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1887年是什麼時期

法國1887年是什麼時期

發布時間:2022-12-25 17:20:25

Ⅰ 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是什麼時候建成的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標志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它和紐約的帝國大廈、東京的電視塔同被譽為西方三大著名建築。 1889年,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巴黎舉辦了大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博覽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爾鐵塔。它成為當時席捲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徵。 埃菲爾鐵塔的設計者是法國建築師居斯塔夫·埃菲爾。早年他以旱橋專家而聞名。他一生中傑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揚四海的還是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鐵塔。用他自己的話說:埃菲爾鐵塔「把我淹沒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當初,法國政府雖然決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鐵塔,但提供的資金只是所需費用的1/5。埃菲爾為實現他的設計,曾將他的建築工程公司和全部財產抵押給銀行作為工程投資。 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於,1889年3月31日這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爾鐵塔的金屬製件有1.8萬多個,重達7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由於鐵塔上的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所以裝配時沒出一點差錯。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中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可見設計之合理、計算之精確。據統計,僅鐵塔的設計草圖就有5300多張,其中包括1700張全圖。 建成後的埃菲爾鐵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終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如今,鐵塔上增設了廣播和電視天線,它的總高已達320米。站在塔上,整個巴黎都在腳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到1988年,「鐵娘子」已迎接來自五大洲的遊客1.23億人次。 19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為此巴黎鐵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紀念活動,重現了百年前埃菲爾率眾登頂的歷史場景:身著黑色禮服、頭戴寬邊禮帽、手持國旗的「埃菲爾」和30名「知名人士」、「建築工人」,在隆重的鼓樂聲中拾級而上。當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頂時,21響禮炮齊鳴,群鴿繞塔飛翔,彩色氣球飄上藍天。在鐵塔2層平台的圍欄上懸掛著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的「慶祝鐵塔100歲」的彩色條幅。無數遊客翹首目睹了這一壯觀場面。 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但在經過本世紀80年代初的大修之後風采依舊,巍然屹立在塞納河畔。它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 埃菲爾鐵塔佔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賽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分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115米,第三層274米。除了第三層平台沒有縫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現已安裝電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層都設有酒吧和飯館,供遊客在此小憩,領略獨具風採的巴黎市區全景:每逢晴空萬里,這里可以看到遠達70公里之內的景色。 巴黎的標志 埃菲爾鐵塔(又譯「艾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著名鐵塔,坐落在塞納河南岸馬爾斯廣場的北端。1887年1月26日動工,1889年5月15日開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徵,那麼,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就是現代巴黎的標志。 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並建造一座象徵法國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征方案里,選中了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埃菲爾的設計:一座象徵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埃菲爾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鋼鐵傑作 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高324米,重10000噸。有海拔57米、 115米和274米的三層平台可供游覽,第四層平台海拔300米,設氣象站。頂部架有天線,為巴黎電視中心。從地面到塔頂裝有電梯和1,710級階梯。 鐵塔採用交錯式結構,由四條與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帶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鐵柱支撐著高聳入雲的塔身,內設四部水力升降機(現為電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預制梁架、150萬顆鉚釘、12000個鋼鐵鑄件,總重7000噸,由250個工人花了17個月建成,造價為740萬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噸。這一龐然大物顯示了資本主義初期工業生產的強大威力,與其說是建築,不如叫做裝配更為恰當。在設計、分解、生產零件、組裝到修整過程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同時也顯示出法國人異想天開式的浪漫情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9908.htm

Ⅱ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1789年–1799年)是一段激進主義在法國乃至歐洲政治及社會層面橫行的時期。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傳統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法國大革命始於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革命的頭一年第三等級的革命民眾在6月發表了網球廳宣誓,7月攻佔巴士底獄,8月凡爾賽婦女運動迫使法國皇室在10月份返回巴黎。之後的幾年間不斷出現關系緊張的自由集會和保守的君主制度改革。

1792年9月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隨之在次年被推上了斷頭台。不斷出現的外部壓力實際上在法國革命中起到了主導角色,法國革命戰爭從1792年開始,戰爭取得了一個世紀以來法國未曾取得的勝利,並間接致使法國獲取了義大利半島的大部分土地和萊茵河以西的領土。在國內,民眾情緒的日益高漲導致了1793年至1794年恐怖統治的產生。羅伯斯庇爾和雅各賓派倒台以後,督政府於1795年開始掌權,直到1799年拿破崙上台。

現代社會在法國革命中拉開帷幕,共和國的成長、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現代思想的發展以及國家之間大規模戰爭的出現都是此次革命的標志性產物。在作為近代一場偉大的民主革命而受到贊揚的同時,法國大革命也因期間所出現的一些暴力專政行為而為人詬病。革命隨後導致了拿破崙戰爭、兩次君主制復辟以及兩次催生現代法國的革命。接下來的一個世紀,法國將在共和國政府、君主立憲制政府及帝國政府下交替管治。

Ⅲ 法國各個王朝的順序表

墨洛溫王朝(481-751),法蘭克王國
1 克洛維一世 (481-511) 2 克洛塔爾一世 (511-561) 3 希爾佩里克一世 (561-584) 4 克洛塔爾二世 (613-629) 5 達戈貝爾塔一世 (623-639) 6 克洛維二世 (639-657) 7 佩平二世 (687-714) 8 查理馬特 (688-741) (「鐵錘」查理)
編輯本段加洛林王朝(751-987),(西)法蘭克王國
1 佩平三世 (751-768) 2 查理一世 (768-814) 3 路易一世 (814-840) (「虔誠者」路易) 4 查理二世 (843-877) (「禿頭」查理) 5 路易二世 (877-879) (「口吃者」路易) 6 路易三世 (879-882) 7 卡洛曼 (883-884) 8 查理三世 (882-887) (「胖子」查理) 9 厄德 (888-898) 10 查理三世 (898-922) (「傻瓜」查理) 11 羅貝爾一世 (922-923) 12 魯道夫 (923-936) 13 路易四世 (936-954) (「海外歸來者」路易) 14 洛泰爾 (954-986) 15 路易五世 (986-987) (「懶惰者」路易)
編輯本段卡佩王朝(987-1328),法蘭西王國
1卡佩一世 (987-996) 2 羅貝爾二世 (996-1031) (「虔誠者」路易) 3 亨利一世 (1031-1059) 4 腓力一世 (1059-1108) 5 路易六世 (1108-1131) (「胖子」路易) 7 路易七世 (1131-1180) (「小路易」) 8 腓力二世 (1179-1223) (「奧古斯都」) 9 路易八世 (1223-1226) (「獅子」路易) 10 路易九世 (1226-1270) (「聖路易」)——十字軍親征者 11 腓力三世 (1270-1285) (「禿頭」腓力) 12 腓力四世 (1285-1314) (「美男子」腓力) 13 路易十世 (1314-1316) (「固執者」路易) 14 腓力五世 (1316-1322) (「高個子」腓力) 15 查理四世 (1322-1328) (「美男子」查理)
編輯本段瓦盧瓦王朝(1328-1515),法蘭西王國
1 腓力六世 (1328-1350) 2 約翰二世 (1350-1364) (「好人」約翰) 3 查理五世 (1364-1380) (「賢明者」查理) 4 查理六世 (1380-1422) (「瘋子」查理) 5 查理七世 (1422-1461) (「勝利者」查理) 6 路易十一 (1461-1483) 7 查理八世 (1481-1498) 8 路易十二 (1498-1515) (奧爾良支)
編輯本段昂古萊姆王朝(1515-1589),法蘭西王國
1 弗朗索瓦一世 (1515-1547) 2 亨利二世 (1547-1559) 3 弗朗索瓦二世 (1559-1560) 4 查理九世 (1560-1574) 5 亨利三世 (1547-1589)
編輯本段波旁王朝(1589-1792),法蘭西王國
1 亨利四世 (1589-1610) 2 路易十三 (1610-1643) (「正義者」路易) 3 路易十四 (1643-1715) (「太陽王」) 4 路易十五 (1715-1774) (「深受愛戴者」路易) 5 路易十六 (1774-1792) (「斷頭王」) 【路易十七】(註:掛名國王,由革命政權看管,夭折) 無王朝時代(1789-180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波拿巴王朝(1804-1814;1815),法蘭西第一帝國1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二世】(註:掛名"羅馬王")
編輯本段波旁王朝(復辟)(1814-1830)
1路易十八(1814-1824) 2查理十世(法蘭西國王1824-1830)
編輯本段奧爾良王朝(1830-1848),法蘭西王國
路易-菲利普一世(「街壘國王」,原為大金融家)無王朝時代(1848-1852),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編輯本段波拿巴王朝(1852-1871),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崙三世(1852-1873),系拿破倫一世繼女之子,拿破倫一世原配約瑟芬親外孫

Ⅳ 1887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1887年6月16日,法國里爾工人狄蓋特為歌詞譜上曲子,標志《國際歌》正式誕生。一個多世紀來,這首歌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把革命真理傳遍五洲四海。列寧稱其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歌」。
光緒十三年(1887)五月初六日,中法兩國代表在議定《續議商務專務》.
台灣建省,劉傳銘首任台灣巡撫。

Ⅳ 關於法國的全部資料

法國
國名: 法蘭西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rance)

國名由法蘭克部落之名演變而來,意為「勇敢的」「自由的」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法國國旗的來歷有多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據說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

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綬帶環飾。

國歌:《馬賽曲》

國花:鳶尾花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國家元首:總統希拉克(Chirac),1995年5月當選,2002年5月連選連任;總理德維爾潘(Dominique)。

自然地理:面積為55.16萬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島)。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也是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062.8萬(2000年),包括350萬外國僑民,其中14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通用法語。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穆斯林教,其他人信新教、猶太教、佛教等其它宗教。

首都:巴黎(Paris) ,人口1060萬(1999年)。

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565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22個大區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爾涅、布爾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區、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岱、巴黎大區、朗克多克-魯西翁、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地區、皮卡爾迪、布瓦圖-夏朗德、普洛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羅訥-阿爾貝斯。4個海外省是: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蓋亞那、留尼旺。4個海外領地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是: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簡史: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64年1月27日,同中國建交。

政治: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2000年6月改為5年,定於9月24日舉行全民公決),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總統離職期間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任期5年,採用兩輪多數直接投票制、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院共321席,參議員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以省為單位,由國民議會和地方各級議會議員組成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1995年7月31日,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這項法案使總統有權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來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法國總統在政府或參議院、國民議會的建議下,可將所有事關公共權力組織、法國經濟或社會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決。總統府——愛麗舍宮,總理府——馬提翁宮,國民議會——波旁宮。

經濟: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7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約為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有開采價值的約為14.7億噸。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5%,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2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6.7%。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共有土地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機械化是法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

文化: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維克多·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偵探小說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俠盜亞森羅平,和喬治·西姆農的梅格雷探長。近現代,法國的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頗有創新,不但出現了羅丹這樣的雕塑藝術大師,也出現了像莫奈和馬蒂斯等印象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從17世紀開始,法國在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關實用美術、建築、時裝設計、工業設計專業的學校也早已憑借其「法國製造」的商業碩果而聞名海外。法國人喜愛體育運動,比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有足球、網球、橄欖球、地滾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車環形賽等。比較有名的大學有巴黎大學、里昂大學等。戛納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5月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為期兩周左右。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

新聞出版:主要報紙有:《費加羅報》、《世界報》、《法蘭西晚報》、《解放報》、《巴黎日報》。地方報紙主要有:《西部法蘭西報》,它是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北方之聲》。主要周刊有:《快報》、《觀點》、《新觀察家》、《巴黎競賽畫報》、《費加羅雜志》等。法約有6000家出版社。 通訊社有: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的法新社。1835年創立。法國國家廣播公司成立於1975年,下設6個廣播電台。此外,還有國家廣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資的17個獨立的地方台。為加強對外宣傳,國家廣播公司專設獨立的法國國際台,對外廣播幾乎遍及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過法令,取消國家對電台的壟斷,允許私人和團體設立電台。目前,全國私營電台近1300家,主要有盧森堡電台、蒙特卡洛電台、歐洲一台等。現有4家全國性國家電視台。20多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線電視台,另有許多可通過衛星接收的電視頻道。

名勝: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歷史名人: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莫里哀是他參加劇團以後用的藝名。莫里哀10歲喪母,外祖父經常帶他去看鬧劇、喜劇和悲喜劇。50年代,莫里哀開始編演一些鬧劇及喜劇《冒失鬼》()。1658年回巴黎主要從事古典主義喜劇創作,一系列作品問世,如《可愛的女才子》(1659)、《斯卡納萊爾》(1660)、《丈夫學堂》(1661)、《太太學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創作高峰階段,主要劇作有《偽君子》(1664)、《唐璜》(1665)、《吝嗇鬼》(1668)等。1668年以後,莫里哀還寫了一些諷刺作品。莫里哀一生寫了30多部喜劇。他塑造人物性格適當引入了鬧劇因素,充分運用日常語言等方面對喜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莫里哀於1673年病逝。

伏爾泰( 1694-1778年):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魯埃,伏爾泰是筆名。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伏爾泰經歷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的統治,目睹了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一親身感安到了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腐朽和反動。青年時代因發表反對封建貴族統治的作品,兩次被關進巴士底獄。1725年出獄後,旅居英國三年。他主張「開明君主」統治,實行君主立憲。伏爾泰創作了許多著作,他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宗教迷信,宣揚自由和平等的原則,主張人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著作有:《哲學辭典》、《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路易十四時代》等。還寫過有關中國的歷史劇《中國的孤兒》。

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生於日內瓦鍾表匠家庭。當過仆從、秘書、家庭教師、樂譜抄寫員。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認為私有制是人民群眾遭受社會壓迫的根源,但不主張徹底消滅私有制。主要著作有《社會契約論》(舊譯《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懺悔錄》等。

拿破崙 ·波拿巴(1769-1821年):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8-1814年)。生於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畢業於巴黎軍事學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土倫戰役中立下戰功,破格提為准將。督政府時期率軍進攻義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1799年11月發動政變,成立執政府。1804年稱帝。1812年對俄戰爭潰敗,帝國瓦解。1815年在滑鐵盧戰敗。被流放到大西洋中聖赫勒拿島。

維克多·雨果(1802-1885年):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維克多·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才華橫溢,創作力經久不衰,文學生涯達半個世紀之久。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維克多·雨果出身於軍官家庭。童年時隨父到過義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時代他走上了為社會進步而斗爭的道路。1831年發表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表現出作家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維克多·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維克多·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維克多·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維克多·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斗爭,並堅持寫作。1862年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維克多·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小說《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於巴黎。維克多·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維克多·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得彷彿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外交: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及重要成員、北約成員(但不參加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自1958年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來,歷屆政府基本沿襲戴高樂制定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維護民族獨立。歐盟是法外交的立足之本。法致力於推動歐洲建設,將歐盟建設成真正獨立一極,發揮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動多極化,發展、加強歐亞等區域間合作;在大國間左右逢緣,爭取有利地位;保持並發展與非洲國家的傳統關系,推動發達國家增加對非援助;積極參與中東和平進程及有關熱點事務;加強同亞洲、拉美的政治、經濟關系。

Ⅵ 法國自然主義文學什麼時候開始衰落的

1884-1893年是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的分化和遭質疑的時期。1887年法國著名的自然主義小說家左拉的作品《土地》出版,5位年輕作家聯名發表文章,攻擊左拉,自然主義文學開始走向衰落。

Ⅶ 介紹一下法國巴黎吧!

巴黎是法國的政治中心。從歷史上講,1789年7月14日以前,巴黎是法國歷代王朝的京都。此後,便一直是法國權力機構的所在地。今天,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等也都設在這里。

文字介紹

巴黎是法國的文化中心。那裡有眾多的世界聞名的大學、學院、圖書館以及博物院、展覽館、劇場、劇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電影院等。巴黎是文學家、藝術家的搖籃。如果說巴黎的生活場景是莫里哀、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等大文豪的創作源泉,那麼塞納河便是印象主義畫派的母親。1858年,17歲的克洛德?莫奈便在畫家歐仁、布坦的指導下,開始靜靜地坐在塞納河邊,細心地觀賞和描繪著陽光的變化。

由夏特勒廣場放射狀建設的城市

以夏特勒(Chatelet)廣場為基點,其周圍到香榭大道都是市中心(Centre),亦即這塊巴黎市中心是全城最古老,但也最熱鬧的地點。市中心的「中心」是為塞納河所圍繞的西堤島(Cite)上的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和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西堤島之北,是協和廣場(Pl. de Concorde)、巴黎歌劇院(即加尼埃歌劇院)、馬德蓮教堂(Sainte Marie Madeleine)、羅浮宮(Palais Louvre)、杜勒麗花園(Parc des Tuileries)等都位於右岸市中心這一地區。從卡盧索凱旋門(Arc de Triumphe Caroussel)為起點,進入杜樂麗花園,經協和廣場方尖碑,順著香榭大道直通莊嚴的凱旋門,再延續到拉德芳斯(La Defense)的方舟建築(Grande Arche),這條中軸線是舉世知名的風景線。

若以香榭大道為分界線,往西看,巴黎的象徵——艾菲爾鐵塔、榮軍院(Les Invallides)在左岸。更北一些,蒙馬特山丘上的聖心堂(Basilique Sacre Coeur)白色尖頂彷如地標似地聳立,是僅次於艾菲爾鐵塔高度的巴黎地標景物。

利爾克曾說:「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

法國首都巴黎是世界上十大名城之一。它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城跨塞納河兩岸。巴黎有小巴黎、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平方米公里,人口200多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七個省,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幾乎佔全國人口的1/5,是法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

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而城市自身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人們漫遊這座城市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既保留著許多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跡,又有許多宏偉壯麗的現代化建築,有「花都」之美稱。

巴黎是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法國政府以及各大財團、公司的總部幾乎都設在巴黎。在文化設施方面,巴黎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現代藝術文化中心——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還擁有許多世界聞名的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築。像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協和廣場、盧浮宮、凡爾賽宮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經濟生活方面,重建和改建了古老的商業中心區,如興建了210米高,58層的蒙馬納斯摩天大廈。新建和擴建了巴黎四周的衛星城市,使市民有了比較寬敞和舒適的居住環境。

巴黎不僅是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國際活動的重要場所。各種類型的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各種各樣的國際比賽、表演在這里舉行;各行各業的專業展覽會在這里舉辦。常設的國際組織也很多,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今天的巴黎,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備受世界的矚目。

凡爾賽宮

位於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馳名世界,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絢麗燦爛的明珠。

凡爾賽宮原是一個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爾賽樹林中建造的狩獵宮。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華的王宮。是著名建築師勒·沃·哈爾都安和勒·諾特爾精心設計而成的。該宮於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全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宮殿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正宮朝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有尖頂建築風格,採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凡爾賽宮的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和裝璜更富於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而來的中國古代的精美瓷器。

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而塑的銅雕豐姿多態,美不勝收。1789年路易十六當權時,凡爾賽宮的富麗堂皇、奢侈豪華,達到了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地步。終於引起人民的憤慨,大革命期間,凡爾賽宮幾乎被荒廢。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為法蘭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美術、雕刻等許多藝術品。

今日的凡爾賽宮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遊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達200多萬。南北宮和正宮底層處路易·菲利浦起已改為博物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肖像畫、雕塑、巨幅歷史畫以及其它藝術珍品。凡爾賽宮除供參觀游覽之外,法國總統和其它領導人也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國家首腦和外交使節。

巴黎聖母院

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埃菲爾鐵塔

1887年1月26日動工,1889年5月15日開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埃菲爾鐵塔佔地1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賽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分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115米,第三層274米。除了第三層平台沒有縫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現已安裝電梯,十分方便。每一層都設有酒吧和飯館,供遊客在此小憩,領略獨具風採的巴黎市區全景:每逢晴空萬里,這里可以看到遠達70公里之內的景色。埃菲爾鐵塔腳下是戰神校場(Champs-de-Mars)的綠蔭區。過去這里是練兵場,現在是公園。古時候以及大革命時代,這里是舉辦許多節慶活動的地方,比如由羅伯斯庇爾發起的1794年6月8日慶祝的「至上節」。

到了近代,大片地方曾被用作舉行數次世界博覽會場所。

今天,這座1908至1928年由佛爾米熱負責設計的公園被幾條寬闊的林蔭大道所分割,成為好幾座花圃和小巧的水面。

凱旋門

地處寬闊的星星戴高樂廣場。這里是鄉賽麗寨大街的盡頭,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點。從戴高樂廣場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條大道。宏偉、壯麗的凱旋門就聳立在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拱門是在拿破崙時期1806年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建築的,被用來紀念法國大軍。

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它只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凱旋門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一幅就是位於面向鄉塞麗寨大街一面右下側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這一名作取名《馬賽曲》。拿破崙大捷慶祝儀式的場面則被刻在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處「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這里便燃起不滅的火焰。建築物里還有一座小開支的紀念館,館內記載著這座紀念性建築物的歷史,在那裡,遊人可以看到558位將軍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劃著線,那是因這些人都是在戰斗中陣亡的。

巴黎美食

法國酒店有很多浪漫的故事,它的評星依據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酒店的歷史和品牌。

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最愛——巴黎遊艇公司的「唐璜號」,是塞納河上的一艘豪華艇,該家公司兼營陸上及水上的餐飲。它的客人不乏影藝明星、政治人物及社會名流。

唐璜號每天僅一個航次,每晚准時8:30登船,每航次約3小時。每個航次,包括一份有鵝肝醬在內的套餐及水酒,僅790法郎。它另外還有二艘10人小船,包船連餐飲在內,每小時僅2500法郎,不過這些餐點均為冷盤,熱盤另外加收費用。

老手藝餐館位於交通繁忙的義大利廣場旁,與十三區的中國城近在咫尺,兩地步行僅10分鍾。裡面全是用粗獷木頭來裝潢的,這些木頭流露著法國古老鄉村的拙味、自然味,捕捉的是法國古老家庭的氣氛。

巴黎購物

在巴黎購物是享受。在香榭麗舍大街的時裝店和化妝品店中,給人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店似乎並不是銷售商品,而是在推展理念,在引導潮流。

巴黎的商品比較貴,但大都不離譜,只要別瞎買,一般都會物有所值。

要小心在那些密布在著名景點旁邊的紀念品、工藝品店裡,不同的店相同的貨會相差很大價格,少的差上30%-50%,多的竟然差上一倍,而且有不少紀念品實際都是中國製造。

巴黎交通

在巴黎市區,每500米內最少就有一個地下電車站,可是它一年總要罷工幾次。這期間擔任運輸主力的是METRO、RER、RATP,它們從每天清晨5:00到午夜12:30,幾乎無止無休地提供服務,在有效時間及有效距離內,都可一票通用。

Ⅷ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法語: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848)、西班牙(1700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被某些人稱為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詞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
法國波旁王室鳶尾花國旗
「舊政權(ancien Régime)」時期的波旁王室旗幟——「白旗(drapeau blanc)又稱鳶尾花旗(fleur-de-lis)。」,波旁王朝復辟時,三色旗曾經被廢除,而用王室的鳶尾花旗(fleur-de-lis)。然而1830年7月革命後,三色旗再度成為法國的國旗,並延續至今。
【波旁王室的起源】
波旁王室,顧名思義便是起緣於法國中部的波旁地區。而這個采邑最早出現於13世紀初,是法王一位家臣,即是今天波旁王室成員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員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來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之子克萊蒙伯爵羅貝爾與其子孫通過他和波旁領地的女繼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麗斯的婚姻,獲得了對波旁公國的統治權。他們二人的長子路易在1327年獲封為波旁公爵。自此以後,他的子孫以封國波旁為姓,因此這次受封被視為波旁王室的起源。
雖然波旁的主系家族在1523年,因其公爵夏爾三世涉嫌叛國,而被褫奪爵位,失去領地。但其波旁家族分支經過二百多年的繁衍,亦已獲得不少其他爵位。而當中的拉馬爾什-旺多姆分支(La Marche-Vendôme),成為了日後波旁王室的主軸。
【波旁王室的發展】
◆起家於納瓦拉
自1523年起,由於出現繼承人問題的爭議,波旁公國的爵位一直空缺,其資產暫時歸屬法國王室。1527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波旁公國爵位授予旺多姆公爵夏爾。自此,拉馬爾什-旺多姆分支獲得了波旁公國,而這個公國也是波旁家族日後奪得法國王位的重要資本。
夏爾的兒子,第9代波旁公爵安托艾涅·德·波旁於1548年10月12日與納瓦拉女王儲讓娜·達布雷特結婚。他們的長子亨利·德·波旁在1572年母親去世後繼承了納瓦拉王國,是為納瓦拉王恩里克三世,自此波旁家族入主了這個王國。雖然此時的納瓦拉的疆域只是全盛時期的一小半,但足以成為日後波旁家族爭奪法國王位的重要基地。
◆入主法蘭西
亨利·德·波旁在納瓦拉時,跟隨母親信奉胡格諾派。由於亨利的法國貴族的身分,在他繼位為納瓦拉王的時候,就成為了法國胡格諾派的領袖。再加上波旁家族的其他分支,和主導法國政壇,以天主教狂熱份子為主的吉斯家族出現了紛爭。導致亨利無可避免地被捲入了殘酷的法國宗教戰爭。為求自保,亨利數次改信天主教,但私底下依舊保持自己對胡格諾派的忠誠。
宗教戰爭不但奪取大量法國平民傷亡,也間接導致了瓦盧瓦-昂古萊姆家族的人丁凋零。昂古萊姆王朝的第二代王亨利二世的三個兒子都成為了法國國王,而當中弗朗索瓦二世和查理九世皆在青年早逝。他們的弟弟亨利三世繼承了王位,而他們最小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成為王儲。1584年,弗朗索瓦王儲死去,法國王位只可傳予波旁家族,亨利·德·波旁成為法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並被軟禁在法國宮廷里,接受王家的庇護。
亨利·德·波旁具有的胡格諾派背景,導致很多法國天主教的不滿,令他的入主法國之路充滿危機。而另一方面在血緣上,波旁家族的另一個分支,布賽特分支(Bourbon-Busset)與亨利所屬的拉馬爾什-旺多姆分支相比,更親近於當權的瓦盧瓦-昂古萊姆家族。只是布賽特分支的祖先,因婚姻未獲法王路易十一的欽准,而被取消王位繼承資格。但最終亨利·德·波旁在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後,順利即位為法國國王。而納瓦拉王國亦同時並入法國,納瓦拉國王也成為以後歷任 法王眾多頭銜的其中一個。
亨利四世即位後,主動結束了困擾法國多年的宗教戰爭,令法國的經濟得以復甦。1598年,亨利四世頒布了南特敕令,施行宗教寬容政策,令很多信奉基督新教的手工業者留在法國,促進了法國經濟的繁榮。但亨利四世的宗教寬容政策,隨著他的駕崩而被終止施行。
◆染指西班牙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最後的男丁,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歷5代的統治。卡洛斯二世的遺詔,是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外甥,來自波旁王室的法王路易十四之次孫安茹公爵菲利普,而非他的奧地利表親。路易十四捍衛孫子繼承權的強硬立場,導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於1702年爆發。
戰事持續到1711年,此時波旁王室已在西班牙站穩了腳,且表示願意為英荷兩國商人提供貿易優惠和保障,導致哈布斯堡聯軍的瓦解。1714年,西奧兩國簽署和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承認波旁王室入主西班牙,但腓力五世及其後代必須放棄對法國王位的繼承權。自此,西法兩國波旁王室正式分家,也揭開了波旁王室對斷斷續續統治西班牙三個多世紀的首頁。
【波旁王朝的衰弱與復辟】
◆對外戰爭
17和18世紀之交,波旁封建專制王權逐漸由盛而衰。在國外,波旁王朝進行了幾場曠日持久的歐洲戰爭,1756~1763年,在以英國、普魯士、漢諾威為一方,法國、奧地利、俄國、薩克森、瑞典、西班牙為另一方的七年戰爭中敗於英國。
◆法國大革命
法國的宗教寬容時期隨著亨利四世的駕崩而逝去,隨後的波旁君主恢復了對基督新教徒的壓迫,導致大量信奉胡格諾派的手工業者離開法國,加上王室生活揮霍,國家連年用兵,導致法國經濟逐漸走下坡。而隨經濟衰退而來的還有社會矛盾,稅制不公、政府腐敗、羅馬天主教會特權和土地兼並嚴重等因素都增加了法國社會不穩定的因素。而美國獨立戰爭引起民主思潮和法國國內的啟蒙運動思潮,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催化劑。
1789年,由於法國王室的財政問題,法王路易十六被迫重開三級會議,但增稅的要求遭到否決,導致法資產階級和王室的武裝斗爭開始。初時資產階級代表僅是將國家體制有君主專制轉為君主立憲制,但亦遭到歐洲列強的反對,繼而借機入侵法國。而此時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涉嫌向娘家奧地利通風報信,惹來極大民憤。波旁王朝終於在1792年8月10日被巴黎民眾的起義推翻。最終,路易十六在1793年1月21日成為法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送上斷頭台的君主。
在路易十六被處決後,部分保王黨人士宣稱其長子,王太子路易-夏爾為法王路易十七。但那時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已經成立,這宣稱也無實際效用。而路易十七也沒熬過法國大革命,於1795年在獄中死去,得年20歲。此後,路易十六的弟弟,流亡俄羅斯的普羅旺斯伯爵路易成為王位繼承人。
◆王朝復辟時期
法國大革命期間不健全的政府制度,造就了拿破崙這個法蘭西人民的皇帝。但法國和拿破崙的霸業並不能維持很久。1814年,拿破崙倒台,在反法聯軍和法國國內拿破崙軍中的新貴的奉迎下,流亡英國的普羅旺斯伯爵返國即位為法王路易十八。在軍隊和資產階級的壓力下,路易十八被迫接受一部傾向自由主義的憲法。
但好景不長,拿破崙於1815年3月殺回巴黎,重建帝國,立百日王朝,路易十八落荒而逃。在滑鐵盧戰役過後,路易十八得以復位。而他和他的弟弟查理十世一直致力維護保王黨在國會的勢力。而一些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政策,亦因被認為傾向於自由主義而被兩人廢除。這些舉動令波旁王朝漸失民心,最終導致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爆發。
◆波旁-奧爾良王朝
查理十世保守的政策在1830年終於惹來了革命。在那一年法王查理十世試圖推行鎮壓法令,觸發一場叛亂,史稱「七月革命」。革命過後,法國國會讓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三世以法王路易十三的後代支系第八代孫的身分繼承王位,正式稱號為「法蘭西人的國王」路易-菲利浦。由於他以波旁-奧爾良為姓氏,因此他的七月王朝,亦被成為波旁-奧爾良王朝。
路易·菲利浦採取中間路線,但依然無法解決法國經濟持續衰退的問題。1846年的工農業蕭條,令他被迫於1848年退位。自此以後,沒有任何一位波旁王室及其分支成員能再次統治法國,而法國波旁王朝而正式落下帷幕。
【波旁王室現況】
1830年革命後,查理十世被迫遜位。但擁護他的保王黨人拒絕承認這個決定,繼續奉他和他的子孫為法王。而路易-菲利浦在1848年退位後,他的支持者也繼續擁護他和他的子孫為法王。因此,法國的保王黨分裂兩個支持不同覦位王子的派系,一個是支持夏爾十世和其後代的主系派(Légitimisme)和奧爾良支系派(Orléanisme)。
而夏爾十世的孫子尚博伯爵亨利去世,根據法國基於撒利法的傳位法則,王位優先繼承權應該給予尚博伯爵的最親近的血親,諷刺的卻是當時奧爾良支系派的首領巴黎伯爵菲利浦。主系派支持者並不想和奧爾良支系派合流,因此不惜否認當年西班牙王腓力五世放棄對法國王位繼承權決定的合法性,擁立伯爵在西班牙的表親,西班牙王位卡洛斯派首領莫提遜伯爵胡安為他們的首領。
由於莫提遜伯爵對法王位的繼承合法性備受質疑,不少主系派的保王黨人轉而支持奧爾良支系,再加上莫提遜伯爵曾孫在1936年無嗣而亡,不受歡迎的西班牙王阿方索十三世成為主系派領袖,令奧爾良支系派成為波旁保王黨的主流。
主系派今日的首領是安茹及加的斯公爵路易·阿方索·德·波旁-丹皮埃爾,他是西班牙王阿方索十三世的長子嫡孫。而奧爾良支系派巴黎伯爵亨利·羅伯特·德·波旁,他是法王路易·菲利浦的第六代孫。
【西班牙波旁王朝世系】
1、腓力五世(1700-1746)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之孫,1724年1月宣布讓位於王太子路易斯。
2、路易斯(1724)
腓力五世長子,只當了七個月國王即病死,其父只好重返王位。
3、費爾南德六世(1746-1759)
腓力五世次子。
4、卡洛斯三世(1759-1788)
腓力五世第三子,費爾南德六世異母弟。
5、卡洛斯四世(1788-1814)
卡洛斯三世之子,1808年被迫讓位於其子費爾南德,在拿破崙干預下旋又復位,晚年被放逐到羅馬,並死在那裡。
6、費爾南德七世(1808,1814-1833)
卡洛斯四世之子。
(1809-1813,西班牙王位為拿破崙之弟約瑟夫占據,1814年費爾南德七世復位,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
7、伊莎貝拉二世(1833-1868)
費爾南德七世長女。由她開始波旁王權轉入母系,1868年被廢黜。
1870-73年西班牙國內混亂,王位由義大利國王阿馬德奧一世占據。1873-74年為共和政體。
8、阿方索十二世(1874-1885)
伊莎貝爾二世長子。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
9、阿方索十三世(1886-1931)
阿方索十二世遺腹子,17歲前由母後攝政。
1923年西班牙爆發軍事政變,普里莫將軍施行獨裁統治,阿方索十三世不明智地予以默認。1931年他被迫流亡國外,宣布傳位於兒子、巴塞羅那伯爵唐·胡安,但胡安從未能登上王位。1931-39年,西班牙維持了8年的共和政體。
1939年,陸軍總參謀長佛朗哥在內戰中獲勝上台,開始長達36年的國家主義政體。
10、胡安·卡洛斯(1975年至今)
唐·胡安之子、阿方索十三世之孫。1947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1969年指定胡安·卡洛斯為未來國王,1975年11月22日,佛朗哥死後兩天即位,波旁王朝第三次復辟。
【法國波旁王朝(正統)世系】
亨利四世 1572年6月9日-1610年5月14日
路易十三 1610年5月14日- 1643年5月14日
路易十四 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
路易十五 1715年9月1日- 1774年5月10日
路易十六 1774年5月10日- 1792年8月10日
路易十七 1793年1月21日- 1795年6月8日
在路易十六被處決後,部分保王黨人士宣稱其長子,王太子路易-夏爾為法王路易十七。但那時法國已為共和國,這宣稱也無實際效用。
波旁王朝首次復辟
路易十八 1814年5月2日- 1815年3月13日
波旁王朝二次復辟
路易十八(復位) 1815年7月8日- 1824年9月16日
夏爾十世 1824年9月16日- 1830年8月2日
路易十九1830年8月2日- 1830年8月2日
當時夏爾十世退位時,宣布讓位與兒子路易-安扥瓦內王子,是為路易十九,但路易十九隨即讓位與路易-菲力浦,因此有人認為路易十九不曾在位
波旁王朝正統派繼承人
昂利五世 尚博爾伯爵
1844年6月3日 -1883年8月24日
讓三世 蒙提宗伯爵
1883年8月24日 -1887年11月21日
夏爾十一 馬德里公爵,安茹公爵
1887年11月21日- 1909年7月18日
雅克一世 馬德里公爵,安茹公爵
1909年7月18日 -1931年10月2日
夏爾十二 聖·海梅公爵,安茹公爵
1931年10月2日 -1936年9月29日
阿爾封斯一世 西班牙國王
1936年9月29日 -1941年2月28日
昂利六世 西班牙王子、塞戈維亞公爵、安茹公爵
1941年2月28日 -1975年3月20日
阿爾封斯二世 加的斯公爵、安茹公爵
1975年3月20日 -1989年1月30日
路易二十 安茹和波旁公爵
1989年1月30日 在位 至今
[編輯本段][波旁-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世系]
法蘭西人的國王路易·菲利浦
1830年8月9日- 1848年2月24日
波旁王朝奧爾良派繼承人
路易-菲利普一世 法蘭西人的國王
1848年8月9日 -1850年8月26日
菲利普七世 巴黎伯爵
1850年8月26日 -1894年9月8日
菲利普八世 奧爾良公爵
1894年9月8日- 1926年3月28日
讓三世 吉斯公爵
1926年3月28日- 1940年8月25日
昂利六世 巴黎伯爵
1940年8月25日- 1999年6月19日
昂利七世 巴黎伯爵,法蘭西公爵
1999年6月19日 在位 至今
[那不勒斯及西西里世系]
那不勒斯及西西里國王
那不勒斯王卡洛七世
(西西里王卡洛四世)
1734年12月1日- 1759年10月6日
那不勒斯斐迪南多四世
(西西里王斐迪南三世 )
那不勒斯:
1759年10月6日-1799年1月23日
1799年6月13日-1806年3月30日
1815年5月3日-1816年12月12日
西西里:
1759年10月6日- 1816年12月12日
兩西西里國王
兩西西里王斐迪南多一世 1816年12月12日- 1825年1月4日
兩西西里王弗朗切斯科一世 1825年1月4日- 1830年11月8日
兩西西里王斐迪南多二世 1830年11月8日- 1859年5月22日
兩西西里王弗朗切斯科二世 1859年5月22日- 1860年12月17日
兩西西里王位繼承人
弗朗切斯科二世 1860年-1894年
阿方索一世 1894年-1934年
斐迪南三世 1934年-1960年
阿方索二世 1960年-1964年
卡洛一世 1964年至今 卡拉布里亞公爵。
[帕爾瑪公爵世系]
帕爾馬公爵卡洛一世 1731年12月29日- 1735年10月3日
帕爾馬公爵菲利波 1748年10月18日- 1765年7月18日
帕爾馬公爵斐迪南多 1765年7月18日- 1802年10月9日
帕爾馬公爵路易斯 1802年10月9日- 1803年5月27日
帕爾馬公爵卡洛二世 1847年12月17日 -1848年8月18日
1848年4月11日-1849年3月14日
帕爾馬公爵卡洛三世 1849年8月23日- 1854年3月24日
帕爾馬公爵羅伯扥一世 1854年3月24日- 1860年6月9日

Ⅸ 法蘭西歷史

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和一戰中的德法戰爭,兩次戰爭給法國帶來的影響極深。由於法國一敗一勝,兩次戰後環境不同,加上其它因素(尤其地緣因素或實力因素)影響,法國在兩次戰後時期採取的對德政策不同,前者是由忍讓到強硬,後者是由強硬到綏靖。但是這兩個時期的法國對德政策又存在很多共同點。

(一)普法戰爭後的法國對德政策經歷了一個由忍辱退讓、對德妥協和對德復仇的過程,而一戰後法國對德政策時強硬時軟弱,是一個遏制、無力遏制到綏靖的過程;兩者都不是從一而終的,都是變動發展的。

普法戰爭的殘敗和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之痛,使法國在戰後初期籠罩在深深的陰影下。法國復仇情緒強烈,但當時的法國情況是極其困難的,加上新生的第三共和國政權尚處於磨合期,軍事實力也需要復原的時間。而此時的德國優勢突出,法國是沒有能力與優勢突出的德國作對的,更不用談收復失地了。談復仇只能有心無力。抵抗派領袖甘必大雖一再強調復仇之心「永志於心頭,莫掛在口頭」,但包括其在內的戰後初期幾閣政府都不敢對德國有劇烈的反抗,且小心謹慎地避免在德法邊界上發生沖突。①法國只能謀求寶貴的和平時間,耐心等待反擊時機。法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來修復戰爭留下的創傷(募集公債以盡早還清戰債,爭取德軍早日撤軍等等)。到1873年,法國已經開始重整軍備,經濟出現了復興,力量也得到了很大恢復④,復仇主義也日漸抬頭。經過1875年「戰爭在望」危機⑴,法國外交上最困難的年頭過去了,執政者更加能正視並接受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對德復仇的現實。「具有挑釁性的愛國主義宣傳不斷降溫,色厲內荏的故作姿態得到了力戒」。連甘必大也擺出和德國妥協的架勢,溫和地向德國傳遞和解的誠意。

1885年費里下台結束了法德關系緩和的走勢,次年布朗熱上任陸軍部長,布朗熱不負責任地發表好戰言論,製造反德復仇的言論。俾斯麥也在1887年初再次採取強硬措施,蓄意經營法德緊張關系,如製造「希內貝爾事件」——歐洲局勢在相對平靜多年之後風雲突變。法國政府態度派表現出強硬態度,但拋棄布朗熱輕率的沙文主義做法,在俾斯麥政府的挑釁前表現克制。②

1898年6月始德爾卡塞開始了為期7年的法外長生涯,他改變先前的對德和解政策,轉而主張對德復仇。德爾卡塞主要是以爭取國際盟友作為對德復仇的籌碼(採取加強法俄聯盟、改善法意關系和法英矛盾等措施),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法國得到多方的保障,國際地位也得到了加強。雖在「摩洛哥危機」法國清楚自己對戰爭的准備很不充分以致又一次採取妥協政策,但隨後1913上台的普恩加萊更大程度地推行對德復仇的強硬外交政策。他在各種場合大肆宣傳「民族觀念」,為戰爭製造輿論,進行大規模的擴軍備戰——作好對德復仇戰爭的一切准備。③一戰爆發之前法國早已躍躍欲試。

與普法戰後相比,一戰後的對德政策有很大的波動性。作為一戰的主要戰勝國,法國戰後歐洲勢力大大加強,在對法處置上享有主動權。但法國對德國的處置問題一點都不放鬆,杜美格總理就職時公然宣布:「任何時候,我皆對德國實行強硬政策,我將對它寸步不讓」18。對於賠款和德國的國際聯盟身份問題,法國都懷著一種堅持,要給德國嚴厲的懲罰,這與美國等國家的寬大對比鮮明。法國議會和公眾輿論都集中於繼續削弱德國並壯***國以避免德國的反擊。法國國內甚至有許多人叫嚷著肢解德國。法國要求歸還阿爾薩斯—洛林;奪取德國的殖民地,解散德國海軍——總之剝奪德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的地位。法國還要接管薩爾區作為德國法國東北部煤區的補償。⑤

但法國的遏制德國政策卻得到很大阻撓,巴黎和會上法國的幾個提議幾乎都被口口聲聲和解的英美等操縱者駁回。法國找到恰當的機會宣洩對普法戰爭的復仇情緒——德國拖延支付一戰的賠款。1923年以普恩加萊為首的法國政府聯合比利時,出兵佔領了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直到1929年德國政府接受楊格計劃,1930年6月法比佔領軍才全部撤出。魯爾危機卻給法國造成不幸結果,法國被迫將賠款問題的大權交給英法兩國。這種結果已經表明強硬方法的無效,法國的對德強硬態度到此有所克制。從此對德政策不得不由攻勢轉為守勢,從前那種以鄰為壑的強硬政策迅速轉化為以鄰為友的軟化政策。⑥到賴伐爾上台,他更願意把歐洲的霸主地位讓給德國,「如果這是避免又一場戰爭的代價的話」⑦。雖然法國政府當時在具體問題上也做了一些微調(如1933年批准了法蘇互不侵犯條約),但總體上對德政策並未有根本性調整。到最後法國只能跟隨英國走向綏靖道路,僅求暫時的國家安全。

法國在一戰後的對德政策的軟弱直接與國內社會的衰落有關。雖然在一戰中的德法戰役里取得勝利,但作為主戰場的法國損失特別慘重,戰後初期任外長的白里安他的國家面臨「荒廢破產」的境地。然而德國不足數量的賠款不能使法國得到長足的發展,加上通貨膨脹和法郎疲軟影響嚴重;除了經濟上的困境,政治上內閣更迭不斷也使法國漸漸失去比如普法戰爭後的團結的國家特性。

法國出現普法戰爭後和一戰後對德戰爭的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實力是國家對外政策的基礎」。普法戰爭後的法國從此失去在歐洲稱雄的能力,以致法國雖復仇之心強烈,但對德態度平和,到一戰前法國由於長期的殖民擴張等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提高了國家綜合國力,法國對德也日漸強硬起來,對德復仇就順利提上議程。而一戰後法國戰略地位提高,也出於對安全的考慮,對德政策自然激烈,想對德趕盡殺絕,但戰後的法國國力實質是十分虛弱的,無法對德國採取過硬的實質措施,並隨著德國的日益壯大,漸漸走向唯英國馬首是瞻、不敢對抗德國的綏靖道路。另外那時的如英國,美國等大國出於自身利益而對法國的態度搖擺不定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二)從指導思想看,普法戰爭後和一戰後的法國對德政策主要是以防守為主,後期向進攻轉變;而一戰後法國則以防禦為主,而且這種防禦還是消極的。

普法戰爭之後的法國經過短暫的休生養息期便一轉先前的退讓其進攻性戰略慢慢揭開了面紗,到普恩加萊上台後更是毫不忌諱地推行對德復仇。德爾卡塞為法國找到了強而有力的盟友;普恩加萊任總理和總統期間,大規模擴軍備戰,並在此基礎上法國不斷修改和完善從1875年就開始的對德作戰計劃。但最初階段防禦思想佔主導地位。隨著歐洲政治局勢和法國勢力的增強,及反德情緒的不斷高漲,作戰方案就逐漸朝進攻方向轉變。

而一戰法德戰役進攻戰術的失敗和長期防禦戰的成功使戰後的大多法國將領們對防禦戰略深信不疑,這種心態很大程度決定了法國戰後對德的戰略主要是防禦的。我們可以看到1919年之後法國的軍事准備越來越有防禦性:陸軍是為塹壕戰裝備起來的;軍人得到的訓練都是純防禦性的;沿邊界築起了耗費巨額資金和時間的防禦工程——馬其諾防線⑧。其防禦政策表現在外交上是確保凡爾賽條約規定的現狀和維護安全為中心。凡和賽條約的最後文本中法國擁有了三種防禦的辦法(1)同盟國派兵於具有戰略意義的萊因河地區,並根據德國履行條約的情況分階段撤出(2)美國和英國針對德國可能的攻擊行為作長期保證(3)德國終將加入國際聯盟(這就意味著德國對法國的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作出尊重)。⑨法國為了實現這些安全保障措施,作出了很大的讓步。但結果卻是美國沒能加入國聯,英國也隨之撤回了他們的承諾,最後「真正的凡爾賽條約從來就沒有存在過」。⑩法國的三種防禦方案有兩種永遠失效。11

法國的防禦與其地緣因素密切相關。普法戰後的德國接壤於法國,構成嚴重的威脅,法國在國防上客觀極度需要防禦德國;特別是阿爾薩斯——洛林的割占使德國在戰略上獲取了很大的利益:法國被拋到孚日山的西邊,使其進攻德國又多了阻力;而德國人卻因佔領洛林而有了突襲巴黎的通道。

(三)結盟是法國對德政策的產物。無論是普法戰爭之後,還是一戰之後,法國都極重視結盟的作用,極力夥同其他國家聯合對付德國;從實際功效來說,普法戰後的聯盟政策明顯比一戰後的多方聯盟較派上用場,一戰後的多方聯盟實力不濟,只是一張脆弱的防護網。

普法戰爭之後,志於報仇的法國很清楚,單靠本國的力量是絕對無力保障自身安全的,更不用說復仇了所以尋找同盟國家是戰後法國緊迫的任務,是法國對德戰略中必要的組成方略。但七十年代的法國外交活動遲遲沒有取得成果。這不僅因為戰前拿破崙三世「神經質」的外交手段使法國失去了其先前的盟友,更重要的是俾斯麥的「大陸政策」的推行。各大國在普法戰爭後,都不願意開罪新崛起的德國,反而樂於從法國的削弱中尋求自身的利益。法國只能等待時機,盡量在歐洲事務中保持低調,避開德國的鋒芒,減少同其他國家的沖突,把注意力集中於海外殖民和勢力范圍去。

但德國越發咄咄逼人起來,他大肆製造法國要打復仇戰爭的謠言,欲以之作為對法作戰的借口。法國面對這種有利於德國的局面,外交大臣德卡茲反過來利用德國的恐嚇來引起其他歐洲大國對德法危機的注意,製造有利於法國的輿論,向他們呈出德國打算發動先發制人戰爭的證據,將德國戰爭機器的真相公諸於世。同時各大國愈發不願看到德國過分強大和法國日益積弱,以次法國沒費多大力氣就取得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特別是英法兩國政府。其他大國出於均勢原則不願意法國被繼續削弱而德國勢力繼續膨脹,雖然同時他們也不願意幫助法國恢復1870以前的地位,只僅僅想維護《法蘭克福和約》下的和平。德卡茲利用幾大國的這種心態,「把法國從一場不存在的危機中拯救出來」,並且法國國際地位開始上升,擺脫其孤立境地。雖然因俾斯麥的活動,法國沒有取得明確的國際盟友,但在制止德國過早地發動對法戰爭方面還是取得了成功。

隨著1890年德俄矛盾的深化和德國一系列的外交失誤,法國的轉機終於來到。由於長時間的對俄關系的努力改善,最終1894年俄國和法國建起軍事同盟關系,以至擺脫了近20年的外交孤立。從軍事戰略與地緣政治角度看,法俄聯合不僅增強了雙方的地位,也大大增加了軍事上的戰略迴旋餘地;德、奧漸陷於俄、法東西兩線夾擊的不利地位。德爾卡塞在1899年又加強了這一聯盟。1904年面對德國的威脅,法國開始同英國接近,兩國消除了長達數世紀的宿怨,簽訂《英法協定》,後來這種協約擴大為英法俄三國協約——至此法國的同盟政策充分實現。法國得以與德奧意三國同盟抗衡,並進一步得到安全保障。隨後德爾卡塞又與羅馬簽定秘密條約,把義大利從三國同盟拉出來,法國的聯盟政策更是達到頂峰。12

而一戰法國雖勝,但其相對脆弱的局面並沒有改變,因此法國如上般積極開展聯盟外交,構建聯盟體系。然而法國早在一戰時失去了俄國這重要的歐陸盟國,從傳統的歐陸同盟轉向大西洋同盟,求助於英美。1918年12月29日克雷孟梭明確對議會說:「為了這個協約,我願意作任何犧牲。」13在巴黎和會上甚至忍痛以萊因蘭問題的妥協為代價換取英美對法安全的保證,但最終不了了之。在歐陸聯盟和大西洋盟約未能實現的困境中,法國退而求次轉而同中東歐國家結盟。1919年至1923年間法國就同比利時、波蘭、捷克等締結了軍事同盟。另外在法國的授意下中東歐小國家互相也締結了軍事同盟——這樣就構成所謂的反德包圍。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和自身的防衛得到了加強,同時也防止德國在東方擴展其勢力。

中東歐盟國勢力貌似強大,但各國幾乎都是農業國,經濟力量相對弱小,且彼此間積怨頗深,沒有共同利益。這樣的同盟的根基是十分脆弱的。它難以與普法戰後的法俄同盟等相比。另外法國也時常把注意力轉向實力雄厚的英美。英法簽定的協約同中東歐聯盟並不互相補充,反而兩者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有獲得英國的支持,法國才能以攻勢行動去援助波蘭或捷克斯洛伐克;同時只有在法國以防禦行動保護她自身而不是去保護遙遠的東歐國家時,英國才給予支持。14更重要的是法國過於贏弱以致無法塑造一個強大的同盟。面對英法協約和中東歐同盟的矛盾,最後法國還是選擇了犧牲中東歐盟國的利益,尾隨英國對德綏靖,求片刻安寧。

(五)普法戰爭後的法國對德政策時刻透露著強烈的復仇心,與一戰後的法國對德國的恐懼情緒形成鮮明對比。

「1870年,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們在已發生的事件中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只看到離我們最近的不幸。那就是國土被支解、資金外流、我們的地位下降和我們所受的屈辱。」17如上所書,在歐洲長期制霸的法國,對結束普法戰爭的《法蘭克福和約》有沉痛的恥辱感,民眾中民族主義情緒激烈,絕多數法國民眾把「矯正」這一不公平的和約視為自己的使命。自1871年來輿論始終交織著渴望復仇和懼怕德國的雙重心理——主要以前者為主。戰後的法國就象一頭舐傷的困獸,把爪牙藏起,隨時准備反擊。民族主義在共和國初期具有相當大的市場。無論共和派還是非共和派均信奉一個至上的價值觀——愛國主義。15雖然國內黨派林立,不過幾乎所有的黨派都一致認為人人有義務保護祖國免外來入侵。16隨著20世紀初由於法德矛盾的逐步激化,民族主義和法蘭西民族中收復失地、對德復仇的潛意識相結合,又活躍起來。這表現在宣揚法國青年好占情緒的文學作品和獨立團體的日漸增多。民族主義者利用摩洛哥危機多次遊行示威,民族主義的盛行以致在對外政策上實行忍讓政策的卡約失去民心。1912年卡約被迫辭去總理職務。對德強硬的普恩加萊組閣後在各種場合大肆宣傳「民族觀念」,為准備戰爭製造輿論。1911年至1914年法國的年輕人中間興起了一股民族主義之風,民族主義者大肆叫囂戰爭,沙文主義的狂熱在法國大地上繼續燃燒,直到一戰前。

對德的恐懼並沒有隨著一戰的結束而得到消除,法國對普法戰爭和一戰仍心有餘悸。戰後法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戰爭造成的破壞幾乎使法國陷入絕境。加上和平主義的盛行,壓抑了法國民族的愛國熱情。對內憂患和對外恐懼,使凡提及戰爭人們都會本能地抗拒,反戰情緒強烈。這剛好和普法戰後相反。這反映到政治和軍事的決策上。法國在國際事務中面臨有可能導致戰爭的挑戰時,為了避免戰爭簡直什麼代價都可付出。國民因戰爭的消耗和傷亡筋疲力遏,退伍軍人喊出了「決不再戰」的口號20,促成1914年「神聖同盟」的愛國主義已經死亡,人們中間滋長著一種與日俱增的混亂、絕望和奮世嫉俗的情緒。21

法國民族情緒前後表現如此不同:在普法戰爭後,是否開戰幾乎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愛國的准繩,後人曾哀嘆法國的和平主義者為何如此之少;與此相反,一戰後是否主張避免戰爭又幾乎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的唯一標准,後人曾為此哀悼法國的和平主義者如此之多。22

普法戰爭後的對德政策基本取得預期的遏制德國的效果,一戰後的對德政策的實行可以說幾乎都是得不償失。這與以上幾方面有深刻聯系。

Ⅹ 法國簡介

法 國 概 況

國名: 法蘭西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 Republique Francaise)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遺產日:9月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開始,最初的活動在9月的第三個周日舉辦,在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諸多深宮中的歷史文化遺產敞開大門向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進而保護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初名稱為「國家文物開放日」,到1992年,開放時間延長為周六和周日兩天。)>>>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法國國旗的來歷有多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據說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

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綬帶環飾。

國歌:《馬賽曲》

國花:鳶尾花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國家元首:總統希拉克(Chirac),1995年5月當選,2002年5月連選連任;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 (Dominique de Villepin) ,2005年5月任職;國防部長阿利奧-馬里(Michele Alliot-Marie ),2002年5月任職;國民議會議長讓-路易·德勃雷 (Jean-Louis Debre),2002年6月當選。

自然地理:面積為551602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200萬 (2004年1月),包括400萬外國僑民,其中15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通用法語。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約400萬穆斯林及少數新教、猶太教、佛教、東正教徒。

首都:巴黎(Paris) ,市區人口217萬。 奧塞博物館——歐洲最美的博物館

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565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22個大區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爾涅、布爾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區、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岱、巴黎大區、朗克多克-魯西翁、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地區、皮卡爾迪、布瓦圖-夏朗德、普洛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羅訥-阿爾貝斯。4個海外省是: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蓋亞那、留尼旺。4個海外領地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是: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簡史: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 (右圖 )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
諾曼底登陸

政治: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2000年6月改為5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總統離職期間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任期5年,採用兩輪多數直接投票制、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根據2003年7月法國民議會通過的參議院改革法案,自2004年起參議員任期由9年縮短至6年,2010年總席位由321人增至340人,每三年改選一半。由國民議會和地方各級議會議員組成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1995年7月31日,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這項法案使總統有權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來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法國總統在政府或參議院、國民議會的建議下,可將所有事關公共權力組織、法國經濟或社會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決。總統府——愛麗舍宮,總理府——馬提翁宮,國民議會——波旁宮。

巴 黎 歌 劇 院

經濟: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鋼鐵、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1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已近枯竭,預計於2005年關閉所有煤礦。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3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1.1%,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2%。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糧食產量佔全歐洲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農產品出口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共有耕地面積5491.9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機械化是法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平均每年接待外國遊客7000多萬人次,超過本國人口。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法國葡萄酒享譽全球,酒類出口佔世界出口的一半。法國時裝、法國大餐、法國香水都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法國旅遊勝地——埃維昂>>> 世界最高的橋梁——米約大橋

文化: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近現代,法國的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頗有創新,不但出現了羅丹這樣的雕塑藝術大師,也出現了像莫奈和馬蒂斯等印象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從17世紀開始,法國在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關實用美術、建築、時裝設計、工業設計專業的學校也早已憑借其「法國製造」的商業碩果而聞名海外。法國人喜愛體育運動,比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有足球、網球、橄欖球、地滾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車環形賽等。比較有名的大學有巴黎大學、里昂大學等。戛納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5月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為期兩周左右。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 歷史悠久的法國咖啡文化

新聞出版:主要報紙有《費加羅報》、《世界報》、《法蘭西晚報》、《解放報》、《人道報》、《巴黎日報》。地方報紙主要有《西部法蘭西報》,它是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北方之聲》。主要周刊有《快報》、《觀點》、《新觀察家》、《巴黎競賽畫報》、《費加羅雜志》等。法約有6000家出版社,其中較大的有331家。通訊社有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的法新社。1835年創立。法國國家廣播公司成立於1975年,下設6個廣播電台。此外,還有國家廣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資的17個獨立的地方台。為加強對外宣傳,國家廣播公司專設獨立的法國國際台,對外廣播幾乎遍及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過法令,取消國家對電台的壟斷,允許私人和團體設立電台。目前,全國私營電台近1300家,主要有盧森堡電台、蒙特卡洛電台、歐洲一台等。現有4家全國性國家電視台。20多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線電視台,另有許多可通過衛星接收的電視頻道。

名勝: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圖集:法蘭西的華美樂章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 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 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歷史名人: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莫里哀是他參加劇團以後用的藝名。莫里哀10歲喪母,外祖父經常帶他去看鬧劇、喜劇和悲喜劇。50年代,莫里哀開始編演一些鬧劇及喜劇《冒失鬼》()。1658年回巴黎主要從事古典主義喜劇創作,一系列作品問世,如《可愛的女才子》(1659)、《斯卡納萊爾》(1660)、《丈夫學堂》(1661)、《太太學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創作高峰階段,主要劇作有《偽君子》(1664)、《唐璜》(1665)、《吝嗇鬼》(1668)等。1668年以後,莫里哀還寫了一些諷刺作品。莫里哀一生寫了30多部喜劇。他塑造人物性格適當引入了鬧劇因素,充分運用日常語言等方面對喜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莫里哀於1673年病逝。

伏爾泰( 1694-1778年):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魯埃,伏爾泰是筆名。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伏爾泰經歷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的統治,目睹了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一親身感安到了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腐朽和反動。青年時代因發表反對封建貴族統治的作品,兩次被關進巴士底獄。1725年出獄後,旅居英國三年。他主張「開明君主」統治,實行君主立憲。伏爾泰創作了許多著作,他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宗教迷信,宣揚自由和平等的原則,主張人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著作有:《哲學辭典》、《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路易十四時代》等。還寫過有關中國的歷史劇《中國的孤兒》。

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生於日內瓦鍾表匠家庭。當過仆從、秘書、家庭教師、樂譜抄寫員。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認為私有制是人民群眾遭受社會壓迫的根源,但不主張徹底消滅私有制。主要著作有《社會契約論》(舊譯《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懺悔錄》等。

拿破崙 ·波拿巴(1769-1821年):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8-1814年)。生於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畢業於巴黎軍事學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土倫戰役中立下戰功,破格提為准將。督政府時期率軍進攻義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1799年11月發動政變,成立執政府。1804年稱帝。1812年對俄戰爭潰敗,帝國瓦解。1815年在滑鐵盧戰敗。被流放到大西洋中聖赫勒拿島。

雨果(1802-1885年):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才華橫溢,創作力經久不衰,文學生涯達半個世紀之久。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雨果出身於軍官家庭。童年時隨父到過義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時代他走上了為社會進步而斗爭的道路。1831年發表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表現出作家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斗爭,並堅持寫作。1862年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小說《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於巴黎。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得彷彿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畢加索故居博物館

每年5月8日,法軍儀仗隊紀念二戰勝利

外交: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及重要成員、北約成員(但不參加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自1958年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來,歷屆政府一直沿襲戴高樂將軍制定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維護民族獨立。歐盟是法外交的立足之本。法致力於推動歐洲建設,將歐盟建設成真正獨立一極,發揮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動多極化,發展、加強歐亞等區域間合作;努力協調與大國的關系;保持並發展與非洲國家的傳統關系,推動發達國家增加對非援助;積極參與中東和平進程及有關熱點事務;加強同亞洲、拉美的政治、經濟關系。

閱讀全文

與法國1887年是什麼時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