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法聯軍簡介
英法聯軍入侵我國始於1857年(咸豐七年)。當時帝國主義國家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法蘭西第二帝國借口廣東官吏到英國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個法國傳教士在廣西被殺的事,聯合派兵侵犯廣東。1858年(咸豐八年)又派軍艦侵犯天津。1860年(咸豐十年)又侵入北京。
2. 法國、英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日本分別在什麼時候,對什麼地方發起侵略戰爭
侵略就是把侵略地作為自己的殖民地
早期的殖民地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由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局限,同時由於西羅馬滅亡之後出現的人口稀少,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東征標志著歐洲對自身之外的地區產生興趣的開始。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並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佔領拜占庭帝國後,威尼斯和熱那亞佔領了原屬拜占庭的許多領土,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後來大多被奧斯曼帝國奪取。
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等群島。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由於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展開了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首創的黑奴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而由於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象牙海岸(今名象牙海岸)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但是由於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再加上當地的地貌和氣候不適合歐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後幾個世紀的時間里,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只限於少數濱海據點。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於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和荷蘭
18世紀歐洲與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間「大三角貿易」的航線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為商業交通的必經之路,導致義大利地區和德意志北部漢薩同盟各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面向大西洋的國家的經濟興起。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於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於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於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法國則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殖民地,並在加勒比海占據了數個具有戰略意義並盛產蔗糖的島嶼。
由於英國在北美殖民地進行煙草和棉花的商業種植,法國需要向加勒比海島嶼的甘蔗種植園輸送人力,因此兩國對奴隸的需要也日益擴大。1526年,英國開始奴隸貿易。不久之後,荷蘭和丹麥作為活躍的貿易中轉國也加入奴隸貿易活動中來,試圖從中分得利益。瑞典、勃蘭登堡、漢堡、庫爾蘭等國家也在這一時期從事奴隸貿易,為此在非洲海岸佔領了一些據點。由於西非地區的本土經濟以採集和狩獵為主,食物產量有限,為了供養奴隸在長途販途中的伙食,在這些據點周圍開辟了農業地區,從歐洲和美洲引進甘薯、薯蕷等糧食作物。
羅伯特·克萊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奠基人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於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爭奪而進行了四次戰爭,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並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爭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以176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簽訂《巴黎條約》為標志,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這一時期歐洲國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將其與本土區別對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國王的總督或副王,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受到遏制和監管,被迫種植宗主國需要的單一經濟作物,礦業高度發達,其他工業發展停滯,甚至連農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費品也無法生產。宗主國從殖民地無償或低價輸出產品,甚至因此產生了殖民地通貨緊縮、不得不借用別國貨幣(例如在英屬殖民地中通用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西婭銀幣和西班牙八字銀元)的現象。殖民地之間的聯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從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郵件要先寄回倫敦。
工業革命時代:殖民地的萎縮
工業革命時代到來後,傳統的以蔗糖、煙草和奴隸為主的殖民貿易已經不再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國家對棉花、羊毛、燃料、鐵、銅、錫、煤炭等工業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對消費品的需求,同時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在本國之外開辟市場,以消化本國生產的工業製成品。由於歐洲地區的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亞洲(當時尚未開始對非洲的殖民)尋求發展空間。
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將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印度。此外,英國還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開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由於法國大革命宣揚的天賦人權觀念影響,加上宗教、人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英國於1807年宣布奴隸貿易為非法,此後荷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這一措施使得各國在非洲沿海的據點迅速萎縮,丹麥、荷蘭均於19世紀中葉賣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時由於拿破崙戰爭的沖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對奴隸的需求銳減,這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在北非,法國利用土耳其的衰敗,藉助消滅北非海盜的機會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土耳其附屬國滲透,海盜最活躍的阿爾及利亞受到最沉重的打擊,1815年美國海軍打敗了阿爾及利亞海軍,1819年英荷聯合艦隊炮轟了阿爾及爾,法國也與阿爾及利亞發生多次沖突,於1830年佔領了阿爾及利亞。
從1825年到1875年這段時間,除英國和法國外,歐洲國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動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運動。而就英國的情況來說,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英國對殖民地態度的最好總結:「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以英國在甘比亞和黃金海岸的兩小塊殖民地為例,其商業稅收遠遠趕不上行政開銷,英國議會幾次建議縮小殖民地規模或將其完全拋棄,只是由於英國皇家海軍西非分艦隊需要在幾內亞灣建立海軍據點禁止奴隸貿易,英國才最終保留這兩處地區。
但是,為了安置加勒比海諸島被解放的黑人奴隸,英國在殖民地萎縮時期通過建立授權公司的形式,又開辟了獅子山殖民地,美國殖民協會在同一時期開辟了賴比瑞亞殖民地,法國則開辟了利伯維爾(今加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都被用來安置被釋奴隸。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佔領殖民地的高潮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統一之後,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開始研究當時正在擴展中的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問題,並開始應用地理學為俾斯麥的帝國主義政策作辯護。他認為,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將越來越重要,大國將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世界歷史對空間之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美國是一個大陸。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絕對的、必然的趨向,努力用殖民、合並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空間。英國帝國主義理論家哈爾夫·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控制原料產地並將其變為產品輸出市場成為攸關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在19世紀的頭75年裡,西方國家平均每年佔領21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後25年裡,平均每年佔領62萬平方公里殖民地。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殖民主義國家在被稱為「最後的大陸」的非洲佔領的領土只有318萬平方公里,而在19世紀最後的25年裡,歐洲對於非洲的興趣又濃厚起來,在非洲佔領了2569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於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和人口的增加,對植物油、植物纖維、橡膠和某些礦產資源的需求增大了,而這些產品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在非洲換得,對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對非洲原料產地的激烈爭奪。
殖民主義國家對非洲內地的殖民始於19世紀晚期法國在塞內加爾開創的逐步推進方式,即以種植花生或油棕櫚的農場為前進基地,利用葯物治療熱帶疾病,利用當地土著組成僱傭軍隊,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進,這種方式遠比英國的沿海滲透方式有效,因此為其他殖民國家所效仿。1870年代,南非發現巨大的金剛石、黃金等礦產又刺激其他殖民國家國家在非洲其他地區探尋同類礦藏,爭奪的土地不再限於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區,荒地、沼澤、沙漠和無人區都成為爭奪的對象。1884-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確定了「只有實際佔領才能證明對一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的原則,已佔據非洲沿海地區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葡萄牙,迅速與當地酋長簽訂協議和條約,把自己的勢力擴大到內陸。新興的工業強國——德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也加入到對非洲的爭奪中來。
從1885至1900年,歐洲國家完成了對非洲的瓜分。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兩個政治上獨立的國家外,傳統的非洲王國如阿散蒂、達荷美、索科托、布干達,以及歐洲裔非洲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等國家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保護國。埃及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完全受英國的控制。
在亞洲,俄國從19世紀60年代起加速了對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的殖民和征服,先後佔領了大茹茲、中茹茲、小茹茲、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並向中國的新疆、外蒙古和滿洲地區滲透。到1876年,俄國已經佔領了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國征服了安南、寮國、柬埔寨,英國佔領了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控制了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南部。在大洋洲,新興的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國家還將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如中國、朝鮮、暹羅、波斯、阿富汗、奧斯曼帝國等,在這些國家攫取了海關、交通、通商、築路、開礦、建廠、開辦銀行、訓練軍隊等權益。
重新瓜分殖民地與兩次世界大戰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紀初,殖民國家及殖民地已佔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實力仍然強大的英國和法國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著大片的殖民地,而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些國家只佔有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剩餘地區」。隨著爭奪殖民地的手段趨於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國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相繼捲入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沖突,如英、法、德之間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英法之間的法紹達危機,兩次布爾戰爭,美西戰爭、日俄戰爭、意土戰爭等一系列沖突。
從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各殖民國家為了爭奪新殖民地或保護既有殖民地而縱橫捭闔,形成了極其復雜的利害沖突關系:德國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提出挑戰;日本對俄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俄國對英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英國利用法國牽制德國;英國利用日本牽制俄國;法國利用俄國牽制德國;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包圍俄國……為了鞏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繼組成了英法俄協約國和德奧意同盟國兩大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義大利倒戈)戰敗的結果告終。作為懲罰,德國被剝奪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瓦解,領土被鄰國瓜分或組成新的國家,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全部阿拉伯領土。
隨著經濟的現代化、市場的調整、城市化的發展、社會文化的進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高漲,到1920年代時老式的殖民主義體系已經大為削弱,殖民國家已經認識到不能通過戰爭的手段來獲得新的殖民地。戰敗國被剝奪的殖民地成為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地區交給戰勝國管理,雖然實質上仍是殖民地,但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條款已經規定受託國必須促進委任統治地居民的福利,並在適當的時候建立獨立的國家。
到1930年代,出現了新的殖民主義思潮——源於地緣政治理論的法西斯主義殖民觀及「生存空間」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戰爭之後開始提出亞洲國家在日本「領導」下抵禦白人世界侵略的口號,並在1930年代將其演變為「大東亞共榮圈」理論。其他法西斯國家如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陸續提出了「法西斯帝國主義」和「大西班牙主義」的口號。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奮斗》中不主張德國從事海外擴張,認為在海外擴張不如在歐洲擴張對德國有利,但他後來卻核准納粹黨「25點綱領」中的殖民地要求,並在1933年後鼓勵德國殖民地運動派的活動。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宣告對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經再度開始,繼之是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十分復雜,不能簡單歸結於傳統形式殖民主義發展的結果,但殖民主義的變種——「生存空間」理論,以及對「生存空間」的爭奪,顯然是其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在戰爭中都被削弱。在戰爭期間,未被佔領的盟國殖民地,如印度、東非、奈及利亞、比屬剛果等地的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殖民帝國內部的分工體系被打破。同時,由於日本和德國藉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方法來削弱盟國的力量,盟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在戰爭中也在軸心國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首先在曾被日本佔領的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爆發。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在戰爭中與日本佔領軍合作,建立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將權力及武器移交給當地的民族主義分子,令其為盟國製造混亂。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先宣布獨立,越南於9月2日宣布獨立。殖民地獨立運動的浪潮隨即蔓延到緬甸、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 至1953年柬埔寨獨立之後,法國、荷蘭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獨立國家。
舉例說,英國曾是一殖民帝國,二戰後,則通過「威斯敏斯特法」,給予自治領獨立的權利,一些國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獨立,但此些國家仍屬於英聯邦。如澳大利亞的憲法中便著明英王為國家元首。
進入1950年代後,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在已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之下,這一運動又發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國宣布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英國在1957年至1963年間先後撤出錫蘭(今斯里蘭卡)、馬來亞、北婆羅洲、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和檳榔嶼)、南葉門、巴林、科威特、卡達、特魯西爾阿曼(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桑給巴爾、肯亞和烏干達。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於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迦納的獨立。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內,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包括意屬索馬里),1個為原比屬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宣布獨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經過多年的戰爭,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後期獨立。
3. 列舉在中國近代史上侵佔掠奪過中國領土的3個帝國主義國家及其主要侵佔區
網路知道 > 社會民生 > 其他社會話題添加到搜藏待解決
列舉在中國近代史上侵佔掠奪過中國領土的3個帝國主義國家及其主要侵佔區
懸賞分: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7 天 11 小時
提問者: 035112345 - 一級
您不登錄也可以回答問題
我來回答:
第1步:輸入你的答案
回答即可得2分經驗值,回答被採納可同步增加經驗值和財富值
您還可以輸入字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
插入地圖 插入圖片
參考資料:
匿名回答 積分規則
第2步:點擊提交回答
登錄後回答可以獲得經驗值獎勵,並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登錄 | 注冊
回答 共 3 條
沙俄,搶走中國外興安嶺等領土,共150萬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 我自己的大腦
回答者: 117.93.10.* 2010-10-6 11:51
主要有英國、葡萄牙、沙俄、日本、德國等。
在近代史上,侵佔中國領土最早的是英國,最多的是沙俄,最狠的是日本。
1842年8月29日,中英兩國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上簽訂了《南京條約》。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朝廷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主要內容有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等。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清朝廷被迫於1858年先後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條約》,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俄國割佔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0年又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割佔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4年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俄國據此割佔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1881年簽訂的《中俄伊犁條約》,以及以後的五個勘界議定書,又使俄國割佔了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9世紀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俄國。它強迫清朝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中法戰爭爆發於1884—1885年期間,是法國侵略越南時和中國發生的戰爭。1885年,清朝軍隊獲勝後反與法國簽訂了屈辱的《中法新約》。
1895年訂立的《馬關條約》中,有中國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的條款,俄國出於進一步侵略中國的目的,聯合德國、法國一起干涉此事。中國被迫向日本增加賠款白銀3000萬兩以「贖回」遼東半島。史稱三國干涉遠遼。隨後三國以此為機,強迫清朝廷給予許多侵略特權。
1898年,德國強迫「租借」膠州灣,以山東半島為其勢力范圍。
1898年,俄國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將長城以北和新疆據為其勢力范圍。
1898年,法國強迫「租借」廣州灣,把廣東、廣西及雲南據為其勢力范圍。
1898年,英國強迫「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附近島嶼(統稱新界),並將長江流域10個省據為其勢力范圍。
日本在割佔台灣和澎湖列島之後,又於1898年強據福建為其勢力范圍。
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時,美國正忙於同西班牙爭奪菲律賓。為擴大其在中國的侵略權益,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的侵略政策,此後,美國在中國雖然沒有強占、「租借」中國領土和劃分勢力范圍,但卻以更狡猾的方式擴大對中國的侵略。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是英國強迫清朝廷訂立的關於「租借」九龍的條約,於1898年6月9日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為:九龍(不包括九龍城)租給英國,租期99年。
1898年英國強迫清朝廷「租借」九龍半島,激起九龍人民的義憤。1898年4月15日16日,九龍民眾武裝數千人在大埔墟阻擊英國侵略軍。後在英軍和清軍的鎮壓下,斗爭失敗。
中美華工條約是美國強迫清廷訂立的關於限制旅美華工的條約,1894年3月在華盛頓訂立。主要內容有不準華人入美國國籍等。
《中葡北京條約》是葡萄牙在英國支持下強迫清廷訂立的不平等條約,1887年12月1日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有:中國准許葡萄牙永駐和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等。
4. 外國侵略者瓜分中國狂潮的方式
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開始,中國在之後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再不復漢唐榮光,從東亞文明的軸心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狼子野心初露端倪。美國借口擔心僑民安危,實則擔心美國在華利益,派加尼率艦隊來到中國沿海地區。加尼得知英國攫取的利益之後,向兩廣總督祁貢要求美國也要享受最惠國待遇,祁貢不理。消息傳回美國之後,1843年,美國政府派顧盛為特使來華,要求中方給予美國與英國同等的通商條件。1844年6月,顧盛與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會談。談判過程中,美方軟硬兼施,用盡手段脅迫中方談判者。耆英屈服於壓力,不得不接受了美方擬定的條約,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與《海關稅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望廈條約》。
經過了十幾年在中國的發展,英國不滿足已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意圖加深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因此英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法國和美國緊隨其後,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廷拒絕,雙方交涉未有結果。而後三國不死心,英國和法國又支持美國提出修約要求,仍被拒絕。於是,西方列強決心發動一場新的侵華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在此期間,俄國趁火打劫,以調停自居,逼迫中國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更加深入。
1894年,以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向中國請兵為契機,日本派大軍進入朝鮮,並挑起甲午中日戰爭。經此一役,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廷無心戀戰,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除割地賠款外,還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為瓜分中國,帝國主義列強用盡手段來拖垮中國:
借給中國外債。由於《馬關條約》的簽訂,三國干涉還遼,中國不得不向日本支付大筆賠款和「贖遼費」。因此,英、俄、德、法四國強迫清政府向其借款,清政府不敢得罪任何一方,不得不大借外債。條約的簽訂使本就入不敷出的清政府背負了高達2.3億兩白銀的巨額債務,因此不得不以關稅、厘金、鹽課等作為抵押,列強因此得以把持中國財政,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進而擴大了在中國的政治影響。而清政府對內增加大量苛捐雜稅、發行債券,把債務轉嫁給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使中國的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
搶奪路礦權。除了向中國出借巨款之外,帝國主義列強還以其他方式向中國輸出資本,即搶奪在中國修築鐵路、開采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法國和俄國在這方面是先鋒,先是法國於1896年取得修築由越南境內至廣西的鐵路權利。同年,俄國與清政府簽訂章程,規定俄國可以在東三省境內修築東清鐵路。通過修鐵路,列強在中國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鐵路借款為過剩的資本取得高額利潤創造了機會,興建鐵路為基建材料提供傾銷場所,當鐵路建成之後,會極大地便利帝國主義在中國開拓商品市場、掠奪農副產品和礦產資源。到19世紀末,列強爭奪路權的斗爭更為激烈,甚至撕破了文明的外衣,以堅船利炮相威脅,清政府毫無招架之力,將修築鐵路的權利拱手讓人。列強在中國投資修築鐵路,除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戰略意義,控制鐵路就等同於控制住人員和物資的流動,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鐵路運輸武裝力量和礦產。最先取得開礦優先權的是法國,主要集中在廣西、雲南等地區。英、德、俄三國緊隨其後,相繼在鐵路、運河覆蓋地區取得采礦權。中國的礦藏資源遭到掠奪,重工業也難以為繼。
列強爭相開廠。帝國主義列強利用《馬關條約》里關於日本在中國開辦工廠的規定,又開始在鐵路及河流沿線大規模投資建廠,利用便利的交通將貨物輸送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外國工廠生產的貨物質優價廉,自然排擠掉中國本土輕工業產品,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可避免受到抑制,民族工商業受到壓抑和摧殘,廣大農民、中小商人、運輸業和手工業工人大批破產和失業。
劃分勢力范圍。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開展投資的同時,又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其中以德國為最先。甲午戰後,德國借口兩個傳教士在山東被殺,於1897年派艦隊強占膠州灣。繼德國之後,19世紀末,俄、法、英、日等國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此時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手段由商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其對中國的危害影響要比商品輸出大得多。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是分割中國的一種形式,使中國面臨從半殖民地淪為殖民地的嚴重危機。
面對這樣一種混亂瀕臨崩潰邊緣的局面,一幅警醒世人的《時局圖》橫空出世。為喚起國人對東三省前途問題的關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編的《俄事警聞》在上海創刊,《時局圖》被刊登在其創刊號上。
美國的介入。歐洲列強及日本在中國搶占港口、爭奪勢力范圍等掠奪活動,對美國的在華利益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對於佔領中國具體地區,美國有其詳細的規劃,但1898年美西戰爭的爆發,使美國分身乏術,未能參與在華爭奪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活動。等到美西戰爭結束,美國已經難以插足了。
1899年,美國國務卿約翰·海伊訓令駐英、俄、德、法、意、日六國大使,向各駐在國政府遞交一項照會,即門戶開放政策。其基本內容要求六國政府承認以下三項原則:第一,各國在中國任何所謂勢力范圍或租借地內之通商口岸或投資事業,別國不得加以干涉;第二,中國現行之關稅率對於一切所謂勢力范圍內之口岸裝卸一切貨物,無論何屬國均為適用,其稅率應由中國政府徵收;第三,勢力范圍內之任何口岸,對別國船舶不得課以較對本國船舶為高的碼頭稅,勢力范圍內所敷設、管理或經營的鐵路,在運輸別國貨物時,收費不得較運本國同樣的貨物為高。
簡而言之,在整個中國,列強都有進行貿易的權利。門戶開放政策受到列強的普遍歡迎,使列強在侵華步驟上取得暫時一致,避免了列強之間矛盾進一步激化,列強由爭奪在華利益轉化為在這個問題上相互合作。
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出兵中國鎮壓義和團運動。美國擔心各國乘機把勢力范圍變為各自的殖民地,使門戶開放政策化為泡影,便於這年7月3日向各國發出了第二次門戶開放照會,聲稱美國政府致力於尋求這樣一種解決辦法,以「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完整,保護由條約及國際法所保證於各友好國家的一切權利,保障全世界與中華帝國各部分進行同等的公平貿易的原則」。美國這項照會並不要求各國答復。第二次門戶開放照會增加了新的內容,提出了所謂「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完整」的「原則」,這同第一次門戶開放照會僅僅要求貿易機會均等是不同的。但美國並沒有恪守自己提出的「原則」,就在發出第二次門戶開放照會那一年,它為取得福建三沙灣作為「煤站」而積極活動。由於福建已被日本劃作勢力范圍,因此日本強烈反對在福建出現美國海軍基地,美國的企圖沒有實現。
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國侵略中國新階段的標志。從此,美國在侵華政策上不再追隨西方列強,而有了獨立的政策,加緊和擴大了侵華的步驟。門戶開放政策的推行,沒有影響到列強的利益,因此也沒有遭到列強的公然反對,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美國也開始更積極、更活躍地參加帝國主義大國在中國的角逐。而面對這些,腐朽軟弱的清政府無法有效地維護自己的主權,只得採取「一體均沾」和「以夷制夷」的策略。
5. 帝國主義五次侵華:名稱、時間、過程、結果
鴉片戰爭
直接原因:虎門銷煙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義為了發展壟斷資本主義,開辟殖民地市場,傾銷英國工業品,掠奪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工業原料。
經過:第一階段:從英軍封鎖珠江口到《穿鼻草約》的簽訂(1840)
第二階段:從清政府對英宣戰到《廣州和約》的簽訂。
第三階段:英軍的擴大侵略和《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戰爭結束)
結果:清政府戰敗,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
影響:
①政治上: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
②經濟上:鴉片戰爭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佔主導地位。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開始進入半封建社會。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③階級關繫上:鴉片戰爭過程中的巨額開支,以及對英國的戰爭賠款,最終都加到人民頭上。同時貪官土豪的勒索和盤剝,導致本已尖銳的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國運動。
④思想文化上:鴉片戰爭後有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拋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沖擊作用。
⑤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進入反侵略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二次鴉片戰爭
是英法資產階級第一次聯合侵略中國的戰爭。1856~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而得名,亦稱英法聯軍之役。
背景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但是,它們不滿足已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進行經濟掠奪。1854年,《南京條約》屆滿十二年。英國曲解中美《望廈條約》關於十二年後貿易及海面各款稍可變更的規定,援引最惠國條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主要內容為:中國全境開放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交子口稅,外國公使常駐北京等。法、美兩國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政府表示拒絕,交涉沒有結果。1856年,《望廈條約》屆滿十二年。美國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條約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絕。於是,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一場新的侵略戰爭。是年春,克里米亞戰爭結束。英、法獲勝,得以調出較多的兵力轉向中國。俄國則因戰敗,企圖用侵略中國來彌補損失。美國積極向外擴張,採取與英、法勾結侵略中國的政策。
過程
1856年10月,英殖民主義者利用「亞羅號事件」製造戰爭借口。「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注冊,但已過期。10月8日,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涉嫌水手。這純系中國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勇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被捕者,賠禮道歉。葉名琛初據理力爭,但旋又妥協退讓,將全部人犯送到英領事館。10月23日,英艦突然闖入虎門海口,進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戰爭。接著,英軍炮轟廣州城,並一度攻入內城。當地軍民英勇抵抗。英軍因兵力不足,被迫於1857年1月退出珠江內河,等待援軍。
為了擴大侵略戰爭,英國政府於 1857年3月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代表,率領一支海陸軍來中國;同時向法國政府提出聯合出兵的要求。此前,法國正以「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向中國交涉。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違法進入中國內地活動,胡作非為,於1856年2月在廣西西林縣被處死一案。此案迄未議結。1857年,法國政府將它作為侵略中國的借口,任命葛羅為全權代表,率軍來華協同英軍行動。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軍五千六百餘人(其中法軍一千人)在珠江口集結,准備大舉進攻。美國公使列衛廉和俄國公使普提雅廷也到達香港,與英、法合謀侵華。其時,清政府正以全力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加上「餉糈艱難」,對外國侵略者採取「息兵為要」的方針。葉名琛忠實執行清政府的政策,不事戰守。12月28日,英法聯軍炮擊廣州,並登陸攻城。都統來存、千總鄧安邦等率兵頑強抵禦,次日失守。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投降,並在以巴夏禮為首的「聯軍委員會」的監督下繼續擔任原職,供敵驅使。葉名琛被侵略軍俘虜,後解往印度加爾各答。侵略軍佔領廣州期間,當地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帝國主義斗爭。廣州附近義民在佛山鎮成立團練局,集合數萬人,禦侮殺敵。香港、澳門愛國同胞也紛紛罷工,以示抗議。
廣州陷落後,四國侵略者合謀繼續北上,以便對清政府造成直接威脅。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國公使率艦陸續來到大沽口外,分別照會清政府,要求指派全權大臣進行談判。俄、美的照會還表示願意充當「調停人」。咸豐帝一面命令清軍在天津、大沽設防,一面派直隸總督譚廷襄為欽差大臣,前往大沽辦理交涉,並把希望寄託在俄、美公使的所謂「調停」上。英、法侵略者並無談判誠意,只是以此拖延時間,加緊軍事准備。5月20日,英法軍艦炮轟大沽炮台。駐守各炮台的清軍奮起還擊,與敵鏖戰。但譚廷襄等毫無鬥志,望風披靡,加以炮台設施陳陋,大沽失陷。英法聯軍溯白河而上,26日,侵入天津城郊,並揚言要進攻北京。清政府慌忙另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趕往天津議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嚇下,於6月26日、27日分別與英、法訂立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中英《天津條約》共五十六款,附約一款;中法《天津條約》共四十二款,附約六款。主要內容是:①公使常駐北京;②增開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灣(後定為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③外籍傳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④外人得往內地游歷、通商;⑤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⑥修改稅則,減輕商船噸稅;⑦對英賠款銀四百萬兩,對法賠款銀二百萬兩。
在此之前,俄、美公使利用「調人」身份,以狡詐的手段,分別於 6月 13日、18日與清政府簽訂中俄《天津條約》十二款、中美《天津條約》三十款,攫取了除賠款外與英、法所得幾乎一樣的侵略特權。中俄《天津條約》第九款還特別規定,兩國派員查勘「以前未經定明邊界」,「務將邊界清理補入此次和約之內」,以便日後解決,從而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埋下了伏筆。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撤離天津,沿海路陸續南下。咸豐帝此時對條約內容又感憂恐,令桂良等在上海與英、法代表談判通商章程時,交涉修改《天津條約》,取消公使駐京、內地游歷、內江通商等條款,並設法避免英、法到北京換約。11月,桂良等與英、法、美代表分別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規定:所謂的鴉片貿易合法化;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照時價值百抽五征稅;洋貨運銷內地,只納2.5%子口稅,免徵一切內地稅;聘用英國人幫辦海關稅務。但是,英法方面不容變易《天津條約》的各項條款,並堅持要在北京換約。
英、法政府遠不滿足從《天津條約》攫取的種種特權,蓄意利用換約之機再次挑起戰爭。1859年6月,在拒絕桂良提出的在滬換約的建議後,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和美國公使華若翰各率一支艦隊到達大沽口外,企圖以武力威懾清政府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清政府以大沽設防,命直隸總督恆福照會英、法公使,指定他們由北塘登陸,經天津去北京換約,隨員不得超過二十人,並不得攜帶武器。英、法公使斷然拒絕清政府的安排,堅持以艦隊經大沽口溯白河進京。大沽一帶防務,自1858年英、法艦隊退走後,清政府即命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負責。6月25日,英法聯軍突然向大沽炮台進攻。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守軍英勇抵抗,戰斗異常激烈。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身先士卒,先後陣亡。激戰結果,英法聯軍慘遭失敗,損失艦艇多艘,死傷四百多人,英艦隊司令何伯也受重傷。戰斗中,美國艦隊幫助英、法軍作戰和撤退。8月,美國公使華若翰偽裝友好,由北塘進京,返回北塘時與直隸總督恆福互換《天津條約》批准書。在此之前,俄國代表已在北京換約。
英法聯軍進攻大沽慘敗的消息傳到歐洲,英、法統治階級內部一片戰爭喧囂,叫嚷要對中國「實行大規模的報復」,「佔領京城」。1860年2月,英、法帝國主義當局分別再度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代表,率領英軍一萬五千餘人,法軍約七千人,擴大侵華戰爭。4月,英法聯軍佔領舟山。5、6月,英侵略軍佔大連灣,法侵略軍占煙台,封鎖渤海灣,並以此作為進攻大沽口的前進基地。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和美國公使華若翰也於7月趕到渤海灣,再次以「調停人」為名,配合英、法侵華戰爭。清政府在大沽戰役獲勝後,幻想就此與英、法帝國主義罷兵言和。當英、法軍艦逼臨大沽海口時,咸豐帝還諭示僧格林沁、恆福不可「仍存先戰後和」之意,以免「兵連禍結,迄無了期」,「總須以撫局為要」,並派恆福與英、法使者談判。前敵統帥僧格林沁則以為敵軍不善陸戰,因而專守大沽,盡棄北塘防務,給敵以可乘之機。伊格納季耶夫為英、法提供了北塘未設防的情報。
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再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軍在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但清政府本無抗戰決心,咸豐帝命令僧格林沁離營撤退。清軍遂逃離大沽,經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縣)。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軍長驅直入,24日佔領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議和。英、法提出,除須全部接受《天津條約》外,還要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賠款以及各帶兵千人進京換約。清政府予以拒絕,談判破裂。侵略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
清政府再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取代桂良,到通州議和。由於雙方爭執不下,談判再次破裂。9月18日,英法侵略軍攻陷通州。21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展開激戰,統帥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侵略軍一路燒殺搶掠,在清廷長期經營的圓明園大肆搶掠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並將園內建築徹底的付之一炬。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不平等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①開天津為商埠;②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③割讓九龍司給英國;④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⑤賠償英、法所謂的軍費各增至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
俄國自以「調停」有功,逼迫奕欣於11月14日訂立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並為進一步掠奪中國西部領土製造條約根據。1864年,俄國據此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割占巴勒喀什池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影響
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前進了一步。
其中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趨激化;
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國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進入中國內地,並日益擴展;
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從19世紀70年代起,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向帝國主義階段(即從侵略方式上來講,從鴉片戰爭時期的商品輸出為主,變為70年代以後的資本輸出為主)過渡。而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企圖以侵略中國為跳板,進一步侵略中國。甲午中日戰爭由此爆發。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與《馬關條約》(1895年)
1. 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
(1)蓄謀已久:日本徵韓侵華早有預謀,是日本既定國策。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就確立了以「武國」和擴張為最高國策,積極擴軍備戰。到甲午戰前,日本已經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陸軍。當日本做好了發動侵略戰爭的一切准備之後,便極力製造挑起戰爭的借口。為此,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密令駐朝大使:「促成中日沖突,實為當前之急務,為實行此事,可採取任何手段。」因此,朝鮮成為侵略中國的理想跳板。
(2)東學黨起義——機會:在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十分恐慌,請求宗主國——中國,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日本侵略者以保護在朝日本僑民為由也派兵進入朝鮮。為發動侵略戰爭製造釁端,戰爭已一觸即發。
(3)中國的態度:正逢慈禧太後60大壽慶典,不願因戰爭而敗興;而李鴻章也想避戰保船(自己苦心經營近二十年的北洋艦隊)。總之,中國方面是消極應戰。這種態度危害極大,因為這樣會導致清政府不會積極備戰。
在這種情況下,於1894年7月,日軍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附近海面襲擊中國的運兵船,揭開了戰爭的序幕。8月,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是年為舊歷甲午年,故史稱「甲午中日戰爭」。
2. 重要戰役
從剛才戰爭的背景分析可知:日本方面蓄謀已久,積極備戰,而清政府戰前不積極備戰,戰時避戰求和、避戰保船、消極抵抗。這直接招致了中國軍隊的節節敗退。
此次戰爭經歷不到一年的時間,有四次主要的戰役——兩次陸戰和兩次海戰。陸戰——平壤戰役和遼東戰役。在平壤戰役中,中國主要守將狂奔五百里跑過鴨綠江,平壤失陷。遼東戰役,日本從花園口登陸,很快侵佔大連、旅順,並在旅順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海戰——黃海戰役和威海戰役。黃海海戰中,在中方和日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因奉行避戰保船、妥協投降的方針,北洋艦隊主動退守威海衛港內,失去了黃海制海權,使其在以後的戰役中處於被動地位。威海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中國戰敗,戰爭以1895年4月《馬關條約》的簽訂而結束。
3.《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影響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馬關條約》的內容來分析它的危害和影響。
(1)割地: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使台灣脫離祖國50年懷抱,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才回到祖國懷抱。連一個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都可以從中國獲得土地,更何況實力遠遠在日本之上的其他西方國家呢?因此,割地一項大大刺激了列強分割中國的胃口,因此,從《馬關條約》簽訂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
(2)賠款: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這是自《南京條約》以來,數額最大的一項賠款,相當於清政府三年的財政收入,無疑是非常大的財政負擔。為支付賠款,清政府對內加緊搜刮人民,對外舉借外債。而列強之所以答應借外債,那是因為這其中附加了諸多政治性條款,比如:拿清政府的關稅作抵押,這樣就使得列強得以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另外,原本條約中有割讓遼東半島一項,但由於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使日本被迫同意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又向清政府勒索3000萬兩的贖遼費作為交換條件。
(3)開口通商:開放蘇州和杭州,這是中國最為富庶的地區;另外還開放沙市和重慶,這已經屬於長江的中上游地區,因此使列強的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到中國的內地,中國的內河航行權進一步喪失,開辟了兩條內河新航線,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4)開辦工廠:允許日本在華開設工廠,從條約上肯定了帝國主義開辦工廠這種資本輸出的合法性,這是前所未有的。將工廠開設到銷售市場,這無疑大大降低了工業品的運輸成本。除此之外,外商在中國設廠製造貨物,無需交納進口稅、內地運送稅、內地稅;而中國製造的工業品卻要受苛捐雜稅的層層剝削,這使民族工業受到摧殘,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 中國軍民的抗爭精神
對甲午戰爭中中國軍民同樣表現出了臨危不懼,捨生忘死,英勇殺敵,英勇抗爭精神。如:在平壤戰役中清軍回族將領左寶貴則堅決抵抗,誓與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陣亡後,他親自點燃大炮轟擊日軍,最後中炮犧牲。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號、經遠號管帶鄧世昌、林永升和兩艦官兵英勇戰斗與艦同沉。當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台灣軍民也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一頁。國難當頭台灣義士徐驤挺身而出,大聲疾呼: 「朝廷無力以衛吾台,能衛吾台者,吾民耳?眾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願吾血隨吾台俱盡,吾頭與吾台俱碎,安知終不可以有為耶?」顯示了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頑強意志和高度愛國主義精神。
國聯軍侵華(1900年)與《辛丑條約》(1901年)
1. 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侵華(庚子之役)
義和團運動: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也日益高漲。而中國的山東地區成為英國、德國和日本三國的勢力范圍,因此山東成為中國人民同外國列強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故而以反帝為主要目標的義和團運動首先從山東發起,並打出了 「扶清滅洋」的口號。因義和團運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一度也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所以義和團運動在直隸和京津地區發展迅猛,到1900年春夏之間達到高潮。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6,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了侵華戰爭。外國列強多次脅迫清政府予以鎮壓。聯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天津北犯北京,結果在廊坊遭遇重創退回天津。後在天津也遭到義和團和清軍的英勇抗擊。後在聯軍增加兵力下,於7月佔領天津,在天津建立都統衙門。隨後於1900年8月攻佔北京,隨後義和團運動遭到八國聯軍和清政府的聯合鎮壓,最終以失敗告終,德軍統帥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設在北京紫禁城內。
2.《辛丑條約》的簽訂
(1)賠款: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因為這是「庚子之役」而賠償,故稱為「庚子賠款」。巨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勒索;為支付這筆巨額賠款,清政府加緊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而清政府又不得不大舉外債,並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作抵押,這樣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而且因為不許提前還款,所以就使中國的經濟命脈長期掌握在列強手中。
(2)「使館界」: 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派兵把守。這實際上是不符合國際法規定的,使館按國際慣例應該是由使館所在國實施保護。因此使館界變成了「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清政府完全處於外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便於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3)對義和團運動中的官吏和中國人民的懲治: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不敘用;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這樣,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凶。
(4)拆毀京津附近的炮台: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這樣清政府在京津地區御敵能力就大大減弱,不僅如此,還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這樣,京津到山海關一線的廣大地域,就被置於列強的武裝控制之下。
(5)外務部的設置:改1860年代設置的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這樣更便於清政府能夠按照外國侵略者的意旨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
《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除了窮凶極惡地對中國敲詐勒索外,還重新確立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繼續充當它們在華的代理人。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3. 義和團運動的意義
在前面我們學習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看到,義和團運動經歷了從清政府的「剿滅」到「招撫」再到「剿滅」的過程,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但是義和團運動卻前所未有地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企圖。當時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不得不承認——以歐美、日本各國均無此腦力和兵力統治這天下四分之一的生靈,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同時,由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人民更加認清了清政府作為帝國主義列強走狗的現實,寄予清政府的希望破滅,進而有了徹底革命的思想,這樣,就可以說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小結:從甲午中日戰爭起,列強開始瓜分中國,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夢想被中國人民粉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中國社會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但它們卻馴服了清政府,使之成為其侵略中國的工具。這樣形成了帝國主義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格局
抗日戰爭
日本是一個兩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進行的國家,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而任何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中,必然需求兩樣東西——即市場和原料;但日本國土狹小、市場不夠大、資源有限,日本發展的需求同現實存在強烈的矛盾。為此,日本把對外侵略擴張作為基本國策,中國首當其沖。1929—1933年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日本不像美國那樣通過改革擺脫危機而是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轉嫁危機的法西斯道路。九一八事變就是日本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加緊侵略中國的具體表現。下面我們從局部抗戰了解一下抗日戰爭的經過。
二、經過
(一)局部抗戰
1、 九一八事變 1931.9.18
2、 西安事變 1936.12.12
(二)全民族抗戰
1、 盧溝橋事變 1937.7.7
2、 南京大屠殺 1937.12
3、 英勇的抗擊
4、 中共七大 1945.4
抗日戰爭勝利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a.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b.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
c.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單元內容主要講述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的抗戰,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6. 廣西曾被那些帝國主義侵略
中法戰爭(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
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占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䜣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樞),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導致費里政權垮台。
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清方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於台灣設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7. 有哪些國家曾經侵略中國
1、日本
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戰爭,霸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協議,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後共計十四年。
2、英國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法國
中法戰爭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
4、荷蘭
明末台灣被荷蘭和西班牙佔領。
5、葡萄牙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辟為殖民地。
8. 有哪些國家侵略過中國
侵略過中國的有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
1、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
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橫財。
由於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並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採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並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
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餘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
7月初,英軍侵佔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
英軍卻於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
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後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佔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後立即對英宣戰。
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
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台灣。
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台,寶山、上海相繼失陷。
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於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2、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
1856年,英國借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亞羅」號上的海盜,派兵進攻廣州。法國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佳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同年,沙皇俄國以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瑗琿條約》。
1859年6月,英、法、美以進京換約被拒為由,率艦隊炮擊大沽。提督史榮椿率守軍還擊,擊沉擊傷敵艦10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史榮椿戰死。
1860年8月,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失利。清咸豐帝攜皇後、懿貴妃等離京逃往承德。
10月13日聯軍從安定門攻入北京。聯軍發現清軍將英法使節團多人虐待至死,遂決定報復中國之野蠻行為,及教訓中國皇室以後不得蔑視英國及法國。
10月18日,英法聯軍佔領北京,搶劫焚毀圓明園(見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玉泉山)、靜宜園(香山)、暢春園等均被付之一炬。
清廷派奕為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聯軍洗劫和燒毀了圓明園和靜宜園。圓明園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此給予強烈譴責,稱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11月,沙俄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賠償巨額賠款,喪失大片領土主權。
3、中日甲午戰爭(日本)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法、美、日、俄、意、德、奧)
八國聯軍侵華是指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華侵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聯合進兵中國。
1900年6月,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佔領北京。侵略軍在華屠殺人民,掠奪財物,踐踏中國主權。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鴻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軍增至10萬分別入侵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並進兵山西。沙俄還單獨出兵17萬分六路入侵中國東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5、抗日戰爭(日本)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日甲午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二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9. 兩廣劃為勢力范圍的帝國主義國家是哪個
法國。
清朝末期,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是帝國主義是其主要方式,它使中國面臨亡國滅種,從半殖民地淪為殖民地的嚴重危機。
其中廣東、廣西被確定為法國的勢力范圍。法國:取得雲南,廣西,廣東的路礦權,又要求海南島及中越邊境的雲南,廣西,廣東三省,不得讓與他國,西南遂成為法國勢力范圍。
以下是「時局圖」:
(上圖中的青蛙,就是指法國,它不僅將中國西南作為勢力范圍,而且攫取了越南。)
10. 近代史上,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列強有
美國:托拉斯帝國主義
德國: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英國:殖民帝國主義
法國:高利貸帝國主義
俄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日本: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美國的帝國主義特徵——「托拉斯帝國主義」
19世紀末,美國的工業生產已由世界第四位躍居第一位,產品佔世界的1/3。生產和資本急劇集中,出現了鋼鐵大王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鐵路大王范得比爾得、汽車大王福特等。全國鐵路、石油、鋼鐵、汽車等生產的 80%-50%被一小撮金融寡頭所壟斷。美國壟斷組織的主要形成是托拉斯(所謂「托拉斯」,是指由許多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系的企業合並組成,參加的企業在生產上、商業上和法律上都失去獨立性)。在1909年,只佔全國企業總數1%的托拉斯,卻掌握了全國產值的一半。因此,列寧稱美國是「托拉斯帝國主義」。
德國的帝國主義特徵——「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德國統一後,容克地主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利益漸趨一致。在政治上他們獨佔了德國的軍政要職,在國家政權中起著重要作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壟斷資產階級進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階級專政,以便對內鎮壓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對外爭奪市場和世界霸權。列寧指出,德國是個「軍閥的、容克的、資產階級的帝國主義國家」。
英國的帝國主義特徵——殖民帝國主義
英國是世界上強占殖民地最多的國家。20世紀初,英國殖民地面積達3350餘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本國領土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億,等於本國人口的9倍。對殖民地的殘酷壓榨與剝削是英國壟斷資本發展的重要條件。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列寧把它叫做「殖民帝國主義」。
法國的帝國主義特徵——「高利貸帝國主義」
法國也是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普法戰爭後,它的工業生產走下坡路。在生產得不到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壟斷資產階級把大量資本投向信貸,投向國外,以攫取高額利潤。1910年,法國在國外投資為309800萬法郎,1914年則猛增到600億法郎。1909——1913年,僅高利貸收入,每年高達170500萬法郎至180500法郎。列寧指出,法國是「高利貸帝國主義」。
俄國的帝國主義特徵——「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雖然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但在20世紀初,也繼其他國家之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由於改革不徹底,貴族地主仍把持中央到地方的政權。在向帝國主義的過渡中,壟斷資本同封建殘余緊密結合。由於經濟薄弱,工業生產落後,難於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競爭,只有依靠軍事侵略的手段,力圖通過殖民掠奪來彌補其財政資本的不足,以便推行霸權政治,參加瓜分世界的斗爭。因此,列寧稱之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日本的帝國主義特徵——「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
講解:明治維新的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在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壟斷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緊密結合,不少壟斷資本家就是由舊式封建特權商人轉變而來。由於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生產都遠不及歐美列強,實力不足的壟斷資本便與擁有極大權力的軍閥集團勾結起來,大力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發動侵略戰爭,藉以加速壟斷資本的發展。因此,日本被稱之為「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