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冠疫情有哪些
新冠病毒變異毒株,2021年5月,世衛就開始用希臘字母為新冠毒株命名,已命名11種變異毒株,包括阿爾法、貝塔、德爾塔等。
變異毒株
Mu變異毒株
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和拉美部分國家均已報告發現被「Mu」變異毒株感染的病例。世衛組織表示,盡管監測顯示「Mu」變異毒株在全球的流行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在哥倫比亞和其鄰國厄瓜多仍處於上升趨勢。[5]
C.1.2變異毒株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曾表示,正在密切關注被命名為「C.1.2」的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該變異毒株包含多重突變,研究人員懷疑其可能逃避部分免疫系統的「攻擊」。
當地時間2021年8月31日,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表示,世衛組織已與南非研究學者取得聯系,對其首先發現的新冠病毒C.1.2變異毒株進行監測和評估,目前該變異毒株並未加速傳播,未被世衛組織列為「需關注的變異毒株」。[3]
B.1.621變異毒株
2021年8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正在對一種名為「Mu」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621進行監測,由於該毒株具有對疫苗的抗葯性風險,需要進一步研究觀察,因此將該毒株列為「待觀察變種」。2021年1月首次發現於哥倫比亞。[4]
次變種AY.4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2021年10月25日報道,印度細胞和分子生物學中心前主任拉凱什·米什拉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株的次變種AY.4對新冠疫苗的突破性或感染性更強,它也不是一種新變種。[7]
AY.4.2毒株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28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衛生部證實,發現一例新冠肺炎輸入病例。該病例感染德爾塔系變種毒株AY.4.2。[8]
據路透社11月15日報道,AY.4.2正在英國迅速傳播,大約已佔到英國目前所有測序病例的10%。與原有的德爾塔毒株相比,AY.4.2用於感染人體細胞的刺突蛋白發生了兩種突變,科學家們目前還在研究該變異的特性。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AY.4.2的傳播情況,盡管目前不能斷言該亞變異株是否會降低疫苗有效性,但有跡象表明AY.4.2的傳染性會更強。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已有包括美國在內的42個國家報告了AY.4.2的感染病例。[10]
B.1.640毒株
2021年11月,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區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新毒株「B.1.640」,其刺突蛋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異。[9]
德爾塔變異株(AY.4 進化分支)華沙株
2021年12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通報稱,經過國家衛健委病毒學研究結果確定,近期浙江本土病例(包括寧波)與上海、江蘇兩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高度同源,為同一起關聯疫情。經過寧波市疾控中心病例標本三代測序,結果為德爾塔變異株(AY.4 進化分支)華沙株。[11]
奧密克戎毒株新變種BA.2亞型毒株
當地時間2022年1月21日,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正在調查奧密克戎毒株新變種BA.2亞型毒株在英國的傳播情況,目前感染該毒株的病例所佔比例還比較低。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會對該變種毒株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截至2022年1月10日,英國發現了53例感染BA.2亞型毒株病例。[12]
2022年2月15日,世衛組織在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中指出,早期研究數據表明,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更易傳播。根據丹麥的疫情數據進行測算,該亞變體比奧密克戎原始毒株BA.1的傳染性增加了30%,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與奧密克戎原始毒株相比並無差別。[14]
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12和BA.2.12.1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3日,美國紐約州衛生廳表示,該州發現兩種新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12和BA.2.12.1,約占該州新冠感染數的80.6%。[19]
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A.2.12.1
據韓聯社2022年5月3日報道,BA.2.12.1生成於美國,是被稱為「隱形奧密克戎」的BA.2系列的亞型毒株。據悉,BA.2的傳播速度較奧密克戎要快三成,而BA.2.12.1的傳播速度較BA.2還要快23%-27%。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在當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韓國境內報告首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A.2.12.1的境外輸入病例。該病例為已完成三針新冠疫苗接種的50多歲女性,4月16日自美國抵韓,次日確診。[27]
奧密克戎重組毒株--亞型BA.1和BA.2遺傳信息的「重組體」
2022年4月28日,日本仙台市公布,在市內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的新型重組毒株。[24]基因分析的結果顯示,該毒株是混合了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1和BA.2遺傳信息的「重組體」,病原性和感染力等特徵不明。[23]這與4月11日在機場檢疫發現的日本國內首次確認的「XE」毒株屬於不同類型。[24]
2022年4月初,巴西衛生部確認了一例奧密克戎XE變種,該變種是BA.1和BA.2的重組毒株。[28]
奧密克戎新變種BA.1.1和BA.2的毒株組合而成
當地時間2022年5月5日,巴西醫療權威機構布坦坦研究所證實,在該國東南部聖保羅州發現2例奧密克戎新變種感染病例。奧密克戎新變種是由BA.1.1和BA.2的毒株組合而成。巴西衛生部已經認可了該新變種。[28]
奧密克戎BF.15
2022年8月29日,深圳市衛健委表示,發現奧密克戎BF.15變異株,是BA.5.2.1的子分支。
② 如何看待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
疫情來了,大家生活都變得拮據了,一看到存款卻增加了,非常驚訝!這裡面的道理還是從貨幣常識來理解:
首先,貨幣供給端閥門開大了 。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8.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7.51萬億元,同比增長5%,流通中貨幣(M0)余額8.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一季度凈投放現金5833億元。 這是貨幣供給方面數據,明顯M2是流通貨幣總量增長還是適度的,為的扶持中小企業和經濟復甦,但是M1和M0的增長明顯量變大、增加有些猛。這說明資金沒有轉化為實體經濟環節,原因是復工沒有復產,或者部分地方根本就沒有企業需要資金,說明對經濟趨勢不明顯。不願意承擔風險。
其次,需求端籠頭變小了。 情況是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09億元【這個說明封城帶來消費減少,尤其信用消費少】,中長期貸款增加1.26萬億元 【這個數字還是增長,說明大項目投資還是加碼的】 ;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6.0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04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6305億元 【流通環節受城影響,生產停擺】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729億元。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
所以,供給端大了,需求端小了,結果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 3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206.42萬億元,同比增長9.2%。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200.9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個和0.6個百分點。
存款增加知道了,還要看一下存在結構情況: 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個人企業都把減少風險,存在過日了放在第一位】 ,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 【政府只出不進,財政稅源少了】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 【企業沒有進賬,基本費用沒有減少】 。注意: 房市和股市都有新資金進入了。
這裡面個人企業存款增加,是誰家的存款,其實是差異很大的。
2018年3月24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演講中提到,從2010年到2017年,居民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佔比從25.4%下降了近一半至12.7%。也就是說,中國人賺100元,只會存下來12.7元。而且,儲蓄的分布還嚴重不均。據西南 財經 大學和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儲蓄率為60.6%,儲蓄金額占當年總儲蓄的74.9%。很多「零儲蓄」的人「被平均了」。
沒能錢的另一面是高負債。按照居民負債占據GDP的比重,1996年中國居民杠桿率只有3%,2008年也僅為18%,但是自2008年以來居民杠桿率開始呈現迅速增長態勢,短短六年間翻了一倍,達到36.4%。到了2017年二季度居民杠桿率已經高達47.4%,較之2008年激增了近30個百分點。47.4%的居民杠桿率雖然低於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76.1%,但是這一數字已顯著高於新興經濟體平均39.8%的水平。美國居民部門債務率從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時間,而中國只用了不到10年,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飆升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所以,不太關心銀行存款增加了多少,更多看看自己口袋是不是要空了。
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左右,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 如何理解存款大增的現象?
2019年一季度的這個數據,住戶存款是6.07萬億,今年增長了6.6%,增速並不算多。經歷過今年春節,很多朋友已經對年內的經濟形勢產生了比較悲觀的預期。本來中國就是一個儲蓄大國,總儲蓄達85.4萬億元,人均存款達到了6.1萬元(2月份數據),有很強的存款習慣,只要手上有點錢,多多少少都會選擇存點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存錢的目的就是在防禦經濟不景氣時的生活開支,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但大家都把錢存起來會帶來一個問題:消費慾望下降,對經濟刺激會起到反作用,會導致經濟復甦進程減慢。
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1.53萬億元,增速與住戶存款並非同一水平,屬於大放水級別。一般而言,在信用貨幣時代,按照貸款創造存款的理論,貸款多增則意味著存款可能增加較多,因為銀行給企業的貸款被記入該企業的存款賬戶,上交存款准備金後,還可以繼續放貸,從而形成循環存款創造。企業存款增加比較多,為復工復產順利推進儲備了良好的資金狀況,刺激經濟就靠他們了。
財政性存款是財政部門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財政資金。這個數據的減少說明政府正在動用自己的資源刺激經濟,比如發放消費券這玩意,各地政府都在干,這些錢就是政府的補貼,真正的薅羊毛,大出血,所以有消費券的朋友,建議還是參與一下,一來自己得益,二來刺激一下經濟,最終受益效果依然會傳導到自己身上,這么好的活動應該繼續搞。
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中,少部分是人民群眾對當前經濟產生悲觀預期下的防禦性反應;主要增長速度大的的是銀行放水給企業准備復工復產的准備金,還有少量政府為刺激經濟出的血本,並不是大家都把錢存起來不消費,現在大家看出區別了嗎?
不能說這種習慣好或者不好,這是一種財富觀念,存在即是合理,且這也符合我們國人的文化思維方式——居安思危。
受疫情的影響, 社會 生產和生活收到極大的影響。股市萎靡下跌,市值縮水;工廠停工、企業停業,企業和個人收入均受到影響而減少。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投資情緒受到抑制,資本會主動尋求安全、低風險的投資、避險方式。
而銀行儲蓄則是安全性高、風險性低、變現快捷的方式之一。
所以,避險是造成當下經濟下行,收入減少,但銀行存款確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此外,艱苦奮斗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現在受疫情影響,大家危機意識很強,也會主動縮緊開支,提高現金儲備意識,防患於未然。
我們國人還有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就是「靠自己、不求人」。而我們的國家也非常的民主、勤勉、敬天愛民。出現疫情危機的時候,我們能夠以舉國之力共同抗擊疫情,國家大力投入上千億資金用於防疫治療,每一個確診患者都能夠免費救治。全民也積極捐助、各個企業、省市、個人紛紛傾囊相助。所以,我們能夠在被疫情突襲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戰勝疫情。
這是人類 歷史 上的一次壯舉,為世界各國防疫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積極的貢獻。
反觀海外其它國家,尤其是那些發達國家行為,簡直就讓我們捧腹,也讓我們為那些感染的、死去的人們而悲哀。
疫情在我國發生的時候不重視,反而指責我們,看我國的笑話;疫情在他國出現的時候不重視,不防疫,有蜜汁自信;疫情開始擴散的時候驚慌失措,沒有有效的防疫措施,甚至不去努力防疫就放棄抵抗,企圖走群體免疫的道路;
要知道,所謂的群體免疫最終還是傷害廣大底層人民的利益。資本主義國家發達的醫療資源一定會優先供應上層人士。不然你會相信資本主義上層人士也會去群體免疫嗎?
所以,沒有任何時候,我們會為生活在中國大陸而感到安全和自豪!
而以後,也會將這份安全感和自豪感始終延續下去!
至於網路上那些不負責任的一些人,諸如「許可馨」之流,我們不會忘記對他們的聲討、 歷史 也不會忘記、蒼天也不會饒恕......
受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居民消費大幅下降,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人民幣存款主要包括居民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兩項,除了企業把投資和生產經營的資金存回了銀行,更多是由居民存款所貢獻。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而2019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6.31萬億元,同比多增1.24萬億元。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多增達22%,去年一季度同比多增達19.6%。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IMF預測全球經濟下滑3%。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居民存款持續 增加,主要是對疫情的擔憂,通過儲蓄來尋求安全感,面對不確定因素。當然,大部分專家學者也在呼籲投資者多留現金,廣積糧,緩稱王。
但我建議投資者當下除了儲備充足的備用金外(保留 3-6個月的應急資金),加大投資才是最正確的配置思路。為了應對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央行加大貨幣投資,貨幣的閥門已然打開,伴隨的將是各類商品、資產價格的上漲。持有更多的現金或存款就意味著手裡的錢,不但不會增值 ,保值 都不可能,會被物價上漲的速度遠遠拋在身後。
疫情已得到全球廣泛國家的重視,中國疫情已初步控制穩定,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並不大。此時,不是想著怎麼去增加更多的存款和現金來度過危機,而應該積極進取,尋求財富增長的機會。
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國人民幣存款增加了8.07萬億,人民幣存款余額高達200.99萬億,創造了新高。
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國各行業都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很多人的收入出現了大幅度下跌,按道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存款應該下降,畢竟收入都下降了這么可能還有錢存銀行呢?但現實數據卻表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人民幣存款不僅沒有減少還增加了8萬億,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看來,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大家把原本准備買房的錢存進了銀行。大家都知道,不管在什麼時候樓市裡都會有一大批人買房。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在今年的前3個月里全國樓市都關停了售樓處,隨意一大批原本打算買房的人現在都沒地方去買房,只能把原本准備用來買房的錢存進銀行,最後的結果就是銀行的存款變多了。
另外一點就是,銀行的存款並不僅僅只是來自於個人的存款,還有國家的資金。從去年開始國家就不斷在放水,整個市場的貨幣都變多了,但這些錢又不能一下子全部流通到市場上,否則會對物價還有將近造成階段的負面影響。所以這些多出來的錢就全部存在銀行里,銀行存款增加8萬億也就不奇怪了。
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206.42萬億元,而人民幣存款余額200.99萬億元。一季度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其中,住戶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而3月份外幣存款卻減少223億美元。
我們先看外匯存款的減少,外匯盈餘主要是來自於貿易、服務為主的經常性外匯盈餘,以及以外國金融資本進入我國出現的盈餘,我國的外匯儲備是3萬億美元,這是2014年從接近4萬億以來的持續走低,這次疫情的影響就是表現在外貿出口的放緩,和外國資金進入我國資本市場的節奏放慢。跌破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額在4月份可能就會出現。
財政性存款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減少,這剛好印證了國家的財政政策上的減稅、減費和轉移支付的加大。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減少也是一些機構的風險加大和理賠保險等支出等增加,但意外的是:這次的 健康 類保險應該是大大的增加了。
剩下的就是企業存款和居民存款,但我們也要分析一下我國在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方面的變化。20年3月,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在多年來首次突破10%,比之前的8%的增長率增長了接近2%,達到了供應量總額208萬億。也就是在3月份多投放市場的貨幣量有接近4萬億,而這些市場投放的額度有一半進入到了企業的貸款賬號。也可能就是企業的存款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最後就是個人存款增加了6.47萬億,佔到了總量的80%。其一,投資渠道變得更加狹窄,疫情下的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火熱投資市場都基本上不太敢沖刺。這也是資金回籠進入存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二,以我國100萬億GDP的40%為居民可支配收入部分,那麼一個季度等於增加了工資或其他收入財富達到10萬億,那麼扣除一半用於生活費用和其他相關費用,餘下的5萬億中的70%以上進入到了銀行中,在危機中更是需要現金為王的理念,有米才會心裡踏實,這也至少增加了3~4萬億的新增財富。
以上是筆者的個人分析觀點,大家可以一起探討。
的確,受到春節停工停產的影響下,銀行存款反而增加的情況。
2020年4月10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一方面收益我們國家長期儲蓄的良好影響,雖然因為受到疫情影響,部分人的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公職、退休人員的收入仍然沒有降低,有些行業收入降低,比如外貿,有些行業的收入顯著增加,比如醫療行業;但是有大部分人都實行了居家隔離,我們消費其實也是下降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也就是居民住戶存款增加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親眼見證疫情的影響下,更多的選擇開始儲蓄。原本打算出去 旅遊 消費或者去買買買的錢,發現疫情的危機造成收入下降的現實後,選擇存下這些錢,應對危機的人越來越多了,這也就是居民住戶存款增加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和大洋對岸的美國做一下比較,40%的美國家庭拿不出400美元的儲蓄、70%美國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的儲蓄來應對疫情造成的危機,用來囤積購買必要的生活物資。這也就是美國政府為什麼要直接發放現金給成人和兒童的主要原因。從疫情影響美國到現在已經有總數超過2200萬申領失業金,大約占勞動力總數的八分之一。一旦失去了收入來源,他們還有助學貸款房貸、車貸需要償還,如果無法償還的話,整個金融的資金鏈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回到我們國家來說,消費觀念沒有美國那樣超前,所背負的債務主要是房貸。看到美國如此蕭條的經濟環境,自然而然選擇存錢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沒人知道疫情的影響何時才能散去,未來是否會面臨失業等諸多問題。現在全國范圍能都在有序的復工復產,收入來源更為豐富,儲蓄將會是未來的主要選擇之一。
綜上所述,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未來儲蓄仍將是人們財富的首要選擇,這也符合我們中國人長期以來保持的儲蓄觀念。
央行4月10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止3月末人民幣存款總余額為200.99萬億,首次突破200萬億大關,較年初增加8.07萬億,同比增長13%。但是,住戶存款就凈增了6.47萬億,占總增長的80%,所以存款增長貢獻的主力軍還是住戶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為什麼受到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住戶存款不降反升呢?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為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央行實施了穩健貨幣政策,加大了貨幣投放量。據數據顯示,一季度流通中貨幣(M0)余額達到8.7萬億,同比增長10.8%,表明一季度凈投放現金達到5833億。
同樣,廣義貨幣的增速也不低,3月末M2餘額達到208.09萬億,同比增長10.1%,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和1.5個百分點,再次表明市場上的錢開始變多了。
二是居民消費受到一定壓制,轉化為儲蓄存款,可以從住戶貸款結構變化中窺見一斑。3月末,住戶貸款規模56萬億,增加了1.21萬億,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09億,中長期貸款增加1.26萬億。而住戶(居民個人)貸款中,短期貸款主要用於消費,比如信用卡。中長期貸款主要用於房地產。由此可見,受到疫情影響,居民消費受到一定壓制,很多原本用於消費的資金陸續轉化為存款,儲備意識有所增強。
第三,由於疫情全球蔓延,以及石油價格之戰的效應疊加,國際資本市場振幅加大。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受此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將萎縮3%,投資市場情緒低迷。出於避險需求,投資者一般會對資產配置重新調整,而人民幣幣值一直比較穩定,存款由於保本保息,具備一定剛兌性質,且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投資避險工具。可以這樣說,人民幣住戶存款的增長中,也包含了部分其他其他金融資產(股市,基金,債券和理財產品等)的轉化。
在過去的1到3月份,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有人已經預言今年因為一季度的情況整個GDP可能出現大幅度回落,一般而言,經濟不好的時候老百姓手上都比較缺錢,大家沒有工作自然就沒錢了,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的,而實際根據央行最近兩天爆出的數字,今年前三個月居民儲蓄存款達到6.47萬億,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啊,以及銀行的存款增加了8萬億,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想不明白,似乎一切不符合常規啊。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疫情的影響央行大量的給市場投放貨幣,導致了市場化利率的下行,國債利率也是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而在這個期間唯一沒有變動的就是銀行的存款利率,此前參與國債或者其他固定收益品種的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益下降,大家會做個比較,最終發現存款利率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以及國債的收益差不多,那還不如直接去把錢存到銀行呢。
我覺得這是銀行突然儲蓄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當然了這個數字是被平均了的,不見得大多數人會有那麼多存款,據我所知其實很多年輕人手上就沒什麼現金,工資和賺的錢基本上要麼還了房貸,要麼就消費了,手上基本沒啥余錢。
那麼這部分錢就可能是以企業的變相方式存到銀行的,在疫情期間生產大多屬於停滯,這個時候把錢存進銀行額度比較大的話,獲得的利息也不少。
在疫情的沖擊影響下,居民的存款意識明顯提升,改變了以往先用未來錢的想法。雖然經濟下行,但今年以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政策,部分企業以及個人可以獲得相對低息的貸款,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可能通過借入低息貸款,置換掉之前相對高息的貸款,或盡可能回收現金流,以提升自身的風險防禦能力。至於個人,則逐漸重視銀行存款,在疫情期間,工作停止,缺乏收入來源,才意識到平時存款的重要性,在特殊的時期下,持續的現金流以及一定規模的存款儲備,往往是一個家庭抵禦風險的有效保障。
③ 西安市疫情19號到20號社會面增加有多少個
5例。根據查詢疫情防控部門顯示:西安市疫情2022年10月19號到20號社會面增加5例。在渭南發現4例,安康1例,並將此地區已劃分位高風險地區,並將此地區進行了嚴格的封控管理。在此地區的群眾請佩戴好口罩積極配合疫情部門規定以及要求。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轄地級市,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安都市圈核心區、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
④ 8月27號到14時疫情增加幾粒
259。根據查詢8月27日國內新增疫情病例顯示,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59例。新冠疫情shi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⑤ 中國疫情投入多少億
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疫情開始的第一年,這一點表現得尤為顯著——2020年衛生總費用佔7.2萬億,佔GDP比重達7.12%,達到歷史新高。到了2021年,國衛生總費用更是高達7.5萬億元!整體來看,雖然抗疫增加了衛生支出,但仍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
2022年4月,國家醫保局表示,自2021年2月始,我國已經接種32億劑次疫苗,疫苗費用1200餘億元,主要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但是,其他的抗疫支出還未統計,所以還未確定2022年抗疫總共投入了多少億元。
⑥ 今年疫情情況怎麼樣
新京報訊 9月23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個人微博發布長文,解讀今冬全球新冠疫情形勢等。以下為全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新冠疫情結束曙光已見,呼籲各國繼續努力;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新冠大流行已經結束;歐盟醫管局表示,歐洲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將繼續加強新冠疫苗接種。這些信息,既讓人興奮,又讓人迷惑。究竟全球新冠疫情形勢如何?
1. 准確解讀,全面理解
世界衛生組織譚德賽總幹事傳遞的信息,讓大家看到了戰勝新冠的勝利希望,但他的後半句話,應該更為重要,他是在強調全球各國需要繼續努力實施新冠防控措施。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這一信息的主要依據是,近期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已經明顯下降。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按照周為單位統計,自2020年3月下旬以來,最低的是在今年5月30日、6月5日、6月13日三個統計節點,連續三周每周的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均低於1萬人,波動在8881至9374例死亡。而今年9月5日、9月12日兩個統計節點,雖然相比上一周的死亡數呈現下降,但死亡絕對數仍在1萬例以上,分別是11836例和10102例。
總體來說,新冠死亡人數呈現明顯在下降。自今年4月18日以來,全球每周新冠死亡人數一直控制在2萬例以下。而從2020年3月23日至2022年4月11日,新冠的每周死亡人數一直在2萬例以上,其中60%以上的每周死亡人數都在5萬例以上,最高時突破10萬例。與全球五波新冠報告病例數疫情相對應的每周新冠死亡人數峰值分別是第一波2021年1月18日,周死亡數102122例;第二波2021年4月26日,周死亡數95822例;第三波2021年8月23日,周死亡數71339例;第四波2022年2月7日,周死亡數77170例;第五波2022年8月8日,周死亡數17766例。
上述數據說明,新冠對人類的死亡威脅,明顯減少。
如果大家把側重點都放在譚德賽講話的前半句話,而忽略後半句話,目前顯現贏得戰勝新冠的勝利曙光,就很難在短期內變為現實。應該理解為,世界衛生組織強調的是全球各國需要繼續努力做好新冠防控工作,才能盡早實現結束新冠疫情的願望。
歐盟醫管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日前表示,新冠疫情在歐洲尚未結束,呼籲歐洲各國應繼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為應對新一輪疫情做好准備。
中國有句古話曰「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勝利,越要加倍努力。
2. 造成一波波新冠疫情流行的主要動力
決定全球新冠疫情一波一波流行的主要動力因素包括三個方面,即:病毒變異、人群聚集和流動、環境因素。
從病毒方面來看,病毒的變異,使得其傳染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發生了變化,這是造成新一波疫情傳播的主要動力之一。
從人群方面來看,人口密集、人員聚集、人員流動頻率快、流動范圍廣,是形成新一波新冠疫情傳播的人群動力因素。
從環境來看,主要是溫度、濕度和通風情況等,影響著新冠的傳播流行。
全球新冠第一波疫情發生在2020年的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節假日多,造成人群聚集增加和流動增加,同時環境因素又是冬季寒冷,人們聚集在密封、空氣流通性不好的室內。
第二波疫情和第三波疫情發生在2021年春末夏初和秋季,主要由變異毒株Delta造成。
第四波疫情跨度較大,發生在2021年冬季至2022年春季,主要是受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冬季節假日人員聚集增多和流動頻繁、以及冬春季寒冷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第五波疫情發生在2022年夏季,主要是受到奧密克戎新變異毒株的影響。
3. 今冬疫情形勢的三種情景
今冬新冠疫情的趨勢還很難判定。不過,疫情走勢有三種可能情景。
第一種情景是疫情在當前的形勢下繼續向好,雖然不大可能在今冬實現新冠疫情結束,但新冠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將繼續下降。出現這種情景的可能性比較小,概率不到30%。
第二種情景是維持或小范圍波動於當前的疫情狀況,即今冬的新冠發病人數每周波動在3萬至5萬例,每周新冠死亡人數波動在1-2萬例之間。出現這種情景的可能性存在,概率約在30%-50%。
第三種情景是今冬將出現全球第六波新冠疫情流行。出現這種情景的可能性比較大,概率約在50%以上。判斷依據有三:一是當前的全球疫情形勢依然處於高位水平流行;二是很快進入冬季,即使沒有新的變異毒株出現,僅人員聚集和流動,加上冬季環境,就足以將當前的疫情數推向新一波流行;三是根據過去近三年的病毒變異情況來看,還不能排除出現新變異毒株的可能。
盡管出現第三中情景的可能性相對要大一些,但今冬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不會很大。依據有三:一是全球疫苗接種持續向好,接種率繼續不斷提高;二是前五波疫情已經造成人群中最弱的那部分人死亡,剩下的部分對新冠的抗擊能力相對較強;三是從過去的疫情防控中總結了經驗,加上新治療葯物的應用,衛生系統更有能力應對可能發生的新一輪疫情。
⑦ 疫情隔離多少天可以解除
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時間,根據目前對疾病的認識就是14天的潛伏期,14天之後沒有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就可以解除醫學觀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 [1-2] ,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3-6]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7] 。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 [8] 。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9]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10] 。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11] 。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12]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022年4月1日16時59分(北京時間22時59分),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391813例,達到486761597例;死亡病例增加4367例,達到6142735例。 [297]
截至2022年4月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5060例(其中重症病例63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27680例,累計死亡病例4638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57378例,現有疑似病例17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45697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87696人。
根據現有病例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⑧ 2020年武漢當時疫情確診多少例
2020年武漢當時疫情確診50333例,死亡3869例。
2019年12月31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調查發現,該次肺炎病例大部分為華南海鮮城經營戶。
2020年1月1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發出「關於休市整治的公告」。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採取休市措施,並對全市公共場所,特別是農貿市場進一步加強防病指導和環境衛生管理。
相關介紹:
2022年1月5日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部分患者為武漢市華南海鮮城(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經營戶。初步調查表明,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呼吸道病原。病原鑒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進一步進行中。
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電鏡下呈現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1月10日24時,已完成病原核酸檢測。國家、省市專家組對收入醫院觀察、治療的患者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測結果等進行綜合研判,初步診斷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其中已出院2例、重症7例、死亡1例,其餘患者病情穩定。所有密切接觸者739人,其中醫務人員419人,均已接受醫學觀察,沒有發現相關病例。
⑨ 近一個月全球新冠死亡超4萬例,全球疫情形勢如何
近一個月全球新冠死亡超4萬例,目前全球疫情仍然是比較嚴峻的,而且在我們國內多個地區也出現了疫情反復的狀態,很多地區也呈現了非常嚴峻的一個狀態。把我國多個地區都進行了緊急封閉管理的措施;
今年病毒的突變速度非常的快,再加上病毒的傳播能力也比較快,而且今年病毒還呈現了一個特別強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超強潛伏期。病毒的這些特點都對於我們疫情的防控工作造成了比較大的困難;所以我國對於疫情的防控是非常嚴格的。
⑩ 中國疫情時間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有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迅即應對突發疫情(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湖北省武漢市監測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國第一時間報告疫情,迅速採取行動,開展病因學和流行學調查。
第二階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0日至2月20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中國採取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一招,堅決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全面打響。
第三階段:本土新增病例數逐步下降至個位數(2月21日至3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復工復產重大決策。
第四階段: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決定性成果(3月18日至4月28日)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漢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第五階段: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4月29日以來)境內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出現散發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輸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