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有哪些
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有多個,有荀子、柏拉圖、法國的孔德、德國的那托爾卜、法國塗爾乾等。
其中塗爾干是社會本位論的提出者,以塗爾干為代表的「社會學派」認為,社會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實際上因為生活在社會中才是人」。因此,社會的價值高於個人的價值,教育應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為首要目的,教育的一切都應服從於社會的意志。
社會本位論者認為個人的發展依賴於社會,受社會制約: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類才存在;人之所以為人,只因他生活於人群之中,參與社會生活。人的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靠社會提供營養,人的一切都從社會得來。
社會本位論者認為教育目的就是使個人社會化,個人不過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決定教育目的的價值。教育目的在於使個人適應社會生活,成為公民,為社會作貢獻。
教育過程就是把社會的價值觀念或集體意識強加於個人,把兒童從不具有社會特徵的人,改造成為具有社會所需要的個人品質的「社會的新人」。
塗爾干
塗爾干·埃米爾(Émile Durkheim),法國社會學家,社會學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社會分工論》、《社會學方法的規則》、《自殺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孔德
奧古斯特·孔德(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創始人。
1798年1月孔德出生於蒙彼利埃的一個中級官吏家庭,在其著作中正式提出「社會學」這一名稱並建立起社會學的框架和構想。他創立的實證主義學說是西方哲學由近代轉入現代的重要標志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社會本位論
Ⅱ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認為,什麼應該作為一種社會分層的指標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又譯為布丟)是法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實踐理論大綱》(1977)、《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90)、《語言與符號權利》(1991)、《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1992)。
Ⅲ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是什麼觀點的代表人物
利托爾諾是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
他主要觀點:教育活動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也存在教育;人類社會教育的產生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生物的沖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的繼承、改善和發展。
他曾赴非洲等地考察早期人類社會的特徵和發展,搜集原始民族教育資料。從庸俗進化論出發,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說。認為甚至在無脊椎動物界,就已存在教育過程和學習過程。認為人類的教育就其本質而言,與動物並無差別,否認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其對原始民族教育狀況的研究及對人類社會早期教育的特點和發展的探討具有一定價值。著有《各人種的教育演化》。
Ⅳ 評述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社會學思想方法論。
超越主客觀二元對立--布迪厄社會學方法論及其「慣習」概念
摘要:本文對布迪厄旨在超越主客觀二元對立的理論性探索作了較為詳盡的考察。布迪厄指出,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對立是社會科學領域內最根本、最具破壞作用的一對范疇。為了克服這一對立並實現其統一,他從認識論的層面對此進行批判性考察的基礎之上,提出一個可以同時彌補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不足的重要概念——慣習。他的社會學認識論,以及奠定其方法論基礎並以獨特方式融合了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優點的「慣習」概念,為我們打破社會學領域內所存在的各種對立,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學範式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關鍵詞:社會學理論、布迪厄、慣習、認識論
作者:日本名古屋大學社會學博士、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同濟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系副教授
超越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對立是當代思想、當代社會理論以及當代社會學的一個核心命題。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的批判,社會學為超越存在於其自身領域內各種二元對立(個人與社會、主體與結構以及微觀與宏觀等)所做的種種有益嘗試等,都可以視為對這一問題所作出的理論反思。總之,超越主客觀二元對立並實現其統一成為當代思想界、當代社會科學界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性課題。
社會學對主客觀二元論的反思主要由歐洲大陸的社會學家們,如A.吉登斯(Giddens)、J.哈貝馬斯和P.布迪厄(Bourdieu)等所展開的。吉登斯指出,現代主義思想以及現代社會科學對人類社會的認識與理解主要建立在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對立之上。主觀主義將「人」這一行為主體視為社會分析的核心命題,而另一方面,客觀主義則由於將「社會」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所以社會制度就成為其分析社會的中心主題。但是,由於主客觀雙方都處於一種相對獨立的狀態,因此我們很難用它們來理解社會與個體行為之間的關系。為了克服這一對立,吉登斯提出了以結構與主體的相互關系為認識對象的著名的「結構化理論」。
另一方面,布迪厄則將主客觀二元對立視為社會科學領域內最根本、最具破壞作用的一對范疇。他指出,社會科學領域內所存在的任何對立都是圍繞著主客觀二元對立而展開的。而且這一對立從根本上決定了社會科學的方法。因此,如何克服主客觀二元對立並實現它們的統一就成為布迪厄社會學一個重要的戰略性課題。「慣習」(habitus)是布迪厄為超越這一對立而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布迪厄認為,「慣習」是主體實踐性地認識社會的一種認知結構,而實踐(社會行動或稱慣習行動)則由結構和慣習這兩大部分組成。也就是說,社會行動並非直接取決於結構,結構通常都是通過慣習「這一被身體化的分類圖式」間接地支配著社會行動的,而且慣習這一「主體的契機」反過來又對結構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對結構的再生產做出貢獻。顯然,「慣習」成了一個可以同時把握主體與結構的重要概念。
吉登斯,尤其是布迪厄的旨在超越主客觀二元對立的理論性探索,為社會學開辟了新的境界。對於以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要考察對象的社會學來說,如何克服主觀主義,使從「個人」立場出發的社會學研究也能將「社會」列入其考察范圍,反之,如何擺脫客觀主義的束縛,使從「社會」出發的社會學研究也能夠將社會與個人的關系作為其研究對象,始終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而這兩位社會學家,特別是布迪厄從關系主義立場出發的社會學思考,則為我們解決這一問題並最終實現社會學範式的轉換,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Ⅳ 詳細介紹下法國社會學學派(又稱迪爾凱姆學派)
迪爾凱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塗爾干。法國社會學家,社會學的學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 1858年 4月15日出生於法國孚日省埃皮納爾一個小城鎮的猶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學習希伯萊文、舊約和猶太教法典。青年時代放棄了宗教信仰,走上實證科學的道路。1879年,就學於巴黎高等師范學校,1882年畢業。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學教書。其間赴德國一年,學習教育學、哲學、倫理學,深受W.馮特實驗心理學的影響。1887~1902年,在波爾多大學教書,並在那裡創建了法國第一個教育學和社會學系。1891年,被任命為法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1898年,創建了法國《社會學年鑒》。圍繞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輕社會學家的團體——法國社會學年鑒派。1902年後執教於巴黎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了這位反戰學者的學術研究,他的兒子和許多學生死於戰場,他受到極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會分工論》(1893)、《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自殺論》(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會學的對象和方法 迪爾凱姆為社會學確立了有別於哲學、生理學、心理學的獨立研究對象,即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具有不同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特徵和特殊的決定因素。它先於個體的生命而存在,比個體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決於個人,是先行的社會事實造成的。社會事實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於人們,塑造了人們的意識。這種「強制」既指人們無法擺脫其熏陶和影響,又指對於某些社會規則拒不遵從將受到懲罰。迪爾凱姆認為,一切社會的觀念都具有這種強制力;人類大多數的意向不是個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導、熏陶和壓迫下形成的。社會高於個人,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個體心理學以及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方法、觀點解釋。他說,宗教、道德、法律、社團、協會、語言,以及服裝樣式均屬社會現象,都是社會學特定的研究對象。他還把社會事實分為「運動的狀態」和「存在的狀態」,前者指與思想意識相關的現象,亦稱「團體意識」;後者是社會上一
切組織和有形設置。迪爾凱姆注重研究前者。
勞動分工論 社會秩序是迪爾凱姆一生學術研究的主題。19世紀後半葉,法國社會動盪不安。他一心要以社會學家的身份回答現實問題,幫助社會維系整合,達到安定。他的 3部主要著作《社會分工論》、《自殺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緊密圍繞著秩序和整合的主題,分別回答社會團結和整合靠什麼達到,社會整合與個人是什麼關系,團體意識對社會和個人起什麼作用3個問題。
迪爾凱姆認為,傳統力量統治的社會靠「機械的團結」來維系。特別是在文明程度較低的社會中,同一團體的成員們採取同樣的謀生手段,保持同樣的習俗,信奉同一圖騰,這種共同性使他們意識到大家同屬一個集體,而不會離心。這種團體基本上是從「相似性」中生成的社會,即所謂「同質」的社會。該團體的首要任務是使成員們尊重團體的信仰和各種傳統,即維護共同意識,維持一致性。在近代社會中,由於社會分工的發展,人們在意識、信仰上的差異也日益增大。但是社會沒有瓦解,人們也沒有分離,這是因為古代維系團體的共同意識逐漸被分工製取代,社會分工使每個人在消費上依賴於其他人。分工使社會像有機體一樣,每個成員都為社會整體服務,同時又不能脫離整體。分工就像社會的紐帶,故謂之「有機團結」。迪爾凱姆認為,民族越進化,其成員間的差異越大。這種趨勢甚至反映在體質上。從大腦容量上看,同一種動物的腦量相互差別小,而人與人的腦量差別大;就人類而言,土人與土人相比,其腦量較之文明人更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裝、思想)的內部差異也很顯著。因此,近代社會是差異的社會,又是有機團結的社會。
迪爾凱姆否認社會分工的產生是為了創造更多財富的觀點。他強調,一個事物的功能,並不是產生出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財富,但這要在分工出現後與分工前的對比中才能顯示出來。他認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過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遷徙到其他地方,當無路可退時,他們被迫改換行業,分工制也就隨之出現。他重視研究社會事實的功能,是功能理論的先驅之一。同時在方法論上,強調區分功能與原因,這對功能理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迪爾凱姆在早期著作《社會分工論》中還批判了傳統社會中的共同意識,認為這種共同的信念接近於宗教,帶有強制性,並滲入到一切社會生活中。他預言,共同意識和宗教維系社會的功能將逐漸被分工製取代。成熟期的迪爾凱姆在繼續研究人類社會的整合問題時,放棄了《社會分工論》中貶低共同意識的思想,轉向強調共同意識和宗教的社會作用。
自殺論 在《自殺論》一書中,迪爾凱姆試圖從社會與個人的關繫上解釋自殺的原因。他把自殺劃分為 4種類型,即利己型自、利他型自殺、失范型自殺和宿命型自殺。認為利己型自殺產生於極度的個人主義。社會的人必須以他為之服務的社會作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種高於自我的生活目標和意義。如教徒的生活目標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個人主義的發展使個人與家庭、宗教和社會相脫離,從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虛並失去目標。迪爾凱姆指出,利己型自殺多發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職業者、未婚者、離婚者中間。利己型自殺與社會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猶太教、天主教、英國公教都有更強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規定教徒生活目標上缺乏強制力;獨身者、離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較少地負有義務;從這些脫離了社會義務和束縛的人們中產生出更多的自殺者。
利他型自殺產生於過分地屈從於一種社會目標和意義,過密地結合在社會中,以致個人失去了自主。迪爾凱姆以歐洲軍隊為例說明利他型自殺。在軍隊里,士兵被訓練得不看重自己的價值,使他們感到被一種「社會價值」所扼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樂趣,因而軍人的自殺率高於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殺由社會混亂所導致,在混亂中社會成員的行為失去了規范,增添了痛苦。迪爾凱姆認為,慾望與滿足慾望的手段之間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動物的生理機制為其慾望劃定了界限,而人的慾望卻是無止境的。他佔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獲得的未能滿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慾望。慾望有界限,人們才會感到滿足和快樂,而慾望的限定只能來自社會。社會形成了一套等級秩序。不管這個秩序是基於世襲還是個人成就,正常社會中的秩序總是被大多數成員接受的。當社會成員認為這種等級原則合理,自己應處在某一特定階層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該階層給予他的限定,慾望與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當社會發生動亂、變遷時,人們失去了種種秩序和規范,慾望與手段不協調,行為混亂而無節制,遂造成種種痛苦,導致自殺率升高。迪爾凱姆把工商業者在經濟危機中的自殺現象視為此種類型的例證。
宿命型自殺是由於社會控制過度造成的,個人失去了任何希望。迪爾凱姆認為這種類型的自殺在現代社會並不常見,他沒有對此作詳細的討論。迪爾凱姆總結其自殺研究,提出了3個命題:社會的人需要一個高於個人的社會目標;對這個目標所負的義務不至於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慾望應受到社會秩序給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殺原因上,迪爾凱姆並不完全否定個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認為那是次要的,社會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認為,當一個社會不能提供上述3項條件時,一些心理上脆弱的個人就可能會自殺。
宗教和知識社會學 迪爾凱姆宗教研究的對象是澳大利亞原始部落中的圖騰崇拜,他的研究目的卻是為了「理解現今的人」,為了說明宗教的社會功能,說明一種共同意識對於社會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迪爾凱姆批判了早期人類學家對宗教起源的兩種解釋:萬物有靈論和自然崇拜論。他說,這種解釋說明不了為什麼在對於自然、生理現象的誤解露出破綻後,宗教還能持續下去,直到今天。他認為,宗教不是要給人們一種對於物質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務於社會。圖騰是民族的標志、旗幟,圖騰原則就是民族本身。人們崇拜圖騰實際上是崇拜他們所屬的那個團體,圖騰是團體的象徵,猶如國旗之於近代國家。「神聖性」歷來是解釋宗教的關鍵。迪爾凱姆認為宗教的神聖來自社會,它不過是被實體化、人格化了的團體力量,即道德力量。他認為,社會力量以一種心理方式作用於個人,迫使人們服從它,甚至違背人們的自然傾向。人們感到了身外存在的這種力量既是強制的,又是需要依賴的。他們對之敬畏,又不能充分理解其性質和來源,便萌發了某些觀念來象徵這些力量,這些觀念就是宗教。這些神聖象徵物(即宗教)的功能不僅在於幫助人們感到社會實體的存在,更在於維系社會,促進其整合。迪爾凱姆認為,澳大利亞民族的團結不是來自共同的血統和習俗,而是來自共同的名稱、標志、儀式,即共同的圖騰崇拜。取消了民族的象徵物——圖騰,民族就不能存在。他認為,宗教象徵以其突出的神聖色彩加強個人對社會的隸屬關系。社會對於個人,就像神對於其崇拜者一樣,沒有了這種
至高的神聖性,便不可能有社會生活。迪爾凱姆分析了原始宗教中的多種儀式,認為它們起著維系社會、使之一體化的功能。他指出,不僅原始社會需要宗教的這種功能,「社會生活在其每一方面,在其每一個歷史時期,都要靠一個大的象徵體系才成為可能」。這一點是他晚年思想中的最大轉變。
在解釋宗教起源時,迪爾凱姆同時建立起他的知識社會學的思想。「團體意識」和「團體表象」既是他解釋宗教起源的鑰匙,也是他的知識社會學的核心概念。他認為,一切感受來自個體經驗,一切理性並非與生俱來的、超驗的,而是屬於「團體表象」,來自「團體意識」,產生於團體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維中的概念、范疇,倫理中的道德、宗教。這些均產生於團體生活,不是源於個人的心理機制。在完全孤獨的個人生存中,為了生理需要的滿足,憑感覺就足夠了,並不形成時間、空間等概念。在動物式的個體生活中,客觀的時空並未消失,但它們不可能把握作為一種思維范疇的時空概念。只有團體生活才需要形成概念、范疇和類別。迪爾凱姆並不否認「范疇」、「概念」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只是強調沒有團體生活就不可能也不需要認識這些實在。因此他認為,一種道德思想不可以簡化為一種功利目的,理性不可以簡化為個人經驗。
學術貢獻 迪爾凱姆提出了社會事實作為社會學研究對象,闡述了社會事實之間存在的結構、功能和因果的關系,制定了一系列社會學研究的實證規則,充實了由A.孔德開啟的實證主義社會學的構想,使社會學方法論具有實質性的內容。他運用統計方法對自殺現象的研究,用人類學資料對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會學理論和經驗研究相結合的範例,從而結束了西方社會學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長期脫節的狀況。迪爾凱姆豐富、精深的社會學思想,對社會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Ⅵ 法國人,啟蒙思想家
法國啟蒙思想家是伏爾泰。
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筆名伏爾泰(法文:Voltaire),出生於1694年11月21日。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他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歲。一生創作了50多部戲劇作品,大量哲理小說和歷史著作,後人最氣很尊敬。
Ⅶ 1789年法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哪些著名的學者
1789年法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時代,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斗爭開始高漲。這一時期,不僅產生了以德國的康德(1724—1804)、費希特(1762—1814)和黑格爾(1770—1814)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而且還產生了以法國的聖西門(1760—1852)、傅立葉(1772—1837)和英國的歐文(1771—1858)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他們的哲學、社會學思想,與這一時期西方文學藝術的發展關系密切。倡導人道主義和個人主義,主張自由、平等,博愛,是浪漫主義文學藝術的思想核心。
Ⅷ 西方社會學發展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誰
奧古斯特·孔德、英國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
1、奧古斯特·孔德:
學術觀點:實證主義學說.他認為人類社會有統一性。
觀點闡述:他認為人性中的感性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人性中的才智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工具。
2、赫伯特·斯賓塞
學術觀點:普遍進化原理和社會有機體論.這也是後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理論基礎。
觀點闡述:認為社會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是由能量守恆定律來調適的;這種調適既表現在社會與其環境之間的生存斗爭中,也表現在不同類型的社會之間,以及構成某一社會的個體的人之間的生存斗爭之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由競爭、自然淘汰是有機界的普遍法則,也是推動社會進化和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因。
(8)法國的社會學者有哪些擴展閱讀:
斯賓塞將社會與生物有機體進行類比,他認為社會分工是必要的,是社會機體正常運轉的根本保證。由此,他得出三個基本結論:
1、社會是一個體系,一個由相互聯系的各個部分構成的緊密整體。
2、和生物有機體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結構會復雜化和分化,而結構的分化又伴隨著功能的類似分化。故這個體系只能從其結構運轉的意義上去理解。
3、體系要存在下去,它的南非求就必須得到滿足。
Ⅸ 什麼是社會學家,法國的社會學家例舉三位
社會學家是指從事社會學領域研究具有一定成績或者具有一定社會聲望的學者、專家或者專業人士.它的研究主要從社會整體利益和相互關系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以提供給社會各階層以參考.法國的社會學家:夏爾·德·塞孔達·孟德斯鳩、皮埃爾·布迪厄、貝納·拉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