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少度是發燒啊
如果說體溫低於38度,超過人體正常溫度屬於低燒,如果說超過39度,就算是高燒了。低熱的話你可以採取物理降溫,高熱的話就需要退熱葯來治療了。
拓展資料
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引起發熱的疾病很多,根據致病原因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感染性疾病
包括常見的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熱最常見,其次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與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淋巴瘤、結腸癌、原發性肝細胞癌等。
2:變態反應疾病:如葯物熱、風濕熱。
3: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IE)、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等。
4:其他: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危象。嚴重失水或出血、熱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積燒傷、腦出血、顱腦外傷、癲癇持續狀態、心力衰竭、內臟血管梗塞、組織壞死等。
Ⅱ 人體多少度以上算是發燒
1定義: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0.5度
2具體介紹: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罕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正常平均體溫37度,來自1868年烏德利希對2500名成年人腋下溫度平均值。美國馬里蘭州醫學院麥克維克認為測148人的口腔溫度平均值為36.8度,測定結果表明:個體之間正常體溫變動范圍可達2.7度,每個人一天內不同時間體溫可相差0.6度,正常人早晨6時體溫最低,下午4時最高。體溫38度以下一般認為是低熱,38度以上認為是高燒
發熱分度標准:
一般認為,正常的腋下溫度為36度到37度。
(1)低熱:體溫為37.5到38度;若低熱持續時間1個月以上,即為長期低熱
(2)中度熱:體溫為38到39度;若發熱持續2周或更長時間,即為長期中度熱
(3)高熱:體溫在39度以上;若發熱持續2周或更長時間,即為長期高熱
(4)超高熱:體溫在41度以上
(說明:以上均為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