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英國法國俄國哪個最懶惰

英國法國俄國哪個最懶惰

發布時間:2022-11-13 11:32:49

① 中國,美國,法國,英國,幾個國家哪個最牛

1.美國仍舊佔有絕對優勢:177的總數,算總額的話,佔500強營業總額的35.8%

4. 日本穩居老二:81的總數是之後的英,法,德各自的兩倍以上,佔500強營業總額的13.3%

5. 英,法,德互相緊咬. 總數:37,39,36 總額比例8.8%,8%,7.8%.

6. 日美相加佔全世界500強總數過半258. 按實力而言, 其總額也恰佔50% 怪不得日美要聯合!

7. 以上五國接近世界五百強總實力的3/4(74%) 世界就是掌握在少數的幾個發達國家手中.如果再加上西方八國中的意2%, 加1.25%, 俄0.5% 就達78% 接近世界4/5的實力.恐怖!

8. 中國同檔次的國家:荷蘭(雖然荷蘭海牙什麼的名生在外,8過還是有點驚訝)16, 加拿大13,瑞士11, 韓國11, 澳大利亞9, 西班牙8, 義大利8 .若按總額,荷蘭在中國之上.所以請不要小瞧這個當初最早資產階級革命的風車之國.

9. 印度有5個,似乎還不錯.不過居然有4個煉油.沒有什麼含金量.

10. 最令人驚訝的上榜: 盧森堡118 排名還頗高 對了,盧森堡在法德邊界的高原地帶,就是著名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附近.兵家必爭.沒記錯的話,貌似前兩年友誼賽他們的足球隊還差點搞掉高傲的德國.anyway, 歐洲人整天這樣7搞8搞的. 梁湘,你說對伐?!

11. 最令人可憐的國家: 俄羅斯 居然只有3個

12. 最可憐的大陸: 非洲 這次唯一沒有上榜的大陸. 原本以為南非會有個什麼的…當然,小坯子國家也就那樣了.

13. 最自豪的地方代表: 澳大利亞唯一代表大洋州. 巴西唯一代表南美洲

14. 最懸殊的地帶: 北美. 美國+加拿大稱霸一方 而其餘的拉丁美洲只有可憐的墨西哥有兩家上榜

15. 綜合實力最強的集團:中西歐 大到英,法,德 小到附近荷蘭,比利時,瑞士,盧森堡,均上榜.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其中的意義了.

16. 最平均的區域: 北歐 這塊歷來為人暗暗稱道的神秘地域,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讓我這次再贊揚一回. 北歐4國: 丹麥2,瑞典7,芬蘭3,挪威2,全部上榜, 且知名企業不少.

17. 獨苗: 愛爾蘭(建築材料、玻璃398) , 盧森堡(金屬118), 土耳其(多樣化389), 馬來西亞(石油133), 泰國(煉油373) 沙特(化工331) 居然非石油?! 新加坡(半導體!375) 中國香港(多樣化347)

17. 西班牙自從92奧運後經濟有了長足進步,從排名來看有8家.和義大利不相上下.早已把同屬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甩的遠遠了.所以,以後大家要改變印象,什麼西班牙人懶惰.他們除了海灘,鬥牛,佛拉門戈舞和拉丁王子之外,還有經濟!

18. 發達國家的500強領域分布和諧.服務業眾多.比方說,英國有博採,美國有時代華納,柯達麥當勞,法國有o』real, Dior德國有漢高,貝塔斯曼. 日本有索尼. 而我們中國,除了銀行,石油,電力,電信之外,可以有些不一樣的嗎?

19. O.K.梁湘,請你看到這里繼續保持沉默,畢竟俺對經濟這玩意兒門外漢.所以既然忍到現在了,對伐!做人要厚道…

20. 通過平均營業額的計算,驚訝的發現發達國家中,只有日本500強企業的總營業額低於500強平均值(比中國還低).要麼理解為日本企業總體處於500強中下游,要麼…理解為日本在衰退.不過,現在人家還是我們的5.3倍.總數更是77.要想趕超日本,不僅自己要努力,還要希望他們繼續低迷啊.另外,抵制日貨的朋友,你們看到了吧…

21. 全世界總共只有29個國家上榜(台灣有2個,香港有1個)

22. 我們有個不錯的鄰居:韓國11 雖然有惡鄰日本,印度,我們還不是孤獨的.

23. 最大的疑問 擁有無窮資源和財富的中東,這個潛力巨大的地區.只有不痛不癢的沙特(化工331居然非石油?! )和土耳其(多樣化389), 擁有聰明才智的猶太人呢?以色列為什麼沒有?如果說阿拉伯世界早被美國間接控制,那麼受美國支持的以色列的位置在哪呢?不要告訴我他們用500強名額換支持哦?!暈,這不是石油換食品好伐….好叫好伐.到處在打仗,還開什麼跨國公司.找炸啊.再說了,這500強名單不過是總部的意義.不要太以小見大了好伐.你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唉,我都知道,在這邊忽悠忽悠嘛…各位也別當真哈,尤其是梁胖子.嘻嘻

翻譯了兩天,腦子要綉掉了,所以找個東東搞一搞,現在清醒多了.

② 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英國人紳士,美國人風趣,中國人勤勞,日本人頑固,俄羅斯人強悍。

這是對人的籠統的一個看法,並不絕對。
因為很明顯中國人裡面有不少是懶惰的。
在英國也肯定有無賴。所以只能隨便看看。

③ 19世紀上半期,英國與法國,美國和俄國相比較,它最大的優點是

19世紀的英國社會幾個層面 ……工業化過程中,工業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從過去的利益關聯體逐漸演變為對立的階級。工業革命中,機械大工業逐漸代替了手工業生產,工人卻由生產的主體淪為機器的附屬品。資本家為謀取最大利潤,總是千方百計增加工時,提高勞動強度,降低工資,甚至僱傭婦女兒童而且給予較低的工資。但是,資本家卻不能給予工人必要的勞動安全保障,勞動環境惡劣,工傷事故不斷,嚴重危害工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1841年受命調查煤礦工業的皇家委員會提出的報告,使得整個英國感到震驚。報告揭露出煤礦里種種野蠻景象:僱傭婦女和兒童,工時之長達到殘酷的程度,沒有安全設施,衛生條件和道德狀況普遍很差,令人惡心。關於這個報告的討論以及其他工業揭露出來的類似狀況,幾乎立即在英國文學里反映出來,它們分別從道德和美學的觀點出發,不斷地掀起批評工業主義的浪潮。」[5]工業革命以及自由放任主義所帶來的這些負面效應必然要激化勞資矛盾,並進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對此,政府本應通過勞動立法進行干預。但是,在工業時代之初的英國,自由放任主義大興其道,認為勞資雙方的契約關系是雙方自願簽訂的、法律不應干涉的關系,在履行契約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問題也應該自負其責。因此,在當時的英國,盡管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政府的勞動立法進展遲緩,這引起了工人階級的極大不滿。 市場競爭的加劇,還造成了大批窮人,社會出現了不平等和貧窮現象。到19世紀晚期,英國國內有近百萬人失業,急需政府出面予以救濟。在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資產階級藐視人權,不把失業工人和窮人當做人來看待,認為貧困是由於「個人懶惰」所致,因而應由「個人負責」[6]。以這樣的思想觀念為指導, 1834年,在工業資產階級的推動下,政府制定了一部《濟貧法》。這部法律規定,在各地建立濟貧院,凡無生活來源、需要社會救濟者必須進入濟貧院。但是被救濟者在濟貧院內被迫從事繁重體力勞動,裡面的生活條件又極為惡劣。「如果接受救濟的人生活得同自食其力的人一樣好,那麼這種救濟制度就會從根本上使所有人喪失勤奮努力、刻苦自勵的精神,如果真的實施這種制度,那麼作為其補充,就需要一種有組織的強迫勞動制度,來迫使那些沒有自立動機的人像牛馬那樣幹活兒。」[7]可見,這部濟貧法實際上把「救濟窮人」變成了一種「懲治窮人」的手段[8] ,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擺脫濟貧稅負擔和為資本主義生產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來源。大量工人失業和貧困對政府和資產階級構成了強大壓力。這一事實迫使政府開始認識到,貧困問題是社會原因造成的,政府理應承擔起救濟貧困的責任。 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了在經濟領域里出現了無序、惡性競爭,生產與資本高度集中壟斷及其他不利於經濟發展的行為。這在當時奉行經濟自由主義哲學的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他們認為,個體的自由競爭和自由放任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切經濟事務由市場主體去自我管理和調節;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主張政府應充當「守夜人」的角色。但是自由放任主義已經不適應新的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總體上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利於政府宏觀目標的實現。工業社會中嚴重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迫使政府改變統治策略,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對政治、經濟、社會事務實行積極的國家干預政策,進行政治和社會變革,否則將危害社會穩定和國家統治。正如德國比較法學家茨威格特指出的那樣,「19世紀的英國其國際地位因為拿破崙的戰敗而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強大,但是國內卻陷入了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危機時期。工商業已成為經濟活動的中心,擁入城市的工人不斷增加,但議會兩院仍由極其保守的世襲貴族、主教和土地貴族把持著。這時,由於拿破崙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歐洲大陸對英國工業所能提供的出口市場十分有限,因而英國的失業人口猛增,工資下降。而土地所有者卻實行穀物的關稅制,以抑制糧食的廉價進口,這進一步加深了民眾的苦難。飢餓、罷工使英國的進步力量開始認識到,如果想要避免革命,就必須進行政治和社會的改革。」[9]整個19世紀英國的政治、社會和司法改革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 在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激烈斗爭下,受變化的自由主義的影響,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政府對政治、經濟、社會、司法制度實行積極的干預政策,進行一系列立法改革。首先進行了議會選舉法改革。通過兩次議會選舉法的改革,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逐漸爭得了選舉權,資產階級逐漸控制了議會議席,議會里土地貴族的優勢地位逐漸喪失,這樣工業資產階級和大商人就能通過自己在議會中的代理人制定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要求的法律。為了保護工人的人身權利,從19世紀30年代起,議會就開始通過一系列社會立法。幾次頒布《工廠法》,嚴格限定童工和女工每個工作日的工作時間為9小時; 1847年通過了(成年男工) 10小時工作日法案;通過一個《煤礦法》,規定了井下作業應採取的安全防範措施。這些法案旨在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對勞動爭議的處理, 1896年議會通過的《調解法》規定,由政府成立調解委員會,負責處理各地委員會不能處理的勞動爭議問題。這些都反映了無產階級和普通民眾的利益和要求。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政府不斷制定社會立法,進一步加強國家干預的力度。在20世紀初,英國政府頒布了一批福利法律。如: 1908年的養老金法, 1909年的勞工介紹法, 1911年的國民保險法, 1918年的教育法, 1922年的住房法。這些立法奠定了現代英國福利法的基礎[19]。「隨著19世紀的前進,社會立法不斷增加,據有資格的觀察家的看法,到了1875年前後,議會實際上拋棄了個人主義作為它的指導原則,轉而接受了集體主義。人們以往理解的那種自由主義處於劣勢,立法機構破天荒地通過了合乎社會福利也就是合乎最大幸福的立法,這是同老式的自由主義思想背道而馳的。」[20] 英國政府頒布多種法律,積極干預經濟活動。針對無限責任公司阻礙投資增長的問題, 1855年,英國頒布《有限責任法》,規定股東僅以自己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這個法律激發了社會投資熱潮,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針對金融業經營不規范的問題,政府出台了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等一系列法律,強化對金融業的監管和調控。針對19世紀中後期債務人惡意宣告破產以逃避債務的現象,法院通過幾個判例完善破產法,從法律上防範了欺詐行為。針對自由競爭所導致的生產與資本的集中和壟斷現象,到19世紀末,普通法開始對競爭自由採取一定的靈活態度,它不再機械地把一切限制競爭行為都視為違法,而是綜合考慮競爭雙方的經濟實力、商業地位、限制的特定地域和時間等多方面因素[21]。這些立法和干預措施防止了自由放任主義所帶來的弊端和消極影響,保護了投資者和廣大民眾的利益,促進了資本主義在自由競爭條件下的有秩序發展

④ nightingale的南丁格爾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Nightingale),因她在克里米亞進行護理而聞名。1908年3月16日,她在88歲高齡時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是全世界護士的共同節日,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的創始人而設立的,這一天就是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生日。
1820 年 5 月 12 日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其父是旅意英僑,家庭十分富有,內閣大臣們是她家的常客。南丁格爾本人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可以用英、意、法、德語自如交談。她自童年開始,即對護理工作深感興趣,鄉間度假時,常常跑去看護生病的村民。在青年時期,她已不滿足於貴族生活,決心從事一項值得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做一名護士的願望在她的心目中日趨成熟。她不顧世俗的偏見和父母的反對,毅然投身於當時只有最低層婦女和教會修女才擔任的護理工作。無論到哪個國家旅行,她都去訪問醫院。 1850 年和 1851 年,到德國凱斯韋爾黎醫院,與基督教女執事一同學習護理。 1853 年,到巴黎「慈善事業修女會」參觀考察護理組織和設施,歸國後,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
1854 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時代》雜志記者威·羅莎的戰地快訊,揭示了英國傷病員「缺乏最普通的病房簡易用具」,震動了英國社會,喚起公眾對護理工作的注意。當時的首相西德尼·赫伯特,自然想起邀請他的朋友南丁格爾去做好這件事,這正與南丁格爾的願望不謀而合。當徵求護士的號令一出,各種基督教團體的婦女們都欣然響應,南丁格爾必須從中作一個挑選。她呼召「具有健康遠見的護士」,而且是「不分宗教派別,無論是羅馬天主教修女、新教女執事、基督教醫院的護士、英國國教的姊妹等都不可分彼此」。她和38名護士遠赴前線斯庫塔里醫院,開始她那偉大崇高的護士生涯。當時用品缺乏,水源不足,衛生條件極差。她克服種種困難,改善醫院後勤服務和環境衛生,建立醫院管理制度,提高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從 百分之42 ,急劇下降到 百分之2 。南丁格爾不僅表現出非凡的組織才能,而且對傷病員的關懷愛護感人至深。她協助醫生進行手術,減輕病人的痛苦;清洗包紮傷口,護理傷員;替士兵寫信,給以慰藉;掩埋不幸的死者,祭祀亡靈……,每天往往工作 20 多個小時。夜幕降臨時,她提著一盞小小的油燈,沿著崎嶇的小路,在 4 英里之遙的營區里,逐床查看傷病員。士兵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提燈女神」「克里米亞的天使」。傷病員寫道:「燈光搖曳著飄過來了,寒夜似乎也充滿了溫暖……我們幾百個傷員躺在那,當她來臨時,我們掙扎著親吻她那浮動在牆壁上的修長身影,然後再滿足地躺回枕頭上。」這就是所謂的「壁影之吻」。因此,「舉燈護士」和「護士大學生燃燭戴帽儀式」,也成為南丁格爾紀念郵票和護士專題郵票的常用題材。
克里米亞的天使
一八五三年,俄國和土耳其之間發生戰爭,是由於宗教對立而引起的。當時,力圖阻止俄國南下政策的英國和法國,為支援土耳其而參戰。戰爭爆發的第二年,即一八五四年,南丁格爾根據當時陸軍總司令的要求,組織一支三十八人的護士隊,開赴戰場。她當時三十四歲。在此後的兩年中,她開展了英勇奮進的救護活動。因此而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她的名字載於世界史冊。
當時年輕的托爾斯泰作為俄國軍官,在克里米亞服役,他曾寫道:「所謂戰爭,並不是那種軍樂齊奏,鑼鼓咚咚,旌旗飄揚,以及風姿颯爽的騎馬將軍等整然有序、光輝美麗的情景,它的真實情況是流血、痛苦以及死亡。」(《托爾斯泰全集第二卷》,中村白葉譯,河出書房新社版)。正如托爾斯泰所描寫的,當時的戰場已分不出敵人和朋友,呈現出一片極為悲慘的景象。
南丁格爾所在的英軍野戰醫院內的情景,同樣是慘不忍睹的。傷兵源源不斷被送來,霍亂患者也急劇增加,可是醫療用品、糧食物資等卻極不齊備。而且據說野戰醫院的建築物也極不衛生,運來的士兵因而染上鼠疫並且喪命的也相當多。南丁格爾由於自幼在極為優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體格並不那麼強健,所以也差一點死於疾病。但是她度過了這一切難關,她在信中寫道:「克里米亞熱、痢疾、麻疹等,如今這兒的水土所帶來的疾病,我全都得過。因此,我相信自己的身體已完全能適應這里的水土氣候,我已作好同士兵們一起經受這場戰爭考驗的准備。」(《弗羅倫薩·南丁格爾的生涯》,賽西爾·烏茲達姆、史密斯著,武山滿智子等譯,現代社版)而且,還有來自醫師團的非常明顯的歧視。那些以權威自居的醫生,根本不把南丁格爾等護士們放在眼裡,甚至不讓她們走進病房。優秀的護士觀察患者非常細致,有時甚至比醫生判斷的還准確。因此,必須尊敬護士,決不應輕視她們。但當時的社會,到處對護士工作表現出無知和不理解。據說她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擔負掃除、洗滌、膳食,乃至所有物資供應,她整天忙於雜務。可是她對此並不介意,仍舊堅持說:「我們有我們的使命。」要是一般人,對如此不佳的境遇和殘酷的工作條件,恐怕定會義憤填胸,改變志向的吧。而她卻不改初衷,沿著自己確定的使命道路,一走到底。
南丁格爾在護士工作上作出了巨大犧牲。為護理士兵,有時整天不休息,一直站著。 有時相反,為捆紮綳帶,要連續數小時跪在那兒工作。由於戰斗極其殘酷,士兵相繼死亡。南丁格爾對很多在凄冷孤獨之中斷氣的士兵,懷著深深的同情。她非常希望「不再出現在失意中孤獨死去的士兵」,為此她在那些行將死亡的士兵眼前,竭盡全力進行護理、鼓勵。看到她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那兒,頻繁地跑來跑去,士兵們甚至以為醫院里有好幾個南丁格爾呢!而且她還擔負一件和護士工作不相乾的事,即必須書寫大量信件。每天有大量士兵死亡。因為聯系中斷,故鄉親人非常掛念。他們即使給軍事機關寫信,在當時情況下,也很難指望那些以權威和官僚自居的軍官們給予親切的回答。因此,士兵的親眷們有時很自然地給南丁格爾寫信。而她在極端繁忙之中,一一過目,並真心實意給予回信。她給一個士兵的妻子寫的回信,至今還保存著。那是一封告訴妻子當兵的丈夫不幸死亡的信,她那充滿著同情心和無微不至關懷的文字,即便非親非故,也要流著淚水才能讀下去的。她還在信中裝入了補助申請單,並詳盡說明如何辦理手續,幫助對方出各 種主意。她一生所寫書信的數量極大,據《南丁格爾作品集》的監修者湯槙麻斯先生說:「一種說法是一萬封,還有一種說法是一萬數千封。」她寫信既不為獲取報酬,也不為揚名於世。
她只是一心想完成自己所確定的使命。這充分表現出她那崇高的形象。然而,盡管她不間斷地做出如此巨大而真誠的獻身和努力,卻遭到很多的反對和干擾。當然那些直接受到親切護理的大批士兵,是由衷感激和信任她的。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對於士兵給予她的信賴,充滿卑劣下流的中傷和嫉妒。由此可見,百年前和現在,人的心胸沒有取得什麼進步。而她卻超越了這一點,獲得了進步,她才是真正的勇者,是把自己所確立的使命能夠貫徹始終的人。她在《護理備忘錄》中作了這樣的記載:「所謂凡事均有『使命感』是怎麼回事呢?我以為是這樣的:即為達到你自己認為『最正確』、『最完善』的崇高理想而去完成工作,而不是由於不主動,被人『提醒』才去干。」(《南丁格爾著作集第一卷》,湯槙麻斯監修,薄井坦子等編譯,現代社版)「別人說後才去做」,這不是基於使命感的行為,而是一種盡義務的行動。「別人不說也去做」,這才是可貴精神。她繼續寫道:「這就是『一心一意地工作』,為完成自己的『使命』……任何人都必須具有這種精神。……一個護士如果不是為追求理想的圓滿實現而看護病人,那麼別人再做什麼『指示』,她也不可能以極大的熱情去進行護理。」她所強調的是為圓滿完成自己的使命,用不著別人指示,也能主動去工作,這才稱得上「一心一意」。我認為人的一生是由做了哪些工作,為現在的社會和家庭帶來多大幸福而決定。其關鍵恐怕在於是否盡最大努力去完成使命,是否讓自己的生命得到充分燃燒,並通過這火焰給時代和社會帶來利益。人們常說女性和男性相比,熱情、易動感情,為此而有動輒失去理智的不足。然而一旦樹立起高大正確的目標,具有使命感,就能發揮出男性所不具備的特有的巨大力量。南丁格爾的偉大生涯充分說明了這點。
以辛勤的汗水開創近代護理工作
後來,南丁格爾被稱為「克里米亞天使」,她在戰場上的勇敢無畏的形象是盡人皆知的。但是她所以能以「偉大人物」而著稱於後世,是因為她是現代醫護工作的創始人。她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各種佳話,不過是她漫長的一生中所從事的偉大事業的起點而已。而且由於戰場上的過度勞累,使她終生未能擺脫病痛。南丁格爾一方面和折磨自己的疾病作斗爭,同時她沒有僅僅局限於護士工作,而是積極從事醫院改革和印度衛生狀況改善等全國性的更為重要的工作。如今,她被稱作世界護士界開創近代護理工作的起點,被尊為護士的楷模。她的事跡告訴我們:當確定了起點,並為自己的信念而生活時,即使病魔纏身,對其本人來說也絲毫不會成為障礙,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沿著自己的路走到底。另外,使我驚嘆不已的是南丁格爾活動范圍的廣泛,以及她那開創這種局面的聰明的構想能力。一個確立了人生目標,並為此而行動的人,其真正價值在於他既可成為教育家,又可成為實踐家,可以適應多層次的社會活動。
她最初是一個普通護士,逐步擴展活動內容的領域,終於確立了近代護理體系的基礎。她愛惜生命,所以她的視野逐漸從對一個人,擴大到對一個家庭,一個地區,進而擴展到國家乃至全世界。她並非單純作為一個慈善家而生存,而是以慈愛為基礎,為救護更多的人民,常常進行極為冷靜透徹的分析考慮,不斷向英國政府和陸軍部毫不客氣地提出改進建議。為此,得罪不少人。但她始終不懈地同社會上那種把弱者置於不必要的死地的懶惰和無知進行了斗爭。總之,她不是作為一個普通護士而結束自己的一生。應該說在徹底完成護士工作過程中,她給自己的使命開辟了大片的良田沃野。關於護理工作的所有方面,她都有一個明確的理想。可能是為一生的使命而生存的堅強信念,使她的頭腦具有不隨波逐流、強韌不倦的思考能力。她把耳聞目睹的一切,通過自己的思考,加以整理、綜合,形成新的設想。並且為實現這新的設想而勇往直前,把世人的批評、贊譽全不放在心上。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時寫的一封信中說道:「如今我擔負的工作中,護理僅僅佔一小部分。」(《弗羅倫薩·南丁格爾的生涯》,賽西爾·烏茲達姆、史密斯著,武山滿智子等譯,現代社版)從那時起,管理和經營醫院的一切工作,均由她負責。她必定深深體會到:為進行充分護理,不僅需要醫生和護士的協力,而且必須得到所有人的合作。她已認識到為實現福利和衛生方面的目標,需要大批人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可以說她從這時起,走上完成更大使命的人生道路。她的有關近代護理體系的設想,是在當時的實踐中孕育產生的。另外,她雖為上流社會出身,但通過護理工作,得以和各階層的人積極接觸交往,這也是促使她形成多元性思考能力的一個可貴經驗。
真正的英雄是謙虛的人
一八五六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南丁格爾回到英國,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由於先期回國的士兵們的傳頌,她被群眾尊為英雄,名聲大震。但是她沒有因為人民的贊揚而沾沾自喜,克里米亞戰爭的慘狀和對下一步改革的願望,占據了她整個身心。南丁格爾關於什麼是「真正的英雄」有過一段話,開頭是這樣說的:「如果所謂英雄是指那種為他人進行了崇高事業的人,那麼,」她接著說道:「這種人一定是不驕傲自大,謙虛謹慎的人。」(《南丁格爾作品集第三卷》,湯槙麻斯監修,薄井坦子等編譯,現代社版)一提到英雄,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一種轟轟烈烈、傲氣十足、得意洋洋的形象。但她卻說「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的人」才是英雄。盡管有人自以為了不起,但從大千世界來看,只不過是個小小娃娃般的人。只有缺乏真正力量的人才驕傲自大。謙虛則是冷靜地正視自己,主動致力於自我成長、壯大的內心世界反映。謙虛的人總是雍容大度,能正確地認識事物。高傲的人總是焦躁不安,動輒屈服於虛榮心。如果說英雄是「為他人進行事業的人」,那麼可以說他的必備條件自然是要有高潔的人格,深厚的仁慈心,以及由此而採取的行動。南丁格爾還說道:「如果說婦女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工作』中,也和在發生重大事件時,處理重要工作一樣,或者幹得更出色,因而人人能成為英雄的話,那麼每天為他人做奉獻的護士們正是個個皆可謂英雄。」(同前書)英雄不只是出現在轟轟烈烈的舞台、偉大壯麗的工作中,在那每天每日「為他人」嘔心瀝血、默默獻身的人們中間才有真正的英雄。「為他人」而真心實意地做奉獻,會使你真正感到喜悅和充實。「沒有報酬的行為」帶來的充實感,能使你最寶貴的生命充滿豐富多彩的活力。
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國公眾的贊揚。護士工作的重要性為人們所承認,護理工作從此受到社會的重視。
1856 年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才抱著病弱的身體,最後離開戰地醫院回到倫敦。英國公眾捐贈巨款,以表彰她的功勛。南丁格爾用此資金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1860 年在倫敦聖托馬斯醫院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後又開創了助產士和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推動了西歐各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她強調護理工作是一門非宗教性的專業,必須由受過科學訓練和品質優秀的護士,負責護理教育和行政管理。她以病弱的身軀充滿激情地工作,為培養護理人材,傾注了畢生精力,確立了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和近代護理學的科學地位,使護理學科成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成為受人敬重的職業。現代護理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職業性護士的出現,是現代化進程中專業化不斷提高的結果,也是婦女自立運動的重要勝利。職業護士的資格,由護士教育標准限定,並堅持注冊和許可證制度。南丁格爾有不少論著,她的名著《護理工作記錄》( 1858 年出版)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是為現代護理學的經典著作。
1867 年,在倫敦滑鐵盧廣場,建立了克里米亞紀念碑,並為南丁格爾鑄造提燈銅像,和西德尼·赫伯特的銅像並列在一起。
1907 年,英國政府授予南丁格爾最高榮譽勛章,這是首次將該勛章授予女性。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在文稿中,也曾兩次充滿感情色彩地稱贊這位既溫柔又堅強的女性:「在當地找不到一個男人有足夠的毅力去打破這套陳規陋習,能夠根據情況的需要,不顧規章地去負責採取行動。只有一個人敢於這樣做,那是一個女人,南丁格爾小姐。她確信必須的物品都在倉庫里,於是帶領幾個大膽的人,真的撬開了鎖,盜竊了女王陛下的倉庫,並且向嚇得呆若木雞的軍需官們聲稱:我終於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現在請你們把你們所看到的去告訴英國吧!全部責任由我來負!」
1910 年的一個晚上,南丁格爾這位 90 歲的疲憊老人,在睡夢中安然長逝。為了永遠紀念她,國際護士協會和國際紅十字會,把她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並決定以南丁格爾的名字命名最高護士名譽獎,即南丁格爾獎。自 1912 年以來,每兩年對各國卓有成就的護士頒發南丁格爾獎一次。中國做出卓越貢獻的優秀護士有許多獲得了南丁格爾獎。南丁格爾使傷病員們心中感到無比溫暖的那盞燈,將永遠照耀護理事業的道路,她一生的事奉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天國就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必須讓它外顯出來。」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assembly,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 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
——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余謹以至誠,
於上帝及會眾面前宣誓:
終身純潔, 忠貞職守,
盡力提高護理之標准;
勿為有損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葯;
慎守病人家務及秘密,
竭誠協助醫生之診治,
務謀病者之福利。
謹誓!
電影《南丁格爾》◎譯名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片名Florence Nightingale
◎年代2008
◎國家英國
◎類別劇情
◎語言英語
◎片長65 Min
◎導演Norman Stone
◎主演Keith Clifford ... The Colonel
Tim Dann ... Dying Soldier
Paul J. Dove ... Customer in the Music Hall
Laura Fraser ... Florence Nightingale
Phil Gwilliam ... Mr Davies
Roy Hudd ... Music Hall Barker
Barbara Marten ... Mrs Nightingale
Sean McKenzie ... Dr.Farr
Wendy Patterson ... Plain Jane
Michael Pennington ... Wen
Ben Stott ... Music Hall Singer
Catherine Tyldesley
◎簡介
這部電影講述了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英雄之一——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在從克里米亞戰爭前線回國之後情緒和精神上所遭受的創傷。由於反感軍人們受到的不必要的痛苦,這位護士糾纏當局允許她對軍隊醫院的狀況進行調查。然而調查結果卻是很多士兵由於她自己的失敗而死,這使她開始重新評價她今生的使命。

⑤ 美國 日本 英國 法國 德國哪個國家最討厭為什麼

簡直沒有一個我喜歡的國家。 不過我最討厭法國。 我覺得日本現在沒什麼威脅。所以不算很討厭。 美國需要非常提防。 英法德從帝國主義侵略的時候就已經非常令人討厭了,一直到現在,也還是很討厭。 而且法國還不識時務。繼續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著騎牆的角色。 所以我的答案是:最討厭是法國,下來是英德,再下來是美國,最後才是日本。

⑥ 俄國,法國,英國 的文學各有什麼特點

個人是從自己讀書的總體感覺上來劃分:
法國多有浪漫主義特色,代表人物雨果、大仲馬,小仲馬,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發源地,單純的浪漫,追求新奇、刺激;
英國多傳統、保守一點;
俄國最熟悉的是列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感覺浪漫氣息是很重,不過好像有點偏執,宗教狂熱氣息很濃;
上面只是大體印象,並不絕對,肯定不夠全面。

⑦ 北洋水師曾經排名世界第九,哪些國家排名前八名

分別是英國、法國、俄國、德國、西班牙、奧匈帝國、義大利和美國。

第一名當之無愧是英國,蒸汽時代以後,英國造船業迅速發展,那時候的英國海軍當之無愧是海上的霸主。他們的實力在鴉片戰爭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擁有200多艘艦艇,總噸位可以達到60萬噸。英國正是擁有這樣一支海軍,才創造了日不落帝國的神話。

第五名的西班牙、第六名的奧匈帝國,在北洋水師的年代還是比較厲害的,但隨著現在中國的崛起,我國也慢慢的海軍佔領了一席之地,一些國家仍沒有大的發展,便慢慢的失去了海軍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時的他只排名世界第八,相比於英國海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現在海上的霸王竟然是美國。

⑧ 領土面積和資源世界第一的俄國,為何卻不富裕

眾所周知,俄國是近代史上最具擴張性的國家,沒有之一。俄國吞並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直接讓它變成了世界第一領土大國。

2.俄國不善於經營管理所佔領土。

俄國善於搶佔領土,卻非常不善於經營管理,從所佔領土上獲得收益並不多。領土的增加還造成少數民族人數增多,民族矛盾加劇,造成內部不穩定,統治成本較高。

19世紀末以來,俄國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政治動盪、民間暴動和對外戰爭不斷,也影響了經濟發展和對新佔領土的治理。

3.西方大國的敵視。

早在1853年,俄國領土的迅速擴張就引起英國、法國的敵視。英法與土耳其聯合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擊敗俄國,遏制了俄國在黑海地區的擴張。

1904~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擊敗俄國,遏制了俄國在東北亞的擴張。

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領頭羊,對蘇聯的遏制更加明顯,帶領西方國家對抗蘇聯。

幾乎每一任世界霸主都把領土龐大的俄國當成對手,它們不斷圍堵俄國,限制對俄貿易,這對俄國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4.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產業更新換代太快,資源、能源的重要性下降。

英法等國是靠掠奪殖民地起家的,工業革命開始後,西方各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各行各業的技術更新也非常迅速。尤其是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發展迅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迅速,資本、技術、知識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了能源、資源、土地的重要性。這就是日本等能源匱乏的國家能夠崛起的重要原因。

而俄國由於各種原因的限制,經濟長期靠出口能源和礦產支撐,高科技企業很有限,這造成俄國經濟受能源價格影響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提高。




⑨ 俄羅斯人為什麼這么懶

因為國家常年比較動盪
勤奮要在能得到回報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如果一個國家長期動盪
動不動你長期積累下來的財富就會貶值,甚至化為烏有。
誰還會勤奮呢
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閱讀全文

與英國法國俄國哪個最懶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