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關於法國梧桐的資料
法國桐即法國梧桐,俗稱"法桐",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懸鈴木科,科下僅有一屬即懸鈴木屬,屬下約7種,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懸鈴木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樹木質緊密,紋理細膩。
法國梧桐原產從歐洲中部巴爾干半島到亞洲西部伊朗。也有植物學家認為其產地西到西班牙,東到喜瑪拉雅山脈東麓。世界各地有人工引種栽培。
但我國引入栽培的僅3種,即二球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也稱英桐和該雜交種的親本一球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又稱美桐、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又稱法桐。在我們通常把這三個種統稱"法桐"。
(1)法國引進到中國樹木有哪些擴展閱讀:
法國梧桐樹作為道路種植的原因
通常情況下,行道樹的選擇標准體現在對自然水土環境的適應性要強,樹冠覆蓋面積要寬大易於形成綠蔭,耐病毒干擾病蟲害要少,耐瘠薄要易於在鹼性土壤生存,等等;
把這些技術指標一個個篩選下來,無疑,法國梧桐樹相較於香樟、女貞等樹種,就具有了較為明顯的優勢,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園林綠化部門的要求,所以,被包括南通在內的國內一些大中城市予以引進選用並作為行道樹栽植。這就是人們在打造「林蔭大道」這一城市景觀時,會不約而同選定法國梧桐樹的主要原因。
但是法國梧桐春秋兩季容易產生毛絮紛飛現象,目前,園林科研部門的專家,正在通過樹木嫁接、化學葯劑等技術手段,抑制和消除法國梧桐樹在春秋兩季產生的飛絮現象,並已經開始了局部試驗,慢慢地會擴大新技術的實際使用區域,直致最終大面積推廣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Ⅱ 梧桐樹什麼時候被引進南京的 急急急急急急
南京最早法桐來自上海
首次「上路」栽了1007株
「南京法桐之父」傅煥光之女,在寧追憶父親的綠色人生
她說:「走過很多城市,就數南京的法桐最美」
從上海法租界引進法國梧桐1007株
在中山陵園建設之初,紫金山還是荒山禿嶺,許多新建的道路急需完成道路綠化,包括墓道、陵園大道、環陵路、明陵路、鍾靈路、石象路、苗圃路等。為了趕在奉安大典前將荒山禿嶺建設成為綠色陵園,搶種樹木已來不及,傅煥光和林業學家、園藝學家們決定,向國內各地緊急徵集樹木。
1929年,傅煥光在中山陵園規劃建設了國內第一條以「法國梧桐樹」為行道樹的大道,馬路兩旁栽種了法國梧桐1007株。當年6月,盛大隆重的奉安大典舉行時,人們看到這樣一個神奇景象:荒涼石塊堆沒有了,到處是茂盛優美的綠樹,這是奉安大典順利舉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年,南京的梧桐樹並非從法國本土引進的,而是從上海法租界的上海公園(現在叫做「復興公園」)引進的。」傅華告訴記者,這些法桐種植後,經過修剪,樹干聳立,雄偉壯觀,特別是陵園大道,已成為一條通向中山陵的綠色長廊。對此,父親甚是得意,每天都開車去陵園大道看看,還即興為陵園大道賦詩一首:「十里梧桐我規栽,如蓋亭亭左右開。隔盡俗塵飛不到,遊人信步好徘徊。」
「我走過很多城市,就數南京的法桐最美。」傅華說,過去父親在苜蓿園有一個住所,小時候走在陵園路上,盛夏時分都不用打傘,汽車停在樹下一點也不曬。
Ⅲ 法國梧桐樹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 (Ait.)Willd.
懸鈴木科 Platanaceae又名英國梧桐、二球懸鈴木。19世紀末葉傳入中國上海。當時在上海的「法國租界」種植較多,葉似梧桐,因而又常被誤稱為「法國梧桐」。本種樹干高大,枝葉茂盛,生長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懸鈴木廣泛用作行道樹和庭蔭樹。如孤植於草坪、空曠地或列植甬道兩旁,任其自然生長,尤為壯觀。除氯氣和氯化氫外,對其他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可用於工礦區綠化。木材硬度適中,紋理平滑,削麵光澤。可作傢具、建築等用材。每年修剪下的枝條,可用於人工培養銀耳。懸鈴木展葉時幼枝嫩葉的絨毛和小堅果基部的毛,隨風飛揚,對人眼、呼吸道及皮膚有刺激作用,並常影響精密儀器工廠的產品質量。
Ⅳ 到底梧桐樹來自中國還是法國,有兩種講法,一說是法國人在中國發現梧桐樹可以作為城市綠化用,所以叫法國
中國的法國梧桐(二球懸鈴木)即為英桐,是美桐(一球懸鈴木)和法桐(三球懸鈴木)的雜交,最早出現英桐樹種可能是在17世紀的西班牙,當地當時將法桐和美桐種植在一起,經常出現雜交種子,落地後自然生長起來。後由西班牙傳入英國,在倫敦被作為園林景觀植物和城市綠化植物,因此英語和一些其他西方語言稱之為「倫敦梧桐」(英語:London plane)。此後英桐傳播到其他城市,並成為包括紐約、巴黎、鄭州、上海、馬德里等城市的象徵之一。由於是上海法租界首先引入這個樹種作為行道樹,所以在中國被俗稱為法國梧桐。
Ⅳ 法國梧桐是何時引進的為什麼叫法國梧桐
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就攜帶這種樹,鳩摩羅什將它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我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
因為懸鈴木的樹木,葉子很像梧桐,所以被誤以為是梧桐。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法國梧桐名稱也由此得來。
(5)法國引進到中國樹木有哪些擴展閱讀:
法國桐的園林價值:
懸鈴木樹形雄偉,枝葉茂密,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懸鈴木(在此是懸鈴木屬的統稱)是鄭州市的市樹。
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於草坪或曠地,列植於甬道兩旁, 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果可入葯 。
Ⅵ 梧桐樹是從國外引進的樹種嗎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樹——「法國梧桐」,我國公園和行道旁也常常見到。其實,這是以訛傳訛誤傳了。我國園藝學家陳植確定它名叫「懸鈴木」。人們習慣所說的「法國梧桐」只是懸鈴木中的一種。原來,懸鈴木一屬有8種,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引入我國栽植的有3種。懸鈴木果序柄的果實,有的1個果球,有的2個果球,有的3個以上果球,因此名稱就不同,分別叫做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這是三個不同的種。
為什麼懸鈴木叫「法國梧桐」呢?原來,這種樹木,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並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雲亦雲,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二球懸鈴木的親本三球懸鈴木,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這種樹,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我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可惜,這種三球懸鈴木在西安也沒推廣,西安的行道樹是從上海引種的二球懸鈴木。
另一個親本一球懸鈴木,原產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島等地已引種栽植,生長良好。
現在,上海、南京、武漢、杭州、青島、西安、鄭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樹的是二球懸鈴木。
Ⅶ 南京為什麼有那麼多梧桐樹
有三種說法,分別是:蔣介石為愛妻引進梧桐樹;法國傳教士引進梧桐樹;紀念孫中山栽植梧桐樹。
1、蔣介石為愛妻引進梧桐樹:
傳說當年宋美玲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
2、法國傳教士引進梧桐樹:
傳說南京的梧桐最開始是一位法國傳教士引進的。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到了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奉安大典,時任南京特別市市長的劉紀文主持修建了一條從下關碼頭至中山陵的迎櫬大道,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種了2萬棵法國梧桐,特別是從中山門到陵園的大路兩側,一共種了1034株法國梧桐,成就了今日中山路等街道綠蔭蔽日、連綿不斷的梧桐盛景,為南京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3、紀念孫中山栽植梧桐樹
傳說孫中山先生尤其喜歡梧桐樹。當年先生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宣揚三民主義,恰巧梧桐樹是三球懸鈴木,可象徵三民主義。因此,孫先生在南京廣種梧桐。後來,為了紀念孫先生,南京各屆民主人士又陸陸續續在南京種了很多梧桐樹。最多的時候,南京的梧桐樹有20多萬棵。
梧桐樹(學名:Firmianasimplex)又名青桐、桐麻,落葉喬木,原生於中國,可高達12米,葉為掌狀,3-7裂,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果實成熟時分裂。梧桐生長快,木材適合製造樂器,樹皮可用於造紙和繩索,種子可以食用或榨油,由於其樹干光滑,葉大優美,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樹種。中國古代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許多傳說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製造的,梧桐對於中國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作家豐子愷的同名文章《梧桐樹》堪稱佳篇。梧桐已經被引種到歐洲、美洲各地作為觀賞樹種。
Ⅷ 梧桐樹和胡桐樹是同種嗎
不同種,胡桐樹指的是從法國引進的法國梧桐,又叫懸鈴木;梧桐樹指的是原產於中國的梧桐,又名青桐。附圖:為中國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