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發動越法戰爭
越法戰爭是法國為對越南進行殖民奴役而發動的侵略戰爭。
1858~1862年的越法戰爭是法國侵略越南的開端。拿破崙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它進一步向亞洲,首先是向中國滲透的戰略陣地。西班牙同法國結成同盟,參加了作戰。1858年9月1日,由法國海軍上將默·德熱努伊率領的遠征軍,在14艘戰艦的支援下佔領了土倫要塞和港口。
隨後,主力調去奪取主要產糧地區越南南圻。峴港只留少量軍隊駐守。經3天激戰,法軍於1859年2月18日佔領西貢。
1860年3月,法軍指揮部被迫撤退峴港守軍。同年夏,法國因參加侵華戰爭,其遠征軍主要力量被調往中國戰區。在越南南所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備部隊,據守西貢和堤岸兩個城市之間的築壘地域。
可是,越軍沒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幾乎未對侵略者採取攻勢。侵華戰爭結束後,法國和西班牙新的遠征軍於1861年1月開進西貢。
至1862年夏,遠征軍佔領了嘉定、定祥、邊和、永隆4省,以及美荻、巴嘉和其他一些大城市。越南正規軍無力抗擊殖民者的軍隊。但是,在被佔領的土地上廣泛開展了游擊運動。一些游擊隊甚至大膽地襲擊遠征軍大部隊的行軍縱隊和兵力強大的守備隊,擊沉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活動的法國戰艦。
此外,殖民軍因患病和對氣候不適應而大量減員。所有這些使法國和西班牙不得不開始同越南進行和談。而越南統治集團本身擔心解放運動發展成社會革命,也力圖盡快締結和約。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貢簽署了「同法國和西班牙的友好條約」。
按照這一條約,法國獲得嘉定、定祥、邊和3省和昆侖島。越南承諾:未經法國同意不得將其領土割讓給其他國家;開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三個港口供法國商船航行和進行貿易;允許基督教傳教士在越南境內自由傳教。此外,越南需向法、西兩國賠款2000萬法郎。
第1次侵越戰爭後,法國進一步推行侵略政策,又迫使越南政府作出新的讓步,鯨吞了越南南圻的許多地區。1882年春,一支近600人的法國部隊不宣而戰,在3艘戰艦的支援下攻佔了河內。
至1883年5月底,法國人已佔領了紅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戰略據點和鴻基煤礦地區。同年5月19日,法軍的1個分隊在河內近郊遭到伏擊,全部被殲。法國即以此為借口,再次宣戰。8月,一支4000人的遠征軍開到越南北圻海岸。8月19日,法國人攻佔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海陽。20日,法國一支分艦隊佔領了掩護首都的屏障順安要塞。越南統治集團內部意見分歧:部分官員主張繼續進行戰爭;但許多人卻主張投降,期望在殖民制度下仍能保住自己的特權地位。嗣德皇帝去世後,各派爭奪皇位,局勢愈加惡化。結果,投降派獲勝。8月25日,在順化初步簽訂了條約,越南政府同意法國擁有對越南的保護權。
但是,反對殖民者的武裝斗爭並沒有停止,許多地區又重新爆發了游擊運動,越軍的一些正規部隊也沒有放下武器。北圻愛國者的實力特別強大。法國被迫將遠征軍增至1.7萬人。即使如此,直到1884年夏,它才把主要基地的抵抗運動鎮壓下去。6月6日,越法在順化簽訂了保護條約。
從此,越南南忻各省淪為法國殖民地,中圻各省獲得了被保護國地位,虛有其名地保留了越皇政權。北圻的主權形式上仍歸越皇所有,但與安南不同,北圻由法國官員管轄。保護條約使法國完成了把越南變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但當地人民的武裝反抗卻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2. 法國16世紀內戰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法軍不是軍事革命的成功範例。因為16世紀內戰的記憶根深蒂固,而且貴族習慣於起兵反抗王室,所以法國基本上沒有把軍事分包給野心家,但這就意味著巴黎負責策劃戰爭,法軍的糧餉由對國務委員會負責的總督提供。1635—1636年的法軍戰事乏善可陳。由於法軍高層內部不睦,法國與尼德蘭對佛蘭德斯的聯合入侵止步不前。兩軍主攻東部戰線,目標是擊敗洛林公爵的同時圍困帝國軍,結果因為補給問題未能成功。北義大利戰役嚴重缺乏資源。法國只有在瓦爾泰利納才實現了完全的成功。
1636年的戰場上,法軍姍姍來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佔領弗朗什–孔泰,切斷西班牙之路。巴黎的大臣們一心想佔領多勒(Dôle),把資源都投入了圍攻多勒的戰斗中(開始於6月初)。這讓佛蘭德斯的西班牙軍隊趁機奪取了科爾比(8月15日),跨過索姆河。黎塞留和國王害怕首都遇襲,所以撤回了弗朗什–孔泰的軍隊,讓帝國軍佔領了該地區,並且威脅到了勃艮第。貴族陰謀和財政虧空困擾著1637年的戰事。
在佛蘭德斯圍攻朗德勒西(Landrecies)和拉卡佩勒(La Capelle)的兩場戰斗壯大了法國的聲勢,不過並沒有多少戰略價值,只有朗格多克戰役因為佔領了勒卡特才算一場勝仗。1638年,聖奧梅爾(St-Omer)圍城戰成了法國戰事新的焦點,然而,讓法國真正得到機會切斷西班牙在萊茵河上游的補給線的,是薩克森—魏瑪的伯納德這位法國准備簽約的外國野心家3月3日在萊茵費爾登的勝利。
聖路易法庭大會有一種另立政府的感覺,但是官員們知道他們所處的局勢非常微妙。他們是法律的執行者,天生不是法律的破壞者。他們想要廢止戰爭部的非法行為,鼓動馬薩林和奧地利的安娜與他們和解,不過他們沒有外交地位,無法讓這場斗爭想停就停。他們最關心的一向都是自己的特權和投資,而他們希望爭取到更廣泛的支持,他們知道自己很容易就被說成自私自利之徒。
戰爭部誘導民眾憎惡這些官員——在政治危機最緊張的時候,一名重要官員收到了寫著“投石黨(叛亂)一來,博福特公爵也來了”的傳單——這一點官員們不能忽視,而他們也沒有把自己的角色想像成保民官。王族作為公爵和在冊貴族,天然有權位列高等法院成員。
1643年,就是法官們的決議讓他們不得參加攝政政府的。1648年,官員們很難再挽回當初這個決議,可是王族利用他們在官員中的人脈和影響力以及發表的宣言,推動他們自己的利益,同時攻擊馬薩林黨(Mazarinistes)。
1648年1月15日的御臨法院(lit de justice)上,佐審官奧梅爾·塔隆發表了一篇強有力的講話,堪稱法官為自己的法律抗爭所做的最精彩的辯護,他表示,他們是在保護路易十四,阻止馬薩林和攝政以國王之名行非法之實。對塔隆來說,雄辯是高等法院的靈魂,但是雄辯的力量取決於在法庭之外能產生多大影響。
塔隆在一篇反對財政敕令的講話中稱,高等法院“具有主權的特徵,是人民的首腦,它要管理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的需求,鑒於這樣的職責,它有權反對國王的意志——不是通過暴力抗爭觸怒國王,而是通過正言直諫懇請國王秉公執政”。然而,塔隆特意要求法庭的官方記錄不要記下他這段話。
委員法官(councillor-judge)皮埃爾·布魯塞爾(Pierre Broussel)是1648年和1652年的風雲人物,他用自己的話准確地表達了平民百姓的想法:“不存在任何國家必要性(Statenecessity)”使金融家非吸干窮人的血不可;高等法院是王的正義(king’s justice)的化身;法官是不會被收買的正直之人,不像某些假裝“大政治家”(grands politiques)實則“一心愛財”的傢伙。
3. 17-18世紀法國著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發動的戰爭那些,為什麼要發動戰爭
路易十四在54年的親政時期,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1672–1678) 、大同盟戰爭(1688–1697)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2–1713) 。總而言之就是為了希望稱霸歐洲,下面以時間為順序講述一下幾場戰爭的具體爆發原因。
法荷戰爭:路易十四親政後,先選擇西班牙為用兵對象,與之爭奪南尼德蘭。就在路易十四剛佔領大片領土而正打算往東北攻下全部的南尼德蘭時,卻被荷蘭共和國聯合英國、瑞典插手干涉。路易十四因為戰爭准備不足,被迫接受荷蘭的要求而答允和議。路易十四在大規模擴軍之後,展開外交手腕,破壞荷蘭名義上的「三角同盟」。先收買瑞典國會,得到瑞典保持中立的承諾之後;再向英王提議與法國合攻荷蘭(由法國提供部分的戰費),瓜分其大半國土。一拍即合的兩方,先後向荷蘭宣戰。
大同盟戰爭:法荷戰爭,路易藉由此戰重創荷蘭、名震全歐。 此時法國的強鄰神聖羅馬帝國正在與奧斯曼土耳其作戰,路易十四決定藉此時機,在德意志地區擴張其影響力。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察覺到路易的意圖,於是在荷蘭執政威廉三世的號召與牽線下,於1686年7月9日組成奧格斯堡同盟(1689年英國加入後,改稱「大同盟」),希望能阻止路易在德意志擴張。可是路易十四卻在1688年9月,乘哈布斯堡王朝剛在東面戰勝土耳其,西面兵力薄弱之機,先發制人地侵略德意志,展開對哈布斯堡王朝的速戰計劃,「大同盟戰爭」正式開啟。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戰爭的起端就在於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在查理二世死後絕嗣,而查理二世死前,遭到群臣力薦與羅馬教宗的誘導,於遺囑宣明傳位外甥安茹公爵腓力,腓力同時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次孫,等於是法國外交的巨大勝利,波旁王朝獲得廣大的西班牙帝國。這引起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滿,他們認為西班牙的王位應該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奧地利大公查理(即後來的皇帝查理六世)繼承,因此他們積極尋找同盟,以期對法宣戰,並奪回西班牙的王位。而英、荷等海上強權震驚於勢力均衡被法國破壞,很快在1701年與奧地利簽訂反法盟約。
這場戰爭敵對雙方各自與友好國家結成同盟,形成了兩派陣營。法國與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及數個德意志邦國、薩伏依、葡萄牙組成同盟;而神聖羅馬帝國(當時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則與英國、荷蘭、勃蘭登堡、漢諾威以及多數德意志小邦國及大部分義大利城邦組成新的反法「大同盟」(1703年薩伏依、葡萄牙倒戈加入反法同盟)。1702年5月大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正式開打。
4. 法國為什麼參加一戰
因為德國對其宣戰,而且普法戰爭讓雙方的關系相當糟糕,作為世仇自然是要打的。一戰是同盟國與協約國的戰爭,法國作為其中的一員自然要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