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作家大仲馬怎麼介紹
給您提供一些資料,自己匯總吧!
亞歷山大·仲馬(法語:Alexandre Dumas發音:[a.lɛk.sɑ̃dʁ dy.ma], 原名 Dumas Davy de la Pailleterie, [dy.ma da.vi‿d.la pa.jə.tʁi]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世界文學名著《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
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基督山伯爵、三劍客、二十年後和布拉熱洛納子爵,後三部通稱為達爾達尼央浪漫三部曲。
家世背景:
大仲馬的同名兒子也是法國著名文學家、《茶花女》的作者。為區分,遂稱呼為大仲馬(法語的Dumas, père)。仲馬的譯名,是清末翻譯家林紓依福州音所譯。
大仲馬的祖父安東尼-亞歷山大·達維·德·拉巴葉特里侯爵曾在法國政府任職炮兵總軍需官;1760年移居聖多明各(即現在的海地)。1762年3月27日,一個名叫塞塞特·仲馬的女黑奴為他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托馬·亞歷山大,即大仲馬之父,仲馬是這位女黑奴的姓。
1780年前後,侯爵和他的兒子回到巴黎。1786年托馬·亞歷山大從軍,他以仲馬為姓入伍。在不久之後爆發的法國大革命中,他以自己過人的勇武與膽識,從行伍的最底層,成為了拿破崙麾下的一名將軍。
生平:
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與母親相依為命,到了十三歲還沒念過什麼書,整天在森林游盪,肚子餓了有野鳥飽腹。
後來在公證人事務所當見習生的差,大仲馬認識了一個叫阿道夫的貴族朋友,引導他進入文學的殿堂,阿道夫帶著大仲馬認識戲劇,以及拉馬丁等詩人作品,於是大仲馬立志要成為一個作家。大仲馬拿了打彈子贏來的九十塊法郎,前往巴黎打天下。一位將軍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又見他寫得一手好字,推薦他到奧爾良公爵府裏當文書,使他能勉強糊口。他經常替法蘭西劇院謄寫劇本,貼補家用,後來忍不住也自己寫上劇本。三年後他的第一出劇本《亨利三世與其宮廷》使他在文學界嶄露頭角。1844年的《基度山恩仇記》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從此聲名不衰。他一生著有150多部小說,90多個劇本,文集250卷,創作量驚人,作品多達兩百七十餘種,甚至還寫了一部《烹飪大全》,在法國通俗文學的魅力歷久不衰。
原本生性豪爽的大仲馬在成名後就更加奢侈,他經常游歷四方,足跡遍及整個歐洲,他以「基督山伯爵」自居,不惜花費巨資二十萬法郎,在巴黎附近的聖日爾曼昂萊森林裡蓋了一座新哥德式的基督山城堡,在那裡款待朋友和情婦們,舉行盛宴和舞會。1847年7月25日,美食家大仲馬宴請50位客人,也包括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他又在一片森林中以同樣名稱建造了另一個城堡式的別墅。
生活上一擲千金,使他常常大量的負債,必須靠大量的作品賺取巨額的片酬,託人代寫捉刀成為必要的手段,因此他的作品普遍良莠不齊,飽受研究者的批評。因為揮霍成性和創造力的枯竭,晚年的大仲馬非常貧困,為了抵債,他將兩座城堡都拍賣了。他的最後一位情婦是一位美國女演員阿達·孟肯,後來演戲時墜馬摔死,大仲馬埋葬了她,撐著一把藍色的雨傘,醉醺醺的來到小仲馬家裡,大聲說道:「孩子,我是來到你這里等死的。」半個月後,大仲馬去世,享年六十八歲,小仲馬整理他的遺物,發現遺產只剩下最後幾塊錢。
2002年,法國總統席哈克宣布,將大仲馬移靈巴黎的先賢祠,從而與作家維克多·雨果、左拉等人共享此殊榮。
文學特色:
大仲馬有句名言:「什麼是歷史?就是給我掛小說的釘子啊。」他的小說大多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並非小說的唯一筆者,有一位中學教師奧古斯特·馬凱也參與創作。馬凱經人介紹,把三幕劇《狂歡節之夜》送去請大仲馬修改潤色,改名為《巴蒂爾德》,在巴黎舞台上公演獲得好評。馬凱又寫歷史小說《老好人杜韋》,將手稿送給大仲馬過目。大仲馬把內容單薄的《老好人杜韋》改寫成《德·阿芒達爾騎士》,在《新聞報》上連載大獲成功。大仲馬從此欲罷不能,一生寫下數百部的小說。英國學者、詩人安德魯·蘭說過:「大仲馬在一展歌喉之前,先得有個音叉定一下音;而他一旦認准了音高,就能一瀉千里地唱下去。」
一本大仲馬的傳記說:「如果您只要讀一本大仲馬的小說,那請讀《三劍客》;如果您有時間讀上三本,那麼請加上《基督山恩仇記》和《瑪歌王後》;如果您要讀五本,再加上《二十年後》和《蒙梭羅夫人》;如果您選擇十冊大仲馬的作品,那麼便再加上《大野心家》,《四十五衛士》,《我的回憶錄》,《安東尼》和《波治倫子爵》。如果這十本書您都看過了,那麼您鐵定已經上了癮,毋需我們推薦您閱讀其他的作品了……」
主要作品:
歷史小說-
達達尼昂三部曲(背景為路易十四時代, 法國鼎盛時期):
《三個火槍手》(或譯《三劍客》,舊譯《俠隱記》)(第1及2卷)Les Trois Mousquetaires [法],The Three Musketeers[英]
《二十年後》(舊譯《續俠隱記》)(第3至5卷)Vingt ans après [法],Twenty Years After [英]
《布拉熱洛納子爵》(又譯《布拉日隆子爵》,舊譯《鐵面人》《後續俠隱記》《小俠隱記》)(第6至11卷)Le Vicomte de Bragelome[法],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英]
瓦洛朝三部曲(也作:「三亨利之戰」的三部曲, 背景為法國宗教戰爭時期)
《瑪歌王後》(又譯《瑪戈王後》,1845年,La Reine Margot [法])
《蒙梭羅夫人》La Dame de Monsoreau [法]
《四十五衛士》The Forty-five Guardsmen [英]
描寫法國君主制崩潰的系列小說(背景為法國大革命時期):
《約瑟·巴爾薩莫》(又譯《風雨術士巴爾薩摩》)Joseph Balsamo [英]
《王後的項鏈》Le Collier de la Reine [法],The Queen's Necklace [英]
《紅房子騎士》(又譯《紅屋騎士》)Le Chevatier de Maison-Rogue [法],
The chevalier de Maison Rouge [英]
《昂熱·皮都》Ange Pitou [法]
描寫拿破崙時期的小說:
《雙雄記》(《又名殺手與俠盜》,《耶羽的夥伴》)Les compagnons de Jéhu [法],The Companions of Jehu [英]
《白與藍》Les.Blancs.et.les.Bleus.[法] White and Blue[英]
《最後的騎士》Le Chevalier de Sainte-Hermine[法]The.Last.Cavalier[英]
《基督山伯爵》(或譯《基度山恩仇記》)Le Comte de Monte-Cristo [法],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英]
為數罕見的愛情小說:
《黑鬱金香》(又譯《黑色鬱金香》)Tulipe noire [法],The Black Tulip [英]
其他小說:
《阿斯加尼奧》Ascanio [英]
《末日暴君》
《裙釵之戰》
《惡狼司令》
《俠盜羅賓漢》
《蘇後瑪麗慘史》
戲劇[編輯]
《亨利三世及其宮廷》(1829年):開創了新的文學體裁--歷史劇,浪漫主義戲劇,破除了古典主義「三一律」
《安東尼》(1831年)
《拿破崙》(1831年)
英文:
Alexandre Dumas ,born Dumas Davy de la Pailleterie; 24 July 1802– 5 December 1870), also known as Alexandre Dumas, père, was a French writer. His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nearly 100 languages, and h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ad French authors. Many of his historical novels of high adventure were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serials, including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The Three Musketeers, Twenty Years After, and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Ten Years Later. His novels have been adapted since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for nearly 200 films. Dumas' last novel, The Knight of Sainte-Hermine, unfinished at his death, was completed by a scholar and published in 2005, becoming a bestseller. It was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2008 as The Last Cavalier.
Prolific in several genres, Dumas began his career by writing plays,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proced from the first. He also wrote numerous magazine articles and travel books; his published works totaled 100,000 pages. In the 1840s, Dumas founded the Théâtre Historique in Paris.
Dumas' father, General Thomas-Alexandre Davy de la Pailleterie, was born in the French colony of Saint-Domingue (present-day Haiti) to a French nobleman and an enslaved African woman. At age 14 Thomas-Alexandre was taken by his father to France, where he was ecated in a military academy and entered the military for what became an illustrious career.
His father's aristocratic rank helped young Alexandre acquire work with Louis-Philippe, Duke of Orléans. He later began working as a writer, finding early success. Decades later, in the election of 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in 1851, Dumas fell from favor and left France for Belgium, where he stayed for several years. Upon leaving Belgium, Dumas moved to Russia for a few years before going to Italy. In 1861 he founded and published the newspaper L' Indipendente, which supported the Italian unification effort. In 1864 he returned to Paris.
Though married, in the tradition of Frenchmen of higher social class, Dumas had numerous affairs (allegedly as many as forty). In his lifetime, he was known to have at least four illegitimate or "natural" children; although twentieth-century scholars found that Dumas fathered another three "natural" children. He acknowledged, and assisted his son, Alexandre Dumas to become a successful novelist, and playwright. They are known as Alexandre Dumas père (father) and Alexandre Dumas fils (son). Among his affairs, in 1866 Dumas had one with Adah Isaacs Menken, an American actress then less than half his age and at the height of her career.
The English playwright Watts Phillips, who knew Dumas in his later life, described him as "the most generous, large-hearted being in the world. He also was the most delightfully amusing and egotistical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His tongue was like a windmill – once set in motion, you never knew when he would stop, especially if the theme was himself.
Personal Life:
On 1 February 1840, Dumas married actress Ida Ferrier (born Marguerite-Joséphine Ferrand) (1811–1859).[17] He had numerous liaisons with other women and was known to have fathered at least four children by them:
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1895), son of Marie-Laure-Catherine Labay (1794–1868), a dressmaker. He became a successful novelist and playwright.
Marie-Alexandrine Dumas (5 March 1831 – 1878), the daughter of Belle Krelsamer (1803–1875).
Micaëlla-Clélie-Josepha-Élisabeth Cordier (born 1860), the daughter of Emélie Cordier.
Henry Bauer, the son of a woman whose surname was Bauer.
About 1866, Dumas had an affair with Adah Isaacs Menken, a well-known American actress. She had performed her sensational role in Mazeppa in London. In Paris she had a sold-out run of Les Pirates de la Savanne and was at the peak of her success.
These women were among Dumas' nearly 40 mistresses found by scholar Claude Schopp, in addition to three natural children. Schopp has been researching Dumas for decades, primarily his writings.
2. 巴黎聖母院雨果的英文名是/
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3.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之父是雨果嗎
是的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1、 1827年雨果《〈克倫威爾〉序言》的發表,樹起浪漫主義的旗幟。
2.1830年2月雨果浪漫主義劇作《歐那尼》的演出成功,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最後勝利。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家:喬治·桑、繆塞、貝朗瑞、歐仁·蘇和大仲馬等,
在雨果(十九世紀)之前,法國文學大部分是古典主義,他們喜歡歌頌君主,提倡集體意識,但是浪漫主義呢,最開始的時候經常帶一些傷感,而且是非常個人化的。雨果早期有一部戲劇《歐那尼》,他寫的不是王公貴族,而是普通人的愛情悲劇。上演的時候,(聽說,我也沒看過)古典主義戲劇(忘記了,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大部分是戲劇)的支持者就起鬨,而浪漫主義的支持者就喝彩,經過幾天的爭斗,浪漫主義的支持者終於站了上風。所以從此就進入浪漫主義了。
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是典型的浪漫主義作品,你看一格那麼丑的人卻擁有那麼美麗的心靈。
之後的《悲慘世界》和《九三年》還有《海上勞工》都兼具了現實主義的成分,因為雨果開始反映現實生活,反應人民的疾苦。但是它裡面充滿了強烈的人道主義色彩(就是用到的和宗教來感化人,而不是暴力革命),所以他的作品又不那麼現實,具有很強的浪漫色彩。
4. 雨果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這是為什麼
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Besançon),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他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時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時出版了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之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之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雨果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墜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1802年生於法國東部的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崙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雨果天資聰慧,9歲就開始寫詩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寫的《讀書樂》受到法蘭西學士院的獎勵,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了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18 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30年,雨果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院大劇院上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的主導地位。《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1830年7月,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推翻了。雨果熱情贊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
雨果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詩人夏多布里昂。他曾說「要麼成為夏多布里昂,要麼什麼也不是」。1827年,雨果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克倫威爾>序言》(1827),「序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1830年他據序言中的理論寫成第一個浪漫主義劇本《愛爾那尼》,它的演出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小說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徵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傑作。
「 七月革命」之後,法國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為首的大資產階級統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斷對雨果進行拉攏,1841年雨果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為法蘭西貴族世卿,還當上了貴族院議員。雨果創作中的斗爭熱情減弱了,1843年,他寫了一個神秘主義劇本《衛戍官》,上演時被觀眾喝倒彩,遭到了失敗。雨果為此沉默了將近10年沒有寫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台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流亡期間,雨果一直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的斗爭,他寫政治諷刺小冊子和政治諷刺詩,猛烈抨擊拿破崙三世的獨裁統治。這時期,他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在色當兵敗之後,普魯士軍隊直逼巴黎。在這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後回到了祖國。他到處發表演講,號召法國人民起來抗擊德國侵略者,保衛祖國。他還用他的著作和朗誦詩歌得來的報酬買了2門大炮,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巴黎公社時期,雨果並不支持革命所使用的暴力。公社失敗後,反動政府瘋狂鎮壓公社社員時,雨果又憤怒譴責反動派的獸行,他呼籲赦免全部公社社員,並在報紙上宣布將自己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住宅提供給流亡的社員作避難所。為此,他的家遭到反動暴徒的襲擊,他自己險些喪命,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
1885年,雨果逝世。200萬巴黎人民上街,參與偉大詩人雨果盛況空前的國葬。人們高呼「雨果萬歲!」雨果的遺體,被安葬在先賢祠。可以說,雨果一生都在為巴黎奮斗。從他的偉大的詩詞,優秀作品中,無不體現出他對當時社會的譴責與不理解。同時我們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一個偉大詩人對未來的憧憬,對未來的暢想,以及贊揚他對人類美好愛情的贊揚。
5. 三個火槍手作者的英文名
《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俠隱記》,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南斯拉夫球員薩維切維奇、潘采夫、普羅辛內斯基,被合稱「三個火槍手」。另外還有一部日本動畫片和一部迪士尼動畫片也叫「三個火槍手」,但都同大仲馬的原著無關。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père,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文學界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上半期浪漫主義作家。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為黑白混血。同為著名作家的小仲馬是其與一個情婦所生,其晚年時曾說,兒子是其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O(∩_∩)O哈哈~有什麼不懂繼續追問
6. 法國作家英文名
塞繆爾·貝克特 Samuel Beckett
莫里哀 Molière
司湯達 Stendhal
巴爾扎克 Balzac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大仲馬 Alexandre Dumas
小仲馬 Alexandre Dumas fils
梅里美 Mérimée
埃米爾·左拉 Emile zola
阿爾封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
居伊·德·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
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
這些作家大都是法國人,所以是法語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