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洲人怎麼看明朝科學水平
1,軍火業各有看法
明末軍事一個大事,就是引進仿造歐洲火器。
葡萄牙荷蘭等國的先進火炮,先後被引入明軍,大量改裝生產,出現了「佛郎機」「紅夷炮」等品種。那在歐洲人眼裡,這些中國改裝版火器的殺傷力如何?
貶過明朝天文又贊過明朝手工業的拉達,對明朝的軍火水平,也是很不屑,他出使福建時,見過明朝衛所軍隊的火炮,認為這些大炮製作粗劣,款式也太老,好些大炮只能發射石頭。
?明朝紅夷大炮之佛郎機大型款
但真正和明軍打過仗的一些西班牙軍官,卻不這樣看。以艦長Artreda寫給西班牙國王信里的說法,明軍的精銳部隊,大炮的性能都非常出色。西班牙歷史學家門多薩,曾經登上過明朝戰船,見過明軍戰船上的弗朗機,評價也中肯:「比我們的造得好,更有威力。」
2, 印刷術各有千秋
明末時,歐洲人介紹中國極多的,正是「四大發明」中的一大絕活:印刷術。
雖說當時歐洲也有了造紙和印刷,但明朝這事上的獨家優勢,歐洲人也認賬。
以利瑪竇的說法,中國的印刷術比起歐洲人至少早五百年,技術更十分巧妙,出錯易修改,速度更是快,一塊木版一天能印一千五百多份,看看中國的印刷術,就知道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書,價格還比歐洲便宜得多。
但這么強大的技術,也叫歐洲人找了毛病:中國的紙不如歐洲耐用,還不能正反面都印。而且尤其令歐洲人受打擊的是:一開始明朝人堅決不信歐洲人會印刷,氣的歐洲人送一大堆印好的聖經過來——看看我們印的。
照明末學者王肯堂的贊嘆說:歐洲聖經兩面都有字,而且還能防水,真是「甚異之」。
3,農業最令人拜服
比起讓歐洲人挑出毛病的印刷術,明朝的農業,卻叫歐洲傳教士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啥都新鮮。整體農業水平,以利瑪竇的總結:「遠比歐洲富裕得多」。
?利瑪竇和中國士大夫
一些農民生產場面,都叫歐洲人開眼,水稻一年三熟,稻田裡還養魚防瘧疾,門多薩的《大中華帝國志》里還詳細記錄:明朝農民用竹料包好鴨蛋,點稻草加熱,嚴冬竟也能孵蛋。
好些常見農具,歐洲人更是稱奇:福建地區能灌溉到山坡的大型水車,曾被西班牙人拉達稱贊。而真在歐洲引起熱潮的,卻是東南農村揚谷常用的農具:揚谷扇車。
?旋轉式揚谷扇車
這種老農具出現在西漢時期,發展到明代,技術已極成熟:改成閉合式,還有輪軸和搖手,兩個人就能快速操縱,輕松給穀粒脫殼。
強大生產效率,引來歐洲人哄搶:荷蘭和瑞典的船員,多次購買走私到歐洲,每次都賣高價,還引來紛紛仿製,十八世紀的歐洲農村,出來多種改裝版,結束了揚谷只能靠簸箕的苦力史。
以一些歐洲學者的看法,這種東方傳來的農具,可以被看做離心壓縮機的鼻祖。
4,中醫引發大熱潮
歐洲人開始重視中醫,是讀了利瑪竇的著作後。利瑪竇告訴歐洲人,中醫不但能治療多種疾病,而且中國人看病比歐洲方便廉價,醫院很多,「(在中國)只要一角錢,在歐洲卻需要化六七倍之多的金塊」。
?利瑪竇畫像
從此之後,好些中醫典籍都被翻譯到歐洲,而且不同國家,版本也不同。比如晉朝王叔和的《脈經》,波蘭版叫《中醫津要》,荷蘭版叫《中醫臨床》,十七十八世紀在歐洲很火。諸如《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更都能在歐洲找到摘錄翻譯。
影響歐洲極大的,還有明代時成熟的種痘防治天花技術。歐洲叫「輕型接種天花」,明代先傳到土耳其,又治好了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從此廣為流傳。這個了不起成就,以伏爾泰贊嘆:「一個被視為世上最明智最文明的民族的這種榜樣,便是一個偉大的先例。」
5,天文工作太混亂
要說明朝哪樣科學,最叫歐洲人看不上眼?當屬天文學。
葡萄牙人克魯茲就曾嘲笑,說中國沒有天文知識。稱贊過明朝高科技農具的西班牙人拉達,吐槽明朝人幾何知識爛,計算水平差,錯到慘不忍睹。
中國傳統天文設備,更被踩得狠。康熙年間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對元明兩朝傳下來的天文儀器,更變著花樣批評:簡直是「笨拙的繆斯」,也就是只能當擺設。
同樣給清朝欽天監任職的傳教士紀理安,乾脆給清政府提議:元明兩朝留下的天文設備,包括元朝科學家郭守敬開發的簡儀,都當廢銅爛鐵處理了算了。
對這公認落後,說「好話」的還是利瑪竇:其實明代的天文設備很強,但明朝知識分子都鑽科舉,少有人研究這個。所以在天文學上,「他們的工作多少有些混亂」。
?明代鑄造的簡儀,工藝至今無人知曉,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天文儀器。
6,中國製造很強大
但嘲笑明朝天文水平的歐洲人,尤其是克魯茲,對於大明朝的手工業水平,都是心悅誠服的贊。他在廣州住了兩個月,看遍廣州手工業,給出一個至高評價:「精湛技藝,巧奪天工」。
明代的廣州,俗稱「廣州匠」,手工業公認強,錫器鐵器陶器,號稱「冠絕天下」。廣州工匠更名聲在外,還有人漂洋過海去南洋發展,克魯茲能有這震撼,一點不奇怪。
大明手工業的兩個絕活:絲綢和瓷器。更在歐洲受追捧,歐洲人也學會了仿造中國絲綢,可上流社會還是只認中國品牌。比如法國,貴族圈誰穿法國仿造版絲綢衣,一定會被笑話土。
歐洲人曾挖空心思,打聽中國瓷器的製造過程。以一些傳教士介紹說:要把土敲碎了,用水攪勻了燒就行。這方法傳到歐洲,好些人學著造,卻都造出來易碎殘次品。直到法國人殷弘緒,在康熙年間偷運景德鎮高嶺土回國,又經過五十年研究,才終於燒出硬質瓷器。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
明朝人宋應星的手工業巨著《天工開物》,並沒有收錄在清代《四庫全書》里,但巴黎皇家文庫十八世紀就將其收藏,被贊為「技術網路全書」,以法國漢學家儒蓮的贊嘆:這本書中的好些技術,比如野生樹皮造紙,制墨,制銅,活塞風箱,提花機,都要遠強於當時歐洲。
明末引來歐洲人興趣的,還有一種獨輪小帆車。
這種小帆車上面裝有風帆,藉助風力操縱運輸,在農村田間地頭使用,十分方便快捷。中國農民輕松操縱的場景,也引來歐洲人驚訝。以至於當時歐洲介紹中國的地圖畫冊,必然會畫上這小帆車。
從此以後,這種中國小車,一度火熱歐洲,好些歐洲人都開動腦筋,嘗試改裝發明。1600年,荷蘭學者史蒂文改裝成功了風帆馬車,命名為「中國式風帆馬車」,測速竟高達順風四十英里。從此以後,乘風帆馬車飆車,一度是歐洲青年貴族們喜聞樂見的游戲。
就連歐洲名著《失樂園》里,也留下了與這小帆車有關的句子:中國人利用風帆駕駛藤製的輕車。
7,造船業並不落後
明朝造船業,一直出名強大,但葡萄牙殖民者初來中國時,最不屑的就是明朝戰船。以正德年間葡萄牙東方艦隊司令皮雷斯的看法:一艘葡萄牙戰艦至少能打掉二十艘中國船。
如此不屑,只因他來的「不巧」:這是明朝海防廢弛的時候。比如廣東,洪武年間七百多船,當時就剩一百多,還盡是小船。
但嘉靖中期後,明朝為消滅倭寇,全力重建海軍後,歐洲人的看法,也就不一樣。門多薩的書,詳細記錄了明朝戰船的式樣和性能,盛贊明朝船的結實耐用:「他們船隻的使用期,一艘相當於我們兩艘」。
萬曆中期以後,明朝越發缺錢,強大了沒多久的海軍,也是連年裁軍,比如廣東六大水寨,到天啟年間裁撤了九成,著名的南澳水寨,到崇禎年間只剩下八艘船。明末荷蘭殖民者橫行東南,鄭芝龍等海盜崛起,這才是根由。
但歐洲特別是西班牙人,學習明朝造船的熱情一直高。特別是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連年都主持學造中國船。
8,建築業極為震撼
金庸小說《鹿鼎記》里曾有情節:打完了雅克薩大戰的沙俄攝政女王,談判時還附加條件:請清王朝派工匠到俄國,教俄國人怎麼修橋。
這個差距,還真不是金老先生吹牛。
門多薩就給歐洲人介紹過明朝的造橋技術:泉州用花崗岩建造的橋梁,不但外觀精美,而且用的是巨型長石板,簡直難以想像怎麼靠人力弄上去。一直到清代,俄國彼得大帝還專門派使團到北京,求教造橋技術。
除了贊造橋,門多薩還贊過明朝的道路:城市的公路整潔平整,驛路更四通八達,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公路」。明朝特有的牌樓建築,門多薩也十分喜歡,認為這是可以和古羅馬凱旋門媲美的建築精品。
門多薩的總結說:「在這個王國(明朝)的各地,都有了不起的建築家,他們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建築來。」
英王建築師錢伯斯爵士的一句話,更歐洲人對中國建築藝術的崇拜:「歐洲人在藝術方面無法和東方燦爛的成就相提並論,只能像對太陽一樣盡量吸收它的光輝而已。」
❷ 中國核武器試爆成功後,各國態度如何
原子彈,英文名Atomic bomb,作為二戰末期的黑科技,原子彈可利用核反應時伴隨產生的光熱輻射和沖擊波產生范圍性的殺傷破壞。放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原子彈都是其首屈一指的大殺器。強國不能沒有原子彈,而有沒有、能不能製造原子彈也成了判斷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標准。
最難以接受的莫過日本人了。1964年10月24日,《日本新聞》周報表示,中國核試驗的成功讓日本政界人士大吃一驚。它無疑會對美國的遠東戰略產生動搖。遙想早年鈴木善心的聲明,日本還想以威脅人民安全為由千方百計地抗議中國對原子彈的研發,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吃過原子彈虧的國家,日本人對核武器可謂相當忌憚。如今看來這種思想實在可笑,頗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味道。
最有意思的當屬澳大利亞。同年10月16日各國得到中國試爆核武器成功的消息,17日各大媒體展開報道。在各國家報社發表看法時,唯獨澳大利亞獨秀一枝,還在對法國人的核試驗耿耿於懷。1960年2月13日,法國人在西非撒哈拉沙漠的核試驗成功,在這之後又在南太平洋建造了試驗基地,惹惱了澳大利亞政府,甚至到1964年都還滿肚怨氣。中國試爆核武器成功後澳大利亞媒體又引出這一舊事,對法國人大批特批,並表示強烈的不滿。
❸ 法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首先,法國是個多元化社會,不同的法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有些人很欣賞中國人,有些很妒忌中國人,有的又搞不懂中國人。。總之評價都是多樣的。每個法國人根據自己的職業、社會地位和個人興趣來評價中國。國人善良純朴,責任心強,熱愛生活、熱愛家庭、孝敬老人無疑給法國各界留下印象最深刻,然而,國人過於謙虛謹慎、韜光養晦的品格,也使法國人感到不易接觸,缺少必要的透明度。一些法國人對中國的文化很欣賞,就像歷史上的伏爾泰,戴高樂,德斯坦,希拉克,看好中國未來的觀點在老百姓中也很普遍。當然也有一些法國人很是討厭中國人和中國.在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一些法國媒體專門去拍攝中國最骯臟的地方,然後放在電視上大肆渲染!或者中國同胞在法國旅遊受到刁難,而且還有反華勢力對中國的現狀大加歪曲,甚至還有出現過辱華言論!(曾經看到這些報導時很氣憤!!!)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建設我們的國家,提高我們國民素質(這一點很重要!很影響國家形象!),要知道在這顆星球上,太陽照到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我們要團結一心,發揚優秀的中國文化,不僅讓法國人,也要讓世界看到我們中國人最真實的一面,讓他們看一看什麼是禮儀之邦,什麼是龍的傳人!
❹ 外國人到底如何看待中國人
十幾年中周遊亞、非、歐、美,也體會到外國人怎樣看待中國人。人家雖然不追著我們中國人看熱鬧,但是卻經常好奇地向中國人提一些問題,在此歸納,以饗國內讀者。1.到了西方,剛結識的外國同事、朋友或老師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到了我們國家,最令你震驚和奇怪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我們要以誠實的態度去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答案應該是: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像差不多。原因很簡單,今天的中國人通過報刊、電視、電影、網際網路等媒介對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翔實的了解,來到國外,除了一時語言還有所不適應以外,真的怎麼也體會不到CultureShock。許多外國朋友對這個答案自然很不過癮。以他們對中國的了解,覺得你們來自「黃土地」上那個至今還「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窮鄉僻壤,乍一到我們這燈紅酒綠的發達世界一定覺得頭暈目眩,有很多感觸吧!2.出國在外,總是有外國人問「Peking」什麼時候被改成「Beijing」的。對這個問題,我總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從來就沒改過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國漢語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漢語的法國人接著問:那為什麼「中國」不用漢語拼成「Zhongguo」在國外通用呢?我一時語塞。是啊,「中國」在英文里是「China」,在法文里是「Chine」,在阿拉伯語中是「思因」,在泰語中是「今」,還真就是沒有叫「Zhongguo」或是「Zhonghua」的。不過不要著急,將來台灣回歸祖國,統一以後的中國的外文名稱說不定就叫Zhongguo。3.剛到巴黎時,有法國人問:你喜歡吃狗肉嗎?我那時初出神州,不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不論我怎麼回答,我都承認了吃狗肉這個事實,而這正是他想達到的目的。在這些外國人看來,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你們怎忍食而啖之!?不過,我很難告訴外國人,狗兒在中國雖然一樣可以看家、破案、陪主人,但是地位卻不高,名聲也不大好。比如我們中國人在貶低他人時常說「狗仗人勢」、「走狗」、「臭狗屎」等等。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吃點這「狗東西」的肉也算不上什麼吧。當然在老外面前千萬不要誇耀魚翅熊掌燕窩,免得擔上虐待動物的罪名。4.許多老外下功夫練習使用筷子,到了中國餐館就拒絕用刀叉,說是不使用筷子就吃不出中餐的滋味。可是有一件事許多外國人始終搞不明白,那就是用筷子怎麼喝湯?我聽見有老外自作聰明地說一定是有一種像吸管那樣的筷子,平時夾菜吃飯,喝湯的時候就放在嘴裡吸。我告訴他們,中國人喝湯的時候把筷子放在一邊,或用勺子喝,或端起碗喝。外國人聽了似信非信:就這么簡單?5.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後,很符合邏輯。而西方人則不然,要先說名字,然後再說姓。所以外國人見了中國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問:那個是姓,那個是名?回答當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後面的名字是名字。別看這么簡單,用英語說就羅嗦了,老外總是弄混。所以現在好多中國人出國後自報家名時乾脆把姓名顛倒。6.記得那次去法國,在戴高樂機場有法國朋友來接,張牙舞爪,連親帶吻,誇張的動作好像幾輩子沒見面。同時來接機的還有在巴黎的中國同學,老鄉遇老鄉,雖然是兩眼淚汪汪,但僅僅是握握手而已,臉上卻平靜如水,絲毫看不出波瀾。法國朋友看見這場面,不解地問:「你們見面不高興嗎?」唉,怎麼跟外國人解釋呢?中國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悅,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現。當然,凡事總有個例外。我的一位中國朋友愛說愛笑,表情發達,雖然也是黑眼睛、黑頭發和黃皮膚,但是總是有洋人打聽她是美國還是拉美哪個國家的人?100多年來,中國人對於如何認識國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幾經變化。從天朝上國到失落自卑,從自信的革命國家到虛心的學習心態。然而,直到今天,什麼人能夠代表中國人??
❺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
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許多國人都紛紛出國游。而我們中國這一個大群體,自然是帶動了不少國家的旅遊業發展。與此同時,國外的許多質疑聲也在這時候出現。部分中國人去到外國,不文明的現象也遭到外國人的排斥,以至於許多外國人一提及中國人,便紛紛表示不喜歡。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這些外國網友對中國的評價呢?
❻ 宋元時期,我國科技技術傳播到歐洲(中學西傳),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機緣湊合,15-18世紀間,正當西歐人迫切需要迥異於本土的全新的思想文化來支撐其砸毀舊機器走向新時代的歷史關頭,小亞細亞與中東人送來了由他們保存並充實了的「希臘化」文明成果,阿拉伯人送來了伊斯蘭文明成果,遠在亞洲東部的中國也傳來了「東學」。而東學的西傳,不僅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西歐從中世紀的黑暗中突破出來,提供了制度建設、心靈建設、社會生態建設的有效參照,提供了更新生存方式、提升生存質量、豐富精神生活的巨量物產資源。
眾所周知的是:正是中國的「四大發明」刺激了歐洲中世紀的經濟文化軍事面貌的質的躍升:當中國人編出《永樂大典》來的時候,西歐還處在「搖籃本時代」,要用300張羊羔皮才能製作成一本手抄《聖經》,一般信徒根本得不到《聖經》,更不論其他著作了,因為沒有紙、沒有印刷術,西歐社會文化水準極其低下。中國造紙術是通過中東、北非轉入西班牙進入歐洲的。至今法國中部還有個小鎮用中國傳統方式生產「蔡侯紙」,成為很吸引人的旅遊景點。宋代發明的活字排版術,似乎是專門為拼音文字准備的技術:紙和印刷術一傳入歐洲,經過改進,立刻迎來歐洲知識的大普及、大爆炸。加上宋人將羅盤針用於遠洋航行的技術通過阿拉伯傳入東南歐;宋元火葯熱兵器傳入歐洲;再加上這以前早已傳入歐洲的馬鞍、馬蹬、釘馬掌技術,使歐洲軍事裝備(騎兵與熱兵器)進入全新時代。這是明清中國潮席捲歐陸之前早就有過的勝景,馬克思曾熱情贊揚過它對顛覆歐洲舊秩序的重大作用。
主要原因:中國明代永樂—宣德年間(1403--1435)鄭和七次率龐大船隊「下西洋」,開展空前范圍的外交和經貿活動,打開了遠東、東南亞、南亞、波斯灣直至東非海岸的遠洋航線;打通了這一廣闊地帶文化交流的血脈,締造了不欺貧吞弱,平等友好、共享文化成果的世界海上交往的東方經典模式。它還有個「副產品」:其越洋船舶的精巧設計與對羅盤針的應用,吸引了往來於地中海、波斯灣一帶的威尼斯商人,轉而啟發了西歐航海船艦的建造與越洋遠航。在這一大背景下,西方傳教士與商人們一起東來,又很快發現了先進的東亞文化,發現了以儒釋道學說為核心的中華文明。於是以傳教士、商團為主力,開始了「東學西傳」的活動。盡管這種「西傳」不能不帶有選擇性、被動性、世俗實用性及文牘理想性,但中華文化自身固有的豐厚內蘊,卻也助推了西方15—18世紀間相繼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民主運動,適應了歐洲發展的時代需求。
意義:一、東方制度文明對西歐神權統治的沖擊
1582年(明·萬曆十年),義大利人利瑪竇奉天主教會之命來到中國,在廣東等地住了15年後到達北京。他的傳教活動,並不拘泥於天主教的教規,他努力溝通儒學與天主教義,和徐光啟、李之藻等一起,致力於東西學術的融匯。他在1593年將「四書」翻譯為拉丁文寄回本國。1626年其繼承人金尼閣又譯出了「五經」。1655年葡人魯德熙又有《中華帝國史》的著述。他們向歐洲人較具體地介紹了中國。這是東學西傳的實質性開端。它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正是同步開展、互相震盪的。這個時期,中國文化界出了一批文化新人,在徐光啟(1562--1633)與李之藻(1565—1630)之前,就有唐寅(1470--1523)、楊升庵(1488--1559)、徐渭(1521--1593)、李贄(1527--1602)、湯顯祖(1550—1616,他是與莎士比亞是同年同月去世的)、袁宗道(1560--1600)兄弟、徐霞客(1586--1641)等一大批人物,都是極富個性特色、敢於在思想文化領域沖決牢籠大力開拓的猛士。在政壇上,知識分子群體干政,有綱領,有組織,進行集會、結社(如復社),開展群眾性罷學、罷工、罷市、遊行示威、靜坐請願、聯名抗議以至「倒閣」(罷免朝廷執政大員) 等和平斗爭。這樣的時代景觀,跟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在精神氣脈上正是聲息相通的;而群眾性有組織的和平合法斗爭手段的運用,也為近代歐洲工農民眾作出了有效示範。
1584(萬曆十二年)西班牙教士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出版了西班牙文《中華大帝國風物史》,其中提到中國法律不僅用於懲治犯罪,而且用於獎賞善舉。法國散文大師蒙田(1533-1592)便據之修改他的《論經驗》一文,認為歐洲法律包括「十誡」與「羅馬法」在內,都只講懲罰犯罪,這是片面的、不正確的,而中國的法律則不僅「懲非」,而且「賞善」,他對中國刑賞必罰的政治制度表示欽佩。蒙氏是近代歐洲史上贊頌中國政法體制的第一人。
1590年葡人在澳門出《絕妙論著》一書,向西方介紹中國歷史地理人口物產,贊譽中國的瓷器、印刷、繪圖、航海、天文、火葯等科技成就,稱頌中國的禮法制度。英人將其輯入網路文集《哈克路特》時,還特意增加了對中國政府行政效能的肯定。這使歐人對中國情況有了更多的了解,激發起研究中國的興趣。1621年英人伯頓(Robert Burton)出了一本奇書《憂鬱症的解剖》,贊譽中國人勤勞整潔、彬彬有禮,有完善的文官制度。他特別指出:中國牡科舉制度,貫徹著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人才原則。他說:中國人「從哲學家和博士中挑選官員,他們政治上的顯貴是從德行上的顯貴中提拔上來的。顯貴來自事業上的成就,而不由於出身的高上。」「他們官吏的職務,不論在戰時或平時,就是保衛和治理他們的國家;而不像許多人那樣,只知道放鷹打獵,吃喝玩耍。」這樣,他便開啟了「華為洋用」的風氣。以此對照著英國當時黑暗的貴族世襲政治進行辛辣的諷剌。順便指出:中國人自身對朝廷諫議制度、科舉制度等在其後期實踐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弊害十分清楚,卻也模糊了對這些制度得以形成時的基本狀況及積極精神的肯定性認識,以至除了「批判」之外,很少有人提及其正面價值。倒是西方人從中國文獻資料中探索到了它的基本精神,使之實實在在地在思想層面、制度層面上對歐洲幾代人發生重大影響,完善了他們自己的文官制度(公務員制度)建設;而在這以前,歐洲政權是把持在世襲的軍事貴族手中的,政府官員根本沒有正當的考選任命制度;而由教會和封建主把持著政權。當然,無庸諱言,他們心目中的「東方制度」,多半依據傳教士帶回的文本資料,因而其分析概括,就必然帶上濃重的「文牘理想主義」,成為對中國當時現實的一種「誤讀」;這也召致以盧梭為代表的歐洲學人的抨擊。
二、東方心靈文明對西歐宗教文化的挑戰
中華心靈文明,其展開領域為哲學、倫理學、宗教學、心理學、美學、文學藝術各方面,其集中表現為孔老學說。在「東學西傳」風潮中,取得了驚世成效。
1624年(明·天啟四年),英人赫伯特(Lord Herbet)就發表了《真理論》,奠定了「自然神」論基礎。他倡導從自然出發、從理性出發的新思維,反對教會宣揚的所謂「神的啟示」。其後,笛卡兒、斯賓諾莎、洛克、休謨等「自由思想者」都由這種「新思維」出發,對中世紀以來的宗教神學與專制制度發起沖擊。他們認為東方的孔子便是「自然神」論者,便從孔子身上吸取思想養分,反對有什麼超自然的力量,反對有「神的啟示」的存在。
1650前後,義大利人衛匡國的《中國歷史》、法國人馮秉正的《中國通史》相繼問世,為歐洲人的關注中國提供了大體確切的知識。1687年比利時人柏應理出版《中國哲學家孔子》一書,風行歐陸。這是系統介紹東方心靈、介紹中國學術的開端。其時,牛津大學東方學家托馬斯·海德也編訂了有關中國的拉丁文與法文書目,收在本人的《書信集》中,為西方學者通過文獻資料對中國文化要旨作系統研究奠定了基礎。1661--1662年法國出版了拉丁文的《大學》《中庸》《論語》,1672年《大學》在巴黎重版。1687年來華耶穌會傳教士比利時人柏應理,偕南京人沈福宗回到巴黎,將上述三本譯著匯總題為《中國哲學家孔子》一書,出版後風行歐陸。1688、89、91年即出過此書的法文、英文節本,題為《孔子的道德》或《孔子與中國的道德》等。這是系統介紹東方思想、中國學術的開端。以「四書」「五經」為切入點了解中國心靈文化,算是抓住了核心,有了一個高起點。
英國政治家、散文家威廉·坦普爾(1628-1699)系統研究並熱情介紹中國,他不帶宗教目的,卻有明顯的改造社會的政治目的。他讀過拉丁文的《大學》《論語》《中庸》,對孔子的「自治、治家、治國之道」和「為政在人」的思想十分贊賞。他們正是用「人治」去沖擊「神治」的。坦普爾甚至研究過中國園林藝術。他不滿專講「幾何圖形」的歐洲法式園林,專門寫了一段關於中國園林藝術的妙論。他說中國園林有不規則的自然美,這是更高級的美。因為每個能從1數到100的孩子都能依一條直線按規定距離種上一排樹,而要造出像自然本身一樣美的中國式山水園林就要「冒險」了。此論一出,便改變了歐洲園林的藝術取向,對豐富歐洲人的藝術思維與美學理想有很大影響。這又是東方心靈文化對「文藝復興」的一個有效策應。
其間,法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國的學有專長的教士李明, 在來華十餘年之後寫了兩本書:《中國現狀新志》(1696,巴黎),《論中國禮儀書》(1700, 巴黎), 立刻被譯為德荷英意文重版。李明得出結論:中國知識分子信奉的是簡單樸素的「自然宗教」。「如果孔子信徒進了天主堂,見到香火、蠟燭、聖水、誓約、祈禱,見到人們匍匐在各種雕像前,是要大吃一驚的。」——這些話出自一名天主教信徒之口,真是石破天驚!被看做是對西方宗教的嚴重挑戰!因而受到教會的群起攻擊,巴黎當局下令禁毀其書。可思想是長了翅膀的,它一時間便飛遍了全歐。
1703年起,法國耶穌會開始編印耶穌會士通訊錄《有益而有趣的書信》,前後達七十多年,大量介紹東方資料。英國的《學術概要》也連載關於「中國人事件」的爭論材料,這就在歐洲引發了中國思想大傳播的熱潮。大文豪伏爾泰於1714---1728年間兩次到英國,他發表的《風俗論》對中國文明作了多方面的闡述與頌揚,特別指出中國史上「沒有連綿不斷的宗教戰爭」,對西歐教會的偽善宣傳與其戰爭屠戮罪行作了尖銳的揭露。
順及:在近代產業建設與科技文化建設上,中國人的先驅示範作用也不容抹煞。繼「四大發明」之後,在傳送「五經」「四書」的同時,歐洲還有用多語種譯介和多版次出版世界級名著《洗冤集錄》,這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附有《正背人形圖》,對各種非正常傷亡的身理表現有精確描述與診斷,證明公元十世紀中國人已經把人體解剖知識用於平反冤獄了,而幾個世紀後,「宗教審判所」卻燒死了西方「解剖學之父」;法囯人譯介了《天工開物》,稱它為「帝國工業的網路全書」,為西方近代礦冶業、金屬製造業的勃興提供了強刺激;美國人還傾力出版《古今圖書集成》,這是中國的大網路全書,迄今仍是難得一見的體系宏大而嚴密的科學論著……這一切,在「工業革命」剛剛起步[1762年]的歐洲所發生的巨大作用,是獲得崇高評價的。
三、中國物質文明促成西歐生活方式的文雅化
前文提及,西歐在十三、四世紀以前,是生活在半野蠻狀態中的,農業還處在「砍燒農業」階段,種一收四就算是「豐收」了,城市有兩萬人就算是「大城市」了,本地商業幾乎不存在,對外商又搞野蠻的「海難法」,形同搶劫。這時人民的生活狀態可想而知。
資料表明:西歐的城市生態狀況,中世紀固然不足一提,即使到十八世紀,也很不像樣子。中世紀的西歐城市雜亂無章,文藝復興之後方才開始有目的地設計,或方整如棋格,或采同心園布局:市中心有廣場,廣場周邊往往為市政建築與商店、貨棧。眾所周知,威尼斯、佛羅倫薩、比薩等商業城市是歐洲孕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溫床,是相對繁榮的大城市。那裡的情況如何呢?
15、16世紀德國全境有3000個地點取得「城市」資格,平均人口僅有400人。他們搞了「城市聯盟」,歐洲史上當成大事來記錄。
1539年秋,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頒布法國最早的一項《衛生敕令》,要求各家清掃門前,把拉圾堆在牆根,各家應有自己的糞坑,按規定處理垃圾、污水與糞便。要求遷出巴黎城內的牲畜。從這么一個進程啟動,人們不難想像當時法國的市容市貌。
1746年威尼斯下令禁止「在城內或寺院里養豬」。城內養豬,弄得街面泥濘,骯臟不堪。當時城內人過街則需踩高蹺、搭木版,或者鋪刨花、麥秸。巴黎呢?連巴黎聖母院里也可以隨地大小便,政府要定期組織人力去「清理」,可見一斑。後來當局聰明起來,說:「建了公共廁所,就不會隨地大小便了。」情況這才有所改善;後來還把這條經驗用於發展妓院上,說建了妓院,強奸犯就少了。
1766年的伊斯坦布爾是當時最繁華的大都會,其街況是:「街道湫隘,污穢不堪,街兩邊若無步道,壞天氣難以行走。每逢兩人交叉,必須一人走下步道,或緊貼門坎避讓。」
如此生態文化,不改變,行嗎?那還叫「人的生活方式」嗎?還有「人的尊嚴」嗎?
正當西歐進入十五、六世紀,謀求大發展的時機,恰好掀起了「中國潮」,絲、茶、瓷、漆、傢俱、壁紙的批量性輸入與廣泛應用,各色手工工藝品及若干珍稀物品的大量引進,讓西歐人這才懂得了什麼叫「人的生活」。中國產品的引進,激發了歐人對提升生活質量的憧憬。從十七世紀二十年代起,在歐陸,在英、法、德各國上層社會中就捲起了一股「中國潮」,中國的茶、瓷器、絲綢、漆器、刺綉,連同室內布置、庭院建築與園林建造,都深深地打入了上層貴族紳士們以至普通人的生活,時人普遍追求「中國風味」。
十八世紀是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年代,他們在呼喚新生活、新秩序。但在歐洲既有的半野蠻半開化狀態下,社會從宗教黑暗中走出來了,但人類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未來,僅憑西歐人自身已有的經驗是設想不出新生活的藍圖的,必須有所參照。教會允諾的「上帝之城」太抽象,教會宣傳的「末日審判」很可怖,人們的衣食住行到底如何解決,樣板何在?他們是必需尋求的,尤其是民族精英們要為人們設計出可行的未來圖景,首先是為上層社會提供事實樣板:這只能向東方尋求——就像今天的東方在向西方尋求一樣。
(一)白玉般的瓷器讓王室驕傲 首先,中國瓷器長期風行歐陸,久久不衰。中國青花瓷在宋代就已達到晶瑩溫潤的境界,明清青花瓷更是溫潤如玉,彩繪精工,遠銷海外,歐洲人很驚奇中國人如何把泥土燒成了「白玉」。十七、八世紀時歐洲各國的王室之間,爭豪鬥富,他們競相利用宮廷的豪華來博取外交上的聲譽,宮廷日用和宮廷布置廠都以擁有瓷器為無尚光榮,於是便以賽過黃金的價格大批收買中國瓷器,一件1.2尺的青花五彩盤就值上萬錢。明清之際,為適應這種需要,中國政府還特地組織專門力量燒制高檔「外銷瓷」,年產250萬擔,裝船運往歐洲。瑞典王室於1731-1789年間,進口中國絲、茶與瓷器,僅瓷器一項就達5000萬件,可謂「罄其國庫以購瓷」了。
1740年,有一艘中國貨船滿載絲茶瓷器,經一年零四個月到達北歐,不幸沉沒於瑞典哥德堡外海100公里處。後被打撈出來,瑞典皇家為此專門成立了「沉船博物館」,把精美瓷器陳列出來,至今仍在供人參觀。乾隆時還特為歐人定製大批量瓷器,並由歐人設計其裝飾圖案。這批歐洲風味的中國瓷,現在在歐洲相關博物館中還能看到。
(二)讓生話方式文雅化:從飲茶看戲到創建中式園林 早在十七世紀中葉,茶在英國就是珍稀飲料,從皇後、親王到詩人、時髦女郎都以喝上中國名茶為高貴的像征;到十八世紀中葉就已經普及了,販夫走卒都大喝其茶了。1756年甚至為是否要「禁茶」引發了一場大討論,因為進口茶要耗費大量國帑。據考,1769--1772年間,英國每年從中國廣州一口運茶1068.9萬磅;需要量之大可以想見。可以說,此時的英國人,一舉手一投足,處處都透著「中國氣息」。也難怪,出名的英國女皇伊麗莎白是那麼欣賞土豆開花的美麗,她能不愛中國的絹畫與香茶么?
不僅穿絲綢飲香茶來自中國,連室內裝飾也以繪有人物花草的糊牆紙(或有中國風情畫的絹帛)來代替壁毯(也來自中東、中亞),認為它輕巧、雅緻,符合衛生要求。同時,在公眾文化娛樂方面,英法等國的戲劇舞台上,一再上演《中國孤兒》、《好逑傳》之類的戲劇和雜耍,其舞檯布景、道具、演員服飾都刻意追求「東方色彩」,籍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在園林建築上,首先是英國,然後是歐陸各國,掀起了一股「中國風」:他們引進中國人「師法自然」的藝術風格,造山造水造林,力求「風景如畫」的效果;在園中引入拱橋、亭榭、寶塔、花草、樓台、曲徑、山洞這類東方特有的建築小品,造成一種「東方風情」。士紳們以擁有東方園林為榮。英國大建築家錢伯斯就於1761年在丘鎮建造了一座著名的「中國寶塔」,周圍有許多亭台映襯著。人們可以圍坐在高大寶塔的塔影中,瞻望遠山近水與錯落有致的座座亭台,傾聽著塔檐風鈴傳出的悠揚樂音,細細地品茶,放飛自己的遐思夢想,享受「中國式」的悠閑與寧靜。法國1785年建的著名的「雷斯荒漠」園林中,特辟「中國山莊」,裡面造了不少有曲徑相通的中國房子,還鍍金著色,十分吸引人,被戲稱為「英式中國花園」,可見「中國風」的影響之深。但絕大多數建築者並未到過中國,他們缺乏相關知識與技能,連房梁的斗榫他們也做不了,就別說彩繪了。至於那式樣其實是當地人設想出來的,有人則從絲綢瓷器、中國屏風的圖案上取樣,讓人裝成道士住進「廟宇」,裝成「隱士」住進山洞,這樣來供遊人參觀。因為新奇,也就形成時風。此風從1720年興起,整個十八世紀都很盛行。數不清的「中國花園」,使得歐洲原來流行的、以幾何圖形為基調的「規則式法式園林」大受冷落,因為人們已經不再欣賞它的過分的「人工造作」了。
四、新的社會生態展現出異質文明交匯兼容、互補共享的奇異功能
上述由西人臆想出來的「中國風格」的園林建築,到十九世紀以後就不再時興了,但它的師法自然、模仿自然的藝術思想,在歐洲人的藝術生活和工藝品製作中都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它也從精神層面上改變了歐洲人的藝術觀,盛行一時的「羅可可藝術」即得益於此,它生動、優美、傳神、自然,易於引發人們的奇思妙想和藝術幻覺,使其繪畫、雕塑、園林、建築在「復興」基礎上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這一切,提升了西歐人乙的生活質量,適應了十八世紀歐人普遍要求刷新生活面貌、改變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時代要求。順便說一下,當歐陸捲起「中國風」時,中國乾隆帝修建的圓明園,卻是綜合了中西風格設計的。其長春園之「西洋樓」大水法、海晏樓等等,倒是採用了法式藍圖。而這座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築,恰恰就毀在英法入侵者之手,這是讓人扼腕的。大文豪雨果當年就曾對「英法聯軍」的野蠻行徑表示了最強烈的抗議。
先進的中華產業文明、心靈文明、制度文明、社會文明,適時地滿足了剛剛跨進「新時代」的西歐人不斷增長著的多層次的生活需要,讓他們從裸體、半裸體中走進了「銀裝絲裹」的「天堂」:瞧瞧吧:中世紀和中世紀以前的歐洲圖畫、雕塑中,那些「神靈」們、「大帝」們、「仙女」們過的什麼樣的「神仙生活」呢?一個個赤身裸體、樹葉遮羞、獸皮裹身;再看看十九世紀以後他們反映小市民生活的畫面吧,其物質的豐裕文明程度又是多麼令人欽慕的狀況!
綜上所述,在西風東漸之前以及與之同時,存在著一個漫長的「東學西傳」史,一股為期250年(從1582年利瑪竇東來到八國聯軍侵華前夕)的「中國潮」!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歐洲人之所以能沖決中世紀宗教統治的嚴酷羅網,從漫漫長夜的黑暗中以「人」的姿態走出來,「中國潮」配合著他們的人文主義、啟蒙運動、宗教改革運動,起了巨大的沖擊作用,尤其是以「自然神論」的理論形態給了經院神學以致命的一擊。可以說,直到鴉片戰爭爆發之後,東方文明在歐洲大陸原本是享有崇高聲譽的。當然,這主要是由歐洲人自動向發地搞搞來的,就中國方面來說,它只是中華傳統文化之「輻射作用」的又一次強力表現,是毫無文化主體的功利訴求的靜悄悄的「滲透」,故沒有引發任何暴力抵拒:這在西歐文化史上是惟一的奇跡,是對西歐宗教神權統治的正當性與合法性的全面否定。
今天想來,當處於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的時候,正是我中華民族通過「中國潮」向歐洲送去了急需的文明成果,這是伏爾泰、來布尼茨等歐洲先哲所一致公認的。現在有人宣揚什麼「文化沖突」論,稍作歷史回顧,從同一基督文化圈內無休無止的、慘絕人圜的宗教戰爭的史實中,從異質的中華文化在西歐也能實現和平「滲入」的史實中,不難引出一個結論:文化無沖突,無論同質文化還是異質文化,都是可以溝通兼容而互補共享的;「沖突」是由掌握文化的特定利益集團所刻意製造的!
❼ 為什麼法國人那麼懶,GDP還那麼高,科技那麼發達
在我們的印象中,西歐和北歐的人都非常懶,每年1-2個月的年休假,憑什麼科技還那麼發達呢?我在瑞典和英國公司都呆過,法國也類似。下面談一談法國GDP高,科技發達的三大原因:
(1)高科技行業發達
法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可以自己製造航母的國家,其在高分子,高能物理,新材料,新能源,IT行業都有著非常強的實力。就拿空客來說,這一家所掌握的前端科技技術,就讓我們國家有很多學習的地方。還有法國的高鐵技術,可是比肩磁懸浮技術很多年啊,更是中國極力合作的對象,至今我們國家的高鐵技術很多方面都是取經法國;再說汽車行業,法國依然在歐盟占據前三強,法系車在全球也是占據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想當年標志307,408可是街車啊。再說IT通訊行業,法國的阿爾卡特等公司也是非常具有實力的。
這些高端科技公司引領著法國的經濟,GDP也一直保持著高位。
(2)高附加值產業活躍
高附加值一個非常典型的行業就是奢侈品,法國的奢侈品可以全世界有名的,每年巴黎各大商場充斥著國人掃貨的身影,其品牌多如牛毛:蘭蔻Lancome,迪奧Dior,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古奇Gucci,范思哲Versace,紀梵希Givenchy,夢特嬌Montagut。
這些奢侈品可都是暴力啊,附加值非常高。
(3)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和所有發達國家一樣,法國有著非常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尊重知識產權。專利申請數量在全球處於前列。人家躺在專利簿上賺錢,你也沒辦法。
所以我們不要說別人懶,卻看不到人家在科技上的努力;
不要說別人高福利,卻看不到人家多年來的資本積累;
不要說別人整天休息,卻看不到別人工作的時候是多麼的努力;
不要說別人整天罷工,卻看不到別人爭取自己的權利所付出的努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反思以下幾點:
為什麼別人的工作時間那麼少,卻依然可以創造出那麼高的GDP?為什麼別人干一個小時,確可以抵得上你干幾天甚至更久?為什麼別人那麼有領導力,而你卻碌碌無為?
我們國家也正視這一點,正如所指出的:接下來的5年,我們要做到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國家尚且如此,從個人層面,你有什麼啟示呢?
要知心腹事,但聽人後言。歐洲國家在工業革命之後又搭上了能源化變革,所以經濟騰飛的早,他們領先我們100年的時間,這是事實。但近些年歐洲隨著高福利,和過度的民主化進程,導致歐洲國家並沒有足夠的向心力,社會生產力衰退是不爭的事實。自由主義和民粹的抬頭,讓歐洲社會面臨渙散和分解,加上恐怖主義的籠罩,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走下神壇。
至於你說的歐洲國家整天休息,GDP還那麼高,是因為他們在工業革命,能源革命之後這100年的發展里,還積累些對於發展中國家的國力優勢,所以在他們很多傳統的優勢行業,在世界還處於領先。
另外,前段時間看老金的視頻,有一點觸動我很大。日本在鴉片戰爭之後,對中國的欺凌讓他們有了一種莫名種族自豪感「大和名族>中華民族」,這種優勢其實是日本在完成工業化之後,對農業中國形成的隔代優勢,而不是民族本身的優勢,而這種科技的優勢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以經濟建設為綱」的政策在不斷發展後,慢慢的抹平並追上。
所以,我們不要盲目的覺得歐洲人很懶但生活很好,這些都是暫時的,高福利社會的代價就是勤養懶,說白了也是一種變相的大鍋飯。歐洲國家對於我們的優勢已經開始慢慢的被我們追上,以前的各種封鎖和擠壓,隨著中國快速的發展,也已經慢慢沒有了作用。
所以我覺得:
1我們的民族是充滿智慧的,非常勤勞,我們不宜妄自菲薄。
2歐洲的國家的高福利隨著社會經濟的衰退,會面臨很多問題,改革也是sooner or later 的事,我們不用過度的羨慕。
3歐洲國家產業優勢在未來十年將不復存在,世界將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較量。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製造業的產業已經形成了技術和規模的優勢,未來中國還將有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我們作為國人,應當建立起大國人民的心態,自己首先要對自己自信。不要盲目的神話別國的技術和種族優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社會的問題,是發展問題,必將通過發展來解決。而有些社會發展的理念,歐美人永遠都看不懂。
❽ 法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究竟怎樣
我在法國呆過一端時間,法國人還是比較友善的,如果你能會說上幾句法語,更能拉近他們對你的好感。
❾ 法國人是如何鄙視中國人的
最看不起法國,二戰早早就投降亡國了,二戰國家損失極小,戰後還混到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現在法國人冒出很多非洲移民的黑人,血統都被非洲黑人入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