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著名的國外華文媒體
著名的國外華文媒體有:中國記錄通訊社出版的《中國記錄》雜志、《中國形象》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的《聯合早報》、《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鳳凰周刊》、《澳門日報》等。
國外華文媒體,也稱海外華文媒體,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以外,以漢字為傳播方式的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報紙、雜志、網路媒體、廣播、電視以及各種新興媒體。
搜索
免費媒體求助熱線
免費記者求助熱線2020
求助記者熱線電話
2021年自媒體還能做嗎
老百姓怎麼找媒體求助
海外媒體有什麼用
⑵ 請問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廣播頻率是多少
自2015年3月29日起,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廣播已停止了短波廣播,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收聽。可以藉助網路。
法廣的網際網路編輯部和各語言編輯部通力合作,每天更新專題節目和時事新聞節目。自網站開通以來,瀏覽量增長很快,通過網站收聽法廣節目的人次在最近兩年之中翻了四番,每月參觀法廣網頁的人次達一百二十萬。
(2)法國中文媒體有哪些擴展閱讀: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集團是法國的一家公營廣播集團。就2004年的預算來講,來自法國外交部的資金為七千一百四十二萬歐元,來自視聽稅收的資金為五千三百萬歐元,自籌資金為四百一十三萬歐元。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的現總裁: 安托萬·施瓦茨 (Antoine SCHWARZ)。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通過新聞與時事專題節目迅速、准確地向全球播報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官方網站於1998年9月開通,如今已發展成為集文字、聲音、圖像於一體的多媒體電台。
⑶ 全球四大媒體報社分別是哪四個國家哪個報社
全球四大媒體報社分別是:美國的美聯社和合眾國際社、英國的路透社、法國的法新社。
1、AP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1892年美聯社正式成立於伊利諾伊州,目前總社設於紐約。美聯社是一個合作性的非營利組織,在美國本土采會員制,會員繳交會費並發送新聞稿至總社,總社則免費提供各地新聞資訊給會員。而國外報紙、電台、電視若要獲得新聞則須繳費訂購。
2、UPI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合眾國際社是目前世界上獨立經營的最大通訊社,由於它是營利機構,可說是真正「賣新聞」的通訊社。它的總社設在紐約。除了發出新聞電訊稿之外。
它還有幾家附屬機構,如「聯合特稿通訊」(United Feature Syndicate)專門提供各報社漫畫、專欄文章等特稿。
3、AFP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法新社的前身為哈瓦斯社,於1835年創立於法國巴黎,是世界上最早的通信社。二次大戰後,法國政府將所有的電訊社包括哈瓦斯社合並為現在的法新社,並給予官方的補助。法新社除了發送一般新聞稿外,也提供工商行情、時尚流行及其他特稿。
4、Reuter路透社(the Reuter Led):路透社是英國最早的一家通訊社,由Paul Julius Reuter於1851年在倫敦創社。路透社主要在采訪國外新聞,然後提供給英國國內的報紙、廣播及電視,同時也將這些新聞發送給國外的訂戶。
(3)法國中文媒體有哪些擴展閱讀:
1、美聯社產生的影響:客觀性法則指在新聞報道中,力求客觀、中立、不帶感情色彩、不加主觀評判的一套報道原則及一系列相關手法。有學者概括:「作為一種職業意識形態,客觀性包括三項承諾:獨立(新聞該不該不受政治壓力的左右)。
平衡(新聞在表現上應該不偏不倚);客觀(新聞應該僅僅陳述事實,其中不能滲透主觀判斷)。」(仙托·艾英戈等《至關重要的新聞:電視與美國民意》),還有學者將它歸結為如下三項基本內涵:事實與觀點分開、不帶感情色彩、力求公正平衡。
一般認為,客觀性法則是由美聯社最先提出,並大力倡導的:「美聯社是後來稱之為『客觀報道』的先驅。」由於美聯社是個合作組織,眾多社員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同黨派、不同地區,利益千差萬別,口味各不相同,所以客觀報道就成了唯一選擇。
2、路透社的服務包括買賣與交易、研究與資產管理、企業和媒體,其中超過90%的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務:對股票、外幣匯率、以及債券等資訊的分析、處理、發送,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
⑷ 世界報的法國世界報
《世界報》(法語:Le Monde),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最大的日報,在法語國家地區頗有影響,其發行范圍不局限於法國,歐洲、北美以及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有它的訂戶,國際知名度頗高。主要讀者是法國和法語國家地區的政、經、知識界及專業人士。外界普遍認為該報的政治立場為中偏左。
法國《世界報》(Le Monde)是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創辦於1944年,主要讀者多為知識分子,政府官員等社會精英人物,可以說是法國最有威望的報紙。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法國貝當政府與納粹政權合作。所以,二戰之後法國新政府希望開辦一份在國內外受到尊重的法國報紙,重塑法國的形象。 該報創刊於1944年10月,前身為《時報》(Le Temps)。後者在二戰前曾是最著名的上層社會報紙之一。
法國著名抵抗運動記者於貝爾·伯夫-梅里(Hubert Beuve-Mery)在戴高樂的協助下接收了《時報》,聯合30多名年輕記者創辦了《世界報》(Le Monde)。伯夫-梅里為這份新報紙確定了四大原則:國際視野、保持質量、維護獨立、信守承諾。「維護獨立」成為該報原則的核心,伯夫-梅里宣稱要做一份「獨立於政治黨派、金錢力量和宗教勢力」的報紙。1944年12月18日創刊號上第一篇社論宣布了他們的新聞理想:「本報的第一個宏願就是保證讀者得到明確、真實和盡可能迅速、完整的新聞。」《世界報》是法國唯一獨立自主編輯發行的主要報紙,產權為報紙人員合作所有。 該報內容全面,信息量大,報道嚴肅,深層報道和評論、政要專訪比較多,措辭講究。其國際時評言簡意賅,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參考價值,頗受各方關注。
法國總統、總理、外長常在該報發表獨家談話,外國元首和政經界人物也常接受該報記者采訪。
該報政治傾向「中左」,在國際問題上反映法政府立場。該報擁有近200編輯記者,在全球十餘個大城市派駐有記者。
1944年創辦時,戴高樂要求該報「無論在法國還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參考價值」,伯夫-梅里基本上做到了這一點,報紙在60年如一日,辦得極為嚴肅,版面緊湊,沒有照片,由少量圖表和漫畫,廣告較少。該報對實施的評論水平很高,文字考究,在國際上頗有聲望。該報每天83個版,讀者對象為高層知識界和專業人員,但其發行范圍並不局限於法國,歐洲,北美以及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有它的訂戶。發行量大體保持在30~40萬分的水平上。2003年《世界報》進行改版,從嚴肅轉向活潑,開始採用照片,而且數量較多,從單色轉為彩色,字體加大13%,文章數量減少,圖片增多,使報紙更貼近讀者。在2002年,發行量曾接近60萬份:但在2005年,《世界報》的發行遭遇了「滑鐵盧」,只有32.4萬份。 目前《世界報》採用柏林版式,主刊一般在24版左右,包括頭版、事件、國際、地球、法國、政治、社會、經濟、爭論、文化&潮流、布告版和天氣與游戲版。一周出版六天,周六和周日合刊,周六刊出。
除此之外,《世界報》每日還出版內容精良的報紙增刊。周二出版環保&企業、周三出版理財&財富、周五齣版書籍、周六的周末增刊內容豐富,一般有運動&健身、文化&思想、科學&技術等內容,而周六周日的合刊會出版多達30多個版面的電視指南和地緣政治增刊。 1999年世界報網站由世界報股份有限公司注資3000萬成立的子公司——交互世界報(Le Monde interactif)和法國拉加代爾集團共同建立。2002年4月15日世界報網站開始設立付費版,即所謂的「付費牆」,部分文章只有通過付費才能夠進入閱讀。付費內容包括了專題性的新聞信服務、能夠閱讀從1987年起的《世界報》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囊括了自《世界報》創刊之始所記錄的所有歷史資料)、及時獲取的新聞快遞,還有更多的分析文章和資料等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內容。2003年開始,世界報網站逐漸成為了法語世界第一大新聞網站:根據Google搜索引擎統計顯示,在全球文字媒體的網路版中,《世界報》網路版的點擊率居第九位,在英語之外的文字媒體中,它的點擊率居第一位:在法國文字媒體的網站中,更是獨占鰲頭。網路版的讀者主要是35歲以下的青年。他們過去並不讀《世界報》,許多人看過網路版後對這份報紙產生興趣,進而購買或訂閱,網路版就成為通向文字版《世界報》的橋梁。為提高其發行量作出了貢獻。
隨著無線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報》也不斷進行新媒體的新聞改革,適時推出針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應用軟體。根據法國相關監管部門的統計,通過《世界報》手機應用進行訪問的用戶數量在2012年11月達到了2000多萬次,榮居新聞類網站的第一位,這不能不說明《世界報》在新媒體浪潮中所獲得的巨大成功。 《世界報》自創刊以來一直關注國際新聞,縱覽世界風雲變化,透析環球世態冷熱。
《世界報》以全新的市場化的都市報風格,關注世界熱點,引述境內外媒體和專家學者對世界局勢和中國發展的看法和觀點。緊盯熱點,緊隨潮流;獨家視角,深度解讀。重磅報道大國博弈,全方位掃描世間萬象,內容獨特,版式新穎,好看耐讀。
新組建的《世界報》依託「中國十大晚報」新安晚報的品牌人才資源以及新安傳媒有限公司的資金實力,積極與相關駐外機構、知名專家展開合作,注重原創、獨家報道、深度報道,增加報紙的厚度和深度,使之更具影響力、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更加貼近讀者、貼近市場。 《世界報》(Die Welt)(德國)是一份在德國全國發行的報紙。
1946年6月由英國佔領軍當局在漢堡創辦,1952年招標出售,被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買下了大部分股份,現在是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的核心報紙,全部股份歸施氏出版社所有,總編輯部1993年遷至柏林。該報綜合要聞版20~30版,時事社評水平較高,還有同等數量版面的各種副刊,在國內有11各分社,如「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旅遊世界」、「汽車世界」等等。世界主要國家駐有記者。主要讀者是政界、經濟界領導人,發行量不大,2003年約為21萬份,但在世界上影響較大,因而該報被視為德國的代表性報紙。 1946年由 6月由英國佔領軍當局在漢堡創辦,1952年招標出售,被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買下大部分股份,現在是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的核心報紙,全部股份歸施氏出版社所有,總編輯部1976年遷至伯恩,1993年遷至柏林。
⑸ 法國和義大利的主流媒體網站
法國的法新社、費加羅報。義大利的義大利國家電視台、國家廣播電台、安莎社、《共和國報》、《晚郵報》等,望採納
⑹ 世界四大通訊社有哪些
四家通訊社分別是: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合眾國際社。
1、法國新聞社(法語:L'AgenceFrance-Presse)
簡稱法新社(AFP),是全球第一家通訊社,同時也是法國最大的通訊社,世界第三大通訊社,僅次於美聯社和路透社。
法新社總部設在巴黎,在約11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它通過法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德語和葡萄牙語向全世界發布消息。
2、聯合通訊社(英語:AssociatedPress)
中文環境里為將其和其他國家的聯合通訊社區分開來,多加註國名稱為「美國聯合通訊社」,簡稱美聯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訊社,是由各成員單位聯合組成的合作型通訊社。
二戰後(1947年),美聯社成員范圍擴大到電台、電視台,而且允許非社員訂閱稿件。美聯社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美聯社成立於1846年5月,由《紐約先驅報》、《紐約太陽報》、《紐約論壇報》、《紐約商業日報》、《快報》、《紐約信使及問詢報》聯合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擊敗了傳統的競爭對手合眾國際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語新聞服務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於美國以外的國家。
3、路透通訊社(英語:Reuters)
簡稱路透社,是位列世界前三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社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
此外,路透社還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社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互聯網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4、合眾國際社(UnitedPressInternational,UPI)
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與英國路透社,美國美聯社,法國法新社並稱為西方四大通訊社。與前三者以及中國新華社和俄羅斯塔斯社並稱全球六大通訊社。
(6)法國中文媒體有哪些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通訊社
1、俄通社-塔斯社
(俄語: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телеграфноеагентствоРоссии,又譯伊塔爾-塔斯社),簡稱俄塔社(ИТАР-ТАСС),為俄羅斯最大的通訊社,亦是國際性通訊社之一,屬於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其前身為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
總社位於莫斯科,在俄羅斯及獨聯體設有74個辦公室,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地還有65個分社。
2、新華通訊社
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國家通訊社(另有中國新聞社),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部級直屬事業單位,其發布的一些內部規范也在中國新聞界有實際的規范作用。提供實時文字新聞、經濟信息、新聞圖片圖表等。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軍隊都設有分社,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和日文發稿。
⑺ 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
代表媒體:
1)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
2)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簡稱UPI)
3)路透社(Reuters Ltd,簡稱Reuter)
4)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簡稱AFP)
5) 俄羅斯通訊社(簡寫ITAR-TASS)
6)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 agency & radio,簡稱Sputnik)
7)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稱DPA)
8)新華社
拓展資料:
1、路透社
路透社的創立者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16—1899年),在哈瓦斯通訊社當翻譯。1849年離開該社,在德國的亞琛設立通訊機構,利用信鴿向布魯塞爾傳遞商業及股票行情,但效果並不理想。
1850年,英吉利海峽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第二年,路透於倫敦正式創辦了路透社。其傳播的內容,大部以商業消息為主,訂戶多為銀行家及證券經紀人,後來才逐漸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消息報道。
路透社一開始得不到倫敦報界的支持,處境艱難。如《泰晤士報》便是反對路透社最力的一家。
1858年,倫敦《廣知晨報》在路透的鼓動下,成了該社的第一個報紙訂戶。緊接著《每日電訊報》、《前鋒晨報》、《晨間郵報》、《標准報》等相繼成為路透社的經常客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採用路透社的消息了。
在得到倫敦報界的支持後,路透社的業務迅速膨脹起來。美國的南北戰爭、歐洲的法德關系,成了其國際報道的重點。同時,路透社還將觸角伸向了未被開墾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並同歐洲其他兩大通訊社展開競爭。
2、美國聯合社
1848年,墨西哥戰爭期間,為了及時報道這場戰爭,紐約市的6家大報成立了一個聯合採訪部。戰爭結束後,那6家報紙又出於共同采訪國外新聞的目的,在聯合採訪部的基礎上,合股組織了「港口新聞聯合社」。
這6家合股人,共租用兩條船,迎接入港的歐洲船隻採訪新聞,所需經費由合股人分擔。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組為紐約新聞聯合社。此後,紐約新聞聯合社便迅猛地發展起來。
哈瓦斯通訊社、沃爾夫社、路透社的最初出現,是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個人企業來創辦的,與報界並無直接關系。
而紐約新聞聯合社,一開始就是以報紙之間合作社性質的組織出現的;其存在和發展的目的,不在乎營利,而在於為報紙提供消息。
3、法新社
全稱為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
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而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
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4、塔斯社
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簡稱。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採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5、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
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6、合眾社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⑻ 法國有哪些知名的媒體(報紙、電台、電視等等)如果能詳細介紹下更好。另外,LE MONDE是什麼媒體
法國目前有微波電視台7座,其中國營電視台4座,民營電視台3座。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 (Groupe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Groupe RFI) 是法國唯一面向全球播音的廣播集團。法國國際廣播集團通過新聞節目及時事專題節目迅速、快捷地向全球播報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政治、經濟、體育、社會及文化活動。
⑼ 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是什麼
世界著名媒體有:美聯社(AP)、路透社(Reuters)、法國新聞社(AFP)、國內在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就是中央電視台(CCTV)、新華社。
1、中央電視台(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英文簡稱CCTV,中文簡稱央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電視台、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8年5月1日。是中國的新聞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中國中央電視台初名為北京電視台,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⑽ 各國著名新聞機構名稱
美國的美聯社、英國的路透社、法國的法新社、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中國的新華社等。
1、美國的美聯社
美國聯合通訊社( 簡稱美聯社,英文:The Associated Press,縮寫AP)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
合作夥伴有1700多家報紙,5000多家電視和廣播電台;全球有243家新聞分社,在1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1958年由前合眾社和國際新聞社合並組成,總部設在佛羅里達州。國外有80多個分社,擁有一個世界范圍的圖片網。
2016年4月18日,美聯社獲2016年普利策獎公共服務新聞獎。
2、英國的路透社
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 RTRSY)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通訊社和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
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
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社由德國人保羅·朱利葉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50年在德國亞琛創辦,次年遷往英國倫敦。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為一家大公司。1916年被改組為路透有限公司。它素以快速的新聞報道被世界各地報刊廣為採用而聞名於世。
3、法國的法新社
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法國新聞社排名第252。
4、新加坡的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屬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前身是1923年創刊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刊的《星洲日報》;1983年兩報合並,合並後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的平日發行量約為20萬份,除新加坡發行之外,也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汶萊等地少量發行,在中國大陸是唯一獲准在中國大城市發行的海外華文報紙。
5、中國的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同時也是世界性現代通訊社。
新華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重要宣傳輿論機構,從誕生起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發揮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作用,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設有分社,有的地區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發稿。
新華網 是新華社主辦的中國重點新聞網站,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網站」,每天24小時以7種文字、通過多媒體形式不間斷地向全球發布新聞信息,全球網站綜合排名穩定在190位以內。
開通31個地方頻道,承辦中國政府網、中國平安網、中國文明網、振興東北網等大型政府網站,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國家級網站集群。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367。