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述18世紀英國和法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的戰爭,過程,結果,具體原因。
一、戰爭名稱:北美殖民地戰爭
二、戰爭過程:
1、威廉王戰爭(威廉王之戰)
1689年,因光榮革命成為英王的威廉三世參加歐洲的奧格斯堡同盟,英法的對立開始。因此,在北美的英屬美洲和法屬加拿大也發生戰爭,但是,未獲得決定性的結果,因1697年的雷斯威克條約而停戰。
2、安妮女王戰爭(安妮女王之戰)
呼應歐洲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而開始的北美殖民地戰爭(1702年~1713年),英軍佔領法屬阿卡迪亞的皇家港,根據1713年的烏特勒支條約,獲得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島和哈得遜灣地域。
三、結果:
戰爭進行中,英國漸次掌握優勢。但是,英國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反而導致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喪失。法國的威脅消失後,新英格蘭殖民地不再需要英國的軍事保護。《巴黎條約》簽訂的12年後,爆發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
四、原因:主因是擴張中的英法北美殖民地因西部或內陸地域支配權的競合,另外,歐洲爆發戰爭也必定波及北美大陸。
(1)英國與法國發生什麼事情擴展閱讀:
英法百年戰爭: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
1066年諾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底。
1216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底的控制,
12世紀中,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佔有廣闊領地,
12~13世紀,法國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佔領的土地。
14世紀初,英國仍占據法國南部阿基坦地區,成為法國政治統一的最大障礙,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
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系,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沖突加深。
1328年,法國佔領佛蘭德,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蘭德因失去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百年戰爭中戰場上的法軍反法政策。
亨利二世採取耍賴戰略,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
對於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強橫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嚴和權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樣,把亨利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一切辦法戰勝亨利,奪回本應屬於自己、屬於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
② 英國與法國歷史上打過多少次戰爭 包括殖民地戰爭
英國與法國在中世紀到19世紀初,一直都是宿敵。他們打過的戰爭大大小小幾十個,我就說說我知道的幾場大戰爭。
第一次;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起因是因為法國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而英王愛德華三世要以近親的身份繼承王位,結果腓力六世繼承王位,英王繼而向法國宣戰,而此時英國早已經擁有法國半壁江山了。這場戰爭出現了最先進的武器:大弓。英軍用這種武器大量射殺法國騎士。當時論人口來說,英國遠遠少於法國。但一直到出現聖女貞德解救法國之前,在100年間的戰爭中,英國可以說是百戰百勝。
第二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是歐洲兩大聯盟為爭奪奧屬領地,因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引起的,它於1740—1748年以中歐為主要戰場展開。奧皇查理六世於1740年10月20日死後無嗣,其長女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襲父位。查理六世死後,普魯士、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國拒絕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而奧地利、英國、捷克、匈牙利、荷蘭、西里西亞、俄國從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發,則全力支持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由此而爆發了長達8年之久的由兩次西里西亞戰爭所構成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其中英法在比利時、殖民地和大海上進行戰爭。
第三次歐洲七年戰爭(英法七年戰爭),又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稱,1756~1763年。這是一場殖民爭霸戰爭。英國自始自終就是法國的宿敵,而法國也是英國宿敵,英國一直都在大陸尋找盟友一起對付法國。英國的盟友在1700年前後都是奧地利,而普魯士要在中歐的崛起,最大的敵人就是奧地利。戰爭不可避免。當奧地利人正忙於和普魯士戰斗時,他們對法國的關注自然沒那麼強了,而英國看他們的盟友真在忙別的事情是,英國人決定從新找一個盟友。他們找到了同樣對法國有矛盾的普魯士王國。於是歐洲變成了一個火葯桶,而普魯士新的國王將成為那個火星。而奧地利和法國拋棄前嫌,要做好基友。腓特烈二世即位沒幾個月,就向奧地利宣戰,進攻西里西亞地區。隨後法王路易十五向普魯士宣戰,英國向法國宣戰,俄國早已垂涎歐洲大陸,與法奧結盟宣戰普魯士。這是主要戰爭國還有不少小國,其中就有漢若威王國是幫英普的,其他還有好多就不說了。
這是歐洲局勢,在美洲:法國與英國上演了殖民戰爭,法國失去了加拿大和俄亥俄地區。在亞洲即印度次大陸:英國在海上以少勝多並在陸上突擊法軍據點,法國在印度元氣大傷,法軍被迫轉為守勢,與孟加拉將軍結盟。在決戰時,英國買通了孟加拉將軍,英軍將領羅伯特 克萊武率領英軍進攻法軍陣地,孟加拉將軍拒不出戰,直到英軍攻下法軍陣地,擊敗法軍。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僅在印度保留幾個港口。
第四次,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托馬斯·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火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約翰·皮特凱恩率800名英軍前往摧毀,以挫傷民兵士氣。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莊--萊剋星頓。在途中英軍遇到了幾十名民兵,英國軍官勸他們不要和自己的祖國戰斗不要受到蠱惑反抗國王。。。就在民兵准備繳械時,一個民兵向英軍開了一槍,導致了戰斗,英軍打敗他們後來到目的地發現軍火被轉移了,就在這時後面出現了上百名民兵,英軍死傷慘重突圍出去(這些是殖民地列兵,不是歐洲的線列步兵)。 在與英軍的歷次交鋒中,屢敗屢戰,終於在一次戰斗中重創英軍,告訴了世人美利堅人民獨立的意志。法西荷等國看到了希望於是幫助美國獨立,在法國王室陸軍的幫助下,打敗了英國。
第五次:拿破崙戰爭1799—1815年。拿破崙執政(1799—1804)和拿破崙一世帝國(1804—1814,1815)時期,法國資產階級為了在歐洲建立法國的政治和經濟霸權,同英國爭奪貿易和殖民地的領先地位,以及兼並新的領土而進行的戰爭。這些戰斗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關於你們說的二戰的英法戰爭可有可無,主要對手是德意,在亞洲是日本,和法國的作戰除了馬達加斯加島戰役就沒了,英國害怕日本在維希政府控制下的馬達加斯加建立潛艇基地才打的,打了了幾個月(包括從英國調兵去那裡的時間),法軍投降。在北非除了和德意作戰,在後期登陸阿爾及爾的計劃還沒實施,北非的維希政府就投降了。歐洲大反攻,諾曼底登陸成功後打到法國南部,法國維希政府立刻投降。但二戰還是有法國人打德國的,法國的一個組織『自由法國』由戴高樂將軍領導,還創立了精銳的柯菲爾突擊隊(綠色貝雷帽)
仔細看的人會知道我沒有抄襲
③ 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法國發生了哪些社會變化急需
一、 20年代的英國、法國
1.英國經濟的衰退和政黨政治的變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地位衰退表現在:
其一,債務激增,從1914年的6.5億英鎊(314900萬美元)1920年增至78.28億英鎊(3804408萬美元),英國從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變成美國的債務國。
其二,倫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原來在國際市場上起著共同貨幣作用的英鎊受到美元的沖擊,利用英鎊對世界進行財政剝削的支配地位削弱。
戰後的經濟困難導致英國的政黨政治發生變化,工黨取代了保守黨,開始同自由黨輪流執政。隨著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地位的削弱和壟斷組織在經濟領域中居於統治地位,自由黨和它所奉行的自由主義原則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社會經濟條件。自由黨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戰後的英國工黨是以工人為主要成分奉行改良主義的資產階級左翼政黨。工黨領袖關於通過議會民主實行社會改革和建立財產公有制的詞句,對於希望改變自身經濟地位的工人群眾頗具吸引力。工黨執政期間,在資產階級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推行了一些有利於勞動者的社會福利改革。
2.愛爾蘭和英帝國自治領的分離運動加強
大戰後,英國的殖民地雖然增加了近260萬平方公里,但英帝國的殖民體系開始出現瓦解的趨勢。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興起,1921年愛爾蘭南部26個郡脫離英國,成立自由邦。當時對於英帝國殖民體系變化影響最大的是自治領的分離運動。隨著自治領民族工業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要求脫離英帝國完全獨立的呼聲越來越強。宗主國英國在自身實力衰落的情況下也無法維持原來的殖民統治,被迫在1926年的帝國會議上作出決議,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擁有完全獨立的地位,在法律上與英國平等,自治領與宗主國靠「共同忠於(英國)國王」這一信條被維系在英帝國內。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將上述演變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英國已經失去對自治領的實質性政治控制,僅存留鬆散的政治聯系,各自治領都可以以獨立國家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台上。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國被迫順應殖民體系瓦解這一客觀歷史趨勢的法律文件。
3.法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政策
法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大戰給法國造成約2000億法郎的巨大物質損失,這個「高利貸帝國主義」國家已由債權國變成外債高築的債務國,出現嚴重的財政困難。但是,在相對穩定時期,法國經濟發展比較快,法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原因:一是得益於戰勝國對世界的重新瓜分。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薩爾煤礦的開采權,使法國的冶金工業生產能力增加了75%;德國的賠款和擁有比本土大20倍的殖民地,也是法國經濟復甦的有利條件。二是法國政府經濟政策的調整。一方面,實行減支增收的財政改革,廣征賦稅,降低公務員薪金,限制糧食消費,調整幣制,穩定法郎,使財政狀況好轉;另一方面為緩解社會下層的不滿,實施了社會福利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嚴格執行凡爾賽和約,削弱德國」是20年代法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由於在巴黎和會上,法國沒有達到徹底肢解德國的目的,會後又沒有得到英美兩國以條約形式保障法德邊界,因此,尋求在歐洲大陸的安全保障成為20年代法國外交政策的重心。1920至1927年法國先後與德國周圍的中小國家比、波、羅、捷、南等國締約,在歐洲大陸建立起主要針對德國的安全保障體系,其目的在於維持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英國拒絕了法國的結盟建議,繼續對歐洲大陸奉行均勢政策。
二、 義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義大利是帝國主義列強中實力最弱的一個。戰後初期,義大利又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工業凋蔽、農業荒蕪、失業人數日益增長、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經濟危機導致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工農革命運動高漲,工人奮起奪取工廠,農民奪取地主土地,資產階級統治機構陷於癱瘓狀態。為了鎮壓工農運動,鞏固統治地位,義大利大資產階級決定實行極權統治。另外,巴黎和會上義大利分贓最少,當年英法為換取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作戰,許諾的擴張領土的要求未能兌現。大資產階級期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和鐵腕人物來扭轉義大利在國際上的被動局面,以武力實現領土要求。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組織採用恐怖手段鎮壓工農運動,幫助資本家和地主奪回工廠和土地,從而贏得大資產階級的歡心和金錢、武器支持,發展為擁有武裝並控制義大利北部、中部許多地區地方政權的全國第一大黨。1922年秋,墨索里尼率黨徒進軍羅馬,在義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教材小字部分介紹了墨索里尼全面強化法西斯統治的措施。法西斯的上台表明義大利資產階級在穩定統治秩序時選擇了與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不同的道路。
三、 20年代的美國、日本
1.美國的經濟繁榮和金元外交
美國是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的典型國家。經濟繁榮突出表現在工業生產空前發展,特別是汽車業、電氣業、建築業和鋼鐵業。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達48.5%,超過了當時英、德、法三國比重總和的79%。
美國經濟繁榮的原因有:
第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的局面為美國經濟繁榮提供了較好的國際政治環境;戰後,歐洲各國恢復發展經濟缺少資金,為美國的資本輸出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第二,大戰中積聚資本,掌握世界經濟霸權。戰前美國就是經濟強國,大戰中,美國參戰晚,本土又未受到破壞,美國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向各交戰國供應武器大發橫財。美國由欠歐洲國家約55億美元的債務國變成歐洲國家倒欠美國100億美元的債權國,紐約也成為世界金融的中心。
第三,開展生產合理化運動,通過技術革新和機器設備更新,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強美國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技術革命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四,開拓市場,通過分期付款的方法,刺激國內消費市場的表面活躍;擴大對外商品輸出,占據過去由英德控制的世界貿易市場。但是,在美國經濟繁榮之中,潛伏著不可克服的危機:農業長期不景氣,舊工業部門開工不足,大批農民破產、工人失業,貧富差距擴大,歐洲各國經濟恢復的完成,使美國的海外市場逐漸縮小等,使美國日益膨脹的生產能力大大超過國內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生產與銷售的矛盾日益嚴重,繁榮只能是暫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政府就開始推行金元外交,戰後美國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運用金元外交,支配世界事務。戰後,美國金元外交的重心首先是拉丁美洲,到1928年,20個拉美國家中已有14國被美國資本所控制;其次為東亞,美國的金元勢力在東亞特別是中國的擴張,引起同日本擴張的尖銳矛盾;再次為歐洲,通過為歐洲各國經濟復甦提供貸款和解決德國賠款問題,加強對歐洲事務的干預。金元外交的推行,表明美國在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的同時,力圖在國際政治中取得支配地位。
2.日本經濟的增長與內外政策
日本經濟在大戰期間獲得了異乎尋常的發展。戰爭期間日本趁歐美商品暫時退出亞洲市場之機,幾乎壟斷了亞洲市場;俄英等協約國的軍需品、日用品訂貨,刺激了日本的工業生產;潛艇戰使日本海運業首先發展起來。大戰使日本由外貿入超國變為出超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由債務國變為債權國。日本經濟雖然增長迅速,但與歐美國家比相對脆弱。1920年爆發了日本歷史上空前深刻的經濟危機。在持續蕭條階段,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關東大地震發生,日本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日本政府一面以防止「財界的混亂」為名,全力救濟受災的大資本家,一面以維持治安為借口,大肆逮捕對反對天皇統治的社會主義分子和工人運動積極分子,製造慘殺旅日朝鮮人和中國人的事件,以轉移受災人民對政府的不滿。
1924年,為擺脫經濟困境,日本幣原外相推行與英美妥協的「協調外交」和對華盡量避免武力的經濟侵略政策。1927年,由於英美在華勢力增強,日本統治階級調整對華政策。大軍閥田中義一上台組閣後,推行對華武裝干涉的「積極外交」。出兵山東和製造「皇姑屯事件」體現了田中內閣分離滿蒙、阻礙中國統一、保護日本侵華權益的行動意圖。東方會議是日本統治集團為制定侵華政策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後發表的《對華政策綱領》確定了分離滿蒙、侵略中國、霸佔遠東的方針,把侵佔中國東北和內蒙古的方針作為日本的最高國策公開確定下來。東方會議的內容在田中奏摺中充分反映出來,30年代日本大舉侵華的行動證明田中奏摺是日本帝國主義蓄意侵華的指導綱領。
四、 德國賠款問題
德國賠款問題是出現在《凡爾賽條約》簽訂之後。條約規定:德國應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億金馬克,協約國成立賠款委員會解決賠款總額及分配比例問題。1921年,法國操縱下的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限42年還清。德國則在支付10億金馬克後以財政危機為由,要求延期支付。在巴黎和會後,法國最先在賠款問題上處於領導地,它積極推行削弱德國的政策。美英出於自身商品輸出的需要,希望復興德國經濟,提出了減少賠款總額和延期常服的新方案,遭到法國的堅決反對。因此,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激化。
1、 魯爾危機
法國和比利時在1921年1月出動軍隊佔領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而德國採取消極抵抗政策,企業一律停工,國家補償企業主的損失,救濟失業工人。法國必須支付高額的佔領費才能維持對魯爾的佔領。魯爾危機導致德法矛盾激化,也使法國因受其累,難於解脫。同時引起美英兩國的不安。
2、 道威斯計劃
1924年,道威斯計劃出台。這是由美國銀行家道威斯為首的專家委員會提出的新的賠款計劃。這一計劃的突出特點是:
· 沒有規定德國賠款的總額;
· 規定了賠款的來源;
· 提出由英美向德國提供貸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以支付賠款。
對此,斯大林指出:「這個由美國制定的道威斯計劃的內容,就是要歐洲各國利用德國所應償付歐洲各國的賠款,去償還積欠美國的貸款。」這一計劃一方面大大減輕了德國的賠款負擔,有利於德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為美國資本大量湧入德國掃清了道路,是美國插手歐洲事務的重要步驟。同時也表明,美國成了歐洲國際關系中的大贏家,而法國卻進一步失去了稱霸歐洲的優勢。
3、 楊格計劃
1929年,由美國操縱的專家委員會又在道威斯計劃的基礎上,修改出台了「楊格計劃」。它規定德國賠款總額為1139億金馬克,59年內付清,大大減輕了德國賠款的負擔。
1932年,德國以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為契機,宣布無力支付賠款,賠款問題不了了之。在英美的扶植下,1929年,德國重新成為歐洲經濟大國。
五、 洛迦諾公約
大戰後的歐洲安全保障問題,是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1925年的洛迦諾會議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召開的。會議達成公約,即洛迦諾公約。它實質上使縱容德國向東發展,推動它侵略蘇聯的帝國主義條約。它的簽訂具有兩個重要作用:
· 改善了協約國尤其是法國同德國的關系,為20年代中後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歐洲國際關系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 提高了德國的國際政治地位。德國恢復了歐洲政治大國的地位,不久參加了國際聯盟,並取得國聯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第三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一、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 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和經濟危機的爆發
2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繁榮景象,,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經濟發展的本身又潛伏著嚴重危機。
· 首先,美國20年代的繁榮是建立在不穩定的基礎上的,少數壟斷組織控制著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造成國民收入分配不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 第二,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這種繁榮不是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而是一種提前消費的形式,隨之而來的必然使消費的疲軟。而資本家為眼前的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市場的矛盾日益尖銳。
· 第三,無限制的股票投機活動。當時美國的股票投機活動非常猖獗,不但職業投機者,一些普通的美國人也參與股票的投機,把它作為致富的捷徑。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潛伏了貨幣和信貸系統崩潰的危機。
1929年10月,以紐約股市的崩潰為開端,引發了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
2、 經濟危機的特點
· 范圍特別廣。從經濟范圍看,危機期間信貸貨幣危機、工業危機與農業危機同時並發、相互交織;從地域范圍看,危機從美國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並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何不發達國家,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 持續時間特別長,1929~1933年,持續四年之久。
· 破壞性極強,不僅在危機期間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1/3以上,國際貿易額減少2/3,甚至在危機以後也不見經濟很快復甦。
3、 經濟危機的深刻影響
從局部看,經濟危機激化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國政壇丑聞層出不窮,政府信譽掃地;廣大人民強烈要求改善生活狀況,示威、遊行和罷工斗爭不斷;法西斯分子乘機興風作浪,促使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從整體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改善本國經濟形勢,迦金在國際市場上爭奪,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各國進一步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進行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勢危機四伏。
④ 英法百年戰爭為何會爆發整個過程是什麼樣的
導言:歷史總會告訴人們一些有用的信息,再一次回顧幾百年前的那場英法戰爭,1337年到1453年的百年戰爭雖然看是局部戰爭,然而這場戰爭卻對整個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歐洲在這場戰爭結束不久就徹底的翻過了中世紀的一頁。
法國騎士
小結:英法百年的戰爭,是英國與法國國王之間的恩怨,讓兩國人民買單,如果說這場戰場誰對誰錯,指責英國侵略法國,那英國國王確實是法國人的後代,但實際上英軍在法國也干下了屠城一類的事,最終倒霉的是兩國百姓。從戰爭的規模看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局部戰爭,規模並不是非常大,但是戰爭持續時間之長,世上沒有,正因為戰爭的持續時間和激烈程度大,最終導致了火槍火炮在戰爭後期大量出現,法國人被長弓兵逼的沒辦法,從義大利引進的火槍火炮技術對英作戰中進行成建制的實踐,長弓兵的密集箭雨啟發了法軍將火槍組陣進行覆蓋式射擊,反而把不可一世的長弓打的徹底沒了方向。英國人用火槍在幾百年後重復了中國的成功與失敗。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
⑤ 歷史上法國和英國之間有哪些戰爭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和佛蘭德斯站在英國一方;
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
英軍當時是雇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兵組成,統一由國王親自指揮;
法軍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
百年戰爭依局勢的轉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337年 - 1360年)
·第一階段是雙方對佛蘭德斯和基恩的爭奪戰。
在1340年的斯呂斯海戰中,英軍打敗法軍,奪取制海權,以防止法軍入侵。
在1346年8月所發生的克雷西會戰中,英軍佔領了法國海防要塞加萊港。
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
1356年英國攻取了法國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因為英軍的橫征暴斂和法國全國的經濟崩潰,使得法國平民發起起義運動。
結果法國被迫於1360年簽訂不平等和約——《布勒丁尼和約》,將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全部割讓予英國。
·第二階段(1360年 - 1400年)
·法王查理五世欲報仇雪恨,奪回英國所佔的地區而發生的。
查理五世重組軍隊以僱傭步兵代替大部份騎兵,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重建艦隊,以突襲和游擊戰術攻擊英軍,在多場戰役中均大敗英軍,至1380年時已將英軍迫退至沿海地帶;
英王為免法國的領地全部丟失,結果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只保有五個港口,分別是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萊及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份連接地區。
·第三階段(1415年 - 1429年)
·英國乘法國國內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發生內訌,而農民和市民亦發生起義之際重啟戰端。
在1415年,英軍於阿贊庫爾戰役中大敗法軍,並隨即與勃艮地公爵結盟,攻佔法國北部大部份地區。
法王查理六世在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惟有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幾乎等同於承認法國亡國的和約——《特魯瓦和約》,將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第四階段(1429年 - 1453年)
·法國人民因為不堪英軍的壓迫,紛紛組織游擊戰,這給予法軍很大的幫助,達到了牽制英國之效。
在法國聖女貞德的指揮下,法軍於1429年5月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包圍,贏得了重大勝利,從而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形勢。
雖然貞德於英軍處死,但這反而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使法軍作出大反攻。
在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於1441年收復香檳,又於1450年解放曼恩和諾曼底,隨後又於1453年奪回吉耶訥。最後於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的英軍投降,法國收復了除加萊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至此完全結束;
·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由於法國幫助美國,所以英法兩國也有交戰;
·在第二次世界戰爭時期,英國曾向法。西。斯。控制下的法國宣戰
⑥ 公元14世紀,英法爆發了什麼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於1337年 - 1453年間進行,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起因是英格蘭與法國因為法國王位發生爭議而爆發戰爭。這個是當時比較常見的事情,歐洲的王室沒事就是聯個姻什麼的,結果造成了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姻親關系。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支裔瓦盧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資格,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觸發戰爭。 在戰爭中出現的著名人物有聖女貞德。這次戰爭的時代是歐洲軍事技術急劇變化的時代,早期時候仍然是法國的重裝騎士稱霸戰場的時代,然而英國自耕農組成的長弓手將騎士們打的狼狽不堪。而且這次戰爭基本上是從冷兵器時代打到了冷熱兵器共存的前火器時代。後期出現了早期青銅火炮。
⑦ 在1823年至1915年之間,法國與英國發生了戰爭嗎發生了哪些戰爭
1823 年法國攻佔馬德里,西班牙革命失敗,國王斐迪南七世復辟。..英布戰爭發生後,英國放棄傳統的「光輝孤立」政策,逐步 同法國接近。...1915 年 3 月 12 日,沙俄同英國達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問題秘密協定》
⑧ 法國與英國歷史上發生過戰爭有幾次嗎
18世紀初勃蘭登堡稱王算起吧,年年打月月打天天打,其他國家太多我就盡量不寫了
18世紀初爆發了兩個歐洲大混戰,分別是: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 法國對英國 普魯士與法國對抗
大北方戰爭 普魯士肯定參加了 英國好像參加了 總之瑞典很慘
普魯士不停地變換盟友
1740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 法國和普魯士一夥 英國在另一方
1756 七年戰爭 普魯士和英國一夥 法國在另一方
三次西里西亞爭奪戰 普魯士與奧地利等作戰
法國與英國又交戰多次,聽說法國罵人話里就有你全家是英國人,英國罵人話里都是罵荷蘭,大概是報復威廉三世給英國財政下的緊箍咒
美國獨立期間法國派志願軍作戰,並且荷蘭西班牙都在牽制英國【好像是共濟會的陰謀吧】
拿破崙戰爭,從法國大革命起,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普魯士除1812年外大多數時候都是跟著英國
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和法國一夥【我玩Victoria的俄羅斯被虐得慘呀,印象深刻】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國和法國一夥
布爾戰爭 英國打荷蘭殖民地
英國在全世界如阿富汗印度非洲侵略弱小國家
1864年起王朝戰爭(普魯士統一戰爭,好像是這么叫的吧)1871年普魯士打敗法國
然後西歐就是玩軍備競賽玩到1914年,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過還有不為人知的是,
⑨ 【請教】為什麼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之間曾經爆發過「英法百年戰爭」
一、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起源: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是有其歷史淵源的:關系的糾纏不清和英國對法國長期積累的怨恨。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國之後,大部分官員都是由法國貴族擔任。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對法國人的憎惡越來越深,認為法國人是到英國來當主人。近200年間王公貴族上等人士只使用法語,英語成了農夫或商人使用的語言。滲透到英國的法國的語言、文化很自然地收到了英國平民百姓的厭惡,並且英國作為法國的臣民只能向法國低頭。
對於瞧不起英國人、事事干預英國並且總是高高在上的法國人,不僅是英國百姓,連已轉變為英國人的諾曼底王和貴族也感到很憤恨。英國已痛下決心,要擺脫與法國的君臣關系,平等地與法國對話。這也是百年戰爭爆發的很大一個原因,當然,除了英法之間「歷史淵源」外,英法百年戰爭爆發還有以下的原因:
1、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直接導火線是法國加佩王朝查理四世1328年死後無男嗣所引起的王位繼承問題。
1154年,法國最強大的貴族——安茹伯爵亨利因其母親的血緣關系,得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扮演著十分罕見的雙重角色:作為國王,他是英國的統治者;作為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國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願放棄法國國籍、放棄在法國的一切權利,否則他作為一個法國公民理所當然必須對法蘭西國王唯命是從。
老奸巨猾的亨利二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對於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強橫逆臣,路易七世當然會想盡辦法奪回本應屬於自己、屬於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英法之間這種君不君、臣不臣,利害關系糾纏不清的混亂局面,在雙方的後代之間一直延續下去,直到百年戰爭的前,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繼承法國王位的要求。
2、加斯科尼問題是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愛德華一世以來,加斯科尼問題一直在英法關系中居中心地位,即加斯科尼取代諾曼底和安茹成為英法兩國爭奪的焦點。」加斯科尼是位於現代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地方。在愛德華一世時,這個繁榮的盛產酒的省份是英格蘭僅存的一塊法國領土,他與英格蘭的政治關系由於甜酒的出口貿易和把英國織品和穀物海運到波爾多和巴約訥而得到加強。在12世紀時,該地區因亨利二世享有的繼承權而轉移到英格蘭的金雀花王朝手中。
英格蘭國王要求威爾士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承認他們的宗主權,但是這些國王作為阿基坦的公爵,自1204年以後一直是法蘭西國王的附庸,卻拒不承認法國國王在加斯科尼的宗主權。在「百年戰爭之前和之間,加斯科尼一直在安格魯—法蘭西關系中居於中心位置;它取代諾曼底和安茹成為兩國爭奪的焦點」重重矛盾和矛盾的激化,在弗蘭德商人的挑撥之下,積怨頗深的英國和法國之間終於爆發了戰爭。
二、影響:
1、戰爭體制。
戰爭開始時,兩國主要以西歐原來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軍隊,有服役時間考量。這對跨海遠征的英格蘭很不利,於是轉而招募更多來自下層人民的雇傭兵,並配合以有名的長弓兵戰術。法國則迫於初期戰局失利,必須擴張王室統治權力以抵擋外敵。因此在戰爭結束時,雙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
英格蘭在數次戰役得勝,嚴重挑戰了西歐貴族騎兵的軍事壟斷地位。戰後,勝利的法國仍保留許多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打敗騎兵的思想已經流傳四方,步兵的重要性從此不斷提升,騎兵最終則消失了。
2、戰術思想。
戰爭初期,法國在各次大會戰都使用重騎兵正面沖擊,到了1415 年的阿金庫爾戰役,已模仿對手讓部分騎兵下馬徒步戰斗,這說明騎兵步兵的戰場角色已大幅改變。法國藉由平民出身的聖女貞德鼓舞士氣取得最後勝利,更突顯騎士貴族為主的法軍於戰爭中屢屢失敗,標識出貴族騎士階層的衰退和民族戰爭特性的興起。
3、武器裝備。
百年戰爭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4世紀開戰時,當時最好的盔甲仍然為鎖鏈甲,這和之前數個世紀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化和改善,而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在後期,法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火葯及火炮作為武器而取得勝利,並在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領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態的戰爭方式。
⑩ 有人說英國與法國是世仇而且戰爭不斷,是這樣嗎為什麼
國際關系錯綜復雜,每個國家在外交時都努力爭取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一句話,成為了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
法國一直認為自己是老大,英國就是一個島國,看不起英國,而英國同樣也看不起法國,兩者雖相看兩厭,但在國際大勢下該合作還是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