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第二次中東戰爭的起因和結果。
一共有5次~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為爭奪巴勒斯坦同阿拉伯國家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這次戰爭直到1949年3月才結束。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約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
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兩國為重新霸佔蘇伊士運河,恢復對埃及的殖民統治,勾結以色列,於1956年10月29日,出動大批軍隊向埃及發動了突然襲擊。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整個戰爭中,英法對埃及的轟炸持續了6天,地面戰斗40餘小時,傷亡300至400人,損失飛機50餘架;以色列死亡約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約1000人,受傷2萬多人,損失飛機200架,5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2萬幢住宅毀於戰火。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5日凌晨7時45分,以色列幾乎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所有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突然襲擊。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的地面部隊也發起了進攻,阿拉伯國家奮起反抗。至10日戰爭結束。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這次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戰敗而告結束。戰爭中,埃及、約旦、敘利亞三個阿拉伯國家遭受嚴重損失,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而以色列僅死亡983人。
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為收復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失去的土地,經過周密的准備之後,對以色列發動了突然襲擊,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這次戰爭,在歷史上又被稱為「十月戰爭」、「齋月戰爭」、「贖罪日戰爭」。戰爭歷時18天,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約110萬人,坦克5500輛,作戰飛機1500架。戰爭結果是,阿拉伯國家死亡約2萬餘人,被擊毀坦克2000餘輛,損失飛機約400架。以色列軍隊死亡5000多人,損失坦克1000輛、飛機200架。
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和縱容下,借口其在駐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悍然出動陸海空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只用了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五次中東戰爭。著名的貝卡谷空戰就發生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使巴解游擊隊傷亡3000餘人,被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設在黎南部的游擊隊全部被毀,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庫被佔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被毀坦克400餘輛,飛機85架。
② 為什麼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要幫助以色列攻打埃及
英法兩國對蘇伊士運河有著貿易利益,而以色列則需要打開運河,以讓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1956年7月26日,納塞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通過運河的收入來獨自修建阿斯旺水壩。由於蘇伊士運河是歐洲國家到東方貿易的重要航道,而且英國企業和銀行擁有運河44%的股份,納塞爾的決定引起英法兩國的極度不滿。在埃及國有化蘇伊士運河幾個月後,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在巴黎郊外的塞弗爾舉行了秘密會議。這次會議的詳情直到多年之後才被曝光,而且會議的詳悉記錄已經被銷毀。會議的三方制訂了周密的重奪蘇伊士運河的計劃:首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島發動襲擊,然後英法兩國介入,要求雙方軍隊在蘇伊士運河兩岸停火,之後再由兩國軍隊進駐蘇伊士運河區,從而達到接管蘇伊士運河的目的。
③ 為什麼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要幫助以色列攻打埃及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里,它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制.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決定採取武力來解決問題.為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法國首先提出邀請以色列加入.
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戰計劃,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鄉村舉行了秘密會議,制定了作戰計劃。決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發起進攻,吸引埃軍的主力部隊支援;接著,英法從塞普勒斯、馬爾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佔領西奈半島運河區,全殲埃軍.
④ 第二次中東戰爭的戰爭背景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里,它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國派兵佔領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又簽定了英埃條約,肯定了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
二戰結束後,老牌殖民國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英埃條約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之後,於1954年10月英國同埃及簽定協定,同意分批撤軍。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主要目的是為了用運河盈利籌措阿斯旺大壩的費用,此前由於中埃於5月30日建交,美國撤回了對埃及的經濟援助。英法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的會議。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議下,22個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未能達成任何協議。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國再次在倫敦舉行會議,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協會」問題,仍未達成協議。9月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決定採取武力來解決問題。為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法國首先提出邀請以色列加入。而對以色列來說,它早已對埃及不準它的船隻通過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不滿,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個入侵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所以,兩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戰計劃,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鄉村舉行了秘密會議,制定了作戰計劃。決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發起進攻,吸引埃軍的主力部隊支援;接著,英法從塞普勒斯、馬爾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佔領西奈半島運河區,全殲埃軍。
⑤ 中東戰爭歷史戰爭故事
歐、亞、非交匯點上曠日持久的民族沖突
中東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中東巴勒斯坦及其周圍地區,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的戰爭。這個地區自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來,戰火頻繁,40年來共爆發5次較大規模戰爭。這些戰爭,是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之間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也是前蘇聯與美國爭奪加劇、阿拉伯各國人民反對新老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斗爭尖銳化的表現。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在地中海與死海、約旦河之間。
地處亞、非、歐三洲的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在早期歷史上是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混居的地方。猶太人在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入侵後,被大批屠殺和逐出,流散到世界各地。由於中世紀末期以後,歐洲排猶運動的'掀起,猶太人為尋找出路發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不斷組織猶太人返遷巴勒斯坦。1917年英國入侵巴勒斯坦,扶植和利用猶太復國主義,使巴境內阿以民族矛盾不斷加劇。但英國在1947年2月宣布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通過了分別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來分治巴勒斯坦的決議。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正式成立,並趁英軍撤出之機,搶占劃給阿拉伯人的地區。阿拉伯人反對不公正的決議,阿拉伯國沒有成立。由此,巴勒斯坦的分治決議引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
15日,6個阿拉伯國家在英國支持下向以色列宣戰。戰爭初期,阿軍連戰告捷,以軍極為被動。美國操縱安理會安排了為期4周的停火。以色列乘機加緊擴充實力和調整部署。
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很快就發生了有利於以色列的變化。停火期限一到,以軍首先在中部沿海平原,接著又在北部,向阿軍發動反攻。阿拉伯國家各懷異志,缺乏統一的作戰指揮。
僅10天時間,阿方就喪失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雖然有所得逞,但急需補充兵力和物資。於是,美國又操縱安理會,在7月15日通過了無限期停火方案。10月15日,以色列破壞停火,又大舉進攻。戰爭直到1949年3月,阿拉伯國家先後同以色列簽訂停戰協定為止。以色列通過這次戰爭佔有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將受英法資本控制的而在戰略和經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價值的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法為了奪回對運河的控制權,夥同以色列發動了第二次中東戰爭。
10月29日晚,以軍分4路入侵埃及西奈半島。埃及在西奈半島只有6個營的兵力,以軍在法國海、空軍掩護下與埃軍展開激戰,佔領了一些設防較薄弱的地方。10月31日下午,英法空軍出動大批轟炸機猛烈轟炸埃及的城市和機場。11月6日英法海軍陸戰隊在埃及塞得港登陸,但遭到埃及軍民的抗擊。戰爭期間,世界人民掀起了反對英、法、以侵略,支持埃及斗爭的浪潮,侵略戰爭也使英法的財政經濟狀況惡化。在埃及人民的抗擊下,英法被迫於6日午夜停火,而以色列5日就已宣布停火。英法和以色列軍隊在12月和次年3月,先後撤出埃及。這次戰爭宣告了英法在中東殖民統治的崩潰。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對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又一次蓄謀已久的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戰前,以色列為了隱蔽對阿方發動全面進攻且首先對埃軍空軍實施突然襲擊的戰略企圖,對阿方成功地實施了一連串戰略欺騙,麻痹了對方。5日晨,以色列經過周密細致的准備,首先出動空軍在不到3小時的時間里突襲了埃空軍14個機場,另外還擊毀了許多地對空導彈基地和雷達站,埃空軍遭到覆滅性打擊。隨後,以軍又突襲了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的一些機場,以空軍順利地奪得制空權。以色列地面軍隊在首次空襲進行半小時後,在空軍掩護下佔領了加沙地帶,然後兵分兩路。西線以軍朝蘇伊士運河地區進發,於8日全殲西奈半島埃軍5個師,佔領了運河東岸的全部土地。
⑥ 什麼是第二次中東戰爭
1956年7月26日,在埃及亞歷山大港的解放廣場擠滿了激動的人們,麥加爾·納賽爾總統正在向群眾發表紀念埃及「七月革命」4周年的演說。在演說的最後部分,納賽爾宣布《共和國總統關於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奇怪的是,納賽爾在宣布命令過程中一再重復「勒賽普斯」一詞,令人們疑惑不解。然而正是這個詞,引發了一場導致戰爭的蘇伊士運河危機,而這場戰爭也因此有了它另一個名字——蘇伊士運河戰爭。
眾人對「勒賽普斯」這個詞感到疑惑,可有人卻心領神會。
原來,納賽爾事先與負責接收運河公司的埃及官員尤尼斯約定,演說一提到法國殖民者勒賽普斯的名字,運河區的有關人員就動手接管。尤尼斯事先即做好部署,以便一聽到信號時讓運河公司的官員措手不及。納賽爾在演說時擔心尤尼斯聽漏「勒賽普斯」,所以竟重復了10次。其實,尤尼斯第一次聽到廣播「勒賽普斯」就已不再聽演說,而去動手接管了。
1956年6月由國民議會選舉納賽爾為總統,繼而於7月17日在公民投票中以99%的得票率當選為埃及總統,登上權力的巔峰。
7月20日,納賽爾下定實行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決心,以運河通航費建造水壩。
埃及實行運河國有化,受打擊最重、反應最強烈的是英國和法國。英國石油進口量的一半以上要通過蘇伊士運河,而英國此時的石油儲備僅能維持幾個星期。
7月27日上午,英國首相艾登在下院表示,英國決心在必要時將單獨以武力保衛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利益,得到反對黨和輿論的普遍支持。法國得到消息後的反應比英國更為強烈。28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支持政府對埃及推行強硬政策的決議。30日,國民議會以休會10分鍾表示「要求對埃及採取強烈行動」,並質問政府是否口頭上勇敢,實際上認輸。報紙更是在鼓噪:「運河國有化已經4天了,我們還不打進埃及!」
但是,由於英法兩國在二戰後軍事和經濟力量尚未完全恢復,因此無力馬上對埃及採取軍事行動,而只能先對埃及施加外交和經濟壓力,並指令本國商船在通過運河時拒絕向埃及繳付通航費。英法都需要美國的支持和美國海軍第6艦隊的戰略掩護,並力爭一致行動。7月27日,艾登建議三國立即在倫敦或華盛頓舉行「高層會談」。
美國在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問題上可謂亦喜亦憂。喜的是終於有了渾水摸魚、取代英法的良機;憂的是美國如果被拖進戰爭,將殃及自己在中東的石油利益,而且納賽爾單方國有化的命令可能影響巴拿馬運河。基於這種心態,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指出,在經濟制裁和繳付運河通航費方面,美國將不與英法合作。
8月1日,杜勒斯來到倫敦。他在前往唐寧街會見艾登的途中受到熱烈歡迎,因為英國人認為美國會幫助英國用武力對付納賽爾。
但實際上,由於艾森豪威爾正面臨大選,他此時考慮的是如何高唱和平而再次當選總統,不願被英法拖入戰爭,因此指示杜勒斯既不與英法鬧僵,又避免軍事捲入。
最後,英法美等都同意暫時先舉行談判,並於8月2日晚間發表聯合公報,宣稱蘇伊士運河是國際水道。
9月3日,以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為首的五國代表團到達埃及,把倫敦會議18國宣言交給納賽爾。9日,納賽爾明確拒絕倫敦會議宣言所提出的國際控制,孟席斯使團無功而返。
孟席斯使團尚在埃及談判期間,杜勒斯又想出一個建立「使用國際協會」的新方要。埃及則在9月10日向各國發出照會,建議成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國談判機構,修改1888年公約,以解決運河問題。17日,與此相關的多個國家分別發表聲明,支持埃及的建議。
英法經過斟酌,於11日接受杜勒斯的新方案。誰知就在英國內閣決定接受美國新計劃的當天,有人在白宮記者招待會上提出,如果英法用兵,美國是否支持。艾森豪威爾回答:「在我任總統期間,美國不會打仗,除非國會開會宣戰。」杜勒斯對記者說得更為露骨:「我們不想用武力為自己開路……如果蘇伊士運河被封閉,我們將讓船舶繞道好望角。」
這時,英法看出美國為阻止動武,新花樣還會層出不窮。因此,它們急於找到新借口。
12日,英法以「使用國協會」將僱用領航員為由,通知埃及把非埃及籍的領航員調離。14日,西方的領航員撤離,而英法故意讓大批船隻過運河。幸好,納賽爾從8月上旬已開始招募領航員。
此外,在此期間有些船隻為了安全或接到本國政府命令,已繞道好望角。因此,在西方領航員撤離第二天,埃及領航員領著由13艘船組成的船隊順利通過了運河。
在埃及毫不退縮、運河暢通無阻、繞道好望角費用昂貴的局面下,9月19日~21日,英法片面召集18個國家在倫敦召開第二次會議,著重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國協會」問題,並通過了使用國協會章程草案。10月1日~3日,有關國家又在倫敦舉行第三次會議,宣布成立使用國協會。
兩天後,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蘇伊士運河危機問題。會上,英法要求埃及承認「國際管理制度」和「使用國協會」特權,但遭到蘇聯和南斯拉夫代表否決,從而使18國方案和「使用國協會」均告破產。
這樣,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兩個多月來,經過三國外長談判,三次倫敦會議和安理會的討論,英法一再遭到挫敗,逐漸陷於孤立。
特別是美國的表現,使艾登認為英國「除使用武力或默認納賽爾勝利外,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法國比英國更熱衷於武力解決,認為談判陷入僵局會更有利於它聯合以色列進攻埃及。
10月14日,英法提案在安理會遭到否決。16日,艾登和勞埃德飛到巴黎與法國總理摩勒和比內會談。艾登向法國人明確許諾:以色列進攻埃及時英國要介入,法國把會談的結果告訴了以色列,要點是:埃以開戰,英法將要求埃以均撤離運河區,如一方拒絕,英法將為保證運河暢通而進行干涉。
10月22日,以本·古里安為首的以色列代表團、以摩勒為首的法國代表團和以勞埃德為首的英國代表團在巴黎西南郊的塞夫勒舉行決策會議。各有考慮的英、法、以3方在反復討價還價之後,最終達成協議。
戰前的埃及陸軍總兵力15萬人,其中部署在西奈半島的東部軍區由阿密爾准將指揮,埃及軍把西奈半島北部作為設防重點。在半島南部,防守力量則顯得薄弱,在沙姆沙伊赫僅有一個旅的兵力。
以色列國防軍共有兵力10萬,坦克400輛,火炮150門,作戰飛機155架。經與英法協商確定,法國空軍負責作戰期間的制空權和以色列的國土防空,以色列空軍以155架作戰飛機支援本國地面部隊作戰並負責亞喀巴灣方向的作戰。以色列軍全部18個野戰旅中的12個是由南部軍區司令辛霍尼准將指揮的,兵力4.5萬人,分為4個師級集群,每個集群負責1個方向的作戰。
按照部署,拉斯拉夫准將指揮第77集群突向北部海岸公路,沃拉赫上校指揮中路集群負責西奈半島中部的作戰,沙龍上校指揮的第202空降旅負責西奈半島南部的作戰,第9旅負責進攻沙姆沙伊赫。
代號「卡達希行動」的西奈戰役旨在席捲西奈半島,擊潰埃及軍,消除埃及軍,消除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阻止埃及軍而後發動的反攻,同時摧毀埃及軍突擊部隊設在加沙地區和邊境附近的基地。
10月29日下午4時,以色列軍首先在米特拉出口空降沙龍手下的1個加強營,隨後出動10個旅的兵力,以裝甲部隊為先導分4路實施快速突擊。沙龍指揮2個空降營約3000人於29日下午4時從以埃邊境實施突破,向米特拉山隘前進,於30日夜10時30分與艾坦營會師於米特拉山隘。
埃及軍得知以色列軍進攻後,阿密爾命令運河西岸的第2步兵旅、第5和第6步兵營進攻以色列軍空降部隊,但難分勝負。30日中午,以色列空軍飛抵米特拉上空,對埃及軍2個營實施突擊。31日晨,沙龍請求總參謀部批准其佔領米特拉山隘東端未果。
稍後,他以第2營的2個連等部組成偵察隊,以營長古爾少校為隊長。但是,偵察隊的先頭部隊通過海坦谷地時遭到埃及軍炮火的阻擊,一輛車被擊中起火,堵塞了通路,艾坦投入的後續部隊也全部被堵在谷地。沙龍面臨兩難境地:或者撤離,或者增援。他最後決定增援,以全部炮火實施壓制射擊,以2個連進攻海坦谷地東部。
黃昏時分,以色列軍與埃及軍展開肉搏戰,直到晚上8時才告結束,在這場未曾預料的戰斗中,沙龍旅陣亡38人,傷120人;埃及軍則陣亡約150人。
西奈半島中部的阿布奧格拉是埃及軍的關鍵防禦陣地,只要守住該地,以色列軍就無法打通通往阿里什的海岸公路,故以軍總參謀長達揚少將首先將重點放在進攻阿布奧格拉。
沃拉赫上校的中路集群下轄3個旅,另加強有第37機械化旅。但是,在判明英法軍確實參戰前,第7裝甲旅和第37機械化旅是不準參戰的。沃拉赫首先以第4旅准備進攻烏姆·卡泰夫,但該旅旅長卻無所作為。
在此期間,第7裝甲旅的「謝爾曼」坦克營歷經10個小時通過達伊卡出隘,於31日凌晨發起對阿布奧格拉的進攻,經過激戰佔領阿布奧格的道路交叉點。埃及軍第6旅新任旅長瓦雷從阿里什增援第109步兵營,同防守烏姆·卡泰夫的第18步兵營一道夾擊阿布奧格拉的阿丹營。但是,阿丹在以色列空軍的掩護支援下守住了阿布奧格拉。
當天夜裡,阿丹營還攻佔了魯瓦法水壩。第10步兵旅旅長因指揮無能導致攻擊受挫,受到撤職處分,取而代之的是塔爾上校。達揚還調第37機械化旅進攻烏姆·卡泰夫。該旅旅長戈林達上校未等坦克營到達即指揮步兵營和車輛營發起進攻,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達揚被迫下令停止進攻烏姆·卡泰夫。
從10月31日下午開始,英法空軍開始行動,多次轟炸埃及空軍機場,炸毀飛機近300架。納賽爾擔心英法軍在蘇伊士運河實施登陸作戰,遂停止對西奈半島的增援,並命令西奈半島防禦部隊向運河方向撤退。埃及軍撤退完畢之後,以色列軍佔領烏姆·卡泰夫和烏姆·希漢陣地,阿布奧格拉地區的戰斗遂告結果。
11月1日清晨,以色列北路集群司令拉斯拉夫准將下令進攻加沙地區,其任務是首先佔領拉法,而後打通阿里什,最後進入坎塔拉和蘇伊士運河區。由於埃及軍已奉命撤退,故以色列軍未經激戰即於次日完成了這一任務。
解除亞喀巴灣封鎖的任務由第9步兵旅擔任。11月2日凌晨,約菲旅奉命向沙姆沙伊赫前進。因為擔心該旅進展太慢,達揚又下令沙龍旅空降部隊一部突襲沙姆沙伊赫。4日下午,約菲旅進抵沙姆沙伊赫以南5公里處,順利佔領埃及軍的警戒陣地,並於次日經過激戰佔領沙姆沙伊赫要塞。5月5日,空降部隊與約菲旅取得聯系,9時30分奪取埃及軍指揮所。至此,埃及軍以色列軍的戰爭即告結束。
早在10月30日下午6時,英國和法國政府就向埃及和以色列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12小時以內作出答復:1.兩國政府立即停止在陸海空的敵對行動;2.兩國軍隊相互後撤,埃及軍撤至蘇伊士運河西岸,以色列軍撤至運河以東10英里處;3.埃以兩國政府同意英法聯軍為隔離兩國軍隊和保障一切國家船舶在運河航行而暫時佔領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城。
以色列答復接受最後通牒要求。
納賽爾則在當天深夜加以拒絕,並於31日早晨命令尼羅河流域和蘇伊士運河區的防空部隊進入戒備狀態,命令阿密爾在英法軍進攻時撤退西奈半島和部隊,保衛蘇伊士運河。納賽爾認為,只要能守住拉法阿布、奧格拉、阿里什三角地區,就能阻止以色列軍從北路、中路進攻西奈半島,而當前威脅最大的是已經到達哈薩拉的以色列第7裝甲旅即將與米特拉山隘的空降部隊會合。
為此,埃及軍迅速將運河西岸的第4裝甲師推進到哈薩拉,同時為阻止第7裝甲旅與空降部隊的會合而將部隊推進到薩馬代。
同日,英法聯軍出動飛機和艦艇襲擊埃及空軍基地和港口,掌握了制空權和制海權,使擁有250餘架作戰飛機的埃及空軍遭到毀滅性打擊。11月5日,英法空降部隊在塞得港和福阿德港地區實施空降,並大量使用直升機實施機降作戰。6日,兩國登陸部隊2.2萬人佔領塞得港和福阿德港,隨後沿運河向南推進約30公里。納賽爾為集中兵力保衛運河,命令駐西奈半島埃及軍回運河區,奮力抗擊入侵者。塞得港武裝起來的人民群眾勇敢戰斗,配合正規軍抗擊英軍和法軍的進攻。
此時,蘇聯的注意力正為匈牙利事件所吸引,難以兼顧埃及危機。在匈牙利局勢明朗化之後,蘇聯便採取一系列行為,主要是以不同的措辭照會有關各方。在致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的信中稱,以色列的行為「將使以色列是否能繼續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發生問題」,致使本·古里安大為不安,趕緊向聯合國表示接受其一切停火建議而不帶任何附加條件。在致英國首相艾登和法國總理摩勒的信中稱:「如果擁有各種現代化毀滅性武器的更強大的國家向英國和法國進攻的話,那麼英法兩國會處於何種境地呢?」
致使英法慌忙要求美國保證北約組織的團結。而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函則稱,「如果這場戰爭不予制止,則將險象環生,並能發展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和蘇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擁有原子武器的大國,對於制止戰爭和恢復近東地區的和平負有特別的責任。
此時的美國政府,既面臨蘇聯要求聯合採取決定性措施,又面臨英法要求保證北約組織團結,顯得有些左右為難。如果不與蘇聯聯合採取行動,那麼在「運河回合」中得分的將是蘇聯,而得罪阿拉伯國家的就是美國。
經過內部的緊急磋商,美國政府一方面聲明拒絕與蘇聯採取聯合行動,並以美軍進入全面警戒狀態為姿態,警告蘇聯不得進攻英法;另一方面照會英法,表明只有當蘇聯進攻歐洲或埃及進攻英法艦船時,才有所謂「大西洋的保護」問題,當務之急是限英國在12小時內停火。
在戰爭中處於不利態勢的埃及本來已決定放棄塞得港而退守首都開羅,但看到國際形勢的發展於己有利,遂轉而下令堅守塞得港,同時呼籲有關亞非國家提供軍事援助。而這種形勢卻迫使英國內閣於11月6日深夜同意停火和撤軍。法國盡管對英國的「背叛」行徑大為惱火,但由於勢單力薄,無法獨自支撐局面,也只好對現狀予以默認。
11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要求英法撤軍、以色列軍撤退到1949年埃以停戰協定的停戰線後面,以及關於緊急部署聯合國的部隊的決議案。12月,英法聯軍撤兵。以色列軍於次年3月撤出加沙地區和西奈半島。以色列取得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聯合國緊急部署部隊進駐加沙和亞喀巴灣地區。
在第二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死亡約1600人,損失飛機210架;以色列軍死亡約200人,損失飛機約20架;英法聯軍損失很小。
⑦ 法國人為什麼要參加第二次鴉片戰爭
為了擴大侵略戰爭,英國政府於1857年3月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代表,率領一支海陸軍來中國;同時向法國政府提出聯合出兵的要求。此前,法國正以「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向中國交涉。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違反《中法黃埔條約》,自行進入中國內地活動。但馬賴1856年2月在未依據條約義務——把拘捕的法國人解送至法領事館的情況下,就被廣西西林縣知縣處死。1857年,法國政府遂以此為借口,任命葛羅為全權代表,與英國聯兵侵略中國。
⑧ 第二次中東戰爭發生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美蘇在中東的對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蘇聯則大力資助阿拉伯國家。蘇聯向埃及、敘利亞等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以色列也從美國得到先進的武器裝備。
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使以色列感到了來自南北夾擊的威脅。1964年,阿拉伯國家出現了團結合作的局面,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利用約旦河的問題上達成協議,並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阿方計劃改變約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動空軍對約旦河上游的阿方工程進行轟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計劃。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後,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
從此,法塔赫為了把以色列趕出巴勒斯坦,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五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極大威脅。
所以,削弱阿拉伯聯盟的力量,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為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