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梵高的《向日葵》現存於哪個博物館
《向日葵》(法語:Les Tournesols;荷蘭語:Zonnebloemen;英語: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所繪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並分別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英國倫敦國家畫廊、日本東京興亜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美國費城美術館。
梵高通過該系列作品向世人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並且展示出了他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1)梵高遠處的田野在法國哪裡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888年夏天,孤獨的梵高試圖在阿爾組織一個名叫「南方畫室」的畫家沙龍,向一些畫家發了邀請,結果只有保羅·高更答應前往。高更是梵高在巴黎蒙馬特認識的朋友,他們彼此欣賞。
同年8月,他畫了第一幅《向日葵》。他原本想畫12幅向日葵來裝點他在阿爾租住的小屋,以迎接高更的到來,但剛畫完4幅高更就來了,並給梵高帶來了新顏料和一種黃麻質材的畫布。
高更對梵高的這種金黃色的組合十分喜愛,對已掛在小屋的《向日葵》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高更的鼓動下,1888年10月,梵高用高更帶來的黃麻又畫了第5幅向日葵。
1889年1月,梵高在對高更的思念中,畫了第6幅向日葵,這一次,他在花瓶里插了15朵向日葵,調整了自己的風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帶來現實主義聯想的細節,以迎合高更的藝術趣向。
Ⅱ 梵高為什麼去了阿爾勒,梵高是哪個畫派的
文森特向提奧提出了離開巴黎的想法,理由是他並不是一個城市畫家,他的天地在田野與荒地,他希望找到一個燃燒著熾熱的太陽的地方。因為他的心裡有一團熊熊燃燒的慾望之火,隨時要竄出來呼應著太陽一起升騰。
文森特決定走。他告訴朋友們的時候,勞特萊克和高更贊成他的舉動,而高更也有同樣的想法。在這段時間里,他竭盡全力把自己的調色板往更令他滿意的亮度上提。他初步考慮去非洲赤道附近的某一個地方,那麼調色板就要力求達到燃燒起來的程度。勞特萊克建議文森特到阿爾去,他說那裡的景色與非洲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那裡陽光充足,乾燥少雨,是畫家們的天堂,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能經得住阿爾的太陽炙烤的畫家。那就去阿爾!
梵高屬於印象派
Ⅲ 梵高最著名的15幅畫
1、星月夜,梵谷荷蘭1889年73x92cm 布油彩 紐約現代美術博物館。這幅畫是梵谷第二次精神崩潰、住進聖雷米療養院時的作品。在這幅以藍色和黃色為主色調的畫中,梵谷用飽蘸激情的條狀筆觸,攪動起旋轉的漩渦。這些天空中星星與月亮的舒捲涌動,也許暗示使徒和耶穌的關系。
也有人把這幅畫看成是太陽系的「最後的審判」。宇宙里所有的恆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著、爆發著。參天的柏樹搖曳著扭曲的、火焰狀的身軀,呼應著天空的韻律。被壓縮了的村莊在哥特式尖頂教堂的庇護下安然棲息,事實上,聖雷米附近並沒有這樣的教堂,那是梵谷的幻象,也許象徵著人類的掙扎與奮斗的精神。
2、加歇醫生,梵谷荷蘭1890年6月布面油畫 68x57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幅畫梵谷於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殺前一個月,為精心照顧他的加歇醫生畫了這幅肖像。梵谷說:「我希望畫一位藝術家友人的肖像,他滿懷偉大的理想。
我希望把我對這個人的感覺和愛慕之心畫進作品裡。我誇張了他的頭發的金黃色,在頭像後面我不畫小屋的普通牆壁,而用我調配得極為豐富、極為強烈的藍色塗出無限深遠的背景。由於這種單純的配合,使金黃色頭發的頭部,在這豐富的藍色背景上發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
3、花瓶中15朵向日葵,梵谷荷蘭布面油畫1888年 95x73cm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 。這幅《向日葵》是梵谷1888年8月在法國南方小鎮阿爾畫的。南方陽光的燦爛令畫家狂喜,他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向日葵》便是這時的代表作。畫家以短粗的筆觸把向日葵的黃色畫得極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細碎的花瓣和葵葉象火苗一樣布滿畫面,整幅畫尤如燃遍畫布的火焰,顯出畫家狂熱般的生命激情。
4、鳶尾花,梵谷荷蘭 1889年71cm×93cm 布面油畫 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 這幅畫是梵谷在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進入位於法國一間精神病院後所畫的。同向日葵一樣,梵谷似乎也很喜歡畫這類植物。
油畫中的鳶(yuan)尾花在人們看來,遠遠美過真實的。也許就是那種淡淡的美麗與可愛,才會如此深深地吸引著觀賞者。畫中色彩豐富,線條細致而多變,左邊的白花與最右方的淺藍花相呼應。畫家細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導觀者視線。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
5、羅納河上的星空,梵谷荷蘭1888年布面油畫 72.5x92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這幅1888年作品《羅納河上的星空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梵谷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創作的。
冷色迷人的深藍短線鋪滿整個夜空,強而有力的筆觸表達出夜的深沉神秘與無法預測,而點綴其上的微明星子,與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燈燈影相互輝映,表達出畫家澎湃的內心。
Ⅳ 梵高是哪個國家的
荷蘭的天才畫家。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擠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是年他才37歲。
Ⅳ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是出自梵高哪部著作
這句不是梵高寫的。
寫給提奧的信中原文是:「在我們的心裡或許有一把旺火,可是誰也沒有拿它來讓自己暖和一下;從旁邊經過的人只看見煙筒里冒出的一縷青煙,不去理會.現在讓我看一看你,應該干什麼呢?人們必須守護那把內心的火,要穩著點,耐心地等待著,有誰走來,挨近它坐下——大概會停下來吧?心裡多麼著急。」
網傳梵高這段話的考據
「梵高在寫給提奧的信里說到,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是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我快步走過去,生怕慢一點他就會被淹沒在歲月的塵埃里。我帶著我的熱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溫和,以及對愛情毫無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氣不接下氣。
我結結巴巴的對他說,你叫什麼名字。
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後來,有了一切。」
事實上梵高只說過第一句。原文是這樣:
《梵高傳:寫給提奧的信》
行了,我說什麼好呢?我們內心的思想曾經暴露出來嗎?在我們的心裡或許有一把旺火,可是誰也沒有拿它來讓自己暖和一下;從旁邊經過的人只看見煙筒里冒出的一縷青煙,不去理會。現在讓我看一看你,應該干什麼呢?人們必須守護那把內心的火,要穩著點,耐心地等待著,有誰走來,挨近它坐下——大概會停下來吧?心裡多麼著急。「
(5)梵高遠處的田野在法國哪裡擴展閱讀:
梵高割耳以及最終自殺是他身上最大的謎團。後人眾多紛紜,真相撲朔迷離。
其中一個版本是:
梵高在人生後期夢想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建造一個「畫家基地」,邀請畫家與他同住,切磋技法,開創一個藝術的繁華盛世。高更就是被邀請的畫家之一。梵高對高更的感情,摻雜著對前輩的敬畏、對藝術的嚮往,以及對朋友的熱愛,錯綜復雜。據說,高更是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搬來和梵高同住的畫家。
當梵高得知高更即將來到阿爾,他欣喜若狂,以為只要有了高更,就有了藝術的方向。
梵高買了桃木床,買了椅子,想給高更一個優雅的家。他還摘了田野盛放的向日葵,並開始畫向日葵,覺得向日葵像最好的友誼,熱情、慷慨、燦爛、明亮、溫暖。
梵高一連畫了十張左右的《向日葵》,並挑選最好的一張掛在高更房間的牆上,表示自己最大的熱情。
可惜,因為個性差異和作畫理念的不同,兩人時常爭吵,矛盾越積越深。
高更威脅說要離開阿爾,激化了梵高的情緒和壓力,他變得憂心焦躁,甚至拿著一把剃刀恐嚇高更,高更落荒而逃。
當晚,梵高深深感受到被拋棄的絕望,失控之下,他割下自己的左耳,包在報紙里,送給附近妓院工作的清潔女工。第二天,梵高就被警察送往精神醫院。
此後,梵高的瘋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仍然堅持作畫。直到1890年7月,梵高不堪重負,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有人說,梵高沒有瘋,他只是對藝術的追求達到了狂熱的地步。他熱情、善良、純粹,熱愛太陽,嚮往自由,用生命在創作,但現實讓他很矛盾,他活的並不自由。熱烈追求的女孩拒絕他,尊敬喜愛的朋友拋棄他,連溫飽都要靠弟弟救濟,殘酷的生活令他喘不過氣,他只能選擇死亡,去尋找真正的自由。
Ⅵ 梵高為何去法國
1869年3月梵高進古皮爾藝術公司海牙分店當店員,後又去布魯塞爾分店工作。1875年5月,被調往巴黎古皮爾公司。
Ⅶ 文森特·梵高曾經在法國哪座城市停留過
最先是paris了 他弟弟提奧是個藝術商人~ 這個時候幫助了梵高很多 然後還有南部的 arles 《向日葵》就是在這畫的 然後應該就是 Saint-Rémy~應該叫聖雷米吧。。。。 梵高那時候已經經過割耳來到聖雷米的精神病院~ 最後是auvers-sur-oise~ 小巴黎北部~ 屬於l'il de france吧。。。 還是接受治療階段 畫了《麥田上的烏鴉》 不過之後他的弟弟提奧就去世了。。。 之後不久。。。梵高也離開人世。。。。 完畢
Ⅷ 梵高的故鄉是哪裡最著名的畫除了《向日葵》還有什麼
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人,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梵高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繪畫訓練。為弄到畫布、油彩和畫具而日復一日地奔波勞碌,精神上也不斷處於矛盾的狀態,為追求藝術的完美而承受著壓力,這些即使不是他後來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給他的生活悲劇埋下了種子。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徵在後來成了印象派區別於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他舉世矚目的七幅向日葵後,他選擇了自殺。
梵高自殺年僅三十七歲,作為一位藝術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於想像力的繪畫贏得評論界的贊揚。
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即為了主觀意識而對物體進行再塑造。
盡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雙雙成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成為極端個性化的藝術家的典型,但要設想他們的個人特點有多在不同則是很難的。高更是個攻擊傳統觀念的人,語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無情,有時蠻橫無禮。而梵高對於共事的藝術家,則充滿了一種天真的熱情的深沉的愛。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經歷之後,這種愛使他成為一個美術商人,並產生了進行理論研究的願望,進而成為比利時煤礦區的一名傳教士。1880年他開始學畫,後來他在布魯塞爾、海牙和安特衛普進修。於1886年來到巴黎,他在這里見到了勞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義小組的成員。
梵高在巴黎結識了印象主義畫家之後,他的調色板就變亮了。他發現,他唯一深愛的東西就是色彩,輝煌的、未經調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者們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運用印象主義者的技法,但由於他對於人和自然特有的觀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結論也具有非梵的個性。這從來都是如此的。而這種色調與向日葵永遠朝向太陽的精神又如此吻合。「無論多高多大,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來處」.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
Ⅸ 梵高曾住在法國什麽地方
1888年梵高在arles定居,並且在這里創作了200多副作品
後來,梵高搬到auver sur oise,是位於巴黎近郊的一個小鎮,他生命的最後70天就是在此度過的。這是這里的網站
htt//www.auvers-sur-oise.com
Ⅹ 梵高畫中阿爾小鎮在法國哪個城市
阿爾勒是一個市 叫Arles
位於羅納河口省 Bouches--Rhône
這個省在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