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文學在西方文學中的地位
呵呵,,你這個問題好像好難回答啊 只能自己寫了
要想了解英國文學對西方文學的作用 那麼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學的發展史。。因為我是英美文學專業的 所以可能下面回答有些繁瑣 不過希望能對你有用。 畢竟LZ的問題很寬啊 我盡量簡單些 ^_^
第一: 西方文學發展的源頭的古希臘羅馬文學,然後經過一些社會變動和(兩希文學的演變--古希臘羅馬文學和希伯來文學)-(也就是說由羅馬神話向基督神話轉變)這個時候 具體可以說是14世紀,英國文學正式開始起到了發展!! 由於16世紀的文藝復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擴張,和英國擊敗了無敵艦隊並取得海上霸主地位。這對於英國起到了連接世界的作用,也促進了文藝的發展。。所以英國文學正式對西方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個時間最為代表的是莎士比亞)
第二: 在西方文學史上,有兩個國家是文藝復興後文學的主要發展地位和統帥! 及—法國文學和英國文學(這裡面LZ說和法國,德國,美國,俄國對比,,其實英法都很重要,俄國和德國其次,美國文學是19世紀後期才發展強大的所以很沒有用!)
第三:西方文學發展分了6個大部分,而英國和法國就占據了最主要的5大部分,,就是{16世紀文藝復興,17世紀古典主義,18世紀啟蒙運動 19世紀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注意,和20世紀的魔幻現實注意和現代注意}--但是必須注意 美國20世紀的文學比其他國家的文學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超驗主義}。
第四:英國,法國,美國,俄國 文學對西方文學都是由於西方文學的源頭古希臘羅馬文學繼承演變來的 所以必然離不開 古希臘神話和希伯來神話對其的影響,,所以只要看各個國家的文學內涵就知道那個更重要了!
綜上所說: 英國文學在西方文學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是第二個源頭也是古希臘羅馬文學的繼承者(尤其是莎士比亞 拜倫 雪萊 喬叟等作家) 在西方文學史上,能與英國文學並駕齊驅的只有浪漫國度的法國文學了!! 呵呵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_^
Ⅱ 歐美文學包括哪些國家
歐美文學是研究歐洲、美洲各國家民族文學總體的一門學科。
包括法國文學和南歐文學、德語國家文學、荷蘭文學、北歐文學、英國文學、西班牙文學、葡萄牙文學、俄蘇文學、東歐文學、美國文學、加拿大文學等。
歐美文學的特點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歐美小說常常帶有浪漫主義色彩,不因時代背景不同而產生過多主體歧義。 歐美小說表現形式及手法雖有不同,但在大體情況下,擁有一定的通融性和穩定性。 歐美小說是在普遍文風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歐美小說並不全部是經典,並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和風格。
外國文學就像外國的人性格一樣,屬於外放型,而中國的人性格斂所以文學容也是含蓄的。就像外國的十字架,而中國是太極圖,他們期求的是去征服自然,以人為本,以己為本,而中國是要去讓自然和人合二為一、天人合一。
Ⅲ 英法俄三國現實主義文學特徵對比
相同點:
1 19世紀英、法、俄三國文學主流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2 都注重反映現實生活的整體的、本質的、真實的東西,同時更注重細節描寫的真實性。
3 他們都特別注意社會底層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劇命運的描寫;注重表達廣大人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和抗議。對社會的批判,是從改良主義制度出發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義,政治主張是改良主義。
4都注意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異同點:
一 法國文學的特徵:
1反映資產階級與貴族階級的矛盾。
2揭露了金錢的罪惡。
3描寫了個人反抗者形象。
二 英國文學的特徵:
1最先描寫勞資矛盾題材。
2善於描寫小人物的矛盾。
3具有人道主義和改良主義的傾向。
4女性文學異軍突起:經受過女權主義洗禮的英國婦女開始覺醒,她們用文學來實現自身的價值。(瑪麗"雪莉、蘇珊"弗里婭、喬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
三 俄國文學的特徵:
1文學與人民解放運動緊密相連,以批判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為主要內容。
2具有悲愴的情調,反映時代的苦難,表達了知識分子憂憤、焦慮及基督教人道主義思想。
3獨特的形象系列:多餘人、小人物形象。
4有系統的進步理論作指導: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的美學。
Ⅳ 文藝時期,歐洲文學主要有那些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
第一節 概述
一、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
1.文藝復興:在中世紀教會的神學統治下,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被埋沒了將近一千年。到了十四世紀,特別在十五、十六世紀,古代文化又重新被歐洲人重視,出現了一個研究古代文化、復興古代文化的熱潮。在這種「復古」運動中,歐洲的文化科學發展到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這就是歐洲歷史上有名的「文藝復興」。
2.人文主義及特點: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資產階級世界觀被稱為人文主義(在西方文字中,人文主義與人道主義是一個詞,在漢文翻譯中用了兩種不同的譯名,用人文主義一詞專指文藝復興時期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人文主義起初是指十四、十五世紀興起的那些人文學科而言的。
人文主義推崇「人」,主張以人為本,反對神的絕對權威。具體講,人文主義用人性來反對神權,肯定人的價值和人的力量,反對教會的神權論;用個性解放、個人幸福來反對禁慾主義,強調幸福在現世的人間而不在來世;用理性來反對教會的蒙昧主義;從政治上講,人文主義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但人文主義所強調的人指的是資產階級自身和資產者個人,它的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人性論。
二、義大利文學:
義大利的人文主義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已露端倪。到十四世紀下半期,在但丁的故鄉佛羅倫薩又出現兩位人文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3.義大利的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被史學家認為是第一個人文主義者。他的詩集《歌集》開一代詩風。彼特拉克大量採用十四行詩體。
4.義大利的喬萬尼。薄伽丘 短篇小說集《十日談》。《十日談》的框式結構是學習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結果。故事的重要主題是反教會,揭露天主教會和僧侶的腐敗、虛偽。通過愛情題材反對禁慾主義,反對封建偏見。小說用義大利語言寫成。
5.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作表作《瘋狂的羅蘭》。
6.托誇多。塔索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最後一個代表作家。代表作是長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三、法國文學
7.法國以龍沙為首的貴族派人文主義集團——「七星詩社」推崇古典文學。後期人文主義作家代表是蒙田,作品《隨筆集》。
8.法國民主傾向的人文主義者的代表是弗朗索瓦。拉伯雷。長篇小說《巨人傳》,前兩部寫巨人國王卡岡都亞和他的巨人兒子龐大固埃的出生、教育、游學和他們的文治武功,後三部寫龐大固埃和他的朋友巴汝奇如何探討婚姻問題,以及他們為尋找「神瓶」而游歷各地的見聞。
四、西班牙文學
十六世紀以來,西班牙文學進入繁榮時期,文學史上稱為「黃金時代」。
9.洛貝。德。維加是「黃金時代」西班牙民族戲劇的代表。他最優秀的作品是《羊泉村》。
10.西班牙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漢小說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中譯本名《小癩子》)。
11.「黃金時代」西班牙文學的最高成就,是塞萬提斯的創作。西班牙文學由於他的成就而登上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高峰。他的不朽名作《堂吉訶德》成為這一時期歐洲文學發展史上的最重要的碩果之一。
五、英國文學
12.英國人文主義思想在十四世紀已經露出曙光。傑佛利。喬叟就是英國第一個表現出這種新思想傾向的文學代表。他的名著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大部分用詩體寫成)。
13.十五世紀末,英國人文主義學者托馬斯。莫爾,對話體幻想小說《烏托邦》(1516),是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小說的開端,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特殊地位。
14.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英國人文主義文學發展到興盛時期。埃德曼。斯賓塞,長詩《仙後》被認為是當時英國詩歌的代表作。
15.「大學才子派」劇作家有約翰。黎里、羅伯特。格林、托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馬洛等。其中以馬洛最為重要,他的三部悲劇《帖木兒》、《馬爾他島的猶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劇》*.
第二節 塞萬提斯
16.塞萬提斯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傑出的人文主義作家,也是西班牙的國際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家之一,代表作《堂吉訶德》。
*第三節 莎士比亞(記作家作品的分期,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作品的內容)
一、生平和創作(一般把他的創作道路分為三個時期)
1.第一時期(1590—1600):這是莎士比亞從思想到藝術逐漸成熟,並且取得初步成就的時期,也有人根據莎士比亞寫作體裁上的特點,把這一時期稱為歷史劇、喜劇時期。歷史劇:《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喜劇《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取材有所依據,但並不拘泥於歷史實際,主要是借歷史題材來表現他的人文主義的社會政治思想,也就是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的思想。
《理查三世》里的主人公是莎士比亞歷史劇中寫得最突出的暴君形象。《亨利四世》上、下篇是莎士比亞歷史劇中最好的兩部作品。
莎士比亞喜劇的基本主題是愛情和友誼,描寫青年男女為追求愛情自由,與各種封建偏見、封建意識,與自私欺騙的行為所進行的斗爭。《威尼斯商人》是重要的喜劇作品。其中重要人物安東尼奧。高利貸者夏洛克,他的未婚妻鮑西婭,他的朋友巴薩尼奧。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早期反封建的愛情悲劇。
2.第二時期(1601—1607):為「悲劇時期」。四大悲劇為《哈姆萊特》、《奧塞羅》、《李爾王》、《麥克白》。
《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
《奧塞羅》主人公奧塞羅。人物:凱西奧、旗官伊阿古,苔絲德夢娜。
《李爾王》人物:李爾王、長女高納里爾、次女里根、三女考狄利亞(最突出的人物)。、奧本尼(長女的丈夫);大臣葛羅特,他的私生子愛德蒙是劇中最突出的反面人物。
《麥克白》最陰暗的一部悲劇。主題是譴責維治者個人野心的罪惡。
3.第三時期(1608—1612)。傳奇劇時期。《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風雨》。
*二、哈姆萊特(重點:從《哈姆萊特》看莎劇特徵(藝術成就);哈姆萊特的形象,矛盾性。)
4.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成就:(1)他的創作基本上是遵循現實主義原則的(真實性)。(2)莎士比亞戲劇能通過豐富、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現實生活(豐富性)。(3)莎士比亞戲劇情節的生動豐富,還與劇中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有關,同時,這種生動性並不是外加的人為的,而是由劇中人物的性格沖突所決定的。(4)莎士比亞打破了古代戲劇的框框,在一個劇本中把悲劇因素和喜劇因素結合在一起,這也加強了情節的生動性。(5)莎士比亞對歐洲戲劇的重大貢獻,在於他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①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②人物性格在不斷地變化發展。③莎士比亞善於在人物對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④內心獨白直接揭示人物內心,也可以用來交代一些情節,推動劇情發展。(6)莎士比亞戲劇的語言豐富多彩,總詞彙量達到兩萬以上。
第四章 十七世紀歐洲文學
第一節 概述
一、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文學
1.17世紀,義大利康帕內拉的烏托邦小說《太陽城》和伽利略的哲理著作,還保留著文藝復興運動的力量。德國只有格里美爾豪生的小說《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記》(中譯本《痴兒西木傳》),還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激流的微波,被文學史家認為是「德國十七世紀文學高峰」。
2.十七世紀意、德、西三國文學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誇飾主義文學流派(即「巴洛克」文學)的興起(知道即可)。
二、英國文學
3.復辟時期,宮廷古典主義盛行一時,代表人物是桂冠詩人約翰。德萊頓。民主傾向的文學家約翰。班揚,其諷喻小說《天路歷程》。
4.十七世紀英國文學的主要成就是革命詩人彌爾頓(雙目失明)的創作。其政治散文《為英國人民聲辯》,以口授方式創作兩部長詩《失樂園》(取材於《聖經》,寫亞當夏娃在撒旦引誘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樂園的故事)和《復樂園》(也是寫宗教故事的長詩,詩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誘惑者,他以金錢、榮譽、權勢、常識等引誘耶穌,企圖使耶穌放棄拯救人類的理想。這里耶穌的形象表現了復辟時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說是詩人的自況)。一部詩劇《力士參孫》。
三、法國文學
5.路易十三時期的朗布葉夫人組織「貴族沙龍文學」。
6.「古典主義」:17世紀上半期的法國文壇處於混亂狀態。有些作家主張消除文壇的這種狀況,提倡文藝創作應該遵循統一的原則,服從王權的支配。國王本欲控制文藝,於是在王權的扶植下,一種擁護專制政體,主張創作有法則、有規范,並以古代希臘文學為標準的文學流派迅速興起。因為它把希臘羅馬文學奉為典範,而被被人們稱為「古典主義」。
7.古典主義在戲劇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出現了以高乃依、拉辛為代表的悲劇作家和以莫里哀為代表的喜劇作家。高乃依悲劇《熙德》,被認為是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作。拉辛代表作《安德羅馬克》和《費德爾》。
8.文藝理論方面,布阿洛的詩體文藝理論著作《詩的藝術》,提出一整套古典主義文藝的理論主張,和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並舉。讓。德。拉封丹是以寓言詩出名的詩人。
9.古典主義共同特徵:(1)古典主義文學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古典主義作家對待王權的態度也存在著矛盾。(2)古典主義文學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它的唯理主義。崇尚只有憑理性才獲得價值和光芒。(3)古典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點是它在藝術創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則。他們制訂出來許多創作規則,影響較大的一項是戲劇創作中的「三一律」,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一。就是說,一個劇本的情節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發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包含的時候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
第二節 莫里哀
10.生平和創作(記喜劇作品):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喜劇作家。其創作道路大致可分三個階段:1658年到1663年是他初返巴黎,逐漸接受近王權,接受古典主義的時期。進京後第一個作品《可笑的女才子》,而後《丈夫學堂》、《婦人學堂》。1664年開始創作的《偽君子》,標志著莫里哀創作全盛時期的到來。《唐璜》和《恨世者》(被稱為是「高級喜劇」的典範),是揭露貴族階級的作品。《慳吝人》(1668年)主人公阿巴公。1669年以後,莫里哀的劇作又發生變化。他的最後一個劇本《無病呻吟》。
11.《偽君子》(記作品中人物)(又譯《達爾杜弗,或者騙子》),主人公答丟夫是一個偽裝虔誠的惡棍,他用欺騙手段博得巴黎富商奧爾恭的信任。奧爾恭的太太歐米爾。女僕桃麗娜。
12.《偽君子》藝術成就:(1)在藝術上,《偽君子》是按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2)《偽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3)全劇的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第一、第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准備。第一幕第一場被歌德認為是「現存最偉大和最好的開場」。第三幕第二場,答丟夫上場。
Ⅳ 英國文學,德國文學,法國文學的異同是什麼
英國文學:可能是女作家太多,普遍喜歡不停地編故事,慢慢的敘事。
法國文學:那隻船在天邊消失的時候,他的頭也消失在海水裡。什麼都沒有了,只有茫茫的大海。就算你不愛我,我也要為你而死。
僅次於當時的俄國文學,而且法國文學主流根本不是情愛,鴛鴦文學派文學能代表民國嗎?法國人思考社會也很浮躁,思考深度不行,社會的本質是人,人的本質需要哲學思考,只思考社會不思考哲學,結果就是沒頭蒼蠅一樣亂撞,永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德國文學:德國古典文學不同於法國古典文學,雖都以古希臘文學為楷模,但歌德和席勒對希臘的嚮往,更主要是面向未來,是對人類未來的一種帶有「英雄幻想」的憧憬,想通過藝術使人類達到完善與和諧。
德國文學的主要特點也是它的父性的品格,陽剛的氣質,使它首先成為了一種內涵深邃、厚重、博大的文學品種,文學樣本,是思想者的文學,把德語文學定性為思想者的文學。
總結如下:
各個國家的文學是要放置在它這個國家的文化語境上來說的,要想了解這三種文學的區別,可能需要對三個國家的文學史、文化史等等東西都有一定了解。
粗淺地對三種語言、英法兩國文學還有德法兩國繪畫的了解來看,這三個國家的風格真的非常不一樣,甚至隨著接觸,當再見到一個陌生作品的時候,會本能地產生能斷定這像英國的,絕對不是法國和德國的感覺。所以還是建議你自己去多看多感受吧。
Ⅵ 英國文學和法國文學哪個地位高
我只看過十八世紀至今的英法小說,所以很有局限性...
首先,
《女王》里曾讓人們重新注意到,英國的民族氣質應該是安靜,古典的英文文學其實蠻枯燥因為台嚴謹,注重措辭、修飾,而翻譯之後,文法不見了,所以,文學魅力大減
法國的呢,要好一些,也許因為法國近代史不想英國那麼壓迫而是革命、政變、綠林很熱鬧...文字較為自由一些
所以,同樣的題材法文的好讀
其次,
客觀來說,法語文學名著站得比重真的很大,從小讀過聽過的作品裡,圖書管理擺放的,法文真的流行性高一些,畢竟,法國文藝氣息很濃嘛
然後呢就是,
現今呢,英文流行而多產,法文卻是偶爾經典不朽,比如《哈利波特》對比《小王子》
簡而言之,我感覺,英法的文學是不同角度的最美,不同意義的最分量。
呃...樓大補充之後覺得,只有了解英法文學通史的才能分析的了了...
突然記起來 ,莎士比亞是英國戲劇的榮耀,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等人是小說的名家,雪萊卻是詩歌領域的代表,盧梭教育似乎挺有名,所以呢...
不同領域,英法對世界的影響又是不同的....
Ⅶ 外國名著有哪些
1、《戰爭與和平》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著,著名長篇小說。作品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展現了前後二十年間俄羅斯社會生活的圖景。主要情節是圍繞別素號夫、庫拉根、保爾康斯基和羅斯托夫幾個大家族的成員在戰爭與和平年代裡的活動展開的。肯定了俄羅斯人民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熱情歌頌了士兵的英勇獻身精神和游擊隊的積極作用。
Ⅷ 俄國,法國,英國 的文學各有什麼特點
個人是從自己讀書的總體感覺上來劃分:
法國多有浪漫主義特色,代表人物雨果、大仲馬,小仲馬,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發源地,單純的浪漫,追求新奇、刺激;
英國多傳統、保守一點;
俄國最熟悉的是列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感覺浪漫氣息是很重,不過好像有點偏執,宗教狂熱氣息很濃;
上面只是大體印象,並不絕對,肯定不夠全面。
Ⅸ 法國,英國和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各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1、法國現實主義文學
早期階段特徵:脫胎於浪漫主義,具有批判的鋒芒,但未探尋社會的發展方向;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塑造奮斗者和反抗者類型等的人物形象。
中期階段特徵:對資本主義批判與暴露的主題弱化,追求客觀化、科學化的描寫。
後期階段特徵:對資本主義批判與暴露的主題繼續弱化,追求客觀化、科學化的描寫進一步深化,短篇小說藝術達到完美程度。
2、英國現實主義文學
最先描寫勞資矛盾,揭露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政治欺騙,正面描寫工人的生活和斗爭.善於描寫「小人物」的命運,在改革中表現小資產階級的痛苦掙扎和個人奮斗。具有溫和的人道主義和濃厚的改良主義傾向。女性文學異軍突起。
3、俄國現實主義文學
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反映強烈的時代精神,表現新的主題,塑造新的主人公形象;洋溢著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
多種文學流派並存,競相發展並迅速交替;不同風格的藝術形式在相互影響中走向綜合,現實主義作為主潮也表現出多種形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蘇聯文學的審美原則和基本創作方法;作家藝術思維發生重大變化,把現實形象描繪與理性思考融為一體。
(9)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哪個擴展閱讀
現實主義文學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隱蔽。必須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愚民謊言等謊言。
在藝術手法上,現實主義文學繼承和發展了18世紀英國小說、法國啟蒙運動文學和俄國諷刺文學的傳統,同時也借鑒了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某些藝術經驗,但又有很大的革新。
在人物刻畫方面,現實主義作家不但善於通過環境和生活細節的具體描寫來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而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力求深入細致地揭示出人物內心的矛盾變化。
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國的文學藝術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現實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並隨著社會歷史條件而發展變化。
在文學藝術領域,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主要傾向是源遠流長。但作為一種比較自覺的文藝流派,現實主義通常是指19世紀30年代以後在歐洲文學藝術中取代浪漫主義而佔主導地位的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和運動。
Ⅹ 簡述法國啟蒙文學與英國啟蒙文學的區別。
英國
18世紀英國文學非常繁榮。古典主義文學在世紀初期勢力強大,代表人物如亞歷山大·蒲柏(1688年-1744年)在文壇上一直處於執牛耳的地位。直到20世紀,具有啟蒙色彩的作家才正式登上文壇。由於英國較早確立了開明的君主立憲政體,因此英國的啟蒙文學並不具有強烈的政治或批判色彩,而是以溫和的宣揚資產階級價值觀、宣揚海外殖民、清教徒精神為主。18世紀的英國文學通常被稱作「奧古斯都文學」,在形式上通常比較正統,內容也比法國、德國文學輕松詼諧。
法國
法國是啟蒙思想的發源地和啟蒙運動的主要陣地,許多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本身就是作家,因此法國的啟蒙文學比英國激進得多,富有強烈的哲理根基和深厚的政治經濟底蘊。名噪一時的「網路全書派」的編纂者每個都是博學之士,在哲學、文學、史學上均有很深的造詣。這些學者型作家的作品無論是批判性還是哲理性都強於其他國家的啟蒙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