俄兩國:擁有足夠的底氣
除了上述三個國家之外,中俄兩國不懼怕美國則完全是因為有強大的實力進行支撐。拿俄羅斯為例,此國國內擁有連美國都不得不重視的核彈頭儲量,再加上俄羅斯人「北極熊」一般的性格,美國絕對不敢輕易招惹。
一旦真的將俄羅斯惹急了,那恐怕就不是如今「打嘴仗」能夠解決掉的事情了,俄羅斯已經有了「先扔核彈再發通知」的打算,這對於美國是非常強力的威脅,而俄羅斯也是世界上反抗美國制裁最硬氣的一個國家。
G. 法國參與二戰的原因是什麼結果怎樣,二戰結束後有哪些影響
摘要 法國會在二戰中表現的那麼差,和他們並不願意再打下一次世界大戰,是有著直接的關系的。因為法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了太多,法國當時是整個歐洲的主要戰場,絕大部分的歐陸戰役都是在法國境內開始的。法國本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很多,甚至有部分評論家認為,法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可以說是流幹了血液,整整一代人都留在了戰場上。
H. Ernest Bevin為什麼在戰後初期是反美的
貝文(Ernest Bevin)的政策談不上反美,只不過是力求將西歐國家組成強大的歐洲中心體系,即所謂的「西方聯盟」以期在擺脫對美國的經濟依賴,維護英國的獨立地位。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美國在二戰後對其原盟友"英國"的一系列"忘恩負義、乘人之危"的行為所導致的
英國在二戰中遭受了空前的損失,對德戰爭結束時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發出了「財政敦克爾刻」的警告,英國只得將求援的目光轉向大洋彼岸由於戰爭而暴富的美國。
然而,距日本宣布投降後僅僅一周,美國突然宣布停止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物資。杜魯門政府的決定意味著今後英國需支付現款購買美貨,結果,經過艱苦的討價還價,美英兩國政府於12月6日簽訂了財政協定,它規定,美國再向英國提供37.5億美元貸款,條件是英國必須在1945年12月底前批准《布雷頓森林協議》。
根據該協議,英國不僅要在一定期限內恢復英鎊的自由兌換,而且要實行美國極力要求的所謂「自由貿易」政策,這意味著英聯邦特惠制的實際取消。
美國乘人之危的做法在英國朝野引起一陣強烈的反美情緒,英國人覺得,這簡直是在向美國乞討,過去兩個世紀中一直是英國將貸款條件強加給別人,而現在卻要聽命於美國人!
在這種背景下,貝文產生把西歐建設成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第三種力量」的思想,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美國的經濟依賴,維護英國的獨立地位。
1945年9月,貝文對來訪的法國社會黨領袖萊昂•勃魯姆說,他正在「關注增強我們的經濟和文化合作,以期這種合作能增加 我們在防務問題上的共識」。
10月3日,貝文又向法國外交部長喬治•皮杜爾提出兩國就雙邊關系舉行談判。顯然,貝文意在錄求建立歐洲「第三種力量」的基礎。
同年底,貝文進一步提出世界分為「三門羅」的思想。他指出,一個世紀前美國宣布了維護它在美洲大陸勢力范圍的「門羅主義」,現在蘇聯的「門羅」正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崛起,第三個「門羅」應該基於「與其他國家維護其安全的同樣條件之下我們維護英聯邦安全的權利」。
英國歷史學家格林伍德分析道,將西歐國家組成強大的歐洲中心體系,即所謂的「西方聯盟」,是貝文外交政策的最終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