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作家局外人寫的是什麼

法國作家局外人寫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3 18:03:18

『壹』 局外人這本書主要講什麼

有點悲

故事並不傳奇,甚至說有點傳統,寫的是:年僅18歲,但家破人亡的流浪兒韓雪理,被一個爺爺收養,這個爺爺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江天空,另一個叫江尹湛。這個家庭很奇怪,爺爺對兩個孩子非常冷漠。這兩個孩子也很奇怪,江天空看起來很冷漠,喜歡把自己相冊里每個女孩子的臉都燒黑;江尹湛看起來一副無賴相,很痞,但又很膽小,黑夜裡不敢獨處;純朴、善良的韓雪理覺得自己被排斥在這個家庭之外,是個局外人……

然而,一個女子和兩個男子長期相處,總是要有故事發生,而且肯定是愛情故事。可愛淘就是要把這樣一個離奇的,陰錯陽差的,曲折的三角戀故事,用她艷光四射的魔法文字告訴我們。書中,青春、熱情、浪漫、真誠;感人、感傷、無奈、委屈;嫉妒、詆毀、辱罵、攻擊;搞笑、過火、酷炫、認真……這些韓國青春小說的重要元素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貳』 局外人的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局外人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局外人的讀後感1

小三,這個名詞,我不太懂,只是被他們作為口頭禪,時不時從口中吐出,漫天飛舞的小三二字,讓我耳熟能詳了!當朋友們在說說事事非非時,會談到有關於這兩個字的,特別姑子,每次說到都挺興奮的說個不停…而我總是莫不關心的,我覺得這些都是發生在有錢人的世界,那麼的不現實,都市燈紅酒綠,人的感情也都多元素化了,前一秒愛上的人,下一秒也可能忘記了Ta的模樣,讀後感--局外人,涉世未深。而我這個卑微的人,怎麼也不會跟我扯上什麼關系!今天,看到肖艷琴的遺書,才發現小三的力量那麼龐大,大得可以讓一個人了絕生命!人類真的無法遏制小三的出現了!她的老公那麼不堪,誓言旦旦,花言巧語把她迷得神魂顛倒。她一次又一次的原諒他,他的眼淚,他的承諾,都是他一段小小的劇幕,他演出的完美無缺,在劇中的她已經無法抽身而退,讀後感《讀後感--局外人,涉世未深》。《回家的誘惑》是這個時代的反映,姜宏的出色表演比男主角更使人唾罵,原來屏幕外的人比屏幕里的人演得更淋漓盡致。我同情她,她相信著這個人,卻被他背叛得狼狽不堪,她說,她再不相信這個世界了,她用生命去停止這個噩夢…心理老師說得好,極力的反對這句世人都迷戀的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生命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愛,還能怎樣去愛!你可以不去愛,可以不相信愛,但你一定要活著…一個男人,就可以令你舍棄了最愛你的家人,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痛,每每想起都痛不欲生,何其殘忍!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有柴燒,天下何處無芳草,大不了,一個人孤單到老,世界如此可愛,總會有你的所愛!世人啊,你不要做第二個姜宏,更不要做第二個肖艷琴……愛你所愛,由始至終……倘若Ta不愛,那笑著離開,活得更好……

局外人的讀後感2

不管歷史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一個特定的人,從他一生下來到死,都要面臨一個事實,那就是:人生只有一次;同時他也要一直思考一個沒有人可以替他解答的問題,那就是:他應該如何度過這一生?對於極端悲觀主義者來說,只有一次人生意味著虛無。歷史長河波濤滾滾,人是多麼渺小,取其一瓢,盡其一生品之而不得其味,就更別說要在這歷史長卷上留下自己的一筆了。

人生之於時間就如晨露之於四季,輕輕地來,默默地走,之後便找不到存在過的痕跡;而對於極端樂觀主義者來說,只有一次人生卻意味著全部。人啊,生在這個物質與精神並存的世界上,財富、功名、權利、地位同健康、幸福、愛一樣,是人生追逐的目標,而人生只有一次,這些目標卻如魚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認為一次人生意味著全部的人,總是抱著一種「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心態,想要把所有東西都收入囊中,才覺得這唯一的一次人生夠完美。而我們一般人時而屬於極端悲觀者,時而屬於極端樂觀者,更多的時候是處於兩者之間,但是這樣的「中庸」位置是經過冷靜思考而採取的對人生要理性對待的態度,還是不得已而採取的應付世事的無奈之舉呢?這就因人而異了。

說到因對人生看法不同而採取不同態度來「消費」人生,法國作家加繆的《局外人》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這種思想。加繆持有許多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雖然他自己再三否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他認為,世界是荒謬的,現實本身是不可認識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獨,活著沒有意義。

這種思想在《局外人》主人公莫爾索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莫爾索對人生各種悲歡變故冷漠淡然,麻木不仁,連對母親的逝世以及對自身的死亡都抱著局外人的態度。

加繆早期的思想在這部作品中體現得很明顯,他認為人生就是一串荒謬的事實,疾病,災難,死亡終究會到來,人生終究要歸於黃土,那麼因親人離去而悲傷,因朋友分離而痛苦,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又何必苦苦挽留,傷神費力呢?況且這一次的挽留並不會避免下一次的分離和傷痛,人生就是一串串不可避免的接踵而來的荒謬事實,這樣有什麼意義呢?他以為他就是這樣看透了人生,因此他小說中的主人公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他所在的這個世界,對待他自己的生活。

局外人的讀後感3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貝·加繆所寫的小說,描述一個叫默而索的年輕人安葬母親之後,一直到因為防衛過當致人死亡而被判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說語言冷靜又乾脆,稍嫌單調的敘述揭示了默而索復雜的內心世界。

小說開頭一句即是:「今天,媽媽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樣的口氣,大凡成人提到該類事,會尊稱母親,可是默而索卻不是。接著又是一轉:「也許是昨天……」,不經意間,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經心和恍惚。接下來,讓人有點憤然,他從頭到尾沒有哭,還在母親遺體前抽煙。第二天,他就遊玩的不亦樂乎,帶女友回家過夜。還幫一個名聲狼藉的鄰居懲罰他的情婦,因為「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女友要和他結婚,他覺得「怎麼樣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愛她,他竟然說「大概是不愛她」。最後迷迷糊糊殺了人,對於法庭上的辯論也不關心,好像與他無關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與其說是因為殺了人,不如說因為被指控「懷著殺人犯的心埋葬了母親」。在臨刑前夜,他拒絕神甫,卻想起媽媽。小說最後一句:「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許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讓讀者不由震驚!

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都是那麼不凡,使得中間的有點枯寂有點冷淡的述說,頓時變得意味深長,平淡中現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種生存的荒誕感,人和社會的剝離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說有深沉的哲理。事實,評論界把《局外人》標簽為哲學小說。

問題是,默而索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從上面的簡述,默而索似乎是個冷漠的人,因為在母親下葬時候竟然不哭。默而索為什麼不哭,小說最後解釋道:「媽媽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脫,准備把一切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來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這樣的「理性」使得他和整個社會道德系統脫節。

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傳統的價值觀,如感情,愛情,事業,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譬如母親下葬時候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說「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麼無疑就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在社會拋棄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時拋棄了社會。雖然生活在社會中,可是價值觀游離在社會之外默而索的悲劇在於,他沒有明確否認永恆,但是也不為永恆做一點努力,是一種含糊的態度。當大家都這樣解釋世界的時候,默而索卻要另外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難免成為局外人。

生存的無奈,在於精神往往和肉體的分裂,人和社會的背離,生之無限渴望和死亡無限逼近的矛盾。於是生存有時候就很荒誕。

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局外人,或多或少。譬如差生在課堂上,成為局外人。乞丐在繁華都市,成為局外人。每個異類,在他的特定環境里,都是局外人。默而索游盪在我們周圍,千千萬萬,每個孤獨的背影,詮釋了生存的荒誕和無奈。

『叄』 加繆《局外人》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莫爾索是阿爾及爾一家法國公司的職員,因為幫鄰居情人出軌的事情做了證人,遭到情人弟弟的攻擊,在慌亂反擊中開槍殺死了一個阿拉伯人。法官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於是用主人公母親去世他還有心情去玩笑和女人在一塊為理由,將他判為死刑。

臨刑前莫爾索閃過願意重新生活的念頭,但他仍然覺得現在也是幸福的,想到受刑時會有很多人來看,來咒罵 他,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

『肆』 加繆小說《局外人》所展現的「荒誕的世界」、「怪異的」主人公

     

          加繆,法國作家,為「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其小說《局外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人公是一個完全與社會整體對立的形象存在於小說中,在情感、工作、死亡時的種種作為都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小說中的景物、人物的描寫都讓人產生一種壓抑感,讀者都想盡快讀完小說逃離這么一個壓抑的世界,這就是加繆想帶給讀者的效果,彷彿同主人公一樣置身其中,又以局外人的角度審視這個荒誕的世界。看似加繆是以一種客觀的角度來訴說,主人公誕生於那個荒謬的世界裡,能夠不隨主流、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側面反映出加繆對主人公行為的贊同。

        小說從主人公默爾索的母親葬禮開始,「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也搞不清楚」。這樣的輕描淡寫親人的逝世,從一開始我們便不能理解默爾索的怪異舉動,在媽媽去世幾天內,和所謂的女友看電影、下海玩耍、尋歡作樂,對於女友「是否愛她」的問題當作廢話,鄰居想與他做朋友時的回答僅僅是「都可以」,在面對老闆的向外派遣回答道: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永遠無法改變,這樣的索然無味的主角形象在小說第一部分刻畫出來,這部分里我們並不知道默爾索的生活環境,讀到這里時覺得他可能僅僅是一個令人討厭的頹廢大叔罷了,接著進入第一部分末尾,他拿槍殺了一個阿拉伯人,雖然是意外事故,但這時的主角已經開始讓讀者心生厭惡。小說進入第二部分,默爾索進入大牢,社會的抉擇決定著他的命運,自己卻毫無辦法,法官按照自己固有的邏輯,將收集到的碎片線索串聯起來,利用默爾索身上發生的偶然事件將他定義為一個罪大惡極的罪人,將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默爾索定義為一個冷酷無情、蓄意殺人的惡魔。即使是這樣默爾索還始終相信自己無罪,相信有一天自己會被釋放。更為有趣的是調查員從未調查過整個殺人事件,只是搜索默爾索過去的種種行為,彷彿硬生生的將母親、女友瑪麗與殺人聯系起來,最後定位蓄謀已久的惡魔殺人事件。他只是無視周圍的一切、所有事情都感受到失望,就將其與惡魔相比,這樣的司法程序更讓人感到荒謬至極。讀到這里,也許我們已經能夠理解主人公開篇的怪異舉動,法官的審判僅僅是這個荒誕社會的一角,面對這樣的社會,作為局外人的默爾索的怪異已經十分「正常了」。事實上,默爾索才是這個小說世界裡真正活著的人、真正表露自己內心的人。在他死亡前夕,他真正感覺到過去的自己是多麼的幸福,為自己所作的一切感到自豪,此時的默爾索突破社會的限制,以局外人的視角審視這個社會,甚至為他們感到悲哀。到此,我們可以看出加繆對默爾索的贊許,就像這樣的荒誕社會誕生出默爾索「怪異」行為一樣,加繆的《局外人》同樣是由自身所處的世界孕育出來的。

        小說創作於二戰期間,在這混亂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活在戰爭的陰影之下,對未來充滿著迷茫,孤獨、冷漠、迷茫的世人生活在加繆的周圍,此時的加繆更像是局外人一樣,將這一切審視的清清楚楚,人們以冷漠來對待這個世界,最後遭受的是同樣的悲慘的命運,最終都是悲劇的結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加繆積極投入發法西斯運動中,以筆帶槍,訴說著當時世界的荒謬,他的小說在二戰之後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歐洲並最終在全世界成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我們不能越過時代的背景去評判默爾索的好壞,在既定的社會准則下,幾乎沒有人能夠逃離社會的制約,我們都有自己的內心想法、有自己的理想世界,但能做的選擇只有兩種,要麼忠於內心改變社會、要麼跟隨社會的腳步,從這一點來看,我們都是默爾索。局外人並不單純的指默爾索這個人,默爾索身上包含太多人的影子,「局外人」是在任何時代都會有的現象。以"荒謬"反擊荒謬,這正是《局外人》主人公莫爾索的思想,當然也是作者阿爾貝·加繆的思想和創作意圖。

『伍』 《局外人》到底想表達什麼

《局外人》是為了表達這個世界的荒謬性及人與社會的對立狀況。

《局外人》(L'Étranger)是法國阿爾貝·加繆創作的中篇小說,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

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通過塑造莫爾索這個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這個世界的荒謬性及人與社會的對立狀況。

莫爾索的種種行為看似荒謬,不近人情,實則正是他用來抗擊這個荒謬世界的武器。

《局外人》評價:

《局外人》開篇就提到莫爾索母親的死亡,然而,這也是一切悖論的開端,眾人以為自己看到的僅是莫爾索對於母親的死亡的無動於衷與冷漠,在他們看來,面對親人的死亡是應該大哭和悲痛的。

但是對於莫爾索而言,當他接到電報的剎那,他母親就已經死了,他認為所謂的各種行為並不能改變他的母親死亡的事實,還處於生命狀態的他被動地讓人們與她母親的死亡締結了某種聯系。

『陸』 你覺得加繆的《局外人》這部作品,有哪些亮點

引言: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多閱讀一些經典名著,因為這樣有利於陶冶自己的情操,並且讀一讀經典的文學作品還能夠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程度。

三、對加繆的評價

加繆的作品影響了很多的人,而且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和正義緊密相連的,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頑強的人,並且他也通過他自己很多作品體現出來了現代人的道德和良知,而且加繆在去世以後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惋惜,並且他還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就給人們很多很多的寶貴財富,例如《西西弗的神話》和《局外人》等,而且他很多精神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很多時候都讓在迷茫中的人們重新找到方向。

『柒』 《局外人》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局外人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我們總在追逐著所謂的不拘泥於一切的自由,但社會中哪有完全的自。沒有人能完全成為一個社會的局外人生存,當我們對他人冷眼旁觀的時候,自己也會被另一群人冷眼以對。


局外人內容說明

局外人是法國作家加繆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傑出作品之一,該書以一種客觀記錄式的零度風格,粗線條地描述了主人公默爾索在荒謬的世界中經歷的種種荒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誕體驗。

從參加母親的葬禮到偶然成了犯人,再到被判處死刑,默爾索似乎對一切都無動於衷,他像一個象徵性的符號,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個血紅色的燈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然而,局外人現象的產生無疑是由這個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爾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

『捌』 看完加繆《局外人》後的感受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貝·加繆所寫的小說,描述一個叫默而索的年輕人安葬母親之後,一直到因為防衛過當致人死亡而被判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說語言冷靜又乾脆,稍嫌單調的敘述揭示了默而索復雜的內心世界。

小說開頭一句即是:「今天,媽媽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樣的口氣,大凡成人提到該類事,會尊稱母親,可是默而索卻不是。接著又是一轉:「也許是昨天……」,不經意間,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經心和恍惚。接下來,讓人有點憤然,他從頭到尾沒有哭,還在母親遺體前抽煙。第二天,他就遊玩的不亦樂乎,帶女友回家過夜。還幫一個名聲狼藉的鄰居懲罰他的情婦,因為「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女友要和他結婚,他覺得「怎麼樣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愛她,他竟然說「大概是不愛她」。最後迷迷糊糊殺了人,對於法庭上的辯論也不關心,好像與他無關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與其說是因為殺了人,不如說因為被指控「懷著殺人犯的心埋葬了母親」。在臨刑前夜,他拒絕神甫,卻想起媽媽。小說最後一句:「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許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讓讀者不由震驚!

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都是那麼不凡,使得中間的有點枯寂有點冷淡的述說,頓時變得意味深長,平淡中現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種生存的荒誕感,人和社會的剝離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說有深沉的哲理。事實,評論界把《局外人》標簽為哲學小說。

問題是,默而索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從上面的簡述,默而索似乎是個冷漠的人,因為在母親下葬時候竟然不哭。默而索為什麼不哭?小說最後解釋道:「媽媽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脫,准備把一切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來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這樣的「理性」使得他和整個社會道德系統脫節。

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傳統的價值觀,如感情,愛情,事業,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譬如母親下葬時候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說「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麼無疑就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在社會拋棄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時拋棄了社會。雖然生活在社會中,可是價值觀游離在社會之外。默而索的悲劇在於——他沒有明確否認永恆,但是也不為永恆做一點努力,是一種含糊的態度。當大家都這樣解釋世界的時候,默而索卻要另外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難免成為局外人。

生存的無奈,在於精神往往和肉體的分裂,人和社會的背離,生之無限渴望和死亡無限逼近的矛盾。於是生存有時候就很荒誕。

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局外人,或多或少。譬如差生在課堂上,成為局外人。乞丐在繁華都市,成為局外人。每個異類,在他的特定環境里,都是局外人。默而索游盪在我們周圍,千千萬萬,每個孤獨的背影,詮釋了生存的荒誕和無奈。

『玖』 <局外人>的作者是誰主要內容是什麼

作者:韓·可愛淘
內容簡介:

小說始終彌漫著層層的迷霧和浪漫的憂傷。家破人亡、奮力討生活的流浪兒韓雪理和狂放不羈且帥到無止境的兩兄弟——江天空與江尹湛,竟然陰錯陽差地糾纏在一起,從此開始了一段離奇、曲折的愛情三角架故事。18歲的雪理突然被天空和尹湛的父親收養,從而加入了一個奇怪的家庭——永遠一張撲克臉、看似冷漠的天空,為什麼總在危難時刻救助自己?永遠一副無賴相、整天跟自己吵架的尹湛為什麼會在深夜哭泣,不敢獨處?收養自己的爺爺為什麼總是對這哥倆十分冷酷?自己編的歌,尹湛怎麼會唱?爺爺為什麼總對自己支支吾吾?天空相冊里的女孩為什麼每張臉都被燒黑了
一個又一個的迷,將雪理排斥在這個家庭之外。善良、純朴的她能否照亮這家人誰也不願觸及的黑暗一角呢?可愛淘將用艷光四射的魔法文字破解你心頭上積蓄已久的困惑。

作者;可愛淘簡介
姓名:李允世 血型:AB型 未來志願:成為賢妻良母 興趣愛好:睡覺、唱歌、空想 缺點:懶惰、缺乏毅力、很容易改變主意,面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往往會臨陣脫逃 優點:托脾氣很好的福,即使發火也能很快平靜下來,所以不容易被拒絕 心目中的理想對象:很有男子氣概,不論是外表還是性格,非常聰明,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居住地:忠清北道制川 消除壓力的方法:使勁吹紙片 願望:如果能回到一個月以前 身高:163厘米 最看重的東西:朋友寫給我的信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部電影或電視劇:《隨你便》 最尊敬的人:爸爸、作家仁正玉 現在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我現在很不幸…… 最喜歡的歌曲:東京少女、習慣、我愛你姐姐…… 最喜歡的小說人物:智銀聖 將來想寫的小說:每一句話都蘊含深厚哲理的小說 通過寫小說獲得的心得: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意義的度過每一天。 最後想說的話:希望大家讓我們的網站越來越美麗,我會更加努力的維護自己的網站的。

『拾』 局外人_阿爾貝·加繆

《局外人》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沒有什麼一波三折的情節和大起大落的反轉,只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殺人案的始末。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對生活的各方面都抱著無所謂態度的人,在一次無意的沖動殺人後,他被法庭判以斬首示眾。但荒誕的是,審判依據並不是他殺人的犯罪行為,而是針對他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這一冷漠的道德行為。這在當時的法國,既折射出司法制度的不公,也是對二戰戰後青年一代迷惘的心理寫照。

那我為什麼介紹這本書給大家呢,因為我覺得對我們當下青年的內心世界和面對的社會現實也有著非常大的啟示意義,展示出現代人的根本困境。蘇珊·桑塔格曾說:「卡夫卡喚起的是憐憫和恐懼,喬伊斯喚起的是欽佩,普魯斯特和安德烈·紀德喚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繆以外,我想不起還有其他現代作家能喚起愛」。加繆的特點就在於不斷地思考人的處境,他的小說總是在嚴密和嚴格的敘述背後,有著廣大的哲學追問和終極價值的尋求。使得其可以跳出時代的局限,在新的時代仍有存在的價值和閱讀的意義。

相信有許多年輕人讀這本書時會對默爾索有感同身受之感,覺得自己也像是游離在這個世界之外的局外人,孤獨寂寞,吃飯睡覺,學習工作,每天重復著單調乏味的枯燥生活。默爾索的口頭禪是「怎麼都行」,而我們的口頭禪是「隨便」,「無所謂」,「你定吧」。階級固化,生存壓力,年青一代的上升空間不斷被擠壓,大家不再朝氣蓬勃,逐漸喪失鬥志,敷最貴的面膜熬最晚的夜看最長的劇,覺得生活就是如此,日復一日,得過且過。

然而我想說的是,荒誕並不等於喪,並不等於消極懈怠。就像當下網上所流行的佛系青年,一開始只是圖個新鮮,而慢慢地卻有了越來越喪的趨勢。我覺得所謂的「佛系」只是將喪文化美化後的包裝而已,你自詡為佛系青年,好像就有了一個消極生活的理由,也許只是麻痹自己不想奮斗的借口。

如果你認真地讀完《局外人》就會發現,真正的荒誕並不是對生活的不思進取和對苦痛的無病呻吟,它恰恰是讓你看清生活荒謬的底色後能奮起反抗虛無,沐浴陽光。就像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而加繆也說: 誕生到一個荒謬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職責是活下去,是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加繆生於 1913 年,法國人,父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他由做傭人的母親撫養長大。加繆在 1957 年也就是 44 歲的時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迄今為止法國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42 年《局外人》發表的同一年,加繆也寫成了《西西弗的神話》,是一本哲學隨筆,再加上劇本《卡利古拉》,構成他的荒誕三部曲。

加繆與薩特一樣,是在文學界和哲學界同時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之一,就像演藝界「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的成功雙棲明星一樣。何況加繆確實有當明星的潛質,他身高近一米八,長相英俊,和身材矮小且斜眼的好友薩特比起來,在外形上就佔了很大優勢。薩特曾是加繆的迷弟,他倆都是存在主義哲學家的代表(盡管他倆都不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但後來由於政見不合決裂了,二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可能得說上三天三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加繆曾當過足球運動員、演員、雜志模特,是真正的「明明可以靠臉,卻偏要靠才華」的那種人。可惜天妒英才,在 47 歲那年,加繆不幸死於車禍。他曾說:在我看來,沒什麼比死在路上更蠢了。結果他自己就死在了路上,隨身帶著的一張往返火車票和一本未完成的《第一個人》的書稿。彷彿是命運跟他開的玩笑,冥冥之中為其一生所闡釋的「荒謬哲學」加上一條沉重的註解。

除了作家和哲學家,加繆還是一個政治活動家,一個堅定的人道主義者,是當時叱吒風雲的二戰抵抗戰士,甚至是整個法蘭西民族心中的英雄。盡管這個英雄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又遭到來自文學界和他的民族同胞的不斷質疑,但《局外人》依舊捕獲了歐洲戰後一代人的情感和心靈。

《局外人》的故事發生在加繆的故鄉,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從 19 世紀 30 年代開始,法國逐步佔領阿爾及利亞,開始了殖民統治,大批歐洲人陸續前往定居。到 20 世紀中期,生活在阿爾及利亞的歐洲人數已達百萬,但穆斯林人口總數依然占絕對優勢。1954 年,長達八年的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爆發,加繆曾在和平集會上宣讀了長達 15 頁的停戰呼籲書,強調法國移民和穆斯林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會場里,人們對加繆的演講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廣場外,成百上千的極端右翼歐洲激進分子卻高呼「把加繆送上斷頭台」的口號。1962 年,也就是加繆去世兩年後,阿爾及利亞最終宣告獨立,擺脫了法國的統治,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在阿爾及利亞已繁衍生息了百餘年的約百萬歐裔人口,被迫再次離開家園,重回歐洲,這是加繆始料未及的。

加繆曾說:「兩邊都不把我當作自己人。一邊覺得我不夠愛國,另外一邊又覺得我愛國愛過了頭。我正是以一個對阿拉伯人滿懷友愛之心的法國人的身份去愛它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在阿爾及利亞找到家園之感,而不至於在這片土地上淪為外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矛盾態度使加繆一直處於這樣的兩難境地,不僅反映在他的政論散文中,也滲透進《局外人》的創作中。

加繆一直設想法國與阿爾及利亞之間能建立聯邦,但他又有著潛在的殖民意識。在《局外人》中,我們不難發現,加繆有意淡化了小說的阿拉伯背景,被害人甚至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阿拉伯人。小說從未提及阿爾及利亞,只用了郊區,鬧區,海灘等含混的地點名詞淡化事件的發生地。默爾索是白人,殺死一個作為二等人的阿拉伯人,其實在當時的法律上是占優勢的,這也是一開始律師胸有成竹的原因。可被害的阿拉伯人在書中是沒有存在感的,這場審判其實並不關乎殺人,只是對默爾索的道德審判。而書中對當地阿拉伯人的評價與漠視,對法式生活的具體描摹以及事件本身的發展邏輯,都顯示阿拉伯人話語權的喪失。似乎從某種程度上他們才是白人世界以外的局外人,他們才是那個「他者」。我前不久看了一本書《默爾索案調查》,是以被殺的阿拉伯人視角的作品,得了龔古爾獎首作獎,為《局外人》的故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角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

《局外人》和我之前與大家分享過的《變形記》一樣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開頭: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就是這樣很平常的波瀾不驚的一句話,像不經意地朝平靜的湖面拋去一塊石子,力量雖小,卻也激起千層浪,狠狠堵在我的胸口。整個故事就和這段話的情感基調一樣,冷峻平實,聽不出感情的溫度。可能更加振聾發聵的是加繆的另一本書《西西弗的神話》的開頭:「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這部哲學隨筆,也為我理解《局外人》的荒誕提供了理論依據。《局外人》開頭這樣的一句話,這樣一種陌生化的寫作手法,以及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卻事不關己的論述,讓我作為讀者,便首先感受到一種揮之不去的疏離感。這並不是我和默爾索的距離,而是我將自己代入默爾索的視角後,感受到的我和這個社會的距離。

二戰後,大眾心中普遍存在的信仰被打破了,啟蒙運動以來所崇尚的理性也不斷受到質疑。虛偽、奸詐、慾望成為不成文的社會准則。人們按照規范來安排生活的步驟,進行每天的活動,而那些覺醒了的異己分子,卻要受到懲罰。加繆在不斷的反思與斗爭中將自己對於社會的思考融入到默爾索身上,塑造了這個看似冷漠其實坦率真實的局外人形象,來對抗這個荒謬的世界。

整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默爾索為主要敘述對象,用一種白描手法描繪他瑣碎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以庭審為主要內容,第一部分讀來似乎有些索然無味的生活片段都將在第二部分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法庭最終判決默爾索死刑是基於三個原因,第一默爾索對母親的去世無動於衷,甚至第二天就去和女朋友尋歡作樂,用今天的眼光看似乎有些反人類特徵。二是默爾索在刺眼的陽光下一時沖動殺死了一個阿拉伯人,並莫名其妙地連開四槍,再加上他之前對母親對周圍人的冷漠行為,讓法官認定他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三是默爾索否定了西方的基督教神學傳統,在監獄里默爾索怒斥神父的信仰不及女人的一根頭發。這使法官認為他的靈魂冥頑不化,因為在他看來就算背叛上帝的人也應該信仰上帝,這是他的信念,所以要將默爾索的肉體消滅。據此法官認為默爾索「在精神上殺死了母親,」將默爾索判定為一個社會異類,一個不遵從社會規則就應當被社會拋棄的局外人。

加繆曾在概括《局外人》的主題時說:「在我們的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句話聽上去有些戲謔,卻暗含加繆對社會體制的某種否定:我們的社會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任何違反社會基本法則的人就是社會公敵,必須殺之而後快。社會只是需要順從它法則的人,無論法則荒唐與否,你不順從,就是冷漠,而冷漠違背人情倫常,威脅到人類社會秩序的基石,就與犯罪一樣罪大惡極。深處社會之中的我們無時無刻不被這種思維方式所裹挾,只能服從於社會強加給我們的道德規范,卻忘了何為自由和真理。

這很容易讓我想到當下我們的社會許多信奉所謂的政治正確的現象,生活里很多人將自己當成了書中的檢查官。比如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或網路鍵盤俠,每每出現類似違背人情或不合乎常理的熱點事件,就紛紛占據道德制高點,不分青紅皂白地就對事件主人公大加指摘或進行道德綁架。看上去鏗鏘有力富有正義感,其實只是被一時的假象或片面的事實所蒙蔽。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而我們,又有什麼資格用自己的一套道德標准去欺壓他人,審判別人的靈魂呢?

北島有一首詩,我覺得正契合了局外人的心境,他是這樣寫的:「對於世界,我永遠是個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語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們交換的只是一點輕蔑,如同相逢在鏡子中。」與其說是社會拋棄了默爾索,不如說是默爾索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天生的性格讓他主動地游離於社會之外,也並非刻意的選擇。

社會的壓制性力量只是一方面,正如加繆對社會體制的批判也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他更多的是想借小說進行哲學層面的思考。加繆生活在戰亂動盪的年代,他親眼看到無數個個體淪為政治體系的附屬品,被荒謬的政治體系剝奪了自我和生命,他們的五官和良知都麻木了。他尊重個體,呼喚人性。所以他將默爾索塑造為一個感官靈敏,坦率真實的人。

默爾索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不是因為他不悲傷,而只是因為疲憊而已,事實上在之後的時間里他多次想起並懷念母親。默爾索對周遭的一切只是不在乎,卻並非麻木不仁。其實他的感官反倒對世界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感,比如他注意到雷蒙的白色胳膊與濃密絨毛,他人眼中無關緊要的潮濕毛巾,聽到卡車鏈條嘩啦聲與內燃機的噼啪聲。他只是對理性層面上的人生、婚姻、葬禮等宏大概念顯得麻木。所以他享受和瑪麗的愛情,卻並不愛瑪麗,又對瑪麗提出的結婚說「怎麼都行。」對老闆提出的調往巴黎工作也果斷拒絕了,給出的理由是只想安於現狀,不想改變生活。默爾索是一切從自己靈魂去感受的,不論是對母親的愛,還是那因為那灼熱陽光而扣動的扳機。

默爾索的格言是「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就像那句歌詞所唱:該配合你表演的我演視而不見。默爾索就像那個戳穿了皇帝的新衣的小孩,拒絕表演,拒絕融入偽善矯情的社會,從而向這個由謊言堆砌的現代文明發出挑戰。其實這類偽善道德並不是社會的錯,而是集體選擇的結果,集體的選擇將其上升為正義並沉醉在集體的狂歡中,而默爾索是那個唯一覺醒的人。書中寫道:「三十歲死或七十歲死,區別不大,因為不論是哪種情況,其他的男人和其他的女人就這么活著,活法幾千年來都是這個樣子。總而言之,沒有比這更一目瞭然的事了。」

默爾索不信神,是因為在加繆看來,神父的信仰是憑空的,是因為想擺脫現實的荒謬痛苦而建立的一種情感飛躍,忽略了現實。而默爾索信仰女人,信仰大海,信仰陽光,信仰自己遇到的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論荒謬還是痛苦,他的信仰是真實可觸摸的。

從這個角度說,默爾索本質上就是和社會分離的,他拒絕所有社會規定的准則,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體現了最原始的人的生存方式,因而他更容易接觸到這個世界的本質,也就更容易產生荒誕感。審判扼殺的不僅僅只是默爾索的存在本身,也是人類原始的存在。默爾索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容於他人卻容於自己,容於自己又何嘗不是容於萬物呢。

我第一次讀到局外人這個形象,就想起《紅樓夢》里的妙玉。她在寶玉過生日時不去參加寶玉的 Party,但著人送去了拜帖,(刷了一波存在感),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寶玉不解,遇到邢岫煙,才知道妙玉愛看莊子,便在回信中以檻內人自稱,以合妙玉的心意。妙玉將自己斷絕於世俗的門檻之外,最終卻仍未逃脫被世俗玷污的命運。所以曹雪芹在妙玉的判詞里寫道:欲潔何曾潔,真空未必空。相比之下,默爾索才是真的局外人,因為他最終做到了清醒並反抗。

在書里的第一部分,默爾索處於事件的中心,敘述都圍繞著他的感受和所見。到第二部分焦點從默爾索身上轉移到了審判,在警察問他害不害怕時,默爾索覺得在某種意義上倒很有興趣看看打官司是怎樣的一副景象,彷彿自己成了一個旁觀者。雖然他有過呼喚理解的慾望,可他卻發現自己是被排斥在外的,他的呼喚得不到回應。所以說默爾索並不是一開始就將自己放在一個局外人的位置上的,他的戀愛社交其實都和普通人無異,直到審判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和他人、和這個社會之間的距離。正如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這樣解釋荒誕:「荒誕感產生於人類呼喚和世界無理性沉默之間的對峙」。默爾索終於意識到荒誕,意識到人生的本質和生命的本質,對未來和過去的懷念都沒有意義,他只感知當下,感知到他對人世還有著深深的眷戀。他經歷了一個從認識荒謬到反抗荒謬的過程。

加繆在局外人的《手記》里寫:當你意識到荒誕並與之對抗,就是希望。默爾索反抗的方式就是在最後一刻意識到對生命的熱愛和幸福的可貴。小說最後,默爾索以自己的決然向這個世界發出了最後的吶喊 :「我體會到這世界跟我如此相像,又是如此親如手足,因此感到自己過去幸福,現在仍然幸福。為使一切都顯得完美,為使我不再感到如此孤獨,我只能希望被處決那天觀者如潮,並對我發出憎恨的喊叫。」 默爾索被法律體系宣告了死亡,但他自己卻覺得是重生,這種重生使他的人格和尊嚴更加強大而趨近完美。

在這里默爾索甚至被提升到和基督同樣高的地位。作為救世主,基督承擔了人類的命運,為人類的苦難而死。而默爾索因為不遵守社會規則,以一種對立的姿態被扼殺了生命,這同樣是承擔了人類的命運。但默爾索是幸福的,正如古希臘神話中不斷將巨石推上山頂又不斷看它滾落的西西福斯,也是幸福的,而加繆的哲學強調的就是從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誕,領悟苦難之中的幸福。小說的名字叫《局外人》,其實默爾索只是看透了這個虛偽世界的旁觀者。在舞台上演得津津有味的人們,判定了這個不肯配合表演的旁觀者的空虛乃至罪惡。他實際上是無比真實的一個世俗的人,以人性的誠實對抗荒誕。

加繆在諾貝爾獲獎致辭中有一段話很感動我,我想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激勵:「今天的作家不應為製造歷史的人服務,而要為承受歷史的人服務。任何暴君的千百萬軍隊都無法將一個作家從孤獨中拯救出來,相反,一個被遺棄的默默無言的囚犯的沉默,卻足以把他從這種放逐中解救出來。作家只有全身心地為真理和自由奮斗,它的作品才能因此而偉大,不論我們有多少弱點,但我們的作品的崇高之處,我們作品的價值,永遠植根於兩項艱巨的誓言:對於我們明知之事決不說謊;努力反抗壓迫。」

默爾索的對外界的無動於衷和強烈的鈍感我感覺在今天的世界已經是一種極為普遍的情緒。一方面我希望我們不要成為書中的法官以及那些愚昧麻木的人們,只一昧地服從社會強加的規則和強權邏輯,喪失自己的個性,並粗暴地判定干涉別人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我希望我們也不要成為局外人,對人冷漠,對生活灰心。縱使人生荒誕,人間不值得,但加繆告訴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這個世界荒誕的本質,並奮起反抗,有激情地去熱愛並享受生活。

最後,由《局外人》書中最後一段話作為今天分享的結尾吧:「 面對著充滿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這個世界的動人的冷漠敞開了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曾經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

領讀人:@蔡駿懸疑作家

閱讀全文

與法國作家局外人寫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