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費里法案》和《第二費里法案》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第三共和國初期,共和黨人、律師費里出任教育部長後,於1881年和1882年頒布《第一費里法案》《第二費里法案》,在法國教育史上第一次確立國民教育發展的義務、免費、世俗化三大原則。法案確定6—13歲為法定義務教育階段,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須自第三年起每年到學校接受一次考試檢查;對不送兒童入學學習的家長課以罰款;免除公立幼兒園及初等學校學雜費,免除師范學校的學費、膳食與住宿費用;廢除《法盧法案》有關教會監督學校及牧師擔任教師的特權,在公立學校停上宗教課,改設道德與公民教育課。
⑵ 請簡述費里教育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教育法里的主要內容包括去年總則教師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個人權利的保障。費里教育法是法國歷史上實施最久的教育法。它制定了法國國民教育義務、免費、和世俗化三大原則,為近百年法國國民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費里教育法規定:兒童6歲入學,初等教育為義務教育,實施初等義務教育的小學和實施學齡前兒童教育的母親學校都是免費的。
法令承認在家庭和中學預備班接受初步教育的均屬義務教育的形式,但必須接受國家的檢查,即每年接受一次國家統一規定和主持的測驗,才能得到認可。費里法案重申教師任教,必須獲得國家頒發的證書,方為合格。
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
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⑶ 法國第三共和國時期《費里法案》對教育改革起到了什麼作用
普法戰爭結束後,一批共和黨人把法軍戰場上的失敗歸因於第二帝國政府未能充分發揮教育在國家安全與防衛中的職能。痛定思痛,第三共和國加強了教育的領導與管理工作,並注重運用法律手段實現教育改革與發展。1879年2月,共和黨人律師費里(J.C.Ferry)出任教育部部長後頒布實施《費里法案》,確定了國民教育發展的義務、免費與世俗化三原則,以法律手段鞏固了法國國民教育的改革成果,強化了國家在教育發展事務上的管理職責與權力。
⑷ 在法國近代學前教育史上,統一了各種幼教機構的名稱,將母育學校納入公共教育系統的法案是
1881年《費里法案》
政府將國內幼教機構改稱為「母育學校」,納入公共教育系統。
該法令的頒布基本確定了法國近代學前教育制度。
⑸ 初等教育在法國各歷史時期有何不同
第二共和國時期,在《法盧法案》的作用下,私人及宗教勢力廣泛參與初等學校的設立與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導致私立初等學校數量增加。據統計,到1863年底,私立男子初等學校達到3000所,私立女子初等學校達到14500所。
第二帝國時期,教育部長迪律伊(V.Duruy)對初等教育事業表現出較大關注。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初等教育經費有所增加,初等學校的教育內容也得到擴充。
在巴黎公社時期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免費、義務初等教育的發展。公社教育委員會庄嚴宣布每個兒童都享有不可剝奪的受教育權;書籍、地圖、紙張等學慣用品免費向學生發放,任何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學生收取此類學慣用品的費用。
第三共和國初期,共和黨人、律師費里出任教育部長後,於1881年和1882年頒布《第一費里法案》《第二費里法案》,在法國教育史上第一次確立國民教育發展的義務、免費、世俗化三大原則。法案確定6—13歲為法定義務教育階段,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須自第三年起每年到學校接受一次考試檢查;對不送兒童入學學習的家長課以罰款;免除公立幼兒園及初等學校學雜費,免除師范學校的學費、膳食與住宿費用;廢除《法盧法案》有關教會監督學校及牧師擔任教師的特權,在公立學校停上宗教課,改設道德與公民教育課。應該說,《第一費里法案》與《第二費里法案》的頒布與實施為這一時期初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並指明了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它標志著法國初等教育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新大學聯合會」的倡導與組織下,法國掀起「統一學校運動」浪潮。「新大學聯合會」把「統一學校」理解為「屬於所有人並且為了所有人的共同學校」。在運動初期,統一學校運動的焦點集中在初等教育領域,改革的具體目標為:提高義務教育年限;廢除雙軌學制,建立「統一學校」為全體兒童提供統一的教育。
⑹ 19世紀法國初等教育發展的歷史過程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發動了大革命,一舉****了波旁王朝,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法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它開始由宗教向世俗化過渡。
1833年頒布了《基佐教育法》,決定發展初等教育,規定在每市鎮設立一所小學,在600人以上市鎮設立一所高等小學。這是法國初等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步驟。1881──1882年,法國又通過兩個《費里法案》普及義務教育,規定6──13歲為義務教育階段。到十九世紀末,法國教育實現了世俗化。基佐將小學分為兩級,即基礎小學和高級小學。基礎小學所開設的課程包括道德、閱讀、書寫、法語語言(朗讀、拼寫法、語法)、算術、直觀課、圖畫、手工勞動、唱歌及體育。而這時法國中學的課程設置以古典主義為中心內容,各門學科設置招眼於學生個體的文雅與修養,注重審美情趣的培養,尤其注重人文學科,包括哲學、藝術教育(圖畫、音樂或藝術史)、文學、(法語及古典語言)等學科的教育價值,忽視理科知識。而設立的中等特別教育開設較為實用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