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貝聿銘為什麼在法國盧浮宮的出入口設計金字塔形狀
金字塔的外形由來首先是極富歷史韻味的,這點很符合博物館外觀設計的要求;玻璃結構搭建,極富水晶的通透美,與古老的盧浮宮交相呼應,古典美學與現代美學的沖擊,其效果非同凡響。另外玻璃結構也不會遮擋盧浮宮原主建築的外貌,還有「玻璃金字塔」實際上是「露現水面的冰山的項部」,你可以想像一下出水芙蓉般的魅力
我再給你復制一點網上的介紹貝聿銘在盧浮宮博物館的U形廣場中,設計了一個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為博物館的入口大廳。這座金字塔理論上每小時可以吸納15000名參觀者,是貝聿銘依照典型的埃及金字塔比例設計的,這個水晶般的金字塔富有現代的簡潔美,它與古老的盧浮宮交相輝映。金字塔的外圍用裝飾性的水池和噴泉環繞,再配上幾個帶有採光天窗的小金字塔與主塔呼應,使參觀者贊嘆不已。
貝聿銘試圖利用這種"明亮的象徵性構造"來避免搶盡盧浮宮的風頭。他認為再也沒有其他擴建實體能夠優雅地與這座被時光褪去光芒的宮殿融合在一起。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照映出盧浮宮蜜褐色的石塊,如同向這座建築崇高的地位致敬。金字塔是在最小的面積里表現最大的建築面積的幾何圖形,所以不會太搶眼。有意思的是,由高科技材料製成的金字塔,在形體上比盧浮宮更古老,同時也比它更新穎。這不是貝聿銘設計的第一座金字塔,在此之前,他曾經利用大量的金字塔照亮並連接華盛頓國家藝術館和它地下的迴廊。
❷ 介紹一下巴黎盧浮工前的玻璃金字塔
聿銘設計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寬30米,四個側面由六百七十三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總平面面積約二千平方米。塔身總重量為200噸,其中玻璃凈重105噸,金屬支架僅有95噸。換言之,支架的負荷超過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們認為,這座玻璃金字塔不僅是體現現代藝術風格的佳作,也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獨特嘗試。他在建築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採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僅表面面積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還為地下設施提供了良好的採光,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取得極大成功,享譽世界。這一建築正如貝氏所稱:"它預示將來,從而使盧浮宮達到完美。"
❸ 歷史上法國巴黎在建築埃菲爾鐵塔和盧浮宮外地玻璃金字塔時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但後來又逐漸被接受。你的看
人們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跡變成藝術大市場,而貝聿銘卻希望「讓人類最傑出的作品給最多的人來欣賞」。他反對一切將玻璃金字塔與石頭金字塔的類比,因為後者為死人而建,前者則為活人而造。同時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過反映周圍那座建築物褐色的石頭而對舊皇宮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夠的敬意。自認因盧浮宮而讀懂了法國歷史觀的貝聿銘並不難從埃菲爾鐵塔中讀出建築的命運:建築完成後要人接受不難,難就難在把它建造起來。因此他不惜在盧浮宮前建造了一個足尺模型,邀請6萬巴黎人前往參觀投票表示意見。結果,奇跡發生了,大部分人轉變了原先的文化習慣,同意了這個「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設計。
現在人們願意承認,只有進入其中才會消失的埃菲爾鐵塔和只有進入其中方可顯現的玻璃金字塔,使「過去和現在的時代精神縮到了最小距離」,前者以強制姿態改寫歷史進程,而後者則隱匿地把歷史拽到現代中來。而貝聿銘「讓人類最傑出的作品給最多的人來欣賞」的願望則一直都被實現著,「在繁星閃爍的天底下終於得到了安息」。那個金字塔的設計的確有解決了盧浮宮大的遊客訪問量的問題,所以法國人又贊同那個建築。
❹ 塞納河畔的盧浮宮散文
到巴黎第二天,天氣晴朗,純粹而湛藍的天空像鏡子一樣平滑。夏日早晨的陽光溫柔地撫摸著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映入我們眼簾的塞納河比昨日嫵媚,像天空一樣湛藍的河水緩緩流淌,微風輕輕揉動水面,波浪像緞面一樣柔滑。柔滑緞面似的河水是否一直像現在這樣延伸到幾百公里外的英吉利海峽的塞納灣呢?我在遐想,自問自答:一定不會是這樣的,因為塞納河讓巴黎成為法國的第三大港,往來的船隻運輸繁忙,它們往往在平靜的塞納河面上劃出長長的白色浪花,翻騰跳躍的浪花緊隨航船奔向遠方,它們正是塞納河上不息的生命浪花。
我們四人沿著塞納河右岸向西行,開始了四人同行的盧浮宮參觀之旅,也是自己幾十年來的夢想之旅。
我們邊走邊拍,眼前的建築充滿了傳統的貴族氣息,緊靠馬路邊圍著精美鏤空的鐵柵欄,柵欄里是四層結構的建築,所有的窗戶都是長方形,窗戶左右上下隔斷都有精緻的浮雕。窗戶上的眉線分別為圓弧形與三角形,彼此相間排列,圓弧形與三角形平面內雕塑有不同人物的浮雕。我站在馬路對面看著這座極具藝術修飾而且氣勢非凡的建築,心裡猜想它有可能是盧浮宮。待我們沿著馬路前行,再向右拐,就看到一個整體建築,呈「U」形結構,果然如我猜想的一樣,它就是盧浮宮。原來,我們一直由東向西邊走邊欣賞邊拍攝的宏偉建築,它就是盧浮宮,與我們近在咫尺。
今日得見盧浮宮的真面目,內心的血液開始升溫,有些心花怒放。不知不覺腳下的步伐越來越快,穿過盧浮宮中軸線的卡爾塞凱旋門,此凱旋門是拿破崙為慶祝1805年一系列勝利而修建的。來到廣場,見到許許多多的遊客頂著陽光排著長龍般的隊伍,由此可見大家都是慕名而來。長龍般的隊伍是由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服飾的遊客組成。色彩斑斕的長龍隊伍也是一道風景。眼前是一幅美麗壯觀的畫面,建築是畫面中的面,長龍的隊伍是畫面中的彩色曲線,我們是畫面中的點。攝影的基本元素全有了,趕緊舉起相機按快門。鏡頭里的畫面便是我親臨盧浮宮的見證了。
法國盧浮宮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日是免費向遊客開放的,這天是周三,這個便宜我們沒占著。我們只有老老實實排隊購門票。我們幾個人輪流排隊,輪流離隊拍拍盧浮宮的外景。我對盧浮宮屋頂上的雕塑很感興趣,只是沒有長焦,無法把精美的雕塑拍得更突出一些。其實也沒關系,親眼見到了就足夠了。「U」型的盧浮宮外,還真不知道屋頂上的雕塑有多少個,總之,被震撼得不知所以。這種震撼不是來自別處,而是來自對異國文化歷史的沉澱與保存得如此完好的一種崇敬。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原為法國王室的城堡,後來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1546年時曾被改建,於是盧浮宮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盧浮宮經歷代王室多次擴建,其中的華麗與別致無法言表。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後,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於1793年8月10,盧浮宮作為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開放至今已經三百多年,於今我們能走進被稱為「萬寶之宮」的博物館,真可謂是三生有幸。
隨著隊伍慢慢向前蠕動,終於快靠近玻璃金字塔。這個玻璃金字塔位於盧浮宮的中軸線上,背靠古老的王宮,以現代的材料建築而成。它的設計者是世界級的著名建築大師美籍華人貝聿銘先生,他的建築作品很多,我僅僅只在蘇州有幸目睹過他在自己家鄉設計建造的蘇州博物館,特別有江南水鄉的韻味。整個博物館的布局精巧,庭院式建築與北牆相隔的拙政園風格融為一體。玻璃屋頂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透過玻璃照進博物館的展區與參觀者的活動區域,給人天地合一的感覺。多次在蘇州博物館參觀流連,博物館雖是新建的',但樸素的粉牆黛瓦,並不失厚重的感覺。那時就聯想到貝聿銘大師曾為盧浮宮擴建工程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早已被譽為「盧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他別具匠心的設計被公認為當代建築藝術的偉大奇跡。那時就想親眼目睹那顆巨大的寶石。
此時,玻璃金字塔就在我眼前,是我見到他所有作品中的第二件傑作。玻璃金字塔的建築風格以及它的功能,不必我書,僅用貝聿銘先生自己所稱加以說明:「它預示將來,從而使盧浮宮達到完美。」
從玻璃金字塔入口進入盧浮宮。便進入了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我們領取了中文的導游圖,一拿到這份導游圖,首先看到醒目的安全提示:館內有扒手出沒。並明確了七項注意事項,全是用請字開頭,請將包關緊背在身前、請勿暴露財物……感到很溫馨。
盧浮宮收藏有40多萬件藝術珍品。一提到博物館,大家自然會想到盧浮宮的鎮館之寶是《維納斯》、《蒙娜麗莎》、《勝利女神之像》。當然,我們不僅僅只是為此三件鎮館之寶而來,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觀賞更多的珍貴藝術品。
各展館的標志對我們而言相當於盲文,全看不懂。我們與一個中國女孩結伴遊盧浮宮,因為她能識別法文與英文。盧浮宮太大了,分三個館,德農館、黎塞留館、徐利館。有四層,對我們而言,每一層像迷宮似的,每一層都分為以上三個館,每一層有很多的廳、長廊,階梯,遊客也尤其多,很多展廳呈擁擠狀態。我們四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走散。
盧浮宮的寶貝太多,分為古代東方文物(其中就有我國的珍貴文物)、古埃及文物、古希臘及羅馬藝術、伊斯蘭藝術、雕塑、繪畫以及除歐洲外的其他四大洲的藝術珍品。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珍品看個仔細,也不可能將所有的館都游覽一遍,只能選主要的,重點的,而且是走馬觀花的。但凡走過的館,見識了很多的雕塑與繪畫,也真算是大飽眼福。
我們從地下一層到三層,共四層,全都留下我們的足跡。
我們飽覽了從5至18世紀法國雕塑、11至15世紀的西班牙雕塑即義大利雕塑、12至都分為以上三個館。16世紀的歐洲雕塑、17至19世紀北歐雕塑、16至19世紀義大利雕塑。眾多的雕塑栩栩如生,人體的肌膚幾近逼真,女性的雕塑肌膚柔滑,男性雕塑肌肉剛勁有力,當然,所有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唯有鎮館之寶維納斯,非它莫屬。
當我們到了二層,進入盧浮宮德農館的義大利繪畫廳,有西班牙繪畫、義大利13至18世紀的繪畫,大多數是宗教題材,也有人物畫像,生活場面。每幅繪畫都值得細細品味。只是時間有限,來不及讀懂畫中的故事,就移步下一幅。當走到一個密密麻麻擠滿了遊客的大廳時 其中有一整面牆僅僅只有一幅油畫,而且被裝在厚厚的玻璃罩里,整個廳里,有很多歐洲高個頭的遊客,擋住了視線,即使把相機舉得再高,也無法拍到那幅油畫。它就是譽滿全球的義大利畫家達.芬奇的傑作《蒙娜麗莎》。我無論如何也要擠到油畫前,好好欣賞世界頂級的油畫作品,不睹不快。你可知道,擠到前面該是多麼困難呀,我側著身用力在人與人之間往裡擠,站穩了,又往人縫里擠,左擠右擠,擠得渾身是汗,這才擠到靠近《蒙娜麗莎》的第二道隔離欄邊。人太多,人人都在向前擠,我無法站穩,沒轍,就這樣也舉起相機咔嚓了兩張,拍下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法國人為擁有《蒙娜麗莎》而驕傲,我為自己見到《蒙娜麗莎》真品而沾沾自喜。
趕緊撤離,否則在那個環境里呆久了人會熱得窒息的。正想「突破重圍」,一回頭又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油畫,面積達70平方米,也是盧浮宮最大的一幅油畫《迦納的婚禮》。如此傑作,怎能錯過呢,於是不怕汗流浹背,在這個廳里繼續流連,怎麼也避不開我前面的遊客只能拍到有客人頭為前景以及變了形的《迦納的婚禮》。
盧浮宮所有廳幾乎都改成了博物館,但是,二層樓的黎塞留館的西面有一個區域保留了皇宮的原貌,即拿破崙三世套房。這里,遊客同樣是很多很多。
拿破崙三世套房極具奢華,每個套房金碧輝煌,高高的落地窗掛著紅色絲絨窗簾帷幔,它象徵這皇權的敖貴。整體的暖色調也叫人心情激盪。繁復的水晶宮燈堪稱巨無霸。每個房間的牆上都有精緻的裝飾,頂上有精美的繪畫或浮雕,其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套房裡的傢具、擺設,裝飾等件件都稱得上是珍貴的藝術品。不同的房間擺設也不相同,格局大的有大餐廳,長長的西餐桌可供三四十人同時用餐。還有大接待廳的彩繪與雕刻尤其絢麗,彰顯了皇權的威嚴。接待廳中央是舒適的圓形沙發,周圍擺放著幾張大小圓桌,圓桌周圍擺放著歐式的靠背椅。看得出主人給來賓以自由舒適的交流環境。
拿破崙三世套房裡有皇帝與皇後的畫像,都是華麗的鑲金浮雕相框。總之,無不奢華。觀賞正在興頭上,鄧老師走到我身邊瞧瞧告訴我,這里有小偷,摸了他的口袋,但沒得手。提醒我們提高警覺,不能久留。我們覺得該看的也看得差不多了,於是決定離開本不想離開的拿破崙三世套房。
回到玻璃金字塔里,稍稍休息,吃午餐,發現有無線網路wifi,立即連接,也幫同行的朋友用手機連接,於是在休息時還能與國內的親人朋友、美國的朋友發微信。東西半球互發微信,親人朋友開心,我們感覺很爽。
很快就要離開這個龐大的藝術殿堂,離開盧浮宮的巨大寶石玻璃金字塔,離開塞納河畔的璀璨寶石盧浮宮。盧浮宮的建築與收藏的藝術珍品,總覺得還沒看夠,還有很多的珍品沒看到,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最想說:再見!塞納河畔的璀璨寶石盧浮宮!
❺ 法國羅浮宮入口的玻璃金字塔設計者是誰
貝聿銘。
1、貝聿銘設計建造了玻璃金字塔,其在設計中並沒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用了普通的幾何形態。
2、玻璃金字塔不僅表面積小,它還能為地下設施提供良好的採光,貝聿銘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這使得其取得了巨大成功,並且享譽世界。這一建築正如貝氏所稱:"它預示將來,從而使盧浮宮達到完美。"
設計爭議
1、當貝聿銘想用現代建築材料在盧浮宮內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的事情被公布後,在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認為這樣會破壞這座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風格,但是密特朗總統力排眾議,還是採用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
2、當密特朗總統以國賓的禮遇將貝聿銘請到巴黎,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義經典作品盧浮宮設計新的擴建時,法國人對貝聿銘要在盧浮宮的院子里建造一個玻璃金字塔的設想,表現出了空前的反對。在貝聿銘的回憶里,在他投入盧浮宮擴建的十三年中,有兩年的時間都花在了吵架上,當時90%的巴黎人反對建造玻璃金字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玻璃金字塔
❻ 法國的著名建築物是(類似於金字塔的)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❼ 巴黎的羅浮宮里有什麼
羅浮宮簡介法國巴黎被譽為藝術之都,有上百家的美術館及博物館,其中最聞名於世的就是羅浮宮( Louvre Museum )。
羅浮宮建於十一世紀末,最早開始是一座城堡,為了保護巴黎不受諾曼人及英國人入侵,當時城堡內並沒有收藏品,純粹是作為防禦工事。到了十四世紀,城堡被改建為宮殿,在宮內擺置了第一批收藏品,包括雕像和畫,成了富麗堂皇的皇宮。
經過這幾百年來不斷地收集世界各地的珍藏品,包括畫、雕塑、素描、陶器、銅器、工藝品及古文物,來源地區涵蓋了埃及、希臘、羅馬、伊斯蘭、義大利等國,收藏品超過四十萬件,羅浮宮從此在歷史、文化、藝術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對羅浮宮而言,皇宮的入口太小、走廊太窄,造成參觀路線迂迴曲折,欠缺現代博物館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於是1981年法國總統決定擴建,選用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設計,呈現出今天獨特的面貌。
出入口處是玻璃金字塔,大金字塔是進入羅浮宮的主要入口,在東南北面還有各另設一個小金字塔,可通往不同的展覽館。玻璃有稜鏡的折射效果,將光線解析成紅、綠、藍等各色光譜,在白天折射出陽光的耀目光芒,到了黑夜,展現的是燈光的絢爛,十分美麗。玻璃金字塔不僅解決了入口太小的問題,更兼具了建築美感。
羅浮宮增建計畫
Le Grand Louvre (1983~1988 ) 貝聿銘
基本資料:
1981年9月密特朗總統決定搬遷佔用羅浮宮側翼的財政部大樓,1983年7月,指定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為增建計畫的設計負責人。在其發展史上,羅浮宮首次將完全作為博物館的用途。黎沃利大街側翼空間之騰出,創造了可以完全重新規劃博物館整體組織的大好良機,同樣也有助於收藏品的展覽與對大眾的接待。羅浮宮的重心位置,位於東西軸與南北軸交點的拿破崙大廳上,並將成為主要入口,形成博物館新參觀動線的中心樞紐。運用正方形的形體,一個單純而明確的幾何形體,經由特殊的建築.處理之後使得四個角都能符合於軸線並成為參觀路線的入口。
設計理念:
財政部遷離黎沃利大街側翼之後,讓羅浮宮終於有機會能向市區開放,使博物館能與城市融合在一起。黎沃利大街的拱廊和王室宮殿(Palais-Royal),將不再面對一道牢不可破的牆垣。羅浮宮的購票處亦將重新規劃,使觀賞者能方便就能進入博物館,尤其是位於王室宮殿軸線上美麗的黎薛利耳路徑將開放給大眾通行。王室宮殿內的花園與拿破崙內庭之間將成為一條散步道的都市軸線。散步的參觀者將可直接望見兩處經過重新整建的內庭,其中安放著最美麗之法國古典的雕像,並由此引導向四周環繞著水池的金字塔。都市空間將具有更新的可能性,拿破崙內庭將成為幾世紀以來,漸漸形成壯麗的都市組織中的一個重要空間。在圖勒黎花園中重建雷諾特所規劃的案子,現有的雷蒙尼耶將軍大道(Avenue General-Lemonnier)改為地下車道,重新整建卡胡塞爾廣場並加建一個水池,拿破崙內庭與方形內庭的規劃,將使巴黎這條壯麗的軸線具有新的特質。
表現手法:
大廳由夾層環繞著四周,經由三處地下層引導至與夾層同地坪高度的羅浮宮本身的入口。德農(Denon)地室位於南側,敘利(Sully) 地室位於朝向方形內庭的東側,黎薛利耳 (Richelieu)地室位於北側。這些地室將與衛斯孔帝(Visconti)及雷佛耶(Lefuel)在拿破崙內庭所建造的三座閣樓的底層地坪高度相同。大廳的建築特色為大面積的石質牆面與地面,單純而寂靜,現代建材的運用上有混凝土柱子、天花板、不銹鋼螺旋梯、電扶梯,並於一些細部線腳在施工上加以細膩的處理。玻璃金字塔的結構覆蓋大廳的頂部空間,形成高21公尺,底座33公尺的空間量體。結構由高品質不銹鋼管(直徑5公分),鋼索(直徑8厘米)交織成類似蜘蛛網的構造系統,使大量的光線能透入寬70公尺見方,地坪高度低於拿破崙方庭8.6公尺的大廳空間。室內的石牆面將使人覺得此大量體,系由巴黎地下岩壁所穿鑿出來的。大廳四周將是接待大眾進入此宏偉的博物館的服務空間。此外,詢問處、大講堂、兒童團體接待處、餐廳、咖啡廳、紀念物販賣商店也將可由大廳進入這些特殊的空間。在此十字形組織中,一條朝西的廊道將可通往旅遊車站和位於卡胡塞爾 (Carrousel) 花園下方的地下停車場。這條由石材、混凝土和玻璃所建造而成的廊道,將成為能與博物館活動相配合的一條商店街。『倒立』金字塔型的天窗,將自然光線引入此空間。在拿破崙內庭地面下的其他空間將作為博物館的服務設施、作品與材料的保存空間以及衣帽間…等。迨拿破崙內庭的工程完工之後,將進行重新規劃博物館的第一期計劃。主要工程為目前財政部佔用的黎沃利大街側翼的整建。目前財政部作為停車場使用的一些中庭,將全部加以整修。地面將改建成一系列的平台作為法國雕塑的露天展覽空間,上方並將加蓋玻璃頂棚防止空氣污染。中庭地下層將與黎薛利耳地室相通,直達拿破崙大廳的北側入口。目前現有的建築將完全加以改建,拆除夾層及部份牆面,並重新修樓板。其中重要的垂直動線(電梯、電扶梯、樓梯)都將重新規劃,並與拿破崙大廳連接,成為博物館參觀路線的一個重點。整建的建築計劃將是延續接待中心的現代設計式樣,不過同樣也兼顧王宮的建築特徵中一些重要的建築形式,例如郭貝赫 (Colbert)和雷佛耶所建造的樓梯,莫赫尼公爵(Morny) 的沙龍,華麗的面貌都將加以保存並納入參觀路線之中。於建築與歷史中,羅浮宮及圖勒黎花園在巴黎心臟地帶構成極其特殊的都市空間。
羅 浮 宮 三 寶
~ 勝 利 女 神 像 La Victoire de Samothrace 。
~ 蒙 娜 麗 莎 的 微 笑 Mona Lisa
~ 米 洛 島 的 維 納 斯 La Venus de Milo
http://ss24.mcu.e.tw/~s2540061/p3.htm
❽ 巴黎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叫什麼名字啊
它被人稱為:Louvre Pyramid
中文就叫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不是經過投標競賽而由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的工程。
❾ 求:巴黎盧浮宮的詳細資料
盧浮宮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臟,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長680米,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王宮最初始建於12世紀初,從15-18世紀歷經4次改建和擴建。中院的東立面是古典主義風格,最為人們推崇。法國總統密特朗請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金字塔形透明屋頂。藏品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臘、羅馬、埃及及東方的古董,還有法國、義大利的遠古遺物。陳列面積5.5萬平方米,藏品2.5萬件。
曲折歷史
盧浮宮有著非常曲折復雜的歷史,而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國的歷史錯綜地交織在一起的。人們到這里當然是為了親眼看到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同時也是想看盧浮宮這座建築本身,因為它既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也是法國近千年來歷史的見證。這里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在這里生活,他們有的在這里壽終正寢,有的被謀殺,死於非命,血濺盧浮宮。
盧浮宮始建於1190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於1200年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盧浮宮。查理五世時期,盧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築物了。在以後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後的整整150年間,盧浮宮卻並無國王居住。 16世紀中葉,弗朗西斯一世繼承王位後,便把這座宮殿拆毀了。他下令由建築師皮爾萊斯科在原來城堡的基礎上重新建築一座宮殿。弗朗西斯還請當時著名的畫家為他畫肖像,他崇拜義大利派的畫家,購買了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畫家法埃洛的繪畫。包括《蒙娜麗莎》等珍品。 弗蘭西斯一世的兒子亨利二世即位後,把他父親毀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來。亨利喜愛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藝術的裝飾,對義大利式的建築並不感興趣。他沿襲了父親的嗜好,但卻沒有他父親一樣的審美觀。
亨利四世在位期間,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盧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畫廊。這是一個長達300米的華麗的走廊,走廊非常長,亨利在這里栽滿了樹木,還養了鳥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騎著馬追捕狐狸。 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他被稱為太陽王。他登基時只有5歲,在盧浮宮做了72年的國王――法國歷史上最長的時代。路易十四把盧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並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畫廊。他購買了歐洲各派的繪畫,包括卡什代、倫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戀藝術和建築,致使法國的金庫空虛。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爆發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盧浮宮「競技場」院子里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台。1792年5月27日,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將屬於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6年,直到拿破崙一世搬進了盧浮宮。
拿破崙在這座建築的外圍修建了更多的房子,並增強了宮殿的兩翼,還在競技場院里修建了拱門,拱門上的第一批雕刻馬群是從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上取下來的。 拿破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裝飾盧浮宮,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搬進了盧浮宮。拿破崙不斷地向外擴張,並稱雄於歐洲,於是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征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崙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巨大的長廊也布滿了他掠奪來的藝術品。在盧浮宮里,拿破崙的光彩持續了12年,一直到滑鐵盧戰役的慘敗。 對拿破崙來說,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於法國。這樣的觀點是德國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崙失勢後,他們來到盧浮宮,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由於法國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國人的說服力,仍然有許多他掠奪的藝術品被留在了盧浮宮。 拿破崙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盧浮宮建造以來所遇到的投資最多的「建築人」,5年內的建築比所有的前輩在700年內修建的還要多。3個世紀以前想到的宏偉的設計圖留給了拿破崙三世來完成,當它竣工後,盧浮宮變成了皇家慶祝活動的場所,富麗堂皇是拿破崙三世修建任何東西的特點。這樣,直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整個宏偉建築群才告以完成,前後將近600年。
盧浮宮的場館
各館簡介據統計,目前盧浮宮宮殿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佔地面積最大。盧浮宮區有198個展覽大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顯然,用一天兩天的時間根本無法欣賞全部的稀世珍品。因此,如果你要參觀盧浮宮,得先制訂一個計劃,逐個參觀六大展館,切忌倉促地走馬觀花。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細細品味;如果時間較緊的話,可選擇有代表性的藝術展品觀賞。
東方藝術館
東方藝術館建於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國。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遠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燒制的泥像等。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雄偉雕像(公元前8世紀)最為有名,曾在杜爾·沙魯金(現為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來到法國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1843年,法國人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這些雕像,冒著各種危險將它們運到巴黎。其中兩個雕像於1847年陳列在盧浮宮內的世界上第一個亞述博物館中,第三個雕像在淺鹽湖的船舶失事中倖免於難,於1856年運到巴黎。第四個雕像則沉入湖底,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個雕像是惟一的一頭頭部轉向參觀者的公牛。在「東方古文博物館」第四廳,有一件我們比較熟悉的文物:《漢謨拉比法典》,該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倫,共282條,以鍥形文字刻在一塊黑色玄武岩上。玄武岩高2.5米,中部為282條法令全文,上部的人物像是坐著的司法之神向站著的漢謨拉比國王親授法律,國王則右手致答謝,以示對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
古埃及藝術館
古埃及藝術館建立於1826年,早於東方藝術館,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這里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建成的時間更早,大約在1800年向公眾展出,其藏品更多,大約有7000餘件。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在義大利獲勝後,劫獲了許多義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盧浮宮。後來,法國又從各方面不斷豐富裡面的收藏品。雕塑在該館內佔有主導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銅、象牙等。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館中,有兩件備受世人贊美的最矚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二是愛神「維納斯」。
「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創作於公元前3世紀,高3.28米,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無頭無手的雕像,1863年從薩姆特拉斯島的神廟廢墟中發掘出來。該雕像盡管已失去了手和頭,但看得出她正迎風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場戰爭的勝利。根據研究,這是雕塑家為紀念希臘羅地島的一場勝利海戰而製作的。勝利女神迎風微微前傾身軀,健美的胸部披著薄薄的長袍,體魄健壯而又不失輕靈,富有質感。女神雖然失去了頭部和雙臂,但在人們的眼裡它仍是完整完美的。現在,勝利女神每天受到成千上萬人的瞻仰,成為已知雕像中表現熱情奔放與動態的最完美的作品。「維納斯」對於人們來說更加熟悉了。她身高2.02米,創作於公元2世紀。她是希臘的美神,不知傾倒了多少崇拜者,她的周圍每天擠滿了觀眾。她半裸著身軀,極為端莊、自然,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最傑出的作品。
「維納斯」能收藏在盧浮宮是很偶然的。1820年,希臘愛琴海米洛島上的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尊美神。消息傳出,正好有一艘法國軍艦泊在米洛港,艦長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想買下,卻沒有現金。結果,「維納斯」被一位希臘商人買下,並准備運往君士坦丁堡。眼見寶物就要失去,法國人不甘心,立即驅艦前去阻攔。雙方發生了混戰,結果使珍品遭到損壞,雕像的雙臂被打碎。雙方爭執不下,後由米洛地方當局出面解決,由法國人用錢買下雕像,貢獻給法國國王。就這樣,「維納斯」被運到法國,在當時立即引起轟動。
繪畫館
盧浮宮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之全、之珍貴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比擬的。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畫家的作品,三分之一來自外國畫家,14~19世紀的各種畫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較傑出的作品有:富凱的《查理七世像》(15世紀)、達·芬奇的《岩間聖母》(16世紀)、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16世紀)、勒南的《農家》(17世紀)、里戈的《國王路易十四像》(18世紀)、路易·達維德的《拿破崙一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大典》(19世紀)、德拉克魯瓦的《肖邦像》(19世紀)、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19世紀)等。 有所有繪畫作品中,最為傑出、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達·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傑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被置放在盧浮宮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外面用玻璃罩著,顯然是特別的保護。玻璃罩周圍射出的柔和的燈光,足以使觀眾看清畫面的各個細節。《蒙娜麗落》又稱《永恆的微笑》,被認為是西歐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蒙娜麗莎端莊俊秀,臉上含著深沉、溫和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你覺得溫文爾雅,令人陶醉;有時彷彿內含哀愁,似顯凄楚;有時又略呈揶揄之狀,雖則美麗動人卻又有點不可接近……更妙的在於,在這幅名畫之前,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她那溫和的目光總是微笑地注視著你,生動異常,彷彿她就在你身邊。
雕像館
雕像館成立於1817年,共有展廳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為表現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為表現人體和動物的作品。在這里可以看到著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酥》、《聖母與天使》、義大利的雕塑《聖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 珍寶館 珍寶館原來是雕像館的一部分,後來由於珍藏品增多,1893年便獨立組成展館。最初,珍寶館的展品主要是大革命時從王室沒收而來的珍寶。後來,博物館組織人馬到處收購,加之有人捐贈,展品便大大豐富,現在有展品6000多件。其中有重達137克拉的大鑽石,有鑲滿寶石的王冠,還有鍍金的聖母像、歷代王朝王室的傢具、裝飾用具等。
建築結構
盧浮宮博物館聞名天下,不僅僅在於她的展品之豐富、之珍貴,更在於博物館本身便是一座傑出的藝術建築。 據統計,盧浮宮博物館包括庭院在內佔地19公頃,自東向西橫卧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整個建築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參觀這座藝術殿堂也夠得上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享受。 在盧浮宮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最初一直是比較分散的建築群,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形成一個整體。這種情況到1981年後得到了改變,1981年9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後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許諾:「讓盧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這指的是讓財政部搬出「黎塞留側翼」。 「黎塞留側翼」建於1852~1857年間,長195米,寬80米,是盧浮宮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871年以來一直由財政部占據。1989年7月當時的財政部長愛德華·巴拉迪爾在再三請求下方才離開這賞心悅目的地方。 「黎塞留側翼」的收回及開放,一下子使盧浮宮增加了2.1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3個庭院和165個新展廳,共展出藝術品1.2萬件,其中3000件是從存放室取出的,盧浮宮博物館的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金字塔」
密特朗總統對盧浮宮博物館做出的另一貢獻是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造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新的入口處。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這座「金字塔」為盧浮宮博物館,也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這座「金字塔」,觀眾的參觀線路顯得更為合理。觀眾在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去一個展廳而要穿過其他幾個展廳,有時甚至要繞行七八百米。一個現代的博物館,後勤服務設施一般占總面積的一半。過去盧浮宮博物館只有20%的面積用於後勤。有了這座「金字塔」,博物館便有了足夠的服務空間,包括接待大廳、辦公室、貯藏室以及售票處、郵局、小賣部、更衣室、休息室等,盧浮宮博物館的服務功能因此而更加齊全。
❿ 貝律明修建的盧浮宮前的金字塔在當時有什麼爭議
貝聿銘的金字塔提案,卻在當時收到法國上下一片罵聲。當時輿論普遍認為,在古典王宮建築面前擺上一個「不倫不類」的金字塔,簡直是對美學的褻瀆。不過在密特朗獨排眾議下,這件充滿新現代主義風格的前衛建築,還是在1989年成功落成。
金字塔建成後頭幾年依然遭到巴黎市民的唾棄。不過大約到了第十年左右——就像過去埃菲爾鐵塔逆轉一樣——盧浮宮金字塔也開始在巴黎人心中「丑小鴨變天鵝」。
(10)法國的玻璃罩的金字塔叫什麼擴展閱讀:
貝聿銘設計建造了玻璃金字塔,他在設計中並沒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幾何形態,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僅表面積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還能為地下設施提供良好的採光,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取得了極大成功,享譽世界。
這一建築正如貝氏所稱:「它預示將來,從而使盧浮宮達到完美。」
貝聿銘設計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寬34米,聳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個側面由60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總平面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塔身總重量為200噸,其中玻璃凈重105噸,金屬支架僅有95噸。
換言之,支架的負荷超過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們認為,這座玻璃金字塔不僅是體現現代藝術風格的佳作,也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獨特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