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藝術紀錄片講了什麼

法國藝術紀錄片講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9 10:59:09

『壹』 藝術的力量梵高觀後感觀紀錄片有感

八集BBC年度巨獻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將為您詳細講述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高、畢加索以及羅斯科八位藝術家的生平,重現這八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歷程。八位藝術大師擁有自成一派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本片將全面剖析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藝術的力量梵高觀後感,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藝術的力量梵高觀後感篇1
片子是從對畢加索早年作品的回顧開始,在那些時候,畢加索沉浸於自己的藝術世界,用自己無語倫比的天賦以及技巧來顛覆他所繼承的傳統。比如美,比如歷史。裸體女人的魅惑在傳統中多少帶著神秘與魅惑,而在《亞維農的少女》中,它卻變成了站成一排展示裸體的妓女。單手牽馬的將軍的手曾是標準的權力描繪,在畢加索的曠野男孩兒中,同樣的單手與隨意卻被抽取了歷史與空間。他多麼熟悉他先前的偉大畫家們對各種元素反復和熟練運用,可是畢加索卻堅決說:不!現在,形式大於內容。

這個時候的畢加索可不是畫得出Guernica的畢加索,他才懶得管政治。他的朋友說:“畢加索,那可是我認識的跟政治最不沾邊的人了。”

但生活的節奏還是要快過藝術,畢加索再次回到西班牙,跟他的新情人一起,見證著30年代西班牙殘留的鬥牛場的血腥。死亡的人或牛,血腥的氣味。這景象對他而言實在難以忘懷。1937年的格爾尼卡,轟炸機從穿著布衫或帶著禮帽的人們頭上飛過,幾乎是“不經意地”(”almost casually”)扔下幾顆炸彈。這是一個黑色玩笑嗎?母雞在錯誤的地方下了蛋?這里可不是戰場。可生活才沒空去琢磨這些玩笑,格爾尼卡只知道自己一下子從白天進入了黑夜,煙霧彌漫,房子著了火。黑白的世界印刷在黑白的報紙上四處傳送,是想留下這一刻,還是僅僅想復制這黑與白?我們不知道畢加索是否也在看到這照片的時候考慮過這問題,我們只知道:他決意創作他的《格爾尼卡》,那老早答應了世博會的約稿,卻久久久久沒有任何頭緒的與當下的政治世界直接相關的傑作。奧,他知道,這會是個傑作,只要他能夠完成的話。

Simon Schama對《格爾尼卡》評語是:畢加索再一次顛覆了藝術——不久前由他重新定義的現代派藝術。這一次,畢加索不再刻意拒絕歷史,相反還伸出他強壯的手臂,要用他手中的畫筆重新承托起那沉甸甸的傳統。他可沒辦法忘記普拉多美術館里那些曠世的珍藏,那在戰火中遭受著滅世的命運的珍藏。他也沒辦法忘記自己的祖國最偉大的畫家——他自己的先驅者和珍視者戈雅。他們都在說:看,這是戰爭。不是嗎?畢加索仍然是立體主義的大師,可是這一次,在《格爾尼卡》中,他挽救了立體主義潛在的分崩離析的命運。他為它們重新注入生命的整體性,注入自己的愛與恨,憎惡與自責,堅持、絕望以及救贖之歌。

就如同所有偉大的藝術家一樣,畢加索在《格爾尼卡》中一邊巧妙地隱藏著他自己,一邊無畏地探索著他自己。情人、情婦、孩子、母親、格爾尼卡、自然、鮮血、受傷的馬、瘋狂的牛、拿蠟燭的人……所有的形象以及他們一起牽扯起來在他心裡頭奔涌的感情,畢加索都不放過。他睜大雙眼朝自己最痛的地方的地方走過去,把他們畫下來,一筆一筆,一點一塑形。他如此深刻地體驗到了戰爭,只因他如此深刻地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全部身心——體驗到了人性,完整的、無暇的、永恆的——也是無比脆弱的——人性。Schama對畢加索創作過程的一點評論我印象極其深刻,他稱畢加索在創作《格爾尼卡》初期的微小

希望,隨著創作的進行和深入便坍塌成了巨大的絕望和悲哀。那可是深深地懷疑?那可是沉痛的發覺人自身的脆弱與不堪一擊?那可是悔恨或者無能為力之感?這可部真是鴻篇巨制。BBC對《格爾尼卡》的描繪以倒地的士兵結束,他的傷口裡開出小花,鏡頭又移動他攤開的手掌中,裡面寫著畫著救贖的紋記。(這紋記也曾在戈雅的《五月三日的槍殺》中出現,微小,但清晰。)而整個畫面最為奪目的,是《格爾尼卡》的上空,那冷酷的、人造的燈泡眼睛,以及在它右側,像拳擊一樣從無中伸出來的持蠟燭的壯手臂。誰會勝利呢?對畢加索來說,這也許並不是一個開放式的答案。善良對邪惡,其中一方必勝,然而我們卻無法忽視任何一方。

“在戰爭面前,藝術家喚醒我們的良知與不安。別忘了這時代的冷酷病:那些人假裝什麼也沒看見,整理衣冠,安詳地踱過這二十尺,移動到另外的藝術花園。畢加索撕開瘡疤組織讓我們流血,讓我們輾轉難眠。他如頒下命令,一字一頓在你耳邊念出人性的律令,如果你仍願遵守。這畢加索已經不是原來的畢加索了。(Pablo Picasso is now an artist transformed.)”

只願這影片別又成為新的催眠曲。人們關掉電視,就像他們閉眼不去看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那樣。
藝術的力量梵高觀後感篇2
終於把這套BBC的《藝術的力量》看完了,最後一集講紐約的Rothko,至此把從文藝復興到後現代藝術的過程走過一遍,非常想集中記下一點感觸。首先真覺得,每個藝術家的人生都或多或少有偏執傾向,不是沉溺於某種表現手法,就是思想太獨到。羅斯科是執著地揭露資本主義之下人性的蒼白,Turner後來去揭英國歷史上的傷口,倫勃朗也是,晚期去謾罵荷蘭人奢華忘祖。而他們對藝術史的貢獻,又恰恰是這些先鋒的流派;另外一點就是什麼是“天生的大師”;最後就是,支持這些人創作的激情到底是什麼?有時候;還有一小點,羅斯科那集講到最後說藝術的力量之強大;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吃飯時,她說我是個“進得去出得;總之我想,這套DVD教會了平凡人什麼;SimonSchama(西蒙·沙瑪)是個奇怪的人;好還了重新借出來──因為我已經不由自主迷上了這個;今天看完了MarkRot

些先鋒的流派。這真是太矛盾太怪異了,這必然招致公眾的冷漠和不解,他們肯定想得到,但是自信心或者說堅持力超群,為後人作出的榜樣也就是表達、表達、再表達,讓其聲音走在打擊和孤獨中……所以想想這些人成為大師是物有所值,說不定還不足以回報他們的付出。我最近起碼已經看到2個人就同一個觀點進行抒發了,而且得出的結論驚人地相似:大師的成就有必然也有偶然,不過一個人專注做好分內的事就已經是成功了。表達很多時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自然的使命,是最日常的東西。不過大部分人的共同點還是有的,比如說要扭轉時代的趨勢,這樣才容易凸現出來。

另外一點就是什麼是“天生的大師”。不說每個人都有天賦,我只是覺得原來一個人的童年和人生坎坷真是無法擺脫、非要在作品裡顯現的東西。最典型的是梵高,已經被人愛到爛了的一個畫家。其實我倒覺得他後來多麼不幸是合理的結果。從小家教嚴,又敏感,什麼作品“有種孩子氣”,不光是他,有同樣成長經歷的安徒生真是無獨有偶,而且他們兩人晚年都悲慘得很,很絕望,像是一種物極必反的結果。夢幻完全破滅後無法填充空洞的失落,但他們還是在表達。羅斯科是小時候對哥薩克人很害怕,去了美國還是覺得作為猶太人被人排擠,所以才會轉頭去思考人的本質和原始感情。

最後就是,支持這些人創作的激情到底是什麼?有時候甚至走了一種不正常的形式。開始兩個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都是暴力傾向,畢加索嚴重不顧倫理。再說,先人貌似也就是為了一兩個贊助人打打架,爭爭寵,到後來畫家的斗爭好像都越來越內心化和個人化,然後就出現了自戮之類的事。這跟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卡夫卡等等的觀點趨勢也順應了。再不就是有人上演性格悲劇,捲入政治狂熱中,那個畫馬拉之死的David,和民眾把對和錯糾纏不休。

還有一小點,羅斯科那集講到最後說藝術的力量之強大在於它也討論人從生到死的過程,討論永恆。這樣來說,藝術難道不是有點信仰的意思了?盡管它不是宗教,但也與宗教有緊密聯系。今年上的那門文學欣賞與批評,老師說我們都缺乏信仰,不知道做藝術的人是不是不同的?但不管如何堅持都是要吃苦的。

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吃飯時,她說我是個“進得去出得來”的人,又說到一些共同認識的人,跟我不同。這話一直縈繞我好久。好在什麼,至少我不會去經歷那些鮮血淋漓的人生。不好的是,或許“表達的激情”這個東西還是認為不要太青睞我,讓我安安心心過正常人的生活好了。話說堅持己見總要冒一點走火入魔的風險吧?用我們的話說是風險和收益正比,說不定還是個凹函數比例。不說別的,像認識中大的V君,就是個典型,總是讓我驚訝不已,而且好像總生活在風暴之中,感情非常激烈、也真摯。要在我身上,首先我就會想這對健康很不好,我是說一下子high一下子deep depression。但他從來不在乎,也多少應證了當時那個文院老師的話,作家不需要理性,不然他們哪來的靈感呢?說到老師自己,他說我喜歡哲學,真拿的是哲學博士。後來我終於鼓起勇氣跟他聊天,聊得太high,回去發現他是文藝理論的博導,但是一點都顯而不露,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老師也是個平凡人、理性人。

總之我想,這套DVD教會了平凡人什麼。要堅持,而且要平衡,這樣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一課。
藝術的力量梵高觀後感篇3
即使在BBC的一眾藝術類紀錄片中,這套8集的【藝術的力量】也絕對出類拔萃。跟很多同類片子四平八穩的訪談風格不同,這個系列採用真人演繹、現場還原的方式,配上精到的視聽語言和Simon Schama個性化且極富感染力的講述,每一集都超級震撼,實在是講述傑作的精彩紀錄片,不容錯過。每集的開頭,講述人都從某件作品入手,提出一個疑問,然後在一個短暫但異常華美的片頭之後,答案慢慢從藝術家的生平和其精神的激盪中浮現。更為強悍的是,根據具體內容的差異,每集都採用不同的視聽風格和結構方式,難為製作者了。

內容上,如其名所示,“藝術的力量”,更准確的說,是藝術的沖擊和震撼力,所以這其中沒有優雅和諧的文藝復興大師,沒有恬靜安適的傳統風景畫家,8集8位,全是血脈賁張的狂人,在世時,或者已享有盛名,或者尚不為世所容,但其最好的作品都跟用來點綴和裝飾的情調無關,而是為了震驚世人,SHOCK!

顯然,首集絕不會是同時代的卡拉奇,而鐵定是脾氣暴烈、不可一世的殺人犯卡拉瓦喬,一位首次讓底層人物形象出現在經典題材畫作上的惡魔,講述集中在卡拉瓦喬內心飄盪的魔鬼和天使,一場持久的爭斗,罪人和救贖不是教堂里富麗堂皇的大師畫作,而滿布著現實的驚懼和血腥。

接著是倫勃朗,17世紀荷蘭俗世榮光的記錄者,但讓他真正偉大的,不是對虛矯美好的記錄,而是真實的丑惡。和商業時代對應,這一集的節奏相對要輕快一些,但底下的陰郁一如既往。

第三集是柏爾尼尼,大理石羅馬的主要設計師。巴洛克時代,競相邀寵,彼此拆台(主要是他和博羅米尼),爭風吃醋,大肆鋪張。柏爾尼尼的雕像飽滿、熱烈、情慾旺盛,本集一開頭,講述人說到一位法國的參觀者,“如果這就是神聖的愛,那我再熟悉不過了。”

特納的第四集,也顯然不會是著重那個享有盛譽的傳統風景畫家,那個特納師承自克勞德·洛蘭,描繪著靜謐優美的英國田園風光。通篇講述的,是另一個特納,出身底層,困擾,不安,畫筆恣肆,驚世駭俗,但保有著藝術家的激情和良知。

達維德(這個DAVID是法語的姓,很多地方翻成大衛,不準確)的第五集可能是其中最強悍的,因為背景是鐵血崢嶸的法蘭西革命歲月,法國佬以再生的羅馬人自居,腥風血雨,風雲激盪。這一切都反映在達維德的畫作上,從羅馬題材到現實革命,再到飛揚的拿破崙。這里會有一點意識形態上的小分歧,國內的教材當然都把他說成是進步革命的桂冠詩人,而事實上他免不了有紅頂畫家見風使舵的一面,還有對革命的褒貶,片中有句台詞,“(【馬拉之死】)後面可以是斑駁的牆壁,也可以是無盡的虛無。”

梵高集因為有他的家信打底,主要分兩個場景,一個是梵高在幽暗逼仄的小屋內自言自語,不見天日,另一個是廣角拍攝的金色原野、炫目陽光,一如梵高轉瞬即逝的悲慘生活和激勵後世的不朽之作。片中說,在梵高這里,“藝術取代了宗教。”

畢加索集沒人來扮演他,取而代之的是轟炸場面的黑白紀錄片。本集的主線是,一個宣稱要砸毀一切傳統標準的現代主義大師,如何在特殊年代重新找回藝術震人心魄的力量。現代主義藝術在畢加索這里,

至少曾經克服過形式玩鬧和孤芳自賞的毛病。

最後一集講的是羅斯科,一個在消費年代試圖給日趨麻木的日常生活找回震驚體驗和神話意味的反抗者。他的畫我看著有點像是彪悍版的蒙德里安,但片子告訴我錯了,他根本就不是蒙德里安那樣的神秘主義者。這位俄裔美國畫家經歷過哥薩克和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緊接著面對的是永無節制的文化工業、消費快感、安迪·沃霍爾,還有搖滾樂,在他看來,這無異於又一場屠殺。他說,在過去一窮二白的歲月,藝術沒錢,但人們反而可以無所顧忌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如今,一切都成了約定俗成的商品,還有所謂藝術的力量嗎?所以他斷然拒絕了相當於今天250萬美元的報酬,不想為紐約四季餐廳作畫。很難跟人介紹羅斯科那些濃烈的色塊,我們更熟悉更習慣的是早就熟視無睹的波普和招貼藝術。這一集開頭提出的疑問是,藝術到底具有怎樣的力量,能改變我們,改變世界嗎?最後的回答是,不可能!
藝術的力量梵高觀後感篇4
寒假來了,給自己准備了一些紀錄片,打算每天看一點,本來也只是看看,長長見識,然而考慮到之前看過《壽司之神》《藝術家在場》等優秀的紀錄片都沒有做筆記,而觀看一個東西感受最深刻的往往是在看完的一兩小時內,所以決定還是不偷懶,乖乖寫一下感受。

梵高是我最喜歡的畫家之一,和大多數人一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的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激情、情感和力量是顯而易見的,而不是晦澀難懂的,而他的作品所表達的顯而易見的內容又為人所接受和認可,所以大家都喜愛梵高而不奇怪。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梵高了,是從《向日葵》開始的,實際上,他的《星空》和《麥田鴉群》以及《咖啡館》我更加喜歡一些,並且《星空》也應該是他最出名、被印製在各種產品中最多的一幅畫,但是似乎很多人對於梵高的初步理解,還是在《向日葵》,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估計也是教科書的功勞。

他的作品,顏色鮮明,富有生命力,富有活力和張力,跳動著或喜悅或悲傷的色彩,一切都是如此濃厚鮮明。當我第一眼看到《咖啡館》(原諒我不知道全名)的時候,我的整個人就被整幅畫所帶來的極端壓抑難受的氣氛給吸進去了,久久不能出來,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梵高作為一個畫家,他的表現力有多強,他的感染力有多強。

強是有原因的,毋寧說,強是有代價的。

他的代價就是,別人把藝術當成另外一個慰藉心靈的世界,難過了、喜悅了,就到那個世界去凈化洗滌心靈,但日子還是繼續,但他,卻完完全全把自己的生命都融入在了這個藝術世界裡——他精神病最嚴重的時候,是他的藝術成就達到巔峰狀態的時候,而當他在期待著自己可以痊癒的同時,也在煩惱著:自己可能再也達不到自己在病痛時所帶來的藝術成就。

也許他的精神病就是他沒有認清現實和藝術而帶來的痛苦,那種無法抑制痛苦而來的癲癇,他只有弟弟可以依靠,他甚至無法靠自己維持生計,他沒有結婚,說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這種幾乎理想化的藝術境界(我自己認為的),在現實世界裡,是病態的,是不被理解的,而實際上,他也的確超越了一個藝術家本該有的精神狀態,而有些走火入魔了。

曾經我最惋惜的就是,他有那麼棒那麼棒的作品,可是不被人理解,賣不出去,等他死了,曾經的作品成為了世界的寶貝,如果他能早點被世界理解,那麼也許他的命運就會完全改寫——這個童真的想法很快被現在的我打碎:

第一:我們也許能理解他的作品,可是即便是過了這么多年,在宣稱如此開放的年代,我們依然無法理解梵高,梵高就不應該作為凡人而存在——他就是為藝術而生的,他的生命,就是來表達藝術的——這樣的人,在這個年代,依然會被送進病院,的確,看看我們周圍那些動作錯亂、異於常人的:”瘋子“們,我們都知道他們很聰明,可是我們就是不願意原諒他們——我們要安穩,我們要平靜。

第二:梵高不需要被惋惜。在他最病重的時期,藝術作品能否被理解和售賣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在這個時候,畫畫是他最大的良葯,是他唯一的出口,是他的天堂。如果一種藝術,能夠成為拯救一個人的秘方,世界上的其他金銀財寶又有什麼重要的呢?梵高也許是病態的,而他的病態,也恰恰讓他不需要用金錢來約束。盡管他是那麼渴望被理解,但他並不為不被理解而困惑和自卑,他覺得,在他死後,一定可以證明他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

我也只能理解他的畫。我也害怕我的周圍有他那樣一個有些瘋瘋癲癲的人。然而我卻愈發能感受到他的想法和我在某一點上的雷同和給我的幫助。

我熱愛美術和寫作。而在我生命中最最痛苦的時期,恰恰是我寫東西和畫畫最有激情、動力,也自認為最優秀的時期,而在快樂的、安逸的時期里,我提筆,往往覺得自己很無趣,不知該說什麼,也覺得沒必要,或者寫著寫著,覺得已經生澀不堪了。這有一點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像梵高這一生的精神狀態。

或許藝術世界本該和現實世界分割開來,藝術的快樂和凡塵的快樂只能相互借鑒、輔佐、取材,卻永遠無法兼而得之,至少在完成藝術作品的時候、思考的過程中,不能兼而得之。

零零散散說些有的沒的,只希望自己能堅持美術這條路,也過好這一生。

然而到最後是為了生活放棄美術還是為了藝術而把生活搞得一團糟,或者是想我所期待的那樣,把生活過成藝術,讓藝術成為職業和生活,時間會給我答案。

猜你喜歡:

1. 梵高傳有感作文

2. 美麗心靈觀後感500字-美麗心靈觀後感

3. 2016開學第一課關於先輩的旗幟觀後感

4. 斯托克影評

5. 關於描寫欣賞的議論文

『貳』 法國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紀錄片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分享電影的樂趣。

5、《家園》

豆瓣9.2分,超3萬人標記。人類的明天將何去何從,看完這個紀錄片,緊迫感更加強烈。是時候該好好愛護這個星球了——她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這88000人21個月積累488小時素材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叄』 關於藝術,藝術家的紀錄片有哪些

1、《文明》
2、《藝術的力量》
3、《曠世傑作的秘密》
4、《現代藝術大師》
5、《西洋藝術史》
6、《設計天賦》

『肆』 法國拍攝的紀錄片昆蟲類型的

最震撼的紀錄片——《圍困城堡》

法國電影影展上最有噱頭的電影首推昆蟲紀錄片《圍困城堡》,講述軍蟻攻擊白蟻巢穴的戰爭。該片在法國公映時,被當地媒體評價「拍出了不亞於戰爭電影的氣勢」。這是繼《遷徙的鳥》、《帝企鵝日記》之後,又一部來中國的法國式動物電影。

劇情簡介
非洲熱帶草原深處,Burkina Faso的東北邊,在一個好幾米高的掩護體下,白蟻們正在辛勤地勞動,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剛剛弄亂了它們原本秩序井然的生活。 一場熱帶暴雨將要把白蟻巢穴的過道和房間沖毀…… 而不遠處,一隊可怕的食肉蟻正准備進攻,它們將利用白蟻歸來的疲勞當口發起一場真正的突襲……一場毫無憐憫的惡戰即將展開……

關於影片
《圍困城堡》是一部動物題材的科幻片,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驚恐片。影片用真實的動物拍攝,一邊是白蟻,一邊是食肉蟻,兩者間的激烈的戰爭簡直就是一部驚恐片。白蟻的巢穴被拍得就像是個生活著成千上萬個體的科幻城堡。 《圍困城堡》在視覺上是一部戰爭片,其中一些典型的古怪場景和行為,像是用電腦設計製作的一般,讓人聯想起某些科幻電影。 」

主創陣容
菲利普·卡德隆請來了本諾阿.阿拉馬為該片配音,後者是法國最著名的配音演員之一(摩根.福雷曼(Morgan Freeman)的法國配音) 菲利普·卡德隆是科學和歷史電視紀錄片的作者。他為法國藝術台和法國電視5台製作關於宇宙或者人工智慧的大型系列紀錄片(《物質》(La Matière)),同時也是全球環境問題的紀錄片(《人與生物》(L』homme et le biosphère).)製作者。在《圍困城堡》之前,他還製作了《戴高樂最後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Charles de Gaulle)以及《神經的歷史》(La Grande Histoire cerveau)兩部片子。

閱讀全文

與法國藝術紀錄片講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