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在耶路撒冷有領地

法國為什麼在耶路撒冷有領地

發布時間:2022-12-22 23:40:37

Ⅰ 以色列聖安妮教堂與法國是啥關系

聖安妮大教堂,法國人稱它為聖亞納教堂(法語:Eglise Sainte-Anne),是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修建的。當時以法國人為主的十字軍在當地有四塊封建領地。


直到如今,黎凡特海岸地區(從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的天·主·教·堂仍然是受法國影響的。




Ⅱ 宗教旗幟下的掠奪是什麼

一、歷史背景

地中海及其沿岸,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有著先進的科學、經濟與文化,因而它也是人類爭奪最激烈,戰爭發生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早在公元7世紀,塞爾柱突厥人(他們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就佔領了耶路撒冷,他們干擾基督教商人,殘酷地虐待在巴勒斯坦朝聖的基督教徒,因此就埋下了宗教戰爭的禍根。

11世紀末,西歐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城市崛起,已有的財富已不能滿足封建主貪婪的慾望,他們渴望向外攫取土地和財富,擴充政治、經濟勢力;另外,當時的西歐實行長子繼承製,許多不是長子的貴族騎士不能繼承遺產,成為「光蛋騎士」,他們往往靠服兵役和劫掠商旅為生;除了騎士外,西歐的城市商人,特別是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的商人,企圖從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奪取地中海東部地區的貿易港口和市場,獨占該地區的貿易。還有農民,他們受到了封建主越來越重的剝削和壓迫,再加上連年的災荒,所以他們夢想尋找擺脫飢餓和封建枷鎖的出路;歐洲教會最高統治者羅馬天主教會,企圖建立起自己的「世界教會」,確立教皇的無限權威。這些原因促使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地中海東岸國家。

當中近東地區混亂不堪、君士坦丁堡皇帝阿歷克修斯一世向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援,以拯救東方帝國和基督教的時候,此舉正中了羅馬教皇的下懷。早已垂涎東方富庶的西歐教俗兩界,由天主教會發起,以驅逐塞爾柱突厥人、收復聖地為目標,以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為口號,於1096~1270年對近東各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二、以神之名

「正如你們所知,一個來自波斯的民族,塞爾柱突厥人已經入侵我們東方兄弟的國家,他們一路攻到地中海,直到布拉·聖喬治。在羅馬尼亞,突厥人七次攻打基督教徒,七次獲勝,又侵佔了我們的聖地——耶路撒冷,他們在大肆蹂躪上帝的國度,毀壞基督教堂,擄殺虔誠的上帝子民,污辱貞潔的婦女,貪婪地飲著受洗兒童的鮮血。如果讓那些魔鬼的奴隸統治主所信任的子民,那將是件多麼令人羞恥的事。」

「如果你們仍然無動於衷,上帝的信徒就會在這次入侵中犧牲更多,所以我要勉勵你們,也懇求你們——不是我,是主親自勉勵你們,基督的使者們,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級之人,乃至所有騎士、士兵、富人與窮人,都必須迅速予以東方基督教徒援助。把凶惡的民族趕出我們的領土,我告訴在座的各位,也通知不在場的人:這是主的旨意。」

「讓我們投入一場神聖的戰爭——一場為主而重獲聖地的偉大的十字軍東征吧!讓一切爭辯和傾軋休止,登上赴聖地的征途吧!從那個邪惡的種族手中奪回聖地吧!」

「那個地方(耶路撒冷),如同《聖經》所言,是上帝賜予以色列後嗣的,遍地流著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豐富超過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個充滿歡娛快樂的天堂。我們這里到處都是貧困、飢餓和憂愁,連續七年的荒年,到處都是凄慘的景象,老人幾乎死光了,木匠們不停地釘著棺材,母親們悲痛欲絕地抱著孩子的屍體。東方是那麼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里坐以待斃呢?」

「一個遭人蔑視,受撒旦支配的墮落民族,若是戰勝了一心崇拜上帝,以身為基督教徒而自豪的民族,會是多大的恥辱啊!如果你們找不到配得上基督教徒這個身份的士兵,主該怎樣責備你們啊!」

「讓那些從前十分兇狠地因私事和別人爭奪的人,現在為了上帝去同異教徒斗爭吧!——這是一場值得參加、終將勝利的戰斗。讓那些過去做強盜的人,現在去為基督而戰,成為基督的騎士吧!讓那些過去與自己的親朋兄弟爭斗不休的人,現在理直氣壯地同那些褻瀆聖地的野蠻人戰斗吧!讓那些為了微薄薪水而拚命勞動的人,在東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恆的報酬吧!身心交瘁的,將會為雙倍的榮譽而勞動,他們在這里悲慘窮困,在那裡將富裕快樂。現在他們是主的敵人,在那裡將成為主的朋友!」

「毫不遲疑地到東方去吧!凡是要去的人都不要再等待,趕緊回去料理好事務,籌備足經費,置辦好行裝,於冬末春初之際,奮勇地踏上向東的征途!」

「本著主賜予我的權柄,我鄭重宣布:凡參加東征的人,他們死後的靈魂將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煉獄中經受煎熬;無力償還債務的農民和城市的貧民,可免付欠債利息,出征超過一年的可免納賦稅。凡動身前往的人,假如在途中,不論在陸地或海上,或在反異教徒的戰爭中失去生命的,他們的罪愆將在那一瞬間獲得赦免,並得到天國永不朽滅的榮耀。」

「向著東方出發吧!不要猶豫,不要彷徨,為榮耀我主,去吧!」

1095年11月18日,烏爾班二世於法國南部克勒芒召開了一場歷史性的宗教動員和誓師大會,幾千名教士、騎士、封建主、商人、平民和農奴來自四面八方,由於無禮堂可以容納,他們便在戶外原野扎營。烏爾班二世站在平台上用法文發表了這篇中世紀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演說。

在誓師大會上,烏爾班二世列舉了穆斯林的種種暴行,又敘述了法國人的光輝業績,接著呼籲向異教徒作戰,號召西歐基督徒進行聖戰,援助東方兄弟,帶上上帝賜給的強大的武力,從異教徒手中奪回「主的陵墓」,參加者可完全免罪。在場的人們無不為之情緒激昂,備受鼓舞,高呼「此乃上帝所願!」

1096年8月15日,由西歐貴族和騎士召集組織起來的十字軍正規部隊分4路向君士坦丁堡進發,從而開始了十字軍東征。

三、八次東征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

大約有10萬~20萬人的軍隊參加。十字軍到達小亞細亞時,政治形勢對他們十分有利:一個由塞爾柱蘇丹領導的統一的穆斯林帝國的威脅尚未形成;魯姆蘇丹國已經獨立;一個新的王朝——達尼什曼德王朝——業已控制了安納托利亞的西北部;統治美索不達米亞和黎凡特的埃米爾(統治者)有好幾個;巴勒斯坦則由以開羅為中心的強盛的法蒂瑪王朝的哈里發管轄。因此,十字軍面對的是一群四分五裂的敵人。

十字軍控制了耶路撒冷圖畫

1097年5月,十字軍開始進攻魯姆蘇丹國首都尼西亞。1097年6月19日,尼西亞投降。攻下尼西亞之後,拜占庭軍隊著手清理附近地區的突厥人殘部,從歐洲來的十字軍們則向東南方開始了前往聖地耶路撒冷的長途跋涉。很快,他們在軍事上、在精神上都挫敗了突厥大軍,使他們再難組織起強大的兵力進攻十字軍。

1099年7月15日,十字軍在圍攻「聖地」耶路撒冷一個月後終於將其攻陷,隨後便開始了搶劫與屠殺,以此來歡慶收復聖地。在劫後的土地上,建立了以西歐封建制為模式的耶路撒冷王國(1099~1187)。其他十字軍國家,如安條克公國(1098~1268)、埃德薩伯國(1098~1144)和的黎波里伯國(1109~1289)等,名義上為耶路撒冷王國附庸,實際上是各自獨立的。西歐封建主在領地上以軍事城堡為中心,統治、剝削、奴役當地居民。一些參加聖戰的騎士回到家鄉,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並帶回來大量搶掠來的財富;而更多的參加了聖戰的騎士則留在了當地,得到了分封贈與的土地。

希臘馬其頓皮拉州的埃德薩位於地圖右方,埃德薩的失陷是造成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主因

為了保護朝拜「聖地」活動並維持統治,他們建立宗教騎士團作為常備武裝力量。如12世紀初由法國騎士組成的聖殿騎士團(神廟騎士團)和義大利人組成的醫院騎士團(約翰騎士團),12世紀末由德意志騎士組成的條頓騎士團等。騎士團是直屬教皇的宗教性軍事組織,不受地方政府管轄,任務是鎮壓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帶居民的反抗,與周邊伊斯蘭國家作戰,保護十字軍領地。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1149)

第二次十字軍東侵的起因是埃德薩伯國於1144年被摩蘇爾總督突厥人贊吉所滅。

這次十字軍有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參加。教皇尤金三世再次向十字軍參加者發布特權書。1147年夏,兩國國王各率領7萬名封建主和騎士組成的隊伍,開始了第二次東征。此次東征的情況與50年前第一次東征時大不相同。突厥人的抵抗更加頑強、組織得更好,德法聯軍途經小亞細亞時傷亡慘重;拜占庭皇帝的熱情也大不如前。這兩個國王於1148年六月在耶路撒冷的阿卡相會,並與耶路撒冷王國領袖們協商,決定放棄收復埃德薩,先攻打大馬士革城。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決策,因為大馬士革是敘利亞諸城中防禦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7月24日,德法聯軍兵臨大馬士革城下。在5天之後,贊吉之子和繼承者努雷丁就發動全面反攻。德法聯軍敗退到加利利。在以後幾個月,由於疾病及突厥人的游擊隊,使十字軍逐漸崩潰。最終兩人只好掉頭返國。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1192)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起因於聖城再次失陷。當時贊吉已傳位給兒子努雷丁,努雷丁的勇將薩拉丁在1171年攻克了埃及,1187年於哈丁會戰大敗十字軍後又攻佔了耶路撒冷。

15世紀的撒拉丁繪稿。他征服耶路撒冷,導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這次東征是歷次十字軍東征中極為著名的一次。有很多歷史名人參與,其中包括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英王獅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尊嚴王菲力普二世。腓特烈一世佔領科尼亞之後不幸地於渡河時溺水而亡,迫使大部分的德意志軍回國;英、法兩國君主因領地爭執,矛盾重重,明爭暗鬥。在十字軍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後,菲力普二世即撇下理查一世不顧,率軍回國。理查一世只好獨立作戰。他分別於1191年9月14日和1192年8月兩次與撒拉丁交手,兩次都取得了勝利。但他已無力繼續擴大戰果。1192年8月雅法會戰以後,理查試圖進攻耶路撒冷,以失敗告終。正當此時有消息從英國傳來:菲力普二世已經與留在英國的理查的弟弟約翰勾結,密謀不利於理查。理查恐王位不保,只得與撒拉丁停戰,謀求妥協。

1192年雙方決定正式停戰,締結一個為期3年的停戰條約:

1.耶路撒冷仍歸穆斯林管理;2.法蘭克人保留從蒂爾到雅法的海岸走廊地帶,基督徒和穆斯林彼此可以自由地到耶路撒冷和麥加去朝聖;3.穆斯林將基督教會所有的,包括十字架在內的宗教遺物歸還基督教會。至此,耶路撒冷王國只剩彈丸之地,第三次東征和十字軍東征的黃金時代便告結束。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1204)

公元1201年,第二次與第三次由國王們率領的十字軍東征的相繼失敗,使心有不甘的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決定仍然像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那樣,繼續由各國的王公貴族組成騎士軍團,再派出教皇代表隨軍督戰,以期再現當年聖戰的輝煌。在英諾森三世「收復聖戰」的鼓動下,為了迅速完成這一神聖的使命,十字軍決定利用威尼斯的船隻由海路直達耶路撒冷,以避開在陸路上與異教徒爭鋒。而當時威尼斯王國卻和佔領耶路撒冷的伊斯蘭教徒貿易正密,不願發生戰爭,遂以索取巨額運費為威脅,以平分戰利品為利誘,唆使十字軍為威尼斯攻取不久前落入匈牙利國王之手的一個商業口岸薩拉城。於是十字軍改變原定進攻埃及的路線,攻陷了薩拉城。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對於十字軍進行的這一筆政治交易非常不滿,認為這不僅轉移了聖戰的大方向,而且還要去攻擊本來就是天主教教徒,並且效忠教皇的匈牙利國王,於是在十字軍攻佔了薩拉城之後,就下令對十字軍進行懲罰,開除了他們的教籍,同時也不再過問這次聖戰了。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最著名的行動是攻陷了基督教城市君士坦丁堡

1202年,拜占庭帝國因皇位的繼承權問題而發生內亂,皇位的兩個爭奪者之一艾沙克二世逃亡西方,要求援助,並承諾幫助收復聖地,以及在羅馬教皇的統領之下重新統一東西方教會,因而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決定恢復十字軍的教籍,以援助這個皇位爭奪者,從而使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十字軍脫離了困境,並立即向君士坦丁堡進發。

當已經即位的拜占庭帝國皇帝發現十字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大為震驚,只好倉皇出逃,而臣民們也失去抵抗的意願,隨即打開城門出迎,十字軍所支持的那位皇位爭奪者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然而,不久之後,這位拜占庭皇帝被反對天主教的人謀殺,而十字軍與當地人的沖突也越來越嚴重。於是在英諾森三世的命令下,十字軍撤出了君士坦丁堡。此時的十字軍在消耗了大量軍力之後,得到的回報卻很少,因而決定攻佔君士坦丁堡,像當年攻佔耶路撒冷那樣,並瓜分拜占庭帝國。1204年4月13日,十字軍在攻佔了君士坦丁堡後,進行了長達一周的洗劫。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8~1221)

第十二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由英諾森三世發起後在拉特蘭召開,與會者多達1200人以上,會議要求各國國王之間立即休戰4年,以便再次組成十字軍進行聖戰,於是就有了1218年的第五次十字軍東征。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圖畫

這次東征由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國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領奧匈十字軍聯軍前往埃及作戰,1219年聯軍攻佔達米埃塔,1221年進軍開羅時,由於尼羅河河水泛濫被迫撤退。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1229)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因沒有參加第五次東征,被教皇開除教籍。教皇為了打擊他的勢力,下令禁止他東征。1228年,腓特烈無視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禁令,公然率領十字軍開始了第六次東征。他以支持埃及、蘇丹對付其敵人大馬士革總督為條件,於1229年2月11日與卡米爾蘇丹簽訂《雅法協議》,雙方締結10年和約,腓特烈二世以耶路撒冷國王身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教皇大怒,拒不承認,出兵進攻腓特烈二世在義大利南部的領地,並聯合大馬士革總督,迫使他返回歐洲。1244年,花剌子模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再次佔領了耶路撒冷。歐洲人從此永遠失去聖城。第六次十字軍東征圖畫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1254)

1243年,教皇英諾森四世上台後,於1245年召開里昂會議,號召各國君主支持法王路易九世組織第七次十字軍東征。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圖畫

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領軍發動東征,進攻埃及。1249年,十字軍再次攻下米埃塔。1250年4月,路易九世在埃及的曼蘇拉被俘,在放棄米埃塔以及付出40萬金幣後才重獲自由。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

1270年,法王路易九世為報1250年兵敗之仇、被俘之辱,發動了第八次東征。這時歐洲人對十字軍已失去信心,更加無人響應了。路易九世不聽從貴族及近臣的勸阻,帶領僱傭騎士進攻北非的突尼西亞。但全軍染上疫症,大量死亡,路易九世也死於疫病,殘部敗退回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圖畫

13世紀十字軍已成強弩之末,留在東方的西歐封建主、義大利商人和宗教騎士團內部矛盾重重。13世紀中葉,蒙古旭烈兀建立伊兒汗王朝,1258年攻陷巴格達,殺死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發;敘利亞、巴勒斯坦皆受威脅。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蘇丹拜巴爾斯一世(1260~1277在位)於1260年9月在大馬士革南面的阿音扎魯特大敗蒙古軍,並不斷奪取十字軍領地,並於1268年攻陷安條克。1289年馬木留克王朝攻佔十字軍的重要據點的黎波里,1291年又攻佔十字軍在東方的最後據點阿克,6萬多基督徒遭到屠殺。西亞大陸的十字軍國家至此全部滅亡。

四、影響和評價

「……在十字軍遠征期間,當西方的『重裝』騎士將戰場移到東方敵人的國土上時,便開始打敗仗,在大多數場合都遭到覆滅。」

——恩格斯

十字軍遠征總體上說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參加者的社會成分繁雜不一,武器裝備上極不統一。身裹甲胄的騎士裝備的是中等長度的劍和用於刺殺的重標槍。一些騎馬或徒步的騎士除劍外,還裝備有錘矛或斧子。大部分農民和市民裝備的是刀、斧和長矛。十字軍採用的是騎士軍戰術,戰斗由騎士騎兵發起,一接戰即單個對單個的決斗,協同動作有限。

持續了將近2個世紀的十字軍遠征,不僅完全落空了羅馬教廷建立世界教會的企圖,而且由於其侵略暴行和本來的罪惡面目,使教會的威信大為下降,後世史家評論說:「在某種意義上說,比失敗還更壞些。」十字軍所謂要奪回的聖地耶路撒冷,遭到空前的血洗。單在一所寺院里,就有約1萬名避難者慘遭屠戮。

13世紀中東的4個騎士,他們的戰袍和戰馬都標明自己的番號和紋徽但十字軍東侵也有它積極的一面,它在客觀上打開了東方貿易的大門,使歐洲的商業、銀行和貨幣經濟發生了革命,並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造成了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條件。東侵還使東西方文化與交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藝復興,阿拉伯數字、代數、航海羅盤、火葯和棉紙,都是在十字軍東侵時期內傳到西歐的。盡管十字軍東征給東方和西歐各國生靈塗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但它們對歐洲文明卻有著長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限於它為歐洲基督教各王國的內戰找到了一個出口。十字軍東征使得歐洲大陸走上了一條世界主義的道路,使歐洲人認識到更為廣闊的外部世界。老兵們看到了他們的鄉村裡永遠也看不到的東西,他們帶回來的故事點燃了歐洲創造的火花。

大約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後,即從12世紀開始,回憶錄和歌曲形式的文學詩歌興盛起來。在中世紀黑暗年代的沉寂之後,十字軍史詩的發展和擴散被一些學者稱為「12世紀的復興」。

對中東奢侈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意味著歐洲必須拿出自己的物品來交換,由此促進了歐洲羊毛和紡織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十字軍東征還將歐洲的旅行者和商人同一個發展中的世界融合了起來。十字軍東征和中東拉丁王國的結束意味著獲得亞洲貿易品的難度增加,但需求卻並未因此而減少。一些歷史學家推測,15世紀中東對歐洲商人的關閉加快了航海探險的步伐,並最終導致新大陸的發現。

在文化方面,十字軍東征還間接地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的出現。歐洲人入侵東方後,發現了在歐洲已經消失了卻仍在當地存在的古希臘文化的殘存,歐洲人將其帶回後,最終導致了文藝復興的出現。

Ⅲ 全球唯一沒有領土的國家,只有一幢租的大樓,為何卻國民十分富裕

因為他們對外出售爵位賺取錢財。這個國家是馬爾他騎士團,這個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國家,有大有小並不奇怪,但是馬爾他騎士團根本就沒有屬於自己的領土,生活的地方還是從義大利手裡租來的。聽起來可能覺得這個國家有點慘,其實不然,馬爾他騎士團的財富堪比迪拜,人家富著呢。不僅有錢,馬爾他騎士團的人還非常有愛心。


03、出售爵位獲取錢財,生財有道

馬爾他騎士團也非常聰明,雖然沒有領土,但是他們也不像我們一樣講究落葉歸根,所以其實他們生活得還不錯。他們國家的錢財大部分都來源於出售本國的爵位,只要你給錢,什麼爵位都可以給你,實在沒有現場命名一個都行。馬爾他騎士團的人現在散落在世界各地,仍然在為慈善事業做貢獻。

Ⅳ 世界上唯一沒有領土的國家靠租房生存卻富的流油,你知道是哪裡嗎

說到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梵蒂岡城國,這里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西北角,是一個國中之國,也是一個城中之國,全國總面積僅有0.44平方公里,還沒有一個學校大,是世界上擁有領土最小的國家。梵蒂岡雖小,但好歹有自己國家的領土,在世界上才能夠擁有一席之地。而世界上還有一個奇葩的國家,比梵蒂岡還要小,甚至連自己的領土都沒有。

馬爾他騎士團雖然領土全部喪失了,但卻擁有獨立的主權,他們擁有自己國家的旗幟。國歌和憲法,並且與104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得到了相關國家的認可。馬爾他騎士團雖然沒有領土,但卻富得流油,他們擁有發放貨幣、郵票和護照的權利,這些都是收入來源,而且每年會收到大量的外國捐款。他們還利用出售騎士團爵位獲得了巨額的收入。很多世界知名的人士都是騎士團的成員,比如西班牙的國王卡洛斯、義大利前總理科西嘉、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等。馬爾他騎士團在世界各地購買多所醫院和學校,甚至還擁有自己的飛機。目前騎士團的居民僅有幾十個人,但即使他們失去的領土,連房子都是租的,卻享受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羨慕的富裕生活。

Ⅳ 中世紀歐洲的封建領主

國王_公爵_侯爵_伯爵_子爵_男爵
西歐封建主義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論題。許多學者將封建主義的萌芽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晚期的社會結構和日耳曼蠻族原有的軍事組織。其中,法蘭克人的扈從制度(或稱親兵制度)對封建主義形成的影響尤為巨大。一個領域內的統治者為確保其政權的穩固,往往「通過依靠他的可以信賴的軍人組成的扈從在他自己和那些完全是作為統治客體的下層民眾之間架起橋梁」,為此他「從他控制下的土地管區中賜給他們土地作為采邑」;而他的直接封臣又「時常把他們自己的采邑分成小塊授予他們的扈從成員」。這種土地的分封,乃是蠻族統治者試圖把個人關系的框架納入正在運行的統治結構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要建立「作為個人聯盟的國家 封建社會最初是一種「軍事性的社會」。[5](p.249)而隨著公元6-8世紀法蘭克人統治的擴展,這種政治運作機制也逐漸擴及了整個西歐。

但在公元9世紀中葉以前,西歐所存在的還只能算作是一種「准封建」(quasi-feudalism)狀態,只有在查理曼帝國崩潰以後,西歐的封建主義才步入其成熟時期。[6](p.353)所謂「准封建」狀態與成熟的封建主義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封建領地是否世襲化。在查理大帝去世前的法蘭克王國中,統治者給予其封臣領地只是作為該封臣個人對其效忠的一種報酬,封臣對領地的擁有有一定的年限,至多也只是終身,當封臣去世後其領地將由統治者收回。[7](p.160)通過這種方式,法蘭克國王們避免了政治統治的分裂。此外,在8-9世紀法蘭克王國興盛時期,商務貿易和貨幣仍然通行,統治者還能用貨幣來酬常其臣屬,[8](p.82)故封地並非是獲取效忠的惟一手段。事實上,查理曼很注意國家權威的完整性,他對分封領地非常謹慎,除了恰巧駐在邊境上或蠻族所居地區的伯爵以外,查理曼「從不授給任何伯爵一個以上的郡」,他的理由是:「憑那份進款或那份地產……我就可以使某個臣屬效忠,而他也會像隨便哪個主教或伯爵一樣好,或者還要好些。」[9](p.50)這種政策的實際效果是使貴族的領地保持在較小的規模並與基督教會的教區體系犬牙交錯,從而排除了貴族領地獨行其是的危險性。

然而,查理曼死後,卡洛林帝國便陷於內戰不已,並遭受來自馬扎爾人、維金人和阿拉伯人外來入侵的混亂局面,查理大帝約束大貴族割據傾向的努力付諸東流了。查理曼子孫之間的骨肉相殘致使帝國權威急劇衰落。查理曼的幾個孫子為擊敗競爭對手,爭相拉攏一些有權有勢的大貴族,而在戰亂頻繁、貿易中斷的情形下,貨幣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土地成為君主收買臣屬的主要手段。於是,他們拋棄查理曼那套限制貴族領地規模的策略,開始允許同一個人擁有不止一個郡的領地。當一些貴族因領地膨脹而實力大增時,國王們自然而然地又向他們作新的讓步,給予他們對其領地的世襲權利。西法蘭克王國的禿頭查理開此風氣之先,877年他頒布詔令,承認由兒子繼承父親領地的做法。在北義大利,由於查理曼長孫羅退爾的軟弱,貴族領主的獨立更加徹底。當奧托一世及其後人征服該地時,羅退爾被迫承認北義大利諸侯世襲制的既成事實。在東法蘭克王國境內,領地世襲化要稍晚一些,但在康拉德二世(1024-1039)時期,以1037年著名的《米蘭敕令》為標志,神聖羅馬帝國內的貴族領地也世襲化了。《米蘭敕令》確立的原則是:任何領主(無論主教、修道院院長、侯爵、伯爵或其他任何領主)都不得被剝奪其領地,除非是按我們祖先的法令由其同級領主集體裁決他犯了罪;附庸在認為受領主或同級領主不公正對待而可能失去領地時,可以向帝國最高法庭上訴;領主的領地應由兒子或孫子繼承,如無子嗣則可由同胞兄弟或同父異母的兄弟繼承。[10](pp.383-384)

領地世襲化的意義是領主把所屬領地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王權或政府權力連帶地產—起分散給了權貴,再無王權能予回收。大世襲領主在自己的世襲領地上可以獨行其是,全權管理領地內的各類事務,排斥王權對領地內部事務的干預。他們可以進一步分封聽命於己的附庸,並設置法庭來解決附庸之間的糾紛。[11](pp.45-50)亨利·哈蘭姆總結了封建主義鼎盛時期法蘭西的封建主擁有的特權:(1)鑄造貨幣;(2)發動私人戰爭;(3)除向領主提供財政支援外,免除一切公共捐稅;(4)擺脫司法控制;(5)在自己的領地內行使司法權威。「這些特權是如此地廣泛,與一切主權原則如此地相對,會令我們從嚴格的意義上把法蘭西看作是一個諸多國家的聯合體。」[7](p.205)

這種中央政府權威被排擠出地方政治領域的事態,與歐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聯系在一起。與9-11世紀西歐普遍的領地世襲化進程同時進行的一個事態是,伴隨著內戰和私戰的綿延及外族的不斷入侵,自由民得不到王權的有效保護,他們被迫依附於當地的強大領主以求在混亂時日得以生存。自由民依附領主的方式是將自己的土地奉獻給某個領主,再在封建條件下取回這份土地;更流行的方法是自由民被迫承認自己是某個領主的臣屬,從而承認從來就不存在的所謂地產的「授予」;作為領主的附庸,自由民獲得了領主的庇護,但同時必須向領主履行提供勞役等義務,他們的人身自由被大大剝奪,淪為了農奴。這個進程在遭維金人入侵最嚴重的西法蘭克王國地區發展最早,逐漸也擴散到義大利和德意志。由於有了大批農奴的依附,封建領主就掌握了更堅實的經濟基礎,因此封建主義從最初的軍事性機制擴展為組織經濟生產的紐帶。[12](p.38)由封建主義組織的經濟是一種封閉型的自然經濟,西歐各地普遍修築起來的城堡(註:城堡的興起在西法蘭克地區發生較早,在德意志則較晚,大約到11世紀後期才出現,見J.W.湯普遜:《封建時代的德意志》(James Westfall Thompson:Feudal German),芝加哥,1928年版,第304頁。)則是這種經濟形態的象徵。隨著封建主義的成熟,西歐的城堡結構也逐步改進,在西法蘭克地區,10世紀時的木結構堡壘建築讓位於11世紀以後的石塊建築。城堡強調了這樣的事態,「即領主的權威是基於擁有土地基礎上的地方性現實」;它是力量的象徵,雖然有時是用作鎮壓的武器,但也被當作保護周圍村莊的手段。「領主和附庸、僕役和農民在城堡內高大的廳堂中一同按序進餐,這反映出這些人組成了一個由雙向性義務約束的、存在於國家之內的社團
城堡是西歐封建社會的基層核心,但在最高王權與最底層的農奴之間,不止是有一層領主,而是有好幾個層次,每個領主都可將自己的領地劃成數塊封給自己的屬下,從而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形的階梯網路。一個大領主相對於國王或皇帝來說是附庸(vassal),國王和皇帝是他的領主(lord),但相對於這個大領主自己分封的中小貴族來說他就是領主,由他分封的人則是他的附庸;依次類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騎士。各級領主與附庸相互按契約承擔責任和義務。在歐洲大陸,通常情況下附庸只對他的直接領主負責,形成了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則。但英格蘭的情形有所不同,1086年,征服者威廉召集全體大小封建主宣誓盡忠王室,各級領主便與英王發生了直接的主臣關系。[14]這是英國封建主義的特點。事實上,歐洲各地區領主與附庸間具體的責任和義務及運作方式各有所差,並無統一的規則;神聖羅馬帝國的封建制度與英格蘭的封建制度大相徑庭,法國與西班牙的情形相去甚遠,德意志與義大利的做法也不盡然。這正是西歐封建主義之「非系統性」的一個方面,恰如著名史家威爾斯強調的那樣:「處在其鼎盛時期的封建主義什麼都是,就是沒有系統性。它是粗略組織起來的混亂狀態。」[15](p.638)

不過西歐的封建制度畢竟還有一些普遍性的規范。總的來說,封建領主與附庸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他們必須相互承擔一系列的責任和義務。領主除給予附庸封地作為其武器、衣食等費用的資源外,還有保護附庸不受任何傷害的責任,而附庸則必須宣誓效忠於領主並向領主履行諸種義務,大致包括應領主之召隨領主征戰、協助領主處理行政和司法等事務、遇領主有特殊事情(如領主被俘需贖金贖身、領主之兒女婚嫁等)時捐獻款項等。[10](pp.367-368)附庸必須遵守封建契約中規定的各種應盡義務,否則就是犯「大罪」(Felony),有可能失去采邑;而如果他能履行義務,其采邑即可父子相傳,領主不得無故籍沒。同樣,如果領主不能盡到保護附庸的責任,或對附庸不公平,附庸就可宣布解除對領主效忠的誓言。12世紀後期開始有一些法學家闡述封建主從關系,這些受羅馬法影響的采邑法法學家們非常注重「領主對領地的權利」(dominium directum)和「附庸的權利」(dominium utile)之間的區別,[2](p.220)他們對兩者的權利給予了同等的重視,認為「封建依附關系是一種對雙方都有約束而不只是約束附庸的契約」。[16](pp.98-99)阿拉貢王國貴族向國王效忠的傳統誓言是最好的佐證:「與您一樣優秀的我們,向並不比我們更優秀的您起誓,承認您為我們的國王和最高領主,只要您遵從我們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無效。」[17](p.54)

世襲化的封建領主們珍視他們的權利,堅持這些權利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項維護榮譽的神聖事業;與這項事業相比,對上級領主的忠誠——在最高層次上即是對王權(也即國家權力)的服從——似乎只能處於次要的地位。1022年布盧瓦公爵厄德致其領主法國國王羅伯特的一封信清楚地表明了封建主的心態。布盧瓦公爵在得知國王將通過一次法庭審判來剝奪他的采邑時,拒絕出席受審而代以致信國王以示抗議。他在信中稱:「……任何人都會認為我配得上繼承〔財產〕。至於我從你那裡領得的采邑,很明顯它不是你以國王身份而擁有的,而是我感謝你的恩寵通過從我的祖先那裡繼承而得到的……真的,我為什麼不能去捍衛我的自尊?我要求上帝證明我自己的靈魂,我寧可死得光榮而不願生活沒有自尊。」[4](pp.36-37)

基於這種信念,中世紀領主與領主之間、領主與附庸之間發生爭執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一些爭執能通過同級領主的集體裁決或上級領主法庭的仲裁得到解決,但還有一些爭執靠裁決無法解決,便只能訴諸武力,由此引發的貴族之間的私戰十分普遍。13世紀中葉法國國王再三頒布禁止王室直屬領地內附庸間相互私鬥的詔令可證明這類私鬥的普遍性。另一個證明貴族私戰普遍性的佐證是基督教會約束私戰的努力:9世紀末法蘭西地區幾次宗教會議(989、990、994年)規定了一種稱作「上帝的和平(Peace of God)」的慣例,號召封建主和封建武士在一定的期限內不劫掠教會財產和老弱病殘人等。此慣例在11世紀中葉時在歐洲其他地方得到推廣,名目變成了「上帝的休戰(Truce of God)」,封建武士被要求去支持教會,每周從星期三日落至星期一日出期間停止一切爭戰。[10](pp.412-417)但從相反方面去理解的話,「上帝的休戰」意味著封建武士還能在一周的其他三天中用武力來解決相互間的爭端。

封建主們與國王及皇帝之間的爭執,也應包括在私鬥范疇內,因為在封建主們看來,君主並非最高權力擁有者,在某種意義上他們也是附庸,即上帝的附庸。封建權利的維護者、《保衛權利反對暴君》一書的作者宣稱:「上帝授予國王到其王國,與附庸被其領主授予采邑的方式幾乎完全相同。我們必須得出結論:國王是上帝的附庸,他們如果犯了大罪,也必然要被剝奪他們從領主那裡得到的權益……既然上帝占據著最高領主的位置而國王是附庸,誰敢否認我們必須服從上帝這個領主而非身為附庸的國王呢?」[16](p.99)那麼由誰來行使這種對君主的剝奪?自然是那些自認為代行上帝旨意的封建主,他們往往以上帝之名義集體反抗君主。如在13世紀初反抗國王約翰的英國貴族武裝的首領便自稱是「上帝和神聖教會之軍的統帥」,[18](p.67)這場爭斗以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告終,英國貴族成功地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也保護了自己的許多權利。

在德意志地區,封建諸侯對抗其領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意向更加堅決。德意志的封建割據勢力源於日耳曼部落軍事首領制,查理曼曾對古老的諸日耳曼公爵權勢進行大力抑制,但始終未能將其徹底根除。在查理曼死後,東法蘭克王國境內諸侯割據局面逐漸又恢復起來。從奧托一世起,神聖羅馬帝國不乏有雄才大略、武功赫赫的皇帝,但在德意志內部,他們始終只能是幾個大諸侯中的第一人而已,故日耳曼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王冠相繼在薩克森家族(919-1024)、法蘭克尼亞家族(1024-1125)、薩克森家族(1125-1138)、斯瓦本的霍亨斯陶芬家族(1138-1254)間輪換傳遞。日耳曼人幾大公國的首領可以承認國王和皇帝的職位,也時時向皇帝宣誓效忠,但他們決不願承認他們從國王處獲得他們的公國,或者說從國王處得到他們的領地,他們聲稱他們的領地是「太陽采邑」(Sonnenlehen),即取自太陽的領地,以此來強調他們的完全自由。[19](pp.293-294)一旦時機來臨,德意志諸侯總是毫不猶豫地反抗皇帝權威,堅持自己獨立的權利。

封建主義政治機制便是這樣建立在各級領主與附庸個人之間很不穩固的行為規范基礎之上。這套規范,本質上是屬於私法范疇內的東西,它們不能與現代國家的那種公共法律混為一談,現代意義上的公法在中世紀的歐洲幾乎完全不存在。故有學者稱「在封建國家裡,私法取代了公法的地位」。對此威爾斯作了這樣的補充:「更確切地說是公法淪喪並消失了,而私法則來填補了這個真空;公共責任變成了私下的義務。」[15](p.640)

由於領主—附庸間階梯型網路的破毀,封建國家的界限也是雜亂無章,一個君主所統治的東西,不是對某個確定的地域的統治,而是他手中所掌握的「權利」之延伸。在所謂的封建「權利」中,由聯姻所致的王朝繼承具有特殊的意義。在中世紀乃至近代早期的歐洲,王朝繼承在國際政治中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通過王朝世襲體系安排的個人繼承是國家生存的自然夥伴,王室成員之間的聯姻可以導致國家像財產一樣合並或甚至瓜分。因此,「外交家們將大量的時間花在嫁妝事宜上,嫁妝事宜乃是有關遺產繼承或潛在遺產繼承的一種國際交易」。[21](p.94)這種情形,在法國加佩王朝(987-1328)時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路易六世(1081-1137)安排其子路易七世(1137-1180)與阿基坦(Aquitaine)家族的女繼承人愛麗娜結婚,有望使普圖瓦(Poitou)、桑頓日(Saintonge)和蓋亞那(Guienne)等大片領地並入王室直屬領,使法國王室領的規模擴大整整一倍。但1152年愛麗娜與路易七世的離婚卻一下子使這個成果消失殆盡,而隨後愛麗娜與安茹伯爵亨利(英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再婚更使法王的這個附庸的領地擴大到可怕的規模。[22](p.107)

基於時時變化的聯姻繼承體系和不確定的私人契約關系,封建國家(如果姑且把這些君主的領地稱作「國家」的話)的疆域顯得極其模糊。例如,亨利二世(1154-1189)統治著英格蘭,同時又是諾曼底公爵、安茹伯爵、圖棱伯爵和曼恩伯爵,他的許可權「從北冰洋一直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脈」,英格蘭只是他的行省之一。但是,他作為諾曼底等領地的領主,又應是法國國王的附庸,因此他得去巴黎拜見法王以示忠誠。[23](pp.184,187)而此時的法國國王名義上是亨利二世的領主,對亨利二世的英格蘭王國並無統治權,就連對諾曼底等地,他實際上也無法行使有效管轄。法國國王腓力普二世在決意控制諾曼底之前,先得在1202年以領主身份剝奪英王約翰在法國的采邑,隨後再派兵攻佔諾曼底公國。[24](p.7)而當1213年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廢黜約翰並邀腓力普二世出任英國國王時,法國國王甚至可能把英格蘭歸入他的個人統治。[25](p.32)確定法國國王的統治區域是一件為難之事,雖然法蘭西王國理應含括大致相當於原西法蘭克王國的疆域,但當時人卻往往只把巴黎周圍的那一小塊王室直屬領地視為法國。遲至13世紀末,當法國國王的權力已大大擴展之時,法國南部一些地方如土倫等地的官員還習慣於說「派信使到法蘭西去」,他的意思是派人去巴黎。[26](p.388)同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名義上是德意志、北義大利眾多諸侯的領主,但他對這些地區的統治卻極為軟弱。可他作為西西里國王,卻能在這個基督教國度的外圍地區行使著極其嚴酷的統治,剝奪了貴族、教士和城市的諸多權利。此外,他又在1229年加冕為耶路撒冷國王,使自己的權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地區。[27](p.466)

這些缺乏穩定疆域范圍的西歐封建國家的君主不僅對內無法實行統一的管理,對外也不能以主權者的身份進行平等的交往。一個典型的事例是,1329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訪問法國,在亞眠受到法國國王腓力普五世的熱情接待,但愛德華三世對是否應向法國國王表示臣服(按慣例是採用交握雙手置於領主兩手之間的儀式)遲疑不決,他的謀士建議他等回英國查閱有關古代契約後再決定對待法國國王的禮儀。在查閱了舊有契約後,愛德華三世致書腓力普五世稱:「吾等已查悉〔英王對待法王的〕禮儀若何,故謹致此函告知,吾等在亞眠尊奉法國國王之禮儀應是臣屬朝見領主之禮。[10](p.366)此事件表明,英法兩國的關系主要取決於兩國君主的祖先之間訂立的契約規范,而不是由國家間的平等法規來決定。九年之後,愛德華三世為對抗腓力普五世,積極地追求同神聖羅馬帝國結盟,他與德意志皇帝結盟的方式是向皇帝巴伐利亞的路易斯效忠,自願作皇帝的附庸,皇帝則封愛德華三世為皇帝在德意志西部的代理,隨後愛德華便召集西德意志諸侯,要求他們出兵為他進攻法國國王。[28](p.22)可見,中世紀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盟也是建立在個人契約的基礎上的,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性質完全等同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不過在層次上有所差別而已。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卡爾頓·海斯聲稱在中世紀歐洲沒有「國際關系」

Ⅵ 想了解一下法國十字軍出征的背景和過程

戰役概述 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發生的九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是由西歐基督教(天主教)國家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由於羅馬天主教聖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的目的是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東征期間,教會授予每一個戰士十字架,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十字軍東征一般被認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 編輯本段歷史背景 西歐封建主、大商人和羅馬教廷在「拯救聖地」的名義下,號召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去奪回被伊斯蘭教控制的耶路撒冷,並對東部地中海沿岸各國進行了持續近200年的侵略性遠征。
地中海及其沿岸,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有著先進的科學、經濟與文化,因而它也是人類爭奪最激烈,戰爭發生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早在公元7世紀,塞爾柱突厥人(他們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就佔領了耶路撒冷,他們干擾基督教商人,殘酷地虐待在巴勒斯坦朝聖的基督教徒,因此就埋下了宗教戰爭的禍根。
11世紀末,西歐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城市崛起,已有的財富已不能滿足封建主貪婪的慾望,他們渴望向外攫取土地和財富,擴充政治、經濟勢力;另外,當時的西歐實行長子繼承製,許多不是長子的貴族騎士不能繼承遺產,成為「光蛋騎士」,他們往往靠服兵役和劫掠商旅為生;除了騎士外,西歐的城市商人,特別是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的商人,企圖從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奪取地中海東部地區的貿易港口和市場,獨占該地區的貿易,因而也積極參與了十字軍。還有就是農民,他們受到了封建主越來越重的剝削和壓迫,再加上連年的災荒,所以他們夢想尋找擺脫飢餓和封建枷鎖的出路,所以才逐漸被教會所蒙蔽,被騙往東方;歐洲教會最高統治者羅馬天主教會,企圖建立起自己的「世界教會」,確立教皇的無限權威。這些原因促使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地中海東岸國家。當中近東地區混亂不堪、君士坦丁堡皇帝阿歷克修斯一世向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援,以拯救東方帝國和基督教的時候,不知此舉正中了羅馬教皇的下懷。早已垂涎東方富庶的西歐教俗兩界,由天主教會發起,以驅逐塞爾柱突厥人、收復聖地為目標,以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地(耶路撒冷)為口號,開始了十字軍東侵。1096—1270年,西歐封建主對近東各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西歐商業資本的增長,以及城市和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加速了封建社會內部的社會經濟分化,並推動統治階級去掠奪經濟發達的近東國家。十字軍東征是天主教會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的口號下發起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領土一起是在十一世紀末葉被穆斯林(塞爾柱突厥人)佔領的。十字軍參戰者服裝均飾以紅十字為標志,散稱「十字軍」。 編輯本段戰役過程 九次東征
公元1095年11月,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勒芒宗教大會上說︰「在東方,穆斯林佔領了我們基督教教徒的『聖城』(耶路撒冷),現在我代表上帝向你們下令、懇求和號召你們,迅速行動起來,把那邪惡的種族從我們兄弟的土地上消滅干凈!」教皇還蠱惑人們︰「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產豐富無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導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十字軍東侵前後進行了9次。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1096—1099年),參加的約有10萬人。騎士十字軍兵分4路,1097年會合於君士坦丁堡, 旋即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城奪地,佔領了塞爾柱突厥人都城尼凱亞等城,大肆擄掠,於1099年7月15日佔領耶路撒冷,接著按歐洲國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佔地區建立若干封建國家。十字軍橫征暴斂,促使人民不斷起義,政權動盪不定。
第二次十字軍遠征(1147—1149年),是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進行的。塞爾柱突厥人於1144年佔領愛德沙,是這次遠征的起因。出動較早的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法國十字軍攻佔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
第三次十字軍遠征(1189—1192年),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率領下進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隊,沿上次遠征的陸路穿越拜占庭。法國人和英國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佔領了西西里島。由於十字軍內部矛盾重重,此次遠征也沒有達到目的。德意志十字軍(最初約10萬人)一路上傷亡慘重,沖過了整個小亞細亞,但紅鬍子在橫渡薩列夫河時溺死,其軍隊也就隨之瓦解。腓力佔領了阿克拉(阿克)港後,於1191年率部分十字軍返回法國。理查在敘利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佔了塞普勒斯,並建立了塞普勒斯王國,以後,於1192年與埃及蘇丹撒拉丁簽訂和約。據此和約,從提爾(今蘇爾)到雅法的沿海狹長地帶歸耶路撒冷王國所有,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目的本是要攻佔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義大利貴族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十字軍按威尼斯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扎拉城(現克羅埃西亞的扎達爾)。並利用拜占庭國內的糾紛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城三天。大戰過後,威尼斯佔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公國。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持。於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佈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布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通過戰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克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普勒斯的於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擾著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役中,穆斯林軍隊借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並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爭終告失敗。
兒童十字軍,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騙下,三萬名兒童組成了一支十字軍(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歷史稱之為兒童十字軍。兒童十字軍在法國馬賽啟程渡海,准備完成大人們未竟的事業。最終,這些孩子不是在風暴中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給販賣到埃及。在德國,兒童也是受騙參軍。大部份兒童因飢餓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則流浪乞討。最不幸的幾千個兒童被拐賣。
第六次十字軍遠征(1228—1229年),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下進行的,這次遠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暫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奪回。 第七次十字軍遠征(1248—1254年)和第八次十字軍遠征(1270年),是法國國王「聖者」路易九世先後對埃及和突尼西亞進行的兩次遠征,但兩次遠征均遭失敗。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1254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十字軍很快便攻取了達米埃塔,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過瘟疫後,十字軍進攻開羅。十字軍被由將領拜巴爾率領的奴隸騎兵(馬穆路克)打敗。結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當時的蘇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故法國以大筆贖金贖迴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與他的士兵才能被釋放回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領導,進軍突尼西亞。十字軍在突尼西亞登陸不久,路上發生傳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此次十字軍東征以撤退收埸。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1271年—1272年),由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領導,趕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經無力回天。他在阿卡簽定了停戰協議,於1272年返回英格蘭繼承王位。
至此,十字軍東征時代基本完結了。

Ⅶ 耶魯撒冷是哪些宗教的聖城,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聖城

這是猶太人的聖城,因為從舊約開始猶太人就是上帝揀選的聖民,上帝把迦南地賜給他們,後來建造了耶路撒冷;稱為錫安聖城;從主後70年,聖殿被羅馬毀了之後,後來以色列人流落其他國家,後來阿拉伯人占據了耶路撒冷,據為己有稱為他們的聖城;以色列人回來之後,為了耶路撒冷有過多次戰爭;後來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建造了會堂,其實應該是猶太教的領地。

Ⅷ 耶路撒冷的形成是什麼因素

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於1099年在 耶路撒冷王國版圖黎凡特(Levant)建立的基督教王國。該王國於1299年在阿卡城淪陷後遭到毀滅 國旗。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是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11月26日在克萊蒙(法國)召開的高級宗教會議上宣布的。約有10萬人參加了這次東征。1097年,十字軍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佔塞爾柱人國都尼凱亞,1098年,又攻佔埃德薩和安條克,建立起最初幾個十字軍國家——埃德薩伯國和安條克公國。1099年7月,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耶路撒冷王國按照西歐封建制模式制訂了《耶路撒冷條例》,其中規定了封建世襲制度以及領主和附庸關系。耶路撒冷王國的臣民,無論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突厥人,還是信仰基督教的敘利亞人和希臘人,皆淪為封建世襲領主的私家農奴和依附民。 十字軍在東方建立的其他國家,均附屬於耶路撒冷王國。城鄉居民多次舉行起義反抗奴役者。為控制十字軍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侶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 耶路撒冷王國建國時,國家版圖只是由一些在十字軍東征過程中被十字軍佔領的村莊和城市組成。經過後來的幾代國王的擴張,王國的實力大增。終於,在12世紀中期,王國大致上佔有了聖城以及其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即現今的耶路撒冷,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區的大片土地。王國的土地從黎巴嫩一直向北到西奈沙漠,在東方到達今天的約旦河以及敘利亞地區。王國還曾試圖將其版圖擴張到當時法蒂瑪王朝擁有的埃及。耶路撒冷王國的國王的影響力還擴張到了其他十字軍建立的王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等。 該王國於1299年在阿卡城淪陷後遭到毀滅。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在耶路撒冷有領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