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巴士底獄關押什麼人

法國巴士底獄關押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2-11-18 02:16:01

A. 介紹攻佔巴士底獄事件

巴士底獄是發生在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巴士底獄監獄的武裝起義事件,那麼你了解攻佔巴士底獄的事件嗎?下面由我為你介紹攻佔巴士底獄事件,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介紹攻佔巴士底獄事件
攻佔巴士底獄簡介,攻佔巴士底獄是發生在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巴士底獄監獄的武裝起義事件,攻佔巴士底獄在法國大革命中影響深遠,是法國大革命的重要進程之一。

攻佔巴士底獄簡介介紹,巴士底獄是十四世紀建造,關了跟多 政治 犯,是封建王權的象徵,一直到十八世紀都是被法國封建王室控制。凡是反對封建統治的人都被關押在巴士底獄,這里關押了很多著名的大人物,但是到了攻佔巴士底獄事件之前,整個巴士底獄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政治犯,有的是 神經 病,有的是重大惡性案件處刑者。一七八九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從巴黎開始法國各個城市紛紛效仿武裝奪取管理權,並且成立國民自衛軍,掌握議會大權。

攻佔巴士底獄簡介還有介紹巴士底獄的一些情況,巴士底獄也是一座防守要塞,是查理五世在十四世紀建造的,依託的是 軍事 堡壘的結構圖,現如今已經成為法國的一座 歷史 博物館,矗立在那裡記錄著這段歷史的浮沉變化。原有的巴士底廣場已經被拆除,現如今立著一根銅柱,紀念法國大革命推翻帝制的事件。

攻佔巴士底獄在歷史上還是正面評價居多,人們給與巴士底獄一些中肯評價,當時的巴士底獄是法國條件最好的監獄,人們攻擊巴士底獄是為了獲取巴士底獄的武器裝備。以上就是攻佔巴士底獄的簡介。
介紹攻佔巴士底獄的歷史背景
攻佔巴士底獄的歷史背景有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當時的西方 資本主義 經濟和資本主義思想漸漸萌芽,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大變革,生產力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改變著生產關系,人們對於廢除帝制有著迫切的需求,巴士底獄代表的封建統治標志就成了首先被民眾攻擊的目標。

先看攻佔巴士底獄背景中的政治方面,徵收新稅。一七八九年五月五日,為了能夠增加國家 稅收 ,被中斷一個多世紀的法國三級會議重新召開,出席會議的人員構成有第一階級宗教代表二百九十一名,第二階級新貴族代表二百七十名,第三階級代表五百七十八名。三級會議的召開,限制了王權,但是最後並沒有達成共識,帝制影響依然存在。六月十七日,三級會議即國民會議 決定 要求使用各種手段來阻止王權,法國其他城市紛紛表示支持,這就看出來攻佔巴士底獄是歷史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之下,攻佔巴士底獄勢在必行。

再來看看攻佔巴士底獄歷史背景的思想方面,思想上的變革和宗教變革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方面,但是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有共通之處,波及的范圍廣,效果最深刻,法國大革命和攻佔巴士底獄的思想背景就是著名的思想啟蒙運動。在十八世紀上半夜,以孟德斯鳩伏爾泰等人為代表的思想啟蒙運動深入人心,勢不可擋。這些思想家和哲學家提出一些列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讓人們逐步接受資本主義思想,反對封建帝制,為攻佔巴士底獄提供了條件。

B. 巴士底有個關押鐵面人的牢房,鐵面人到底是誰呢

巴士底監獄被稱為「歷史上最恐怖的監獄」之一,犯人在這里的待遇很慘,不過,一個鐵面人的存在打破了這種平衡。他臉上雖然時時刻刻戴著鐵面具,但卻有僕人伺候,最神奇的是,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到底是誰?這個問題簡直成了大謎團,其實,只要調查一個人就可以知道答案了。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謎團一旦揭開,反而沒有意思,還是讓它解不開吧,讓到巴士底監獄旅遊的人們,探秘的心情更強烈一些。因為體驗謎團之旅,遠比最後找到答案更有意思些。

C. 巴士底獄關著七個犯人都是什麼人

現代的法國歷史學家對於巴士底監獄給予一些比較中肯的評價:「當時的巴士底監獄實際上是全法國生活條件最好的一個監獄,並且不是巴黎人民所畏懼的王朝的象徵。」巴士底監獄被攻佔那一天,監獄里發現只有7個囚犯,大部分是被自己人關押的貴族家庭的精神病患者。

D. 路易十四時關押在巴士底獄的"鐵面人"是誰

他親人

E. 攻佔巴士底獄時獄中有幾人

法國人攻佔巴士底獄 救7個囚犯死了100人
巴士底獄暴動解放了多少犯人?

7個人 700人 7000人

在法國,7月14日是巴士底日,它是法國的國慶節和國家榮耀的象徵,就像7月4日對於美國的意思一樣。

從那幅油畫描繪的令人振奮的場景中,你可能會想,有幾百名驕傲的革命者揮舞著三色旗,擁向街道。實際上,在圍攻巴士底監獄時,那裡只關押著7個人。

巴士底獄暴動肇始於1789年7月14日。不久,巴黎街頭開始售賣關於巴士底獄囚徒慘相的雕版圖畫,畫中他們帶著鐐銬,乾瘦如柴。從此,它錯誤地成為了人們對巴士底監獄的普遍認識。

巴士底是一座建於13世紀的城堡,後來改建為監獄使用,18世紀時它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路易十六時期,它主要羈押那些由國王和大臣判決犯有謀反罪的囚徒。伏爾泰是這個監獄中著名的囚徒之一,1718年他在那裡寫出了《俄狄浦斯》。

巴士底獄暴動那天,獄中的7人是:4個造假者,1個伯爵(因性行為不檢被逮捕)和2個精神病人(其中1個名叫梅傑·懷特,是英國或愛爾蘭人,他蓄有長及腰部的胡須,並自稱為朱利葉斯·西澤)。

攻佔巴士底獄的過程中,大約有100人死亡,其中包括監獄的典獄長,他的頭被穿於矛上在巴黎遊街。

巴士底獄看守實際十分鬆懈,士兵們可能會因病而解除定期巡邏,監獄條件對大多數囚犯來說非常舒適,它有著寬裕的探訪時間,並提供住宿。囚犯有足夠的煙草和酒,他們還被允許飼養寵物。吉恩·弗郎索瓦·馬蒙泰爾,1759年~1760年被關押在巴士底監獄中,他寫道:「葡萄酒雖然不是很好,但還算爽口。沒有甜點,在監獄中當然不可能所有東西都應有盡有。總體上說,我認為這個監獄的犯人吃得還不錯。」

路易十六在日記中對巴士底獄暴動那天是這樣記錄的:「沒什麼。」

他這句話是指那天打獵游戲中的收獲

———摘自《趣談——200個人們普遍忽略的問題》(英)約翰·勞埃德,(英)約翰·米奇森/編著,王張華 等/譯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8月

F. 1789年法國巴黎人民攻佔了巴士底獄,這座巴士底獄象徵著什麼

到18世紀末期,巴士底獄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點和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凡是膽敢反對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監禁在這里。巴士底獄成了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徵。1789年,法國大革命,人民終於攻佔了巴士底獄。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

G. 巴士底獄是什麼地方

巴士底獄是巴士底獄遺址,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巴士底獄」原名「巴士底要塞」,「巴士底」在法文中意為「城堡」,是一座非常堅固的要塞。它是根據法國國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4世紀著名的軍事城堡的樣式建造起來的。

巴士底獄是巴士底獄遺址,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巴士底獄原名「巴士底要塞,「巴士底在法文中意為「城堡,是一座非常堅固的要塞。它是根據法國國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4世紀著名的軍事城堡的樣式建造起來的。

歷史與傳說:

封建君主時代的法國有一種制度,貴族和秘密警察可以憑著國王簽發的「密札」隨意逮捕任何人並關進監獄。這種密札往往是空白的,持有者想逮捕誰,只需填進他的名字。在路易十四時期,國王經常把密札當作人情隨意送人。巴士底獄里關滿了無辜入獄的囚犯,他們莫名其妙被捕,從未經過審判,更沒有確定的刑期。路易十五時期,這種情況有所減輕,巴士底逐漸轉為關押輕微犯罪者,刑期一般都很短,但密札制度並沒有改變,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

H. 巴士底獄關押過哪些著名人物。

在法國巴黎市區的東部,有一個巴士底獄廣場。200年以前,舉世聞名的巴士底獄曾經聳立在這里。巴士底獄是一座非常堅固的要塞。它是根據法國國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紀著名的軍事城堡的樣式建造起來的。當時的目的是防禦英國人的進攻,所以就建在城跟前。後來,由於巴黎市區不斷擴大,巴士底獄要塞成了市區東部的建築,失去了防禦外敵的作用。到18世紀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點和關押政治犯的監獄。

巴士底獄高100英尺,圍牆很厚,有8個塔樓。上面架著15門大炮,大炮旁邊堆放著幾百桶火葯和無數炮彈。它居高臨下,俯視著整個巴黎,活像一頭伏在地上的巨獸。凡是膽敢反對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監禁在這里。巴士底獄成了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徵。

多少年來,人們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樣痛恨這座萬惡的巴士底獄。許多人曾經作過推倒巴士底獄的嘗試,可惜都沒有成功。然而,人們的希望沒有落空,他們終於盼到了這一天。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巴黎的警鍾長鳴,工人、手工業者、城市貧民紛紛湧上街頭,奪取武器,開始了武裝起義。

法國人民早就痛恨國王、僧侶和貴族。僧侶是當時法國封建社會的第一等級,貴族是第二等級。其他各種人都歸入第三等級。第一、第二兩個等級的人數不過20多萬,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但是,他們有錢有勢,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法王路易十六就是他們的總頭子。他同僧侶貴族狼狽為奸,弄得民不聊生。新興的資產階級也因為政治上沒有權力而受到欺壓。

18世紀後期,國王和他的大臣們眼看國庫空虛,就用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好繼續吃喝玩樂。為了這些,他還在1789年召集已經停止了175年的「三級會議」來籌款。可是,第三等級的代表識破了國王的詭計,他們趁開會的時機,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限制國王的權力,把三級會議變成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第二,改變按等級分配表決權的辦法,要求三個等級共同開會,按出席人數進行表決。國王路易十六聽了這些要求,暴跳如雷,認為第三等級大逆不道。他偷偷把效忠王朝的軍隊調回巴黎,准備逮捕第三等級的代表。消息傳出來以後,巴黎人民群情激憤,怒不可遏。於是,醞釀很久的一場大革命就這樣爆發了。

1789年7月13日這一天,手執武器的人群攻佔了一個又一個的陣地,巴黎市區到處都有起義者的街壘。到了14日的早晨,人民就奪取了整個巴黎。最後只剩下巴士底獄還在國王軍隊手裡。

「到巴士底去!」起義隊伍中響起了呼喊聲。起義者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湧向巴黎的最後一座封建堡壘。

守衛巴士底獄的士兵從房頂上和窗戶里向起義者開火,塔樓上的大炮也開始轟擊。

沖在前面的起義戰士被暴風雨般的火力壓住,無法接近巴士底獄,大家就從周圍的街壘向巴士底獄還擊。他們沒有大炮,只有從各處尋來的一些舊炮,甚至幾百年前鑄造的長滿鐵銹的古炮也加入了戰斗行列。他們沒有炮手,只有一些自告奮勇的人出來開炮,一個名叫肖萊的賣酒人居然成了炮手。然而,這些古炮和舊炮在被戰斗激發起昂揚情緒的起義者手裡,終於發出了轟鳴。一排排炮彈撞擊在監獄牆上,打得煙霧彌漫,磚屑紛飛。可是因為圍牆太厚,還是無法攻破,而起義者已經有了傷亡。

1個小時過去了,戰斗沒有什麼進展,圍攻巴士底獄的人卻越來越多。人們十分著急,有的人乾脆拿著兩個火把,勇敢地沖到拱門前,把要塞的衛兵室和軍人食堂點著了火,可是對於要塞和塔樓還是毫無辦法。一個假發製造師想用火把點燃要塞的硝石庫,但沒有成功。有人喊道;「用磷和松脂混在一起,燒敵人的大炮!」但是炮位太高,根本夠不著。

這時候,從陣地後面又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我們現在需要真正的大炮和真正的炮手!」於是大家鎮靜下來,都在等待著,張望著。兩個多小時以後,一門威力巨大的火炮被拉來了,有經驗的炮手也找到了。不一會兒,猛烈的炮火射向巴士底獄。一部分守軍終於舉起白旗投降了。吊橋徐徐放下,起義群眾冒著另一部分拒降的守軍射來的彈雨,沖了進去。

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在農村,到處都有農民攻打領主庄園,燒毀地契。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這一年,制憲會議頒布了「廢除一切封建義務」的「八月法令」,緊接著又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了「人身自由,權利平等」的原則。

法國大革命的發生有著深刻的思想根源。在18世紀上半葉,著名的思想啟蒙運動就以不可阻擋之勢深入人心了。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傑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提出了一系列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抨擊封建專制制度,為大革命的爆發准備了條件。
根據在場的目擊者羅西涅奧估計,7月14日那天晚上共有六百人參加攻打巴士底獄。盡管這個數字在幾個月後增加了三分之一,但在今天看來,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按現在的說法,參加的人起碼有十萬人之多。不過,不要忘記,國民議會當時曾做出過這樣的決定:國家給每一位參加者發一套漂亮的鑲邊制服,授予每人一把刻有國徽標記的佩刀或長槍,以及一枚以巴士底獄塔樓為圖案的、用紅藍緞帶系住的勛章。

由於在1789年夏天,整個局勢還不太明朗,所以誰想冒充攻打巴士底獄的參加者,誰就得具有與真正的參加才一樣的勇氣。這就是當時一般人認為只有954人參加攻打這座監獄的原因。

臨時湊在一起的954位勇士居然在短短的45分鍾里就一舉攻下這座固若金湯的城堡,乍聽起來,實在有點離奇。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攻佔巴士底獄就像上天攬月一樣不可能。卡萊爾[1]聲稱,包括圍攻特魯瓦在內的歷史上絕大部分著名的攻堅戰役與攻打巴士底獄比較起來,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有的人卻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們認為,拿下巴士底獄易如反掌,不用花吹灰之力,因為守衛這座古堡的只是幾個老弱病殘,而且指揮官又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傢伙。故按照他們的說法,參加這次戰斗的人僅僅是一些無賴、惡棍、酒鬼、懶漢和無正當職業的遊民而已……看來,真正情況是介乎於上述兩種說法之間。

這954人引起了歷史學家的濃厚興趣。迪里約特地把他們每個人的生平搜集在一起,使我們得以發解許多有趣的軼事。當然,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因此有關他們的記載相對地比較少。這些人成立的禁衛軍35團,後又編入其他部隊,很多人戰死在沙場上。直至1833年,倖存者還有401人。

他們一生中所走過的道路是多麼坎坷不平啊!第一個沖進巴士底獄的是木匠出身的約瑟夫·阿爾耐。他曾在萊茵地區、旺代省和義大利打過仗,後晉升為步兵上尉,並在亞歷山大麾下當副官。1799年,他被奧國軍隊俘虜。釋放後,病死於聖多明各。雨林原是聖丹尼一家洗衣坊的總管,攻打巴士底獄時,他開炮轟斷了吊橋的鐵索鏈。以後的二十年裡,他官運亨通,步步高升,擔任過巴黎城防司令,帝國時期又被封為伯爵,獲得最高榮譽勛位,年俸高達5萬法郎。他在垂暮之年,差不多已經雙目失明,於1819年去世。馬亞爾先是商業界的一名經紀人,起義爆發時,他
高舉著大旗,沖入巴士底獄。他後來成為社會保安委員會的暗探。1792年9月的阿貝伊監獄大屠殺就是他指揮的。他是一名狂熱的革命者,所以別人給他一個諢號:「鐵榔頭」。三十歲那年,他因患肺病吐血而死。

維埃爾,又名瓦萊納,在進攻巴士底獄時不幸受傷。傷愈後,曾先後當過炮兵運輸官、拿破崙的特別警察、阿爾圖瓦伯爵的秘書和一家兵工廠的稽查。最後,在路易十八的軍隊里當過一名傳令官。對於一個無套褲漢來說,有這樣的歸宿已算不錯了。里什蒙原是法國軍隊中的一名中士。他在起義時,表現得十分勇敢。但是,他是一名鐵桿保皇分子。從1791年起,他流亡國外,並在孔代[2]的軍隊中供職,曾獲聖路易鐵十字勛章。1815年,他去根特直接為國王服務。他死於1820年。

在所有人當中,讓—巴蒂斯特—馬利—路易·拉雷昂·拉布呂耶爾的經歷恐怕要算是最奇特、有「有趣」的了。年輕時代,他是一個決心「把一生奉獻給主」的虔誠的天主教徒。美國獨立戰爭時期,他毅然從軍,在施施維萊將軍手下當一名副官。戰爭結束後,他告別戎馬生活,重返教會擔任神職。1780年,他雖然只有21歲,但是由於他見多識廣,故深得巴黎大主教博蒙的賞識,成為大主教身邊的紅人。他效仿吉爾·布拉斯[3],特地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頌詞,為他的保護人歌功頌德,因此被提拔為普瓦提埃教區的一所修道院院長。此後,他因寫了一系列鼓吹「思想解放」的文章,結果鋃鐺入獄,關押在巴士底監獄。這段「光榮」歷史始終是他以後自我吹噓的資本。

1789年7月12日,他帶頭公開佩帶三色帽徽,在愛麗舍宮大街上集合起大批人馬,當隊伍行進到里舍利約街時,看到那裡的圖書館起火了,他便率領眾人救火。攻打巴士獄的主意也是他提出來的。7月14日那一天,他和其他人一起,首先搶劫了巴黎殘廢軍人院里的軍火庫,然後直奔那座國家監獄。為了打開進攻的缺口,他用大炮猛轟城堡的圍牆,並命令守護司令官繳械投降。吊橋放下後,他冒著槍林彈雨率先沖進院子,隨即用從守護司令官那裡繳獲來的鑰匙為其他進攻者打開大門。他一刀砍死司令官德·洛納,把「專制制度的受害者」從牢房裡解救出來,激動萬分的犯人熱烈擁抱他,「他們的淚水弄濕了他的衣襟」。他的帽子被子彈打穿,手上劃了好幾道口子,變得血肉模糊,一出大門,便被六百多名愛國者團團圍住,他們向他歡呼,把他高高抬起,在他的胸前別上一枚聖路易鐵十字勛章,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大聲贊美他。以上這些情況都是他事後親口對別人講的。

由此可見,他在7月14日那一天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似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承認他的「偉績」。因為幾天後,就傳出一些風言風語,說他去巴士底獄的目的只是為了撈外快,順手牽羊地偷走了那裡的不少貴重物品。有人幾次看見他坐著一輛馬車直奔巴士底獄,回來時,車子裝得滿滿的,好像搬家一樣。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當局派人去他家裡和他情婦寓所搜查,結果搜出供犯人做彌撒用的五隻帶碟子的聖餐杯、二隻聖體盒、一隻鍍金銀盒以及一批衣服和手稿。拉雷尼因此被捕,先拘禁在大夏特萊監獄,後轉到阿貝伊監獄。但他並不認罪,竭力為自己辯解。他說,他之所以把巴士底獄的一些貴重物品拿回家,那是為了防止這些東西在混亂中丟失;他本來打算立即交給市政當局,但由於那裡的人很忙,他只好推遲幾天再去。當局覺得,在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候,把這件「醜事」鬧大,未免太煞風景,還是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為好,故佯裝相信拉雷尼的話,把他釋放了。

拉雷尼參加了10月的起義,負責整個巴黎地區的物資供應。1792年3月,他因告發他所在的那家工廠老闆偽造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一事,而獲得5萬利弗爾的賞金。6月20日,他向政府提供了起義組織者的名單,因為他在那時候已經成為王室的一名暗探。六個星期後,風向變了:大革命節節勝利。他遭到革命政府的通緝,被指控為見風使舵、利慾熏心的騙子手。曾參加過攻打巴士底獄的圖里約發誓要把拉雷尼的「穢行惡跡」公諸於世。他和桑坦爾分別在國民公會和巴黎公社[4]內部揭露拉雷尼的罪行。在這種情況下,要是換了別人,恐怕早已腦袋搬家了,但拉雷尼不但安全無恙,而且還被提拔為上尉。他在熱馬普的一次戰斗中負傷後,回到自己的家鄉薩拉。傷愈後,他參加鎮壓旺代省的叛亂。不久,他在比利牛斯省的軍隊里擔任將軍助理。熱月9日[5]他被懷疑是聯盟派的成員,而遭逮捕。釋放後,曾再次身陷囹圄。人們在督政府里把他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傢伙;大家認為,根據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應該把他送上斷頭台。拉雷尼出身貧寒,其父親是個窮裁縫。他在年輕的時候,曾用卑劣的手段騙取了一個少女的愛情。他精明能幹,陰險狡猾,盡幹些偷雞摸狗、敲詐勒索的勾當。他是一個「詭計多端」的惡棍,一個地道的反革命分子,是個「偽君子、江湖騙子和保皇分子這一夥人」中的一員。他曾利用當時徵兵三十萬人的機會,發了一筆橫財。他唯恐天下不亂,希望「整整共和國變成一個火葯桶,一點就炸!」……

應該把這種人送到格勒內爾[7]去,或者起碼流放。但是拉雷尼依仗某些權貴的勢力,反倒飛黃騰達。此外,由於他善於利用各黨派之間的紛爭,拉一派打一派,從中漁利,所以他雖然出賣了不少人,樹敵很多,但仍能步步高升。1807年,他被任命為巡視大員。這可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肥缺。可是,由於他平時生活荒淫無度,過分勞累,所以未來得及走馬上任,便在巴黎一命嗚呼了,年僅48歲。

像他這樣一個人生前竟沒有留下什麼回憶錄之類的東西,實在太可惜了!他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里,假如將他的一生經歷如實地寫出來,那麼就連吉爾·布拉斯和費加羅也只好望塵莫及。

I. 巴士底獄中關押的犯人都做過什麼樣的事情

法國大革命,是近代法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經歷過這次革命之後,法國的國家體制發生了徹底地轉變,從此之後法國走上了共和制度,可以說這場革命是法國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這次革命的開端,就是我們熟悉的攻佔巴士底獄。在歷史書中,這件事是非常偉大的,這代表著人民對於君主制度的反抗。因為巴士底獄代表的就是君主制度的弊端,里邊兒關押的都是被君主冤枉的要犯。

而且他們和政治也沒有關系,面對這樣的情況,眾人並沒有收手,他們把監獄長抓來出來暴打了一頓,而且還讓一位路過的廚子,殺掉了監獄長,把他的頭佔下來掛在了槍上,眾人還在街上遊行,十分地開心。

我們所看到的事情的經過,並不是事情的真相,之所以要美化歷史,是因為法國大革命的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所以這件事也就被壓下來了。雖然法國大革命值得慶祝。

但是了解完這件事的真相之後,我認為當時的人們實在是太沖動了,畢竟監獄里的人員和監獄長都是無辜的,沒有必要傷害他們。大家覺得當時的人們這樣做,究竟是對是錯呢?

J. 攻佔巴士底獄當時被關的著名人物都有誰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巴士底獄。 1717年,他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獄關押了11個月。在獄中,他首次以「伏爾泰」為筆名創作了悲劇《俄狄浦斯王》。出獄後,該劇的公演使他一舉成名。 1726年,伏爾泰因遭誣告再次入獄,獲釋後被逐出法國,從此開始了他大半生流離失所革命的心路里程。

閱讀全文

與法國巴士底獄關押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