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和俄國的戰爭叫什麼名字

法國和俄國的戰爭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2-11-07 10:44:08

A. 法國和俄國之間發生的戰爭

俄法1812年戰爭,即拿破崙對俄戰爭;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法國是參戰國)
俄法長時間都是站在一個戰線上的,為應對三次王朝戰爭後的德國和奧匈。

B. 1812年俄法戰爭

俄法戰爭是發生在大陸封鎖政策之後。
大陸封鎖政策是法國為了對抗英國所指定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禁止英國的商船停靠歐洲的港口。
因為法國的權威很多國家都履行了,可是整個歐洲只有2個國家不履行,1個是大英帝國的盟友葡萄牙王國,另一個就是沙俄帝國了。
葡萄牙王國和法國本就處於戰爭狀態,所以不理會也很正常,反觀俄國,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並不支持拿破崙的對外擴張政策,加之與英國的貿易對俄國來說至關重要,於是不顧法國的條約一意孤行開放對英國的貿易,這種行為在法國看來無異於對法國宣戰。
阿芒.科蘭古,法國駐俄國聖彼得堡大使,拿破崙將他召回國內,雖然科蘭古和其他人一樣對拿破崙很是欽佩,可是他不會被情感所蒙蔽,他知道皇帝意圖,也擔心法國的安危。
戰爭。
拿破崙最終說出了這個詞,短短3天拿破崙從歐洲各地徵集了60萬大軍,在拿破崙看來,展現軍力足以讓沙皇看清局勢,隊伍中有講西班牙語的,有講德語的,還有法語的,拿破崙稱其為侵俄大軍,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則稱其為16國聯軍。
這個軍隊的龐大性是歐洲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這支軍隊另一個特色就是非戰斗人員很多,很多軍官甚至士官都把妻兒帶在身邊,所以這支軍隊可以說是形形色色。
拿破崙承諾他們很快就可以回家,可是一旦跨過了波蘭和俄國的邊境線,他們就走向了未知。
亞歷山大一世知道戰爭不可避免,他在兩種決策之間猶豫不決,是要和他正面交鋒,還是要把它們引入莫斯科,為了提防法國間諜,亞歷山大一世不得不對大多數參謀隱瞞實情。
拿破崙對亞歷山大的皇位不感興趣,他並不想摧毀沙俄帝國,他只想打一場規模小的戰爭實現自己統一歐洲的夢。
60萬大軍隨即開到了立陶宛首都,法軍到達之後才發現沙皇已經放棄了這個城市。
俄國巴萊索夫將軍前來希望法軍可以撤出,但拿破崙拒絕了沙皇的提議,於是俄法戰爭正式打響。
為了給沙皇施加壓力,拿破崙在俄國各地散發消息,稱拿破崙大帝並不是農奴的敵人,他來是要解放他們的,被沙皇壓迫了這么久的農奴一定非常渴望得到自由,在戰爭開始前沙皇和拿破崙都無法預測農奴的想法和他們的忠誠度。
沙皇採用堅壁清野的戰法,俄軍在撤退途中燒毀一切可用物資,離開立陶宛之後的法軍的馬匹吃了有毒的草料後而死,很快飢荒和疾病開始肆虐,不久就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小偷和逃兵。
到達白俄羅斯地區時拿破崙已經損失了眾多馬匹和士兵,相當於打了兩場硬戰,他迫切的需要交戰,比以往更需要。
隨著法軍的不斷深入飲用水開始出現了短缺現象,不少營只能用啤酒來解渴,拿破崙希望他們繼續前進休息就是浪費時間,科蘭古抗議道:爭個你死我活勝利者只能得到焦土!
到達斯棱摩斯克後俄軍有2萬人參戰,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殲滅法軍,可是在拿破崙大軍面前這支軍隊無疑是雞蛋碰石頭,城牆後這座以木質建築為主的城市化為火海。
斯棱摩斯克戰役是俄國人民的催化劑,在這里有無數的平民死亡,不過因為斯棱摩斯克戰役中2萬俄軍的驍勇善戰和誓死不不後退一步的精神,俄國大軍得以撤退退回莫斯科。
斯棱摩斯克戰役不僅是轉折點,更是沙皇與人民之間矛盾的開始,人民不明白為什麼沙皇不保護他們的城市?俄國將軍烏瓦羅夫將軍給友人寫信道:穿上這身軍裝讓我感覺到惡心,我們像棋子一樣四奔東西,如果不是職務,我會脫下這身軍裝換上農民的衣服。
在這個時代拿破崙的軍事才華讓所有人都黯然失色,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沙皇使出渾身解數也難敵拿破崙,於是在俄法戰爭中亞歷山大一世承諾並不親自指揮軍隊,這在俄國歷史上尚屬首屆。
其次是他是個非常正氣的人,亞歷山大一世特別討厭庫圖佐夫,原因是看到他的臉就想起了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失敗,原因是當時庫圖佐夫提的意見沙皇沒有接受,最後導致全軍覆沒的事實。
亞歷山大一世任命庫圖佐夫為總司令時立刻激發了全國的愛國熱情,:將士們,請履行你們的職責,想想你們的孩子在火海中渴望得到幫助的眼神,想想你們的皇帝亞歷山大,他把你們看成是正義的化身。
在俄國重振旗鼓的時候俄國的宣傳攻勢也在法國軍中傳開:法國士兵們,你們被迫向我們進軍,不要相信你們的皇帝,他貪得無厭,年輕人鮮血對他來說無足輕重,回家吧,趁還有機會。
這些宣傳意在削弱法國大軍讓他變得更加脆弱,幾周之後拿破崙已經逼近莫斯科,公眾輿論把庫圖佐夫逼得走投無路,在離莫斯科3公里的地方他設下了防線。
3座大多面堡,大多面堡指的是前面挖戰壕,裡面放置90個人的輕步兵,戰壕後是俄軍的大炮,大炮後是眾多的俄軍士兵。
拿破崙讓烏迪諾摔2個軍守住右翼的橋梁,為了防止俄軍迂迴包抄,其他所有軍隊攻擊最小的一個防禦陣地。
俄方稱之為博羅季諾戰役,法方稱之為莫斯科戰役。
俄法雙方兵力對比:
法蘭西第一帝國 VS 沙俄帝國
14萬 11萬
214個步兵營 180步兵營
317個騎兵中隊 20個哥薩克騎兵團
587門大炮 624門大炮
俄國士兵就是受傷也不求救,他們決心戰死沙場,但是光有勇氣是不夠的,很快法軍就獲得了小多面堡戰爭的勝利。
每支部隊都在包紮傷口,為了吃掉最大的大多面堡,拿破崙派出了全部軍隊,但是禁衛軍卻留在了身後以備不時之需。
「士兵們,這是你們最光榮的時刻,向你們在奧斯特里茨一樣前進吧,你們的英勇會載入史冊,當人們看到這段歷史時會說,他,參加了。」
開戰僅一分鍾雙方死傷就超過了1萬人,經歷過這場戰爭的人都描述黑煙把天空給遮住了,發射炮彈的死神,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甚至都沒主要到身邊的隊友一個一個的倒下。
戰爭整整打了一天,最終俄軍損失慘重撤出了戰斗。
法軍損失了2.62萬人,而俄軍損失了5.31萬人。
現在很難評判博羅季諾戰役的勝負,因為雙方都未達成自己的目標。
拿破崙的目標是全殲俄軍軍隊,而庫圖佐夫的想法是保衛莫斯科。
黃昏時庫圖佐夫下令第二天進攻法軍陣地,可是當晚他就下達了相反的命令,撤軍。現在推論極有可能是他再此期間收到了傷亡報告,後面發現這次損失的人數超過了俄軍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庫圖佐夫不得不承認他的軍隊並不足以強大到阻止法軍,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放過他們,去後方補充軍隊。
法軍佔領莫斯科後莫斯科市長自作主張燒城,不留給法軍任何一物,莫斯科幾乎被燒了個精光。
沙皇把大火的罪推到了法軍頭上,這是俄國第二輪的催化劑。
「農民們,這是上帝對我們的懲罰,我們的敵人,邪惡的法國人已經佔領了我們的莫斯科,加入我們,為國而戰。」
拿破崙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他以為佔領了莫斯科,就等於擊敗了俄國,所以現在是商討和平條約的最佳時期,他希望沙皇體面的投降。
可是沙皇知道,簽署和平條約無異於自殺行為,他會被趕下皇位取而代之,而且他沒有必要和法軍講和,盡管現在法國佔領了莫斯科,他也知道,法國只要俄國多呆1天,問題就是多一點。
莫斯科,擊敗了拿破崙。
10月18日拿破崙在最後一封信中宣布撤軍,正如科蘭古悲觀預測冬季在11月毫無徵兆的到來。
撤軍的路上凍死的人就不說了,最主要的戰役是貝爾齊納河之戰。
戰役名稱是來自於一條阻斷拿破崙的河流,齊洽科夫將軍在河對岸修建了陣地,2.21萬的軍隊封鎖了橋梁,後方庫圖佐夫的8.14萬大軍正在冒死逼近法軍陣地,從南方來的哥薩克騎兵團以3.14萬的大軍逼近法軍,法軍僅有4.14萬人,如果過不了河,那麼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一個意外的發現就是一名法軍士兵發現了一個農民的腋窩很濕,於是他們拷問了這個農民,農民告訴他在離鮑里索夫鎮以北20公里有一個斯圖迪安卡的過河點。
拿破崙得知後命令烏迪諾率軍攻克僅有500人的鮑里索夫鎮並拿下該鎮,開始在鮑里索夫大造特造讓齊洽科夫誤以為他們在這里過河,實際上趁著夜色法國大軍跟著埃布萊築橋隊前往斯圖迪安卡,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他們急於鞏固細線的防禦,當天夜裡,每個騎兵背上都背了一位步兵,400名步兵用木頭達成竹筏與英勇的騎兵同行,在烏迪諾的進攻下,僅有200人的俄軍被擊退,法軍控制了西岸。
聲東擊西非常成功,當天夜裡在水溫零下40度的情況下法軍修好了第一座橋,早上9點在第一座橋旁邊修好了第二座橋,當天下午就有超過7000人渡河。
3天後齊洽科夫率軍2萬人沖向烏迪諾的4000人,這一仗尤為慘烈,另一邊巴克萊率4.14萬對抗馬爾蒙的1.1萬人,當天夜裡俄軍損失慘重撤出戰斗,法軍獲得勝利。
庫圖佐夫得知後立馬命令士兵馬不停蹄的進軍,拿破崙知道想要繼續重試軍事生涯就只有一個選擇,放火燒橋。
庫圖佐夫錯過了貝爾齊納河的最佳戰機。
拿破崙並沒有出掉這場戰役,卻輸掉了整場戰爭。超過55萬人凍死,戰死,被俘,俄國之戰標志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隕落,而俄國卻走向了新的紀元。
貝爾齊納河之戰即是法軍的災難,也是勝利。勝利所指的是整個軍隊的近衛軍,統帥部,參謀都活了下來。
與拿破崙產生鮮明對比的是,蘇爾特的西班牙侵略軍也被英西葡聯軍打到法國本土,直至第六次反法同盟勝利,英西葡聯軍已經打下馬賽和里昂直指巴黎。

C. 拿破崙俄國戰役

1812年夏,拿破崙集結軍隊,於6月24日,渡過涅曼河,向俄國不宣而戰,這場為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爆發了。

戰爭開始時,俄國由於防守薄弱,只有兵力約24萬人,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歐洲無敵的拿破崙軍隊,庫圖佐夫採取了撤退的策略,並沿途放火,實行焦土政策。

法軍進入俄國腹地後,遇到俄國軍民的有效抵抗,尤其是戰爭開始後不久,俄國的天氣很快進入了秋冬天氣,寒冷的俄國曠野讓遠道而來的法國士兵水土不服。

法軍處於四面受敵,彈盡糧絕的境地。這時嚴冬逼近,拿破崙一世為南下尋找糧食和溫暖的住所,被迫於10月19日放棄莫斯科。

(3)法國和俄國的戰爭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拿破崙的戰爭設想是進軍莫斯科,迫使俄軍與之決戰,消滅俄軍主力,從而讓沙皇在談判桌上屈膝。但俄軍奉行了誘敵深入、避敵鋒芒的戰略,而拿破崙卻根本沒有做在俄國冬天作戰的准備。

另外,此時法國試圖征服西班牙的戰爭仍未結束,入侵俄國使法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境地。

驕傲和盲目的自信讓拿破崙錯估了形勢,試圖談判失敗後不得不在敵軍主力尚存的情況下撤軍,結果,成千上萬法軍的屍體鋪滿了從俄國到法國的撤退道路。

遠征前並不是沒有人警告過拿破崙,前駐俄大使就勸阻他不要把戰線拉得過長,要小心俄國的寒冬。但20年常勝的軍事生涯讓拿破崙喪失了警惕,他聽不進別人的不同意見,開始一意孤行。

雖然俄軍幾乎沒有取得一場戰役的勝利,但卻在一場消耗戰中最終拖垮了拿破崙,改變了歐洲大陸的力量對比。

D. 歷史上德國和法國和俄國都發什麼過什麼戰爭和領土爭端

腓特烈三世與波旁王朝之爭,反法同盟,法俄戰爭,西里西亞戰爭,普法戰爭,一戰,二戰

E. 英法聯軍與沙俄之間的戰爭

你說的是「克里米亞戰爭」吧?

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戰爭」),在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沙皇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斗爭。

這場戰爭中英法聯軍使用了線膛槍、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陸海軍作戰效能,鐵路和電報也使軍事行動的後勤指揮產生了革命性變革。

歷經時間

1853年7月3日:俄軍開入多瑙河流域國家。
1853年10月16日:奧斯曼帝國向俄國宣戰。
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國和法國向俄羅斯宣戰。
1854年4月20日: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防禦聯盟協議,這個協議在這場戰爭內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奧地利的壓力下俄羅斯撤出多瑙國家。
1854年8月16日: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奧蘭的一個要塞被佔領。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登陸並開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
1854年12月2日:英國、法國和奧地利在維也納簽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加入戰爭。
1855年5月22日:英法艦隊進入亞速海,但沒有獲得任何成果。
1855年9月8日:英法聯軍在圍攻349日後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
1856年3月30日: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王國、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條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放棄所有佔領地區,奧斯曼帝國的領域被保證,黑海海域不得駐軍。
1853年7月初,俄國出兵8萬人佔領了在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多瑙河兩公國—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並拒絕了蘇丹提出的撤軍要求。
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國宣戰。這樣,在俄土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終於在多瑙河上開始了,對於雙方來說,這是宗教狂信的戰爭,對於俄國人來說,這是實現傳統的野心的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這是生死存亡的戰爭」。
1854年3月底,英法正式向俄國宣戰,
1855年初,法國附庸撒丁王國也宣布參加對俄戰爭,從而使俄土交戰發展成了一場俄國和英法為爭奪巴爾乾和黑海的國際戰爭。
1853年11月30日,俄國海軍中將納希莫夫率領的俄國分艦隊,突然襲擊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海軍基地錫諾普,打敗了土耳其分艦隊,俄國取得了黑海制海權,激化了同英法的矛盾,
1854年1月,英法聯合艦隊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此後戰區,迅速擴大,戰爭不僅在黑海、巴爾乾和高加索進行,而且擴大到波羅的海、白海和遠東。俄國在外交上陷於完全孤立,軍事上面臨優勢敵人從各個方面發動的進攻。
從1854年8月起,聯軍扭轉了兵力分散的態勢,集中兵力於克里米亞半島,從俄國手中奪取黑海制海權,
1854年9月中旬,聯軍出動60多艘戰艦,6萬多名士兵和3個攻城炮兵團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葉夫帕托里亞登陸。
9月20日,雙方在阿爾馬河畔進行第一次陸戰,俄軍一敗塗地,損失5700多人,退向俄國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爾。
9月25日,聯軍進抵塞瓦斯托波爾,開始了長達11個月的圍攻戰。
9月5日,聯軍用700門大炮傾瀉了15萬發炮彈,摧毀了俄軍的全部工事。
9月8日,法軍佔領了軍港區和市區制高點馬拉霍夫崗,俄軍被迫放棄要塞,向北轉移,塞瓦斯托波爾陷落,隨著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俄國敗局已定。俄軍雖在高加索戰場上取得一些勝利,但再也無力把戰爭進行下去,
1856年3月30日,雙方簽訂《巴黎和約》。戰爭的結果,俄國從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戰爭加深了俄國國內危機,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進行農奴制改革。

F. 什麼是俄普法戰爭

俄普法戰爭是第4次歐洲國家同盟同拿破崙法國之間的戰爭。同盟國的目的是企圖將法軍從被其侵佔的地區逐出,恢復法國革命前的制度。俄普法戰爭實際上是1805年戰爭的繼續。俄普兩國在反法同盟中起著主要作用。但是,同盟國沒有共同的計劃,行動也互不協調,這對戰爭的結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拿破崙則打算將敵各個擊破。

1806年10月14日,拿破崙在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中擊敗了普薩聯軍。他僅用6個星期,便佔領了包括首都柏林在內的幾乎整個普魯士。11月,拿破崙率部迎擊集結在普烏土斯克、奧斯特羅倫卡和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基地區的卡緬斯基元帥統率的俄軍。拿破崙的計劃是:在俄軍與保衛東普魯士的列斯托克將軍統率的普魯士軍團會合之前,將俄軍擊潰。但貝尼格森統率的俄軍於12月26日在弗克拉河畔的後衛戰斗中和在戈萊明、普烏土斯克附近的戰役中粉碎了拿破崙的計劃。1807年2月l日,拿破崙派主力迂迴到部署在比亞拉和下維斯瓦地區的俄軍的左翼,企圖切斷俄軍與柯尼斯堡的聯系,並將其消滅。在巴格拉季昂將軍和巴克萊·德·托利將軍的後衛部隊的掩護下,俄軍撤向普魯士·埃勞,2月7~8日在那裡進行了一場血戰。但拿破崙仍未能圍殲俄軍。嗣後,主要由於氣候原因而休戰3個月。1807年5月戰事再起。6月10~11日,俄軍在赫伊利斯別爾格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但1807年6月14日在佛里得蘭戰役中,由於貝尼格森的錯誤,俄軍遭到失敗並撤到涅曼河右岸,從而保存了戰鬥力。然而,俄國政府同意與拿破崙進行談判,並於7月7日簽訂了蒂爾西特和約。第4次反法同盟解體。

俄普法戰爭的結果鞏固了法國在歐洲的地位。這場戰爭證明,拿破崙的縱隊戰略、戰術和散開隊形較之普薩聯軍的警戒線戰略和線式戰術優越。在這場戰爭中,只有也受過縱隊與射手散開隊形相結合的戰術訓練的俄軍給了法軍以頑強的抵抗。

G. 什麼是俄普法戰爭其過程是怎樣的

俄普法戰爭是第4次歐洲國家同盟同拿破崙法國之間的戰爭。同盟國的目的是企圖將法軍從被其侵佔的地區逐出,恢復法國革命前的制度。俄普法戰爭實際上是1805年戰爭的繼續。俄普兩國在反法同盟中起著主要作用。但是,同盟國沒有共同的計劃,行動也互不協調,這對戰爭的結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拿破崙則打算將敵各個擊破。

1806年10月14日,拿破崙在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中擊敗了普薩聯軍。他僅用6個星期,便佔領了包括首都柏林在內的幾乎整個普魯士。11月,拿破崙率部迎擊集結在普烏土斯克、奧斯特羅倫卡和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基地區的卡緬斯基元帥統率的俄軍。拿破崙的計劃是:在俄軍與保衛東普魯士的列斯托克將軍統率的普魯士軍團會合之前,將俄軍擊潰。但貝尼格森統率的俄軍於12月26日在弗克拉河畔的後衛戰斗中和在戈萊明、普烏土斯克附近的戰役中粉碎了拿破崙的計劃。1807年2月l日,拿破崙派主力迂迴到部署在比亞拉和下維斯瓦地區的俄軍的左翼,企圖切斷俄軍與柯尼斯堡的聯系,並將其消滅。在巴格拉季昂將軍和巴克萊·德·托利將軍的後衛部隊的掩護下,俄軍撤向普魯士·埃勞,2月7~8日在那裡進行了一場血戰。但拿破崙仍未能圍殲俄軍。嗣後,主要由於氣候原因而休戰3個月。1807年5月戰事再起。6月10~11日,俄軍在赫伊利斯別爾格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但1807年6月14日在佛里得蘭戰役中,由於貝尼格森的錯誤,俄軍遭到失敗並撤到涅曼河右岸,從而保存了戰鬥力。然而,俄國政府同意與拿破崙進行談判,並於7月7日簽訂了蒂爾西特和約。第4次反法同盟解體。

俄普法戰爭的結果鞏固了法國在歐洲的地位。這場戰爭證明,拿破崙的縱隊戰略、戰術和散開隊形較之普薩聯軍的警戒線戰略和線式戰術優越。在這場戰爭中,只有也受過縱隊與射手散開隊形相結合的戰術訓練的俄軍給了法軍以頑強的抵抗。

H. 拿破崙侵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嗎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拿破崙征俄戰爭是指俄國和法國在1812年爆發的一場戰爭,是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戰爭由拿破崙一世發動,並入侵俄國國土,俄國將這場戰爭稱為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文意思是「愛國戰爭」,一般將其稱為衛國戰爭,為了和後來蘇聯抗擊德國的蘇聯衛國戰爭相區別,中文一般將其稱為俄國衛國戰爭。戰爭以拿破崙失敗撤退,俄國戰略上勝利而結束。戰事從1812年6月底到11月底,共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

I. 歷史上法國與俄羅斯打過仗沒有

歷史上法國與俄羅斯有兩場著名的戰爭:

1、拿破崙遠征俄羅斯

1812年拿破崙向俄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法軍迅速向俄國腹地進軍,很快佔領了維爾諾、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9月,法軍佔領莫斯科,但隨後由於缺乏補給以及天氣寒冷,法軍被迫撤退,法軍損失了50多萬,最後只剩下2萬餘人。拿破崙無計可施,狼狽敗逃。拿破崙的帝國就此由盛轉衰。

2、克里米亞戰爭

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戰爭

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

J. 法國歷史的兩次世界大戰

參見詞條: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亨利·菲利浦·貝當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夏爾·戴高樂
1870年後,法國經濟有所發展,1900~1913年,壟斷組織相繼出現,銀行資本的集中尤為突出,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普法戰爭後,法國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准備對德復仇,法國為了擺脫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與俄國締結軍事同盟、1904年與英國締結協約,三國協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是戰勝國,通過《凡爾賽和約》收復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奪取德國一些殖民地,但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嚴重困難,政局不穩。1914~1940年,內閣變更45次之多。在1920年,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建立了馬奇諾防線,並且與東歐的各新興小國結成「小協約國」聯盟,防止德國和奧地利的復興。1923年法國、比利時出兵佔領德國魯爾區。1924年激進社會黨與社會黨組成以赫里歐為首的左翼聯盟政府。1926~1929年普恩加萊統治時期,出現了暫時繁榮和穩定局面。
但英國法國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綏靖政策,導致德國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坐大,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淪陷更使「小協約國」聯盟立即灰飛湮滅。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
納粹德軍在1940年6月繞過馬奇諾防線,法國節節敗退,德軍迅速攻陷法國北部3/5的土地,包括富有的阿爾薩斯-洛林。同年7月10日,法軍一戰英雄貝當元帥在法國南部的維希被推舉為傀儡政府的首領。為維護維希政府僅有的主權,貝當只好默認德國在法國掠奪資源,更徵召法國人為役夫,為納粹德軍服務,甚至還要將政府稅收的一半「繳納」給德國。但是最終維希法國難逃被納粹德軍所滅的命運。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1942年11月,納粹德軍進佔法國南部,全權接管當地軍政大權。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貝當被迫「流亡」到德國,且被納粹當局軟禁。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1945.9~1958.10)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閱讀全文

與法國和俄國的戰爭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