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窮的窮死,富的富死,盧安達的貧富懸殊究竟有多大
貧富差距是天堂和地獄的高度,盧安達的窮人能餓死街頭,富人已經接近歐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消費水平。在統計的數據中,2017年盧安達的人均GDP只有少得可憐的約5000元人民幣,這是我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程度。
對於全民素質教育的實施,並不是那麼容易被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而且見效慢,是一個“長久戰役”。盧安達財富少數集中於富人手中,國庫財力不足,政權又幾經動盪,沒有強有力領袖引導的大變革去打破貧富差距,這窮人註定世世代代如此。
❷ 全法國陷入大癱瘓!數十年來最大罷工席捲法國,這是誰先發起的
法國的大罷工是法國的工人階級發起的,主要是因為法國提高了退休年齡。法國國內最近形勢非常的不太平,因為法國不斷出台一些對工人階級非常不利的政策,導致了工人階級的強烈不滿。這些不滿積壓已久,終於在法國宣布提高退休年齡後得到了宣洩和釋放,這也就使得法國遭遇了近10年來最大的罷工。
只有保證工人階級的利益,才能化解沖突。想要平息這場罷工運動,就要對工人階級的利益有所保證,讓工人階級覺得雖然現在法國的整體經濟趨勢並不是很好,但是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是在被國家保護,而不是在被國家利用的,這樣的話法國的罷工運動才有可能被平息,工人階級的需求才能夠得到滿足。
❸ 在西方社會之中,為什麼人們的貧富差距那麼大呢
這主要是因為西方社會普遍產業空心化,所以導致很多普通人沒有較好的工作機會。
因為普通人本身沒有太多資產,西方社會的各類資產的價格也非常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西方社會的貧富差距會變得非常大。普通人會變得越來越窮,甚至只能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但是對於富人來說,富人的資產在不斷增值,這也導致富人會越來越富。
一、第1個原因是西方社會的產業空心化問題。
對於很多西方社會的國家來說,這些地區早就已經實現了基本的工業發展,所以很多地方把相關產業轉移到了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產業空心化幾乎已經成為了西方社會的普遍問題,這會進一步拉大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
❹ 1:當今世界存在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當今世界存在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的經濟迅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經濟更是突飛猛進,當時西方的經濟已經遠遠超過了清政府統治的中國。原來的原材料供應已經不滿足機器生產的速度,以至於西方許多大國都走上了侵略擴張殖民地的道路。當時和中國同為落後的日本的大門被美國用武力打開後,日本迅速吸收西方的先進科技,大力發展教育,以至於日本迅速從落後國家飛躍成為殖民國家。而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的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限制中國的各種發展,使得中國愚味無知極端貧窮,以至於當時中國變成殖民大國口中的肥肉。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經濟發展開始加快,而西方國家的殖民利益沖突,以至於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的傳統大國不管是戰勝國還是失敗國都受到戰爭的影響普遍逐漸衰弱,《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以至於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戰爭造成了西歐的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影響,而在北美的美國,太平洋上的日本因此經濟發展迅速,而中國的經濟也有不小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復仇、民族情緒高漲,在美國的經濟危機波及西方的發達國家之後,德國、義大利、還有日本互相勾結,德國撕毀了條約,迅速擴充軍備,經濟騰飛,而英國和法國為了對付蘇聯放縱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德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橫掃歐洲,中國飽受日本蹂躪,最後美國也被迫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以國家為單位的搶劫,戰爭帶來巨大的破壞,侵略國的軍隊更是舍棄人性犯下各種、德國屠殺猶太人、日本屠殺中國人,而中國最為駭人聽聞的是南京大屠殺。在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無論哪個國家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可以說放慢了跑在前面的國家的速度,結果是被殖民國家擺脫殖民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兩級分化,而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和蘇聯經濟發展陷入僵硬,中國更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經濟嚴重倒退,教育停滯,而農村普遍吃不飽,因此出現了糧票、布票等。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而非洲普遍因為其文化知識嚴重落後的問題,經濟發展一直不景氣。
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一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於打破中國經濟發展的桎梏,讓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當前問題是,這一政策沒有得到完整的落實。先富起來的人並沒有去帶動其他人實現共同富裕。從而拉大了相互之間的貧富差距。
我國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尚沒有真正建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能夠投機鑽營,非法、違法經營和權力資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貧富分化,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懸殊。根據有關專家粗略計算,各種非法收入在全國范圍內大約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數上升31%。
毋庸置疑,國家通過健全的稅收制度,可以有效緩解貧富差距的問題。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裡,無論是從絕對數量上還是從稅率上來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繳納高很多的稅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頻繁出現在福布斯(或胡潤)中國富豪榜上的中國富豪們,並沒有出現在繳稅排行榜的前列。這充分說明了中國的稅收制度的不健全。由於對於高收入群體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導致了我國國民貧富差距的擴大。
除了合理的稅收制度外,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同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貧富差距的問題。然而,同經濟發展幅度相比,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以及社會轉移支付明顯表現出嚴重的滯後。在這種情形下,農民、城鎮的退休人員、城鎮的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由於得不到及時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為貧困者,從而使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
最後,經濟領域中存在著許多不平等的競爭也是我國貧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平等競爭表現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門、行業甚至是一些個別的社會成員,能夠通過壟斷經營獲得壟斷利益或高額利潤,而其他的社會群體和社會成員卻不能,因此最終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比如,一些藉助國家特許經營的壟斷行業就獲得了「暴利」。
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也會造成貧富差距,由地理所造成的貧富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交通:在沿海城市和水系城市的居民比居住在山區的居民擁有更多財富,這是因為沿海城市和水系城市的交通更為方便。
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擴大的現象,表現在不同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從整體來說,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的差距有所擴大。在一個省內不同地區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明顯擴大的趨勢。
造成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發展速度。地區居民收入差距本質上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而不是採取了市場取向的改革思路。改革開放以來,不論東部沿海地區或中西部地區,都出現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
例如1991年至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率,廣東省高達21 %,貴州省為14%,與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比較,貴州14%的年增長率也是相當高的,但是與廣東等沿海地區相比,差距迅速拉大。這樣就得出一個判斷,中國地區差異的擴大,是在各地區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發生的,是前進中的問題。當然我們不能因為是前進過程中的問題而掉以輕心。中央多年來已採取了有力措施,推動了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三大差別之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老問題。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沒有隨著經濟發展有所縮小,反而有所擴大,則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實際上是二元經濟結構的反映。農民從事的產業是傳統農業,傳統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低,劉易斯認為只能「維持生計」。農民收入低是傳統農業的產物。城鎮居民從事的產業,劉易斯稱之為「現代產業」,就是現代製造業、信息業和服務業。現代產業的勞動生產率高,職工能夠得到較高的工資收入。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經濟結構的產物。正確的政策思路有兩條:一是把傳統產業改造成為現代產業,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將傳統產業中大量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的現代產業中去,從而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面臨的問題是,傳統農業改造成為現代產業的速度不理想,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中央已經發現了這些問題,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取消農業稅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已經對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第三個表現是,在城鎮居民中先富裕起來的群體與貧困群體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農民中先富裕起來的群體與貧困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這是最為人們關注的收入差距擴大的現象。
先富群體與貧困群體之間收入差距擴大原因有多種,第一,佔有資產等要素多少不同,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育,資產等要素帶來的非勞動收入可能還會有所增加,這就使可以取得非勞動收入的群體與貧困群體收入差距出現繼續擴大的趨勢。第二,人力資本投資多少不同。人力資本投資的差別表現為工資收入的差別是世界各國普遍出現的一個經濟社會現象。隨著勞動力市場的發育,人力資本投資差距造成的收入差別越來越明顯。這種差別表現在能不能找到工作以及工資收入多少。第三,體制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
❺ 芬蘭等發達國家是怎麼解決貧富差距問題的
一、發達國家縮小貧富差距的主要做法
(一)發達國家縮小收入差距的主要做法
1.保護勞動者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收入水平
初次分配主要按生產要素的貢獻進行分配。通過立法、建立勞資協商制度、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增加就業崗位、保護弱勢群體等措施,確立勞動者在初次分配中的地位和收入水平,控制收入差距。
(1)通過勞資談判,改善勞動者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在一些發達國家,工會是雇員重要的利益維護機構,雇員和僱主被看作是社會夥伴,而不是對立者。工資主要由工會和僱主協會相互協商形成,這樣的工資形成機制能夠平衡和保護雙方的利益。勞資自治是僱主和雇員分別通過行業工會和僱主協會簽訂勞資協議,就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關系、締約、解約以及企業和企業組織等方面達成相應的規定,勞資自治決定了工資協議由雇員和僱主通過自己的組織談判達成。比如,德國勞資談判後的實際工資增長率是2. 4%,高於歐元區國家平均水平,通過工資協商制度,平衡了勞資雙方利益,體現了社會公平,對縮小收入差距有著重要作用。
(2)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使勞動者享受均等教育機會。公平的教育在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具有基礎性的調節作用。一些發達國家在經濟實力較弱時,就非常注重公平教育,有的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經費全部由政府承擔,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較大,努力實現機會均等,即不論出身如何、來自何地,每個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機會,為將來充分發揮其才能做准備(杜智萍,2006)。這些措施給低收入者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機會,讓低收入者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創造財富,從而使整體國民素質得到提升,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收入差距縮小。比如,德國在19世紀初就頒布了《初等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得到切實貫徹,到19世紀末,初等教育入學率已達到百分之百。在完善教育體系時,政府提供了巨額資金和設備用於擴建和新建學校(孫敬水、張嵐,2012)。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公共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為5.1%。國家在投入巨額資金擴建義務教育學校的同時,對職業教育也一視同仁。職業教育為德國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質和充足的職業技師。法國推行和實施義務教育已有百餘年的歷史,逐漸形成了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分擔,以中央政府投資為主的經費體制,中央政府撥款佔60%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法國教育投入佔GDP比例較高,在20世紀70-80年代基本維持在6. 3%-6.8%之間,90年代達到7.4%,2010年後受金融危機影響,下降為5.9%。加拿大有完善的兒童福利制度、義務教育保障、高等教育基金制度、助學貸款制度。家庭牛奶金津貼制度、日托津貼制度和單身母親津貼制度,以及免費的醫療制度,基本上滿足了幼兒的生活和學習需要:提供12年免費義務教育,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2010年公共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為5.5%聯邦、省和地方政府以獎學金、學生貸款和助學金的形式,資助學生完成高等教育的學業,其中,助學貸款是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完善的教師福利制度是培養高素質教師的保障,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在全社會屬中等偏上水平。
(3)千方百計增加就業,保障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發達國家通過實施對下崗職工補貼制度,解決結構性失業,保護殘疾人利益,保護女性就業者。實施僱用保險制度,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等措施,實施以保護弱勢群體、尋求均衡發展、完善勞動力市場為目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保證就業環境的穩定。比如,日本政府設立了針對「夕陽產業」的就業安定補助金、職業轉換補助金和職業訓練補助金,對離崗人員採取特別優待措施,對錄用此類人員的企業提供就業開發補助金;1966年通過《僱用對策法》,提出以解決結構性失業為目的的再就業對策,規定企業大量解僱或削減員工時必須事先向有關部門申請登記,政府重點扶持就業指導與職業介紹事業,為就業者提供援助,幫助他們更換職業和跨地區調動工作,使其盡快適應工作環境;1960年通過《身體障礙者僱用法》,實施保障殘疾人就業、提供康復訓練、對僱用殘疾人企業補助等措施;1972年制定《確保僱用領域男女機會與待遇均等的相關法律》,禁止企業歧視女性:設立「僱用保險制度」、「失業保險補貼」和「僱用保險三項事業」,構成強制性保險制度,妥善安置失業人員,保障國民生活。失業保險補貼由就業補貼、促進就業補貼、教育訓練補貼、連續僱用補貼組成,政府在各地設立網路機構,專門從事失業指導和提供再就業信息(徐哲根,2008)。韓國政府十分重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教育與培訓,推動農業剩餘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
1996年,加拿大修訂了《失業保險法》,更名為《就業保險法》,將就業保險金的發放與重新就業、職業訓練密切相連。 《就業保險法》由一系列制度支持得以落實,主要包括就業信息管理體系、教育與培訓體系、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等。當一個人失業時,他的失業記錄立即從僱主、失業者本人、稅務局等不同的渠道送入加拿大人力資源開發局。收到這些信息後,政府有關部門將立即對失業者做出妥善安排,發放失業金、求職補助,安排再就業培訓等。加拿大聯邦政府負責勞動就業和職業培訓的部門為人力資源開發部,該部在全國設有9個中心、600多個分支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管理就業保險基金、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勞動力市場信息和就業援助計劃等方面的工作。將失業保險和就業服務合並管理,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失業人員盡快實現再就業(孫道賀,2012)。職業教育培訓以培養實用、適用人才為原則,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制度。政府勞動部門為每一個公民和永久居民設定社會保險號碼,個人的任何收入都記錄在該號碼之下。每個人根據這一號碼申請包括就業保險在內的各項社會保險,政府人力資源部門通過社會保險號碼建立對失業人員跟蹤服務和監控系統,隨時掌握失業者尋找工作、接受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與指導的情況。
(4)通過立法調節初次收入分配。一些發達國家長期以來通過國家立法對初次收入分配水平進行調節,政府通過立法來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例如,德國先後頒布《勞資協議法》、《企業法》、《職工代表會議法》、《共同決定權法》、《家庭勞動法》、《公共救助法》、《失業救濟法》等一系列社會法案。日本企業的工資支付行為主要由《勞動基準法》、《確保工資支付法》及《確保工資支付法實施令》和《最低工資法》規范(孫章偉,2013)。這些法案規定了一系列對弱勢群體的特別救濟和相關補助措施,從基本原則上防止了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
2.通過調節二次收入分配控制收入差距擴大
二次收入分配是國家調節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措施,發達國家通過稅收政策、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在二次收入分配環節縮小收入差距。
(1)建立縮小收入差距的稅收調節體系。發達國家主要通過個人所得稅、遺產稅與贈與稅、暴利稅、存量財產征稅等手段,對收入進行調節。
個人所得稅。英國個人所得稅分為3檔,分別適用10%、22%和40%的稅率:應稅所得2150英鎊以下征10%,2150-33300英鎊之間征22%,33300英鎊以上徵收40%,通過超額累進稅率,對高收入者實施征稅,調節收入差距的效果非常顯著(劉桂山,2005)。法國個人所得稅是以家庭來徵收的,個稅起征點為年收入25萬歐元。如果一個納稅戶有夫婦兩人,則兩人合填報稅單,以兩人總收入除2來進行計算;家庭中如果有1個小孩,1個小孩算半個份額,則除以2.5為納稅基數。以家庭收入總額征稅,使高收入家庭負擔更高的稅率,稅收負擔更加公平,而高收入家庭成了個人所得稅主要稅源,收入高的家庭最高稅率高達56.896,保證了低收入家庭免繳或少繳個人所得稅。
遺產與贈與稅。設立遺產與贈與稅防止巨額財富的代際轉移,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英國稅法規定,繼承人除要對死者遺留的財產繳納遺產稅外,還要對死者7年內贈與的財產,根據贈與及死亡年限,按不同稅率繳納贈與稅。美國的遺產稅稅率實行17級超額累進稅率,在執行過程中要求「先稅後分」,即先交稅,再分配稅後遺產。法國遺產繼承稅稅率則從5%至60%不等。20世紀90年代後,日本遺產稅最高稅率高達70%(崔成、牛建國,2011),如果按此稅率連征三代,則相當於97.3%的稅率,大宗應稅遺產基本徵收完畢,真正實現「富不過三代」。
「暴利稅」。為縮小收入差距,英國在20世紀90年代曾開征「暴利稅」,這是英國政府為彌補國有資產流失,限制壟斷企業利潤,專門對私有化的壟斷企業徵收的一次性稅收,規定到1997年7月2日.任何在私有化過程中從股票上市的意外所得中獲取益處的企業,都必須交納22%的暴利稅,稅基是企業在私有化後4年之內的超額利潤,共累計徵收52億英鎊(李江濤,2011)。美國曾在20世紀80年代針對石油行業開征暴利稅,用於補助公共交通和幫助低收入家庭設立能源基金。
對居民存量財產征稅。除個人所得稅外,法國還通過財產轉移稅、財產升值稅、巨富稅等調節居民的存量財產。財產轉移稅是對動產、不動產交易、買賣、贈與和繼承等徵收的稅,稅率各不相同,如舊房買賣的轉移稅僅為9%左右。巨富稅是對擁有一定數額財富者徵收的稅,又被稱為「團結互助稅」,當個人擁有的動產、不動產總額超出一定限額時,必須交納巨富稅,稅率從0. 55%-1. 65%超額累進,財富越多,納稅也越多,具有很強的「劫富濟貧」特色。
鼓勵公益捐贈。國外對公益捐贈多有完善的免稅政策。美國的企業和個人每年通過各類基金會做出的慈善公益捐助達6700多億美元,約佔美國GDP的9%;巴西則對出資贊助教育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
(2)實施有效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從發達國家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來看,主要用於地方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目的是促進地區經濟平衡發展,保證各地區人均財政支出大致相同。德國實施的財政橫向分配政策出發點,是德國國內各個地區的居民具有享受相同生活條件的權利。財政橫向分配將發達地區的稅收收入轉移給財政能力相對較弱的地區,使財政能力薄弱地區的財政能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實施聯邦補充補助制度,聯邦政府給予貧困地區一定的補助撥款,目標是再次平衡各地區之間的財政能力,有效地縮小了德國的地區收入差距,日本中央政府將所得稅、消費稅、煙草稅等稅金提取一定比例,作為財源「支付」或「讓與」給各地方政府,以緩解經濟落後地區財力不足的狀況,確保全體國民能夠享用大體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這有助於縮小居民的收入差距。義大利每年將中央財政收入的1/3轉移支付給地方政府,其中2/3是專項撥款,主要用於支持地方政府開展文化教育、職業培訓、住房供給、醫療衛生等事業;按人口規模支持各省的社會服務和社會保障支出,約占撥付總額20%;財政均衡化支出,按照一定的公式計算各省的財政收入能力來確定給各省的轉移支付額度,窮省多得,富省不得或少得,支付規模約占撥付總額的30%。
(3)構建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事故保險等方面,社會保障覆蓋面廣、種類多、力度大。比如,德國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三方面的費用占整個社會保險金總支出的90%,而法定養老保險更是覆蓋了近9096的從業人員。根據法律規定,所有工人和職員都必須參加養老保險,養老保險費用由僱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醫療保險覆蓋面極為廣泛,目前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僅佔德國人口總數的0.3%。德國失業保險的模式是「失業保險十失業救濟」,這種模式體現了失業與救濟相結合。事故保險與其他保險制度有一定的不同,其保險費全部由僱主繳納,該保險己覆蓋德國總人口近一半。社會救助是德國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保證了社會公眾的基本生存權利,1961年頒布的《聯邦社會救助法案》使每一個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財產無法保障其最基本生活水平的居民,均可要求獲得社會救助。德國政府實行以教育補貼和住房補貼為主的家庭補給,向普通家庭提供子女撫養費、父母補貼費和住房補貼等各種福利。德國政府非常重視對家庭和兒童的保護,在家庭和兒童福利方面的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1%,超過歐盟2.1%的平均值。
加拿大社會保障體系包括養老保險、就業保險、醫療保險、殘疾撫恤金等。社會保障體系的來源是國家稅收,具體包括年收入保障計劃、老年保障金、保證收入補貼、配偶喪偶津貼、養老金計劃、公共救助計劃等內容。社會福利方面,包括廣覆蓋、高投入的教育體系,實行十二年免費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是政府與公民各負擔一半。醫療保險的費用由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負擔,除了看牙科以外,其他的醫療服務免費,65歲以上人群、以及得到政府社會福利救濟金的人群用葯免費。
(4)反貧困調節措施改善貧困地區收入狀況。反貧困調節措施是政府為了消除貧困、體現社會公平、緩解社會矛盾、維護政局穩定、實現經濟穩定與增長,運用財政工具對貧困人口或貧困地區進行救濟、補貼或者扶貧開發,以消除絕對貧困或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制度。東德與西德合並後,為了縮小東西德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德國政府接連實施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在合並初期以及合並後多年來一直實行西部向東部的資金轉移和政策傾斜。根據《投資資助法》,聯邦政府有義務幫助貧困州和有經濟發展需要的州進行投資,對某些貧困州根據需要撥付補助金,同時要求財力強的州拿出部分稅收收入「捐給」財力弱的州。
(二)發達國家縮小地區差距的主要做法
1.制定明確的區域政策目標
美國在早期以農業立國,後來能夠迅速變成第一工業強國,根源之一是實施了西部開發。在實施西部開發的過程中,制定了明確的區域政策目標,即促進落後地區的自我發展,縮小區域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日本60年代以後,為了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確定的區域政策目標是促進均衡發展,消除經濟布局中的過疏與過密問題,縮小經濟活動的地區差距。
2.採取立法及行政措施
發達國家為了保證各區域共同發展,還適時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不斷採取堅定的、富有吸引力的立法措施。德國《基本法》第106條明確規定,「要保證在聯邦領域內生活條件的統一」;第107條規定,「應保證各州不同的財政實力獲得適當平衡」,「在聯邦領域內各地區和全體社會成員享受同等的生活條件」;第72條指出,區域規劃的基本目的是「為了達到實現各地區生活條件均等化」。這些法律的頒布和實施,從基本上防止了社會收入差距的擴大,為保證收入分配公平和區域共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和政治保障。日本為了開發不發達地區,先後頒布了相關法律,如《國土立法》、《北海道綜合開發計劃》、 《沖繩島振興開發計劃》等,實現了對不發達地區實行有計劃開發。
美國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發西部,並取得成功。政府成立了地區再開發署等專門機構,負責落後地區的開發工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重要法令,如《地區再開發法》、《加速公共工程法》、《人力訓練與發展法》、《經濟機會均等法》、《公共工程與經濟開發法》、《農村發展法》等,極大地調動了聯邦與地方、官方與私人企業投資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落後地區經濟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美國以立法形式將其2/3的貧困縣劃入137個經濟開發區,要求每一個經濟開發區建設幾個新興城市,使之成為帶動全區經濟增長的中心,把促進落後地區的發展、縮小地區差距作為政策目標。
3.制定優惠政策
發達國家為了幫助落後地區發展,往往給予多種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涉及財政、稅收和信貸等各個方面,包括給予財政補貼、減免稅收、優惠貸款、貸款擔保、提供信息服務和幫助培訓人員等(潘春暉,2000)。如美國政府直接對落後地區實行能夠自動調整地區收入差距的累進稅制;德國聯邦政府將財政支出的20%用於補貼低於各州平均水平的落後地區;日本政府在金融體系內設有專門面向落後地區的經濟開發基金;義大利政府曾專門建立南方發展基金局支持落後地區發展。
4.重視和加強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美國開發西部時就已經認識到交通運輸在區域開發中的巨大作用。西部開發初始即籌措資金修築橫貫大陸東西的鐵路,1830-1860年對鐵路的投資達12.5億美元,先後修成了南北太平洋鐵路、中央與聯邦太平洋鐵路等5條鐵路,形成了西部鐵路網,並溝通了與東部的交通。伴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首先,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產業化。到19世紀末,小麥、棉花和畜牧構成了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化的基本輪廓;其次,促進了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西部地區的穀物、木材、礦產等直接與美國的東部乃至世界經濟連接在一起,同時,東部工業化地區和世界市場上的工業品迅速沉入西部地區,從而擴大了國內各地區之間以及與世界市場的聯系;第三,刺激了投資熱。在競爭和利潤的驅動下,東部、中部的企業家們紛紛向西遷移,西部地區迅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義大利政府為開發中南部地區,在強調工業發展的同時,曾撥專款用於落後地區的土地改革、農業技術改造和道路工程、港口、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技術與建設不僅為南方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社會各方面向南方投資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5.以增長點帶動區域經濟開發
各發達國家對落後地區的開發,並不是全面開發,而是有所側重。在美國長達100餘年的西部開發過程中,曾興起了一大批層次不同的增長點,既形成了像芝加哥那樣的全國性中心城市,也形成了類似舊金山那樣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正是增長點與周圍地區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使美國西部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種全新的城鄉經濟關系得以出現,從而又成為西部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基點。在日本,開發的重點則是由西向東、向北逐漸進行,北海道、九州和沖繩島地區曾成為開發過程中的增長點。
一、發達國家縮小貧富差距的經驗與啟示
(一)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發達國家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改善勞動者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對縮小收入差距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普通勞動者,特別是在中小企業就業的進城務工人員,流動性大、組織化程度低,在工資議價中處於弱勢地位。由於企業工資分配製度改革不到位,企業經營者與職工地位不對等,資本在企業分配中處於明顯強勢地位,這是造成收入分配失衡、貧富差距擴大的主要症結所在,導致在初次分配過程中,就已經拉開了收入差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該具有工資分配的主導權。但是,「企業決定」並不是由經營者單方決定,而是勞資雙方通過平等協商決定。因此,我國企業收入分配製度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完善的勞資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二)保證義務教育本身的公平性
從發達國家義務教育的實施來看,為了落實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州政府大約承擔了義務教育經費的75%。在義務教育方面,我國的普及性己較高,但是,城鄉教育仍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目前,我國的義務教育經費主要由縣及縣級以下政府承擔。由於地方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主要由地方政府負擔教育經費的做法,不能保證全國所有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受到同等對待。無論是從機會均等、過程均等、還是從結果均等的標准來衡量,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均嚴重受損。為了提高受教育公平度.我們可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使這些地區居民享受到同等的教育。
(三)改革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體系
發達國家屬於高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健全,政府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也比較大,國民普遍擁有較高水平的福利待遇,享有較高的醫療衛生、教育與生活保障。相比之下,我國在社會保障方面存在著覆蓋面小、財力薄弱、管理落後等諸多問題。在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中,我國應更加重視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鑒於農村貧困問題更為突出,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更為滯後,因此,首先應加快推進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設。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逐步建立不分城鄉、不分地區、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和不分職業的全社會均能享受的社會保障制度。
(四)健全稅收體系,調節高收入群體
發達國家充分利用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和社會保障稅等不同稅種,對收入進行調節,有效地縮小了收入差距。在我國,除了個人所得稅、消費稅與財產稅制度不夠健全外,遺產稅、贈予稅和社會保障稅等還沒有開征,加上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徵收以及征管制度的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使得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弱化。因此,我國要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健全稅收體系和征管制度。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我國可以適當提高起征點,對高收入群體徵收更多的稅,強化監管功能。同時,也可結合國情,逐步開征遺產稅、贈予稅、財產稅、特別消費稅等稅種。
(五)完善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導向的公共財政收支體系
由發達國家實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做法可以看出,各國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是比較健全的,現階段我國政府應該把公共服務作為核心職能,盡快實現建設型財政向服務型財政的轉變,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務為導向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目前,我國主要是中央政府集中地方政府收入的縱向轉移支付,沒有地方政府間的橫向轉移支付,應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縱橫交錯的轉移支付制度,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政府、財力轉出和財力轉入地區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地方政府的橫向轉移支付既能減輕中央政府的壓力,又能使財力轉出地區與財力轉入地區直接見面,形成明確的授受關系,有利於增強財政轉移支付的透明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六)重視立法在市場機制中的調節作用
一項正確的社會制度只有通過立法的途徑才能保證其有效實施。發達國家重視國家立法,從基本原則上防止了收入差距的擴大。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通過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使收入分配製度法制化。收入分配製度法制化是用法律和規則去規范和約束收入分配行為,而不是直接介入分配過程,從而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我國應盡快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最低工資法、社會保障法等相關法律,通過立法強制實施各項制度,用法律制度來切實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緩和或避免勞資矛盾,維護社會安定,讓更多低收入的人群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七)加大區域間的合作和幫扶力度
中央政府加大中西部內陸和沿邊欠發達地區開發開放的步伐,加強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間的合作和完善幫扶機制,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首先,拓展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合作,推動經貿和科技創新合作,深化農業、水利資源合作,加強服務業發展和合作,發展貧困地區經濟。其次,加快貧困落後地區開發開放試驗區和經濟合作區建設,藉助「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培育增長點,加大西部大開發力度;第三,加快東部向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通過產業發展拉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增加當地人民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平:四是建立東部地區幫扶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機制,結成經濟共同體,形成共謀發展、共同富裕的格局。
❻ 為什麼每個朝代都不能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
因為有階層,就必然有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主要是個體的能力、家庭條件等差異與社會經濟運行的馬太效應機製造成的。
❼ 社會貧富差距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才能夠改善
現在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我們如何減少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
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在新中國成立開始時,需要開發各界生活。在政府的計劃下,有些人鼓勵一些人和地區,富饒,從而實現共同的繁榮。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的經濟已經取得了穩定的增長,但仍然存在統一的社會資源配置,造成人們的收入水平差距差距,而富人越來越豐富,窮人保持原始外觀,甚至變得差。
第三,改善社會保障制度,重點關注負重
只有社會保障制度的持續改進,增加了低收入人民的幫助。在稅收方面,您可以考慮收入不均勻,薪酬水平的人口,加強資本稅收,不斷完善稅收制度。減少養老金,醫療保健領域弱勢群體的要求,並沒有開立更優惠政策,從而減少弱勢群體的壓力。財富和貧困必須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無論什麼樣的生活,為了更好地生活,它沒有載入,只能轉發。
❽ 法國貧富差距很大嗎
法國貧富差距並不大,比中國要小得多。
找了個資料,你可以看看。
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十個國家.(2009-05-25 23:25:27)標簽:雜談
基尼系數(GINI)是衡量一個國家貧富分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基尼系數越大所體現的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富差距也就越大;而相反的,基尼系數越小則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富差距也就越小,國民分配也就越公平.基尼系數的范圍是從0到100,0代表收入分配的絕對平等,而100則代表收入分配的絕對不平等.一般來講,當基尼系數達到或者超過40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存在著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了.
以下是全世界基尼系數最大的十個國家:
一,南非 基尼系數57.8
二,巴西 基尼系數56.7
三,阿根廷 基尼系數48.3
四,中國 基尼系數46.9
五,美國 基尼系數45
六,奈及利亞 基尼系數43.7
七,土耳其 基尼系數43.6
八,俄羅斯 基尼系數40.5
九,印度 基尼系數36.8
十,英國 基尼系數36
此外,位列第十一的是我們的鄰居韓國,它的基尼系數為35.8-中國因為面積巨大人口眾多各地基礎差異較大以及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差異等因素,再加上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二元結構等人為原因,目前也位於十大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列,下一步中國將重點解決好民生問題-尤其是進一步縮小農民與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以及西部與東部的發展差距問題,在這其中稅收的調節作用將會對減小貧富差距起到最為關鍵的作用.再過十幾二十年,當我們全面建設完成小康社會的時候,中國的基尼系數將會逐步縮小到一個較為理想的范圍.
❾ 市場經濟為什麼不能解決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與兩極分化
關於兩極分化,馬克思早就作過闡述。在論述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時,馬克思指出:「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這種兩極分化,造成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條件。」
馬克思所分析的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兩極分化。馬克思不僅指出了財富的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必要條件,而且深刻揭示了依靠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對收入進行兩極化分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正是資本主義兩極分化的產生和發展,塑造出了兩個對立的、能夠採取統一行動的貧富兩極利益共同體。而造成資本主義兩極分化產生的基礎則是資本主義私有產權制度。事實上,私有產權制度是使兩極分化制度化、凝固化的制度基礎。無論是奴隸制、封建制還是資本制,都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程度上使兩極化的收入分配製度化了。盡管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收入分配領域出現了有些學者指出的所謂的「中產階級」或「中間階層」,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是在資本僱傭勞動制度下的「有產階級」,他們仍然處於從屬於資本的地位,仍然受資本的剝削和奴役。所以,財富分配兩極化傾向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仍然存在著佔有巨額財富的當代資本家階級,也存在著擁有一定財產的現代工人階級。
馬克思對兩極分化產生基礎的分析,無疑是科學的。他深刻說明了私有產權制度是兩極分化產生、存在和延續的制度性根源,揭示了私有產權制度與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內在關系。但是,如果從市場經濟一般的角度來看,市場經濟與兩極分化並沒有必然性聯系。雖然市場經濟要求市場主體的產權邊界要清晰、明確,但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和市場化改革國家的實踐證明,公有產權、特別是國有產權與市場經濟不僅具有兼容性,而且它們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圍的存在是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要求。所以,市場經濟本身並不具有導致兩極分化的必然性。但是,市場經濟的確要求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按照效率原則來進行,收入差距拉開也就成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自然現象。任由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分配,收入差距擴大到貧富差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對處於市場化取向改革的國家或地區來說,收入差距拉大乃至出現貧富差距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導致貧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收入分配製度不合理;有的是法制不健全、不完善,從而對收入分配領域的監督和約束乏力;有的是在體制轉軌初期「商機」的大量「突現」及收入分配機制「聚變」帶來的超額利潤;有的是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是產業、行業發展不平衡;有的是文化技術水平的高低差異;有的是違法違規經營;等等。
然而,貧富差距的存在並不等同於兩極分化的出現。雖然兩極分化是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結果,兩者也有著前後承遞的聯系,但它們之間存在著多方面的區別,這可以從質、量和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的基本規定性來看:
第一,從質的方面看。兩極分化表現了富有者對貧窮者勞動的無償佔有,體現了富有者和貧窮者之間在分配關繫上的對立和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兩極分化作為一種經濟和社會現象的存在,從根本上講是勞動依附於資本權力的結果,以及基於資本權力之上的政治或經濟權力對剩餘勞動無償佔有的結果。在資本僱傭勞動制度下,市場的自發性調節和收入分配機制的不健全,會導致收入分配規則和收入分配形式的扭曲,富者會越來越富,貧者會越來越貧,兩極分化也就是一個自然的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講,兩極分化是資本權力作用下收入分配不公正的結果,體現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正性。
第二,從量的規定性來看。兩極分化反映了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目前比較流行的洛倫茨曲線、基尼系數、五等分比差法、十等分組分析法、泰爾指數(Theil index)等分析收入差距的技術和方法,都可以在量上或收入構成上反映收入差距或貧富差距的具體情況,盡管這些分析指標僅僅局限在量的方面的測定,但在說明貧富差距的具體程度上,無疑是科學有力的。當這些分析方法顯示出貧富差距相當大的時候,例如基尼系數顯示出超過0.4,是國內外很多學者認為的差距過大,就具有兩極分化的特徵。基尼系數可以反映收入差距的程度,五等分比差法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低收入層分別佔有收入的比重和富有者與貧窮者在社會中的比重和構成。例如富有者在人口數量上一般比重達到8%~10%。中國目前的高收入、高消費人數及財富佔有者都不足1%,城鄉貧困人口佔到總人口的4.6%左右。因此,輕易根據這種狀況作出兩極分化的判斷,就會出現很大偏差。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貧富差距都是兩極分化,也不是所有不公正的收入分配都會導致兩極分化。如果貧富差距程度較輕,或者貧者和富者沒有在數量上達到一定的比重,即使是收入分配有些不公正,也不能說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
第三,從「兩極」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來看,兩極分化反映了貧富階層的出現和社會階層的改變,一方面,富有者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日趨增大,不僅表現為富有者群體的出現,而且形成了一個富有者階層。他們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中作為一個頗具有影響力的政治力量而存在。另一方面,與富有者階層相對應的是貧窮者階層(當然這里的貧窮,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且他們也作為一個穩定而獨立的社會力量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兩極分化與貧富差距的主要區別是,貧富差距是特殊的收入差距,是收入差距發展到貧富群體出現後的表現形式,而兩極分化則具有階層或階級性質,是貧富群體作為一個階層或階級出現後,影響到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並且貧窮者和富有者作為兩極對立的利益共同體存在於社會階級結構之中。所以,當一個社會即使已經出現了貧富差別,但富有者只在整個社會中占極少數,還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利益共同體和社會力量影響到社會「游戲規則」的制定;貧窮者盡管作為一個從經濟角度來看的弱勢群體存在,尚不能作為現實的能夠危及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而存在的時候,是不能稱之為兩極分化已經存在的,即使「貧」、「富」差別很大。從這個意義上講,兩極分化是一個階層特別是階級概念。
第四,從發展趨向的規定性來看,兩極分化所表現的是貧富差距呈現出擴大的趨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貧」通常表現為相對的貧,只是相對於富有者階層財富增長的速度或相對於社會財富增長的速度來說,貧窮者群體在社會總價值「蛋糕」中,所分得的量越來越少。從這個意義上說,兩極分化本身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我們絕對的將貧和富理解為向「兩極」的發展,特別是將「貧」理解為「赤貧」或絕對貧困化的話,顯然是片面的。
第五,從社會承受力的規定性來看,兩極分化反映了一個社會因收入分配不公與差距過大導致的社會動盪的可能性。社會承受力是一定時期社會對某一限度的貧富差距及其各種效應的容忍能力和接受能力。社會承受力主要表現為居民的心理承受力。居民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種在歷史、文化和社會結構多種因素共同制約下形成的心理張力,它因國別、環境、時期而異。社會承受力無非是居民個體承受力的集合,並最終通過個體行動表現出來。因為居民並不是以經濟學家手中的數字作為自己對社會現實及政策滿意與否的判斷標準的。所以,如果說收入差距擴大到相當大程度、但仍在社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屬於貧富差距的話,那麼,兩極分化則是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從而向兩極發展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的可能性。
❿ 為什麼貧富差距是經濟問題,它會從哪些方面影響1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啊
收分配所形成的貧富差距,如果僅從經濟的視角上看,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是極為有害的,殺傷力是極大的。
1、由於收入差距,社會生產出的東西就不能完全得到消費,從而使整個經濟結構產生失衡,使經濟進一步發展受阻。簡單地說,就是窮人想買東西,但沒有錢,富人有錢,但不想買冰箱彩電洗衣機低檔汽車等。這樣社會經濟增長就難以為繼,企業知道社會對許多商品有需求,卻不知道生產什麼好。
2、勞動者收入長期偏低,對勞動力再生產會產生較大影響。勞動者子女和自身素質得不到提高,經濟增長就失去基礎條件。
3、勞動者收入長期偏低,使就業失去穩定性。從而使生產失去穩定性。現在東部許多企業怕過年,過年後工人就不回來了,招新工人也沒人來。於是專家們就說這是人口紅利沒了,勞動力不足了,還要多生孩子。其實是老闆給的錢太少了,他們自己掙的太多啦。專家們希望勞動者總是生存在最低生活水平下,這種心態是不對的。同時,低收入也使勞動者積極性創造性受到打擊。
4、當高收入者的收入在整個經濟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之後,社會生產已經不能由國家和社會來決定了,而是要由高收入者,即資本來決定啦。這時經濟會處於某種失控的狀態下。因為資本的屬性是最大限度地增殖,而當生產領域滿足不了資本增殖的要求後,那麼它們會轉向金融等領域進行炒作。這時生產領域會被邊緣化,第三產業,尤其是金融市場極為發達。資本不再關注生產領域,而是關注財富的轉移,不僅從本國窮人手中向富人轉移,而且從不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轉移。房地產等成為資本炒作工具。世界經濟處於一種瘋狂的狀態下。處於一種弱肉強食的狀態下。想想美國的次級貸所形成的世界經濟危機,想想美國的產業結構,想想為什麼他們能借錢消費,許多事情難道不明白了嗎?
5、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黨和政府官員腐敗增長的條件。而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計劃管理和調控的,這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極大的。現在,當中國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等領域進行宏觀調控時,地方政府、國有壟斷企業、銀行、某些國家部委、一些專家學者,都沒有表示積極支持,而是在那裡消極應付。這使國家抑制通脹的措施打了許多折扣。
6、貧富差距擴大,使人們的思想亂了,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反作用。如人們經濟活動中的道德滑坡,假冒偽劣有毒產品橫行。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急於致富所致。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也是急於陞官發財所致。
還有許多,就不一一例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