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聖同盟威尼斯同盟
1508年12月,由於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共同對威尼斯作戰。佛羅倫薩、費拉拉、曼圖亞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先後加入該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同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佔領它在倫巴第的領地,在5月14日米蘭附近的阿尼亞代洛一戰,擊敗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然而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壯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組成「神聖同盟」,共同對法作戰。1512年,法軍以2.5萬人、火炮50門的兵力在拉文那戰役擊潰由1.6萬人、24門火炮組成的西班牙軍隊。但是,由於政治形勢的逆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瑞士雇傭兵投向威尼斯,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底放棄倫巴第。
㈡ 法國屬於歐洲哪一部分西歐嗎
法國的本土屬於西歐,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La France),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國名源於中世紀前期的法蘭克王。法蘭克王國分裂後,西部法蘭克王國沿用其名稱並演變為法蘭西。「法蘭西」(France)這一稱呼最早出現於11世紀的《羅蘭之歌》中。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漢字文化圈中,中國稱其為法蘭西,簡稱法國。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2)法國出兵東歐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狹義上的西歐是指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七個國家。還包括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希臘等歐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其中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㈢ 摩納哥面積僅2平方公里,作為鄰國歷史上法國為何沒將其吞並
面積倒數第一的梵蒂岡大家都知道,那面積倒數第二的摩納哥呢?摩納哥是位於法國東南邊境沿海地帶的一個國家,其鼎盛時期有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後來被法國不斷的壓縮之後只剩1.98平方公里,還沒有中國一個普通的小自然村大,雖然地盤很小,但卻是歐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按照法國的實力來說,想要吞並摩納哥毫不費吹灰之力,那麼法國為什麼要一直留著摩納哥呢?
最後,摩納哥給法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摩納哥雖然土地面積特別狹小,除了有一個地鐵站之外沒有任何的交通設施,但是它卻有相當高的旅遊價值,每年前往摩納哥旅遊的遊客非常之多,再加上摩納哥境內沒有火車站,也沒有飛機場,所以大家去摩納哥的時候必須先到法國境內,這也就直接拉動了法國的旅遊附加收入。
而且摩納哥也是富人避稅的天堂,那麼大量的富人聚集於此,也為法國積累了大量的資本。
綜合以上幾點來說,法國沒有吞並摩納哥是利大於弊。
㈣ 法國歷史的兩次世界大戰
參見詞條: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亨利·菲利浦·貝當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夏爾·戴高樂
1870年後,法國經濟有所發展,1900~1913年,壟斷組織相繼出現,銀行資本的集中尤為突出,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普法戰爭後,法國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准備對德復仇,法國為了擺脫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與俄國締結軍事同盟、1904年與英國締結協約,三國協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是戰勝國,通過《凡爾賽和約》收復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奪取德國一些殖民地,但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嚴重困難,政局不穩。1914~1940年,內閣變更45次之多。在1920年,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建立了馬奇諾防線,並且與東歐的各新興小國結成「小協約國」聯盟,防止德國和奧地利的復興。1923年法國、比利時出兵佔領德國魯爾區。1924年激進社會黨與社會黨組成以赫里歐為首的左翼聯盟政府。1926~1929年普恩加萊統治時期,出現了暫時繁榮和穩定局面。
但英國法國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綏靖政策,導致德國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坐大,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淪陷更使「小協約國」聯盟立即灰飛湮滅。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
納粹德軍在1940年6月繞過馬奇諾防線,法國節節敗退,德軍迅速攻陷法國北部3/5的土地,包括富有的阿爾薩斯-洛林。同年7月10日,法軍一戰英雄貝當元帥在法國南部的維希被推舉為傀儡政府的首領。為維護維希政府僅有的主權,貝當只好默認德國在法國掠奪資源,更徵召法國人為役夫,為納粹德軍服務,甚至還要將政府稅收的一半「繳納」給德國。但是最終維希法國難逃被納粹德軍所滅的命運。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1942年11月,納粹德軍進佔法國南部,全權接管當地軍政大權。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貝當被迫「流亡」到德國,且被納粹當局軟禁。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1945.9~1958.10)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㈤ 二戰前,德國軍隊被法國控制到只有十萬人,為什麼二戰英法剛開始還是戰敗了,是因為當時英法的軍隊也少嗎
回答你的問題前先給你糾正幾個錯誤:
①二戰前,德國軍隊不是被法國控制到10萬人,而是一戰結束時,以英法為主體的協約國集團,對德簽訂的《凡爾賽合約》中,規定的;
②二戰前,德國軍隊不止10萬人;希特勒在1934年簽署了秘密擴軍的命令,將陸軍從10萬人擴充到30萬人,明顯違反了凡爾賽合約,雖然協約國集團進行協商,但因為英法意等主要國家各懷鬼胎而沒有對德國進行制裁;
從1919年德國一戰戰敗,到1934年希特勒擴軍前的這15年時間里,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另外海軍為1.5萬人,空軍則不允許發展,這樣算德軍也有11萬5千人;
到1935年,德國開始恢復義務兵役制,大肆擴軍。到1940年,德國閃擊西歐的時候,德軍已經先後動員了10個波次,陸軍師級部隊番號已經用到了90,而1XX、2XX、3XX、4XX、5XX的師級番號也開始出現。
當德軍拉起西線戰役的大幕時,德軍共投入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2439輛坦克、3700架飛機,另有運輸機600架。兵力配置上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群:中路的A集團軍群64個師(其中包括7裝甲師、3個摩托化師),由倫斯德上將指揮,擔任中間突破阿登山區直沖英吉利海峽的任務;右翼的B集團軍群28個師(其中包括3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由包克上將指揮,擔任助攻任務,目的是進攻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以吸引英法聯軍的主力;左翼的C集團軍群17個師,由勒布上將指揮,其任務是佯攻馬其諾防線,以牽製法軍使其不能北上增援;以另外的27個師作戰略預備隊。這些兵力加起來有330萬人之多。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英國遠征軍共有135個師(其中法軍和英軍共有103個師,編成3個集團軍群)、3469輛坦克、2000架飛機,並可利用英倫三島1000多架飛機支援戰斗,在兵力上與德軍相當。然而,英法長期推行綏靖政策,備戰不力。聯軍最高統帥部制定的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保守失算,該計劃重點是防禦德軍向比利時實施主要突擊,把比利時作為雙方廝殺的主戰場。根據「D計劃」,聯軍把主力部署在法比邊界北端和法國北部各省,如果德軍向比利時實施主要突擊,則五國聯軍協同作戰擋住德軍進攻;其他部隊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馬奇諾防線上,如德軍向馬奇諾防線實施正面進攻,則依託堅固的工事進行抵禦;而在中段則自持有阿登山區天險和馬斯河,只留了戰鬥力較弱的部隊駐守。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希特勒便開始考慮進攻西歐。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旦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旦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德國陸軍參謀總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個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西線作戰計劃。此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進攻法國的「施里芬計劃」相類似,即把德軍主力放在右翼,通過比利時去進攻法國。但是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施泰因卻討厭這個方案,認為不過是老調重彈。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歡這個計劃。曼施泰因提出了他的的戰略構想:德軍進攻的主要矛頭應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對具有戰略決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帶,實施主要突擊。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的一條捷徑,可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系,分割合圍英法聯軍,迅速滅亡法國。但是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拒絕將曼施泰因的計劃轉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一名攜帶「黃色方案」的德空軍軍官因座機迷航在比利時迫降,由於無法把這一重要文件全部燒毀,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於是曼施泰因再次向陸軍總部提出他的觀念,這使勃勞希契非常厭惡,把他調任第38步兵軍軍長。但曼施泰因乘希特勒接見各新任軍長之機,將他的見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陳述。希特勒對曼施泰因的陳述,「簡直象精靈似的理解非常快」,並表示他個人完全同意曼施泰因的見解。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總參謀長哈爾德,命令他們以曼施泰因的建議為基礎,立即制定出一個新的作戰計劃來。雖然勃勞希契和哈爾德強烈反對曼施泰因的建議,認為其所謂的「秘密通過」,實在是一種瘋狂的假設,它將使德國裝甲部隊的精華面臨法軍側翼攻擊,並可能導致全軍覆沒。但在希特勒的壓力下,兩位陸軍首腦屈服了。於是,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奉命根據曼施泰因的建議重新制定作戰計劃。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與「曼施泰因設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戰計劃。德軍參謀部將這一計劃取代號為「揮鐮行動」。據當時任第19裝甲軍軍長的古德里安說,除了希特勒、曼施泰因和他本人以外,幾乎再沒有任何人對這個計劃是具有信心的。-
1940年5月10日,天剛破曉,成群的德軍施圖卡轟炸機突然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機場、鐵路樞紐、重兵集結地區和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5時30分,在北海到馬奇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公里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擔任助攻和吸引英法軍隊主力的德軍B集團軍群,首先以空降部隊對荷蘭和比利時境內的重要橋梁及要塞設施實施了襲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立即造成了荷、比軍隊的慌亂,緊接著,B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趁亂發起了猛攻。由於傘兵部隊已經佔領了各要道,B集團軍群的進展頗為順利。-
德軍B集團軍群對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的突破,致使集結在法國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過法比邊境火速增援。此刻,希特勒正在地下指揮所里焦躁不安地等著前線的消息,當他聽說英法主力已經出動時,「高興得都要哭了」。他興奮地對周圍人說到:「他們正好掉入我們的陷阱!我就是要他們相信,我們仍在執行原定那個『黃色方案』,仍尊奉施里芬的主張。他們上當了,等著瞧吧,好戲還在後面」。-
包克的B集團軍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時,勒布的C集團軍群也擺開架勢。他們正在對馬奇諾防線進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國從南部撤回部隊時猶豫不決。
5月10日凌晨,德軍擔任中路主攻的倫斯德A集團軍群向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山區實施主要突擊。僅30萬人口的小國盧森堡當天不戰而降。給倫斯德上將打頭陣的是克萊斯特將軍指揮的裝甲兵團,該兵團下轄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霍特的15裝甲軍和萊因哈特的第41裝甲軍。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戰鬥力最強,它作為克萊斯特裝甲兵團的主力和先鋒部隊編有3個裝甲師。而第15和第41裝甲軍僅各轄2個裝甲師。-
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輕易突破比軍的鬆散抵抗,只用了兩天時間便穿越阿登山脈110公里長的峽谷深入法境。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個裝甲師已經到達馬斯河北岸,並攻下了法國著名要塞城市——色當。當天夜裡他們便開始了緊張的渡河准備。「德國人強渡馬斯河是法國之戰的關鍵。在以後5個星期中還有其它同樣大膽的行動,但是沒有那一次能對事態發展產生過這樣驚人的影響。」為此,古德里安把他的3個裝甲師全部投入進去了。-
5月13日上午11時,德軍出動近400架轟炸機分批次對馬斯河南岸的法軍陣地和炮兵群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狂轟濫炸,並使法軍的精神發生了癱瘓現象。下午4時,德軍分乘數百艘橡皮艇,開始強渡馬斯河。下午5時30分,德軍終於在馬斯河南岸上獲得了一個立足點,接著德軍工兵立即開始架設浮橋。到了下午8時,古德里屬下的第1裝甲師已經穿透法軍陣地,突入相當縱深。第2裝甲師和第10裝甲師也在午夜全部渡過了馬斯河。同一天,霍特的15裝甲軍屬下的隆美爾第7裝甲師也在西面40英里遠的南特附近渡過了馬斯河。-
馬斯河防線一失,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峽的道路敞開了,在比利時境內作戰的英法部隊面臨被包抄的危險,陳兵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大軍也將腹背受敵,英法這才感到形勢嚴重。英國迅速增派10個戰斗機中隊與駐法英空軍和法國空軍一起實施反擊。14日下午,馬斯河上空爆發了開戰以來最激烈的空戰,英軍「布雷漢姆」轟炸機和法軍最新式的「布雷蓋」轟炸機在戰斗機的掩護下,直撲馬斯河而來,德軍約5個聯隊的戰斗機升空攔截,雙方投入的飛機各有500餘架。從中午到天黑,登陸場上槍炮聲連綿不絕,雙方戰斗機上下翻飛,相互追逐,不時有飛機中彈起火,拖著黑煙下墜,英法飛機胡亂投下的炸彈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沖天的水柱。德軍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斷以猛烈火力射殺低空潛入的英法飛機。密集的地空火力網令英法飛機成了撲火飛蛾,一批批闖來,又一批批被吞噬。大混戰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損失慘重的英法飛機悻悻敗走,德軍渡河浮橋大都萬好無損。此戰德軍擊落英法飛機數百架,其中僅德第二高炮團就包辦了112架。英軍派出的飛機損失了60%。《英國皇家空軍史》稱:「再沒有比這種自殺性的戰斗造成的損失更令人痛心的了。」這一天被德國人稱為「戰斗機日」。在這以後,英法空軍只敢在夜間升空活動,戰區制空權被德國人牢牢控制住了。
德軍裝甲集群長驅直入,其威力與速度是戰爭史上聞所未聞的。法國陷入驚慌失措之中。5月15日清晨,法國總理雷諾沮喪地給5天前才接替張伯倫擔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打電話說:「這一仗我們恐怕要打輸了。」丘吉爾驚得目瞪口呆:「我簡直不明白,運用大量快速裝甲部隊進行襲擊會引起這樣劇烈的變革。」為進一步探明戰局真情和給已經感到絕望的法國領導人打氣,5月16日,丘吉爾從倫敦急飛巴黎。據丘吉爾回憶,「差不多他一見到法總理雷諾和英法聯軍總司令甘末林,他就立即意識到:局勢比他想到的還要糟得多——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是灰溜溜的。」丘吉爾問甘末林「戰略預備隊在哪裡?」甘末林搖搖頭,聳聳肩,說:「沒有戰略預備隊」丘吉爾聽後,「簡直傻了眼」。-
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的推進速度不但令聯軍措手不及,而且也令德軍統帥部不安,克萊斯特曾兩度下令古德里安暫停前進,但他不惜以辭職抗爭。禁令解出後,他的速度比以前還快,以至於在路上遇到一股股潰散的法軍士兵,都不願耽擱時間下車去俘虜,僅用擴音器喊:「我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你們要放下武器,離開道路,免得擋路。」5月16日,古德里安督促手下的3個裝甲師向西轉進,目標是直抵英吉利海峽東岸的敦克爾克地區。5月20日,古德里安掃過亞眠,在阿貝維爾附近抵達英吉利海峽。這時的德軍統帥部也沒有料想到,在法國境內的戰斗會進行得如此順利,因此,一時不知怎樣部署兵力才好。等到次日,他們才給坦克部隊下令:由阿貝維爾向北推進,以佔領海峽諸港為目標。
古德里安一接到命令,便立即決定:第10坦克師向敦克爾克前進;第1坦克師向加來前進;第2坦克師向布洛涅前進。古德里安深知,他所在的A集團軍群構成的從色當到法國西海岸的進攻線,已經切斷了法軍從北部南逃的退路。而北麵包克的B集團軍群已攻佔了荷蘭及比利時東部,70萬余英法聯軍主力的左翼實際上已處在德軍的深遠包圍之中。眼下對方得以逃脫的唯一希望就在包括敦克爾克在內的法國北部的幾個海港了。因此,他一定要迅速佔領這幾個海港,以徹底切斷對方的海上退路。-
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的安裝甲部隊先後佔領了布洛涅和加來。24日下午,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已到達格拉夫林,離敦克爾克還有10英里了,而在其右翼的萊因哈特的第41裝甲軍,也已到達艾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運河一線。兩支裝甲勁旅只須再努把力,就可直取敦克爾克,而後繼的幾十個步兵師也正源源不斷地跟進。古德里安等人躊躇滿志,決心率領他們的裝甲部隊再打一個圍殲戰,將英法軍隊的數十萬人馬徹底消滅在濱海地區。-
然而就在這時,第19裝甲軍和第41裝甲軍同時接了裝甲兵團司令克萊斯特發來的命令,要他們停止前進,並稱「敦克爾克之敵將全部留給戈林元帥的空軍去解決」。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後,立即向克萊斯特提出了質問和抗議,但得到的最後答復是:「這是元首親自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於是,古德里安和萊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運河一線按兵不動,而眼睜睜地看著英法比聯軍從敦刻爾克上船逃走。聯軍利用這一轉瞬即逝的喘息機會,得以實施從海上撤退的「發電機計劃」,從5月26日到6月4日,從敦刻爾克先後撤出32.4萬人,其中法軍8.5萬人,成為日後反攻歐洲大陸的主力。對於希特勒這一讓人費解的命令,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成了一個難解之謎。一種說法認為,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國人一馬,因為希特勒對英國人情有獨鍾,他曾說過:「他們那些人是有價值的人種,是我要與之媾和的人。」他這次放走英國人,是想給英國人一情面,為日後和談留一條退路。另一種說法是希特勒對自己的裝甲部隊異常迅速地挺進感到不安,怕他心愛的裝甲部隊陷入敵軍南北合圍。但不管怎麼說,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它影響到日後對英國的入侵,並且使英國人以後在非洲和義大利能繼續作戰。
德軍在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實施的毀滅性突擊,使比利時全軍覆沒,法軍30個師,英軍9個師也不復存在。法軍新任司令魏剛拼湊了49個師加上英國的2個師,編成了3個集團軍(第6、第7、第10集團軍)在索姆河和埃納河一線構成了東西大約300英里的「魏剛防線」,以17個師守馬奇諾防線。兩條防線連在一起,企圖阻止德軍南下。-
德軍在佔領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後,德軍統帥部制定了代號為「紅色方案」的法蘭西戰役第二階段作戰計劃。這一方案要求德軍揮師南下,徹底擊敗法國。現在德軍兵力達137個師之多,其A、B兩個集團軍群迅速改組完畢。包克的B集團軍群(轄6個裝甲師)為右翼,向索姆河正面實施突破;倫斯德A集團軍群(轄4個裝甲師)為左翼,向埃納河作正面突擊。
6月3日,德國空軍向法國機場和後方實施了猛烈轟擊。6月5日拂曉,包克的B集團軍群率先在右翼發起全線進攻,當天,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搶先渡過索姆河。6月7日,隆美爾師將防守阿布維爾——亞眠一線的法國第10集團軍攔腰斬斷,其他德軍各師得以從這個缺口向前擁入。6月8日,隆美爾師進抵塞納河畔。6月10日,隆美爾又轉身北向,一口氣沖了50英里遠,以海岸線為目標。當晚就到達目的地,切斷了正向海岸撤退的法軍第9軍和英軍第51師的退路。這些部隊於6月12日被迫向隆美爾投降。-
在B集團軍群發起進攻後,左翼的倫斯德A集團軍群也於6月9日在埃納河發起渡河攻勢,當晚,古德里安裝甲兵團的第1裝甲師強渡埃納河,6月10日,古德里安兵團擊敗法軍裝甲部隊,突破了法第6集團軍的右翼,此後,古德里安揮軍南下,一路長趨直入似入無人之境。成群結隊的法軍俘虜喪魂落魄地把槍支扔給德軍,放在坦克下面壓毀。魏剛後來心情沉重地寫道,使他「最感觸目驚心的,就是德軍的坦克和飛機,已使法軍士兵產生了恐懼的心理現象。這要算是德軍的一個最大的成功」。6月17日,古德里安裝甲兵團進抵瑞士邊境城鎮潘塔里爾,切斷了馬奇諾防線內法軍逃往瑞士的退路。自強渡埃納河以來,古德里安裝甲兵團在10天中長驅400多公里,俘虜法軍25萬之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6月10日,法國政府撤出巴黎,遷往圖爾。同日,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13日,巴黎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4日,法國政府再遷往波爾多時,德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巴黎。就在德軍佔領巴黎的當天,德軍A集團軍群的左翼已進至到馬奇諾防線的側背,「因為這條無用的防線,畢竟還存在著數十萬沒有投降或被消滅的法國軍隊」。希特勒要求倫斯德與C集團軍群合作,徹底消滅那裡的法國部隊。根據希特勒下達的15號作戰指令,一直在馬奇諾防線當面執行吸引法軍注意力任務的C集團軍群,立即選擇馬奇諾防線守軍的薄弱處,即阿爾薩斯和格林兩築壘地域的接合部發起進攻。A、C兩集團軍群前後夾擊,馬奇諾防線很快被突破。6月17日,C集團軍進至馬恩—萊茵運河上,A集團軍群佔領了凡爾登,法軍50萬被包圍在阿爾薩斯和格林南部,除少數逃往瑞士外其餘全部被殲。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此戰,法軍死亡8.4萬人,傷12萬人,被俘154.7萬人;英軍損失6.8萬人。德軍死亡和失蹤約45500人,受傷11.1萬多人。德國在此戰中取得的勝利證明,法英兩國雖然擁有雄厚的軍事和經濟潛力,但無力抵抗德軍的強大進攻。盟軍在法國如此迅速被殲和法國退出戰爭的原因是:英法同盟由於內部矛盾重重,在政治和軍事方面是不鞏固的。法國戰局暴露了過高估計其防禦能力的盟國在戰略和軍隊建設方面的嚴重失策。盟國在確定德軍主要突擊方向時犯了錯誤,並在復雜的戰役戰略情況下無力指揮軍隊。法國失敗主義泛濫,軍事思想落後,對裝甲部隊快速突擊認識不足。德軍統帥部巧妙地利用了對方的弱點和錯誤。周密的准備、正確的選擇主要突擊方向、進攻的突然性、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德軍的戰役勝利。法蘭西戰役表明坦克和摩托化軍以及坦克和摩托化集群在進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外這兩個國家的統治集團在戰前為了將德軍的侵略引向蘇聯推行向德軍讓步的政策,出賣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最後給你說點題外話:
①10萬人能組建多大規模的部隊?
按擴軍前的德軍編制,10萬人被編為第1到第7等7個步兵師,而按二戰時期德軍鼎盛時候的編制,一個步兵師的兵力應該在1萬6千人上下;一般德軍的一個步兵軍為4個步兵師,外加若干軍屬預備隊(一線3個師,預備隊1個師),高炮部隊、通訊部隊、工兵部隊、野戰醫院、修理工廠、補給分隊、郵政分隊、獨立炮兵部隊(一般是第XXX炮兵司令部或炮兵團)、偵察部隊等支援單位,10萬人,剛好夠編成1個步兵軍而已。
以1個步兵軍去進攻135個師,要想勝利,除非德國士兵一人一顆原子彈去自爆。
②法國失敗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1940年法國人的戰敗原因是德國人的突然襲擊與德軍優勢武器裝備,其實這是很錯誤的觀點。
首先,否定突然襲擊論。1939年9月1日,德軍就閃擊波蘭,3日英法對德宣戰,到1940年5月的時候,二戰已經爆發了近9個月,雖然西線一直嘸有發生什麽像樣的地面戰斗,但英法軍隊應該有心理准備的,至於物質准備是否充足,那是英法軍隊的效率問題了。
其次,否定德軍裝備優勢論,當時德軍的裝甲部隊主要裝備還是1號和2號輕型坦克,1號坦克連h火炮都沒有,只裝備了7.92毫米MG34通用機槍,而2號坦克裝備的是20毫米機關炮,3號裝備37毫米炮(部分50毫米),4號坦克為24倍徑短身管75毫米炮,德軍從捷克斯洛伐克俘獲的38t也只是裝備了37毫米炮,即使是這樣,德軍的3號、4號坦克數量也很少,而對面法軍裝備H35、S35、B1等坦克普遍為47毫米炮,而且裝甲比德軍坦克裝甲厚實,很多性能比德軍的還要先進;空軍方面,英法等國的戰斗機其實性能也和德軍的Me109相差不大。
至於說德軍和英法聯軍的兵力問題,前面已經說了,這里不重復。
真要說英法的失敗原因,個人認為是以下幾點:
①決策失誤;當希特勒和曼施坦因修改了西線進攻計劃後,英法等軍事首腦依舊認為德軍還是會像一戰的路線進行進攻,因此,重點加強了北部的防禦,而忽視了中央和南線陣地;
②戰法守舊;法軍妄圖依靠馬奇諾防線死守國境線,卻不曾想被德軍在阿登地區突破,雖然法軍頑強抵抗,但後方失陷,亡國命運已定;
③戰術失當;當英法等國空軍還在採用陳舊的三機編隊時,德國空軍已經使用更先進的雙雙機編隊了;當英法等國將坦克釘死在步兵身邊時,德軍的坦克早就取代步兵成為攻擊主力;
④內政混亂,准備不足;當希特勒上台執政,統一德國黨政軍大權,恢復德國經濟的時候,法國因為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而頻繁更換政府,每屆政府都有不同的主張,但於法國加強軍備防備德國無意;
⑤禍水東引政策失敗;英法寄希望於德國將其野心用於東歐,因此犧牲掉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是羅馬尼亞等國,如果英法聯軍真的在德軍閃擊波蘭的時候進攻德國,二戰或許真的會改寫;但犧牲奧地利,德軍吸收了奧地利軍隊,犧牲了捷克,德軍可以從斯柯達獲得大量軍火,犧牲了羅馬尼亞,德軍就有了進攻所需的汽油;可以說英法犧牲了那些小國,而那些小國的物質助長了德軍消滅法國的力量;
⑥希特勒不按牌理出牌.世人多貶低希特勒,尤其是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但是說實話,希特勒向來喜歡從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進攻,閃擊波蘭如此,閃擊法國如此,閃擊蘇聯如此,甚至到了1944年末,盟軍認為德軍毫無威脅的時候,他又在阿登地區上演了一次反擊戰,差點重現1940年的局面.
知兵堂雜志社曾出版了一本《閃擊西歐》一書,你可以去好好看看。
㈥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什麼出兵幫忙,還搞得國內一團糟
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1783年。這場戰爭是英屬北美殖民地反抗宗主國英國的獨立戰爭,在戰場上除了交戰雙方外,還有一群人,他們來自歐洲,有荷蘭、西班牙、法國等國,不過其中法國出力最多。
很多人有疑問了,法國和美國八竿子打不著,就算要幫忙,稍微支持下就可以了,不過法國可不是這樣,可是直接出兵近10萬人幫著美國和英國打仗。
不過他沒想到,雖然他幫著美國打贏了這場戰爭,但對他並沒有什麼好處。在法國大革命中,他還是被處死了。
㈦ 二戰時德國進攻各國的出兵順序
以下是攻陷全境的的時間。
1、捷克斯洛伐克,分兩部分
①1938年10月1日,慕尼黑協議簽訂,德國凱對蘇德台地區實施軍事佔領。
②1939年3月15,16日,德軍完全侵佔捷克斯洛伐克。
2、波蘭
1939年9月1日-9月27日
註:與蘇聯瓜分。
3、丹麥
1940年4月9日,大約4小時
4、挪威
1940年4月9日-6月10日
5、盧森堡
1940年5月10日
6、荷蘭
1940年5月10日-5月14日
7、比利時
1940年5月10日-5月28日
8、法國
1940年5月10日(曼施坦因計劃開始實施)-6月14日(首都巴黎被攻佔)
註:佔領法國約3/5的領土。
9、希臘
1941年4月6日-6月1日(克里特島戰役結束
10、總結,到1940年德國佔領了捷克、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到1942 年末,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獲得了軍事上的巨大勝利,不僅控制了幾乎整個東南歐,還佔領了大片蘇聯西部領土,第三帝國的勢力范圍達到了空前的地步。
(7)法國出兵東歐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法國被快速佔領的原因:
二戰時,德軍成功地突襲波蘭後准備進攻法國,並制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黃色」計劃。然而情報泄密,但就是這份泄密的絕密情報成為德國牽著英法鼻子走的「轡繩」,因為德國就勢成功地設置了一次情報戰騙局。西歐的戰敗,把殘余英法聯軍推向了死亡之角——敦刻爾克。
二戰時,就在法國及其盟國的情報人員千方百計窺取德國作戰計劃而苦無結果時,1939年12月底,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英法當局獲得了一份德軍第二航空隊司令官弗爾米發給各兵團指揮官和司令部的第五號訓令。
訓令中說明了「黃色」計劃第一方案的作戰企圖,其中包括德軍通過比利時向法國及其盟軍實施主要突擊的方向,對英法盟軍來說,真是喜從天降。然而,就是這份絕密情報成為德國牽著英法鼻子走的「轡繩」,因為德國就勢成功地設置了一次情報戰騙局。
「黃色」計劃(第一方案)落到英法聯軍手中後,德軍總參謀部認為再實施這一計劃已不可能取得「閃擊」的效果,必須改變西線初期戰役的企圖。
原「黃色」計劃在戰線右翼通過比利時中部,爾後轉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後來決定改為由阿登地區經盧森堡向色當,繼而向西北,然後轉向加萊地區實施縱深分割突擊,割裂英法聯軍的北方集團,並把他們逼到海邊。
「黃色」計劃修改後,隱蔽真正的主要突擊方向對德軍來說意義重大,成為德軍關鍵性的戰略任務,它關繫到整個戰局的成敗。為此,德軍開始實施一系列的反情報措施,使英法聯軍確信他們所獲得的「黃色」計劃沒有改變,主要突擊方向仍是經比利時中部地區。
1940年5月10日,德軍從荷蘭至法國全線發起攻擊,首先出動3000餘架次飛機空襲了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的72個主要機場,在地面上一舉消滅同盟國數百架飛機,接著德軍B集團軍群所屬的空降兵在荷蘭、比利時後方戰略要點著陸。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占重要橋梁、渡口、機場和防禦支撐點,尤其是德軍空降部隊於11日攻佔了被譽為歐洲最堅固的工事——埃本·埃馬爾要塞,使德軍主力得以迅速通過馬斯河,突破列日防線。 5月13日,德軍裝甲部隊充分利用空軍猛烈轟炸陷敵於極度混亂和驚慌之機,突破荷軍防線。
與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傘兵會合,14日德軍攻佔鹿特丹,荷蘭女王搭乘英軍驅逐艦逃往英國。5月15日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宣布投降。
㈧ 二戰東歐戰場經典戰役
當然是二戰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會戰
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
雙方企圖與兵力部署 德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被迫放棄全面進攻,於1942年夏在蘇德戰場南翼實施重點進攻,企圖攻佔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斷蘇軍的戰略補給線。5月,德軍在哈爾科夫戰役中挫敗蘇軍的進攻。7月中旬,德軍「B」集團軍群前出到頓河大彎曲部,逼近斯大格格勒。起初,F。保盧斯上將指揮的德軍第6集團軍受領攻佔斯大林格勒的任務,該集團軍轄13個師約27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門、坦克約500輛,由第4航空隊(作戰飛機近1200架)負責支援。會戰中,德軍統帥部不斷增加該方向的兵力,先後參加會戰的還有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蘇軍最高統帥部為保衛斯大林格勒,於7月12日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S。K。鐵木辛哥,7月23日起為V。N。戈爾多夫中將),轄第62、第63、第64、第21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後第57、第51集團軍和第1、第4坦克集團軍相繼編入該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任務是,在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庫爾莫亞爾斯卡亞520公里正面上組織防禦,基本力量集中部署於頓河大彎曲部。方面軍開始遂行保衛斯大林格勒任務時僅有12個師1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2200門、坦克約400輛、飛機454架,由遠程航空兵(轟炸機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師(殲擊機60架)負責支援。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州人民群眾支援下,在城市遠接近地構築兩道防禦地帶,在近接近地構築外層、中層、內層和市區四道城市防禦圍廓。先後參加會戰的還有東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部隊、伏爾加河區艦隊、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隊。
會戰經過 會戰按蘇軍的行動性質分防禦和反攻兩個階段。
防禦階段(1942.7.17~11.18) 包括遠接近地防禦、近接近地防禦和市區防禦戰斗。
遠接近地防禦:7月17日,德軍發起猛烈進攻。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62、第64集團軍各前進支隊在奇爾河、齊姆拉河一線英勇抗擊德軍六晝夜,迫使其第6集團軍展開部分主力,從而贏得了改善基本地區防禦的時間。23日,德軍開始爭奪第62、第64集團軍主要防禦地帶,企圖對頓河大彎曲部的蘇軍兩翼實施包圍突擊,進至卡拉奇地域,從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62、第64集團軍的頑強防禦和第1、第4坦克集團軍各兵團的反突擊,打破了德軍的企圖。至8月10日,蘇軍退至頓河東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層圍廓佔領防禦陣地,阻止了德軍前進。早在7月31日,德軍統帥部即將第4裝甲集團軍從高加索方向調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頭部隊於8月2日進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鎮(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從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脅。為防守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軍部分兵力於7日組建東南方面軍(轄第64、第57、第51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空軍第8集團軍,30日起增加第62集團軍,司令為A。I。葉廖緬科上將),9~10日實施反突擊,迫使德第4裝甲集團軍暫時轉入防禦。至17日,該部德軍被阻於外層防禦圍廓。
近接近地防禦:8月19日,德軍再度發起進攻,從西面和西南面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實施突擊。23日,德軍第6集團軍第14裝甲軍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爾加河,企圖從北面沿伏爾加河實施突擊並奪取該市。蘇軍統帥部從預備隊中抽調第24、第66集團軍,會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從北面對德軍翼側實施反突擊,牽制德軍第6集團軍部分兵力,阻敵於西北市郊。德軍統帥部繼續增加兵力,並將主力轉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圖在最短期限內攻佔斯大林格勒。
市區防禦戰斗:蘇軍V。I。崔可夫中將指揮的第62集團軍和M。S。舒米洛夫少將指揮的第64集團軍受領了保衛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任務。9月13日,德軍攻入市區,次日攻佔市中心的馬馬耶夫崗。巷戰中,雙方逐街逐樓逐屋反復爭奪,對火車站反復爭奪達13次之多。蘇軍近衛第1集團軍和第24、第66集團軍9月份在該市以北幾乎不停頓地實施反突擊,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保衛戰。在斯大林格勒以南發動局部進攻戰役的蘇軍第57、第51集團軍也牽制了德軍的重兵集團。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頓河方面軍(司令為K。K。羅科索夫斯基中將),東南方面軍改稱斯大林格勒方面軍。9月底,德軍指揮部命令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戰斗。此時在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B」集團軍群編成內作戰的兵力已達80多個師。10月15日,德軍在一個狹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及其附近的伏爾加河地域。11月11日,他們最後一次企圖攻佔該市,並在「街壘」工廠以南沖到伏爾加河岸,但其攻勢已成強弩之末。18日,斯大林格勒會戰的防禦階段結束。這一階段,德軍死傷約70萬人,損失火炮和迫擊炮2000餘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000餘輛、作戰飛機和運輸機1400餘架。德軍統帥部企圖攻佔斯大林格勒的計劃宣告破產。
反攻階段(1942.11.19~1943.2.2) 蘇軍統帥部在防禦階段就制訂了反攻計劃,其企圖是:從謝拉菲莫維奇、克列茨卡亞兩地域的頓河登陸場和從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薩爾帕湖至巴爾曼察克湖地域分別實施突擊,粉碎德軍各突擊集團兩翼的掩護軍隊,並沿卡拉奇、蘇維埃茨基向心方向發展進攻,圍殲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戰的德軍主力。反攻開始前,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開的兵力有西南方面軍(近衛第1集團軍、第5坦克集團軍、第21集團軍、空軍第17集團軍,司令為N。F。瓦圖京中將)、頓河方面軍(第65、第24、第66集團軍,空軍第16集團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62、第64、第57、第51、第28集團軍,空軍第8集團軍),總計110.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55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輛、作戰飛機1350架。蘇軍當面之敵是德軍「B」集團軍群(司令為M。von魏克斯元帥)所屬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總計101.1萬人、火炮和迫擊1029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675輛、作戰飛機1216架。雙方兵力對比,蘇軍人員比德軍多10%,火炮和迫擊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倍,作戰飛機多10%。
合圍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11月19日,西南方面軍及頓河方面軍之第65集團軍從謝拉菲莫維奇和克列茨卡亞地域實施突擊,揭開反攻序幕。至日終前,西南方面軍前進25~35公里;第65集團軍因遭敵猛烈抵抗,僅前進3~5公里。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57、第51集團軍及第64集團軍左翼各兵團從薩爾帕湖至巴爾曼察克湖地域開始反攻,突破德軍防禦,保障快速兵團進入突破口。上述兩個方面軍的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向卡拉奇、蘇維埃茨基方向迅猛對進,並在拉斯波平斯卡亞地域合圍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一部(23日投降);近衛第1集團軍、第5坦克集團軍、第51集團軍則向西南面和南面發展反攻,對整個德軍斯大林格勒集團構成合圍的對外正面。23日,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快速兵團在卡拉奇、蘇維埃茨基、馬里諾夫卡地域會師,合圍德軍第6集團軍全部和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共22個師另160多個獨立部隊,總計33萬人。蘇軍步兵兵團到達後構成了綿亘的合圍對內正面。30日前,蘇軍壓縮合圍圈,但由於兵力不足,未能從行進間分割和殲滅德軍集團。與此同時,向西南和南面進攻的蘇軍沿克里瓦亞河、奇爾河、頓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鎮以北一線構成了500餘公里的合圍對外正面。
粉碎德軍救援集團:12月12日,德軍統帥部集中第57裝甲軍另4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師從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鎮地域實施突擊,以解救其被圍軍隊。蘇軍隨即發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戰役(12月12~30日),將這股援軍全部擊潰。頓河中游的蘇軍為發展反攻,於16日發起頓河中游戰役,殲滅5個義大利師另3個旅,擊潰5個羅馬尼亞師和1個德軍師,重創德軍4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迫使德軍統帥部最後放棄解救被圍集團的企圖。至12月底前,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合圍對外正面擊潰了馳援之敵,並將其殘部擊退150~200公里,從而為殲滅被圍於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殲滅德軍被圍集團:1943年1月10日,頓河方面軍(轄第66、第24、第65、第21、第57、第64、第62集團軍,空軍第16集團軍)經猛烈炮火准備和航空火力准備後轉入進攻,開始殲滅被圍德軍。第65集團軍從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炮兵在蘇德戰爭中首次以徐進彈幕射擊支援步兵和坦克沖擊。12日,蘇軍逼近德軍位於羅索什卡河的第二防禦地帶。為突破該地帶,第65集團軍轉移到第21集團軍地帶。方面軍各兵團於15日重新開始進攻,17日前到達沃羅波諾沃、大羅索什卡一線,遇到德軍頑強抵抗。經22~25日的激烈戰斗,蘇軍粉碎德軍在該地的抵抗。26日晚,第21集團軍在馬馬耶夫崗西北坡與從斯大林格勒迎面進攻的第62集團軍會師。德軍集團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分。31日,德軍第6集團軍南集群停止抵抗,保盧斯被俘。2月2日,北集群投降。
會戰結局 會戰中,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被殲滅。法西斯集團損失官兵近150萬人,約占其蘇德戰場總兵力的1/4。蘇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不僅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性轉折的主要標志。蘇軍從此基本掌握戰略主動權,開始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會戰的勝利堅定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必勝信心,鞏固並擴大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法西斯集團在斯大林格勒的失敗,震撼了整個法西斯德國,動搖了仆從國對它的信任。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勝利,顯示了蘇軍不斷增強的軍事威力和較高的軍事學術水平。蘇軍最高統帥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戰略指導和戰役指揮。在防禦階段,構築大縱深防禦體系,適時佔領防禦陣地;及時前調預備隊,組建新的方面軍;不斷實施反突擊和反沖擊,大量消耗敵人,阻止了德軍進攻,為爾後轉入反攻創造了條件。反攻開始前,最高統帥部適時制定周密的反攻計劃,隱蔽實施反攻准備,正確選擇主要突擊方向和確定反攻時間。反攻中,3個方面軍先後在7個地段上實施突破,使德軍不能判明蘇軍主要突擊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預備隊;各方面軍和集團軍之間密切協同,並以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組成快速集群,同時而迅速地構成合圍的對內、對外正面,並在對外正面發展反攻;首次充分運用了炮兵進攻這一形式和單層徐進彈幕射擊支援步兵和坦克沖擊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採取進攻樣式,並協同高射炮兵成功地實施了對被圍德軍集團的空中封鎖等,從而保證了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勝利。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失敗,其軍事上的主要原因是:戰略企圖與實力相脫節,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進攻重點;後勤供應困難等。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1918年後改稱斯大林格勒。它位於伏爾加河下游、頓河以東約60公里處,是蘇聯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水陸交通的中轉站。也是來自高加索的石油轉運站和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1942年4月5日,希特勒下達了第41號作戰指令:「要集中一切力量用於在南段實施主要戰役,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以便進而奪取高加索的石油產地」。為此,德軍最高統帥部擬定了代號為「藍色作戰」的南方作戰計劃,改組了原南方集團軍群,將其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
A、B兩個集團軍群共擁有97個師計90萬人,1200輛坦克,17000餘門火炮和迫擊炮,1640架飛機。南面的A集團軍群由利斯特元帥指揮,轄有第17集團軍、第1裝甲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其任務為征服高加索地區;北面的B集團軍群由馮.包克元帥指揮,轄有第4裝甲集團軍、第2、第6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其任務為掩護A集團軍的北面側翼,其手段則為佔領斯大林格勒。此外在克里米亞,還有曼施泰因指揮的德第11集團軍。
1942年5月8日,曼施泰因指揮的德第11集團軍在克里米亞發起了春季攻勢,一周後佔領了刻赤半島。7月4日攻佔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拿下了整個克里米亞。
6月28日,德軍兩個集團軍群分別從庫爾斯克東北、哈爾可夫東北、斯拉維揚斯克、斯大林諾一帶發動進攻,蘇軍被迫後撤100-300公里,德軍侵入頓河大彎曲部。南面的A集團軍群繼續向高加索油田區推進,北面的B集團軍群則以斯大林格勒為目標。
德軍最高統帥部指定由B集團軍群的由保盧斯指揮的第6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團軍是當時德國較強的集團軍,轄6個軍(其中兩個裝甲軍)共18個師,約25萬人,坦克740輛,火炮或迫擊炮7500門,由第4航空隊1200架作戰飛機進行支援。
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心在斯大林格勒組織堅守。為此,蘇軍於7月12日在西南方面軍原有基礎上組建了由鐵木辛哥元帥為司令(7月23日起改由戈爾多夫中將接替)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其編成內有從蘇軍戰略預備隊調來的第62、第63、第64集團軍和原西南方面軍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團軍及空軍第8集團軍、海軍伏爾加河區艦隊。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實際能投入的力量有12個師,約16萬人、2200門火炮和迫擊炮、近400輛坦克、飛機454架。其任務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庫爾莫亞爾斯卡亞的長約530公里、縱深為120公里的防禦地帶。
近郊惡戰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戰役拉開序幕。德軍第6集團軍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企圖從行進間突破蘇軍防禦,向卡拉奇總方向發展進攻,圍殲頓河右岸的蘇軍,從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7月23日,德軍突破蘇軍第62集團軍右翼防線,形勢告急。斯大林任命年輕的第64集團軍司令戈爾多夫中將取代年邁的鐵木辛哥元帥指揮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並派素有「蘇聯紅軍智多星」之稱的華西列夫斯基上將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協助指揮戰事。
7月25日,德軍以2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的強大兵力對由蘇軍第第64集團軍的第229師5個營駐守的右翼陣地發起攻擊,企圖在卡拉奇附近強渡頓河,直撲斯大林格勒。次日,兵力薄弱的第229師被擊潰。蘇64集團軍被迫退過頓河。
8月1日,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加入進攻,得到加強的德軍突破了蘇第51集團軍的防線後,攻佔列蒙特納亞並逼近了科捷爾尼科沃。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為了阻止德軍,於8月3日組成了擁有4個師又2個旅(後又增加了1個師)的「戰役集群」,與德軍激戰兩天後被迫退到阿克賽河北岸,5日,德軍已前出到阿勃加涅羅沃地域。在這危急關頭,斯大林簽發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要求蘇軍部隊「不許後退一步」 。蘇軍接著進行了英勇的抵抗和反擊,至17日,蘇軍退守斯大林格勒外層圍廓。
8月中下旬,德軍統帥部調整部署,集結了21萬人,2700門火炮和迫擊炮,600輛坦克和1000多架飛機,以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和霍克的第4裝甲集團軍分別從西北、南部兩個方向對斯大林格勒發起「鉗形攻勢」。
22日,德第6集團軍的第14裝甲軍和步兵第8軍的3個步兵師、2個摩托化師及1個裝甲師突破了蘇第62集團軍在韋爾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線,強渡頓河,將蘇軍分成兩部分,蘇第62集團軍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切斷了聯系。23日,德軍推進到斯大林格勒以北的葉爾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爾加河,對市區造成了嚴重威脅。同日,德軍先出動飛機幾百架,入夜又出動2000架次的飛機對斯大林格勒進行了自侵蘇以來烈度最強的狂轟濫炸,使該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戰後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一書對此評述道:「這是一次純粹的恐怖襲擊,其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屠殺和平居民,壓垮蘇軍,瓦解士氣,散布恐慌氣氛」。但斯大林格勒的蘇聯軍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德第6集團軍司令官保盧斯的副官在這一天的戰地日記中寫道:「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市民的支援下實施反攻擊。市民們也拿起了武器,表現得非常英勇。在戰場上可以看到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他們那已僵硬的手還握著步槍和手槍。在被擊毀的戰車駕駛艙里,呆坐著被打死的工人。類似這樣的情況,我們從未見過」。
在南路進攻的德第4裝甲集團軍,在阿勃加涅羅沃西部地區突破了蘇軍防禦,29日,進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脅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禦的蘇軍後方。
蘇軍最高統帥部面對這一嚴重形勢,將一切能夠動員的兵員物資,都派往斯大林格勒地區,並任命朱可夫為最高副統帥,趕赴斯大林格勒前線督戰。8月下旬和中旬,蘇軍從南北兩面發起了幾次反擊,雖減輕了對斯大林格勒城區的壓力,但未能殲滅突至伏爾加河的德軍,雙方經過激列爭斗,傷亡都很大。至9月12日,蘇軍撤至市區圍廓,外圍防禦地帶已全部喪失。
市區爭奪
最高副統帥朱可夫將崔可夫中將調任為第62集團軍司令,該集團軍的任務是防禦斯大林格勒城區。兵力約4萬人,德軍攻城兵力共13師,約17萬人,比蘇軍多四倍。崔可夫表示:「斯大林格勒對我們全體蘇聯人民至關重要,這個城市的失守將挫傷人民的鬥志。我發誓決不離開這座城市,我將採取一切辦法堅守。我決心要麼守住城市,要麼就戰死在那裡」
9月12日,希特勒從東普魯士飛抵烏克蘭的文尼察,召見了B集團軍群司令包克元帥和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要盡快把那座城市拿到自己手裡,不要讓它變成人們長期矚目的焦點,更不能讓它牽扯我們更多的精力。要知道,德國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他面帶慍怒之色對他倆說。隨後,他命令第6集團軍於次日起發起猛攻,不惜任何代價迅速佔領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巷戰
9月13日,市區爭奪戰全面展開,德第6集團軍組成兩個突擊團向市區中部和南部進攻。守城部隊頑強抵抗,實施猛烈反擊。14至15日,德軍對蘇第62集團軍實施強攻,雙方在馬馬耶夫崗等城郊進行激烈的街巷戰斗。經過兩天激戰,德軍死亡2000人,蘇軍也損失慘重。接下來的戰斗更加激烈,崔可夫說∶「我們的部隊在這里經受了從殘酷和頑強程度來說都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惡戰」。守衛斯大林格勒城南糧倉的近衛步兵第35師師長杜比揚斯基在給崔可夫的戰報中說∶「情況在不斷變化著。原先,我們在糧倉的上面,德國人在下面。我們剛剛把德國人從下面趕出來,他們卻又鑽到了上面」。
9月25日,德軍佔領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繼續向北部工廠區突擊。戰斗是慘烈的,參戰的德國將軍漢斯. 德爾在《進軍斯大林格勒》一書中寫到:「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不能相比。我們早晨攻佔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國人又奪了回去」。
至11月初,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眼看天氣又要冷下來,倒霉的冬天即將來臨,希特勒讓幾乎沒有多少越冬物資儲備的保盧斯趁天氣還暖和再作一次努力。11月11日,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城區內,向蘇軍據守的陣地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保盧斯以5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和2個工兵營在寬5公里的正面上發起強攻。戰斗隊形高度密集。一天之內,雙方為爭奪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斗。守衛陣地的蘇軍,頑強抵抗,其中有的師僅剩下不足1個團的實力,仍沒有丟失自己據守的地段。在傷亡數千名官兵的情況下,保盧斯被迫於次日停止了進攻。
蘇軍反攻
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於在斯大林格勒發動全面反攻行動,以圍殲該地域的德國重兵。反攻前,蘇軍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調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共展開了三個方面軍,除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外,還有頓河方面軍及西南方面軍。三個方面軍總兵力達11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55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463輛,作戰飛機1350架。
德軍方面,經過增援,德B集團軍群所屬第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等,共有兵力101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029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675輛、作戰飛機1216架。但德軍戰線延長,鐵路運輸無保障,前線和後方都缺乏戰略預備隊,物資供應也不足。
19日晨7時30分,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共110餘萬部隊在紛飛的大雪中發起強勁反攻,首先突向對方最薄弱的羅馬利亞軍陣地。
23日,蘇軍攻佔了頓河左岸的重要支撐點卡拉奇,在拉斯波平斯卡亞地域包圍並殲滅了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的第4、第5軍,俘敵27000人。隨後,蘇軍三個方面軍合圍了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一部分兵力,共22個師,總計33萬人,將其壓縮在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
德國新任陸軍總叄謀長蔡茨勒將軍力勸希特勒同意保盧斯趁蘇軍合圍剛剛形成迅速突圍,他幾乎已經把元首說服了,然而,大言不慚的空軍司令戈林卻向希特勒保證說,他可以保證第6集團軍的空中補給,要多少有多少。希特勒遂於11月24日命令保盧斯堅守陣地。為救援第6集團軍,希特勒將曼施泰因元帥從列寧格勒前線調往斯大林格勒擔任新組建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要他殺開一條血路為第6集團軍解圍。12月12日,曼施泰因的「冬風計劃」反攻作戰開始了。至12月19日,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第57裝甲軍已突進到離南麵包圍圈30英里以內。曼施泰因命令保盧斯迅速突圍與第4裝甲集團軍會合。然而保盧斯在沒有接到希特勒的直接命令之前,沒有突圍的意圖,他以燃料不足為由拒絕了曼施泰因的命令,放棄了這最後一次機會。12月27日,第4裝甲集團軍的主力第57裝甲軍在蘇軍的強大攻擊下,終於退回了原來的陣地,救援第6集團軍的行動失敗了。
1943年1月初,被圍的德第6集團軍陣地被壓縮得越來越小,且受到蘇軍的嚴密空中封鎖,空運補給幾乎中斷,瀕於彈盡糧絕的地部。總兵力減至25萬人、坦克300輛、火炮和迫擊炮4130門、作戰飛機100架。
蘇軍最高統帥部制定了殲滅德第6集團軍的「指環」作戰計劃,由頓河方面軍負責實施。該方面軍共7個集團軍,由空軍第6集團軍負責空中支援,計有39個師和10旅,共有兵力21.2萬人、坦克257輛、火炮和迫擊炮6860門、作戰飛機300架。
1943年1月8日,頓河方面軍向被圍的德軍發出最後通牒,敦促德軍投降。保盧斯電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機行事,但希特勒駁回了他的請求。10日,蘇軍向被圍德軍發起攻擊行動。23日,沖進市區,攻佔馬馬耶夫崗,與守城的第62集團軍勝利會師。1月24日,保盧斯向希特勒報告說:「部隊已不能支持了,繼續抵抗已毫無意義,請准允我們投降。」他得到的答復是:「投降是不可能的,第6集團軍應在斯大林格勒盡到其英勇的責任,直到最後一人為止。」1月31日,蘇軍第64集團軍的第38摩步旅打到了保盧斯的司令部,剛剛被希特勒授予元帥軍階的保盧斯及其手下的步兵第4軍軍長普費費爾中將、第51軍軍長庫爾茨巴赫中將、第295師師長科爾費斯少將等德軍高級將被迫投降。兩天後,在斯大林格勒其他陣地上的德軍也全部投降了。與保盧斯一同被俘的,有23位將官,2000名校級以下軍官和9萬名士兵。至此,歷時200餘天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此役成為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正如德國陸軍總叄謀長蔡茨勒將軍所說:「我們在斯大林格勒損失25萬官兵,那就等於打斷了我們在整個東線的脊樑骨」。
㈨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出兵近10萬人,幫助美國打英國,為什麼
1775年,英軍前往萊剋星頓抓捕反英領導人亞當斯的途中,萊剋星頓民兵伏擊英軍,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英軍損失286人。
但現實並沒有這么硬氣。美國獨立戰爭是1775年到1783年爆發的局部國際性戰爭。經過8年奮戰,美國擺脫英國統治取得了獨立的地位,並利用200多年的時間,快速成為全球實力第一的超級大國。
在北美大陸,英國的擴張更是對法國殖民地加拿大構成了直接威脅。為了遏制英國的擴張,英法兩國各自聯合其盟友,在歐洲大陸展開了長達7年的戰爭。或許依靠拖垮英國的辦法最終取得獨立,但那肯定是若干年之後的事情了。因此,美國能夠獨立,最該感謝的不是上帝,而是法國。
㈩ 速求法國的資料(完整)
國名: 法蘭西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 Republique Francaise)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法國歡度國慶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法國國旗的來歷有多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據說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
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綬帶環飾。
國歌:《馬賽曲》
國花:鳶尾花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自然地理:面積為551602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140萬(2003年1月),包括400萬外國僑民,其中15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通用法語。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約400萬穆斯林及少數新教、猶太教、佛教、東正教徒。
首都:巴黎(Paris) ,市區人口217萬。
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565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22個大區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爾涅、布爾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區、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岱、巴黎大區、朗克多克-魯西翁、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地區、皮卡爾迪、布瓦圖-夏朗德、普洛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羅訥-阿爾貝斯。4個海外省是: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蓋亞那、留尼旺。4個海外領地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是: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國家的誕生
法國的歷史是長期以來人民的點滴勞動匯集而成的。法蘭西眾多的獨特之處正是其文化的體現。二千年來各個朝代和他們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印證,最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現代法國。
史前時期
大約一百萬年前,從歐亞大陸遷移來的人類一直來到最後的邊界——大西洋邊。從此定居下來。薩比安人則最早在公元前四萬年到八千年開始出現在這里。許多考古遺跡證明了在法國這片土地上史前就有人類文明存在。
高盧時期
約公元前1200年到前800年,凱爾特人離開他們在西里西亞的家鄉,向萊茵河和大西洋之間的這一地區開始入侵。這塊土地當時居住著90個不同的部落,被稱作高盧人。高盧人在農業和十分發達的手工業基礎上建立了他們的文明。他們發明了收割機、木桶、四輪馬車和鐵劍。
很快羅馬帝國也注意到了這片土地。公元前50年,朱利葉斯·凱撒大帝來到這里,征服了這一地區。高盧-羅馬文明定都於里昂,統治了相當長時間,形成了今日法國的最初藍圖。正是這一時期法語開始形成,許多大城市已經有了雛形,道路網也從此初現端倪。
法蘭克王國
從五世紀起,來自東方的漢斯、汪達爾、阿拉曼斯、維斯高特、奧斯特洛
高特和法蘭克人先後入侵該地區,高盧-羅馬人為了抵禦入侵而和法蘭克部落聯合了起來。他們的基地設在巴黎附近地區,也就是令天被稱作法蘭西島的地方,這股力量慢慢征服了全國。
法蘭克王朝的梅羅文家族和卡洛林家族統治從五世紀延續到十世紀。這一時期,高盧一羅馬文化和日耳曼文化逐漸融合。
法蘭西王國
在公元768年到814年查理曼大帝統治時期,他建立了許多學校,促進文化繁榮並召集了許多學者在身邊。他的工國劃分為郡,郡長(世俗政權)和主教(宗教權威)共同管轄。米斯統領則負責執行帝國法律。
987年,雨果·卡佩,法蘭西島領主,加冕成為國王,而法蘭克人的土地(被稱作法蘭斯)成為法蘭西王國。新建立的法蘭西王朝想把宗主權施及整個統治領域內。
從11世紀至15世紀,先後有18任國王不斷地向封建領主們施加權威,王國得以擴大(吞並了布列塔尼和勃艮第),並奪取了一些英國的領土,例如阿基坦和諾曼底。這幾個世紀中突出的特點是宗教熱情高漲,文化、經濟和城市也得到極大發展。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資產者,他們形成了社會中一個新的階級。城市也變成了行政單位。
從1226年到1270年間統治法國的國王路易十一十分重視司法,曾經親自在萬森的一棵橡樹下主持審判。他一生中建造了許多醫院和教堂,參加了兩次十字軍東征,成為君王中的典範。他後來被尊稱為聖路易。
從16世紀到18世紀,十位國王致力於加強國家的權力以及其行政。在抵禦東方和南方的敵人入侵的戰斗中,他們逐漸建立了國家的自然邊界。這其間有三位政治人物尤其值得提起:
-亨利四世結束了國內的天主教與清教徒的宗教戰爭,把西班牙入侵者逐出了國境。這樣,他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此外他還曾試圖改善貧苦的法國農民的不幸處境。
-黎塞留,路易十三的宰相。他領導法國抵抗住了奧地利的軍事干涉,通過削弱貴族和清教徒的力量加強了主權。他還下令成立了索邦大學並促成了法蘭西學院的建立。
-科爾貝,路易十四的首席大臣。他曾嘗試統一全國的法制,以及通過建立大製造業和國際貿易公司來促進革新。他曾寄希望於法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幾次歷史變遷
1789年的大革命
1789年的國民會議變成了憲政會議。封建權力被廢除、公布了人權宣言,建立了議會君主制。
1792年由於外國勢力的干涉、君主出逃等事件,君主制被廢除,第一共和國宣告成立。自此至1795年,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內的革命者們同時與國外(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西班牙)和國內(旺代)的反革命勢力作著斗爭。在政治生活中,革命者們採納了孟德斯鳩和盧梭提出的原則(三權分立原則和人民主權原則)。
從1799年至1804年,第一執政拿破崙.波拿巴將軍領導著法國政府,他統治期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集權制資產階級國家、現代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和法典(其民法典至令仍然有效)。政府還建立了高中教育體制並改革了大學教育。
拿破崙帝國
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他在到1815年的12年統治期間力圖建立一個龐大的歐洲帝國。10年間,法國軍隊在整個歐洲大陸不斷與一些強大的聯盟較量。曾有一個時期法國疆域急劇擴大。只是到了1815年它的邊界才回到1789年的狀態。
俄羅斯戰役中法國軍隊的慘重傷亡導致了拿破崙的下台和被放逐。他後來曾再次統治法國,但僅一百天後,他就因為滑鐵盧戰役失敗而再次退位。
君主制復辟
1815至1830年間的兩任國王都想要在復辟的舊君主制下維持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期間的一些進步措施。法蘭西王國的殖民帝國在北非繼續擴張。
法國的最後一任國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號「法國人之王」。1830至1848年間出現了貿易商業資產階級,工業革命開始,社會主義和聯邦主義運動也開始興起。經濟危機和社會動盪最終將法國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導致了君主制的最後崩潰。
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普選制、新聞自由和對勞動者階層起義的恐懼給了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一個機會當上了法國總統。在經過一段獨裁式的總統統治時期後,路易拿破崙通過公民投票和政變方式當上了皇帝,號稱拿破崙三世。他的政府倡導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於重建國家資本的重要經濟計劃。第二帝國以工業擴張為其特徵。就在政府向議會制政體變化之時,法德戰爭爆發了(1870年)。法國在蘇丹的失敗導致了第二帝國的覆滅。
第三共和國
1871年成立了共和國並建立了國防政府。法國戰敗,在與德國簽訂的和約中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義,但起義被血腥地鎮壓了。
共和國的議會制政體在1871年至1914年間建立了有關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證明了其本身的價值。儒勒法里總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對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確立發揮了重大影響,他對非教會的免費義務小學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貢獻。
法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繼續擴張,但與此同時社會動盪和宗教與學校之間的紛爭(政教分離)動搖著社會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使法國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勞動力。1917年12月是戰爭的轉折點,喬治·克雷孟梭帶領法國及協約國一起取得了勝利,德國戰敗。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歸法國。
在戰後重建不久,法國就象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被1929年大危機嚴重打擊。廣泛的罷工和左翼聯盟給法國帶來了1936年的人民陣線政府,這屆政府在國家計劃中設定了建立基本社會法律的義務。
在法國的四周,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以及西班牙內戰都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隨著著名的所謂「奇怪戰爭」的結束,1940年法國宣布了休戰,法國成為德軍佔領區。法國經濟處於不穩定中。整個國家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與佔領國合作的維希政府,另一方是以倫敦為基地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及抵抗運動。經過五年的戰爭,法國在1944年被盟軍解放。
第四共和國
1940年6月18日夏爾·戴高樂發表了廣播講話後,被公認為法國抵抗運動的領袖和象徵。他在1944年至1946年間任政府首腦,建立了法國社會保障體系並給予婦女選舉權。可是,由於議會制政體不能清楚地提供政治方向而導致了政府改組,第四共和國被動搖了。1945年至1958年的這段時期法國一直忙於重建國家發展經濟。不斷尖銳化的非殖民化問題(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意味著虛弱行政權的結束。
第五共和國
1958年,夏爾·戴高樂將軍重登歷史舞台。他設計並建立了加強行政權的第五共和國體制。即建立了人民普選總統制。法國從此走向一個現代化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時期。1968年5月的學生運動和社會騷亂反映了年輕一代的不安情緒、社會的缺乏秩序以及國家的過度集權,戴高樂將軍因此被迫辭職。然而右翼政府仍把持著政權。喬治·蓬皮杜任總統直至1974年去世。他的繼任者瓦雷里·吉斯卡爾·德斯坦任滿了七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國第一位左翼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擊敗。密特朗1988年競選連任成功。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法國政壇的特點就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輪流執政。
統一的歐洲市場開始建立
1993年12月1日,歐洲聯盟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上誕生。
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7年4月21日國民議會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進行提前選舉。地方選舉則在3月已經進行。這一選舉的結果產生了左翼和右翼的「並存」。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在過去的數三十年裡,法國建立了一套穩定的制度。在1958年戴高樂將軍任總統期間通過全民公決方式確立的第五共和國憲法保證了政治體制的良好運作。法國是統一的、民主的、世俗的社會主義共和制國家。其公民不論出身,種族或宗教信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現代法國民主制度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留下的遺產。其原則以1791年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為基礎,今天已經成為憲法的引言部分。
法國的銘言是「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國旗是三色豎條組成的三色旗:藍、白、紅。
法國國歌是馬賽曲。
法國國慶是7月14日,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的日子。
國家制度
行政權
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以普選制選舉產生,任期七年。總統頒布法律並有權提出議案要求國家公民投票表決。他還有權在與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談話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
總統任命總理,並任命由總理提名的政府成員。
政府應答復國民議會的質詢。
立法權
議會由兩院組成:國民議會,由五年一次普選產生;參議院,議員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席位。
議會投票表決決定法律的通過與否,批准國際條約以及行使由共和國總統授以憲法修改權。
司法權
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權和立法權。
473個初審法院和186個大審法院負責執行法律。上訴法院有35個。終審法院負責判斷法律是否被正確地執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審團組成的重罪法院審理。
在行政司法領域有行政法院和國家最高行政法院。審計法院負責審核公共開支情況。
憲法規定的其他組織
-憲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分別任命。憲法委員會的職能是監督選舉和審查法律的合憲性。
-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其成員是各種不同社會階層(工會、商人、各種協會)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特定資格者。在議案、法令或有關計劃具有經濟和社會性質時,要咨詢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的意見。
-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方面的最高權威。政府在起草議案和實施法令前必須征詢其意見。
-最高司法官委員會:由司法官和特定資格者組成。委員會由共和國總統和司法部長分別任主席和副主席。由它對高級司法官的任命提名,同時也負責司法官的紀律處分。
-共和國司法法院:以前被稱作高等司法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組成,他們或是議會成員(12名是國民議會議員),或是司法官(3人)。法院負責審理政府成員所做的、被認為是有刑事犯罪性質的職務行為。任何個人一旦認為自己被政府成員的犯罪或違法行為所損害,就可以向一個專門申訴委員會起訴。
行政管理
大區
法國被分成21個大區以及科西嘉島。大區由地區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省
法國大陸有96個省,此外還有四個海外省:瓜特羅普島、馬堤尼克島、留尼旺島和南美的法屬蓋亞那,海外領地還有玻利尼西亞、新卡勒陀利亞、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馬可隆、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特爾·阿特里、科格倫群島,克羅塞和聖保羅島。
省由總委員會管理,其主席和成員通過普選產生。省長是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代表。省被分為區(包括海外省在內共339個),小區(3,995個)和市(36,560個)。
市政
市政管理由市長在市政委員會協助下負責,市政委員會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競爭性的經濟體制
1945—1961
盡管法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她在戰爭結束時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人口只有四千萬(與1900年相同),工業生產總值只有戰前的一半。原材料極度缺乏,通貨空前膨脹。
首要的三個經濟計劃是重建基礎工業,促進生產和准備國際經濟競爭。
1962-1975
這段時期,在國家的督促下經濟得到了驚人的持續發展,達到了預期計計劃。這一時期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創下了空前記錄(年增長率達5-6%),帶來了充分就業、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增長和工資水平的迅速提高。
接下來的經濟計劃把重點轉向了地區經濟發展,投資政策和社會組織(改革社會保險體系建立全民退休金)。
1976年以來
三次連續的石油危機(197、1979、1980)和持續的世界經濟動盪使法國這二十年來一直強調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從而導致了高失業率(20年來減少了三百萬以上的工作機會)。
政府開支緊縮以及強調減少能耗,發展競爭力強的工業、研究和職業培訓賦予法國以新的活力,使其能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歐洲一體化和下個年的來臨。
高度多樣化的經濟體制
法國經濟涵蓋了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農業(世界第三、歐洲第一大出口國),工業(世界第四、歐洲第二),漁業(歐洲捕撈量第四)。
法國出口貿易名列世界第五,有五家法國公司躋身世界百強。
農業
法國農業是一個現代機械化,高生產率的生產部門。法國的農業生產面積占歐盟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農產品占歐盟產量的23%,其中一半是畜產品(肉、奶、乳酪),其餘的是穀物、糖和加工業。
工業
法國工業既包括大量正在重組和自動化的傳統工業部門(鋼鐵、冶金、機械、汽車和紡織工業),也包括一些新的發展中技術工業(食品加工、精密化學、航空航天工業和新型材料)。
法國工業生產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主要依賴於進口,只有電力是個例外。25%的電力來自於本國的核電廠。
服務業
服務部門(對集體和個人消費者)正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的服務部門,如交通、電子通訊、郵政、電力和水在本領域都配備了先進技術(微型電話、高速列車和地鐵系統更是享有國際聲譽)。法國的旅遊業名列歐洲第一,對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有重大意義。事實上,法國在這個「無形出口工業」中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法國如何看待自己
從大小、人口和國民生產總值上看法國都算不上是個「超級大國「。但法國依然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由於高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她是世界重要經濟強國之一,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位。她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否決權,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常任國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
從另一些角度來看法國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拉丁國家之一(到2000年全世界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拉丁人後裔)。
-法語國家之一。法語人口在全球共有一億零五百萬。在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區,法語已經被使用了幾百年。
-歐洲國家之一。法國和中歐及東歐的許多國家有著良好的政治、貿易和文化交往。在1990—1991年蘇聯的政治變化後這些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更重要的是,法國的未來與西歐聯盟的其他十五個成員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由於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普選產生)的建立,法國人民積極地參與到歐洲政治生活之中去了。
附錄1:法國經濟數據
GDP:78Y,610億法郎
人均GDP:134,656法郎
出口值:18,860億法郎
工業企業:196,600家
農業/食品企業:72,000家
GDP增長率:2.3%(到1996年)
1996年總增長值:農業5.5%;工業和能源25.2%;服務業56.4%
現有就業人口:25,590,000
附錄2:法國的特點
盡管法國在地理上和種族上都是多樣化的,國家仍有強烈的凝聚力和濃厚的文化個性。法國人民對他們的歷史和文化個性有強烈認同感。
現代法國的基本理念是保衛人權和自由、民主、統一。這些理念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附錄3:法國的外國人
外國移民在過去四十年中對法國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繁榮作出很大貢獻。但由於現前的經濟危機,移民潮已被官方停止。現在法國有大約不到四百萬的外國人(自1995年來占人口總數的6.5%)。自1990年來外國人所佔比例大致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