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時候的外國人都是怎樣稱呼中國的有什麼依據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就像歌曲里唱的,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國家叫中國。那麼,古時候的外國人都是怎樣稱呼中國的?有什麼依據?接下來將為大家做簡單介紹。
一、印度稱中國為“至那”、“摩訶至那”
在印度的兩部史詩經書中記載的在古梵文中的“至那”,這是印度人對先秦的翻譯過來的名字,張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匯編》統計,在公元前李特亞問中就有秦斯坦名稱,古希臘古羅馬在古代也叫中國為秦。
“摩訶至那”為隋朝天竺語摩訶至那中派生的一個對中國的稱呼。“支”即為隋,而“那”是語尾。原意是“摩訶至那”(大隋)之意。史見於: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到印度取經,在羯若鞠闍國,見到戒日王,戒日王用十分欽慕的口吻與玄奘談到李世民與《秦王破陣樂》:“常聞摩訶至那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健,長而神武……平定海內,風教暇被……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資久矣……”裡面提到的摩訶至那就是指中國!
『貳』 古時候 外國人怎麼稱呼咱們國家
1.Seres(絲國):也稱塞里斯,古希臘和羅馬對中國西北地區及其居民的稱呼,意思是 「絲來的地方」。長久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造輕柔美麗絲綢的國家,並向世界各國大量輸出絲綢。
2.China:中國的英文名是 China,陶瓷在英文中也是china。十八世紀以前,中國昌南鎮(今景德鎮)的精美瓷器在歐洲很受歡迎。歐洲人後來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久而久之,把昌南的本意忘了,只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
3.Chink(清國人):源於清朝的「Ching 」,在英文的俚語中也是中國人的意思,但帶有貶義的味道。因為,中國在清末時是最受人欺負的國家。
4.Chinoiserie(中國風):法語中的一個詞,指18世紀中期非常流行的一種藝術風格。這種風格就是很多設計師和工匠大量採用中國題材,如中國服飾、龍、寶塔,結合藝術家想像創造出新形象,也有中國的,中國人的意思。
5. Chinees(西內遜):「西內遜」是荷蘭語中專指華人的詞,也含著對中國的貶義,這是由於那時中國保守、落後。現在「西內遜」這個詞的意義已僅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到中國餐館里去吃飯」,二指「中國人」。
6.Cathe(契丹),俄語稱中國為「契丹」。遼代時期,當時的北方民族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帶叫做「契丹」。隨著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漸表示中國的土地。
『叄』 歐洲羅馬在古代把中國稱做什麼
古羅馬稱中國為Sinoa,中國稱古羅馬為大秦。
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區。這條河流在低山地區緩慢地流淌,在沼澤地帶折向海岸線,是從亞平寧山區下來的人們想要到達大海的理想通道。
羅馬的三個時期
①王政時期: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代羅馬人(羅莫路和勒莫)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遊河畔建立了羅馬城。 ②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③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繼凱撒之後崛起的軍事強人屋大維戰勝了政敵,結束了羅馬數十年的內戰,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也就以此為標志進入了帝國時代。
古羅馬介紹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義大利半島處於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織的時期。 「古義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銅器時代,他們穿越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並殘暴地迫使許多當地土著部落遷徙他鄉。他們起初過著游牧生活,但已經具有製作銅器、使用馬匹和帶輪子的大車的技能。抵達義大利之後,他們形成了以農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隨後幾個世紀其子孫後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羅馬文明的衰落。「古義大利人」是由幾個民族構成的,包括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
政治體系
隨著羅馬權力和影響的增長, 財富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的成員,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貿易、行政管理和軍隊,而且只有他們才能夠進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選舉為官員。平民主要是小農場主、勞動者和手工藝者,他們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卻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羅穆盧斯(在位統治37年)之後,傳統上記載還有另外六位國王:奴瑪·龐皮利烏斯(在位43年)、圖盧斯·霍斯提利烏斯(在位32年)、安庫斯·馬蒂烏斯(在位44年)、L.塔奎尼烏斯·普里斯庫斯(在位38年)、賽爾維烏斯·圖里烏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烏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時代,羅馬極大地擴大了對周邊領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確目的就是提供穩定和安全,而對周邊領土的征服就是服務於這一目的的。羅馬人似乎對領土和財富並不特別貪婪;他們的征服主要為了防範周邊民族對自己安全的威脅。隨著領土范圍的擴大,羅馬人引起了北方強大的埃特魯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紀中葉,埃特魯斯坎人攫取了羅馬的政權。一時間,埃特魯斯坎君王統治了這個城邦,這使得羅馬人憤恨不平。終於因為埃特魯斯坎國王塔爾文強奸了一個貴族的妻子盧克蕾蒂亞,羅馬人在公元前509年奮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統治。盡管強奸盧克蕾蒂
亞以及朱尼厄斯·布魯圖斯推翻塔爾文可能是演繹的故事,但塔爾文政權被推翻無疑標志著埃特魯斯坎政權和文明的衰落。 羅馬人沒有再推選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徹底摒棄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體,這預示著羅馬勢力得到最大擴張時期的來臨。羅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統治。執政官執掌最高權力,由推舉出來的兩名貴族擔當,一年選舉一次。他們行使最高權力,創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軍事首腦及大祭祀長,與羅馬王政時代的國王一樣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他們甚至像君王一樣著裝,穿著紫色大袍,坐在傳統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寶座上。不過,他們的權力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他們只執政一年,以後供職於元老院;他們是兩人執政,任何一名執政官都可以憑借簡單的否決有效地阻止對方的行動或決定。這樣,由於執政官沒有太多的展示進取心、發揮創造性的機會,羅馬政府趨於保守和謹慎。 在兩名執政官之下是兩名財務官員,稱為度支官。隨著共和國的發展,還出現被了稱為普雷艾特的官員。它起初是司法官,後來成為軍隊長官。另外,根據財富和納稅額來劃分公民等級的工作,原是執政官的職責,最終由兩名被稱為監察員的新官員來承擔。 有效的權勢全部集中在貴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憤懣。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國創立到公元前1世紀在凱撒手中結束,這兩個階級之間經常發生嚴重的沖突,具體表現為貴族對權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鍥而不舍地追求社會和政治的平等。當時,平民生產食物並提供勞動,使得羅馬經濟得以發展,他們還是羅馬軍隊的來源。可以說,離開平民,貴族就無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頒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就試圖平息這兩個階級間的斗爭。公元前445年,平民獲得了與貴族聯姻的權力;公元前367年,平民獲得當選為執政官的權力,隨後獲得進入元老院的權力。公元前300年,平民獲准參加所有等級的祭祀活動,這使得他們在宗教事務上與貴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會的立法和決定被認定對所有羅馬公民(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有約束力,這是平民最後在權力和影響上取得的最大勝利。這些改革是在沒有戰爭或流血的情況下進行的,盡管他們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階級間的爭斗,卻避免了內戰的發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時,羅馬人建立起領土霸權。起初,共和國的戰爭大多是防禦性的,但不久羅馬人就開始控制周邊領土來消弭遭受進攻的威脅。這樣,羅馬人佔領了整個義大利半島,隨後是地中海世界。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期間,羅馬人逐步佔領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魯斯坎人的領土。與此同時,他們受到了高盧人的挑戰。這些高盧人系凱爾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們侵入義大利半島,在公元前387年佔領羅馬城,將其夷為平地。公元前295年,羅馬捲入了與居住在亞平寧山脈的薩莫奈特人的戰爭,殘余的埃特魯斯坎人的城市、高盧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義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這場戰爭中。戰爭的結果是,羅馬在公元前280年控制了義大利中部。羅馬人繼續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臘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個義大利半島。 羅馬人精於管理被征服的領土,他們使用了開明與獨裁相結合的政策。他們通常並不破壞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給與它們一定
的權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羅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羅馬公民權。還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權,而另外的則結成同盟。不過,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羅馬繳稅並派遣軍隊。另外,羅馬士兵駐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軍費由當地支付。在這些地方,羅馬得到了實惠,士兵們獲得了有價值的財物,並成為該地永久的軍事居民。通過這種方式,羅馬在被征服的每個地區都保持了一個永久的軍事基地。為鞏固這些基地,羅馬人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築路工程。他們修築的道路質量高,筆直如線,甚至徑直穿過山區,確保了士兵和供給可以快速地運抵反叛之地。通過實施授予被征服地區的權力和公民權結合在一起(或者允諾他們在將來有公民權)的政策,建立確保對於反叛地區快速嚴厲的反應通道,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上創立了一個持久的和平的帝國。 公元前3世紀,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發生了沖突。迦太基位於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於今天的突尼西亞附近,擁有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當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擴張時,迦太基人正把他們的統治擴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區,他們還控制了從西部利比亞到直布羅陀海峽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島、撒丁島。這兩個民族以前曾經有過零星的接觸,但從來沒有一方感覺到對方的威脅。當時迦太基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強國,控制了地中海地區所有的商業貿易,很多民族屈從隸屬於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給養,而它從西班牙金礦和銀礦開采中聚斂了大量的財富。 公元前3世紀,當羅馬的勢力到達義大利南端、與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島的領土接壤時,這兩大強國有了接觸。公元前264年,羅馬與迦太基間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戰爭的焦點完全在西西里島。羅馬人在島上圍攻幾座迦太基城市,並憑借自己的海軍徹底摧毀了迦太基前來解救的戰艦。盡管這次戰爭沒有明確分出勝負,但這是自迦太基帝國建立以來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區喪失霸權。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羅馬人簽署條約,他們不得不放棄西西里島,並支付戰爭賠償。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島後,迦太基人開始加強自己在歐洲的統治。到公元前218年,他們在西班牙建立了強大的帝國,財富和權力都得到增強。隨著迦太基勢力的日益強大,羅馬人憂心忡忡,他們強迫迦太基人簽定協定,允諾其領土擴張不能越過埃布羅河(位於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羅馬人聯軍攻佔了西班牙城市薩貢圖姆,引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駐防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在年輕統帥漢尼拔的率領下穿越歐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軍穿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在義大利北部打敗了遭遇的羅馬軍隊。羅馬人在絕望中任命昆圖斯·費邊·馬克西姆斯為獨裁者。他採取避免與迦太基直接作戰的策略,試圖通過不斷侵擾他們,使他們疲憊得不堪應戰。但當漢尼拔軍隊在公元前216年到達義大利南部的坎尼並開始在鄉村肆意蹂躪時,費邊派出8萬大軍前往迎戰,結果全部被殲滅,這是羅馬從未有過的慘敗。義大利南部的羅馬同盟倒向漢尼拔一邊,整個西西里島也都與迦太基人聯盟。統治著大部分希臘大陸的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乘機與漢尼拔結盟,在公元前215年開始了與羅馬的領土之爭。 形勢對於羅馬人似乎沒有多大希望了,但漢尼拔同樣面臨軍隊後繼無援和給養的匱乏,這使得他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圍攻類似
羅馬這樣的城市。羅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機會。由於殖民地總督普布利烏斯·科內利烏斯·西庇阿的英明戰略,羅馬人重新佔領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牆之下。漢尼拔被迫離開義大利半島。當他返回迦太基後,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來並於公元前202年與羅馬人展開最後的搏鬥。在非洲北部的扎馬,漢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軍隊擊敗。羅馬將迦太基變成了一個屬國(迦太基城於公元前146年最終被毀滅),從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個地中海西部。 由於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與漢尼拔結盟,羅馬兵鋒東指,發動了征服菲利普隨後征服其他希臘王國(敘利亞、帕加馬和埃及)的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使羅馬統治了已知的世界。首先,在公元前197年,羅馬將軍提圖斯·奎恩科提烏斯·弗拉米尼努斯在希臘東部的色薩利擊敗了菲利普,並宣布希臘所有城市為自由城市。敘利亞國王安條克,曾試圖從羅馬人手中奪取希臘,但是他的軍隊在公元前189年小亞細亞的馬格尼西亞戰役中被殲滅。最初,羅馬人認為希臘的城市作為自由城市不會對羅馬構成威脅,而把自己看作希臘的「保護者」,能夠阻止任何對羅馬安全構成威脅的集權的產生。但當平定馬其頓王國珀耳修斯叛亂(公元前168年)以後,羅馬對同盟和隸屬國開始實行霸權統治,以防備叛亂的萌生。與此同時,羅馬社會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強加給戰敗國家的賦稅和來自被佔領城市的戰利品,充溢於羅馬的國庫。在個人生活中,以傳統農耕為基礎的避免鋪張浪費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經歷著劇烈的變化,人們效仿古希臘時期,把奢華和美好當作地位的象徵。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人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帝國是一架巨大的造錢機器,創建帝國是一件極其劃算的事情。 第二次布匿戰爭造成了巨大的財富不均。羅馬城內的財富堆積如山,而成千上萬依賴農耕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卻被戰爭損毀。原本富有的人們又發了戰爭財,變得更加富有,他們把土地全部買下來,以至於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大庄園在羅馬農業中居統治地位。這些大庄園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擁有,由布匿戰爭和馬其頓戰爭後被帶回義大利的無數新奴隸來耕種。事實上,公元前2世紀,羅馬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勞動力經濟轉變成奴隸經濟。這也造成大量的無業遊民湧向城市,大批貧窮、不滿和憤怒的羅馬自由人就集中在羅馬城中。公元前133年,這種情形終於引發了內戰。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會上被選為保民官,提出擁有土地的數額應限制在640英畝,這樣就可以從富豪手中剝奪出大量的土地。羅馬富豪和元老院反對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們發動暴亂,一群元老院貴族乘機刺殺了提比略。十年後,提比略的弟弟蓋約·格拉古也當選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會通過與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為國家的敵人而自殺身亡,成千上萬的追隨者也被殺害或處死。這標志著格拉古兄弟叛亂的結束。 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羅馬平民和富豪之間的沖突仍連續不斷,主要表現為出身普通家庭的羅馬統帥、執政官蓋尤斯·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門的羅馬統帥、獨裁官科內利烏斯·蘇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間的對立。公元前
88年,雙方的敵對狀態引發了內戰。馬略的軍隊主要募自最貧窮的階層,他承諾將戰利品和土地分給他們作為服役的代價。這樣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軍隊,士兵效忠的不是國家而是他們的統帥。最後蘇拉擊敗了馬略,被元老院賦予統治羅馬事務的全部權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官。其後幾年,他把權力歸還給元老院,結束了公民大會的權力。 蘇拉的改革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公元前70年,克拉蘇和龐培這兩個野心勃勃的人當選為執政官,他們迅速廢除了蘇拉制定的憲法。由於在亞洲打了勝仗,龐培在羅馬大受歡迎,而克拉蘇盡管鎮壓了斯巴達克斯領導的奴隸起義,卻不受歡迎。龐培與其他有前途且日漸重要的將領結盟,這些將領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於貴族世家的才華橫溢的統帥蓋尤斯·尤利烏斯·愷撒(公元前100年— 前44年)。克拉蘇、龐培和愷撒,這三人達成協議,建立了「前三頭政治」,這標志著共和國開始走向滅亡。愷撒在北部的法國、比利時和大不列顛南部打了大勝仗,但在他返回羅馬之前,「前三頭政治」已經不復存在。克拉蘇在與中東帕提亞人的戰爭中死去,而龐培則轉而對抗愷撒,慫恿元老院反對愷撒,並將愷撒宣布為國家之敵。在強大忠誠的軍隊的支持下,愷撒於公元前49年攻入義大利,穿過義大利中部的魯比孔河,一場新的內戰開始了。公元前48年,龐培在希臘的法薩盧斯被擊敗,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殺身亡。公元前46年,愷撒回到羅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為可以執政十年的獨裁者。他被授予統治羅馬國家的絕對權力,在任何實際需要時可以不受法律和憲法的約束。兩年後,他被任命為終身獨裁者,集各種權力於一身。愷撒的絕對權力,使他成為絕對統治者、古羅馬皇帝、最高統治者,他看起來更像一個君主。一些以羅馬共和國為榮的羅馬貴族,對他的權力極為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蓋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馬庫斯·朱尼烏斯·布魯圖為首的一群陰謀家,刺殺了愷撒。 但是,反叛者企圖和平回歸共和制的夢想卻在現實中變成了另外一場長達十三年的殘酷的內戰。愷撒的追隨者們建立了「後三頭政治」,他們與那些陰謀反叛者斗爭並在希臘菲力皮獲勝。「後三頭政治」由愷撒收養的甥孫馬可·屋大維(自稱卡尤
斯·尤利烏斯·愷撒·屋大維)以及愷撒的部下馬可·安東尼和馬可·艾米利烏斯 ·李必達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維不久就與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奧帕特拉支持的馬可·安東尼發生了分裂。雙方的戰爭於公元前31年結束,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帕特拉在海戰中失敗,兩人於次年在亞歷山大城自殺。 戰爭的結束也標志著羅馬共和國的滅亡。屋大維奪取了愷撒曾經擁有的所有權力,只是在形式上沒有作任何關於共和國制度的改變。他確定自己為絕對的統治者,最初他自稱為「元首」(羅馬的首席公民,這個詞就是現代詞彙prince的由來),後來稱為「奧古斯都」(威嚴或最高的)。在遺言中,他自詡完成了恢復帝國和平與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農田裡,使第二次布匿戰爭以來平等擁有土地的夢想幾乎變為現實。他將羅馬軍隊由志願軍變成了常備隊。這些軍隊遍及帝國大地,他們把羅馬語言和羅馬文化傳播到歐洲和地中海地區。最後,奧古斯都開始了一個巨大的建築計劃,並充任藝術的保護人,從而使羅馬文化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傑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內斯的資助,這些人包括著名的維吉爾(公元前70年—前19年)、賀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奧維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們在意識形態上進一步推動了奧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維吉爾創作的羅馬文學巨著《埃涅阿斯紀》是關於英雄埃涅阿斯創建羅馬文明的史詩。奧古斯都還以贊助文學的熱情同樣慷慨贊助藝術和雕塑。他實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羅神廟和其他各種神廟以及羅馬廣場等許多大型建築項目。 公元14年奧古斯都死後, 羅馬經歷了一系列的深刻變革。從奧古斯都到圖拉真時代(公元98年—117年),羅馬統治了北非更多的領土、不列顛的大部分、德國的局部、東歐瀕臨黑海地區,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和阿拉伯半島的北部地區,帝國變得更加強大。在本土,羅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統治制度。奧古斯都宣稱自己為「羅馬的首席公民」,他的繼任者們則揭掉了虛偽的面紗,直接稱自己為「愷撒」,用以表明他們的皇族血統。奧古斯都死後,羅馬的政體更像君主制。盡管奧古斯都由元老院選舉出來的做法依舊保持著,但事實上掌權的皇帝在死前就選好了自己的繼承人。 早期羅馬的皇帝全都是愷撒的家族。奧古斯都的繼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後的繼承者是蓋尤斯,史稱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後是克勞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祿(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後來卡利古拉的統治證明了皇帝的專橫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殘暴和瘋狂的統治在整個羅馬歷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殺後,克勞狄被羅馬禁衛軍擁戴為皇帝,所有共和國統治的痕跡已經盪然無存。當軍隊可以使皇帝的統治合法化時,那些野心勃勃的將軍們就利用他們的軍隊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這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了。 在尼祿這位朱里亞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統治時期,羅馬人開始迫害並處死傳自東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員。基督教的創始人是一個猶太人傳教士拿撒勒的耶穌,他生活在奧古斯都和提比略統治時期,後被羅馬人處死,另外兩名創始人傳教士彼得和保羅也被處死。後者用畢生的心血將基督教從一個猶太人的信仰轉變成為希臘和羅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駐扎在高盧的軍隊發動暴亂,尼祿被趕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強大的軍隊作後盾。羅馬進入混亂狀態,但將軍提圖斯·弗拉維· 韋斯巴薌(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獲得了長久的統治,創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維王朝。在他之後,他的兒子提圖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繼位,之後是圖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開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圖密善被謀殺。由於他沒有立嗣,元老院推選出自己信賴的涅爾瓦做皇帝。這是被後世羅馬史學家稱道的五個好皇帝時期的開始,這五個皇帝是:涅爾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圖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東尼·庇護(公元138年— 161年在位) 以及馬可·奧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政權順利地從一個皇帝傳遞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個皇帝都由前任選出和收養,並得到元老院的首肯。這個時期是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統治最穩定的時期。當馬可·奧勒留選擇自己的兒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為繼承人時,這一局面才宣告終結。 在這一時期,羅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廣泛的傳播。羅馬人在帝國范圍內(尤其在那些還沒有城市文化的地區)積極建設大型城市居住區,並賦予這些城市與羅馬人同樣的權力。上層階級統治著這些城市,他們因此更加效忠於皇帝。帝國成為羅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權政府。在文化方面,這一時期與奧古斯都時期同樣具有創造力。尼祿時期,生活著羅馬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塞內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臘斯多葛派的學說。一個世紀以後,皇帝馬可 ·奧勒留本人也是一個斯多葛派的哲學家。諷刺詩人尤維納利斯(公元60年—140年)和佩爾西烏斯通過挖掘日常生活、城市墮落和人口膨脹問題,創作出反映羅馬文化中道德敗壞的諷刺詩篇。塔西佗(公元55年—117年)則可能是最偉大的羅馬歷史學家。 在這一時期,與東方的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興盛,其貿易通道主要為「絲綢之路」。這條商路沿用了幾個世紀,從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大夏直至中國。公元前1世紀,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抱怨, 每年與印度、阿拉伯和中國(賽里斯國)的貿易要花費至少一億塞斯特斯(古羅馬的貨幣單位)。中國《後漢書》記載, 公元166年羅馬皇帝安敦(即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派遣使臣到達中國境內。根據一段史料記載, 羅馬人一直想直接與中國人貿易,但為安息(帕提亞人)所阻, 因為安息人要保持自己在絲綢貿易上的壟斷地位。這段記述為絲綢之路上的考古發現所證實。這些考古發現包括在樓蘭和河南發現的埃及衣物和羅馬玻璃器,在遠東的其他考古發現也間接證明了這點,如在越南南部俄厄發現的馬可·奧勒留時期和安東尼·庇護時期的羅馬硬幣以及同時出土的一面中國漢代晚期銅鏡和各種印度文物。 在這一時期,羅馬進行了最大規模的建築活動,其中包括營建羅馬的萬神廟和科洛賽姆,後者即羅馬圓形大劇場,供角鬥士比賽。所有偉大的工程都建造於這一時期,包括大規模的引水系統:羅馬城本身有11條引水渠,可將3億加侖水從周邊的山區輸送到城市中。在醫葯方面,羅馬人在公元1—2世紀取得了顯著進步。蓋倫可能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一位醫學家,他生活在2世紀末,動脈血液循環是其最重要的發現。 馬可·奧勒留死後,他那繼位的兒子康茂德被證明是殘暴的而且不稱職的皇帝。他公然挑釁元老院, 整日酗酒作樂。公元192年,他被宮廷侍衛謀殺。這時的羅馬帝國面臨著危機。在東方,一個新的帝國薩珊王朝在伊朗興起,並企圖重塑昔日波斯王朝的輝煌。在北方,日耳曼部族開始成群結伙帝國
編輯本段對西方文明的貢獻
古羅馬對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其完備的法律體系,包括市民法(僅適用於羅馬公民)、自然法(適用於所有人)和國家關系法(用於調節羅馬人與其它民族之間的關系)。從公元二至六世紀,羅馬法經歷了一個不斷補充和完善的過程,至公元534年在東羅馬帝國國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編撰完成並頒布施行,後人稱之為《民法大全》。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
『肆』 古時候,周圍鄰國怎麼稱呼中國
中國在歷史上做出的成就是很大的,而且對周邊鄰國的影響也很大,當時周邊鄰國對中國的稱呼也是五花八門,不同時期也是有不同的稱呼。
例如古希臘時期歐洲對中國的稱呼就是「絲國」,照著我們的理解就是絲綢之國,當時中國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生產絲綢的國家,其他國家這樣稱呼當時的中國也是由於當時絲綢在海外大受歡迎的原因。
俄羅斯人最早稱呼中國為「Cathe」,來源就是契丹,建立遼的時候,和西方的貿易繁榮國家開放程度也比較高,而且是當時佔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比較深,所以就用契丹一詞來指代中國了。
我們所知最早的外國對中國的稱呼其實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詞,後來由這個詞就衍生出了很多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稱呼。「波斯文的Chīn,阿拉伯文的Sīn,拉丁文的Sinae,英文的China,法文的Chine,德文的China,義大利文的Cina,還有日本的支那」。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支那一詞僅僅是一個稱謂,後來甲午戰敗後支那一詞才帶上屈辱的意義。
『伍』 古代外國人到底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在我國歷史上,對於外國人我們叫過他們“番人”、“洋鬼子”、“洋人”,而在今天通常叫外國人“老外”,那麼在古代,外國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一起來探究一番。
在古代,外國人對我國的稱呼伴隨著我國歷代王朝的更替以及經濟、文化的交流而在不斷地變化。同時,這種稱呼的變法,也反映了古代中國影響力的變化。總之,不論外國人怎麼稱呼我國都是他們的事,但重要的是我們自身要強大,落後就要挨打,以史為鑒,奮發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