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才能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教育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那麼如何能真正的做到銜接有序而且有效呢?其實這除了是家長們的責任之外,幼兒園和小學也應該很好的踐行幼小銜接。
幼兒園:考慮孩子如何順利過渡到小學教育?
生活在游戲中的幼兒園里的孩子,如何才能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呢?這是幼兒園階段,老師和家長的責任。也是「幼小銜接」的本質任務。
轉換「游戲世界」。在2—5歲年齡段,孩子的生理發育條件,本質的呼喚快樂的游戲。他的精神,身體,完全沉浸在游戲的世界之中。而隨著「游戲世界」的延展,不斷與自然、社會產生交集,隨著他身體、智能的發育發展,以「游戲」形式的學習模式不再適應他。他可以並且渴望直接的學習。
成長的激勵。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小學」是什麼,需要他具備怎樣的習慣,需要他改變什麼,並且能夠給他帶來什麼變化。成長的激勵,是「幼小銜接」的本質內容。
推薦「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讀一些小學生活的書籍。編者比較推崇義大利文學名著《愛的教育》。這是一部以第一人稱描述小學生活、情感、成長、社會的優秀作品。
身體的准備。孩子有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增強的體質,是「幼小銜接」的重要內容。因此,有計劃的體質鍛煉,是家長和幼兒園的責任。包括作息制度的`調整。
了解孩子、精神激勵、身體准備,這是「幼小銜接」的核心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如能有前期知識、學習習慣、思維訓練等鋪墊,便是錦上添花了。你有沒有做「本末倒置」的事情呢?
小學教育:考慮如何「接管」孩子的教育
「幼小銜接」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事,也是小學校的工作。打個比方說,幼兒園給孩子准備好了一切,比如提前教會了「拼音」;入了小學,還要煞有介事的再學一遍嗎?所以,小學校必須能在幼兒園的前進的路上准確「接軌」,繼續前進,否則就是浪費,打擊孩子的學習樂趣。
這是幼兒園「小學化」最引人詬病的地方。小學一年級生學習什麼呢?在無比新鮮的小學生活開始後,孩子無趣的發現:老師賣力的、繪聲繪色講授的內容卻是自己已經熟練掌握、或「看似熟練掌握」的內容,請問孩子會被「吸引」嗎?會對小學學習、生活感到任何興趣嗎?
對小學來說,「幼小銜接」的核心是了解孩子,提供適合他的課程設計。請問僵化的教育體制,分離、脫節的體制,小學的「幼小銜接」該如何「接招」呢?效仿法國的措施,將幼兒園與小學低年級合並、師資同體,不能不說是一條出路。
2. 幼小銜接心得總結
幼小銜接心得總結(通用6篇)
幼小銜接應以終身教育思想為理論基礎,幼兒教育階段是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下面我就為大家帶來幼小銜接心得總結,僅供參考!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自然明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幼兒學習環境的改變,加上學習任務的加重,使孩子在初進小學時出現不適應的現象。老師和家長應該引起關注,小學老師要在心理上讓孩子接受你,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使孩子盡快適應這個學習環境,家長也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配合老師為孩子順利向小學過渡做好一切准備。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多了解小學生活,提醒孩子整理書包文具,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出錯的時候,不發火,不急躁,有涵養,有耐心,但切記不要包辦代替,有的老師會讓家長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字,以便於讓家長督促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我認為家長在簽字前應該和孩子說清楚彼此的責任,讓孩子明白作業的對錯自己負責,家長只負責簽字完成老師的要求,如果家長負責檢查對錯,勢必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所以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不要依賴別人,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家長會輕松百倍。當然家長在簽字的時候,應該關注一下孩子作業的質量,如果經常有錯,應該提醒孩子不能粗心,或者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提高學習成績。同時我們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與人交往能力的培養以及挫折承受能力的培養,不能只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小階段應是孩子能力發展和培養的一個關鍵期,所以老師和家長應該特別關注,做好這些工作,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家長也放心省心。
一、開展了具有班級特色的教育教學工作:
1、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准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銜接」的准備工作中,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學中,繼續以園本課程為指導開展「主題活動」,本學期我們進行了「春天的秘密」和「我要上學了」兩個主題,教師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設計活動,活動中體現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做好幼兒的實證收集,及時展示幼兒活動情況,幫助家長了解主題進展情況,充分體現主題活動的延續和深入。
4、班級環境的布置與主題密切配合,發揮班級幼兒的美術特長,每一次的環境布置都邀請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們要上小學了」、的環境布置中充分體現出了班級幼兒集體的智慧。
5、本學期,班級幼兒參與了班級種植自然角的建立,我們結合主題在種植園地裡面種了許多的植物,幼兒學習進行觀察記錄,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過程。
6、學期初,我們提出將「快速閱讀」運用到教學中,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發現,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7、本學期,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了園里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都獲得家長以及園領導、同事們的好評。
二、引進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機制,鼓勵家長真正成為教育的主人:
本學期,我們採取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中多發揮家長作用,及時讓家長們了解班級教育教學情況、幼兒在園情況,具體做法為:
1、鼓勵家長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准備工作,通過每周一次的「親子作業」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進展情況,及時了解幼兒發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題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主題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3、做好幼兒專訪、約訪、電訪工作,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園里的各項活動,家長們都能夠積極參加,家長與教師間建構起了平等、信任、友誼的橋梁。
三、衛生保健盡量做到家長滿意:
1、本學期,我們嚴格按照園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級各項衛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
2、做好生病幼兒的護理工作,堅決杜絕傳染病流行,本學期,班級無一例傳染病,班級幼兒的出勤率一直較高。
3、保育教師和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生。
4、保育教師與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重點引導幾個挑食、食慾差的幼兒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本學期,我們幼兒的身高、體重增長速度較快。
四、班級成員配合默契,自我成長初現
本學期,班級教師在工作中遵循「一切為了班級」「班級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針對班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班會,教師間經常溝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學習,及時反思,隨時調整。
總之,在來年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努力,向先進班級學習,爭取使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時代是人生充滿快樂的時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識與文明的起點,幼兒園時代的歡樂是無限的、最難忘懷的,隨著四年幼兒園生活的結束,孩子們將步入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復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小學。現把我們在幼小銜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培養更為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小學生課間和課余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雖然孩子經過三年多的集體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普遍存在著做事拖拉、不愛整潔等毛病。於是我們就時時提醒幼兒准時入園,不遲到和無故缺席,抓緊課間10分鍾休息時間解大小便,能較快地吃完午點,不影響安排好的活動,用給小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特別針對平時做事拖拉,不拘小節的孩子,要求他們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讓幼兒學習模仿小學生的自我服務勞動。在"走近小學"的活動中,幼兒逐步學會了背書包,卷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們都定期檢查,持之以恆,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孩子在學習興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維敏捷,反應快,學習興趣濃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走進小學,應將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首先從傾聽習慣入手,通過聽故事、兒歌、古詩等,讓孩子從最自然的方式開始接受並模仿。在教學時教師注意語言的精煉,提醒幼兒聽清問題,根據問題回答。幫助內向、不善於表達的幼兒組織語言,讓他們消除緊張心理,逐步學說、會說、大膽說。做練習題時採用先統一傾聽老師讀題後再動筆的要求,並逐步減少重復讀題的次數,幫助幼兒養成專注傾聽的習慣。同時增加幼兒的閱讀機會,在圖書角提供書籍,鼓勵孩子大膽表達。中午開展"故事會"活動,在傾聽完故事後讓孩子來復述故事,鼓勵孩子把家裡聽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對於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動中多設疑、設困,鼓勵幼兒大膽地思考,培養發散型思維。面對象班級中的"小問號"們,在回答他們問題時先賣一下關子,讓他自己去想,這樣會比大人搜刮肚腸滿足其好奇來得更有效。在一學期的活動中,教師要始終圍繞"愛聽"、"會讀"、"勤思考"、"善表達",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
三、 儲備必要的知識經驗
從幼兒園到小學,正規的課業學習取代游戲成為孩子主要的活動方式。數學和語文將成為孩子主要學習的科目。所以在入學前,認識漢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動有趣的識字教學,採用分組的形式,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兒歌中學習漢字。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逐步積累常用的漢字如:利用評比欄、請幼兒分發課本,讓幼兒認識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動區,讓幼兒認識標題字;利用晨間和中午的時間指導幼兒書寫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學過的漢字。這樣的學習方式使漢字不但沒成為幼兒的負擔,而且激發孩子學字的興趣,很好地與小學一年級語文銜接了起來。
小學的數學是從最簡單的計數和運算開始的,許多在幼兒園學習過的10以內的組成和加減運算在小學還要學,如今小學的數學教學十分注重對孩子思維能力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因此,開學初就把計算教學的要求認真定位。如:"在幼兒園數學的基礎上略有提高,重點訓練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面向小學,突出銜接。"對計算教學的內容進行系統地安排,增加一些相應的內容。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採用直觀的圖示運算向抽象地數學運算過度,重視讓幼兒把單純的運算,排序運用在游戲和生活中。利用午間讓幼兒練習口頭敘述的應用題。為了更好地與小學數學銜接,還可以選擇一些課外補充練習,如:《學前准備100題》,作業單等,讓父母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指導完成,通過多方面提高了幼兒的計算能力,照顧到個別差異。
四、 增強幼兒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感
幼兒參與活動往往從興趣出發,進入小學後,僅從興趣出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時難以奏效,因此,從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入手,使其對任務的責任心為活動的動力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們加強了值日生的運用范圍,使每位幼兒一周內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欄目中不僅任務交代明確,而且隨時了解幼兒的任務完成情況。我們還嘗試著培養一些組織能力強的幼兒擔任組長、檢查員。在臨近期末時為了激發幼兒的上進心,每天選出一位幼兒進步最大擔任小班長,告訴他們小學里的好孩子能當班幹部,激發幼兒的榮譽感。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幼兒的責任感明顯增強,完成任務由老師提醒變成幼兒間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覺完成。
另外,進入大大班後,我們經常布置一些任務讓幼兒回家完成,我逐漸改變以前寫通知的形式,讓孩子當小傳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課前准備和任務轉達給家長聽,這樣既加強了幼兒的任務意識,又能夠鍛煉幼兒准確轉述他人意圖的能力,以便入小學後,孩子們就清楚地向家長傳達學校信息,並能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任務。
我參加了鄞州區舉行的「幼小銜接」研討活動,在活動中,來自不同幼兒園和小學的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五大領域教學活動,我們教師選擇自己想聆聽的領域進行聽課,然後進行各領域的研討活動,在研討中我們幼兒教師們紛紛提出了自己對幼小銜接中的困惑,小學教師也紛紛講述了希望幼兒園教師在幼小銜接中能對幼兒進行哪些方面能力的培養。孩子們從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幼小銜接則是關鍵所在,通過今天的研討讓我了解到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對幼兒進行重點培養,這樣能讓幼兒能更好的去適應小學的生活。
一、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後果破壞圖書等)
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成人信任你,才給你布置任務,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並且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並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三,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入小學後,許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辦,而且要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學習、勞動等任務。給幼兒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家長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讓他們自己疊衣服,自己吃飯、穿衣,幫家長整理生活用品,收拾自己的教具、學具,整理書包等等。
四、培養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入學後,進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因而我們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與小朋友搶玩具,不大聲喧嘩,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圍,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五、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復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我們教孩子如何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六、加強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後對環境的陌生感,帶領幼兒參觀小學,引導和激發幼兒對學校生活的嚮往和興趣。對教學做相應的調整,適當減少孩子活動、游戲的時間,讓孩子與小學生交流,觀察他們做作業的情況,從而激發孩子愛上小學的強烈願望。這樣,從思想、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孩子入學後,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本次活動為我們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之間搭建了幼小銜接的對話平台,讓我們了解了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方式區別,也認識到孩子在入小學前應該做哪些准備工作,真的是受益匪淺。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孩子們即將要結束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升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在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的我們很榮幸能夠參加一次由十五幼及博才白鶴小學聯合舉辦的幼小銜接家長會,此次家長會猶如一場及時雨,解答了我們內心無數的困惑,也讓我明白了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和孩子們一起共同平穩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
此次家長會主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來自於卜園長的分享:幼兒園在幼小銜接方面做了哪些准備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由博才白鶴小學謝校長的分享:關於幼小銜接,家長和孩子需要做好的准備工作。
簡而言之,為了能讓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個關鍵階段,迅速適應小學生活。我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前做好准備:
一、幼兒園方面:
(1)逐步培養孩子們的任務意識。進入大大班以來,幼兒園老師會布置一些家庭作業。這樣,孩子步入小學後,不會感覺學習負擔較重,會讓孩子們從思想上提前接受作業的准備;
(2)為了使孩子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大大班集體活動時間稍微有所延長,在集體活動時間里引導孩子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讓孩子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准備。
二、家長方面:
(1)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開始上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作為家長,應該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要創造環境讓孩子認識到,上學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
(2)以身作則,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別人以任何東西」;也就是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起到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
三、孩子方面:
(1)知識准備,在步入小學階段之前,孩子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會寫自己的名字;開發語言潛力;具備初步的數理邏輯能力。謝校長特別強調家長不必在兒童入學前就讓他們學習大量的知識,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比如可以不失時機、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輸學校的種種事情,如「學校里有許多小朋友」、「學校里有好多老師和好多書,他們將教你好多有用的東西」
(2)習慣養成,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學與幼兒園在環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幼兒園階段,老師會時刻關注寶貝們的吃飯、睡覺等生活方面,相反在小學階段,更多的是依靠孩子們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為了使孩子們逐步適應學習生活,我們應該提前多多培養准小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學慣用品,整理書包,自己安排課間的時間(喝水、入廁、游戲等)。在培養這類自我管理的能力時,家長應注意及時配合幼兒園在家裡進行培養和加強。
總而言之,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進入小學後能夠盡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需要家長、幼兒園和小學需要共同努力。通過今天的幼小銜接會議,相信我們一定會有了更新的認識,讓迷茫的家長會找到了更加清晰明了的方向,陪伴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一段特殊的時期。
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同時也是一名現在在讀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媽媽。回顧女兒從幼兒園大班到升入小學以來的經歷,對於女兒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的種種表現,以及自己在那段時間里切身體驗,感慨頗多。
一、關注學習習慣遠比關注知識習得更重要
女兒入小學以來,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方面都比較好,對小學的生活表現的比較適從,不煩躁,每天回來都會嘰嘰喳喳的告訴我她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有做小學生的那份光榮感。之所以她會這么快的適應小學的生活,這要得益於她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幼兒園里開展的一系列「我要上小學啦」活動。當時幼兒園組織多次到周邊的小學校園去體驗生活,看看小學的校園、教室,坐進小學的課堂和小學生共同感受學習的氛圍,還和小學生一起開展「課間十分鍾」的游戲活動,由此極大地激發了女兒和小夥伴想進入小學生活的積極願望。此外,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積極的引導她。有一次,她對我說:「媽媽,今天妞妞說小學老師很兇的,犯錯誤就會懲罰你。」看到她憂心忡忡的樣子,我認真地回答她:「不會的,你看小馮阿姨,她就是小學老師,她一點也不凶啊,她還懂得很多的知識,你有很多不懂的問題都是在她那裡找到答案哦。」聽到這里,她舒心的笑了:「是的呢,我明天就去跟妞妞說,小學老師不凶的!」因此,進入小學以後,女兒一直都保持了良好的情緒,非常崇拜老師,她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老師,有時是想做一名語文老師、有時是舞蹈老師,有時又想做一名數學老師……
但是,女兒的小學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記得剛升入大班的時候,我和其他家長一樣有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慌,同時也基於跟一些已經上小學的家長的交流所得來的訊息:「我家小孩上小學後,拼音跟不上,字寫不好,加法算不對,都怪我沒讓小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小學里的漢語拼音會過的非常的快,幼小銜接班一定要上,否則跟不上的」……。我四處打聽哪裡的幼小銜接機構比較的好,著急於給女兒在認讀拼音、練習寫字、學習算術等認知上進行准備。於是整個大班的那段時間里,我和女兒的周末都是奔波在學前班的途中,回家之後對於她沒有掌握好的還得再給她鞏固和加強。在我和女兒的百般「努力」之下,她基本掌握了拼音的認讀與書寫、20以內的加減運算以及一些漢字的書寫。犧牲了孩子可以自由奔跑在大自然的那些快樂時光,但我們卻有了更多的收獲,於是我似乎對她入小學後能否更快的適應學習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信心。
很快的女兒升入小學一年級了,在最初的那幾周里,女兒表現得自信滿滿,回來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和課堂上的反饋都非常的好,每次看到班級家長群里有家長因沒有沒給孩子上過幼小銜接班,孩子掌握較慢、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練習而著急時,我總為自己最初的決定沾沾自喜。可兩周之後,我漸漸發現,她的作業正確率開始下降,錯誤百出。於是我趕緊跟老師溝通,了解她的在校學習狀態,想知道出現這種情況背後存在的問題所在。在老師那裡我得到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消息:她在剛開始時每次上課都能很快的掌握所學的內容,可能是之前學過,舉手的次數也比較多,受到了老師的表揚,也特別的高興,學習的勁頭還是挺足的。最近一段時間發現也正因為她之前學過,感覺都會了,受到老師表揚的那種成功感已經不那麼強烈了,更多的是認為自己已經會了,上課的專注性不夠,於是課堂效率也就不高了。此時的我才突然感覺,自己最初的那個決定並非是明智的。自己曾經不斷提醒自己班級家長的那段出現在我的腦海:關注學習習慣遠比關注知識習得更重要。知識其實是無窮無盡的,只有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在將來的路上不斷的去獲取。
二、家長自身要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認識
在我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後,認識到當前的必要的措施就是必須盡快的幫助她調整自己,於是我和女兒進行了交流,圍繞她近期自身出現的學習問題,把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壞處,以及專心聽講的好處進行了討論,女兒逐漸知道了上課專注的重要性。同時,我也和老師保持了緊密的聯系,通過家校的共同引導,女兒身上出現的問題苗頭得以及時糾正。
所以,對「幼小銜接」教育,我想作為家長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認識到「幼小銜接」並不完全等於學學拼音、認認字、算算數,更重要的是在「幼小銜接」階段,不僅要對孩子在情感上、習慣上、思想上給以正確的引導,同時家長自身更要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認識:
1、家長要認識到「幼小銜接」是實現幼兒園與小學兩個階段平穩過渡的必要性輔助教育。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游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大多是以活動、游戲的方式進行,而小學教育主要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學習為主的教育,兩種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如果幼小銜接這個環節做好了,孩子就會很快適應小學生活,無論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自理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孩子也更容易培養自信和喜歡小學生活。
2、家長要認識到「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綜合適應能力的培養。在幼兒園里,孩子們過的是一種被照顧的集體生活,吃飯、午睡、游戲等,都需要老師看護。但進入小學後,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需要孩子們本身要具備更強的自理能力。在幼小銜接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要告訴他們,到小學後需要這種能力。比如一些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前,報了幼小銜接班,雖然老師提出不需要家長送到教室,在樓下等著就行。而一些家長卻就是擔心,非常固執要送進教室,其實這在孩子的幼小銜接教育中,無形中是起到了一個反面的教育。
3、家長要認識到「幼小銜接」不能只依賴專業培訓機構。幼小銜接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幼小銜接的教育也是來自於多方面的,由於家長們對幼小銜接理解的偏差,往往熱衷於尋找一些有名的幼小銜接教育機構,而忽略了自身和家庭在幼小銜接中所應該發揮的關鍵性作用。
這樣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家長們每到周末,就樂此不疲的把孩子送到教育培訓機構,有的甚至要參加好幾個幼小銜接。而當孩子回到家裡後,這也不讓干,那也不讓做,整天溺愛有加,吃飯要人來喂,睡覺睡到中午,上廁所要全程跟蹤,完全把幼小銜接置於腦後,因為在家長們的眼中,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學寫字、學加減,上學後能超人一頭。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即使在上小學前不學這些的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小學學習後,大家都會重新回到同一個起跑線上,而恰恰孩子所需要的一種綜合適應能力,卻總是被別人落在後面。
所以,幼小銜接不是哪個培訓機構,哪一所幼兒園就能獨立完成的,真正的有成效的幼小銜接,是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幼小銜接不光是認字上的銜接,更應該是從一個生活環境轉變到另一個生活環境適應能力的銜接。
;3.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的能力。
一、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
1、教會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物品、用具的習慣。
2、養成傾聽教師要求、不懂就問,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的習慣。
二、 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和交往能力。
1、使孩子懂得凡是教師要求做的事情都應努力完成。
2、養成認真、專注做事的習慣,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3、學會與他人友好和睦地相處,積極參與集體的活動。
三、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1、讓孩子從幼兒園的作息時間順利過渡到小學的作息時間。
北師大副教授錢志亮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入學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艱難轉折」,幼升小的孩子即將面臨諸多變化:人生使命和社會期望發生變化。
在幼兒園可以輕鬆快樂的「玩」,升入小學便承載著更大的學業期望與壓力;學習環境發生變化,熟悉的幼兒園生活變成陌生的環境與陌生的夥伴;學習內容發生變化,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變成聽說讀寫算拼的知識技能學習;學習方式
發生變化。
幼兒園的模仿操作學習,變成記憶、反復作業;生活方式與生活規律發生變化,幼兒園由老師全程關照變成完全自主照顧自己的生活。
2、讓孩子的思維方式由直觀、圖畫方式順利過渡到抽象、文字方式。
3、讓孩子的專注力由短暫變得逐步拉長,適應分科教學方式。
四、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使其獲得長足的學習能力。
2、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成功所帶來的成就感
4. 簡述法國加強幼小銜接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法國教育界普遍認為,學前教育對今後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兒童今後學業成敗的關鍵。因此,在1921年的教育法令中,法國就把母育學校(法國幼兒教育的主要機構)列入了公民教育的范疇並為其規定了教育目標;在1975年的教育法中則提倡2歲兒童「入園」,以實現「為以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擺脫障礙和實現平等做准備。」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法國對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一體化研究十分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法國「幼小銜接」的主要措施
1.幼兒園附設於小學中。法國的母育學校是附設於小學中的,而且在法語中,母育學校和小學並稱為écoleprimaire,兩者渾然一體。法國的母育學校不同於我國的托兒所和幼兒園,它跟小學一樣有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時間安排(但不是強制性的);其次它才是幼兒園,因為它的主要教學手段還是以游戲為主,兒童以「玩」為主。這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利於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
2.科學劃分母育學校和小學的學習階段。法國1989年的教育指導法打破了傳統的以年級為單位組織教學的形式,把學前兒童和小學兒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啟蒙教育階段」,包括母育學校的小班和中班;第二階段為「基礎學習階段」,包括母育學校大班和小學前兩個年級的兒童;第三階段為「深入教育階段」,包括小學最後三個年級的兒童。母育學校的大班既是啟蒙教育的最後階段也是進入基礎學習階段的第一年,大班的學生開始做一些具有基礎學習特色的活動,和小學前兩個年級的學生一樣主要學習法語和數學,並初步養成獨立學習
的習慣。這樣,小學教育和幼兒教育就實現了一體化。
3.統一母育學校與小學的監督視導工作。1990年,法國政府規定把母育學校與小學的監督視導工作合並起來,法國國民教育督學的主要職責為:第一,在一個省的范圍內負責對小學、初中段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學前教育機構的督察;第二,小學督學、技術教育督學、學徒教育督學和信息方向督學,督察初等教育、幼兒教育機構的教學、教育工作管理和評價教師及有關人員。因此,初等教育的視導員以及教育顧問都需要具有兩個階段的教育理論和實際經驗,以進一步做好母育學校與小學的銜接。
5. 幼小銜接如何做
一,為什麼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小銜接就是指由幼兒園進入到小學低年級在教育中的連接。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根據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而設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務的教育結構,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了不同的教育階段。而連續性規律又決定了銜接存在的意義。
1.教育的性質、內容不同。 幼兒園是一個保教並重非義務教育。幼兒以游戲為主,教師的指導方法靈活多樣,沒有考試制度。而小學教育屬義務教育階段,主導活動是根據國家統一計劃、大綱規定的各種學科文化知識的學習,教學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氛圍嚴肅。有一定的家庭作業和必要的考試制度。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 幼兒園的生活節奏是寬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戲活動的時間較多,生活管理不帶強制性。而小學階段的生活節奏快速緊張,作息制度非常嚴格,每天上課時間較長,紀律及行為規范帶有強制性。
3.環境設置不同 幼兒園環境的設置生動活潑,色彩亮麗,有許多的活動區域,在其中有豐富的活動玩具和材料供幼兒動手操作擺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及同伴進行交往。小學的教室的環境布置相對嚴肅,成套的課桌椅排列固定。學生自由選擇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
4.師生關系不同 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個別接觸的機會多,時間長,涉及面廣。師幼關系融洽和諧。幼兒的安全感和被愛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小學師生接觸局限在課堂之內,個別接觸少,涉及面較小。
5.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成人對小學生的要求相對嚴格具體,期望值高,這給兒童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
6.教學知識結構不同 幼兒園學習內容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淺顯知識,以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概括、想像、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的能力等為主。小學的教育內容是系統的學科知識,是以符號為媒介的學科知識,它的抽象水平相對較高,這種學習內容只有當學習者的思維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時才能理解和接受。
同時,小學生活對幼兒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兒童初入學時由於幼小銜接不當經常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會適應方面,及情緒方面的不良適應表現如食慾不振,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降低,
不會和諧交往,厭學等。
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初入學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並對其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消極影響。
因此搞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它既有利於兒童入學前後的學習和發展,也為以後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當前我縣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嚴重 很多幼兒園,尤其是一些中小幼兒園和鄉村幼兒園把入學准備片面的理解為認字,做數學題,並以此作為評價幼兒園教育的指標。像小學生一樣寫作業、背誦課文。由於教學內容背離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不能或不甚理解。使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這不但不利於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極大的挫傷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這不僅影響幼兒上小學,甚至影響他們今後對學習的不良情緒。
2.幼小銜接的片面性 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全面性,不應僅偏向某一方面。目前的幼小銜接工作中偏重智力的傾向比較嚴重。近年來,有些幼兒園對幼兒智力因素極為重視。這些幼兒園教育中有時忽視了兒童傾聽、表達等各種能力的提高, 忽視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忽視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這樣使幼兒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校的規矩和課堂常規缺乏了解。另外如握筆姿勢和坐姿不當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也將影響日後兒童的有效學習。
3.幼小銜接的單向性 不少幼兒園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准備工作,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方面都主動向小學靠攏。但小學卻無動於衷,很少考慮初入學兒童的特點,有的小學甚至給幼兒入學設置各種台階,形成銜接上的一邊倒,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幼小銜接既不是幼兒園小學化,也不是小學幼兒園化,雙向准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4.幼小銜接的突擊性 銜接工作是一場持久戰。其實,銜接工作在幼兒一入園就開始了,整個幼兒教育時期都要為兒童小學和今後的成長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質准備。而在大班,是要側重做好兒童入小學的特殊准備,如通過游戲和繪畫等活動培養兒童寫字所需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等。但大多數幼兒園在兒童將要入學的前半年才做銜接工作, 在大班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這些做法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兒童3、4歲剛入園時就加以逐步的培養其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規則意識等和正確的姿勢、良好的習慣等。如果在最後時期才進行強化訓練,急於求成,會使兒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驟然加大,難以適應,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還使兒童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畏懼情緒。幼小銜接是長期的工作。
5.入學准備的表面性。 不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幼兒園大班,在大班末期按小學教學方式上課,改變一下課桌的擺放形式,延長課時,或帶幼兒去參觀小學,請小學生回園介紹學習生活等。而兒童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製力等常常被忽略了。這些對解決幼小銜接問題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三,針對問題,明確思路
遵循兒童發展的特點,明確銜接任務 兒童的發展既是階段性的,又是連續性的,學前兒童和小學生確有不同階段的特點,但是一個孩子決不可能在跨入小學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兒的特點。為適應兒童在此時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促進其健康成長,幼兒園要創設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兒童適應小學生活,而要強調讓教育適應兒童的發展。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和開發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健康的體質、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怕困難的進取精神、不依賴他人的獨立創新意識、主動積極的求知慾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等。
2.依據銜接工作的規律,突出銜接原則
(1)、雙向性原則
雙向性是指小學和幼兒園相互銜接,園領導和老師要設法與小學溝通,既要保持幼兒園的獨立性、特殊性,又努力使其與小學保持連續性,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創造最大的可能性。
(2)、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是指銜接的內容要包括體、智、德、美各個方面。入學准備是全面素質的准備,包括身體、學習和社會性適應等方面。教師和家長最關心的是兒童的學習,最苦惱的是他們的社會適應性能力,而兒童的身體素質和社會適應性能力對學習又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幼小銜接應是全面的銜接。
(3)、漸進性原則
漸進性是指從幼兒入園之初就開始逐步做銜接工作。兒童某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將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各方面素質分解成不同層次、水平的教育目標,劃分到不同階段的教育中去完成。銜接工作應該兒童一入園就開始,整個幼兒教育時期,都要為兒童入小學和今後的成長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質准備。在學前的最後一年,側重做好兒童入小學的特殊准備,如通過游戲和繪畫等活動培養兒童寫字所需要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四線格等。
3.從實際出發,找准銜接點 由於兒童所處的區域不同(如縣城和農村),所受學前教育時間長短和程度不同(有的只接受了學前一年教育,有的接受了學前三年教育),因此他們入學前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必須依據上述條件來確定銜接的重點,以點帶面,推動銜接工作的全面發展。要把提高兒童的適應能力做為銜接的焦點。應從發展和提高兒童自身的內部適應能力入手,解決銜接問題。在課程設置、教材配置和教學方法、手段的選擇上要注意以提高兒童心理素質為目的,要加強對兒童的主動性、學習動機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減少或縮小兒童不適應的過程,使之較順利地過渡到小學生活。
4.考慮外界困素對銜接的影響,重視家長工作 幼小銜接並不只是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對其產生影響。其中家長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視。一方面,兒童的生活行為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態度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應重視做好家長的工作,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和向家長開放幼兒園的活動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教育方針和正確的銜接措施,幫助家長學習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和幼教工作者同步對兒童進行銜接教育,保證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根據思路,調整方法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針對當前「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我們學前班進行了「注重心理素質培養為入學打下基礎」的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們的做法是:
一、幫助幼兒樹立初步的責任意識,激發幼兒主動學習
我們要重視從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入手,採取一定的方法使其將任務作為自己的一份來完成。首先,要給幼兒立規矩,該做什麼,該怎樣做。利用榜樣的作用,如開展每周一評有「小能手」「我最棒」「我會干」激勵幼兒完成自己的職責。在活動中讓幼兒意識到應該如何對自己、對別人、對班集體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提高幼兒參加活動的自覺性。開展游戲活動,使幼兒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關繫到大家的利益,增強了集體意識,培養了合作精神,促使幼兒主動性的發展,使幼兒心理產生強烈的愉快體驗,通過自身活動獲得發展。
二、教幼兒一些基本技能,使幼兒樹立自信心
能力是幼兒入學後能否適應小學生活的主要條件,入小學後,兒童的主要活動是學習,因此,學會聽清、理解、記憶和完成任務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讓幼兒會聽,能聽懂老師的話,幼兒只有在聽懂的基礎上才能理解,在一日的教學活動中,應利用一切
(二)讓幼兒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在活動中採取多種方法和形式讓幼兒「說」,可能的機會和環境,讓幼兒學習聽懂老師的話。
(三)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獨立完成任務。老師要充分利用幼兒一日生活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如讓幼兒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
(四)積極爭取家長合作,共同注重對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只有「家」「園」密切配合與共同重視,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初步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孩子自己拿主義做決定的能力及克服困難的精神。
三、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幫助幼兒提高學習能力
創造性的認識特徵是兒童學習的良好品質,訓練幼兒發散思維是培養幼兒創造性的一種主要方式,因此,在活動中,我們積極訓練幼兒的這種擴散思維能力。要及時發現和鼓勵幼兒的創造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類創造性游戲來滿足幼兒創造表現的願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總之,在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的同時,不是讓幼兒被動地消遣地適應,而是促進幼兒身心向前發展,增強個性在生活中的適應能力,是讓幼兒主動地積極地適應。也就是說,在教育中促進發展,在發展中求適應。上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幼兒園應注重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心理素質培養,幫助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是「幼兒銜接」中我們應重視的問題
6. 幼小銜接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
其核心是這年齡段幼兒的怎樣有效的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於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字面意義來理解就是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後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7. 如何應對幼小銜接這4個方面都做好了,孩子輕松面對小學
孩子從幼兒園邁入小學是一次重要的轉折,銜接是否順暢影響著孩子小學的發展。 父母要陪孩子度過幼升小的關鍵期。
陪女兒去上舞蹈課時,有位媽媽說孩子上大班了,要面臨幼升小,看到其他的家長已經給孩子報幼小銜接了,自己心裡著急,盤算著給孩子的幼小銜接到底怎麼做,該不該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
去年這個時候,我女兒也是大班,面臨9月份的入學。不過我沒有給她報幼小銜接班,因為去年 情況比較特殊,由於疫情影響,女兒大班下學期是空白的,完全在家裡渡過的。正好利用這段時間給女兒做了幼小銜接各方面的准備。
幼小銜接這個 重大的轉折過渡期 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那麼作為父母要怎麼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從幼兒園到小學生活的過渡期,為孩子入學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呢?
我作為過來人,覺得 孩子的幼小銜接還是很有必要的 ,說一說我是怎樣給女兒做銜接准備的。
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 轉折點 ,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以, 在孩子入學前, 父母和孩子都要做好心理准備。
女兒入學前,我跟她分享了一些自己上學時候的趣事,帶她去小學的學校,讓她提前知道學校的樣子,讓她盡可能地多了解小學。
同時,我們樓下鄰居家孩子是二年級了,有時會經常一起玩,我們 向她問過一些關於小學各方面的問題 ,這也是讓孩子了解小學生活不錯的方式。 聽了鄰居家孩子的介紹後, 女兒那會覺得上小學是一件 很光榮的事情, 對小學的生活非常嚮往。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為了培養女兒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養成規律的作息, 我專門給女兒挑選了一個她喜歡的鬧鍾,跟她約定好閱讀、 游戲 、睡覺、起床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女兒不僅 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而且在實踐中也對時間和鍾表有了認識,簡直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我還給女兒准備了學習桌,是屬於她自己學習的地方,我會引導她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培養她的責任感。
要讓她養成自己的玩具要收好,出門前自己檢查要帶的物品,學習桌要整理干凈整齊等。
女兒班裡有個同學 上課經常做小動作,不注意聽講,學習困難。這些問題不是提前學習寫字、做題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所以,孩子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好。
要讓孩子適應延長的課堂時間,保持高效學習,就需要孩子有高效的專注力。
專注力訓練可以和許多日常活動結合起來,比如我在跟女兒閱讀時,讓她嘗試著復述故事內容,玩樂高拼搭時,會讓她完成一個比較有挑戰的作品。這些都可以鍛煉到孩子的專注力。
另外,給孩子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很重要。
我讓女兒先養成了正確的坐姿和握筆習慣,每天會練習一點運筆,不會苛求她寫得有多工整。
因為,她寫得再不好,我都會去表揚她,表揚她的專注、姿勢這些可以提高的內容。
除了這些,每晚的睡前閱讀我們是雷打不動的, 閱讀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是獲取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而且在學習書本知識的時候,對書本知識的閱讀和理解,還有做題時候的閱讀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重視孩子對閱讀興趣的培養。
在孩子上小學前,要不要給孩子一些知識儲備?至少我覺得,孩子不應該是一張白紙。
特別是拼音這一塊,是一年級的學習重點和難點,而且拼音是語文的大基礎。
如果拼音學不好,後續會出現很多問題:字詞認識不準確,導致內容理解錯誤,甚至影響到考試成績。
我姐姐家孩子因為入學前沒有學拼音,到現在一年級下學期了,老師不再給讀題,帶有拼音的標題自己也讀不明白,每次考試看拼音寫漢字,總是錯一堆,這樣導致丟分就太可惜了。
去年女兒開學那會,拼音學習從第二個月開始,老師講的速度非常快,最多一個月就學完了。
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前鼻音後鼻音,對於 毫無基礎的孩子來說,就很容易搞混。
所以說,你不學,別人家孩子都在學,開學之後,就會知道自己佛系養娃有多吃虧。看似少學了一點點,實際上早已被別人家的娃拉下了一大截。
另外在識字方面,我女兒通過大量的繪本閱讀,很自然就掌握了不少漢字,不過我還是特意買了一些識字卡,來了解了她的識字量,進而也會更有針對性地帶她讀一些新的生字。
所以對於馬上要到一年級的孩子,建議父母在入學前的這幾個月,將基礎的漢字、拼音和數學帶著孩子過一遍,無需太難太復雜,至少要保證孩子在開學後能跟上老師的進度就可以。
推薦我給女兒准備的這套 《幼小銜接啟蒙訓練》 ,包括了數學、語文練和拼音三大方面。
一年級的三大重點全部包含在內,在玩中讓孩子學習,在玩中讓孩子掌握知識,幫助孩子學習鞏固基礎。
比如,數學練習冊裡面,從1—10數的認識,到10以內的加減法, 題型特別豐富,培養孩子的數感訓練,裡面運用了很多種方法:塗色、連線、比大小等等。
拼音練習冊裡面,有 了解拼音的筆順和練習寫拼音, 給字母排順序,連線,拼一拼等, 循序漸進地帶孩子們學習拼音。
在做這些練習之前,我跟女兒通過一些APP和繪本把拼音完整的學習了一遍,再有針對性地做練習會更有效果。
語文練習冊,寫出漢字的筆順,補全音節,標聲調等。
這3本書是大開本,特別適合幼小銜接過渡期練習,每天抽出半個小時, 循序漸進地帶著孩子過一遍。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一年級的適應期。
這套書讓孩子學起來沒有那麼枯燥,激發孩子的興趣,記得買回來時,女兒每天自己主動要求做幾頁練習,有了這樣一套練習,就可以幫助孩子自然地過渡到小學學習中去。
現在這套書凌晨爸媽小店活動價格34.6元,一本才10元多一點,不到一杯奶茶錢,卻能輕松陪伴孩子度過幼小銜接階段,點擊下方鏈接即可下單。
我們在幼小銜接方面花這么多心思,費這么大的力氣,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8. 幼小銜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幼小銜接從時間上將幼小銜接簡單的看作是從幼兒園大班下學期過渡到小學。內容上將幼小銜接的內容簡單理解為知識性的內容。形式上將幼小銜接的方式方法理解為上輔導班、培訓班方面進行。
幼小銜接教育是幼兒園大班兒童為入學而做的准備,從廣義上看是指貫穿整個幼兒教育階段,幫助兒童完成一系列觀念與能力的轉變,幫助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
可以引導孩子運用記事本記錄當日或者近幾日的重要待辦事件,做好任務規劃;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合作制定一些家庭內部的小任務,帶領孩子「打怪升級」,比如一起來做家庭衛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