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貴族什麼時候開始不納稅了

法國貴族什麼時候開始不納稅了

發布時間:2022-12-21 18:31:30

① 法國大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這次革命有什麼意義呢

法國大革命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發生在歐洲最具影響的歷史事件。大革命的爆發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統治,震撼了當時歐洲各國君主,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次革命的意義是:大革命導致了法國婦女的解放。大革命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要求,社會上逐漸出現「女公民」這一稱呼,標志著女性具有和男人同等的政治權利。大革命對婚姻法和繼承法進行了改革,調整了公民權利,得到了積極響應。法國政府於1792年調整了婚姻法,保證了男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婦女的財產權也得到了保證。對後來各國的女權運動產生了極大影響。

② 一個歷史問題

左傾是激進冒險主義、機會主義,右傾是保守主義、投降主義
你可以看這里,有人問過呢。http://..com/question/1312742.html

用「左」或「右」來區別派別的習慣來源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三級會議。
當時的國民公會里山嶽派在左,吉倫特派在右。
山嶽派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國民公會中的革命民主派,因坐於會議大廳的最高處得名。1792年吉倫特派退出雅各賓俱樂部後,山嶽派實際上成為雅各賓派。

哲學上講: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就是正確的認識,如果執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當時的實際,就是正確的;如果超越了當時的客觀實際,做了條件不成熟的事情就是左傾盲動(冒險)主義;如果落後於當時的實際,條件成熟了還不去做某種事,一般叫右傾保守(投降)主義。

在戰爭年代,黨內"左傾"容易走向關門主義,"右傾"容易導致投降主義,因此要反對"左傾"、"右傾",但主要是反"左傾"(反"左左為右")的冒進性。在和平時期,黨內"左傾"容易走向空想主義,"右傾"容易導致妥協主義,因此還要反對"左傾"、"右傾",但主要是反"右傾"(反"左右為中")的保守性。其實,"左"與"右"的區別由來已久。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就說過:"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

③ 在大革命之前,法國的貴族擁有哪些特權

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的享有免稅和徵收土地交易稅。在大革命來臨之前,法國的貴族其實相較於之前能對自己領地享有生殺大權的領主來說權利已經減少了很多了。他們基本就只能享有免稅權和徵收自己領土中的土地交易稅的權利,而其他的權利基本就回歸到了王權。而其中貴族的免稅權可以追溯到英法百年戰爭,當時為了獲得軍費法國國王與貴族約定“以貴族和教士免稅為條件,國王可以得到全國范圍內徵收人頭稅的權利。自此,法國貴族免稅的權利一直保留了下來。

④ 法國大革命前的法國貴族擁有怎樣的特權

法國大革命前的法國貴族能夠在自己的地盤上面當家做主,根本不用看國王的臉色行事,相反的國王的權利反而沒有那麼大。貴族們都是超級大地主,擁有非常多的土地和錢財,還享有非常多的特權。


由此可見,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法國貴族的生活真的是非常的好,他們擁有者平凡人擁有不了的東西,能夠有很多的特權,能夠自己當家做主,能夠擁有很多土地,能夠不把國王放眼裡,過的生活可以說是別人一輩子都羨慕不來的。

⑤ 法國中世紀的稅收制度變革,能從君主確立征稅權看出來嗎

在中世紀法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個人所有的財富與賦稅是一種對立的關系,王室對民眾征稅就意味著對民眾財富的掠奪和剝削。到了中世紀晚期隨著對常規賦稅徵收法令的頒布,賦稅取代了法國王室與其附庸之間的“協助金”,向臣民徵收的賦稅成為了王室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法國在中世紀晚期所施行的稅制改革和向民眾征稅方式的確立是法國歷史上的一大變革,這一變革推動了歐洲封建國家向近代國家轉變的進程。


英法百年戰爭

不過隨著鹽稅、交易稅和達依稅相繼成為法國王室每年向法國民眾徵收的常規稅,法國君主取得了不經過三級會議通過便可自行徵收賦稅的權力,這也為三級會議逐漸退出中世紀法國的政治舞台埋下了伏筆。當國王以整個王國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要求全體臣民納稅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著法國王室與其附庸之間所建立“經濟援助”的關系開始瓦解。

法國中世紀時期的“協助金”向國家賦稅的轉變不只是法國君主制的一種變革,它同時伴隨著中世紀晚期法國稅權觀念的轉變和法國王室管理體制的革新,這一變革為法國向近代國家的轉變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⑥ 路易十四統治了多少年

路易十四22歲時才開始對統治國家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

⑦ 請給我講講法國的歷史。那些個什麼路易十三十四之類的是什麼呀

法國簡史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進攻巴士底監獄。監獄里當時只關押著7個人,但是市民們卻為此激戰了一天,犧牲了98個人。1789年8月26日,法國大革命的綱領《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 1789年,伏爾泰和盧梭去世11年後,法國大革命爆發。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04年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加冕典禮,拿破崙·波拿巴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就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59年,法國宣布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這一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法國以它卓爾不群的氣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路易十三 Louis XIII(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國波旁王朝國王(1610年—1643年在位)。生於楓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瑪麗·德·美第奇攝政。1615年與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奧地利的安妮結婚。路易十三親自執政後與主要依賴紅衣主教黎塞留的幫助,開始了法國的專制統治。1643年5月14日因騎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路易十三是波旁王朝開國君主亨利四世的長子,1601年出生,母親是義大利托斯卡納公國的瑪麗德美第奇公主。他的父親崛起於持續了三十年之久的法國宗教戰爭,因此登基時貴族勢力衰弱。亨利四世出身於新教貴族家庭,盡管後來迫於政治壓力改宗,但在宗教方面總體是維護新教的。在歐洲政治方面,西班牙雖然已經衰落,但實力仍然較強,通過和同樣處於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奧地利的同盟,依舊維持著對法國的遏制政策。西班牙依然維持著對尼德蘭南部的統治,直接威脅著法國北部邊境,並試圖再次吞並已經獨立的荷蘭。英國雖然有所發展,但實力總體偏弱,且國內宗教矛盾尖銳。亨利四世提出天然疆界的政策,其實質就是要擴張法國領土,打擊西班牙,稱霸歐洲。
1610年,路易十三登基,瑪麗德美第奇攝政。太後的家族與西班牙關系密切,所以太後實行了親西班牙的政策,貴族勢力也有所恢復。1615年,在太後的主導下,路易十三與西班牙公主安妮結婚(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於奧地利,所以習慣上稱安妮王後為奧地利的安妮),他的妹妹伊莎貝爾則嫁給了安妮的哥哥菲利普四世。但路易十三並不滿意太後的政策,所以親政後試圖改變太後的政策,但一直受到太後的壓制。1617年,路易十三派人暗殺了太後的寵臣,太後逃奔到布魯爾。雖然後來經人調解太後回到了巴黎,但母子的隔閡依舊。宮中形成了以路易十三為核心的王黨和以太後、國王的弟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為核心的後黨。
在這次調解中,黎塞留嶄露頭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賞識,後來被任命為樞機主教。黎塞留在內政方面推行君主專制。經濟上鼓勵工商業和海外貿易,擴充財富;政治上削弱貴族的權力,打擊後黨;宗教上逐步限制新教的勢力,曾在1627年攻佔了新教的堡壘拉羅謝爾。國際關系方面,路易十三積極推行其父的政策,與信奉新教的國家合作,打擊西班牙的勢力。1618年,歐洲爆發三十年戰爭,起因是捷克為反對奧地利的宗教壓迫政策揭竿而起,並將王位許給了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巴拉丁選帝侯弗雷德里克,但在西班牙的幫助下,奧地利鎮壓了捷克起義。之後,奧地利和西班牙趁機擴張各自的勢力,企圖鎮壓歐洲的新教運動,德意志北部新教諸侯和荷蘭等國陷入了恐慌。法國在這次戰爭中一開始並未出兵,而是以金錢支持丹麥、瑞典進攻神聖羅馬帝國,打擊奧地利的勢力。當丹麥,特別是瑞典在德國高奏凱歌時,法國又在外交上孤立他們,以維持中歐的平衡。但當奧地利任命了華倫斯坦為帝國軍隊的統帥後,瑞典戰敗,局勢似乎又朝著對奧地利有利的方面發展時,法國宣布出兵。趁著雙方筋疲力盡時,法國在軍事和外交上的手腕獲得了一系列的勝利,終於在1648年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將阿爾薩斯等地劃入了自己的版圖,大大擴張了自己的勢力,此時離路易十三去世已經五年了。
在宮廷方面,路易十三一直對母親、弟弟和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妻子懷有戒心。瑪麗德美第奇也陰謀廢黜路易十三,立奧爾良公爵為國王。而國王夫婦不和,婚後多年無子,也給太後和奧爾良公爵的陰謀提供了便利。在黎塞留的鐵腕政策的打擊下,奧爾良公爵最終失勢,太後也逃到了布魯塞爾,處於西班牙人的庇護之下。1638年,安妮王後生下王儲(未來的路易十四),王室終於穩固了。兩年後,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也出生了。而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只有一個女兒,失去了對抗國王的最後資本。
1642年,黎塞留去世。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在他死時,貴族重新活躍起來,形成了以孔代親王、謝弗勒斯夫人、隆格威爾夫人為核心的投石黨。黎塞留的繼任者馬扎然輔佐攝政太後安妮,與投石黨進行斗爭,不過他們顯然沒有黎塞留的手腕。新主路易十四的統治在一片混亂中緩緩拉開序幕。

路易十三的家庭成員

妻子:奧地利的安妮

子女:

路易十四

菲利普一世(奧爾良公爵)

法國葡萄酒的等級是根據產區劃分的,白蘭地等級則是根據桶貯時間劃分的。人頭馬的生產標准高於干邑產區生產法令規定的標准,陳化期7年以下的是VS,達到7年的是VSOP,超過12年的是CLUB(即「人頭馬俱樂部」),達到15年的是Napoleon(即「拿破崙」級),超過20年的是XO,超過30年的是L』AGED』OR(即「金色年代」),達到50年以上的就是路易十三了。
白蘭地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橡木桶陳化時間。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陳化歲月,路易十三的境界當然至高無上。廣告上描述說:「品嘗路易十三,就像經歷一段奇幻美妙的感官之旅:最初可感覺到櫻桃、水仙、茉莉、百香果、荔枝等果香,旋即流露香草和雪茄盒的香味;待酒精逐步揮發,鳶尾花、紫羅蘭、玫瑰、檀香木樹脂的清香更令人回味。一般白蘭地的餘味只能持續十五至二十分鍾,而路易十三這款香味與口感極為細致的名酒,餘味卻能繚繞長達一個小時以上。」
路易十三採用巴黎Baccarat世家手工製作的水晶瓶,瓶身刻有巴洛克風格的百合花紋,瓶蓋及瓶肩鑲有24K純金雕飾。根據中國市場目前的零售價,一瓶700毫升的新版路易十三標價1.18萬元(大偉那瓶8000塊的,是拍攝《沒完沒了》時的價格),1500毫升規格的則要2.68萬元。還有報道說:「假如包裝盒完好,一個人頭馬路易十三的空酒瓶最高能賣2000元。」

路易十四(1638-1715)

生平
[編輯本段]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誕生於聖日耳曼(Saint�Germain)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後奧地利的安娜(Anne of Austria,雖然她的稱號是「奧地利」,但事實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兒)的長子。1643年,路易繼任法蘭西國王,那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之後一直統治法國到1715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為止,享年77歲。
22歲的路易十四才開始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跡,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沒有子女。他四歲時(1643)就登基做國王了,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執政,但此後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直到1661年茹爾·馬薩林死後他才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塞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力量。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他與教皇之間的不和,他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期的後期法國國庫空虛瀕臨破產。
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結婚,1683年瑪麗死後他又與地位比他低的孟脫儂女伯爵弗朗索瓦絲·徳·奧比尼結婚。路易比他的兒子和最大的孫子活得都長,他的重孫路易十五才繼了他的位。

統治
[編輯本段]
路易年輕時法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重商主義的信奉者,他們按這個理論在法國積蓄了許多貴金屬。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參加了四次大的戰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1672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9年路易十四發布了「黑法」(Code Noir)允許在法國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里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負債沉重,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經濟
[編輯本段]
當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掌政時,法國已經瀕臨破產了。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貝通過克服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巨債。

凡爾賽宮
[編輯本段]
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李希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巨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里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

⑧ 路易十四的事跡

路易十四(1638-1715)

生平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誕生於聖日耳曼(Saint�Germain)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後奧地利的安娜(Anne of Austria,雖然她的稱號是「奧地利」,但事實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兒)的長子。1643年,路易繼任法蘭西國王,那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之後一直統治法國到1715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為止,享年77歲。
22歲的路易十四才開始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跡,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沒有子女。他四歲時(1643)就登基做國王了,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執政,但此後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直到1661年茹爾·馬薩林死後他才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塞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力量。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他與教皇之間的不和,他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期的後期法國國庫空虛瀕臨破產。
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結婚,1683年瑪麗死後他又與地位比他低的孟脫儂女伯爵弗朗索瓦絲·徳·奧比尼結婚。路易比他的兒子和最大的孫子活得都長,他的重孫路易十五才繼了他的位。

統治
路易年輕時法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重商主義的信奉者,他們按這個理論在法國積蓄了許多貴金屬。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參加了四次大的戰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1672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9年路易十四發布了「黑法」(Code Noir)允許在法國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里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負債沉重,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經濟
當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掌政時,法國已經瀕臨破產了。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貝通過克服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巨債。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李希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巨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里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

奢華生活
路易十四被稱作「太陽王」。把君主比作太陽,可能不僅僅是因為路易十四敢於喊出「朕即天下」,並締造了法國封建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同時也因為他在宮廷里掀起了一股「金光四射」的奢華之風,並把這股風氣吹遍了整個法國大地。從以恢宏奢華而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相當於法國全年稅收一半的龐大宮廷開支,到富麗堂皇的宮殿里沒日沒夜極盡奢華的宴會,我們不難想像,在這樣一位「太陽般耀眼」的國王的影響下,十七世紀法國人的餐桌是怎樣的豐盛和令人垂涎。下面就讓我們到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舉行的一次招待晚宴中去感受一下太陽王時期法國「奢華」的餐飲文化。
今天,國王請了三十位客人到凡爾賽宮聚餐,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這些人都位高權重,包括皇帝內侍、衛隊長、御醫、宮廷神甫等。
首先,我們需要一張可以容納31個人的桌子,桌子的形狀為方形、圓形、長條形或是橢圓形。十四個人在左,十四個人在右,主人一個人坐在上座,另外兩個人坐在下座。白色桌布不能僅蓋住桌面,得每個邊都垂到地面。
根據當時的風尚,要在桌子的四個角上各擺一盆有肉有菜的鮮湯,四盆湯兩兩之間放一個盤碟架,每盆湯旁放一個專用的大鹽盅以便調味。桌子中間擺滿供客人自取的小鹽盅和用來放大盤菜餚的轉盤。給客人用餐的盤子不能用平盤,而要用那種很深的大湯盤,既方便盛湯,又可以讓客人們一次性取足自己需要的食物。如果客人因盤子太小而取的菜不夠吃,他們就得一次次地再從放菜的大盤子里取——畢竟把剛從嘴裡拿出來的勺子一下伸到大盤里取東西,可能會引起別的客人的反感。這個規矩是從路易十四時期才開始出現的。十七世紀中期之前,即使是貴族家庭,朋友聚會或家庭聚餐的時候,大家也都無所避忌地在一個盆里喝湯——說白了就是還在吃「大鍋飯」,尚未形成今天西餐「分餐」的習慣。
皇帝使用的餐具是金子做的,而王公貴族則用鍍金的餐具。盤子的左邊放叉,右邊放刀,擺放的順序是從主座開始一直往下擺放。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刀叉也是從路易十四時期開始流行的,可是路易十四本人拒絕使用刀叉,而喜歡用手抓東西吃,還要求那些使用刀叉的大臣們在跟他共餐時也用手抓著吃。使用刀叉的動作都帶有強攻擊性,如切、刺,用的是蠻勁,不似使用筷子,主要靠托、夾,用的是巧勁,動作輕柔,跟刀叉潛在的攻擊性大相徑庭。也許正是因為路易十四擔心餐桌上的刀叉成為皇位的威脅,所以在凡爾賽宮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刀叉的。
餐前准備做完了,便要舉行一個入餐儀式,這是太陽王在1661年所規定,直到路易十六之後才被廢除。儀式在皇帝寢室的前廳舉行,所有參加宴會的來賓,都必須著裝整齊,列隊站在桌子前等候,只有少數幾位地位極高的女士可以坐著等候。書記官和僕人則在旁邊等候差遣。如果晚宴是事先向大眾宣布過的,那儀式就會更加隆重,菜餚也會更加豐盛,為的是給大眾做出一個榜樣,並顯示皇帝的尊嚴。
這時,皇宮總管高喊一聲:「讓我們分享國王賜給的肉吧!」然後用一根用金百合(法國王室的象徵)裝飾的單簧管吹出幾個音調,宣告晚宴正式開始。
僕人給每位客人端上一個菜盤。上菜也有講究,第一份菜要先給主人右手邊第一位客人,第二份給左邊第一位客人,先右後左,以顯示右手邊的客人地位較高。菜盤里裝的就是這次晚宴的頭盤:鮮美的肉菜湯,精心製作的肉餡或是口感濃郁的麵包湯。吃飯先喝湯,這和廣東人的習慣很相近。主人通常會准備兩到三種不同的湯,譬如營養湯(其實就是燉的時間比較長的肉菜湯),「皇後」湯(在湯里放入鷓鴣肉餡或雉雞肉餡的一種湯,有時會加點黃油),還有比斯克醬蝦湯。除了好喝的湯,還有幾種肉餡、洋薊、蘑菇等配料和大麵包供給客人。麵包個頭必須大,每一個要夠一位大胃口的男士吃,甚至它的麵包皮要夠一位女士用來蘸湯吃。而皇帝的麵包總是比其他人的軟很多,因為路易十四的牙很不好。這時你會發現,有的客人喝的是皇後湯,其他人品嘗的則是比斯克醬蝦湯。這並不是僕人們搞錯了,而是十七世紀流行的做法———半客人得到的是「皇後」湯,其他客人則是比斯克醬蝦湯,喝完之後再換另外一種。不同的湯搭配不同的肉餡,也可以就著麵包吃,一般都是口味清淡的伴著味道濃烈的。
在上第二道菜之前,僕人必須為每位客人換上一副新的餐具,並遞上一條濕毛巾擦手,這是上菜前的必備程序。第二道菜也屬於頭盤,算是一道大雜燴,食品主要是小塊的烤肉、熱餡餅、圓麵包、火腿、香腸、臘腸,還有作為前餐的水果。裝滿食物的大盤子絕不會放在比較尊貴的客人面前,因為這會阻擋了這位客人的視線,造成他給別人傳遞食物或講話的不便。
到了第三道菜宴會才真正進入高潮,牛肉、小牛肉、綿羊肉都可以作為第三道菜的主角,做法一般是烤、濃湯煮或做成肉餡兒。現在流行的羊羔肉在當時被認為是「沒味兒」而上不了餐桌。如果是烤肉的話,肉的中間要放入橙子、檸檬或橄欖讓烤肉更加鮮香,油而不膩。
接下來的小烤肉,材料多以鳥類為主,中世紀流行的天鵝、鶴、鷺在路易十四的年代已經被鴿子、雞、鴨所代替。供給皇宮的鴨都是在法國西北部魯昂飼養的,雞則是在勒芒飼養的,為了讓這些家禽吃起來更具肉香,喂養時還要添加一些植物香料在食物里。
當然,宴會中少不了魚類:最受歡迎的河魚是鮭魚和鱒魚,海魚則有鱈魚和鰨魚。魚受到法國人的喜愛不只因為它的肉質鮮美,還因為它是齋戒日里惟一可以吃到的「肉」。路易十四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他規定每個星期的三、五、六和其它宗教節日都必須齋戒,齋戒日里只能在晚禱之後吃一頓飯,並且禁食一切肉類和酒類。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聰明的廚師想出法子,把「魚做成肉」,美其名曰「素肉」。
冷盤是晚宴的第六道菜。蔬菜沙拉搭配五顏六色的果凍,放在桌子中間,煞是好看。常用的蔬菜有蘑菇、捲心菜、洋薊、茼蒿,還有路易十四非常喜歡的小豌豆。可是怎麼沒有土豆?那可是現在法國人每餐必吃的東西。其實土豆在路易十四時期還登不上大雅之堂,到了路易十五時期,它才擁有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
水果則是宴會的壓軸。精緻的水果籃、各式各樣液體或固體的果醬、裹著不同口味糖衣(有麝香味的也有龍涎香的)的茴香豆、非常受法國人歡迎的小杏仁餅,還有開始風行法國的巧克力等著各位客人。巧克力進入法國是在16世紀路易十三的時候。由於路易十四的皇後非常喜愛這種食品,牙齒並不健康的「太陽王」還是在她的勸說下允許進口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路易十四戲稱巧克力為「蒙騙肚子的食品」。
說到現在,你可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東西?美妙的菜餚似乎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搭配?沒錯,我們還沒提到葡萄酒——法國最引以為豪的珍寶,在這樣一個美妙的晚宴上怎麼可以少了她的存在。路易十四時期,最好的紅葡萄酒來自勃艮第、歐塞爾和庫蘭熱。而宮廷宴會用的必須是四年以上的葡萄酒。利口酒和冰凍過的酒也是路易十四的最愛。由於一個領主向路易十四提出,女人喝的含酒精的酒比男人還要多,為了控制過量飲酒,咖啡也開始成為一種宴會的飲品,在這個時期流行起來。
吃完甜點喝完飲料之後,這場晚宴也告一段落。不過,路易十四招待客人可不是簡簡單單吃一頓飯就行了,那樣會顯得有失皇帝的身份。在享受了這美妙的一餐之後,喜歡搞「Party」的皇帝會邀請所有的來賓參加一場盛大的舞會。「盛世」必須要以繁復的禮儀,豐盛的美食,奢華的排場,熱鬧喧嘩的不眠夜來闡釋,不然的話,「朕即天下」這句話豈非徒有虛名?

楓丹白露赦令
路易十四認為,要獲得無上的權力,他必須統一法國人的宗教信仰。因此他對新教徒施加壓力。尤其以1685年的楓丹白露敕令為兇狠。他以此推翻了法王亨利四世1598年下的寬容的南特赦令。敕令下達後胡格諾派的教堂被摧毀,新教的學校被關閉。路易的這個命令迫使許多胡格諾派教徒移居國外,大多數移居荷蘭、普魯士、英國和美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因為許多這些逃亡者是非常好的手工業者,他們的技巧與他們一起流亡國外。這些流亡者給他們到達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對路易和他的大主教們來說一個統一的法國就是一個天主教的法國。

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爭使法國的國家經濟破產,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以及沒有政治權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原因。

家庭
路易十四與他的第一個王後有三男三女,此外他有三個私生子和一個私生女,與他的第二個王後他有四男二女。

凡爾賽宮宮廷人員
在路易十四時代。路易十四廢除了首相,並親自選定了6位大臣。這6位大臣為國王出謀劃策,最終決定的是路易十四本人。
雖然海陸軍將領也是宮廷人員,但是路易十四還是從法國最好的軍團選定8000人保衛凡爾賽宮。當時凡爾賽宮的宮廷人員還有雕刻家等。

⑨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故事

路易十四,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蘭西王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使法語成為整整兩個世紀里整個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使自己成為法國史上最偉大、也是世界史上執政最長久的君主之一,與康熙同時代的西方大帝,時人尊稱「太陽王」。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誕生於聖日耳曼(Saint-Germain-en-Laye)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後奧地利的安娜(Anne d'Autriche,雖然她的稱號是「奧地利」,但事實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
路易十四各時期畫像(8張)
兒)的長子。1643年,路易繼任法蘭西國王,那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之後一直統治法國到1715 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為止,享年77歲。

路易十四22歲時才開始對統治國家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因曾在話劇中出演過太陽神阿波羅,他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跡,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沒有
路易十四銅像
子女。他四歲時(1643)就登基做國王了,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執政,但此後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直到1661年茹爾·馬扎然死後他才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路易十四執政的54年中(1661-1715),把國王的權力發展到了頂峰。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權至上,「朕即國家」,並且用「君權神授」來為王權至上製造理論依據。路易十四對貴族實行高壓政策,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對國王敕令的指摘權,拒絕召開王國三級會議,對敢於反叛的外省貴族無情鎮壓;同時建造凡爾賽宮,把各地大貴族宣召進宮,侍奉王室。路易十四還向各省派駐「司法、警察和財政監督官」,整頓軍備擴充兵源,引進新式武器和先進技術,並把各省軍隊的調度權控制在中央手裡。在思想上, 要求全體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經濟上,路易十四將經濟問題交給了科爾伯,推行重商主義。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世留和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力量。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他與教皇之間的不和,他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期的後期法國國庫空虛瀕臨破產。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泰蕾茲結婚,1683年瑪麗-泰蕾茲死後他又與地位比他低的曼特農女侯爵弗朗索瓦絲·徳·奧比尼結婚。路易比他的兒子和最大的孫子活的都長,他的曾孫路易十五才繼了他的位。

路易十四一共執政72年,是有準確歷史以來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然而,這位君王洗澡卻沒有超過7次。
路易年輕時法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
路易十四戎裝像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重商主義的信奉者,他們按這個理論在法國積蓄了許多貴金屬。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參加了四次大的戰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的遺產戰爭(即移歸權戰爭,The War of Devolution),1672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法荷戰爭),1688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大同盟戰爭,也被稱為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巴拉丁王位繼承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9年路易十四發布了「黑法」(Code Noir)允許在法國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里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負債沉重,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編輯本段經濟狀況當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掌政時,法國已經瀕臨破產了。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貝通過克服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巨債。

柯爾貝實行重商主義,他既認為國家的財富越多越好,財富越多,國力就越強。因此,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大力發展工商業。這些措施促進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導致各個國家爭相效尤。引起了商業競爭。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編輯本段凡爾賽宮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黎塞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巨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里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因此每個希望得寵於國王的貴族都必須每天在場。這些貴族都熱愛法國。讓他們就沒有時間去管理地方的問題了,慢慢地他們就失去了地方的權力了。

編輯本段奢華生活路易十四被稱作「太陽王」。把君主比作太陽,可能不僅僅是因為路易十四敢於喊出「朕即天下」,並締造了法國封建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同時也因為他在宮廷里掀起了一股「金光四射」的奢華之風,並把這股風氣吹遍了整個法國大地。從以恢宏奢華而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相當於法國全年稅收一半的龐大宮廷開支,到富麗堂皇的宮殿里沒日沒夜極盡奢華的宴會,我們不難想像,在這樣一位「太陽般耀眼」的國王的影響下,十七世紀法國人的餐桌是怎樣的豐盛和令人垂涎。下面就讓我們到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舉行的一次招待晚宴中去感受一下太陽王時期法國「奢華」的餐飲文化。

今天,國王請了三十位客人到凡爾賽宮聚餐,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這些人都位高權重,包括皇帝內侍、衛隊長、御醫、宮廷神甫等。

首先,我們需要一張可以容納31個人的桌子,桌子的形狀為方形、圓形、長條形或是橢圓形。14個人在左,十四個人在右,主人一個人坐在上座,另外兩個人坐在下座。白色桌布不能僅蓋住桌面,得每個邊都垂到地面。

根據當時的風尚,要在桌子的四個角上各擺一盆有肉有菜的鮮湯,四盆湯兩兩之間放一個盤碟架,每盆湯旁放一個專用的大鹽盅以便調味。桌子中間擺滿供客人自取的小鹽盅和用來放大盤菜餚的轉盤。給客人用餐的盤子不能用平盤,而要用那種很深的大湯盤,既方便盛湯,又可以讓客人們一次性取足自己需要的食物。如果客人因盤子太小而取的菜不夠吃,他們就得一次次地再從放菜的大盤子里取——畢竟把剛從嘴裡拿出來的勺子一下伸到大盤里取東西,可能會引起別的客人的反感。這個規矩是從路易十四時期才開始出現的。十七世紀中期之前,即使是貴族家庭,朋友聚會或家庭聚餐的時候,大家也都無所避忌地在一個盆里喝湯——說白了就是還在吃「大鍋飯」,尚未形成今天西餐「分餐」的習慣。

國王使用的餐具是金子做的,而王公貴族則用鍍金的餐具。盤子的左邊放叉,右邊放刀,擺放的順序是從主座開始一直往下擺放。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刀叉也是從路易十四時期開始流行的,可是路易十四本人拒絕使用刀叉,而喜歡用手抓東西吃,還要求那些使用刀叉的大臣們在跟他共餐時也用手抓著吃。使用刀叉的動作都帶有強攻擊性,如切、刺,用的是蠻勁,不似使用筷子,主要靠托、夾,用的是巧勁,動作輕柔,跟刀叉潛在的攻擊性大相徑庭。也許正是因為路易十四擔心餐桌上的刀叉成為皇位的威脅,所以在凡爾賽宮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刀叉的。

餐前准備做完了,便要舉行一個入餐儀式,這是太陽王在1661年所規定,直到路易十六之後才被廢除。儀式在國王寢室的前廳舉行,所有參加宴會的來賓,都必須著裝整齊,列隊站在桌子前等候,只有少數幾位地位極高的女士可以坐著等候。書記官和僕人則在旁邊等候差遣。如果晚宴是事先向大眾宣布過的,那儀式就會更加隆重,菜餚也會更加豐盛,為的是給大眾做出一個榜樣,並顯示皇帝的尊嚴。

這時,國王總管高喊一聲:「讓我們分享國王賜給的肉吧!」然後用一根用金百合(法國王室的象徵)裝飾的單簧管吹出幾個音調,宣告晚宴正式開始。

僕人給每位客人端上一個菜盤。上菜也有講究,第一份菜要先給主人右手邊第一位客人,第二份給左邊第一位客人,先右後左,以顯示右手邊的客人地位較高。菜盤里裝的就是這次晚宴的頭盤:鮮美的肉菜湯,精心製作的肉餡或是口感濃郁的麵包湯。吃飯先喝湯,這和廣東人的習慣很相近。主人通常會准備兩到三種不同的湯,譬如營養湯(其實就是燉的時間比較長的肉菜湯),「王後」湯(在湯里放入鷓鴣肉餡或雉雞肉餡的一種湯,有時會加點黃油),還有比斯克醬蝦湯。除了好喝的湯,還有幾種肉餡、洋薊、蘑菇等配料和大麵包供給客人。麵包個頭必須大,每一個要夠一位大胃口的男士吃,甚至它的麵包皮要夠一位女士用來蘸湯吃。而國王的麵包總是比其他人的軟很多,因為路易十四的牙很不好。這時你會發現,有的客人喝的是皇後湯,其他人品嘗的則是比斯克醬蝦湯。這並不是僕人們搞錯了,而是十七世紀流行的做法———半客人得到的是「王後」湯,其他客人則是比斯克醬蝦湯,喝完之後再換另外一種。不同的湯搭配不同的肉餡,也可以就著麵包吃,一般都是口味清淡的伴著味道濃烈的。

在上第二道菜之前,僕人必須為每位客人換上一副新的餐具,並遞上一條濕毛巾擦手,這是上菜前的必備程序。第二道菜也屬於頭盤,算是一道大雜燴,食品主要是小塊的烤肉、熱餡餅、圓麵包、火腿、香腸、臘腸,還有作為前餐的水果。裝滿食物的大盤子絕不會放在比較尊貴的客人面前,因為這會阻擋了這位客人的視線,造成他給別人傳遞食物或講話的不便。

到了第三道菜宴會才真正進入高潮,牛肉、小牛肉、綿羊肉都可以作為第三道菜的主角,做法一般是烤、濃湯煮或做成肉餡兒。現在流行的羊羔肉在當時被認為是「沒味兒」而上不了餐桌。如果是烤肉的話,肉的中間要放入橙子、檸檬或橄欖讓烤肉更加鮮香,油而不膩。

接下來的小烤肉,材料多以鳥類為主,中世紀流行的天鵝、鶴、鷺在路易十四的年代已經被鴿子、雞、鴨所代替。供給國王的鴨都是在法國西北部魯昂飼養的,雞則是在勒芒飼養的,為了讓這些家禽吃起來更具肉香,喂養時還要添加一些植物香料在食物里。

當然,宴會中少不了魚類:最受歡迎的河魚是鮭魚和鱒魚,海魚則有鱈魚和鰨魚。魚受到法國人的喜愛不只因為它的肉質鮮美,還因為它是齋戒日里惟一可以吃到的「肉」。路易十四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他規定每個星期的三、五、六和其它宗教節日都必須齋戒,齋戒日里只能在晚禱之後吃一頓飯,並且禁食一切肉類和酒類。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聰明的廚師想出法子,把「魚做成肉」,美其名曰「素肉」。

冷盤是晚宴的第六道菜。蔬菜沙拉搭配五顏六色的果凍,放在桌子中間,煞是好看。常用的蔬菜有蘑菇、捲心菜、洋薊、茼蒿,還有路易十四非常喜歡的小豌豆。可是怎麼沒有土豆?那可是現在法國人每餐必吃的東西。其實土豆在路易十四時期還登不上大雅之堂,到了路易十五時期,它才擁有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

水果則是宴會的壓軸。精緻的水果籃、各式各樣液體或固體的果醬、裹著不同口味糖衣(有麝香味的也有龍涎香的)的茴香豆、非常受法國人歡迎的小杏仁餅,還有開始風行法國的巧克力等著各位客人。巧克力進入法國是在16世紀路易十三的時候。由於路易十四的王後非常喜愛這種食品,牙齒並不健康的「太陽王」還是在她的勸說下允許進口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路易十四戲稱巧克力為「蒙騙肚子的食品」。

說到現在,你可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東西?美妙的菜餚似乎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搭配?沒錯,我們還沒提到葡萄酒——法國最引以為豪的珍寶,在這樣一個美妙的晚宴上怎麼可以少了她的存在。路易十四時期,最好的紅葡萄酒來自勃艮第、歐塞爾和庫蘭熱。而宮廷宴會用的必須是四年以上的葡萄酒。利口酒和冰凍過的酒也是路易十四的最愛。由於一個領主向路易十四提出,女人喝的含酒精的酒比男人還要多,為了控制過量飲酒,咖啡也開始成為一種宴會的飲品,在這個時期流行起來。

吃完甜點喝完飲料之後,這場晚宴也告一段落。不過,路易十四招待客人可不是簡簡單單吃一頓飯就行了,那樣會顯得有失國王的身份。在享受了這美妙的一餐之後,喜歡搞「Party」的國王會邀請所有的來賓參加一場盛大的舞會。「盛世」必須要以繁復的禮儀,豐盛的美食,奢華的排場,熱鬧喧嘩的不眠夜來闡釋,不然的話,「朕即天下」這句話豈非徒有虛名?

編輯本段行宮赦令路易十四認為,要獲得無上的權力,他必須統一法國人的宗教信仰。因此他對新教徒施加壓力。尤其以1685年的楓丹白露敕令為兇狠。他以此推翻了法王亨利四世1598年下的寬容的南特赦令。敕令下達後胡格諾派的教堂被摧毀,新教的學校被關閉。路易的這個命令迫使許多胡格諾派教徒移居國外,大多數移居荷蘭、普魯士、英國和美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因為許多這些逃亡者是非常好的手工業者,他們的技巧與他們一起流亡國外。這些流亡者給他們到達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對路易和他的大主教們來說一個統一的法國就是一個天主教的法國。在法國盧浮宮進口前有他的銅像。

編輯本段影響深遠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爭使法國的國家經濟破產,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以及沒有政治權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原因。

編輯本段與清朝的交往路易十四和康熙幾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都是從17世紀中至18世紀初長期執政,都是文治武功威名赫赫,都是幼年即位,甚至,都有一位老大臣權傾朝野。

不同的是,康熙8歲即位後,沒多久便靠自己的力量,設計擒拿了鰲拜。而路易十四,在5歲即位後,是一直等到23歲時,他那位老大臣朱爾·馬薩林自然死亡之後,才開始真正親政。

親政之後,路易十四也頗有一番作為:實行「朕即國家」的專制統治,採用重商主義政策,推動工商業發展;發動了四次大的戰爭,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建造了凡爾賽宮,籌建了法蘭西油畫雕塑學院、法蘭西科學院、法蘭西建築學院,培育了古典主義喜劇奠基人莫里哀、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等一大批文藝巨匠,使法國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中心……

更有趣的是,路易十四曾向康熙派出使節。他們帶來了渾天器等30箱科學儀器,他們獻上金雞納霜治好了康熙的瘧疾,他們幫康熙就中俄東北邊界問題進行談判,他們參與繪制中國史首份現代化全國地圖《皇輿全覽圖》……

路易十四甚至還曾給康熙寫過一封私人信件。

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最喜歡鑽研科學的,無疑是清朝的康熙。而路易十四,痴迷的則是舞蹈。

康熙對科學的痴迷,到了御醫要勸誡影響健康的地步。而路易十四,乾脆就自己上陣,先後出演21部芭蕾舞劇,有位朝臣甚至擔心國王會過度練功而病倒。

當然有一點是康熙沒有的—路易十四之所以在當時被看作一個奇跡,因為他父母結婚23年都沒有子女,而路易十四本人的壽命,又比他的兒子和最大的孫子活得都長,於是他的繼位者,要到重孫路易十五。

編輯本段近親聯姻路易十四的婚姻是名副其實的近親結婚,不但是近親,而且是親上套親,因為他親姑姑嫁給了他親舅舅,而他娶了舅舅和姑姑的女兒作王後,也就是說他的舅舅成了他岳父,姑姑成了岳母;對於王後瑪麗-特蕾茲來說,她舅舅成了公公,姑姑成了婆婆,而路易十四隻比表妹瑪麗-特蕾茲大五天。路易十四跟表妹瑪麗-特蕾茲生有三男三女,其中三個當年就夭折了,另外兩個一個活了三歲,一個活了五歲,只有長子王儲活到50歲。王儲的兒子法國的路易只活了30歲,所以當偉大的太陽王隕落時,只好把王位傳給了只有五歲的重孫子路易十五。

路易十四與第二個情婦生有四男二女,此外還有三個私生子和一個私生女。

編輯本段宮廷人員在路易十四時代。路易十四廢除了首相,並親自選定了6位大臣。這6位大臣為國王出謀劃策,最終決定的是路易十四本人。

雖然海陸軍將領也是宮廷人員,但是路易十四還是從法國最好的軍團選定8000人保衛凡爾賽宮。當時凡爾賽宮的宮廷人員還有雕刻家等。

編輯本段兒女路易十四與他的王後有三男三女,但除了王太子長大成人以外,其餘都早夭。 此外他有16個經承認的養子女,但他和庶妻無子女。

編輯本段影響對於啟蒙時代的影響獎勵多位政治家如孟德斯鳩與伏爾泰及其他經濟學者所開創的政治思想。
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爭使法國的國家經濟破產,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以及沒有政治權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原因。

編輯本段發明高跟鞋路易十四是個矮子,身高大約154cm,所以他對自己的身高十分不滿,覺得自己的地位和身高並不匹配,於是他叫做鞋工匠再給他做鞋的時候在腳跟處墊上厚跟,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第一個高跟鞋。

編輯本段科學貢獻路易十四他提出一些方案:

1.電與蓄電的構想,來自於分析海洋元素來找適合產生電的物質。

2.並且鼓勵實驗燃燒合適金屬線,以金屬代替蠟燭;影響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3.利用武器來了解各種金屬的特性,甚至密度等等。

4.研究潮汐現象與大氣。

5.還有提醒科學界立法尊重個人的智慧權利與發明物。

⑩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和歷史意義是什麼呢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應該從經濟方面入手。當時,法國經濟蕭條,國庫空虛,特權階層向農民征稅,這導致了法國大革命。那麼,法國財政部為什麼會缺錢了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戰爭開支,二是特權階級的揮霍。

法國大革命是西方歷史上一場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是一場非常徹底的反封建革命,但同時也伴隨著暴力和血腥。許多人死於這場革命。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特權水平的揮霍造成國庫赤字,於是他們想對農民征稅,把財政壓力轉移給農民。他們制定了各種稅收,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人民痛苦不堪。最後,在自然災害的支持下,人們心中的憤怒終於爆發了。

閱讀全文

與法國貴族什麼時候開始不納稅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