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各國在吃年夜飯時都有什麼食俗
祭 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民間則流傳著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台,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閑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准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返回
掃 塵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有趣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由來,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聯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返回
年 畫
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里、卧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
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此話即源於此。因此,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
返回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為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葯入酒中浸制而成。這種葯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以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勛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葯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返回
守 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返回
爆 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對當時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記載:"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而爆竹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不停。"《紅樓夢》中也有描繪:"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緻.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說話之間.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許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從這也可以看到舊時新春燃放煙花的盛況。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 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期間,各街巷通衢里,大戶人家懸燈結綵。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各獻高技,熱鬧非凡鄉間多延請戲班劇團演戲,還開展聽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種的娛樂嬉戲,也有舞獅子,耍龍燈等種種文體活動。人們歡天喜地,共慶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td>
Ⅱ 為什麼,大年30晚上要拿釉子葉燒水來洗澡呢``
這是客家人的一種風俗習慣。據介紹,客家人在除夕燒水洗澡時,就會把柚子葉放進去,寓意著把去年的霉運都洗去,在新年裡就能夠行好運。有些人還會加些橘子皮或者香茅,時代雖然在不斷變遷,但是客家人從來都沒有把這個習俗落下。
民間流傳柚子葉具有除霉,去晦氣,辟邪,消毒,轉運,祈福,凈化的作用。有醫書上說,柚肉甘酸,性寒無毒,具有理氣化郁,潤肺清腸等功效。日常生活中人們在新屋或喬遷新居時,可以用柚子葉水灑在屋內,屋外或者用紅繩綁著柚子葉掛在門上。可以起到凈化祈福。
柚子葉的作用
柚子葉可提取芳香油。柚子葉精油含有芳樟醇 、香呈醇、橙花醇 、香茅醇、檸檬醛 、乙酸芳樟酯等,具有清新的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香氣,廣泛用於香水 、花露水以及化妝品和香皂的加香。柚子葉精油最大使用國為法國,主要生產國為義大利 、法國和阿爾及利亞等。
我國柚子種植面積很大,南方各省均有大面積種植,但幾乎沒有進行柚子葉精油的開發利用,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可見在我國開發柚子葉精 油尚屬空白產業 ,不僅可增加柚農的收入,還可為國家出口創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柚子葉
Ⅲ 經常說的葡萄酒的「大年」和「小年」指的是什麼
我們一般說這一年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發芽的時候沒遇到霜凍,收獲的時候沒下雨,這就是好年份,就是大年,反之不太好的年份就是小年。
大年小年一般都是法國的說法
Ⅳ 大年三十的傳說是什麼急求!!!!
大年三十主要是指年的傳說。
「年」,原不是節日,而是一種動物。傳說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兇殘。它們聚集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隻,少則幾百隻。每到嚴冬,出來覓食,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說,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隻虎豹熊羆和幾十個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爭,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個洞穴中多達百人。在與年的斗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年雖凶惡性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拚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准備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趕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們早早起來,互相問好。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賀。小孩子還要跪下給大人嗑頭,感謝大人保護他們小一輩。以後,便逐漸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頭互相拜年的習俗。
黃帝統一各部落後,帶領群民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為了徹底解除年對人們的巨大威脅,黃帝與應龍、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議採取什麼辦法。有人主張遷居,有人主張捕殺。最後根據黃帝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採取徹底消滅的辦法。於是,當嚴冬來臨時,各部落都組織一支百人的隊伍去捕殺年群,經過十幾個嚴冬的不斷捕殺,年越來越少,成群結隊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並不甘心就這樣絕種,傳說它又變成了一隻九頭鳥,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飛出來用鼻子聞各家各戶飄出的香肉味,聞著聞著,嘴裡就流出來帶血的涎水。這種帶血的涎水掉到誰家院里,誰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後來,人們發現九頭鳥最怕燒柏樹葉的煙味。所以每到冬天,人們就採集柏樹葉,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把柏樹葉燒起來,升起滾滾濃煙,嚇得九頭鳥再也不敢飛出來了。從此後,每逢過年三十晚上,燒香便成為一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而大年三十守夜的習俗,也就這么流傳下來了。
Ⅳ 法國的風俗習慣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Ⅵ 大年三十有什麼傳說嗎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而北京人俗稱大年三十兒。老北京人們歷來將"年夜"視為正式的年禧,因為它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時候,許多送舊迎新的重大慶典都在這天舉行。
除夕夜的慶典工作,實際上這天的午前就開始了。供桌上燃起香燭,肅穆庄嚴的氣氛隨之而起。20多天的准備工作,大多半是為除夕夜的慶典而操勞的。大年三十兒的主要內容有:
佛堂上供:
老北京人家,幾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觀音、關聖、財神等。不過佛堂的規模相差懸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層小樓,或一間正廳,而貧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個小佛龕。不論佛堂規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數量,自然是隨著佛堂的規模而異的。供品最豐富者為"九堂",即9類供品,綜合起來有:豬頭、雄雞、羊肉、饅頭、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飯、素餃、素菜等。此外供桌前還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隻香爐、一對燭台、一對花瓶(筒)。燭台上插素蠟,香爐內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擺齊,正午開燃蠟點香,俗稱"起香"。從此時起香火不可中斷,直到"破五"。
置天地桌: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
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祭祖也是除夕夜的內容之一。
如果家內有祠堂,儀式就隆重得多。無祠堂之家,此時亦需將影像(或牌位)及遺物請出,在屋內西牆方位設供桌,擺供祭祖。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更隆重,用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滿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臘、檀香等。蒙古旗人祭祖用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不忘祖宗是傳統美德,看來不應屬迷信范疇。郊區農民還有的在此夜到墳地請祖宗回家過年的習俗,直到初六,再焚燒錢錠,將祖宗送走。
吃團圓飯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內容。
在置辦的年貨中,大部分是食物。准備工作包括燒制年菜。一般在除夕之前,分門別類將食品蒸煮、烹、炸、燉,製成成品或半成品,只等年夜全家品嘗。當然主食自然是水餃,至於餡的優劣,則看家庭生活狀況而定。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雖然熱鬧,但太費時間,現在人們為節約時間,已不注重自製。較開放的廣州,從1985年春節開始,已出現扶老攜幼到酒樓吃團圓酒了。
守歲之風俗早在晉代就十分盛行
在當時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守歲時所點之蠟燭,叫"守歲燭",是一種特製的粗蠟燭。實際上守歲是消磨時光的綜合活動。大家吃飽喝足之後,尚未到接神之時,利用這段時間消遣一番,俗稱守歲。含意高雅一些,將守歲說成是珍惜光陰,或為長輩祈年益壽。不管怎麼說,守歲時大多以娛樂為主,如搓麻將、斗紙牌、推牌九等,這樣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亥時交子",到了諸神下界的時候了。關於守歲,也有傳說。古時有小妖名"祟",除夕時出來害小孩,家長們為保護孩子,故而"守祟",因諧音,又叫守歲。文人守歲,大多做詩抒懷,有的觸景生情,有的總結舊作,有的展望未來,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這種守歲,算得上是積極有意義的了。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有的因家庭成員未到齊,可能拖到丑、寅之時亦未可知。
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
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
家庭團拜是接神後的第一件大事。先給祖宗神像叩頭拜年,然後依長幼叩頭。此後長輩照例要給沖齡晚輩們"壓歲錢"。
過年,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一般這段時間大人們忙於籌備工作,管得較松,可盡情玩耍,除了一年一度的放鞭炮之外,最想往的是壓歲錢。
傳說壓歲錢也與"祟"在除夕出來害小孩有關。因為"祟"害怕包著銅錢的紅紙包,不再害孩子,故而稱"壓祟錢"。實際上,長輩給晚輩小孩錢,是皆大歡喜的事,故而沿襲至今。
元旦,北京人俗稱"大年初一"。家庭中團拜之後,男子在這一天的主要任務是出外拜年。
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清代拜年形式較復雜。這是由於各個階層人士的社會地位不同,所帶來的習俗也不一樣。拜年也稱"辭歲"。有特殊關系的人,新年辭歲是必須遵例而行的。如京師大臣必須給皇帝辭歲;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須給本府主人辭歲;本族的晚輩必須到設有"桿子"、"板子"、"影堂"的族長家辭歲;無論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須到岳父家辭歲等。
除了上述情況外,即是一般的�NFDBE�戚之間、同行同事之間、鄰里之間的拜年。在拜年過程中,凡遇年長者,須三叩頭。叩頭方式旗人、漢人亦有不同。旗人只叩頭不作揖,而漢人在叩頭前後均作揖。在拜謁過程中,如主人不在家,就向該家中堂上首叩三個頭,猶如主人在上,叫"朝上磕"。在京郊農村,有的主人雖在家,也有"朝上磕"的,主人在旁答謝。如系平輩受拜之家,須擇日回拜。
清代的官場中,對拜年較為重視,為了不徒勞往返,便舉行"團拜"。這種集體拜年好處很多,故其生命力也較強,民國之後更為盛行。甚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60年代,各單位、團體、工廠等,每逢春節,除舉行會餐外,還有團拜之風。其實在節假日人們互相走走,溝通感情,交流思想,是件好事,但不可流於形式,浪費時間。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拜年也出現了新形式,如電話拜年,既快又好,互不耽誤,有發展之勢。
值得一提的是,老北京拜年是男人們的事,各家婦女不到"破五"不許出門送賀,即便很近的鄰里,只能在院中說話,也不許進屋,即所謂"忌門"之陋俗。每當除夕夜,院內鋪上芝麻秸時起,即等於宣布"忌門"開始,正月初六,婦女才開始互相道賀。
元旦期間,除上述"忌門"之外,其他還有許多陋俗和禁忌,其中有的毫無道理,甚至很可笑。明代習俗,新年五更忌諱在床上打噴嚏,如果在床上打了噴嚏,則主今年要生病,若要打噴嚏時,須急速下床。除夕夜,外面有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應,說這是鬼在叫你。新年之始,洗漱後的第一件事,是到街門內偷聽街上行人的第一句話,以卜來年之凶吉,謂之"聽懺語"。將一枚小錢包在餃子里,誰吃到它,主誰一年順利。將門栓或木�在院中連續拋扔三次,叫"跌千金"。
有些習俗流傳甚長遠,如一旦打碎器皿,快說"歲(碎)歲平安"。除夕夜不掃地,不倒泔水、垃圾,怕把財神掃出或倒出。不動刀剪,動則主兇殺或口角。還有不準吃葯的習俗,否則會一年生病。(其實需吃葯者,已經生病了,耽誤病情,豈不更重!)至於大年初一須吃素,現在可能很少見了,誰家不是大魚大肉。
有些習俗更顯無聊,如不吃稀飯,否則出門會遇大雨;出嫁後的女兒,此時不可回娘家,否則會將娘家吃窮。不許與人爭吵,否則一年不交好運;不許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許罵街,否則今年要倒霉……,這些禁忌雖屬無聊,但可避免,只是小孩子們不懂事,不管禁忌不禁忌,一不順心,難免口出"穢言"。如何對待這種"童言",人們也想出了絕妙的解法,用毛草紙(現在的衛生紙)擦嘴。含意是把小孩嘴當屁股,說話如放屁,不算數。
無論有多少禁忌,人們在節日期間的心情總是愉快的,因為節日的氣氛及景象太令人興奮了。新年新歲之時,每家都在展覽自己的年貨,所以菜餚都很豐富、酒醴齊備,新正拜節要奉節酒三杯,真一時之快事也。
一般貧窮之家,也盡自家之能力,把年過好,雖然貧富之間相差懸殊,規模形式也差異甚大,可是良辰美景人人可得,貧賤富貴各得其樂。各人按各人的財力和愛好來尋找節日間的樂趣。有些"觀景"是根本用不著花錢的。
Ⅶ 中國和法國過年的吃 的食物差別
中國和法國過年的吃的食物差別如下:
1、食物不同
法國的年夜飯十分豪華,燒鵝、火雞、牡蠣、鵝肝、香檳,應有盡有。法國的年夜飯主要分為開胃菜、主菜和甜點三部分。其中開胃菜以鵝肝和海鮮為主,主菜一般是栗子火雞(栗子的應季季節)配以法國菜豆或烤土豆,甜點則是聖誕原木蛋糕。
在中國大年三十除夕夜晚上,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飯,也被稱為「圍爐」,源於古代人不分長幼的圍著爐子吃飯,那時候全家到齊才可以動手,代表全家團團圓圓。
北方都有吃餃子的風俗,新年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而且餃子外形跟元寶相似,吃餃子寓意生活富裕。在南方有很多家庭,春節早晨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湯圓的風俗,新年吃湯圓象徵著團圓吉利。
2、口味不同
法國的菜餚一般都是以煎、炸、燒、烤、炒等烹調方法為主。在食物的調味料方面,他們更鍾愛於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
中國不同菜系的形成也和各地居民所採用的烹調原料、飲食習慣、甚至氣候條件有著直接的關系, 比如北方較冷,需要補充大量鹽分和熱量,因此在烹調過程中重油重鹽,而在我國南方潮濕地區,如四川、湖南、江西等地都需要通過辣椒來幫助祛濕,而這也是我國各大菜系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3、烹制方式不同
法國人在烹制菜餚的時候還特別注重火候問題,在製作菜餚的過程中對於火候的控制是相當的精準。法國的菜式一般都比較精緻。
中國菜的烹制方法有炒、爆、熘、炸、烹、煎、溻 、貼、瓤、燒、燜、煨、焗、扒、燴、烤、鹽焗、熏、泥烤、汆、燉、熬、煮、蒸、拔絲、蜜汁、糖水、涮,這么簡單地列一下,就有28種。
Ⅷ 大年三十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一、大年三十的來歷
大年三十來源於古代民間傳說。相傳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吃人,後來,人們知道夕獸害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
二、大年三十的風俗
1、穿:穿新衣
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即將迎來新的一年。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大年三十這天,辭舊迎新,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
尤其是小孩子早早穿上新衣服,歡天喜地過春節。通常,人們在年三十及時沐浴更衣,換上新衣服;也有的地方,最遲在大年初一早上,換上新衣服,辭舊迎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無論是在年三十,還是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都寓意著辭舊迎新,除舊換新,煥然一新,把舊的、臟的、不好的東西統統去掉,迎接新年嶄新的生活。
2、貼:貼年紅
貼年紅,不僅包括貼春聯,還包括貼窗花、貼門神、貼福字,還有年掛、橫批及年畫等等,所有過年要貼的內容。
貼春聯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習俗。春聯也叫對子、門對、對聯等等,家家戶戶都要精挑細選,在門兩邊整整齊齊貼上大紅春聯,寓意紅紅火火,喜慶歡樂。
3、掛:掛燈籠
掛燈籠,講究非常多,要成雙成對,代表好事成雙、福祿雙全。通常,掛在大門兩旁,還講究兩兩對稱,整齊劃一,要非常協調喜慶。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在大年三十高高掛起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象徵著團團圓圓之意。掛燈籠,是吉祥如意,去邪擋煞。在傳統文化上,還有鴻運當頭的美好寓意,是逢年過節高掛的吉祥物。
掛燈籠成為我們春節的傳統習俗,紅色代表喜慶,也成了喜慶的象徵。慶賀新年來臨,預示一年紅紅火火,鴻運當頭,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4、放:放鞭炮
鞭炮聲聲辭舊歲,歡天喜地過大年。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是幾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到過年期間,到處鞭炮齊鳴,熱鬧喜慶,讓人感到年味越來越濃,尤其是小孩子最喜歡燃放煙花爆竹。
5、包:包餃子
過大年,吃餃子。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事,尤其是北方地區,包餃子是逢年過節必備的傳統習俗。
到了過年,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包餃子,交流分享一年來生活經歷,幸福時刻。在過年包餃子時,人們往往將小小的硬幣,放到餃子餡裡面,在除夕夜,誰要是吃到這枚硬幣,寓意吃到錢財,來年錢財滾滾來。
Ⅸ 請問大年三十和初一有什麼來歷和傳說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而北京人俗稱大年三十兒。老北京人們歷來將"年夜"視為正式的年禧,因為它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時候,許多送舊迎新的重大慶典都在這天舉行。
除夕夜的慶典工作,實際上這天的午前就開始了。供桌上燃起香燭,肅穆庄嚴的氣氛隨之而起。20多天的准備工作,大多半是為除夕夜的慶典而操勞的。大年三十兒的主要內容有:
佛堂上供:
老北京人家,幾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觀音、關聖、財神等。不過佛堂的規模相差懸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層小樓,或一間正廳,而貧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個小佛龕。不論佛堂規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數量,自然是隨著佛堂的規模而異的。供品最豐富者為"九堂",即9類供品,綜合起來有:豬頭、雄雞、羊肉、饅頭、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飯、素餃、素菜等。此外供桌前還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隻香爐、一對燭台、一對花瓶(筒)。燭台上插素蠟,香爐內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擺齊,正午開燃蠟點香,俗稱"起香"。從此時起香火不可中斷,直到"破五"。
置天地桌: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
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祭祖也是除夕夜的內容之一。
如果家內有祠堂,儀式就隆重得多。無祠堂之家,此時亦需將影像(或牌位)及遺物請出,在屋內西牆方位設供桌,擺供祭祖。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更隆重,用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滿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臘、檀香等。蒙古旗人祭祖用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不忘祖宗是傳統美德,看來不應屬迷信范疇。郊區農民還有的在此夜到墳地請祖宗回家過年的習俗,直到初六,再焚燒錢錠,將祖宗送走。
吃團圓飯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內容。
在置辦的年貨中,大部分是食物。准備工作包括燒制年菜。一般在除夕之前,分門別類將食品蒸煮、烹、炸、燉,製成成品或半成品,只等年夜全家品嘗。當然主食自然是水餃,至於餡的優劣,則看家庭生活狀況而定。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雖然熱鬧,但太費時間,現在人們為節約時間,已不注重自製。較開放的廣州,從1985年春節開始,已出現扶老攜幼到酒樓吃團圓酒了。
守歲之風俗早在晉代就十分盛行
在當時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守歲時所點之蠟燭,叫"守歲燭",是一種特製的粗蠟燭。實際上守歲是消磨時光的綜合活動。大家吃飽喝足之後,尚未到接神之時,利用這段時間消遣一番,俗稱守歲。含意高雅一些,將守歲說成是珍惜光陰,或為長輩祈年益壽。不管怎麼說,守歲時大多以娛樂為主,如搓麻將、斗紙牌、推牌九等,這樣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亥時交子",到了諸神下界的時候了。關於守歲,也有傳說。古時有小妖名"祟",除夕時出來害小孩,家長們為保護孩子,故而"守祟",因諧音,又叫守歲。文人守歲,大多做詩抒懷,有的觸景生情,有的總結舊作,有的展望未來,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這種守歲,算得上是積極有意義的了。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有的因家庭成員未到齊,可能拖到丑、寅之時亦未可知。
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
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
家庭團拜是接神後的第一件大事。先給祖宗神像叩頭拜年,然後依長幼叩頭。此後長輩照例要給沖齡晚輩們"壓歲錢"。
過年,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一般這段時間大人們忙於籌備工作,管得較松,可盡情玩耍,除了一年一度的放鞭炮之外,最想往的是壓歲錢。
傳說壓歲錢也與"祟"在除夕出來害小孩有關。因為"祟"害怕包著銅錢的紅紙包,不再害孩子,故而稱"壓祟錢"。實際上,長輩給晚輩小孩錢,是皆大歡喜的事,故而沿襲至今。
元旦,北京人俗稱"大年初一"。家庭中團拜之後,男子在這一天的主要任務是出外拜年。
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清代拜年形式較復雜。這是由於各個階層人士的社會地位不同,所帶來的習俗也不一樣。拜年也稱"辭歲"。有特殊關系的人,新年辭歲是必須遵例而行的。如京師大臣必須給皇帝辭歲;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須給本府主人辭歲;本族的晚輩必須到設有"桿子"、"板子"、"影堂"的族長家辭歲;無論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須到岳父家辭歲等。
除了上述情況外,即是一般的�NFDBE�戚之間、同行同事之間、鄰里之間的拜年。在拜年過程中,凡遇年長者,須三叩頭。叩頭方式旗人、漢人亦有不同。旗人只叩頭不作揖,而漢人在叩頭前後均作揖。在拜謁過程中,如主人不在家,就向該家中堂上首叩三個頭,猶如主人在上,叫"朝上磕"。在京郊農村,有的主人雖在家,也有"朝上磕"的,主人在旁答謝。如系平輩受拜之家,須擇日回拜。
清代的官場中,對拜年較為重視,為了不徒勞往返,便舉行"團拜"。這種集體拜年好處很多,故其生命力也較強,民國之後更為盛行。甚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60年代,各單位、團體、工廠等,每逢春節,除舉行會餐外,還有團拜之風。其實在節假日人們互相走走,溝通感情,交流思想,是件好事,但不可流於形式,浪費時間。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拜年也出現了新形式,如電話拜年,既快又好,互不耽誤,有發展之勢。
值得一提的是,老北京拜年是男人們的事,各家婦女不到"破五"不許出門送賀,即便很近的鄰里,只能在院中說話,也不許進屋,即所謂"忌門"之陋俗。每當除夕夜,院內鋪上芝麻秸時起,即等於宣布"忌門"開始,正月初六,婦女才開始互相道賀。
元旦期間,除上述"忌門"之外,其他還有許多陋俗和禁忌,其中有的毫無道理,甚至很可笑。明代習俗,新年五更忌諱在床上打噴嚏,如果在床上打了噴嚏,則主今年要生病,若要打噴嚏時,須急速下床。除夕夜,外面有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應,說這是鬼在叫你。新年之始,洗漱後的第一件事,是到街門內偷聽街上行人的第一句話,以卜來年之凶吉,謂之"聽懺語"。將一枚小錢包在餃子里,誰吃到它,主誰一年順利。將門栓或木�在院中連續拋扔三次,叫"跌千金"。
有些習俗流傳甚長遠,如一旦打碎器皿,快說"歲(碎)歲平安"。除夕夜不掃地,不倒泔水、垃圾,怕把財神掃出或倒出。不動刀剪,動則主兇殺或口角。還有不準吃葯的習俗,否則會一年生病。(其實需吃葯者,已經生病了,耽誤病情,豈不更重!)至於大年初一須吃素,現在可能很少見了,誰家不是大魚大肉。
有些習俗更顯無聊,如不吃稀飯,否則出門會遇大雨;出嫁後的女兒,此時不可回娘家,否則會將娘家吃窮。不許與人爭吵,否則一年不交好運;不許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許罵街,否則今年要倒霉……,這些禁忌雖屬無聊,但可避免,只是小孩子們不懂事,不管禁忌不禁忌,一不順心,難免口出"穢言"。如何對待這種"童言",人們也想出了絕妙的解法,用毛草紙(現在的衛生紙)擦嘴。含意是把小孩嘴當屁股,說話如放屁,不算數。
無論有多少禁忌,人們在節日期間的心情總是愉快的,因為節日的氣氛及景象太令人興奮了。新年新歲之時,每家都在展覽自己的年貨,所以菜餚都很豐富、酒醴齊備,新正拜節要奉節酒三杯,真一時之快事也。
一般貧窮之家,也盡自家之能力,把年過好,雖然貧富之間相差懸殊,規模形式也差異甚大,可是良辰美景人人可得,貧賤富貴各得其樂。各人按各人的財力和愛好來尋找節日間的樂趣。有些"觀景"是根本用不著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