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元帥的介紹
法國元帥(maréchal de France)是法國的一種軍事頭銜,由腓力二世(Philippe Auguste)為艾伯里克·克列芒(Albéric Clément)所設。它不同於「maréchal」,這個法語詞來源於法蘭克日耳曼語「馬」和「僕人」。在中世紀的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maréchal」是軍隊中的一般官職,他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庶務以及指揮前衛,選擇營地等工作。在隨後的幾個世紀,法國元帥成為了國王的重要軍事長官,由陸軍統帥(connétable)領導。1624年紅衣主教黎胥留撤銷了陸軍統帥的稱號,法國元帥就成為了陸軍的最高統帥。六位法國元帥被授於法國大元帥(Marshal General of France,maréchal général des camps et armées roi,國王陛下麾下大元帥)這一高貴的軍階:比隆公爵、萊迪吉耶爾公爵、蒂雷納、維拉爾、薩克斯和蘇爾特。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期間,元帥被稱為「帝國元帥」(maréchal d'Empire)。 在波旁王朝復辟時,這稱號回復為法國元帥,到拿破崙三世保持了下來。艾伯里克·克列芒(Albéric Clément)1190年被授於第一個法國元帥稱號
Ⅱ 拿破崙的26位元帥分別是
分別是:路易斯·亞歷山大·貝爾蒂埃、邦·阿德里安·蒙塞、查爾斯·奧熱羅、安德烈·馬塞納、讓·巴普蒂斯·儒爾當、讓·巴普蒂斯·貝爾納多特、紀堯姆·布律納、若阿尚·繆拉、阿道夫·莫蒂埃、讓·巴普蒂斯·貝西埃爾、米切爾·內伊、尼古拉斯·蘇爾特、讓·拉納、路易斯·尼古拉斯·達武、克勞德·維克托。
雅克·亞歷山大·麥克唐納、尼古拉斯·烏迪諾、奧古斯特·馬爾蒙、路易斯·加布里埃爾·絮歇、古維翁·聖西爾、約瑟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曼努爾·格魯希、弗蘭克斯·克里斯多夫·克勒曼、讓·馬蒂厄·塞律里埃、多米尼克·佩里尼翁、弗蘭克斯·勒費弗爾。
(2)法國大元帥有多少個擴展閱讀:
部分元帥介紹:
1、貝爾納多特曾作為拿破崙的部下,屢立戰功。作為指揮員,其指揮手段堪稱變化多端。但他在普魯士及第二次奧地利戰役中表現平平。由於其釋放了在荷蘭被俘的瑞典人,因而他在瑞典深得人心。1810年8月21日被選為瑞典王儲,取名查理·約翰,以王國攝政身份接管瑞典政府。他努力使瑞典保持中立。1812年1月,拿破崙突然佔領瑞典的波美拉尼亞。
2、布律納是一位勇敢、無畏和紀律嚴明的軍人,作為指揮官,他缺乏訓練,經驗不足。他因在歷次交戰中常常表現出行動遲緩和過分謹慎而受到拿破崙的冷遇,於1810年被迫辭職。拿破崙曾經評價他說:「盡管這位將軍有最大的勇氣和巨大的決心指揮一個旅,但他似乎不適宜指揮一支軍隊。
3、繆拉是拿破崙的妹夫,作為獨立作戰的指揮員,他十分平庸,在戰術上幾乎沒有什麼技巧可言,而對戰略則更是不甚理解。拿破崙曾描繪他「在戰場上,當他面對敵人時是最勇敢的人,這是無人可比的,但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他的行為都表明他是一位蠢材」。1815年,為奪回那不勒斯王位,他與奧地利軍隊作戰,被俘後經奧地利軍事法庭審判後處決。
4、莫蒂埃是唯一一位得到所有元帥尊敬的人。在審判內伊時,他也受命在法庭旁聽,但同其他3位元帥—樣,聲明自己無權對一位元帥同伴作出判決。1835年1月28日,當他陪同國王路易·菲利普檢閱自衛隊時被一枚炸彈死。
5、貝西埃爾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元帥,對拿破崙忠心耿耿。他雖然僅有一次成功的獨立指揮作戰的經驗,但無疑是最好的騎兵指揮官。他也是將門子弟的典範。1813年5月1日,在利巴赫的一次小規模的戰斗中被殺,他是第二個在戰場上犧牲的拿破崙的元帥。
Ⅲ 法國歷史上被授予「大元帥」一銜的是哪幾位拜託各位大神
六位法國元帥被授於法國大元帥(Marshal General of France,總元帥)(maréchal général des camps et armées roi)這一高貴的軍階。自腓力二世(Philippe Auguste)為艾伯里克·克列芒(Albéric Clément)設立元帥軍銜以來,法國軍隊到現在位置共產生323名元帥。而這三百多名元帥中只有6名元帥榮獲大元帥這一最高榮譽:比隆公爵、萊迪吉耶爾公爵、蒂雷納、維拉爾、薩克斯和蘇爾特。
Ⅳ 法國大元帥有四位還是六位
「大元帥」這一至高榮耀的軍銜只有四位軍人獲得,這四位都是法國軍事史上的超級牛人,他們是:蒂雷納子爵、維拉爾公爵、薩克斯伯爵和蘇爾特公爵。
Ⅳ 法國大元帥
昂茹公爵(德·安茹公爵)
全名弗郎索瓦·德·瓦盧瓦,是查理九世的二弟也是亨利三世的弟弟,且在亨利三世在位期間是瓦盧瓦家族唯一的繼承人。1569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封其弟弟昂茹公爵為大元帥。
(我手裡此人的資料不多,參見http://www.u4online.com/wen/article.php?sessid=&articleid=78)
杜倫尼(蒂雷納)(1611-1675)
杜倫尼是法國色當公爵的次子,而他的外公,是領導荷蘭獨立運動的奧蘭治親王「沉默者」威廉(不是後來1688年接任英國王位的那個奧蘭治親王威廉,那個威廉晚半個世紀),他的舅舅,是接替威廉指揮對西班牙獨立戰爭的拿騷親王莫里斯。杜倫尼生於1611年,12歲的時候,父親死了,長兄繼承公爵爵位,他被送到荷蘭舅舅莫里斯親王那裡,加入軍隊見習戰爭藝術。1630年,19歲的杜倫尼回到法國,在法軍中被任命為團長。杜倫尼真正開始揚名,在1639年義大利北部隆巴第獨立指揮的皮埃蒙特(Piedmont)進攻戰。1643年5月16日,杜倫尼獲得法國元帥權杖。1660年,杜倫尼受封「國王陛下的陸軍大元帥」這個獨一無二的頭銜。1675年7月27日,薩斯巴赫(Sasbach)附近組織強渡河流時,杜倫尼被一顆炮彈擊中陣亡,從而結束了叄十年的軍事生涯。(詳細參見http://washeng.net/HuaShan/RECS/gujian/gbcurrent/11754.shtml)
薩克斯(1696—1750)
原名赫爾曼·莫里斯,法國大元帥,軍事理論家。其所著的《夢想》是18世紀的重要軍事理論著作。薩克斯1696年10月出生。12歲開始在歐根親王底下服役。13歲授步兵上尉。17歲時就已指揮自己的騎頭團並以要求總戰同名。1719年轉入法軍,任上校團長。在1733至1736年戰爭中因表現傑出而晉中將,又法王路易十五信任與賞識。1741年法軍入侵波希米亞(捷克)時,薩克斯率領先頭部隊,在他的謀劃和指揮下法軍一舉攻克和佔領布拉格。1745年擢升元帥,並任駐荷蘭法軍總司令。此後1745—1748年間,薩克斯率領法軍先後在豐特努瓦、羅庫和馬斯特里赫特等地擊敗英、奧、荷聯軍,並攻佔布魯塞爾、安特衛普等城市。由於這一系列的勝利,1747年晉升大元帥。1749年退役。從1725年到1749年,薩克斯一直夢想並追求擁有自己的王國,但直到1750年11月去世,這一夢想也未實現。
蘇爾特(Nicolas Soult,1769-1851)
蘇爾特被拿破崙贊譽為「歐洲最好的戰術家」,他以作戰英勇和政治投機而聞名。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在危機中,他能高瞻遠矚、鎮定自若,並能迅速果斷地提出對策。1816年1月被流放,1819年被召回國,1820年恢復元帥軍銜。1847年9月15日,已退休的他接受了他的最後的榮譽,成為法國歷史上僅有的四個大元帥之—。
Ⅵ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26大元帥都是誰
拿破崙一世(1804—1815)晉封的26個元帥 1、路易斯·亞歷山大·貝爾蒂埃,納夏泰爾和瓦格拉姆親王,瓦倫金公爵. (1753年—1815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2、若阿尚·繆拉,帝國親王,貝格大公,1808年獲封那不勒斯國王 (1767年—1815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3、邦·阿德里安·讓諾·德·蒙塞,孔內利阿諾公爵。(1754年—1842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4、讓—巴普蒂斯·儒爾當,儒爾當伯爵 (1762年—1833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5、安德烈·馬塞納,利沃里公爵,埃斯林親王。(1758年—1817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6、皮埃爾·奧熱羅,卡斯蒂維耶雷公爵(1757年—1816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7、讓·巴普蒂斯·貝爾納多特,蓬特—科沃親王,1818年以卡爾十四世·約翰名即瑞典王位 (1763年—1844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8、紀堯姆·瑪麗—安內·布律納,布律納伯爵 (1763年—1815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9、尼古拉·蘇爾特,達爾馬提亞公爵 (1769年—1851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10、讓·拉納,芒泰貝洛公爵 (1769年—1809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11、愛德華·阿道夫·卡西米爾·約瑟夫·莫蒂埃,特雷維佐公爵 (1768年—1835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12、米歇爾·內伊,埃爾欣根公爵,莫斯科親王(1769年—1815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13、路易斯·尼古拉斯·達武,奧爾施泰特公爵,埃克米爾親王 (1770—1823),1804年5月19日晉封 14、讓—巴普蒂斯·貝西埃爾,伊斯特利亞公爵 (1768年—1813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榮譽元帥 15、弗朗索瓦·克里斯多夫·克勒曼,瓦爾米公爵 (1737年—1820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 16、弗朗索瓦·約瑟夫·勒費弗爾,丹澤公爵 (1755年—1820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榮譽元帥 17、多米尼克·凱瑟林·德·佩里尼翁,佩里尼翁侯爵(1754年—1818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榮譽元帥 18、讓—馬蒂厄—菲利貝特 (塞呂里耶伯爵),(1742年—1819年),1804年5月19日晉封榮譽元帥 19、克勞德·皮爾林·維克托,貝盧諾公爵 (1764年—1841年),1807年7月13日晉封 20、埃蒂安—雅克—約瑟夫—亞歷山大·麥克唐納,塔朗托公爵 (1765年—1840年),1809年7月12日晉封 21、尼古拉斯·查爾斯·烏迪諾,勒佐公爵 (1767年—1847年),1809年7月12日晉封 22、奧古斯特·弗雷德里克·路易·馬爾蒙,拉克薩公爵 (1774年—1852年),1809年7月12日晉封 23、路易斯·加布里埃爾·絮歇,阿爾布費拉公爵 (1770年—1826年),1811年7月8日晉封 24、勞倫特(古維翁—聖西爾侯爵),古維翁—聖西爾侯爵 (1764年—1830年),1812年晉封 25、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基,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 (1763年—1813年),1813年10月16日晉封 26、埃曼努爾·格魯希(格魯希侯爵),格魯希侯爵(1766年—1847年),1815年4月15日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